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今晚19:30《五星足球》不见不散
五星“大嘴”吧
2019阿联酋亚洲杯正式打响,在已经结束的两轮比赛中,国足的表现令人惊喜。继首轮“开门红”之后,次轮更是以3-0完胜菲律宾,提前杀入16强。
而武磊在与菲律宾队的一战中,两个高难度进球点燃了国足球迷的内心。
于大宝在两场比赛中两度验证了自己“国足福将”的身份,不得不让人惊呼,大宝天天见!
赛后,球迷和上港球员们也对这两场比赛有许多感概,并对武磊的伤情以及之后的比赛有所祝愿。
武——蒿 连线
亚洲杯两轮比赛过后,蒿俊闵和武磊之间的配合效果令人惊叹。网友们制作了很多有意思的表情包,来调侃两人之间的配合度。
而这样的一条连线是如何成型、稳固、爆发的?今晚节目中将从亚洲杯小组赛、世界杯预选赛40强赛以及12强赛来分析这条“武——蒿”连线。
韩国旅欧球员分析
根据《德国转会市场》的统计,亚洲杯赛场上国足的下一个对手韩国队的总体身价在亚洲杯24强中,与日本队一起并列第一,是中国队的五倍多。
韩国队阵中,既有效力于中超的金英权和权敬原之外,还有八名球员在欧洲赛场踢球,其中四人效力于五大联赛球队。
(英超 热刺 孙兴慜)
(英超 纽卡斯尔 寄诚庸)
(德甲 奥格斯堡 具滋哲)
(德甲 奥格斯堡 池东沅)
(德乙 汉堡 黄喜灿)
(德乙 波鸿 李青龙)
(德乙 基尔 李在城)
(意乙 维罗纳 李昇祐)
今晚的节目中,一起来了解下韩国队阵中的这些旅欧球员。
亚洲杯淘汰赛首轮可能对手
如果国足以C组小组第一的身份出线,那么将直接对阵A或B或F组的第三名。如果国足以C组小组第二的身份出线,将会面对A组的小组第二,极有可能遭遇东道主阿联酋队。因此国足与韩国队这一战虽无关出线形势,但将决定淘汰赛的难易程度。
国足亚洲杯十大错失良机
足球赛场上的机会稍纵即逝,而这也使得足球这项运动充满了魅力。我们因为精彩的进球而欢呼雀跃,也因为错失良机而扼腕叹息,今晚的节目中一起回顾1996年至2011年间的十次遗憾。
《相聚申花》归化球员话题
在申花马贝拉冬训的第一周里,1992年出生于加蓬的球员亚历山大-恩杜姆布出现在了队伍中,他的父亲是加蓬人,母亲则来自中国。接下来他将跟随申花进行试训,接受新帅弗洛雷斯的考察。
其实近期有关归化球员的话题不绝于耳,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不仅是申花,北京国安也有所动作。其实纵观国际足坛,归化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词儿。
《上港队报》“蓝天下的至爱”慈善活动
在上周六进行的第二十五届”蓝天下的至爱“大型慈善晚会中,王燊超、蔡慧康以及李圣龙三名上港球员纷纷来到现场,代表俱乐部向一名身患渐冻人症的上港球迷送上了祝福与关怀。
足坛大搜索
把同一个球员复制十次之后会奉献怎样的一场比赛?内维尔和卡拉格就进行了这样一场22个后卫之间的比赛!结果是怎样的?
曼联的中场核心博格巴在换帅之后明显状态回暖,场下也是生龙活虎。同样不受比赛的紧张气氛影响的还有备战亚洲杯的韩国队,一边颠球一边词语接龙,这是要“文体两开花”啊!还有德甲新玩法、卡丁车踢足球,都在今晚节目中一一登场。
欧足有好料
今晚节目中的《欧足有好料》将回顾热刺和曼联、布莱顿和利物浦、切尔西和纽卡斯尔以及亚眠和巴黎圣日耳曼的比赛,同时还有巴萨皇马的比赛串烧为您呈现。
传球大师 小罗 第一集
罗纳尔多·德阿西斯·莫雷拉,自1998年,在巴西的格雷米奥足球俱乐部开始职业生涯后,先后效力于法甲巴黎圣日耳曼足球俱乐部、西甲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意甲AC米兰足球俱乐部,曾获得两次世界足球先生和一次欧洲金球奖。弗拉门戈、米内罗竞技、克雷塔罗、弗卢米嫩塞等都有他的身影。2018年1月17日,罗纳尔迪尼奥宣布退役。今晚节目中将一同回顾小罗在格雷米奥、巴黎和国家队的表现。
主持人王政
前国脚 孙吉
资深媒体人 姬宇阳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新疆南部的和田地区是我国 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自古以来就深受风沙危害,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汉唐以来,和田绿洲被迫向昆仑山南移 100—150 km,皮山、墨玉、策勒县城曾 3 次搬迁,古丝绸之路沿线有 20 余座古城被沙海淹没。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加剧,尤其是绿洲外围灌丛的过度砍伐、大规模毁林毁草开荒造田,破坏了绿洲的天然屏障,导致沙漠的扩大和蔓延。20 世纪 80 年代初,流沙再次逼近到距离策勒县城 1.5 km 处,策勒绿洲再次告急。
为了解决“沙临城下”的严重问题,1983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成立中国科学院策勒沙漠研究站(以下简称“策勒站”),开展沙漠化防治研究工作。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自然环境状况,依据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策勒站提出了“草、灌、乔”配置,“网、片、带、线”“林、田、水、路”并举的综合治理技术模式,形成了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兼顾的绿洲外围综合生态防护屏障构建和优化管理的技术体系。同时,策勒站在新垦沙荒地棉花高产稳产种植模式、退化荒漠生态系统有效保育和合理利用途径、经济型生态防护体系建设等技术的研发和创建方面,开展了长期系统的观测研究和试验示范,取得了一批适用性技术成果,为新疆南部干旱风沙区退化植被修复和农牧民脱贫增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评价和国内外组织的广泛赞誉。
构建流沙治理模式,提出柽柳恢复技术体系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策勒绿洲,年均降水量 <50>2 500 mm;年均沙尘暴 20 天左右、扬沙 90 余天、浮沉 100 余天,风沙频繁肆虐。策勒站开展了长期监测、研究与科学治沙试验示范,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使蔓延扩大的流沙后退 5 km,构建了流沙治理的“策勒模式”,为我国和世界的荒漠化防治提供了新的范例。
构建了绿洲外围综合防护体系
