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命理

格局论命法实战点窍 格局论命和旺衰论命的根本区别在哪儿?

发布时间:2024-07-06 18:55:04作者:煮酒送别来源:用户分享

格局论命法实战点窍 格局论命和旺衰论命的根本区别在哪儿?

本文目录一览:

庄子的经典,隐藏了人的境界大小与格局高低

作者:洞见Lukas

不滞于物,不困于心,不乱于人,不迷本性。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曾说过:

“人生在世,境界有高下之分。境界高的人,面对、享受的世界大;境界低的人,面对、享受的世界小。”

两千年前,庄子的经典和其中的故事,便隐藏了人的境界大小与格局高低。

01

人的第一层境界:不滞于物而无贪。

《逍遥游》里仙人列子能驭风而行,十五天后方才回到地面上。

庄子却说他不够自由,列子虽然可免于行走的劳苦,却还是要有所依赖。

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他便无法驭风。

这样的自由,靠的是外物。

《道德经》中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人一旦依赖于物质,必然会失去纯粹的自我,贪念是一个永远无法填满的深沟。

桃花仙人唐伯虎曾自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他情愿老死在桃花和美酒之间,也不愿在车马前鞠躬奉承。

虽在仅有一床、一桌、一椅的斗室里,依旧可以弹素琴,阅经典,怡然自得。

不能依赖外物,不沉溺于物质,就到达了人生的第一层境界。

02

人的第二层境界:不困于心而无累。

惠子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朋友。

有人急忙报告惠子,道:“庄子来,是想取代您的相位哩。”

惠子很慌恐,想阻止庄子,派人在国中搜了三日三夜。

哪料庄子从容而来拜见他说道:

“南方有只鸟,其名为鹓雏,这鹓雏,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这时,有只猫头鹰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恰好鹓雏从头顶飞过。

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仰头视之道:吓!”

庄子又对惠子说道:“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

惠子身居高位,却患得患失,至交好友都不信任,食不知味,卧不安寝。

人心是一个有限的容器。

装满了金瓦红墙,就装不下满眼山河;

装满了虚名浊利,就装不下身心自在。

人为名利而活,又为名利而恼,因而永远无法静心。

唐代诗人皎然在《答孟秀才》中说:“虚名谁欲累,世事我无心。”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五十岁中得举人,对功名利禄的疯狂追求,让他喜极而疯,既荒诞又可悲。

名利即使是暂时抓在了手里,也不见得就是永恒的所依。

从欲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名利的樊笼,是人生的第二层境界。

03

人的第三层境界:不乱于人而无困。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去吊唁,看到庄子正岔开双腿很散漫地坐在地上,同时敲着瓦盆在唱歌。

惠施认为庄子死去的妻子和庄子生活一辈子,庄子不但不悲痛,还敲着瓦盆唱歌,实在太过份了。

庄子吟诗:“世人说我不悲伤,我笑世人空断肠。人死若还哭得转,我定千悲泪万行。”

嘴巴是别人的,日子是自己的。

你做的事情违背了大众的道理,就会被指指点点,处处顾及别人的说长论短,只会困顿于条条框框中,无法自拔。

人生在世,不必非得像大众一样生活,你得活出自己的样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过,这样的一生才算没有白活。

请记住:生活在此处,不在别处;在你的心里,不在别人的眼里。

与其绞尽脑汁去想着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倒不如努力去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庄子·秋水》中的宋荣子,即便世人都赞誉他,他也不会感到鼓舞,即便世人都讥笑他,他也不因此感到沮丧,清楚地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辨明荣辱,超然物外。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明代书画家文征明曾想画出一副人见人爱的画,他让大家在画中标出不足的地方,结果每个笔墨都被指出不足。

同样的画,他让大家标出满意的地方,结果,一切曾被指责的笔墨,如今却都换上了赞美的标记。

世界上没有一副人见人爱的画,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

如果有谁想取悦所有人那么只会变得筋疲力尽,并且可能一个人都取悦不了。

成熟的人,从不轻易评价别人,也不会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你就是你,独一无二,不乱于人,是人生的第三层境界。

