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命理

五蕴灯中金木水火土对应的颜色 金木水火土对应的颜色和数字

发布时间:2024-07-08 01:14:07作者:孤僻成性来源:互联网
一生祥批八字精批六道轮回紫微斗数

五蕴灯中金木水火土对应的颜色 金木水火土对应的颜色和数字

本文目录一览:

五行的颜色,色彩世界中的金木水火土

金木水火土五行涵盖了世间万物的种种特性,从实际可探的到看不见摸不着的,均具有五行的内涵之意。作为我们肉眼可见的东西中最熟知的莫过于色彩,我们每日都会见由各色各样的东西组成的视觉世界,而这些色彩本身也是五行力量的体现。

五行对应的五种颜色分别是木-青、火-赤、金-白、水-黑、土-黄。《尚书·虞书·益稷》中有言:“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 孙星衍疏中说:“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玄出於黑,故六者有黄无玄为五也。”中国神话中女娲补天用的五色石也分别对应青、赤、白、黑、黄五色。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颜色的定义与五行理论息息相关,那为什么偏偏选择了青、赤、白、黑、黄这五种颜色对应木火金水土这五行呢?同时,五色又是如何与五行一一对应起来的呢?接下来就有我给大家分享一下。

五色

1、五色与色彩斑斓的视觉世界

五行对应的五色分别是青、赤、白、黑、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蓝、红、白、黑、黄。仔细看不难得出这五种颜色可以分为两类:三原色(红黄蓝)和黑白。三原色是各种彩颜色的最基本单位。黑白两色则是非彩色的最基本单位,同时也是所有色彩明暗程度的标尺。而五色本身能量的大小又是“饱和度”这一概念的体现。所以色彩三要素便由五色完整地体现出来了。

色彩三要素是色相、饱和度和明度,是颜色的基本性质,也是所有颜色都必须具有的特性,有了色彩三要素才能算是颜色。

色相:顾名思义就是颜色的相貌,比如黄色,红色,蓝色,可以理解为颜色的类型。

明度:平衡色彩亮与暗的一个指标,当明度最大的时候就是白色,明度最小的时为黑色。

饱和度:颜色的鲜艳或鲜明的程度,饱和度高可以理解为红的更红、绿的更绿,色彩的程度更明显。

色彩三要素

所以五行对应的五色构成了颜色所需要的三种要素,也是万千色彩的基本组成。在物理层面上,五色是颜色之母,所有颜色皆可由五色衍生。

2、五色与五行本质

木-青、火-赤、金-白、水-黑、土-黄的对应关系其实是五行本质在色彩上的反映,那是如何反映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吧。

木对应青色,青色清脆而不张扬,伶俐而不圆滑,清爽而不单调,象征着坚强、希望、古朴和庄重。清脆伶俐是木曲直屈伸特点的体现,不单调的清爽以及希望的象征是木生发特性的体现。青色按照我们现代人的分类是蓝色和绿色的结合,而蓝色经常象征水,绿色则是草木的颜色,草木加上水,代表着万物生长、生生不息。伶俐清爽和希望代表着时间发展上的动态(阳),古朴庄重代表着物质空间上的静(阴),此为少阳(阳上阴下)之象,是木的象征。而这些均是“木”本质的象征,即“整体存在”之意,同时从宇宙中看地球是个蓝色的星球,在古人的眼里,地球就是他们的世界,所以地球是世界的整体,也有“整体存在”之意,符合木的本质。

木之青色

火对应赤色,赤为红,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热烈、奔放、勇气、斗志、革命、轰轰烈烈、澎湃等,也代表积极乐观而热情,情绪明显波动,真诚主动,勇于挑战。是一种好动且积极向上的颜色,在时间发展与物质空间均表现为动(阳)的力量,为太阳,这些都符合“火”的本质——“运动变化”。同时红色象征着火焰,火焰也一样具有“火”的性质。

