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水知识

李开发法律学家(李开发)

发布时间:2024-06-29 23:48:15作者:伸手挽明月来源:网络

李开发法律学家(李开发)

本文目录一览:

【银发先锋】“银发先锋”助力“新生代”——记全省最美银发志愿者李开发

李开发,2003年4月退休,绿春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他主动担当,发挥余热,2012年至今,坚守在绿春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的岗位上,助力“新生代”成长。曾被省关工委、省教育厅、省司法厅评为“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先进个人”,被州委组织部、州委老干部局评为“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资助贫困学生,助力脱贫攻坚。2013年以来,他四处奔波筹集资金20万元,救助家庭困难高中生和大学生150余名。李开发同志表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更是我坚守的初心。”

关爱留守儿童,助力社会和谐。他带领“五老”调查了解全县留守儿童情况,不辞辛苦四处奔波,积极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带头建设“留守儿童之家”5个,使1711名留守儿童感受到“留守不再孤单”,得到了家长、老师、群众的一致认可。

教育青少年,助力健康成长。带领“五老”开展青少年“中华魂”主题教育和“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法治教育等学习教育活动236人次,巡查网吧114次,依法参与对触法未成年人首次询问、后续讯问41人次,法院庭审15人次。同时,牵头组建大兴镇西城社区银发先锋志愿服务队,主动申请加入“银发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四大员”队伍,一直为全县老干部工作默默地奉献着。

END

撰稿:绿春县委老干部局 州委老干部局管理科

图片:绿春县委老干部局 州委老干部局管理科

编辑:朱成伟

审阅:张映平

终审:李姗珊

【银发先锋】“银发先锋”助力“新生代”——记全省最美银发志愿者李开发

李开发,2003年4月退休,绿春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他主动担当,发挥余热,2012年至今,坚守在绿春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的岗位上,助力“新生代”成长。曾被省关工委、省教育厅、省司法厅评为“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先进个人”,被州委组织部、州委老干部局评为“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资助贫困学生,助力脱贫攻坚。2013年以来,他四处奔波筹集资金20万元,救助家庭困难高中生和大学生150余名。李开发同志表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更是我坚守的初心。”

关爱留守儿童,助力社会和谐。他带领“五老”调查了解全县留守儿童情况,不辞辛苦四处奔波,积极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带头建设“留守儿童之家”5个,使1711名留守儿童感受到“留守不再孤单”,得到了家长、老师、群众的一致认可。

教育青少年,助力健康成长。带领“五老”开展青少年“中华魂”主题教育和“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法治教育等学习教育活动236人次,巡查网吧114次,依法参与对触法未成年人首次询问、后续讯问41人次,法院庭审15人次。同时,牵头组建大兴镇西城社区银发先锋志愿服务队,主动申请加入“银发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四大员”队伍,一直为全县老干部工作默默地奉献着。

END

撰稿:绿春县委老干部局 州委老干部局管理科

图片:绿春县委老干部局 州委老干部局管理科

编辑:朱成伟

审阅:张映平

终审:李姗珊

不到两年肿瘤消失!李开复抗癌成功经验:睡眠比什么都重要

“世事无常,生命有限。原来,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

2013年9月5日,李开复在自己的微博写下了这句话,宣布自己患上了晚期淋巴瘤的消息,这一刻,他不是事业有成的富豪,只是一位想要活下去的癌症患者。

淋巴瘤其实是常见而又可怕的癌症,2006年,香港富豪霍英东患淋巴瘤离世,2009央视著名主持人罗京死于淋巴瘤,2016年知名女星徐婷因淋巴瘤去世,很多名人都因淋巴瘤离世。

值得庆幸的是,李开复创造了奇迹,仅仅用17个月,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宣布自己体内的癌细胞全面清除,至今李开复的淋巴瘤都没有复发。他的抗癌经验,值得每一位癌友借鉴。

一、从癌症晚期到肿瘤消失,李开复的抗癌之路

1、查出20多个肿瘤后,他写了6页遗嘱

2013年9月,“工作狂”李开复整整消失了4天,整个团队的人都联系不上他,这在之前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件。到第5天时,李开复终于出现了,出现时他神情轻松地告诉大家自己患了淋巴瘤四期,体内有20多个肿瘤。

