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命理

刘邦八字命理 刘邦八字排盘

发布时间:2024-06-28 19:54:00作者:行尸走肉来源:网友整理

刘邦八字命理 刘邦八字排盘

本文目录一览:

刘邦八字的命运(下)

刘恒,使西汉得以维系的皇帝

代王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母姓薄。大臣们诛灭吕氏集团的时候,他没有参与,却一直在观望。周勃、陈平等临时中央开会讨论,觉得最合适做皇帝的还是代王刘恒,便派人前来迎接。

刘恒是历史上有名的汉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对内,实行农业改革,两次减免田租税,减轻农民负担,还很重视宣传媒体抄作,亲自耕种,以示表率,对当时的农业生产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汉文帝先后粉碎了刘兴居和刘长的叛乱,接受了贾谊提出的分割大的诸侯的建议,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西汉统一。对外,他妥善处理汉朝同南越和匈奴的关系,同时,加强边防力量。汉文帝在位23年病死于未央宫。其子刘启继位,即景帝。

图片来自网络

淮阳王刘友被活活饿死

刘友初封淮阳王。刘如意被毒死后,吕雉将他迁到赵国为赵王,并将吕族的女儿塞了给他做王后。老六刘友对这位吕王后没有点感觉,不喜欢还不能不要,只有敬而远之。将吕王后束之高阁去和自己喜欢的妃子卿卿我我,结果惹得小吕娘们盛怒之下回了娘家,向老吕娘们诽谤自己的丈夫意图谋反。谋反是最大的罪行,吕雉岂能放过,将刘友召至长安,予以囚禁,不给饮食。刘友被活活饿死。

来路不正死的蹊跷的淮南王刘长

刘长是刘邦搞“”的产物,怎么这么说呢?以前的赵王是张敖,刘邦路过赵国的时候,张敖为巴结皇帝,将妃子进献给刘邦,生下刘长之后,由于赵相谋反被牵连,悬梁自尽,赵妃想通过吕后的相好审食其让吕后知道她有了皇帝的骨肉,这吕后是什么人,自然给瞒了下来,吕娘们一死,刘长也长大了,他对以前的事开始报复,借故打死了审食其,还细数了审食其该杀的三条理由,文帝刚刚登基,并没有治他的罪。这令他更加桀骜不逊,也怪他年轻,到底不知道江湖的险恶。常常与文帝坐在一个车里去打猎。回到封国后,又不愿意遵循汉朝的法令和制度,处处模拟天子的威仪,后来干脆与匈奴、闽越首领联合,图谋叛乱。文帝不忍心杀他,废了他的王位,发配到边远的蜀地,结果死在半道。

燕王刘建绝后

刘建天资聪颖身材长相是儿子中最像老刘的一个,也是最小的一个,老刘对他很疼爱,封为燕王。可是,他没有他爹的运气好,在一次围猎中,竟被一只疯狂的狐狸给抓伤,那知这狐狸带有狂犬病毒,传染了刘建,后来,他在疯狂可悲的哀鸣中,失去了年轻的生命。燕王虽然年轻,但和他爹一样是个情种,已经有了儿子。吕雉为了让吕氏分得刘家天下,秘密派人杀了刘建尚在襁褓的儿子,刘建绝了后代,爵位自然废除,封国却成了吕家的天下。

刘邦八字的命运(下)

刘恒,使西汉得以维系的皇帝

代王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母姓薄。大臣们诛灭吕氏集团的时候,他没有参与,却一直在观望。周勃、陈平等临时中央开会讨论,觉得最合适做皇帝的还是代王刘恒,便派人前来迎接。

刘恒是历史上有名的汉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对内,实行农业改革,两次减免田租税,减轻农民负担,还很重视宣传媒体抄作,亲自耕种,以示表率,对当时的农业生产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汉文帝先后粉碎了刘兴居和刘长的叛乱,接受了贾谊提出的分割大的诸侯的建议,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西汉统一。对外,他妥善处理汉朝同南越和匈奴的关系,同时,加强边防力量。汉文帝在位23年病死于未央宫。其子刘启继位,即景帝。