火之赤色

金对应白色,白色象征明亮干净、畅快、朴素、单纯、雅致、贞洁、寒冷与严峻,其实这些形容词都突出了一个特征——纯净。纯净乃无瑕疵污浊,乃利落不拖泥带水,纯粹清净如同金之肃杀和凌冽的特性。符合金的本质——“影响效果”

金之白色

水对应黑色,黑色有深远幽妙之义,庄重而神秘,这种深远幽妙和庄重的感觉是静(阴)的力量,为太阴;而将所有颜色混合在一起后我们会得到黑色,说明黑色是各种颜色的终归和根,是万千色彩世界潜藏的另一面。这些均符合水的本质——“组成成分”,黑色就像影子一样参与了所有色调的构成,就算是白色,也是黑的反面,就像镜子一样倒映出黑色优雅庄重的性质。

水之黑色

土对应黄色,黄色给人愉快、辉煌、温暖、充满活力、丰收与希望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和谐且融洽的,此为阴阳相和,符合古人对五行中土的理解(土旺四季,土贯穿始终,联系金木水火也承载金木水火)。同时愉快、温暖与充满活力都是和谐关系的象征,而丰收与希望则表现了一种承载一切的力量(青色的希望是一种蓬勃生长的力量,黄色的希望是一种温暖而有力量支持的力量,这种力量与支持就是承载与和谐关系)这些是土本质——“结构关系”的体现。

土之黄色

注:上述中对五行本质的解释是来自于万物之元素——五行的本质及象征

3、五色的来源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

五色的概念来源于古人对世界的理解,有关五色为哪五种颜色的最早记载则在《周礼·考工记》:“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而《三辅黄图》称,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即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大灵兽镇守东西南北四宫,辟邪恶、调阴阳,为四方之神。《淮南子》提到五龙之一的黄龙,也即应龙位居中央,乃四兽之长。而苍龙、白虎、朱雀、玄武以及应龙分别对应木、金、火、水、土。

那古人为何认定东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黄,除了五行理论上的解释之外,还有就来自于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华夏文明起源于中原大地,自然以此为认知的中心,向东为东方、西为西方、南为南方、北为北方。同时古人交通能力有限只能徒步或是利用动物行进,在路上也只能以观察地面自然景观作为认识世界的手段,而在地面自然景观中土地土壤就是最明显的观察对象,所以青、赤、白、黑、黄五色的来源也一定与东南西北中这五个地方的土壤特点存在密切关系。

最好的证据就是明朝建立的社稷坛,社稷坛中分别用来自东方的青色、南方的红色、西方的白色、北方的黑色及中原大地的黄色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壤,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这些土的颜色及来源正一一与五行相对应。而且我们以中原大地为中心,分别向东南西北走就可以发现,东南西北方的主要土壤类型恰巧与五色相对应。

其中东方最终会到大海,虽然大海不算是土壤,但却也是地上的东西,是古人能看到的能给出定义的,而大海是蓝色,蓝对应青。同时青色的土壤叫潜育土,因为长时间缺氧处于还原态,使得里面的铁变为二价亚铁的氧化物,呈现出青灰色,而这种潜育土最容易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中的水稻土下层,而长江中下游平原恰巧位于中国东方,且是较容易从中原出发所到达的地方。

中原地区的西方正是现在的甘肃省中南部,土壤类型以淡黄发灰的灰钙土为主,淡色且发灰相比较其他地方的土,此为白土。同时西部地区土壤易沙化,也会形成颜色较浅的土壤,呈现白调。

南方和北方就不用多说了,中国南方地区常见的红壤和东北地区的黑土地就是最好的证明。

4、小结

中国传统文化中青、赤、白、黑、黄五色不是随随便便选出来的五种颜色,它们是色彩世界的基本构成;是五行理论精华的外在体现;是客观世界、四方大地的真实表现;更是中国古人那深不可测的智慧和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现!