然而,他的内心却没有看上去地那么轻松……

确诊后,李开复第一反应是遗嘱好久没有更新了,他找到了自己的律师将遗嘱进行了更新,每份遗嘱都有6页长,遗嘱中事无巨细的交代了各个家庭成员要怎么样,在更新遗嘱时,他的内心满是绝望。

2、化疗+靶向治疗,癌细胞清零

但是,绝望的心情并没有伴随他太久,在查阅了很多关于病情的资料后,他慢慢的摆正了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医生给他制定的治疗方案是化疗+靶向治疗,在化疗的过程中,他经历了一系列难以忍受的痛苦,但是他从未与人言说。甚至还反向安慰同事,自己头发多不怕掉。友人王肇辉曾经亲眼目睹李开复治疗时的痛苦,“在肚子上打几个洞,管子从嘴里插到肚子里去,还被灌药,裤子上全是血。”

在经过6个月的综合治疗和9个月的修养后,李开复终于战胜了病魔!2015年,李开复在微博上宣布自己体内的肿瘤已经消失,并且开玩笑自己以后就叫做“李康复”。

患癌后,李开复对自己过往的生活进行了深刻反思,希望以自己的案例给更多人敲响警钟。

二、患癌反思:健康无价,生命最重要

患癌前,李开复热爱美食,不爱睡眠。他认为睡眠就是在浪费时间,不需要分太多的时间给睡眠,工作才是最重要的。在生病后,他深刻认识到失去了健康,就什么都没有了,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曾经说过,人最大的成功是健康地活着。80%的癌症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别再为了工作、财富透支自己的健康。长期处于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不健康的饮食方式下,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给癌症的发生创造温床。

李开复确诊淋巴瘤已经过去了9年,现如今他依旧活跃在商界,抗癌成功的他有诸多心得要分享给所有人。

三、抗癌成功9年,4个心得分享给大家

1、饮食均衡,补充营养

在饮食上,李开复一直坚持三个原则:多摄入蔬果、低脂肪或无脂食品、全谷物以及豆类坚果等;红肉和加工肉尽量少吃;糖分、油炸食物、甜食以及含糖饮料尽量不吃。

饮食对于癌症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绍兴市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陈素娥指出,癌细胞会在体内不断和正常细胞争夺营养,导致体内的正常细胞无法得到充足养分。临床上40~80%晚期癌症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有20%的患者会直接死于营养不良。保持充足的营养摄入,可让癌症患者获得更好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2、坚持运动,放松身心

生病之前,李开复对于运动非常嗤之以鼻,认为运动纯粹是在浪费时间。生病后他的观念发生了天翻覆地的改变,他也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他日常保持每周2~3次的爬山、做瑜伽/甩手功、能走路就走路等。

运动对于癌症患者的康复,可起到积极的助力作用。《体育运动医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证实了这一说法,研究人员选取了10名前列腺癌患者进行了为期12周的运动干预,每周至少保持300分钟的运动量。

结果发现,运动后的肌细胞因子就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能力,这是抑制癌细胞的“秘密武器”,给身体创造一个“抑癌环境”。

3、睡眠最重要,晚上10点睡觉

上文提到,李开复原来非常不爱睡觉。生病后他保持10点就睡的习惯,最迟也不会超过11点,经常睡到自然醒。第二天的中午还会适当地午休补眠,保持足够的睡眠让他一整天都精神饱满。

好好睡觉是增强免疫力最好的方式之一,免疫细胞可负责监视体内的细胞癌变,一旦出现异变可及时对其进行消灭。长期睡眠不足可能会导致体内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让很多癌细胞成为“漏网之鱼”,在体内肆意生长。

4、幽默是最锋利的武器,开玩笑病就好了一大半

不论患病前后,李开复一直是个爱开玩笑的人,幽默是他手上的“宝剑”。以赏玩的心态面对所有挑战,是帮助病情恢复的一剂良药。

情绪的好坏对于病情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临床上很多癌症患者甚至是被自己“吓”死的。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下,会导致体内肾上腺素水平一直保持高位,让癌细胞更强的抵抗治疗。负面情绪不仅会促进癌症发生,还会促进癌症发生转移,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在疾病面前,每个人都很渺小,我们能做的是尽可能地避免疾病发生,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当然,即便是不幸患病,也要保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和病魔“决斗”!#家庭健康守护官##健康过大年#