结合策勒绿洲特殊的生态环境条件,策勒站提出了风沙灾害防治的综合防护体系模式。将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体,建立 3 道控沙生物屏障。改春季造林为秋季造林,充分利用夏季充足的洪水修复自然植被;利用洪水冲刷形成的拦沙河等工程措施,使其配设在体系的最外缘。一系列举措有效遏制了沙漠向绿洲蔓延,切断沙漠与绿洲的联接,截断沙源,减少了风沙流中的含沙量。
第一道生物屏障为天然草灌带。利用洪水期灌溉,促进自然植被的恢复与形成,适当补播,增加种源和改善物种组成。针对流沙主要在近地表层输运的特点,利用草本和半灌木的高度和生长密集的优势,大范围增加地表粗糙度,减低风速,阻滞流沙,防止就地起沙,削减风沙流中的含沙量。
第二道生物屏障为人工固沙灌木林带。利用灌木林的高度,进一步拦截通过草灌带中的沙物质,促使空气中悬浮的沙粒沉降。
第三道生物屏障为邻接绿洲窄带多带式防沙林网。由高大乔木组成,提高了屏障对大风的抵御能力。当气流遇到前沿林带阻挡后,流场结构发生变化,大部分气流被迫抬升,从林带上空越过,林带背风面动能明显降低;林带多层次的连续阻挡,以及大量枝叶摆动和撞击,极大地消耗了风沙动能,降低了风速,促使进入体系内部的剩余沙量继续沉降,进一步减少大风和流沙对绿洲的危害。从纵断面看,拦沙河、天然草灌带、人工灌木林带、窄带多带式防沙林网的单个宽度分别为 50—100 m、300 m、500 m、1000 m,构成了总宽度 4.55 km 的综合防护屏障;其中,天然草灌带片合计占 77%。实践证明,这种防护体系的综合防护功能良好,生态效益显著。
在策勒沙漠-绿洲过渡带上分布有大片的天然植被。这些植被集中在绿洲外围及河流两岸,构成了绿色屏障,保护了绿洲免受风沙危害。由于长期不合理的樵采、放牧,绿洲外围及河流两岸的天然植被覆盖度降至 3%—5%,成为危害绿洲的重要沙源地。从 1983 年夏季开始,策勒站在 200 hm2以上裸露的流沙地上引洪拉沙、引洪灌溉。引洪当年,一年生草本植物(如猪毛菜、五星蒿、沙米、虫实等)大量生长,盖度达 30% 以上,起到了固沙作用;多年生草本骆驼刺开始萌生,逐渐扩大,并形成建群种群落。第二年形成一年生草本与多年生草本骆驼刺的混生群落,第三年形成灌木(柽柳)、多年生草本(骆驼刺)、一年生草本的混生群落,并逐渐形成以柽柳和骆驼刺为建群种的稳定群落。至 1988 年在风沙前沿形成长、宽各 10 km 的绿色植被带,总面积达 10 000 hm2以上,从而有效地遏制了沙漠的扩大和蔓延。
阐明了塔里木沙漠公路生态防护体系主要植物的响应机制
植物能否适应干旱、盐胁迫环境,是生态防护体系能否正常维持的关键。柽柳、梭梭、沙拐枣是组成塔里木沙漠公路生态防护体系的主要物种。研究发现,在地下 0—100 cm 土壤层内植物根系分布最多,其中地下 20—80 cm 土壤层的根系生物量达到总根系的 87%。沙拐枣吸收根的生物量显著高于梭梭和柽柳(p<0.05)。大部分根系(47%)主要分布在地下 40—60 cm 土壤层,而在土壤盐分含量最高的表层(地下 0—10 cm)没有吸收根的分布,这可能是因为该层的土壤含盐量限制了根系的分布。植物根系在地下 0—50 cm 土层的分布与土壤含水量密切相关。地下 0—50 cm 土壤水分与梭梭、柽柳、沙拐枣根系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816、0.866、0.754。地下 0—50 cm 土壤层的电导率与梭梭、柽柳、沙拐枣根系生物量呈负相关,分别为 0.894、0.595、0.773。上述结果表明,在极端干旱的塔里木盆地腹地,咸水灌溉没有对沙漠公路生态防护体系组成植物的生存和生长产生明显影响,植物能够合理利用区域的咸水资源。该结论为极端干旱条件下利用高矿化度水灌溉育苗、流动沙漠腹和苗木培育基地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
提出了绿洲外围新垦沙荒地种植模式和技术体系
新垦沙荒地棉花高产稳产种植模式,为新疆棉花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新疆是我国长绒棉的重要生产基地,棉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棉区已占到新疆耕地的 60% 左右,棉田轮作、倒茬出现问题,存在病虫害暴发的潜伏风险,难以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同时,因棉花种植成本快速上升,导致经济效益大幅下滑。根据棉花无限生长性、蕾铃脱落性、可塑性、喜光喜温性、适应多种土壤类型等特点,结合新疆南疆降雨量少、无霜期短、秋季降温快的气候现状,依据“密、矮、早、膜”的栽培模式下棉花的生育规律,提出以增株增铃实现新疆棉花大幅增产技术,实现了干旱区棉花种植技术的新突破。
与成熟农田相比,沙荒地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加上相对落后的耕作技术,沙荒地种植效益不高。针对该问题,策勒站开展了沙荒地棉花高产种植技术研发。1997 年开展了沙荒地棉花丰产栽培试验,新复垦的 70 亩沙荒地实现亩产皮棉 120 kg,部分实验品种亩产超过 180 kg,获得和田地区棉花产量评比第一名,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1998—2000 年,创建“双层双株”棉花高产栽培模式。根据新垦沙荒地病虫害少、通风透光条件好的特点,将以增铃增产为主的技术措施改为以增株增铃增产的技术措施,优化了棉花高密度种植模式,突破了亩产皮棉 250 kg 大关。在新垦沙荒地上,连续 3 年创造了棉花单产的世界记录。该栽培模式被正式列入新疆“十五”规划纲要,并在新疆进行了大规模推广应用。目前,该技术已推广 3 000 万亩,亩产提高 50% 以上。策勒站因此获得 1999 年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颁发的“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2001 年“在新垦沙荒地上连续 3 年创造了棉花单产世界记录”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荒漠肉苁蓉高产稳产种植技术,促进区域生态产业协调发展和农牧民增收