04

人的第四层境界:不失本性则无惘。

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看见一株大树,枝繁叶茂,耸立在大溪旁。

庄子问伐木者,这么高大的树木,怎么没人砍伐。

伐木工人回答说:

“这棵树木一点用处都没有,用来做船,船就会沉在水底,用来做房屋的柱子,容易受到虫子的腐蚀,因为它不是一棵成材的树木,所以并不砍伐它,才能有如此之久的寿命。”

庄子说:“树不成材,方可免祸;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

树木弯曲,虽不能用,但是却不能妨碍他自由自在的生长。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活法,不同的标准下,有着不同的价值。

有时候看似无用,却是大用。

当你感叹自己碌碌无为时,或许只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战场。

陶渊明在亲友的劝说下做官,但还是担心家里的田地将要荒芜。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与其让自己的心意受到形体的驱使,不如乐安天命。

路由“足”与“各”组成,所以才“人各有路”。

与自己和谐相处,才能保持身心的健康和安宁,这正是人生的根本。

返璞归真,找到自己的价值坐标,便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我们总是问自己,这一辈子到底要怎么过,才能活出自己最想要的模样?

也许庄子的故事就是最好的答案:不滞于物,不困于心,不乱于人,不迷本性。

身体可以带着镣铐跳舞,心灵要则插上自由的翅膀。

子平术之格局、用神之辨正

孙稼豪 原创

子平术,即子平格局论命术,是自宋明清以来,公认的主流正宗八字论命方法。

但自从清中期任铁樵注释的滴天髓阐微刊行以后,再经上海命理三大家的推波助澜,日主旺衰命却大行其道了,导致很多后学者以为子平术就是日主旺衰法。

至于,为什么近代会流行出现日主旺衰法,个人以为,主要是子平格局法有一定难度,悟性不足,学着学着就很容易跑偏,把子平格局理解成了日主旺衰法,也因为子平法本身就包含了一点点旺衰法的内容。又被任铁樵写成书刊行推广,且因日主旺衰法简单易学,遂流行开来。

话说,日主旺衰论命法,虽然简单易学,却将子平格局的精华部分全部丢弃了。

日主旺衰论命法的流行,其实是对子平格局论命的误解,从而导致近代以来命理术走入了歧途。日主旺衰法不是命理术的发展,反而是一种倒退。

也因为日主旺衰法的大行其道,把用神这个概念再次搞的更混乱了。

日主旺衰法的用神,一般又分扶抑用神,平衡用神,调候用神。

清中期以前的命理典籍中说的用神,是指子平格局论命法的用神,与日主旺衰法的用神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下面要论述的用神,就是指子平格局法用神。

如,《子平真诠》:八字用神,专求月令,以日干配月令地支,而生克不同,格局分焉。财官印食,此用神之善而顺用之者也;煞伤劫刃,用神之不善而逆用之者也。当顺而顺,当逆而逆,配合得宜,皆为贵格。

子平格局说言的用神,因为古书中没十分明确说用神到底是什么东西,所以导致现代命理研究者对“子平用神”的理解也各有不同。

例如,台湾资深命理师梁湘润,就认为,格局就是用神。

《子平真诠》中说的“用神”,从上下文去看,确实如梁湘润所说,《子平真诠》说用神理解为月令中的“格”,虽然不够准确,还算是可以的。

但是,《子平真诠》属于后期子平书,在其他早期子平的大多数命理典籍歌赋中所说的“用”,却并不是指格局。

例如:《玄机赋》,开头说:

“太极判为天地,一气分有阴阳。日干为主,专论财官,月支取格,乃分贵贱。有格不正者败,无格有用者成。有官莫寻格局,有格局不喜官星。”

其中“无格有用者成”,这句话说的“用”,如果按格局去理解,从上下文明显是说不通的,这里的格和用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很明显不是一回事。

还有《五言独步》“有杀只论杀,无杀方论用,只要去杀星,不怕提纲重”,这句话,杀,用,提纲都是并列关系,“用”与提纲好像也不是一回事。

《继善篇》:“人禀天地,命属阴阳,生居覆载之中,尽在五行之内。欲知贵贱,观月令乃提纲;次断吉凶,专用日干为主本。三元要成格局,四柱喜见财官,用神不可损伤,日主最宜健旺。”