五行的颜色,色彩世界中的金木水火土

金木水火土五行涵盖了世间万物的种种特性,从实际可探的到看不见摸不着的,均具有五行的内涵之意。作为我们肉眼可见的东西中最熟知的莫过于色彩,我们每日都会见由各色各样的东西组成的视觉世界,而这些色彩本身也是五行力量的体现。

五行对应的五种颜色分别是木-青、火-赤、金-白、水-黑、土-黄。《尚书·虞书·益稷》中有言:“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 孙星衍疏中说:“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玄出於黑,故六者有黄无玄为五也。”中国神话中女娲补天用的五色石也分别对应青、赤、白、黑、黄五色。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颜色的定义与五行理论息息相关,那为什么偏偏选择了青、赤、白、黑、黄这五种颜色对应木火金水土这五行呢?同时,五色又是如何与五行一一对应起来的呢?接下来就有我给大家分享一下。

五色

1、五色与色彩斑斓的视觉世界

五行对应的五色分别是青、赤、白、黑、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蓝、红、白、黑、黄。仔细看不难得出这五种颜色可以分为两类:三原色(红黄蓝)和黑白。三原色是各种彩颜色的最基本单位。黑白两色则是非彩色的最基本单位,同时也是所有色彩明暗程度的标尺。而五色本身能量的大小又是“饱和度”这一概念的体现。所以色彩三要素便由五色完整地体现出来了。

色彩三要素是色相、饱和度和明度,是颜色的基本性质,也是所有颜色都必须具有的特性,有了色彩三要素才能算是颜色。

色相:顾名思义就是颜色的相貌,比如黄色,红色,蓝色,可以理解为颜色的类型。

明度:平衡色彩亮与暗的一个指标,当明度最大的时候就是白色,明度最小的时为黑色。

饱和度:颜色的鲜艳或鲜明的程度,饱和度高可以理解为红的更红、绿的更绿,色彩的程度更明显。

色彩三要素

所以五行对应的五色构成了颜色所需要的三种要素,也是万千色彩的基本组成。在物理层面上,五色是颜色之母,所有颜色皆可由五色衍生。

2、五色与五行本质

木-青、火-赤、金-白、水-黑、土-黄的对应关系其实是五行本质在色彩上的反映,那是如何反映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吧。

木对应青色,青色清脆而不张扬,伶俐而不圆滑,清爽而不单调,象征着坚强、希望、古朴和庄重。清脆伶俐是木曲直屈伸特点的体现,不单调的清爽以及希望的象征是木生发特性的体现。青色按照我们现代人的分类是蓝色和绿色的结合,而蓝色经常象征水,绿色则是草木的颜色,草木加上水,代表着万物生长、生生不息。伶俐清爽和希望代表着时间发展上的动态(阳),古朴庄重代表着物质空间上的静(阴),此为少阳(阳上阴下)之象,是木的象征。而这些均是“木”本质的象征,即“整体存在”之意,同时从宇宙中看地球是个蓝色的星球,在古人的眼里,地球就是他们的世界,所以地球是世界的整体,也有“整体存在”之意,符合木的本质。

木之青色

火对应赤色,赤为红,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热烈、奔放、勇气、斗志、革命、轰轰烈烈、澎湃等,也代表积极乐观而热情,情绪明显波动,真诚主动,勇于挑战。是一种好动且积极向上的颜色,在时间发展与物质空间均表现为动(阳)的力量,为太阳,这些都符合“火”的本质——“运动变化”。同时红色象征着火焰,火焰也一样具有“火”的性质。

火之赤色

金对应白色,白色象征明亮干净、畅快、朴素、单纯、雅致、贞洁、寒冷与严峻,其实这些形容词都突出了一个特征——纯净。纯净乃无瑕疵污浊,乃利落不拖泥带水,纯粹清净如同金之肃杀和凌冽的特性。符合金的本质——“影响效果”

金之白色

水对应黑色,黑色有深远幽妙之义,庄重而神秘,这种深远幽妙和庄重的感觉是静(阴)的力量,为太阴;而将所有颜色混合在一起后我们会得到黑色,说明黑色是各种颜色的终归和根,是万千色彩世界潜藏的另一面。这些均符合水的本质——“组成成分”,黑色就像影子一样参与了所有色调的构成,就算是白色,也是黑的反面,就像镜子一样倒映出黑色优雅庄重的性质。