发展荒漠肉苁蓉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构建了生态经济型村镇农牧民增收的技术途径和持续增收的优化模式与长效机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肉苁蓉是多年生寄生性草本植物,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过去,我国肉苁蓉基本来自野生资源;由于过渡采挖,野生肉苁蓉资源濒临枯竭。策勒站在 20 世纪 80 年展了肉苁蓉的人工接种、种植试验。经过接种方式、接种深度、接种时间、灌水措施的技术研发,成功将柽柳和管花肉苁蓉推广应用到新疆和田地区(该区已成为我国管花肉苁蓉的主产区)。之后,策勒站又成功将梭梭和荒漠肉苁蓉引种推广到新疆南疆地区,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梭梭和荒漠肉苁蓉已成为促进区域农牧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
然而由于种植技术、管理方式和病虫害危害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肉苁蓉种植普遍存在产量不稳、品质不好、价格不高的状况。针对以上问题,策勒站又开展了肉苁蓉高产稳产技术、优化管理模式的研发。经过多年的努力,突破了肉苁蓉接种率低、产量不稳定的技术瓶颈,成功研发出亩产 500 kg(鲜重)以上的立体化高产接种新技术。同时,阐明了荒漠肉苁蓉与寄主之间的互馈关系,发明了寄主两侧轮流复种肉苁蓉稳产种植管理新模式和肉苁蓉种植袋技术,构建了沙漠地区荒漠肉苁蓉规模化种植和管理的技术体系。研发形成的流动沙漠地区荒漠肉苁蓉种子生产的技术方法、立体化接种高产新技术和机械化种植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实现了肉苁蓉的大面积规模化种植。该成果在新疆南疆地区(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巴音郭勒蒙古自治州)已经成功推广应用 7 万多亩,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荒漠肉苁蓉高产稳产和规模化种植技术体系的建立,为新疆南部农牧民脱贫致富提供了一条新路径。同时,为风沙区可经营型生态防护屏障的构建和优化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在我国干旱区生态文明建设和沙产业发展中,肉苁蓉产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极端干旱区主要优势植物的逆境响应机制和适应策略研究
研究植物对极端环境胁迫的响应机制和适应途径,可以为植被的恢复重建和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策勒站依托天然荒漠综合观测试验场和长期生态学实验研究样地,针对多年生优势植物幼苗定居过程的逆境适应特征、植物维持过程的光合水分生理特征和养分利用机制、植物种群繁殖的水分调控策略和群落稳定分布的生态学基础等科学问题,开展了长期、系统的观测实验研究,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的理论成果,并从经济学和生态学角度提出了多年生优势植被可持续管理的技术措施和理论方法。
阐明了极端干旱区植物的分布特点和优势植物逆境适应机制
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沙漠-绿洲过渡带的自然植被,地带性成分缺乏,呈明显的隐域性分布特征。研究该区域植被分布演替规律及其与生境因子的关系、植物对干旱胁迫环境(如干旱、高温、辐射、风沙等)的抵御能力和植物的水分来源,是荒漠化防治、绿洲外围植被修复和生态防护体系稳定建设的重要前提。
研究表明,过渡带植被群落的分布特征主要受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影响,偶发的季节性洪水和降雨对植物的水分生理状况影响不大。但是,群落的组成成分和生物多样性受地貌特征和地下水埋深的双重影响。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和植物的生长、植物的水分生理、水分利用效率、生物量增长密切相关。并且,地下水埋深影响着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由于主要依靠地下水的供给,极端干旱区的隐域性优势植物没有明显的水分胁迫现象,水分生理特征更接近中生植物的特点。发达的根系是植物保证水分获取、适应极端干旱环境的基本特征。同时,过渡带优势植物的生产力高,年际生物量的累积接近年降水量 1 000 mm 地区的植物。根据植物的生理生态适应特征,将过渡带植物划分为 5 种主要的生理适应类型:低光合低蒸腾型、高光合高蒸腾型、高光合低蒸腾型、高水势延迟脱水类型和低水势忍耐脱水类型。因此,保持区域地下水位稳定,是维护绿洲生态安全的重要前提。
揭示了极端干旱区主要物种的克隆繁殖规律
分布于沙漠-绿洲过渡带的主要优势植物群落的生长发育与其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密切相关。策勒站多年监测数据显示,骆驼刺克隆分株的分枝角度集中在 90° 左右,这说明骆驼刺分株不需要通过增大分枝角度来扩大根系伸展空间。骆驼刺根系分株深度趋于浅层化,均分布在地下 0—40 cm 之间,分株之间的间隔物长度是决定地上部分生长格局的重要参数。随着土壤水分有效性的降低,骆驼刺幼苗分株生长格局逐步由“密集型”向“游击型”过渡,最大限度地减小分株之间的竞争,最大效率地吸收环境资源。骆驼刺母株和子株间存在水分整合,母株会通过根系向子株传输水分。利用 AFLP 标记方法对 3 种多年生荒漠植物种克隆尺度的研究结果表明,胡杨和骆驼刺的最大克隆范围分别是 121 hm2和 6.1 hm2,而柽柳克隆分株的范围仅为 38 m2。随着克隆尺寸和潜水埋深的增加,胡杨和骆驼刺的克隆多样性下降,但是遗传多样性不受影响,其克隆能力较强;而柽柳的克隆能力相对较弱。
阐明了绿洲生态需水量变化特征,提出了地表水-地下水优化配置方案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水资源量严格限制了绿洲的规模,也是决定沙漠-绿洲稳定维持的关键要素。水资源的变化特征与生态、生产用水的平衡关系是该区域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绿洲生态需水量分析与决策系统