参考资料:

[1]《不良生活方式关联癌症 如何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光明网.2019.8.14

[2]《李开复:患上癌症后如何抗癌?我的抗癌心得》.李开复.2016.5.3

[3]《运动抗癌是真的!最新研究发现:可以在身体内创造"抑癌环境"》.科普中国.2021.12.1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从患癌到肿瘤消失!李开复抗癌成功,他总结出四句感悟

2013年9月,李开复对外宣布自己罹患淋巴癌四期,不得不停下手中热爱的工作接受治疗。

2015年2月13日,李开复在微博分享抗癌成果,称体检结果良好,肿瘤已不明显。

2015年6月30日,李开复再次分享好消息:“最近两次检查都看不到肿瘤了。”并打趣自己现在是“李康复”。

从患癌到肿瘤消失,李开复仅用了17个月便成功了,无疑是抗癌榜样。

图源:李开复微博

患癌时,他说:“身体在我多年来的摧残之后,发出最严正的抗议,要我正视它的存在;在毫无防备下,我战栗地感受到死神和自己离得那么近。”

而抗癌过程中,李开复感悟颇多,他在网上分享了几点自己的经验心得,小艾特地整理总结出来,或许能够帮助到正在抗癌的患者朋友们。

好好睡觉,养足精神对抗肿瘤

李开复为了补偿身体的亏损,并且能够有足够的免疫力抵抗肿瘤的侵袭,他为自己制订了一份作息表:十点上床就寝,最迟不会超过十一点,经常睡到自然醒,大约五点半到六点半起床,中午再舒服地睡上半小时到一小时的午觉。

如此,他可以保持一整天的精神饱满,让自己头脑清醒。

对于睡眠能够增强身体免疫力这一点,已有多种研究证明。然而大多数肿瘤患者有一颗“玻璃心”,他们容易被外界的因素干扰睡眠,研究发现,恶性肿瘤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为52.6%~67.4%,而失眠是最常见的问题。

如何才能进入睡眠,并且睡得好?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给出四步建议:

①减少在床上的时间,使之尽可能接近真实的睡眠时长;

②无论前一晚睡了多长时间,次日都在同一时间起床;

③只有在困了之后才上床;

④除非处于睡眠状态,否则不留在床上(不赖床)。

另外,除去可控原因导致的失眠外,一些由癌痛、或是癌细胞侵袭引起的失眠,药物治疗必不可少。

很多患者担心一旦开始服用助眠药,就会上瘾。其实大可不必担心,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并会“随机应变”进行调整。当患者逐渐能够自主入睡时,也会逐步中止药物使用。

睡都睡不好还去担心成瘾问题,是否有点“杞人忧天“呢?

身体动起来,生命的活水才会跟着动起来

李开复患癌前并不喜欢运动,而且对运动抱有一种“戏谑“的态度。而了解到运动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后,他意识到是该做出改变了。

李开复开始放弃开车,出行尽量选择走路;每周爬山两到三次,每周按摩静脉两次;做一些瑜伽、甩手功等有趣的运动。

他说,“养成运动习惯之后,我才体会到运动的好处真是冷暖自知……合适的运动可以促进心血管弹性、增强心肺功能,还可以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人心情愉快。”

大量研究已经证明,在癌症诊断后,进行身体活动可以降低癌症复发的风险,合理体育运动不仅可增强体质,而且有助于癌症患者早日康复以及延长生存期。

但是,难道所有运动都适合癌症患者吗?并不,癌症患者选择运动锻炼要以“不劳累”为前提。

举个例子,慢走。有人要说了,慢走简单啊,不就走走走嘛……但是你知道要“走”到什么程度才适合吗?