水之黑色

土对应黄色,黄色给人愉快、辉煌、温暖、充满活力、丰收与希望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和谐且融洽的,此为阴阳相和,符合古人对五行中土的理解(土旺四季,土贯穿始终,联系金木水火也承载金木水火)。同时愉快、温暖与充满活力都是和谐关系的象征,而丰收与希望则表现了一种承载一切的力量(青色的希望是一种蓬勃生长的力量,黄色的希望是一种温暖而有力量支持的力量,这种力量与支持就是承载与和谐关系)这些是土本质——“结构关系”的体现。

土之黄色

注:上述中对五行本质的解释是来自于万物之元素——五行的本质及象征

3、五色的来源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

五色的概念来源于古人对世界的理解,有关五色为哪五种颜色的最早记载则在《周礼·考工记》:“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而《三辅黄图》称,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即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大灵兽镇守东西南北四宫,辟邪恶、调阴阳,为四方之神。《淮南子》提到五龙之一的黄龙,也即应龙位居中央,乃四兽之长。而苍龙、白虎、朱雀、玄武以及应龙分别对应木、金、火、水、土。

那古人为何认定东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黄,除了五行理论上的解释之外,还有就来自于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华夏文明起源于中原大地,自然以此为认知的中心,向东为东方、西为西方、南为南方、北为北方。同时古人交通能力有限只能徒步或是利用动物行进,在路上也只能以观察地面自然景观作为认识世界的手段,而在地面自然景观中土地土壤就是最明显的观察对象,所以青、赤、白、黑、黄五色的来源也一定与东南西北中这五个地方的土壤特点存在密切关系。

最好的证据就是明朝建立的社稷坛,社稷坛中分别用来自东方的青色、南方的红色、西方的白色、北方的黑色及中原大地的黄色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壤,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这些土的颜色及来源正一一与五行相对应。而且我们以中原大地为中心,分别向东南西北走就可以发现,东南西北方的主要土壤类型恰巧与五色相对应。

其中东方最终会到大海,虽然大海不算是土壤,但却也是地上的东西,是古人能看到的能给出定义的,而大海是蓝色,蓝对应青。同时青色的土壤叫潜育土,因为长时间缺氧处于还原态,使得里面的铁变为二价亚铁的氧化物,呈现出青灰色,而这种潜育土最容易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中的水稻土下层,而长江中下游平原恰巧位于中国东方,且是较容易从中原出发所到达的地方。

中原地区的西方正是现在的甘肃省中南部,土壤类型以淡黄发灰的灰钙土为主,淡色且发灰相比较其他地方的土,此为白土。同时西部地区土壤易沙化,也会形成颜色较浅的土壤,呈现白调。

南方和北方就不用多说了,中国南方地区常见的红壤和东北地区的黑土地就是最好的证明。

4、小结

中国传统文化中青、赤、白、黑、黄五色不是随随便便选出来的五种颜色,它们是色彩世界的基本构成;是五行理论精华的外在体现;是客观世界、四方大地的真实表现;更是中国古人那深不可测的智慧和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现!

天地四时五行与人身五脏之间的联系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一百九十一。(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我们先看原文:“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这段原文从字面上理解非常容易,因为我们学了这么长时间《黄帝内经》,知道四时五行,五脏之气,都是怎么样一种对应关系,我再带领着大家复习一下,从这段原文上来进行复习。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天指的是大自然,《黄帝内经》的很多篇章当中,天的含义实际指的就是大自然的意思,大自然的变化是分为四时五行的,四时是春夏秋冬四时的交替,五行有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行和变化,因此他就会产生生长收藏这样一个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四时的规律。因此又产生了寒暑燥湿风这五种的气。(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这就影响了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跟生长化收藏的规律是一致起来的。对应到人叫做“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这什么意思?就是五行对应到人身体上是肝心脾肺肾五脏,五脏就产生了五气,也叫五志,五气化生出的五志就产生了喜怒悲忧恐五种不同的情志活动,所以这就是天地阴阳人体是一个统一的系统的关系,这就是以四时五脏阴阳五行作为核心的整体观。