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绿洲稳定维持和健康发展的首要因素。策勒站基于绿洲农田长期生态学试验观测场的定位观测研究和区域调查数据,量化了策勒绿洲的生态需水量。研究表明,策勒绿洲的生态需水量占河流流量的 50% 左右,其中恢复地下水需水量占较高比例。由于绿洲扩张和土地开发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近 20 年来,策勒绿洲地下水位下降了 2.5—5.0 m,地下水溢出带向盆地内迁移了 2—3 km,泉水流量减少了 15%—35%,绿洲的生态功能处于不稳定状态。绿洲地下水呈现负均衡,沙漠-绿洲过渡带天然植被退化加剧,沙漠化出现扩张趋势,从而加剧了绿洲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之间的用水冲突。协调和缓解两大系统用水已成为策勒绿洲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策勒站利用贝叶斯模型建立了绿洲生态需水量决策系统,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来确定最适绿洲生态需水量。根据决策系统分析发现,策勒绿洲最适生态需水量在丰水年、平水年和干旱年分别为策勒河流量的 50.24%、49.71% 和 48.73%。
地表水-地下水联合利用优化配置
利用遥感数据解译与判读,查清了策勒绿洲灌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及面积,通过分析各类作物的需水量及其占比,明确了绿洲农业用水的合理结构。这为优化策勒绿洲用水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策勒绿洲的红枣是绿洲灌区的主要种植作物,其次为核桃和石榴(图 1)。红枣种植面积占整个绿洲农田面积的 59.4%,灌溉水量占总用水量的 68%;核桃种植面积占比 23%,用水量占比 17.7%;石榴种植面积占比 5.7%,用水量占比 5.8%。基于遥感数据将绿洲灌区的渠系划分为 17 个灌溉区域(图 2)。测定了各区域红枣、核桃和石榴的种植面积等及相关数据,进一步获得了红枣、核桃和石榴在生长旺季(每年 6—8 月)的耗水量与灌溉量,并分别在仅利用地表水、分组轮灌、支渠分区引水、经济作物种生长旺季等不同情景和条件下进行配比及对比试验,发现地表水仅能满足农田 70% 的灌溉需水量;只有通过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利用、轮灌分组科学配比,才能完全满足灌溉需水量。根据试验和监测数据及科学配置方式,分别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利用、科学轮灌分组、缩短引水时长等方式进行了总结,形成了具有实时智能灌溉调度决策的地表水-地下水耦合优化配置模式。应用该模式进行水资源配置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力物力,节省了水资源。该模式已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应用。
策勒站围绕新疆南部脆弱生态修复和农牧民增收中急需解决的核心科技问题,在国家、中国科学院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支持下,开展了长期的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试验示范与辐射推广工作,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针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生态环境问题,策勒站研发的流沙治理和植被修复技术,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于 1995 年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颁发的“全球土地退化与荒漠化防治成功业绩奖”。创建了新垦沙荒地棉花高产稳产种植的技术模式,提升了区域棉花种植的技术水平,增加了农牧民收入,为新疆南疆地区农牧民增收技术研发和长效机制建立提供了科技支撑。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构建了沙漠-绿洲过渡带特色荒漠生态产业协调发展的技术体系,研发形成的荒漠肉苁蓉高产稳产种植的技术模式,为过渡带经济型生态防护屏障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同时,策勒站在沙漠-绿洲稳定维持和可持续管理、绿洲水资源联合利用和优化配置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围绕干旱区生态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策勒站的系列研发成果为新疆南疆地区生态建设和科技扶贫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对策勒站提出了“精准扶贫”“科技扶贫”“生态扶贫”等科技需求,策勒站将在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和特色研究所建设框架下,深入开展生态系统生态过程机理研究、绿洲荒漠水肥高效利用技术研发及试验示范和用推广工作,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建成干旱区重要的科技支撑平台和示范推广基地,服务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者:曾凡江、李向义、李磊、刘波、薛杰、桂东伟、雷加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原野,斜坡等地长满了野草野菜,许多人会特意抽出时间,兴致勃勃的去挖野菜,然后做成美食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
青蒿、米蒿、窄叶艾草、菌陈,经过一些简单的处理后都可以做成美食,在它们茁壮成长的时间里,基本上每天都能遇到许多人在挖蒿子。
但因为这几种蒿子在幼苗时特征比较相似,不好辨认,因此不少经验稍稍缺乏的人会在采挖的过程中犯迷糊:错把黄蒿当成了米蒿,把青蒿当成了窄叶艾草,把野萝卜蒿当成了菌陈……真是好不尴尬。
一、菌陈
菌陈也叫白蒿、菌陈蒿、因尘等,上图所示为刚发芽不久的菌陈,叶子比较细小,通体覆盖着数不清的柔软白色绒毛,近距离拍摄出来的效果很迷人,光线温和时给人一种淡淡的荧光白,异常美丽,如下图所示。
二、米蒿
米蒿又叫播娘蒿、黄花蒿,麦蒿、米米蒿等,刚生长出来的米蒿的与菌陈蒿很像(上图所示),紧贴地皮,叶子也比较细小,不少人容易把它们弄混淆,不过在掌握了菌陈蒿的特点后,只需稍微留意下,因其植株的整体颜色与菌陈蒿的区别很大,就算长的比较大了,也是不难区分的(下图对比)。
三、青蒿
青蒿的叶子绿色偏深,由于叶子细小,细碎,远看容易与米蒿混淆,那么,如何区分这两种蒿子呢?