其实,癌症患者选择慢走,可以每天2-3次,每次15分钟左右,注意“走”的速度,心率每分钟110次-120次是最适合的,另外只要微微出汗即可,不需要大汗淋漓。

而除了慢走,太极、瑜伽、八段锦、游泳等都是比较适合癌症患者的运动。

健康饮食,能够事半功倍

癌字三个口,预防癌症,饮食的改变很有必要。李开复向癌症关怀基金会董事长及养生专家陈月卿女士学习,分享了四道“抗癌食谱”:

健康饮食对肿瘤治疗的作用,小艾已经讲过很多遍,如果李开复分享的食谱材料中,没有会导致自己过敏及不适的,大家可以尝试让家属下厨,试试效果,也算是给自己换种口味。

幽默感是治疗癌症的良药

生活中的李开复一直是个很爱开玩笑,富有幽默感的人,幸而即使是癌症,也没让他忘记幽默。

他始终确定,幽默感是他对抗癌症最锋利的宝剑。

他说:“我常想,我的治疗与康复状况可以进展得如此顺利,除了感谢台湾最棒的医疗团队给我支持,以及家人对我的悉心照料,我天生的乐观和幽默感,大概是我在生死关头、命悬一线时,一次又一次地引领我走出困境、发挥自身疗效的一剂良药吧!”

医学刊物《柳叶刀》曾经发表论文称,乐观的精神可以让你保持活力,至少可以抗击癌症。

这个研究跟踪调查了72名乳腺癌病人长达5年之久,结果发现,那些对于病情采取“战斗精神”的病人相比于那些感觉“无助”或者“无望”的病人活得更好,并且活得更久,仍有残癌的症状也更少。

其实,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小艾想,无论是谁都开心不起来吧?一段时间的沮丧和无助在所难免,但是如果长期沉浸在这种不良情绪中,不但不能改变既定事实,对后续治疗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大众卫生报》曾刊发过这样一则消息,湖南某地一位年仅49岁的陈姓男子,因陪同朋友去医院体检,顺便给自已作了个腹部B超查体,结果发现肝部有肿块,该男子怀疑B超有误,第二天再次来到医院复诊,经一系列检测,最后确诊为肝癌中晚期,该男子顿时如晴天霹雳,极度恐惧和绝望,回到家中不吃不喝,第三天清晨,家人却发现他躺在床上已停止了呼吸。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肿瘤病因学专家程书钧认为:“如果心态好、饮食平衡、生活习惯健康,整个机体状态就能保持平衡,这些潜在的肿瘤就不容易发展起来;如果遇到生活打击或者经常闷闷不乐,癌细胞可能就会迅速发生发展。”

随着医学技术的提高,“癌症≠不治之症”的观念应该普及。

其实治癌还要治“心”,患者自己要多分散注意力,把对癌症的恐惧转移到自己的兴趣上,不要过分担忧,同时要相信自己有足够的意志力去对抗癌症;可以多和同类型癌症,已康复的癌友进行交流,促进康复。

而家属更要经常鼓励患者,积极陪伴患者聊天、散步等,尽量不让患者独处,多与患者沟通,使患者保持心情愉悦。

对抗肿瘤是场持久战,孤身一人很难挺到最后。小艾分享过很多抗癌成功的故事,也总结了名人们成功的抗癌经验,就是希望通过这些能让癌友们在抗癌征程上少走一些弯路,多一点“陪伴”。

前路未知,希望这些经验能让你走好抗癌路的每一步。#39健康超能团##清风计划#

参考资料:

1、李开复.《患上癌症后如何抗癌?我的抗癌心得》.2016-05-03.

2、何倩柠,陶玉倩,黄民,等.慢性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研究进展[J]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34(18):2235-2237,2240.

3、姜桐桐,史铁英.积极心理学在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领域中的研究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18,34(16):1264-126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李开复:出生台湾,在美国长大,放弃绿卡带领864家公司回国

“洋装虽然穿在身上,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历史上有许多仁人志士,为了报效祖国甘愿放弃丰厚的薪水,高质量的生活而毅然回国。

钱学森、詹天佑,他们回国后带给中国带来的各个伟大的奇迹般的辉煌,让中国人民甚至世界人民为之尊敬。

那份骨血里流淌着的爱国情结,那份“我是中国人”的特有的民族自豪感,使得这些杰出的学者专家回到祖国,他们像一个个中流砥柱支撑起了各自领域的那片天空。

李开复也是这样一个人,各种诱惑和利好条件并没有使他放弃心中的那份坚持,硬是带着864家公司回国进行发展。

台湾出生美国长大的高材生

李开复于1961年的12月3日出生于台湾省的台北县,他的父亲是中华第一届立的委员,曾担任过黄埔军校的历史系老师,到台湾之后成为政治大学的历史系教授。他的父亲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培养,李开复从五岁起他便在台湾开始读小学。