图片来自网络

淮阳王刘友被活活饿死

刘友初封淮阳王。刘如意被毒死后,吕雉将他迁到赵国为赵王,并将吕族的女儿塞了给他做王后。老六刘友对这位吕王后没有点感觉,不喜欢还不能不要,只有敬而远之。将吕王后束之高阁去和自己喜欢的妃子卿卿我我,结果惹得小吕娘们盛怒之下回了娘家,向老吕娘们诽谤自己的丈夫意图谋反。谋反是最大的罪行,吕雉岂能放过,将刘友召至长安,予以囚禁,不给饮食。刘友被活活饿死。

来路不正死的蹊跷的淮南王刘长

刘长是刘邦搞“”的产物,怎么这么说呢?以前的赵王是张敖,刘邦路过赵国的时候,张敖为巴结皇帝,将妃子进献给刘邦,生下刘长之后,由于赵相谋反被牵连,悬梁自尽,赵妃想通过吕后的相好审食其让吕后知道她有了皇帝的骨肉,这吕后是什么人,自然给瞒了下来,吕娘们一死,刘长也长大了,他对以前的事开始报复,借故打死了审食其,还细数了审食其该杀的三条理由,文帝刚刚登基,并没有治他的罪。这令他更加桀骜不逊,也怪他年轻,到底不知道江湖的险恶。常常与文帝坐在一个车里去打猎。回到封国后,又不愿意遵循汉朝的法令和制度,处处模拟天子的威仪,后来干脆与匈奴、闽越首领联合,图谋叛乱。文帝不忍心杀他,废了他的王位,发配到边远的蜀地,结果死在半道。

燕王刘建绝后

刘建天资聪颖身材长相是儿子中最像老刘的一个,也是最小的一个,老刘对他很疼爱,封为燕王。可是,他没有他爹的运气好,在一次围猎中,竟被一只疯狂的狐狸给抓伤,那知这狐狸带有狂犬病毒,传染了刘建,后来,他在疯狂可悲的哀鸣中,失去了年轻的生命。燕王虽然年轻,但和他爹一样是个情种,已经有了儿子。吕雉为了让吕氏分得刘家天下,秘密派人杀了刘建尚在襁褓的儿子,刘建绝了后代,爵位自然废除,封国却成了吕家的天下。

刘邦八字的命运(下)

刘恒,使西汉得以维系的皇帝

代王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母姓薄。大臣们诛灭吕氏集团的时候,他没有参与,却一直在观望。周勃、陈平等临时中央开会讨论,觉得最合适做皇帝的还是代王刘恒,便派人前来迎接。

刘恒是历史上有名的汉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对内,实行农业改革,两次减免田租税,减轻农民负担,还很重视宣传媒体抄作,亲自耕种,以示表率,对当时的农业生产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汉文帝先后粉碎了刘兴居和刘长的叛乱,接受了贾谊提出的分割大的诸侯的建议,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西汉统一。对外,他妥善处理汉朝同南越和匈奴的关系,同时,加强边防力量。汉文帝在位23年病死于未央宫。其子刘启继位,即景帝。

图片来自网络

淮阳王刘友被活活饿死

刘友初封淮阳王。刘如意被毒死后,吕雉将他迁到赵国为赵王,并将吕族的女儿塞了给他做王后。老六刘友对这位吕王后没有点感觉,不喜欢还不能不要,只有敬而远之。将吕王后束之高阁去和自己喜欢的妃子卿卿我我,结果惹得小吕娘们盛怒之下回了娘家,向老吕娘们诽谤自己的丈夫意图谋反。谋反是最大的罪行,吕雉岂能放过,将刘友召至长安,予以囚禁,不给饮食。刘友被活活饿死。