人身体上有五脏,天地之间有五行,这就是一种整体观的概念,就是把人放在自然界当中,自然界当中的很多规律和运行的道理是跟人体相通的。我们由此就知道《黄帝内经》自始至终就贯彻了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叫做天人相应。这也是一种古人对于人身体,还有大自然规律的认知,认为自然界的规律同样适用于人身体上,所以自然界有四时五行,人身体就有五脏化五气。

关于这段话的理解,古代的医家都有自己的高见,我们看一下张景岳在《类经》里面讲“四时者,春夏秋冬,五行者,木火土金水,合而言之,则春属木而主生,其化以风;夏属火而主长,其化以暑;长夏属土而主化,其化以湿;秋属金而主收,其化以燥;冬属水而主藏,其化以寒。五行各一,惟火有君相之分。此言寒暑燥湿风者,即五行之化也。”张介宾在《类经》里边把这段话注解的非常透彻,也很全面。(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他说四时就是春夏秋冬意思,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如果一一进行辨别性的分类,就是“春属木而主生,其化以风”,春天对应的就是木,主升发,所以他的化是风气。“夏属火而主长”,生长化收藏的长,主长的话,“其化以暑”,或有的篇章叫做其化以火,大家记住这个地方就分了,就是火分为两种,一个暑一个火,也有叫做一个暑一个热,他两个是把火给分开了,我们之后会讲。“长夏属土而主化,其化以湿”,长夏就是介于夏季和秋季之间的这样一个过渡时期,这个时期就是三伏天的这段时间,就夏天结尾了,秋天开始这段时间,这个时期有什么特点?就是天气非常热,但是湿度还特别大,这个时候化出来的气就是湿气,这个时候人就容易中暑中湿,身上有湿气这种表现。到了秋季,“秋属金而主收,其化以燥”,秋天隶属于五行当中的金,主收藏收敛,化出来的气是燥气。“冬属水而主藏,其化以寒”,冬天属水,是主收藏的,化出来的气是寒气。“五行各一”,金木水火土五行都是一个,只有火分为君火和相火,我们以后如果有机会跟大家详细讲讲五运六气里就有一个理论叫做少阳相火,少阴君火,他两个是不同的。“此言寒暑燥湿风者,即五行之化也”,寒暑燥湿风那讲的就是自然界的五行化出来五气,讲的就这意思。

我们再往后看,“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喜怒悲忧恐对应的就是五脏化出来的五气,五气指的就是五脏之气,对应到身体上就有五脏化出来的气,也就是五种情志,五脏化出来的气分别对应的是什么?对应的就是心化出来的气是喜,肝化出来的气是怒,脾化出来的气是忧,肺化出来的气是悲,肾化出来的气是恐,因此叫做喜怒悲忧恐。

有的人说这顺序不对,应该是木火土金水才对,怎么你这个地方成了火木土金水?因为这就是古人的一种书写习惯,这样书写读起来比较押韵,所以在这一块不用特别拘泥于顺序,但是你要知道这是五脏化出来的五气,详细来讲,就是五脏之气化出来的五种情志,也叫五志,我们之前讲五行五脏对应表的时候专门跟大家讲过,五脏对应的就是五种情志,有的时候把悲划归于脾胃,有的时候把悲化归于肺,但是综合我们之前学过的重点篇章,我们是以《金匮真言论》为主的,这个悲就属于肺,忧思属于脾,是这样一种归属关系,喜属于心,怒属于肝,恐属于肾,这个都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很多人就说了,五脏跟五志是怎么样一种直接对应起来的,怎么心就对应喜,肝就对应怒,他们是怎么对应起来的?这里就涉及到一个话题,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对于五行的划属问题,就是说我们身体上的五种脏,不仅是五个器官,同时也对应的是五个系统,(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既然是五个系统纵向联合的话,他就在不同的层次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在情志方面就表现为五志,要是在身体就表现为五窍,比如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唇,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二阴,他就是在身体表面的五窍就是对应这五个层次当中的五个表现,这是纵向系统所对应过来的,所以我们在学《黄帝内经》,学五脏五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他是五个纵向的联合起来的系统。