小学毕业之后,李开复就和哥哥一起远赴美国,在田纳西州的橡树岭完成了初中和高中的学业。品学兼优的李开复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哥伦比亚大学的计算机系,四年的时间并没有达到李开复的预期,于是他继续考入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经过五年的勤奋努力,李开复以非常优异的成绩,顺利地拿到了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博士学位。毕业之后,李开复选择了留校任教,担任助理教授一职,但学校的发展空间还是相对有限,因此他在这里干了两年就选择去投身于企业继续发展。

在此期间,由于李开复巧妙地运用了统计学原理,开发出了全世界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的应用程序,1988年《商业周刊》因该项创造授予李开复“最重要科学创造奖”的荣誉称号。

李开复还开发了“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该系统在当年与世界象棋冠军对战的过程中打败的对手,也使得李开复一时间名声大噪。

曾经拥有最辉煌的打工经历

从1990年开始,李开复离开了学校进入了苹果公司。他用了六年的时间就从语音组的经理升到多媒体实验室的主任,最后凭借着自己出色的表现成为了多媒体部的全球副总裁。有着如此大好的前程,李开复却并没有止步于此。

1996年,李开复离开了苹果公司,加入了在硅谷的一家做图形的公司—SGI,在这里他担任的职务是包括互联网部的副总裁和总经理以及Cosmo软件公司的总裁,负责多个平台的互联网三维图形及多媒体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应用。

1998年7月,李开复正式加盟微软,并亲手创办了微软中国研究院。由于创办的时间短,而且含金量非常高,这个国际一流的计算机研究院被当时的麻省理工技术评论杂志评为“最火的计算机实验室”。

李开复作为当时微软的副总裁,主要负责人机交互的软件开发和服务的相关产品,全面升级智能语音及在线服务系统。为的就是帮助解决如何更简单、更优化的服务于微软的客户。

2002年由于李开复在用户多媒体、图形界面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等多方面的突出贡献,他成为了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的会士。

身在美国的李开复还是想为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尽一份力量,适逢谷歌计划要在中国创建一个产品研发中心,李开复马上决定离开微软加入谷歌。

2015年的7月19日,谷歌向外宣布了李开复作为其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总裁,将担任中国产品研发中心的运营管理工作。消息公布当天,微软公司立即向当地法院提起了诉讼,指控李开复违反了“竞业禁止协议”的相关内容。

两个月以后法院给出了判决,李开复可以马上为谷歌工作,但工作的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之后,李开复、谷歌以及微软进行了私下的多次沟通,最终达成了非公开性质的三方协议。对协议非常满意的微软公司于当年的年底前撤销了对李开复的诉讼。

放弃美国绿卡回国大展拳脚

2009年的9月,李开复宣布从谷歌离职。他放弃了高薪的邀请和得到绿卡的机会,带着864家公司毅然决定回国创业发展。他曾经在一周之内下午拜访了十几个投资人。包括联想、新东方以及优酷等公司的老总进行投资。

筹集资金之后,李开复在北京创建了天使投资和创新产品相结合的全新模式的风投公司——创新工场。他也因此获得了“2009年度品牌中国十大人物”的荣誉称号。

李开复除了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领域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他本人对中国青年也是给予了厚望。2004年的7月,李开复创立了“开复学生网”,后改名为“我学网”。

通过创办该网站,李开复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青少年在信息技术等相关知识和技术上都能够得到提升和帮助。从2000年开始,李开复陆续发了七封名为《给中国学生的信》。

信里分别从诚信、自信、成功、大学四年的生活、选择的权利和智慧以及21世纪最需要的人才等各个方面指导着中国青少年的成长发展。2010年的2月,李开复的创新工场成功的帮助了第一位大学生完成创业目标。

李开复是一个生性儒雅的人,在他看来,无论你拥有任何的身份和处在怎样的位置,都应该平等的谦逊地对待别人。

他曾在微博上公开呼吁抵制天津卫视的一档求职栏目《非你莫属》,他觉得节目中的各公司的oss以及主持人语言非常犀利,强势又高高在上的态度和表现是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栏目中的。

