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醴陵窑釉下五彩山水人物纹瓷瓶
醴陵制陶始于东汉,清雍正七年(1729年)开始烧制粗瓷,以碗、碟为大宗产品,还有壶、杯、酒盏等器物,多为釉下青花装饰,产品主要是中下贫农所用。1905年,湖南凤凰人、政治家及著名教育家熊希龄和清大学士醴陵人文俊铎,拟就万言书呈请清政府在醴陵创办瓷业公司和瓷业学堂,改良醴陵瓷业。次年清政府批准呈文,拨库银一万八千两创办湖南瓷业学堂和湖南瓷业公司,醴陵瓷器开始由粗瓷向精瓷转变,并创造出釉下五彩瓷。
自熊希龄改革后,醴陵瓷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据1911年《时报》报道,那一时期,醴陵瓷器名声极盛,“风潮所布,举国若狂,各埠商贩之来此贩运者络绎不绝”。这标志着醴陵瓷业进入一个辉煌时期。
清醴陵窑釉下五彩山水人物纹瓷瓶,高47.4厘米、口径12厘米、足径13厘米。圆唇、敞口、束颈、折肩、体瘦长、下收、圈足,作釉下五彩装饰,口外侧沿和折肩处各一周青花卷叶纹组成如意云头纹,折肩上部八组青花花卉纹,颈部二组折枝花卉纹,肩至腹底绘五彩山水人物秋游图,底款被磨掉,应属陈设瓷,是醴陵釉下五彩的代表作。画面色彩富丽而不失淡雅,山水深远而不失恬静,人物神情闲适,表现了文人士大夫对田园风情的向往。
梅竹地开光双鸡诗文瓶
梅竹地开光双鸡诗文瓶,残高40厘米、腹径18.3厘米、足径13.1厘米。直颈,长圆腹下收,瓶体修长,圈足。釉面纹饰层次较多,颈部饰绿叶兰花。肩部有三层圈饰,由上至下分别由数周绿色弦纹分隔,上圈以蓝彩饰勾莲纹,中圈以褐彩绘斜线三角纹,下圈为绿彩米字纹。瓷瓶腹部前后开光为四瓣花形,开光外满饰蓝地梅竹纹。瓷器一面的开光内绘松菊双鸡图,画面中,松树位于左侧,长满松针的枝干向另一侧斜出,树下生长着绿色和粉红色的菊花,花朵之间则绘有美石。在美石一旁,以全身白色和黄、黑相间分别绘有两只羽丰体健、神态从容的雄鸡。瓷瓶的近底部为蕉叶纹,仍以绿色为叶,以白线为叶脉纹。
清末民初的醴陵窑瓷大多底书有款,少数无款。款识大多表明烧造地,除“湘造”、“湖南制造”等大地域简款外,主要有4个烧造地:湖南瓷业公司、湖南瓷业学堂、模范窑业工场和长沙台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编年款的,如“大清宣统元年湖南瓷业公司”、“大清宣统二年瓷业公司”等。
清醴陵窑素三彩山水纹瓷瓶
清醴陵窑素三彩山水纹瓷瓶,高63厘米、口径14.6厘米。瓷瓶仅以黑、赭、绿三种色彩,用传统山水画的构图技巧,描绘了一幅绝美的山水图画。画面以山为主体,奇峰突兀,怪石嶙峋,棱角分明的山石间,有飞瀑直泻,奇松伸展,还有那不知名的树木,瘦弱挺拔的枝干间开着星星点点的红花。远山朦胧如黛,近石巍峨逼人。山峰高低错落,高者耸入云天,有亭台、楼阁和吊脚楼参差坐落于山顶、山腰和山下各处。山下树木葱郁,江流环绕,有隐者悠悠地从山间小桥上走过,有渔人淡然地坐于湍急江水中的一叶扁舟上。整个画面构图饱满精巧,山峰气势磅礴,江水绿树恬静幽雅,配合瓶体端庄秀美的造型和细腻洁白的底色,堪称瓷器中的大气精湛之作。圈内书楷体红字款“大清宣统二年湖南瓷业公司”三行竖式,属于最典型的醴陵窑编年款瓷器。
醴陵窑水墨画亭园图瓷笔筒
醴陵窑水墨画亭园图瓷笔筒,高13.7厘米、口径12.3厘米。直筒式,平口圈足,主体纹饰为亭园风光,绘有回廊楼阁,树石芭蕉相映,并附有七言绝句诗文和款识,底款为绿彩隶书“十一年仲秋月建安制于湖南模范窑业工场”。诗文为“盖茅为屋矮檐遮,自掩双扉待客檛。手种芭蕉三百本,绿天清绝静无澕。”在七言绝句诗文之后写有“建安仁弟雅正 左汉川□琴作于渌江”并伴有“石仙”朱色印记。画面中最引人注意的是那蔽天成荫的芭蕉,主客双方正端坐茅舍相互交谈。诗文内容与纹饰主题相互辉映,通过七言四句将作者对芭蕉的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有反映其躲避世俗闲居静谈的生涯与情趣。