来路不正死的蹊跷的淮南王刘长

刘长是刘邦搞“”的产物,怎么这么说呢?以前的赵王是张敖,刘邦路过赵国的时候,张敖为巴结皇帝,将妃子进献给刘邦,生下刘长之后,由于赵相谋反被牵连,悬梁自尽,赵妃想通过吕后的相好审食其让吕后知道她有了皇帝的骨肉,这吕后是什么人,自然给瞒了下来,吕娘们一死,刘长也长大了,他对以前的事开始报复,借故打死了审食其,还细数了审食其该杀的三条理由,文帝刚刚登基,并没有治他的罪。这令他更加桀骜不逊,也怪他年轻,到底不知道江湖的险恶。常常与文帝坐在一个车里去打猎。回到封国后,又不愿意遵循汉朝的法令和制度,处处模拟天子的威仪,后来干脆与匈奴、闽越首领联合,图谋叛乱。文帝不忍心杀他,废了他的王位,发配到边远的蜀地,结果死在半道。

燕王刘建绝后

刘建天资聪颖身材长相是儿子中最像老刘的一个,也是最小的一个,老刘对他很疼爱,封为燕王。可是,他没有他爹的运气好,在一次围猎中,竟被一只疯狂的狐狸给抓伤,那知这狐狸带有狂犬病毒,传染了刘建,后来,他在疯狂可悲的哀鸣中,失去了年轻的生命。燕王虽然年轻,但和他爹一样是个情种,已经有了儿子。吕雉为了让吕氏分得刘家天下,秘密派人杀了刘建尚在襁褓的儿子,刘建绝了后代,爵位自然废除,封国却成了吕家的天下。

刘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大多数人读不懂,因为缺乏通透的思维

前言

其实关于刘邦这个人,我写过很多分析的文章。

但是,从最近的作品评论里来看,依然有很多朋友把对刘邦这个人的认知过于极端化、表面化、情绪化、现象化!特别是一些喜欢项羽的朋友,恨不得用“臭流氓”的标签贴满他的全身上下!

刘邦这个人其实还是很厉害的,不说别的,近代伟人就曾给予他高度的评价,说他是一个很会当皇帝的人。

但这个人很多时候确实不是很可爱、很纯粹、很善良、很真诚,所以,从道德维度来讲,大家不过分地批评批评他,也无可厚非。

为了系统地、深刻地向大家介绍刘邦这个人,这次重新梳理,把想到的、能说的,整理成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刘邦这个人

刘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有很多人给他贴了标签,有人叫他为流氓,有人称之为士,有人赞他为豪杰,有人呼之为侠士……

其实,这些标签在某些程度上都是合理的,但是却不是具体的。因为刘邦是立体的,是具有多面性的。我也在很多场合称之为老流氓,但在本质上认定他是一个不安分的人,而且是一个很有能力和水平的不安分的人。

大多数人在本质上都是不安分的人,不管过得好不好,都是渴望改变的。关键是,一个不安分的人是否有不安分的权力和能力?是否能够找到不安分的机会和方式?他的不安分是具备建设性还是破坏性?

刘邦与生俱来的不安分成就了他,因缘际会,他以对的身份、对的方式生活在了一个对的时代,把握住了对的机会,并笼络了几乎所有对的人。

很多人奇怪,刘邦从小游手好闲、油腔滑调,那他是怎么维持生活的呢?为什么周围的人还挺喜欢他的呢?这事你放在一个普通的小混混身上能想象吗?那个年代,全靠土地里刨食,特别是在秦朝的耕战制统治理念下,一个普通人若是不务正业,早就无法生存了,不饿死也会被关押!

这其实就充分说明刘邦其实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是一个“士”!