因此他发文说:“你可以为选手灭灯,但请你给他应有的尊重”。当时有数十万的网友转发并支持李开复的观点,该栏目也后来在多方的呼吁下进行的一些调整和改变。

2013年的9月,整日的忙碌与熬夜、外加精神上的压力,使得李开复患上了淋巴癌。面对众多网友的关心和祝福,李开复也在微博上表现出了非常积极乐观的心态。

他不时地晒出自己抗癌过程的照片,也请大家放心,自己已经遵照医生的嘱咐大量的减少了工作,也尽量减少在社交平台上的社交互动,安心休养,目前已经基本康复了。

李开复出版了《做最好的自己》、《一往情深与学生的网上对话》很多本图书,有关于他自身的成长经历和故事,也有与青年学生交流后的内容梳理与总结,还有对一些社会上存在的新生事物的使用说明与展望。书中所有的文字都包含着他对中国经济、中国科技以及中国青少年的未来所不含的殷切期望。

李开复是一个商人,但他也是一个学者。在他的人生字典中,好像没有“失败”这两个字。一路成功、看似顺风顺水的李开复,在他背后却承受着常人所无法承受的压力和辛酸。但他只愿意将他最阳光、开朗、积极的一面展现给我们。

李开复让我们懂得了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不应该回头去看脚下的阴影,而应该抬起头去看天上的太阳。希望李开复可以在完全康复后早日回归,为我国的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也希望他能够继续作为我国青少年前进路上的导师,传授优秀经验、培养出更多像他一样杰出的、爱国的传奇人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从患癌到肿瘤消失!李开复抗癌成功,他总结出四句感悟

2013年9月,李开复对外宣布自己罹患淋巴癌四期,不得不停下手中热爱的工作接受治疗。

2015年2月13日,李开复在微博分享抗癌成果,称体检结果良好,肿瘤已不明显。

2015年6月30日,李开复再次分享好消息:“最近两次检查都看不到肿瘤了。”并打趣自己现在是“李康复”。

从患癌到肿瘤消失,李开复仅用了17个月便成功了,无疑是抗癌榜样。

图源:李开复微博

患癌时,他说:“身体在我多年来的摧残之后,发出最严正的抗议,要我正视它的存在;在毫无防备下,我战栗地感受到死神和自己离得那么近。”

而抗癌过程中,李开复感悟颇多,他在网上分享了几点自己的经验心得,小艾特地整理总结出来,或许能够帮助到正在抗癌的患者朋友们。

好好睡觉,养足精神对抗肿瘤

李开复为了补偿身体的亏损,并且能够有足够的免疫力抵抗肿瘤的侵袭,他为自己制订了一份作息表:十点上床就寝,最迟不会超过十一点,经常睡到自然醒,大约五点半到六点半起床,中午再舒服地睡上半小时到一小时的午觉。

如此,他可以保持一整天的精神饱满,让自己头脑清醒。

对于睡眠能够增强身体免疫力这一点,已有多种研究证明。然而大多数肿瘤患者有一颗“玻璃心”,他们容易被外界的因素干扰睡眠,研究发现,恶性肿瘤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为52.6%~67.4%,而失眠是最常见的问题。

如何才能进入睡眠,并且睡得好?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给出四步建议:

①减少在床上的时间,使之尽可能接近真实的睡眠时长;

②无论前一晚睡了多长时间,次日都在同一时间起床;

③只有在困了之后才上床;

④除非处于睡眠状态,否则不留在床上(不赖床)。

另外,除去可控原因导致的失眠外,一些由癌痛、或是癌细胞侵袭引起的失眠,药物治疗必不可少。

很多患者担心一旦开始服用助眠药,就会上瘾。其实大可不必担心,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并会“随机应变”进行调整。当患者逐渐能够自主入睡时,也会逐步中止药物使用。

睡都睡不好还去担心成瘾问题,是否有点“杞人忧天“呢?

身体动起来,生命的活水才会跟着动起来

李开复患癌前并不喜欢运动,而且对运动抱有一种“戏谑“的态度。而了解到运动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后,他意识到是该做出改变了。

李开复开始放弃开车,出行尽量选择走路;每周爬山两到三次,每周按摩静脉两次;做一些瑜伽、甩手功等有趣的运动。

他说,“养成运动习惯之后,我才体会到运动的好处真是冷暖自知……合适的运动可以促进心血管弹性、增强心肺功能,还可以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人心情愉快。”

大量研究已经证明,在癌症诊断后,进行身体活动可以降低癌症复发的风险,合理体育运动不仅可增强体质,而且有助于癌症患者早日康复以及延长生存期。

但是,难道所有运动都适合癌症患者吗?并不,癌症患者选择运动锻炼要以“不劳累”为前提。

举个例子,慢走。有人要说了,慢走简单啊,不就走走走嘛……但是你知道要“走”到什么程度才适合吗?