米地开光诗文笔筒
米地开光诗文笔筒,高14厘米、口径12.7厘米。笔筒为圆筒形,纹行为绿釉米地纹,三处八棱形开窗,窗内为隶书“青囊歌”一首。正文34行,竖式,其中前33行,每行均12字,最后1行只有1字,共计397字。落款为“右篆刘今希先生青囊歌以应纡青先生教正 建安徐栋书”,后有两枚朱红印记,字迹已模糊。底款以绿彩隶书“湖南模范窑业工场制”九字款。《青囊歌》为刘泽湘之作,主要歌颂友人王纡青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此件笔筒不仅保存完好,而且通过近400字的诗文将王纡青医术医德的精湛和高尚展现于世人面前,体现了两人间深厚的友谊。
湖南模范窑业工场的前身就是湖南瓷业学堂,1917年以教学为主的瓷业学堂改为以研究试验为主的窑业试验场,1924年又改为以生产经营为主的湖南模范窑业工场,至1931年终因经营失败改为他用,虽然存世时间仅有八年,但是仍然烧造了不少佳器。
著名古陶瓷专家王莉英分析说:“在漫长的古代社会里,中国瓷器的烧造,先后创烧出高温釉下(铁)褐彩、釉下(钴)蓝彩和釉下(铜)红彩。清朝雍正、乾隆二代,是中国古代瓷器烧造的巅峰时期,几乎达到随心所欲,无所不能,恰于高温釉下彩方面建树甚微。近代醴陵瓷业在短短数年中便一举创烧出多种高温釉下彩,号称釉下五彩。尤其是创烧出多种复合彩料,以多层次的色阶丰富了醴陵釉下五彩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这是历史性的创新突破,也是对中国瓷器烧造历史的卓越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吴寿祺和林家湖两位近代中国醴陵釉下五彩瓷的标志性人物开始了恢复和振兴醴陵釉下五彩瓷的活动,并使醴陵釉下五彩瓷又开始了其绚烂的生命。当今,醴陵釉下五彩瓷已经成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陶瓷种类,其更被冠名为“国瓷”,足见其在我国陶瓷艺术中的重要地位(本文配图为长沙博物馆藏品)。
原文:《【湖湘】风味 清末风尚》——张海军
资源出处:《中国收藏》2017年11月刊
《中国收藏》官方授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藏头条号精彩内容:
西藏的佛教泥塑叫“擦擦”,与唐卡和金铜佛造像齐名
更多艺术赏析与收藏资讯,欢迎关注【文藏】头条号!
书法的“墨分五彩”
“不知用笔,安知用墨”, “字字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 “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
可见,墨法在书艺创作中尤为重要。传统绘画中有“墨分五色之说”,传统书论更有“墨分五彩之说”。“五彩”指的就是“浓、淡、润、渴、白”。具体地说:浓欲其活,淡欲其华,润可取妍,渴能取险,白知守墨。
【浓】
浓墨行笔中实凝重而沉稳,墨不浮,能入纸。“下笔用力,肌肤之丽”。现代书家林散之说“用墨要能深透,用力深厚,拙从工整出”。
“古人作书,未有不浓墨者。晨起即磨墨汁升许,供一日之用也。取其墨华而弃其渣滓,所以精彩焕发,经数百年而墨光如漆。”清代笪重光《评书帖》说:“矾纸书小字墨宜浓,浓则彩生;生纸书大字墨稍淡,淡则笔利。”
【淡】
淡墨有清雅淡远之致,与浓墨一样各具风韵。
古人追求淡墨者代不乏人,潘伯鹰在《书法杂论》中曾有这样的评述:“用淡墨最显著的要称明代董其昌。他喜欢用“宣德纸”或“泥金纸”或“高丽镜面笺”。笔画写在这些纸上,墨色清疏淡远。笔画中显出笔毫转折平行丝丝可数。那真是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
然而历代书家,更多的是注重用墨的浓淡相兼。浓墨色深而沉实,淡墨色浅而轻逸,各呈其艺术特色,关键在于和谐与协调。
【润】