第一,看颜色,相同大小的两种蒿子,青蒿的颜色比麦蒿深一些,我们这边有些老人喜欢说:青蒿的绿色可不叫绿色,那是青色。
第二,看叶子,青蒿叶子上的任何小小分叶都比麦蒿粗大一些,与之相比,米蒿的叶子给人一种比较稀碎的感觉(下图)。
第三,若是还分不清两种蒿子,那只有使出杀手锏了——闻气味!青蒿的叶子揉出汁液后会有一种奇特的香味,而米蒿的味道比较怪,不好闻。
四、窄叶艾草
艾草有两种,一种宽叶艾草(上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叶艾草,另一种叶子细窄(下图),叫窄叶艾草,有些地方称细叶艾草为艾蒿。
两种艾草的颜色属于绿色掺白,尤其是背面,比菌陈蒿的那种白色稍微淡了那么一点,由于窄叶艾草叶子细而丛生,因此幼苗时期容易与菌陈蒿弄混淆。
两者区分时,一看颜色,菌陈蒿的叶子泛着的那种荧光白更深,且叶子正面背面一个颜色,不像窄叶艾草颜色上两极分化。
二是看叶子表面,菌陈蒿叶子表面的小绒毛类似于一根根小针尖插在上面;艾草上面的戎毛类似于白色的细小丝线交织成网穿插在一起。
窄叶艾草还容易与青蒿弄混淆,区别是:第一闻气味,两种植物的香味不一样,艾香味相信不少人还是能够辨别出来的。
第二看叶子:艾草正面绿,背面白,青蒿叶表面光滑,两面颜色差不多,且青蒿绿色比艾草深。
五、翻白草
翻白草叶子正面为青绿色,背面白色,幼苗时期植株规模比较“宽松”,不如菌陈蒿和米蒿那么紧凑,像是好几根细绳子上爬满了毛毛虫似的叶茎,细心一下,留意一下,翻白草怎么看都不是菌陈,比较容易认出来。
六、野胡萝卜蒿
野胡萝卜蒿幼苗(叶子两面都为绿色)时期的植株规模与翻白草比较相似,虽然一个颜色为鲜艳的绿色,一个为青绿色,但在光照较为强烈的时候,还是有不少人只看正面颜色,忘记看两种蒿子的背面,容易将两者弄混淆。
若是从叶子颜分不了,那就用其它方法吧,这个比较考验细节和眼力了。
1、叶子形状,虽然二者叶子和茎干相似,但野胡萝卜蒿枝条上的叶子密度比翻白草要密一些,如下图所。
2、看叶子上的白色绒毛,野胡萝卜蒿叶子表面像是有无数细小密集的白色绒毛针扎在上面。而翻白草叶子表面的绒毛数量相比之下少了很多,且每一根绒毛都很长,如下图所示。
七、黄蒿
黄蒿对于蚊虫叮咬,蚂蜂蜇等有奇效,幼苗时期的黄蒿极易与菌陈蒿,青蒿,野胡萝卜蒿,米蒿混淆。
若看了上面六种植物的讲解,相信大家都心中大概有个谱了。
黄蒿与菌陈蒿的辨别方法与米蒿和菌陈蒿差不多。
黄蒿与青蒿的辨别与米蒿和青蒿的辨别差不多,虽然黄青二蒿都能散发出特殊的味道,但黄蒿的气味要浓烈刺鼻的多。
黄蒿与野胡萝卜蒿的辨别:幼苗期看植株规模,前者为紧凑的一团,后者茎干分散。或者干脆取茎叶弄碎后嗅气味,浓烈刺鼻的是黄蒿。
本文刊载于《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年第8期
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长期生态学研究支撑新疆南疆生态建设和科技扶贫》
曾凡江 李向义 李磊 刘波 薛杰 桂东伟 雷加强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策勒沙漠研究站
新疆南部的和田地区是我国 14 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自古以来就深受风沙危害,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汉唐以来,和田绿洲被迫向昆仑山南移 100—150 km,皮山、墨玉、策勒县城曾 3 次搬迁,古丝绸之路沿线有 20 余座古城被沙海淹没。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加剧,尤其是绿洲外围灌丛的过度砍伐、大规模毁林毁草开荒造田,破坏了绿洲的天然屏障,导致沙漠的扩大和蔓延。20 世纪 80 年代初,流沙再次逼近到距离策勒县城 1.5 km 处,策勒绿洲再次告急。
为了解决“沙临城下”的严重问题,1983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成立中国科学院策勒沙漠研究站(以下简称“策勒站”),开展沙漠化防治研究工作。
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自然环境状况,依据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策勒站提出了“草、灌、乔”配置,“网、片、带、线”,“林、田、水、路”并举的综合治理技术模式,形成了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兼顾的绿洲外围综合生态防护屏障构建和优化管理的技术体系。
同时,策勒站在新垦沙荒地棉花高产稳产种植模式、退化荒漠生态系统有效保育和合理利用途径、经济型生态防护体系建设等技术的研发和创建方面,开展了长期系统的观测研究和试验示范,取得了一批适用性技术成果,为新疆南部干旱风沙区退化植被修复和农牧民脱贫增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评价和国内外组织的广泛赞誉。
1 构建流沙治理模式,提出柽柳恢复技术体系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策勒绿洲,年均降水量 <50 mm,年均潜在蒸发量 >2500 mm;年均沙尘暴 20 天左右、扬沙 90 余天、浮沉 100 余天,风沙频繁肆虐。策勒站开展了长期监测、研究与科学治沙试验示范,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使蔓延扩大的流沙后退 5 km,构建了流沙治理的“策勒模式”,为我国和世界的荒漠化防治提供了新的范例。
构建了绿洲外围综合防护体系
结合策勒绿洲特殊的生态环境条件,策勒站提出了风沙灾害防治的综合防护体系模式。将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体,建立 3 道控沙生物屏障。改春季造林为秋季造林,充分利用夏季充足的洪水修复自然植被;利用洪水冲刷形成的拦沙河等工程措施,使其配设在体系的最外缘。一系列举措有效遏制了沙漠向绿洲蔓延,切断沙漠与绿洲的联接,截断沙源,减少了风沙流中的含沙量。
第一道生物屏障为天然草灌带。利用洪水期灌溉,促进自然植被的恢复与形成,适当补播,增加种源和改善物种组成。针对流沙主要在近地表层输运的特点,利用草本和半灌木的高度和生长密集的优势,大范围增加地表粗糙度,减低风速,阻滞流沙,防止就地起沙,削减风沙流中的含沙量。