如《四言独步》:“以月为主,专论财官,分其贵贱,妙法多端。”

《巫咸撮要》:“看子平之法,专论财官。以月上财官为紧要,发觉在于日时,要消详于强弱。论财官不论格局,论格局不论财官。入格者非富即贵,不入格者非贫即夭。”

《三命通汇·论正官》云:“又曰官星不必专泥于月令支辰,或月干,或年日时支干,只一处有,不曾损伤,皆可取用。”

《金玉赋》:“搜寻八字,专论财官,次究五行,须详气候。”“论财官之轻重,察气候之浅深,推向背财官之得失,论当生格局之高低。”

《御定子平·玉井奥诀》:“专执用神,切详喜忌”一句的注释为:“凡命必有用神,如用官用财之类乃成格局,有用神则助用神者其所喜,克用神着其所忌。行运吉凶,皆由此断之”,又有“用神生

时旺之方,当防克制;忌神坐令旺之所,反受刑伤” 注释为:“言用神无时不当爱护,忌神无时不当克制”,又有“言运虽克日主,而扶其用神,当以吉论。虽生日主,而损其用神,当以祸论。日主之

衰旺为轻,而用神之兴废为重。论命者,当以用神为第一义。论运者,亦视其于用神何如而已”。

《御定子平·气象篇》注释:“凡命之所重者用神也。如行运虽值日主绝处,而财官之用神得地,则财官亦助我而吉运矣”,

《御定子平·精微论》注释:“此言命之所重,在于用神,而不在日主强弱。日主弱而财煞旺,弃命从之,反为贵格。若太旺而无财官,又无食神泄气,其为贫穷之命诀矣”。 

《玉井奥诀》苟判禅僧集注版:“当生身旺之所,或比肩太系用怯弱者,宜凌废其身之气,适扶生我之用神,反是则不祥也,凡行运皆以用神为主故也”。

《渊海子平·论八字撮要法》:“用之为官不可伤,用之为财不可劫,用之为印不可破,用之为食不可夺,用之为禄不可冲,若有七杀须要制,制伏太过反为凶,若用伤官须要静,此是子平万法宗”。

纵观上面列举这些命理歌赋,可知:

子平术之用神即才官。用神即财官的另一代名词。

用心体悟这些歌赋口诀,自可明白,无需再多言。明者自明。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歌赋中“用之”这个词并不等同于“用神”,不可混淆了。

当然,子平法的核心,不光是用神财官,还有临官之禄,这个以后再说。

论八字格局搭配之成败

用神专从月令寻取,再以四柱配合成格,则配合必有成败。如何才算配合成格?

若月令为官星,配以财印,又无字刑冲克害官星,则官格成立。

若月令为财星,配以食伤生财,或身强带比肩,或配印星而位置妥帖,财印不相克,则财格成立。

若月令为印星,逢七杀相生,或得官星相生,或印比两旺而有食伤吐秀,或印星太多而财星有根透干,则印格成立。

若月令为食神,或有财星泄食,或带七杀而无财,或透印星弃食而就杀印相生,则食神格成立。

若月令为七杀,身强而七杀又有制化,则七杀格成立。

若月令为伤官,伤官旺而配有根之印星,或伤官旺而日主弱配以杀印,或伤官带七杀而无财星,则伤官格成立。

若月令为阳刃,配以官杀和财印,不见伤官,则阳刃格成立。

若月令为建禄,配有官星和财印,或者透财而配以食伤,或透出七杀而有食伤制伏,则建禄格成立。

总之,从月令取得用神以后,再以四柱干支搭配用神而成格局。正如《四言独步》中所云:“去留舒配,论格要精。”论格要考虑去掉什么,留下什么,拿什么搭配用神成格。务必要仔细斟酌,反复推敲,切不可疏忽大意。否则“取格不定,十有九差”。那么如何搭配?即如《精微篇》所云:“凡人看命,专论格局。逢官看财,见财而富贵;逢杀看印,有印以荣华;逢印看官而遇官,十有七贵;逢财忌杀而见杀,十有九贫。”但以格局论命,格局依然会发生变化,必须视八字之具体情况而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