在情志方面,我们都知道我们的情志大概是分为这五大类,如果加上思,再加上惊,就叫七情,其实思和忧它两个类似,惊是一个特殊的情志,其实按照常规的五个情绪上的表现,就是喜怒忧悲恐这五种是比较常见的。(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一百九十一。(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五行的颜色,色彩世界中的金木水火土

金木水火土五行涵盖了世间万物的种种特性,从实际可探的到看不见摸不着的,均具有五行的内涵之意。作为我们肉眼可见的东西中最熟知的莫过于色彩,我们每日都会见由各色各样的东西组成的视觉世界,而这些色彩本身也是五行力量的体现。

五行对应的五种颜色分别是木-青、火-赤、金-白、水-黑、土-黄。《尚书·虞书·益稷》中有言:“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 孙星衍疏中说:“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玄出於黑,故六者有黄无玄为五也。”中国神话中女娲补天用的五色石也分别对应青、赤、白、黑、黄五色。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颜色的定义与五行理论息息相关,那为什么偏偏选择了青、赤、白、黑、黄这五种颜色对应木火金水土这五行呢?同时,五色又是如何与五行一一对应起来的呢?接下来就有我给大家分享一下。

五色

1、五色与色彩斑斓的视觉世界

五行对应的五色分别是青、赤、白、黑、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蓝、红、白、黑、黄。仔细看不难得出这五种颜色可以分为两类:三原色(红黄蓝)和黑白。三原色是各种彩颜色的最基本单位。黑白两色则是非彩色的最基本单位,同时也是所有色彩明暗程度的标尺。而五色本身能量的大小又是“饱和度”这一概念的体现。所以色彩三要素便由五色完整地体现出来了。

色彩三要素是色相、饱和度和明度,是颜色的基本性质,也是所有颜色都必须具有的特性,有了色彩三要素才能算是颜色。

色相:顾名思义就是颜色的相貌,比如黄色,红色,蓝色,可以理解为颜色的类型。

明度:平衡色彩亮与暗的一个指标,当明度最大的时候就是白色,明度最小的时为黑色。

饱和度:颜色的鲜艳或鲜明的程度,饱和度高可以理解为红的更红、绿的更绿,色彩的程度更明显。

色彩三要素

所以五行对应的五色构成了颜色所需要的三种要素,也是万千色彩的基本组成。在物理层面上,五色是颜色之母,所有颜色皆可由五色衍生。

2、五色与五行本质

木-青、火-赤、金-白、水-黑、土-黄的对应关系其实是五行本质在色彩上的反映,那是如何反映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吧。

木对应青色,青色清脆而不张扬,伶俐而不圆滑,清爽而不单调,象征着坚强、希望、古朴和庄重。清脆伶俐是木曲直屈伸特点的体现,不单调的清爽以及希望的象征是木生发特性的体现。青色按照我们现代人的分类是蓝色和绿色的结合,而蓝色经常象征水,绿色则是草木的颜色,草木加上水,代表着万物生长、生生不息。伶俐清爽和希望代表着时间发展上的动态(阳),古朴庄重代表着物质空间上的静(阴),此为少阳(阳上阴下)之象,是木的象征。而这些均是“木”本质的象征,即“整体存在”之意,同时从宇宙中看地球是个蓝色的星球,在古人的眼里,地球就是他们的世界,所以地球是世界的整体,也有“整体存在”之意,符合木的本质。

木之青色

火对应赤色,赤为红,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热烈、奔放、勇气、斗志、革命、轰轰烈烈、澎湃等,也代表积极乐观而热情,情绪明显波动,真诚主动,勇于挑战。是一种好动且积极向上的颜色,在时间发展与物质空间均表现为动(阳)的力量,为太阳,这些都符合“火”的本质——“运动变化”。同时红色象征着火焰,火焰也一样具有“火”的性质。