润则有肉,燥则有骨。运用润笔、润墨,必须做到笔酣墨饱,墨温华滋。如何做到?清代周星莲《临池管见》中说得很具体:“……'濡染大笔何淋漓’。'淋漓’二字,正有讲究。濡染亦自有法。作书时须通开其笔,点入砚池,如篙之点水,使墨从笔尖入,则笔酣墨饱,挥洒之下,使墨从笔尖出,则墨泪而笔凝。”
【渴】
亦为”燥笔”。清代梁同书《频罗庵论书》中将“渴”定位得很准,他说:“燥锋,即渴笔。画家双管有枯笔二字,判然不同。渴则不润,枯则死矣。”渴笔用墨较少,涩笔力行,苍健雄劲,写出点划中落出的道道白丝。
【白】
有色达到无色。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书法用笔用墨,皆重一个“虚”字。知白守黑,计白当黑,以虚观实,虚实相生,无笔墨处不求墨。
■明万历 五彩镂空云凤纹瓶 故宫藏
■清乾隆 斗彩鸳鸯卧莲碗 故宫藏
■明成化 斗彩鸡缸杯 故宫藏
■清乾隆 珐琅彩双环瓶 故宫藏
■清康熙 蓝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 故宫藏
■清乾隆 粉彩九桃瓶 故宫藏
彩瓷分为五彩、斗彩、珐琅彩和粉彩,这个分类不是古人在生产彩瓷的时候就开始的,而是逐渐形成的。马未都在他的《马未都说收藏》一书中,曾就这四个类别进行过详细的解说。现笔者扼要摘录其中一二,配以图片展示。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五彩:硬朗媚俗的颜色
五彩源于早期的彩瓷。唐代的长沙窑开彩瓷的先河,但真正产生影响力的彩瓷是从明清开始的。
五彩和青花同时期诞生,都创烧于元代后期。但是,由于五彩的工艺比青花复杂,青花是釉下彩,一次成型,画上图案后罩上釉一烧就行,成本较低。五彩要二次入窑,就是要先烧好一个素器,出窑晾凉了再画上彩案入窑,并且第二次入窑的烧结温度不能高于第一次,否则就成废品,因此,五彩的成本比青花高。而且元末明初的时候,文人们普遍认为五彩比青花俗气,因此五彩在当时没有被高度重视。
一直到明代中期以后,成化、弘治、正德三朝,五彩都非常少见,当时是青花的天下,彩瓷以斗彩为主。这里简单区分一下五彩和斗彩。在感觉层面,五彩热烈,斗彩柔和;在技术层面,五彩是平涂的,直接把彩涂上去,斗彩是勾勒的,就是先用青花勾一个边,再把彩轻轻填进去。
五彩的迅猛发展是在嘉靖万历以后,一个是和嘉靖笃信道教有关,另一个是由于商业发展市场繁荣民间活跃,于是媚俗不可阻挡。
明末清初由于社会动荡,各类瓷器生产都比较低调,到了康熙时,由于国力强盛,不用计较五彩二次入窑的成本了,所以这类瓷器迅速增多。同时技术上有一个重大突破,用釉上蓝取代了青花,不必事先画好青花了,在某种意义上也降低了成本。康熙朝的五彩更加注重细节表达,相对明代瓷器的“粗大明”精致了不少。在色泽上不强调过渡,红是红,绿是绿,不会由浅红到深红过渡,明确表现出创作意图。由于康熙五彩的色调强烈,较之康熙晚期发明的粉彩,它被称为“硬彩”,粉彩被称为“软彩”,所谓硬彩就是颜色不犹豫、不暧昧。
五彩的压轴大戏就是在康熙朝上演的,随后便开始了它的落幕时刻,首要原因就是雍正审美的改变,这位趣味高雅的皇帝,对五彩斑斓的瓷器已经失去了兴致。雍乾之后的彩瓷,担纲的主要就变成珐琅彩和粉彩了。
斗彩:青花和五彩互斗
斗彩首先要把“斗”的发音读准了,就能明白一些事情。它发“逗”音,有人认为“逗彩”就是青花和五彩逗来逗去;还有人写“豆彩”,认为瓷器的底子泛豆青色;当然写得最多的还是斗字,争奇斗艳的斗。
斗彩的工艺就是先用青花勾出轮廓线,再在这个轮廓内填上彩,过去说斗彩创烧于成化,已成定论。早期五彩与斗彩的界限不清,很多斗彩都被叫成五彩,明中叶尤其到清代以后,斗彩的工艺特征就十分明显了。
斗彩的烧造成本高于五彩。首先填彩的过程需要非常细致,颜色不能超过青花的轮廓线,所以填得非常慢。康熙以前,斗彩是青花跟五彩斗。乾隆以后,出现了青花跟粉彩斗,彩里又要加金、加粉、成本非常高。康雍乾三朝,有大量民窑斗彩存世。嘉庆以后由于国力衰竭,斗彩渐渐不再生产。
