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来到了杭州的钱江新城,前几次视频提到了日月同辉,有人问我什么是日月同辉,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
左手边这个大金球是国际会议中心,它代表着太阳。右手边是杭州的大剧院,像一个月亮的形状,代表着月亮阴阳结合。现在看的是城市阳台的西面奥体,钱江世纪城有几个精妙绝伦的建筑,给大家介绍一下。
最左手边是游泳馆,中间的这个很高的楼是杭州之门,倒立的牛仔裤,晚上有灯光秀,有激光炮直通天庭。有人说玉皇大帝睡觉都要戴着墨镜,戴着眼罩。最右手边就是大小莲花碗。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廾部》共:同也。从廿廾。
段玉裁注:廿,二十幷也。二十人皆竦手是爲同也。
段玉裁解释说,这个字是二十个人一起恭敬地肃立。这不是望文生义吗?从古文字的字形上来分析,这个字应该是“供”的本字。
以“共”作偏旁的形声字
以“共”为声符的形声字:供给的“供”、拱手的“拱”、洪水的“洪”、烘烤的“烘”、哄骗的“哄”、恭敬的“恭”。
以“共”为意符的形声字:龔(龚),是供的古字。
文献选读
“《尚書·盤庚》:惟喜康共。”
这里的“共”是共同的意思。
大家都共同希望能有安康的生活。
“《論語·公冶長》: 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这里的“共”是分享、合用的意思。
子路愿意将自己的车马、裘皮大衣,与朋友分享、共用。即使用坏了也没有遗憾。
“《春秋左傳·僖公四年》: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
这里的“共”是供给、进贡的意思。
齐桓公伐楚,管仲找了个理由就说:楚国该向周王室进贡的“包茅”没有进贡,使得周天子祭祀时没有东西可以滤酒。所以我为此特意来问罪。
“《論語·為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这里的“共”是“拱”的假借,即环抱的意思。
执政一定要先做到以身作则,才能像北极星那样被众星环抱。
“《詩經·大雅·韓奕》:虔共爾位。”
这里的“共”是“恭”的假借。
这是周王对韩侯说:你要恭敬、虔诚地对待你的爵位。
“東漢·王充《論衡·談天》:儒書言:「共工與顓頊爭為天子,不勝,怒而觸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維絕。女媧銷煉五色石以補蒼天......」”
儒家的书上说,共工与颛顼争做天子没有成功,一发怒就撞了不周山,把擎天的柱子折断了,把维系大地四个角的绳子也拉断了,使得大地由此向东南方向倾斜。如果他真有这么大的力量,天下有谁会是他的对手呢?又说女娲因此炼五色石来补天,难道天是实体的吗?
“《禮記·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後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
東漢·王符《潛夫·五德志》:共工氏有子曰勾龍,能平九土,故號后土,死而為社,天下祀之。”
共工氏的儿子叫“勾龙”,又叫“后土”,能平水土,死后为社神。这不就是大禹吗?大禹的父亲是鲧,难道鲧就是共工氏?
“《竹書紀年·帝堯陶唐氏》:十九年,命共工治河。
《尚書·堯典》:帝曰:「疇咨若予采?」驩兜曰:「都!共工方(大)鳩(jiuj)僝(見、布)功。」......湯湯(蕩)洪水方割(害),蕩蕩懷(抱)山襄(上)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使)乂(治)?」僉(皆)曰:「於,鯀(崇伯)哉!」”
《竹书纪年》记载了尧曾经命共工去治河。这个“共工”应该是指主管工程建设的官职。
《尚书·尧典》记载了尧询问周围的大臣,日后谁能代替我执政?驩兜推荐了共工。这个“共工”是不是“共工氏”呢?可是尧不喜欢共工。尧又问谁能出来治水?大家都推荐了鲧。可是尧也不喜欢鲧。那么共工和鲧是不是同一个人呢?