火之赤色

金对应白色,白色象征明亮干净、畅快、朴素、单纯、雅致、贞洁、寒冷与严峻,其实这些形容词都突出了一个特征——纯净。纯净乃无瑕疵污浊,乃利落不拖泥带水,纯粹清净如同金之肃杀和凌冽的特性。符合金的本质——“影响效果”

金之白色

水对应黑色,黑色有深远幽妙之义,庄重而神秘,这种深远幽妙和庄重的感觉是静(阴)的力量,为太阴;而将所有颜色混合在一起后我们会得到黑色,说明黑色是各种颜色的终归和根,是万千色彩世界潜藏的另一面。这些均符合水的本质——“组成成分”,黑色就像影子一样参与了所有色调的构成,就算是白色,也是黑的反面,就像镜子一样倒映出黑色优雅庄重的性质。

水之黑色

土对应黄色,黄色给人愉快、辉煌、温暖、充满活力、丰收与希望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和谐且融洽的,此为阴阳相和,符合古人对五行中土的理解(土旺四季,土贯穿始终,联系金木水火也承载金木水火)。同时愉快、温暖与充满活力都是和谐关系的象征,而丰收与希望则表现了一种承载一切的力量(青色的希望是一种蓬勃生长的力量,黄色的希望是一种温暖而有力量支持的力量,这种力量与支持就是承载与和谐关系)这些是土本质——“结构关系”的体现。

土之黄色

注:上述中对五行本质的解释是来自于万物之元素——五行的本质及象征

3、五色的来源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

五色的概念来源于古人对世界的理解,有关五色为哪五种颜色的最早记载则在《周礼·考工记》:“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而《三辅黄图》称,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即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大灵兽镇守东西南北四宫,辟邪恶、调阴阳,为四方之神。《淮南子》提到五龙之一的黄龙,也即应龙位居中央,乃四兽之长。而苍龙、白虎、朱雀、玄武以及应龙分别对应木、金、火、水、土。

那古人为何认定东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黄,除了五行理论上的解释之外,还有就来自于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华夏文明起源于中原大地,自然以此为认知的中心,向东为东方、西为西方、南为南方、北为北方。同时古人交通能力有限只能徒步或是利用动物行进,在路上也只能以观察地面自然景观作为认识世界的手段,而在地面自然景观中土地土壤就是最明显的观察对象,所以青、赤、白、黑、黄五色的来源也一定与东南西北中这五个地方的土壤特点存在密切关系。

最好的证据就是明朝建立的社稷坛,社稷坛中分别用来自东方的青色、南方的红色、西方的白色、北方的黑色及中原大地的黄色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壤,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这些土的颜色及来源正一一与五行相对应。而且我们以中原大地为中心,分别向东南西北走就可以发现,东南西北方的主要土壤类型恰巧与五色相对应。

其中东方最终会到大海,虽然大海不算是土壤,但却也是地上的东西,是古人能看到的能给出定义的,而大海是蓝色,蓝对应青。同时青色的土壤叫潜育土,因为长时间缺氧处于还原态,使得里面的铁变为二价亚铁的氧化物,呈现出青灰色,而这种潜育土最容易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中的水稻土下层,而长江中下游平原恰巧位于中国东方,且是较容易从中原出发所到达的地方。

中原地区的西方正是现在的甘肃省中南部,土壤类型以淡黄发灰的灰钙土为主,淡色且发灰相比较其他地方的土,此为白土。同时西部地区土壤易沙化,也会形成颜色较浅的土壤,呈现白调。

南方和北方就不用多说了,中国南方地区常见的红壤和东北地区的黑土地就是最好的证明。

4、小结

中国传统文化中青、赤、白、黑、黄五色不是随随便便选出来的五种颜色,它们是色彩世界的基本构成;是五行理论精华的外在体现;是客观世界、四方大地的真实表现;更是中国古人那深不可测的智慧和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现!

「金木水火土」对应人体五个重要部位,五脏调和,正气十足!

