在众多算命方法中,八字排盘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主要根据出生日期得出结论。你也可以知道事业、爱情、健康、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如果最终结果仍然晦涩难懂,不妨咨询命理学的老前辈。
排年柱
八字是四柱,八字排盘主要是根据出生时间排出八字命运局中的四柱!其中,排年柱最简单,最需要根据出生年份计算命中的天干地支,才能排出八字命运局中的年柱。但是,在排年柱时,需要注意的是,排年柱以每年的立春为交界线,而不是每年的正月初一。
排月柱
主要是根据我们出生的月份计算的,天干地支是八字命运局的月柱,而天干地支的计算不是以农历第一天为准,而是以一年中的十二个节日为准。
排日柱
排日柱主要是根据出生日期计算的到的天干地支是八字中的天干地支。天干地支的计算比较复杂,因为天干地支的日期是每60天循环一次,想要得到生日的天干地支,需要查万年历。
排时柱
天干地支主要根据出生时间计算,即八字中年时柱。根据出生时间计算时柱的天干地支比较复杂。一般来说,出生时间是时柱的地支。
四柱八字排盘详分析
分析日常工作的强度分为三个部分:月令是否得到命令;其他三个是否得到土地;是否得到干支的生帮。以命令为最重要,以土地为第二,再次得到帮助。
可以分析这个人的具体情况,比如有没有钱,有没有官,有没有学历等等。
分析用神,取用神不妨先掌握取用神的最大规律:即抑强扶弱。
结合大运会分析,如果八字体强财弱,运生助财;如果八字体弱财强,运生助身。
分析师和学历也是如此。原则是原八字用神的力量,用神的力量,久而久之就能理解。
五行属性查询表,算命就是根据你的生辰八字分析其金木水火土之间的情况,而这,就需要用到五行属性查询表和其他知识。五行,相生相克,每一个属性都代表着不同的寓意,但都说“东西适量就好,切不可贪多”,人的五行关系对于普通人来说,要理解起来,那是很难的,这就要根据五行属性查询表来辅助理解了。
无论是在古装电视剧中,还是在老人的传统观念里,生辰八字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在确定姻缘、占卜吉凶时,都要用到生辰八字,绝大部分人都大概明白生辰八字,就是古人表述出生日期的方式,但生辰八字究竟是哪八字,分别对应怎样的时间,却很少有人能完全说清楚。
一、生辰八字所谓生辰八字,其实就是用天干地支表述年、月、日、时的方式。天干地支记录时间的方式,在中国已经有很悠远的历史,据资料考证早在黄帝时期就已经存在。《世本·作篇》记载:“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尚书正义》解释说:“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
考古发现最早记载的天干地支是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这证明天干地支记录时间的方法在商朝时已经非常完善。
甲骨文中的天干地支
生辰八字,顾名思义就是八个字,使用天干地支中的每两个字表达年、月、日、时。
例如:2022年7月14日22时,即为:壬寅年丁未月戊辰日癸亥时,去掉年月日就是“壬寅丁未戊辰癸亥”八字,也称之为“四柱。”
二、天干地支天干地支的历法,即是使用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组合表达时间: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两两组合,一轮为六十个,俗称为“一甲子”。
天干地支组合
我们常说的年逾花甲,其中的花甲就是指天干地支的一个循环即为六十年。
三、天干地支对于年的表述在古代,纪年的方式除了使用统治者的年号(年号为汉武帝首创)外,天干地支是最精确的表述。在表述重大事件时通常也使用干支表述,如:壬寅宫变、辛酉、戊戌变法、甲午战争等。
在采用公历纪年之后,为了方便理解,也探索出了一套公历纪年与天干地支换算的公式。
简单地说就是确定公元1年的干支即辛酉,60年一循环,用公历年份除以60,余数为几对照表格就能找到对应年份的干支了。
年份对照表
例如:1990年=1990/60=33余10,10对应上表即为庚午;
2022年=2022/60=33余42,42对应上表即为壬寅。
计算公元前时略有不同,公元前是用负数进行计算,因为没有公元0年的,所以最后结果要加1.
如:公元前145年=-145/60=2余-25,表示为从后往前数,加上60换算为正,-25+60+1=36,对照上表,即为丙申。
值得注意的是,干支纪年并不是以农历春节为分界,而是以立春为界,立春之前皆为上一年的干支,立春之后为下一年的干支。
意思就是,如果你在立春之前出生,虽然农历已经过了春节,但你的八字仍然是上年的,过了立春之后才是下一年的。
四、天干地支对月份的表述月份共有12个月份,对应地支刚好也是12,月份的地支是不变的,根据不同的年份,改变天干即可,因为每年12个月,每五年月份的干支就重复一次,算下来10天干,共有五组年份与月份对照。
月份对照表
例如:2022年7月14日,2022年为壬寅年,天干为壬,对应第四列,7月应该为戊申月,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干支表述时间的方法,对应的不是公历也不是阴历,对应的是二十四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两个节气为1个月,即为:立春—雨水—惊蛰,为正月;惊蛰—春分—清明为二月,依此类推。
7月14日为小暑和大暑之间,应该为六月,对应上表即为乙未月。
五、天干地支对于日的表述天干地支对于日的表述,即日柱的计算方法是最为复杂的,同时也是应用最多的,古代在记录时间时使用频率也是最高的,在查阅古文典籍时经常会遇到,五月壬寅、十月丁巳、十一月癸丑等表述,不懂得换算的话,经常会看的云里雾里,一知半解,搞不懂前一个时间跟后一个时间究竟隔了多少天。
日柱的干支表述也是以10天干与12地支组合形成,以60天为一轮进行有序的循环,为与公历进行换算,许多专家也探索了很多方法,有借助日柱推算表格来计算,也有不借助表格的推送方式。
如:张云鹤日柱公式
=5×年-60×【年/12】+【年/4】-【年/100】+【年/400】+30×月-59×【月/2】+【月/9】-【月/10】+【月/11】-【月/12】+【2/月】+日+38+R
R为调节数:计算1月份且闰年时,R=-1;计算2月份且平年时R=1。其他情况下R=0。
【】中的计算取整数。计算出结果后除以60,得出余数,即为从甲子往后数第几个,如果得出数为0,即为60癸亥。
如:2022年7月14日。
=5×2022-【2022/12】+【2022/4】-【2022/100】+【2022/400】+30×7-59×【7/2】+【7/9】-【7/10】+【7/11】-【7/12】+【2/7】+14+38+0
=10110-60+168+505-20+5+210-59×3+0+0+0+0+0+14+38+0
=605
605除以60,余5,即为天干地支的第五个戊辰日。
六、天干地支对于时的表述古人将一天24个小时,分成了12个时辰,每个时辰2小时,与地支的数量,刚好也能对应,与月份的计算方式类似,时辰的地支时不变的,仅天干进行改变,每5天循环一次,共分5组,如下表。
时辰对照表
即每日的干支中,天干有第一行中的哪一个,就对应上表的时间。
如:2022年7月15日子时,2022年7月15日为壬寅年丁未月己巳日,己巳日包含天干己,子时即为甲子时。
以上为天干地支对时间的表述,也是生辰八字的具体含义。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