第二道生物屏障为人工固沙灌木林带。利用灌木林的高度,进一步拦截通过草灌带中的沙物质,促使空气中悬浮的沙粒沉降。
第三道生物屏障为邻接绿洲窄带多带式防沙林网。由高大乔木组成,提高了屏障对大风的抵御能力。当气流遇到前沿林带阻挡后,流场结构发生变化,大部分气流被迫抬升,从林带上空越过,林带背风面动能明显降低;林带多层次的连续阻挡,以及大量枝叶摆动和撞击,极大地消耗了风沙动能,降低了风速,促使进入体系内部的剩余沙量继续沉降,进一步减少大风和流沙对绿洲的危害。从纵断面看,拦沙河、天然草灌带、人工灌木林带、窄带多带式防沙林网的单个宽度分别为 50—100 m、300 m、500 m、1000 m,构成了总宽度 4.55 km 的综合防护屏障;其中,天然草灌带片合计占 77%。实践证明,这种防护体系的综合防护功能良好,生态效益显著。
在策勒沙漠-绿洲过渡带上分布有大片的天然植被。这些植被集中在绿洲外围及河流两岸,构成了绿色屏障,保护了绿洲免受风沙危害。由于长期不合理的樵采、放牧,绿洲外围及河流两岸的天然植被覆盖度降至 3%—5%,成为危害绿洲的重要沙源地。
从 1983 年夏季开始,策勒站在 200 hm2 以上裸露的流沙地上引洪拉沙、引洪灌溉。引洪当年,一年生草本植物(如猪毛菜、五星蒿、沙米、虫实等)大量生长,盖度达 30% 以上,起到了固沙作用;多年生草本骆驼刺开始萌生,逐渐扩大,并形成建群种群落。第二年形成一年生草本与多年生草本骆驼刺的混生群落,第三年形成灌木(柽柳)、多年生草本(骆驼刺)、一年生草本的混生群落,并逐渐形成以柽柳和骆驼刺为建群种的稳定群落。至 1988 年在风沙前沿形成长、宽各 10 km 的绿色植被带,总面积达 10000 hm2以上,从而有效地遏制了沙漠的扩大和蔓延。
阐明了塔里木沙漠公路生态防护体系主要植物的响应机制
植物能否适应干旱、盐胁迫环境,是生态防护体系能否正常维持的关键。柽柳、梭梭、沙拐枣是组成塔里木沙漠公路生态防护体系的主要物种。研究发现,在地下 0—100 cm 土壤层内植物根系分布最多,其中地下 20—80 cm 土壤层的根系生物量达到总根系的 87%。沙拐枣吸收根的生物量显著高于梭梭和柽柳(p<0.05)。大部分根系(47%)主要分布在地下 40—60 cm 土壤层,而在土壤盐分含量最高的表层(地下 0—10 cm)没有吸收根的分布,这可能是因为该层的土壤含盐量限制了根系的分布。植物根系在地下 0—50 cm 土层的分布与土壤含水量密切相关。地下 0—50 cm 土壤水分与梭梭、柽柳、沙拐枣根系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816、0.866、0.754。地下 0—50 cm 土壤层的电导率与梭梭、柽柳、沙拐枣根系生物量呈负相关,分别为 0.894、0.595、0.773。上述结果表明,在极端干旱的塔里木盆地腹地,咸水灌溉没有对沙漠公路生态防护体系组成植物的生存和生长产生明显影响,植物能够合理利用区域的咸水资源。该结论为极端干旱条件下利用高矿化度水灌溉育苗、流动沙漠腹和苗木培育基地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
2 提出了绿洲外围新垦沙荒地种植模式和技术体系新垦沙荒地棉花高产稳产种植模式,为新疆棉花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新疆是我国长绒棉的重要生产基地,棉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棉区已占到新疆耕地的 60% 左右,棉田轮作、倒茬出现问题,存在病虫害暴发的潜伏风险,难以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同时,因棉花种植成本快速上升,导致经济效益大幅下滑。根据棉花无限生长性、蕾铃脱落性、可塑性、喜光喜温性、适应多种土壤类型等特点,结合新疆南疆降雨量少、无霜期短、秋季降温快的气候现状,依据“密、矮、早、膜”的栽培模式下棉花的生育规律,提出以增株增铃实现新疆棉花大幅增产技术,实现了干旱区棉花种植技术的新突破。
与成熟农田相比,沙荒地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加上相对落后的耕作技术,沙荒地种植效益不高。针对该问题,策勒站开展了沙荒地棉花高产种植技术研发。1997 年开展了沙荒地棉花丰产栽培试验,新复垦的 70 亩沙荒地实现亩产皮棉 120 kg,部分实验品种亩产超过 180 kg,获得和田地区棉花产量评比第一名,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1998—2000 年,创建“双层双株”棉花高产栽培模式。根据新垦沙荒地病虫害少、通风透光条件好的特点,将以增铃增产为主的技术措施改为以增株增铃增产的技术措施,优化了棉花高密度种植模式,突破了亩产皮棉 250 kg 大关。在新垦沙荒地上,连续 3 年创造了棉花单产的世界记录。该栽培模式被正式列入新疆“十五”规划纲要,并在新疆进行了大规模推广应用。目前,该技术已推广 3 000 万亩,亩产提高 50% 以上。策勒站因此获得 1999 年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颁发的“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2001 年“在新垦沙荒地上连续 3 年创造了棉花单产世界记录”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荒漠肉苁蓉高产稳产种植技术,促进区域生态产业协调发展和农牧民增收
发展荒漠肉苁蓉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构建了生态经济型村镇农牧民增收的技术途径和持续增收的优化模式与长效机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肉苁蓉是多年生寄生性草本植物,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过去,我国肉苁蓉基本来自野生资源;由于过渡采挖,野生肉苁蓉资源濒临枯竭。策勒站在 20 世纪 80 年展了肉苁蓉的人工接种、种植试验。经过接种方式、接种深度、接种时间、灌水措施的技术研发,成功将柽柳和管花肉苁蓉推广应用到新疆和田地区(该区已成为我国管花肉苁蓉的主产区)。之后,策勒站又成功将梭梭和荒漠肉苁蓉引种推广到新疆南疆地区,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梭梭和荒漠肉苁蓉已成为促进区域农牧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