金、木、水、火、土是五行,实际上,五行对应着你们身体的五个重要部位,就是五脏。

木是主肝的

如果一个人命中缺木,他的肝脏就不好,如果你缺木的话,家里就多用木头的家具,不要用铁的、玻璃的,要经常接触木头,过去风水上都是这么讲的。

火是主心的

所以人家说心火,一个人的火气大是不是从心里来的?烦恼了,不开心了,难过了,是不是火气就大了?如果一个人的心火太旺了,很容易发脾气。人家经常说,要冷静啊,不要发火,实际上人发火就是自己的心,你这个人如果命根中火大,名字当中就要少用“日”,多加“水”。还有人已经是火大了,还要加上两个“火”字的“炎”字,那你就把自己烧死了,这种人的心脏一定会出毛病的,所以人家说心缺水,就是没水了,因为火太大了,要经常喝水。你们去看看,如果你不停地烧一壶水,水一会儿就没有了,全部蒸发掉了。

土是主脾的

如果一个人缺土的话,最好家里多放点土,种花很好,土主脾,一个人的脾脏不好就是缺土,脾脏不好的人要多接触土,比如说多出去散步、接地气,旅游也很好,命中缺土的人名字当中有“佳”很好。

金是主肺的

一个人的肺好不好,和他命根中是否缺金有关系,肺不好的人,要多戴黄金制品。有些缺金的人,名字当中有三个金“鑫”字。

水是主肾的

命根当中缺水的人肾脏不好,肾脏就是管小便的,肾脏不好的人,小便就不好,肾脏不好的人要多喝水。

肝脏是你的魂,你的肝脏不好,魂魄就不齐,你们去看好了,这个人脑子傻傻地,思维不集中,就是肝脏不好。脾脏主你的意念,如果一个人的意念整天地晃来晃去,思想不集中的人,脾脏不好。肺不好的人,人的魄不强,表现就是总想睡觉,你们去观察一下,肺不好的人就是整天想着睡觉。肾脏藏志,肾脏不好的人是没有意志力的,天天忧郁。由此而生,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由这些化解出来人应该有的五种品德。

五种品德是什么呢?

如果肝好的人,这个人很仁义、很仁慈、很善良。

心主礼,心好的人对别人很有礼貌。

脾主信,脾脏好的人有信誉,答应别人的事情不会变。

肺主义,肺好的人讲义气,人在拍胸的时候不就是拍在肺上吗?

肾脏好的人有主意,有智慧,肾脏不好的人没有主意,因为他没有水,水不流,他的心动不了。

肝主怒,肝脏不好的人很容易发怒,肝火太旺,容易发怒。

心主喜,良心好的人整天很开心的,你骂我也没有关系,我永远是开心的,良心不好的人整天不开心。

脾主思,脾脏好的人思维非常敏捷。

肺主悲,肝肠寸断,一个人很悲伤,是不是咳出血来了?梁山伯痛苦的时候是不是肺出毛病了?

肾主恐,就是害怕,胆子小的人肾脏不好,人生出来左肾和右肾的大小都不同,有的人肾脏大,有的人肾脏小,小孩子的肾脏小,所以胆子小。

这些就是构成人体能量场的所有的要素。人体的能量场是什么?就是愿力,一个人如果有愿力,这个人的五脏都很俱全。如果这个人不相信自己,是哪个地方出毛病?胆子小是肾脏出毛病了,想得太多,脾脏又不好了。很悲观,肺不好。一个人的五脏要俱全,五脏要有力量,心脏有力量的人什么都不怕。有些人怪怪的毛病,实际上就是怪怪的习惯,怪怪的性格,所以人家说脑子坏掉了的人,就是身体五脏里面有几个零件运转不正常。

虽然人的阴阳五行有强有弱,但是具体的问题也是要看每个人的能量场,也就是我们说的正气。如果一个人的阴阳平衡,这个人就正气十足,正能量一来,把那些害怕的事情全部去掉了。

很多人经常用一个方法:

我相信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帮我做主,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感情出毛病了,随缘吧;

身体不好没有关系,可以治疗好的,因为有观世音菩萨在,这就是浩然正气。中医上经常讲的“正气”,实际上就是五脏调和、阴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