其实,癌症患者选择慢走,可以每天2-3次,每次15分钟左右,注意“走”的速度,心率每分钟110次-120次是最适合的,另外只要微微出汗即可,不需要大汗淋漓。

而除了慢走,太极、瑜伽、八段锦、游泳等都是比较适合癌症患者的运动。

健康饮食,能够事半功倍

癌字三个口,预防癌症,饮食的改变很有必要。李开复向癌症关怀基金会董事长及养生专家陈月卿女士学习,分享了四道“抗癌食谱”:

健康饮食对肿瘤治疗的作用,小艾已经讲过很多遍,如果李开复分享的食谱材料中,没有会导致自己过敏及不适的,大家可以尝试让家属下厨,试试效果,也算是给自己换种口味。

幽默感是治疗癌症的良药

生活中的李开复一直是个很爱开玩笑,富有幽默感的人,幸而即使是癌症,也没让他忘记幽默。

他始终确定,幽默感是他对抗癌症最锋利的宝剑。

他说:“我常想,我的治疗与康复状况可以进展得如此顺利,除了感谢台湾最棒的医疗团队给我支持,以及家人对我的悉心照料,我天生的乐观和幽默感,大概是我在生死关头、命悬一线时,一次又一次地引领我走出困境、发挥自身疗效的一剂良药吧!”

医学刊物《柳叶刀》曾经发表论文称,乐观的精神可以让你保持活力,至少可以抗击癌症。

这个研究跟踪调查了72名乳腺癌病人长达5年之久,结果发现,那些对于病情采取“战斗精神”的病人相比于那些感觉“无助”或者“无望”的病人活得更好,并且活得更久,仍有残癌的症状也更少。

其实,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小艾想,无论是谁都开心不起来吧?一段时间的沮丧和无助在所难免,但是如果长期沉浸在这种不良情绪中,不但不能改变既定事实,对后续治疗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大众卫生报》曾刊发过这样一则消息,湖南某地一位年仅49岁的陈姓男子,因陪同朋友去医院体检,顺便给自已作了个腹部B超查体,结果发现肝部有肿块,该男子怀疑B超有误,第二天再次来到医院复诊,经一系列检测,最后确诊为肝癌中晚期,该男子顿时如晴天霹雳,极度恐惧和绝望,回到家中不吃不喝,第三天清晨,家人却发现他躺在床上已停止了呼吸。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肿瘤病因学专家程书钧认为:“如果心态好、饮食平衡、生活习惯健康,整个机体状态就能保持平衡,这些潜在的肿瘤就不容易发展起来;如果遇到生活打击或者经常闷闷不乐,癌细胞可能就会迅速发生发展。”

随着医学技术的提高,“癌症≠不治之症”的观念应该普及。

其实治癌还要治“心”,患者自己要多分散注意力,把对癌症的恐惧转移到自己的兴趣上,不要过分担忧,同时要相信自己有足够的意志力去对抗癌症;可以多和同类型癌症,已康复的癌友进行交流,促进康复。

而家属更要经常鼓励患者,积极陪伴患者聊天、散步等,尽量不让患者独处,多与患者沟通,使患者保持心情愉悦。

对抗肿瘤是场持久战,孤身一人很难挺到最后。小艾分享过很多抗癌成功的故事,也总结了名人们成功的抗癌经验,就是希望通过这些能让癌友们在抗癌征程上少走一些弯路,多一点“陪伴”。

前路未知,希望这些经验能让你走好抗癌路的每一步。#39健康超能团##清风计划#

参考资料:

1、李开复.《患上癌症后如何抗癌?我的抗癌心得》.2016-05-03.

2、何倩柠,陶玉倩,黄民,等.慢性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研究进展[J]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34(18):2235-2237,2240.

3、姜桐桐,史铁英.积极心理学在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领域中的研究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18,34(16):1264-126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