“《尚書·堯(舜)典》:流共工于幽洲,放驩兜于崇山,竄三苗于三危,殛鯀于羽山。”
舜为了天下太平,把自己的政敌都流放到了四极最边远的不毛之地,让他们在那里自生自灭,永世不得再回来。共工被流放到了北狄的幽州,驩兜被流放到了南蛮的崇山峻岭之中,鲧被流放到了东夷的羽山,三苗即东方之九夷被赶到了青藏高原的橫断山脈,成为西戎。
[详见:《新讀<尚書·堯典>上》, 《新讀<尚書·堯典>上》。
成语典故
和 衷 共 济
衷,是指内心。
济,指渡河。
大家要同心协力,克服困难,共同渡过江河。
《尚書·皋陶謨》:同寅(敬)协恭,和衷哉。
《國語·鲁語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
同 甘 共 苦
执政者不仅是与民众共同享受幸福,更要与民众共同担当艰苦。
《戰國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不 共 戴 天不愿与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共存。
《禮記·曲礼上》:父之雠,弗與共戴天。
永远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求是》杂志编辑部
2022年10月16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凝聚全党意志、承载人民期待的党的二十大,在举世瞩目中胜利召开!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在报告中,总书记鲜明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党的以来,总书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020年5月22日,期间,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持人民至上》一文是这篇讲话的主要部分。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着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等方面深刻阐明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更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领导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提供了重要遵循。
要把深入学习总书记这篇重要文章精神,同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同学习领会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是干什么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2021年10月,总书记在山东省东营市考察时的一番话,情深意重、发人深省,饱含着人民领袖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映照着百年大党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
中国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深刻总结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目的,深刻阐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
2019年10月1日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在北京广场盛大举行。图为绚丽烟花排列出了“人民万岁”的字样。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100多年来,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与人民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紧紧依靠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就是给人民办事的”。党的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人民”二字,在总书记心中位置最高、分量最重。总书记作为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从人民中走出来的、对人民怀有深厚感情的人民领袖,始终把人民挂在心头、念在心里,讲话中谈到最多的是人民群众,考察调研中接触最多的是人民群众,决策部署中关注最多的还是人民群众。无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是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无论是推进健康中国、平安中国、美丽中国建设,还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总书记都对人民利益尽心尽责,对百姓冷暖念兹在兹,彰显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的真挚情怀。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重要观点、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科学回答了我们党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根本问题。
关于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要守好这个江山,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于依靠人民不断取得胜利。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力量源泉;中国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只要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充分激发广大人民顽强不屈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我们就一定能够使最广大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不断创造中华民族新的历史辉煌。
关于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总书记深刻指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人民立场是中国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为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根本遵循。10年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
——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决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了中华民族从整体上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壮举,中国人民过上了日益富足的生活。人均国民总收入处于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行列,正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大幅缩小,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更好实现。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更加活跃。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人民生活的家园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中国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因时因势不断调整防控措施,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从在华外国留学生到来华外国人员,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得到悉心呵护。这是中国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诠释。
2022年9月27日,“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开幕。展览紧扣“奋进新时代”这一主题,以党的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治国理政为主线,聚焦新时代10年党和国家事业的伟大成就、伟大变革。图为中央展区中的笑脸墙。 刘新武/摄——人民精神面貌发生由内而外的深刻变化。中国人民不仅在物质上富了起来,也在精神上强了起来,意气风发地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高亢响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新时代奋斗精神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全社会充满向美向上向善的正能量。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
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我们的胜利是千千万万的人牺牲换来的,这里面更多的是靠老百姓啊。淮海战役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辽沈战役胜利是东北人民全力支援拼出来的。”
人民对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全力支援,反映的是人心向背,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2022年8月,总书记在考察辽宁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时,深情赞颂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
中国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始终相信和依靠人民,最广泛地发动和组织人民为着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历史。大革命失败后,30多万牺牲的革命者中大部分是跟随我们党闹革命的人民群众;红军时期,人民群众就是党和人民军队的铜墙铁壁;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广泛发动群众,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解放战争是靠人民群众全力支援拼出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人民群众干出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伟剧是亿万人民群众主演的。
党依靠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以中国梦凝聚力量,以抓改革激发活力,以改作风振奋人心,极大提振了人民的精气神。中国人民高扬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建小康、战贫困、促改革、抗疫情、治污染、化风险,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形成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力量,创造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迹。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紧密结合疫情防控斗争和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实际,以辩证眼光话成就、谈希望、提要求,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
——话成就,总书记深情指出:“在这次疫情防控斗争中,在统一领导下,全国动员、全民参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构筑起最严密的防控体系,凝聚起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广大人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自觉配合疫情防控斗争大局,形成了疫情防控的基础性力量。”正是在坚强领导下,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
——谈希望,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我们要坚持人民,更好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总书记希望内蒙古自治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继续在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上走在前列。
——提要求,总书记鲜明强调,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紧紧依靠人民。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这次疫情是一场危机,但某种程度上也孕育了新的契机。要积极主动作为,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等方面推出一些管用举措,有针对性地部署对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具有牵引性的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在应对危机中掌握工作主动权、打好发展主动仗。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党的力量源泉。只要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能够一往无前,无往而不胜。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过江靠溜索”曾是怒江两岸群众出行的重要方式。2013年,国家实施“溜索改桥”项目,帮助西部边远山区群众结束溜索时代,怒江州怒江段上溜索被改造为各式跨江桥梁,完成了沿江人民“天堑变通途”的企盼。上图为2013年2月2日,在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六库街道,一名居民背着背篓溜索过江(新华社记者 王长山/摄)。下图为2022年9月13日,泸水市居民骑摩托车通过大兴地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摄)。中国是为人民奋斗的政党,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从“为人民服务”,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不断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以贯之、坚定不移。
“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党的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公平正义上推出一系列开创性举措,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救治病患不惜一切代价,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宗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人民享有更多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新时代的中国,人民过上了几千年来梦寐以求的好日子,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
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从内蒙古自治区放眼全国,围绕“不断造福人民”,从巩固和拓展产业就业扶贫成果、易地扶贫搬迁、重点群体就业工作、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公共卫生体系等进行了深刻论述、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总书记深刻阐明:“中国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总书记谆谆告诫党员、干部“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翻开《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鲜明要求,饱含深意,凝结着一个百年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得到人民广泛支持、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同志曾经形象地指出:“我们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一切成就,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都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结果。任何想把中国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都不会得逞;任何想让中国人民放弃中国领导的企图,都不会得逞!
党的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富有开创性、战略性的重大举措,把14亿多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部署实施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重大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夺取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经过持续努力,全党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显增强,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进一步树立,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回顾总结了党的以来党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和坚定行动,目的“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明确要求: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
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新时代新征程上,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就一定能凝聚起14亿多中国人民的磅礴力量,不断创造新的历史辉煌!
来源:《求是》2022/20
作者:《求是》杂志编辑部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