然而由于种植技术、管理方式和病虫害危害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肉苁蓉种植普遍存在产量不稳、品质不好、价格不高的状况。针对以上问题,策勒站又开展了肉苁蓉高产稳产技术、优化管理模式的研发。经过多年的努力,突破了肉苁蓉接种率低、产量不稳定的技术瓶颈,成功研发出亩产 500 kg(鲜重)以上的立体化高产接种新技术。同时,阐明了荒漠肉苁蓉与寄主之间的互馈关系,发明了寄主两侧轮流复种肉苁蓉稳产种植管理新模式和肉苁蓉种植袋技术,构建了沙漠地区荒漠肉苁蓉规模化种植和管理的技术体系。研发形成的流动沙漠地区荒漠肉苁蓉种子生产的技术方法、立体化接种高产新技术和机械化种植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实现了肉苁蓉的大面积规模化种植。该成果在新疆南疆地区(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巴音郭勒蒙古自治州)已经成功推广应用 7 万多亩,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荒漠肉苁蓉高产稳产和规模化种植技术体系的建立,为新疆南部农牧民脱贫致富提供了一条新路径。同时,为风沙区可经营型生态防护屏障的构建和优化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在我国干旱区生态文明建设和沙产业发展中,肉苁蓉产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 极端干旱区主要优势植物的逆境响应机制和适应策略研究研究植物对极端环境胁迫的响应机制和适应途径,可以为植被的恢复重建和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策勒站依托天然荒漠综合观测试验场和长期生态学实验研究样地,针对多年生优势植物幼苗定居过程的逆境适应特征、植物维持过程的光合水分生理特征和养分利用机制、植物种群繁殖的水分调控策略和群落稳定分布的生态学基础等科学问题,开展了长期、系统的观测实验研究,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的理论成果,并从经济学和生态学角度提出了多年生优势植被可持续管理的技术措施和理论方法。
阐明了极端干旱区植物的分布特点和优势植物逆境适应机制
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沙漠-绿洲过渡带的自然植被,地带性成分缺乏,呈明显的隐域性分布特征。研究该区域植被分布演替规律及其与生境因子的关系、植物对干旱胁迫环境(如干旱、高温、辐射、风沙等)的抵御能力和植物的水分来源,是荒漠化防治、绿洲外围植被修复和生态防护体系稳定建设的重要前提。
研究表明,过渡带植被群落的分布特征主要受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影响,偶发的季节性洪水和降雨对植物的水分生理状况影响不大。但是,群落的组成成分和生物多样性受地貌特征和地下水埋深的双重影响。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和植物的生长、植物的水分生理、水分利用效率、生物量增长密切相关。并且,地下水埋深影响着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由于主要依靠地下水的供给,极端干旱区的隐域性优势植物没有明显的水分胁迫现象,水分生理特征更接近中生植物的特点。发达的根系是植物保证水分获取、适应极端干旱环境的基本特征。同时,过渡带优势植物的生产力高,年际生物量的累积接近年降水量 1000 mm 地区的植物。根据植物的生理生态适应特征,将过渡带植物划分为 5 种主要的生理适应类型:低光合低蒸腾型、高光合高蒸腾型、高光合低蒸腾型、高水势延迟脱水类型和低水势忍耐脱水类型。因此,保持区域地下水位稳定,是维护绿洲生态安全的重要前提。
揭示了极端干旱区主要物种的克隆繁殖规律
分布于沙漠-绿洲过渡带的主要优势植物群落的生长发育与其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密切相关。策勒站多年监测数据显示,骆驼刺克隆分株的分枝角度集中在 90° 左右,这说明骆驼刺分株不需要通过增大分枝角度来扩大根系伸展空间。骆驼刺根系分株深度趋于浅层化,均分布在地下 0—40 cm 之间,分株之间的间隔物长度是决定地上部分生长格局的重要参数。随着土壤水分有效性的降低,骆驼刺幼苗分株生长格局逐步由“密集型”向“游击型”过渡,最大限度地减小分株之间的竞争,最大效率地吸收环境资源。骆驼刺母株和子株间存在水分整合,母株会通过根系向子株传输水分。利用 AFLP 标记方法对 3 种多年生荒漠植物种克隆尺度的研究结果表明,胡杨和骆驼刺的最大克隆范围分别是 121 hm2 和 6.1 hm2,而柽柳克隆分株的范围仅为 38 m2。随着克隆尺寸和潜水埋深的增加,胡杨和骆驼刺的克隆多样性下降,但是遗传多样性不受影响,其克隆能力较强;而柽柳的克隆能力相对较弱。
4 阐明了绿洲生态需水量变化特征,提出了地表水-地下水优化配置方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水资源量严格限制了绿洲的规模,也是决定沙漠-绿洲稳定维持的关键要素。水资源的变化特征与生态、生产用水的平衡关系是该区域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绿洲生态需水量分析与决策系统
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绿洲稳定维持和健康发展的首要因素。策勒站基于绿洲农田长期生态学试验观测场的定位观测研究和区域调查数据,量化了策勒绿洲的生态需水量。研究表明,策勒绿洲的生态需水量占河流流量的 50% 左右,其中恢复地下水需水量占较高比例。由于绿洲扩张和土地开发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近 20 年来,策勒绿洲地下水位下降了 2.5—5.0 m,地下水溢出带向盆地内迁移了 2—3 km,泉水流量减少了 15%—35%,绿洲的生态功能处于不稳定状态。绿洲地下水呈现负均衡,沙漠-绿洲过渡带天然植被退化加剧,沙漠化出现扩张趋势,从而加剧了绿洲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之间的用水冲突。协调和缓解两大系统用水已成为策勒绿洲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策勒站利用贝叶斯模型建立了绿洲生态需水量决策系统,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来确定最适绿洲生态需水量。根据决策系统分析发现,策勒绿洲最适生态需水量在丰水年、平水年和干旱年分别为策勒河流量的 50.24%、49.71% 和 48.73%。