成化斗彩最有名的就是鸡缸杯了,如今天下皆知。成化皇帝喜欢斗彩,也和他性格有关,他是一个内心柔弱的人,对强刺激的色彩都不感兴趣。
珐琅彩:皇帝的独门创新
现在讲的珐琅彩特指瓷器,专业术语叫“瓷胎画珐琅”。康熙三十五年,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珐琅彩在北京皇宫烧制成功,这是珐琅彩在中国诞生的时刻。
珐琅器有很多品种,包括铜胎画珐琅、玻璃胎画珐琅和瓷胎画珐琅等,瓷胎画珐琅的质量最好,就是我们说的珐琅彩。珐琅是一种玻化物质,以长石、石英为主要原料,加入纯碱、硼砂为助熔剂,氧化钛、氧化锑、氟化物等作乳浊剂,加入氧化铜、氧化钴、氧化铁、氧化锰、氧化锑等作着色剂,经过粉碎、混合、煅烧、熔融后,倾入水中急冷得到珐琅熔块,再经细磨而得到珐琅粉。将珐琅粉调和后,涂施在瓷器上,得到瓷胎珐琅。最早的珐琅材料是进口的,后来才由国人研发出来。
珐琅彩有个特点,就是它从来没有走出过宫廷,是唯一的宫廷御用陶瓷艺术品。它是先在景德镇烧好了白色的素胎,挑出完美无瑕的送到北京,再由宫廷画师绘上珐琅彩重新烧造。珐琅彩在诞生后的二百年内,除了皇上,没有人用过。
珐琅彩数量稀少,按一般的说法是仅存400多件,其实应该不止。第二是少有完全相同图案的两件珐琅彩,因为它们都是先在景德镇烧好素胎,入宫后由画师自行选择画稿绘制,因此每件珐琅彩的画稿都不同。第三是它都是中国传统的经典图案,因为贵重,不轻易拿它做实验画新样子。
粉彩: 仿自然界颜色的过渡
粉彩其实是模仿珐琅彩的一个品种,景德镇的工匠就利用粉彩的特性来追求珐琅彩的效果,让它能在民间普及。粉彩就是往彩里加进粉,指在原来五彩的颜料中加入一种叫玻璃白的物质,让红变成淡红、绿变成淡绿,颜色有了过渡。珐琅彩和粉彩怎么区分?油调彩料的是珐琅彩,水调彩料的是粉彩。
粉彩是中国陶瓷最后诞生的一个主要品种,一出现就成为瓷器霸主——青花的主要对手。它所有的变化都在仿自然界颜色的过渡,这是粉彩最重要的表现力。这种柔和的色彩表现非常符合大众的心理,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当时每一个百姓都以拥有粉彩为乐趣。
在追求艺术写真上,粉彩改写意为写实,比如花卉注意颜色盈泽和阴阳向背,翎毛注重羽毛的质感和色彩变化,人物注重神态表现和容貌阴影,这些改变是中国彩瓷表现力的一个飞跃,显然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
拼音Wǔ Sè Méi Gēn
出处《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马缨丹的根。全年可采。挖取根部,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五色梅\"条。
化学成分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苦,寒。\"
功能主治活血,祛风,利湿,清热。治风湿痹痛,脚气,感冒,痄腮,跌打损伤.
①《南宁市药物志》:\"行气行血,解毒。治脚气,风湿骨痛及风肿。\"
②《广西中药志》:\"活血,去风湿.治跌打风湿。\"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退大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含漱。
复方①治手脚痛风:取鲜五色梅根三至六钱(干的酌减)。青壳鸭蛋一枚。和水酒(各半)适量,炖一小时服。(《闽南民间草药》)
②治风火牙痛:五色梅根一两,石膏一两。煎水含漱,咽下少许。(《广西中药志》)
③治流感,感冒,腮腺炎,高热不退:马缨丹干根一至二两,或鲜根二至四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④治暑天头痛:马缨丹鲜根一至二两,捣烂煎水服。(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