地表水-地下水联合利用优化配置
利用遥感数据解译与判读,查清了策勒绿洲灌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及面积,通过分析各类作物的需水量及其占比,明确了绿洲农业用水的合理结构。这为优化策勒绿洲用水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1
策勒绿洲的红枣是绿洲灌区的主要种植作物,其次为核桃和石榴(图 1)。红枣种植面积占整个绿洲农田面积的 59.4%,灌溉水量占总用水量的 68%;核桃种植面积占比 23%,用水量占比 17.7%;石榴种植面积占比 5.7%,用水量占比 5.8%。
图1 策勒绿洲农作物分布
2
基于遥感数据将绿洲灌区的渠系划分为 17 个灌溉区域(图 2)。测定了各区域红枣、核桃和石榴的种植面积等及相关数据,进一步获得了红枣、核桃和石榴在生长旺季(每年 6—8 月)的耗水量与灌溉量,并分别在仅利用地表水、分组轮灌、支渠分区引水、经济作物种生长旺季等不同情景和条件下进行配比及对比试验,发现地表水仅能满足农田 70% 的灌溉需水量;只有通过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利用、轮灌分组科学配比,才能完全满足灌溉需水量。
图 2 策勒绿洲灌区引水示意图
3
根据试验和监测数据及科学配置方式,分别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利用、科学轮灌分组、缩短引水时长等方式进行了总结,形成了具有实时智能灌溉调度决策的地表水-地下水耦合优化配置模式。应用该模式进行水资源配置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力物力,节省了水资源。该模式已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应用。
5 结语策勒站围绕新疆南部脆弱生态修复和农牧民增收中急需解决的核心科技问题,在国家、中国科学院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支持下,开展了长期的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试验示范与辐射推广工作,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针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生态环境问题,策勒站研发的流沙治理和植被修复技术,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于 1995 年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颁发的“全球土地退化与荒漠化防治成功业绩奖”。
创建了新垦沙荒地棉花高产稳产种植的技术模式,提升了区域棉花种植的技术水平,增加了农牧民收入,为新疆南疆地区农牧民增收技术研发和长效机制建立提供了科技支撑。
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构建了沙漠-绿洲过渡带特色荒漠生态产业协调发展的技术体系,研发形成的荒漠肉苁蓉高产稳产种植的技术模式,为过渡带经济型生态防护屏障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同时,策勒站在沙漠-绿洲稳定维持和可持续管理、绿洲水资源联合利用和优化配置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围绕干旱区生态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策勒站的系列研发成果为新疆南疆地区生态建设和科技扶贫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对策勒站提出了“精准扶贫”“科技扶贫”“生态扶贫”等科技需求,策勒站将在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和特色研究所建设框架下,深入开展生态系统生态过程机理研究、绿洲荒漠水肥高效利用技术研发及试验示范和用推广工作,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建成干旱区重要的科技支撑平台和示范推广基地,服务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曾凡江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专业方向是干旱区植物生态学。《生态学杂志》《干旱区研究》编委。曾主持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课题)、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项目(STS 项目)等科研项目20余项。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新疆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子课题。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2 项;发表研究论文 150 余篇(SCI 收录 80 余篇);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10 余项;出版专著 2 部。
文章源自:曾凡江,李向义,李磊,刘波,薛杰,桂东伟,雷加强.长期生态学研究支撑新疆南疆生态建设和科技扶贫科学院院刊,2020,35(8):1066-1073.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