有一些历史细节需要大家去关注一下!刘邦早年其实当过张耳的门客,他的早年偶像不是别人,正是开门纳士的魏国公子信陵君,以至于他当了皇帝之后,还专门去祭拜信陵君,还专门给信陵君设立过牌位。

那个年代的士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小资阶级或者普通的知识分子,这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说他们拥有贵族的高贵底蕴嘛,似乎差那么一口气,但大家要说他们是普通蚁民,他们又会感觉受到了侮辱。他们骨子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和优越感,有时候澎湃,有时候意志消沉,一直处于一种挣扎状态。

“士”这个群体其实在讲战国史的时候,我已经介绍过了,他们是一群“危险分子”,因为他们区别于普通百姓就是在于他们基本上都有一技之长,但是他们融入不到真正的贵族圈子又他们内心充满着各种欲望。有一定能力的纵欲者是相当可怕的。

苏秦、张仪等战国名士不就是靠着奔走各国去寻求自己的生存舒适圈吗?他们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吗?没有!有奶便是娘!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比让他和他的家人实现阶级跃升更重要。

回个头来看看刘邦,先不说他妈被龙盘了才生下他的那些乱力怪神的事,起码说明他在别人眼中一直都不是一个普通人。他遇见秦始皇能发出“大丈夫当如是”的感慨、最后能写出《大风歌》,他能是一个普通人?那个年代,受教育就是一件最奢侈的事情!他弟弟刘交能拜入名门,说明他家会是普通农户吗?估计刘交的命没这么好。

正是因为刘邦身份上自带优越性,刘邦才足以坚持到48岁芒砀山斩白蛇起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你家里一没有二没有、自己也啥都不是,你一天到晚出去耍流氓,你看别人是怕你、敬你、从你、忍你的多还是揍你的多?

刘邦斗勇斗狠干不过樊哙、夏侯婴等人,社会地位没有萧何、曹参等人高,文化知识也不突出、道德形象更是十分低下,他凭什么在丰沛地区混得风生水起?

其实刘邦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和组织者。他特别善于钻营人性,知道怎么样去讨人喜欢,知道怎么样去结交朋友,知道怎么样去给别人打造梦想,知道如何去规避仇恨和风险,更知道如何去拉赞助……

有人因此会说刘邦就是一个大忽悠,其实这么去看待刘邦还是有失偏颇的。刘邦早年游历天下、充当门客,说明一直还是在努力活成自己所向往的模样。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刘邦在外兜兜转转一大圈,估计也是到处碰壁,混得不咋地。

别人出外闯荡,到头来多是衣锦还乡,但刘邦这种雄心壮志出门去、灰头土脸把家回,他内心作何感想?想想现在那些走四方、闯天涯,誓要开创一番事业的创业者,如果求而不得地回到了家乡,他们的心理是什么样?

所以,刘邦这一辈子,行为上确实够流氓的,但关键是我们要读懂他耍流氓的前因后果,也就是读懂它的合理性。

刘邦不是天生就爱耍流氓,而是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和人间百态,在内心深处与自己达成了很大程度的和解。上天无门、入地不甘,怎么办呢?不只能将就点活在当下?世俗的眼光对他来说,没有那么重要。当一个人的生存和生活陷入巨大的失落之中时,其实大多数人的道德标准都没有那么高。

别人笑我耍流氓,我笑世人看不穿!刘邦其实是那个时代难得的人间清醒,他是士族阶级率先反思、觉醒的人,也是目标清晰、意志坚定的人。真正勇敢的人,是不断经受着生活的各种不如意却依然热爱生活的人。

我们来看看刘邦的一些主要行为特征和心理分析:

乡亲们甚至包括家人看不惯他整日游手好闲,笑话他、轻视他,他解释吗?因为他知道不在同一频道上的解释和沟通其实是多余。过好自己的日子、不忘自己的初衷,其实比什么都实在。所以,刘邦是一个很笃定的人!泥菩萨还有几分土性,刘邦作为一个社会人怎么可能没有一丁点尊严?只是他会十分理性地去降低的羞耻心和自尊心,当一个人处于低谷还把自己看得比谁都重要,虚荣心和优越感爆棚的话,那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刘邦到寡妇的酒肆去蹭酒喝,最后让老板娘以身相许,真的就是靠不要脸吗?别说是一个弱女子的生意,就算是一个粗壮汉子的生意,作为一个小混混,你去蹭吃蹭喝,一次两次人家顺了你、忍了你,难道你真会觉得理所当然吗?十次八次之后,别人不说你,你自己会觉得好意思吗?但是,刘邦每次去喝酒都是呼朋引伴,简直就是流量担当,这就为老板娘带去极大的隐性价值,这才是老板娘不反感刘邦的根本原因。说明刘邦是一个善于利用和发挥自身价值的人,这样的人通常内心比较细腻、逻辑比较严谨。

再看看刘邦在沛县交的那些朋友,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等等,其实都是一方人杰。刘邦不去结交那些阿猫阿狗,因为他十分清楚什么样的人才值得自己去结交和笼络,有效社交和无效社交在刘邦心中分得很清楚。刘邦素来不喜欢读书人,甚至明目张胆地往读书人的帽子里撒尿,但对读书人张良却言听计从、将老儒生郦食其封为上宾,矛盾吗?滑稽吗?任性吗?其实刘邦精明得很,他不过是用两种极端的行为表达了自己真正的社交需求而已。他不需要什么腐儒之辈,而是需要卓尔不群的人才,如果他一味去树立自己“求才若渴”的形象,一定会有很多夸夸其谈的人来滥竽充数的,这种成本增加是巨大的,而且风险是不可控的。

关于刘邦白捡了吕雉这样一个好媳妇(吕雉是刘邦一辈子最大的贵人,以后写吕雉的时候再详细介绍)的事,很多人觉得刘邦就是敢忽悠、能忽悠,空头支票张口就来,就便被戳破了也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真是这样吗?谁还能忽悠到这么好的一个媳妇?吕家,累世贵族;吕太公,阅人无数,他们真的这么好忽悠吗?别人若学刘邦去忽悠,估计最终的结果是被乱棍打出。富贵看气概、功名看精神,刘邦身上有一种非凡的气概和气质,别的不说,秦舞阳面对秦始皇的时候,吓得两股颤颤,剑都拔不出。但混迹江湖的刘邦却能发出“大丈夫当如是”的感慨!别小看这种气概,觉得它就是敢做梦、敢吹牛,如果你是普通百姓,到一个省部级的领导跟前,基本上都会手足无措的。

萧何、曹参这些沛县的“老领导”为什么愿意把刘邦这个居委会主任推上起义首领的位置?不光是萧何、曹参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当老大的料。还关系到刘邦十分善于经营自己身边的关系,知道在自己的社交圈内去树立自己的权威,反正不管圈子有多大,我刘邦就是要成为当仁不让的核心;不管舞台有多广,不演主角我刘邦绝不认可。这种人身上有一种能成事的霸气,内心也是非常坚定的,但同时这种人下手也会非常狠辣、果决。

刘邦和张良萍水相逢却能一见如故,为什么?因为张良都感觉比较深奥的东西,刘邦不光能听得懂,两人还能有来有往地深度交流,两人产生了惺惺相惜的吸引力。有人又会诧异了,刘邦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博学多才了?还是福至心灵,瞬间顿悟了?其实都是,主要是因为刘邦这个人有阅历、有见识、有格局。读万卷书有时候是真不如行万里路。大道至简,如果一个人的见识丰富了,你会发现,你跟聊什么都不会感觉对牛弹琴。

后来,刘邦结识了一生之敌项羽。初相识时,刘邦对项羽绝对是真爱,这么英俊神武的弟弟实在太招人稀罕了,所以他明明可以当人家叔叔了,却臭不要脸地和人家结拜为兄弟,跟在项羽身边,打仗必胜,走路都带风!如果换作一般人很可能就此迷失了,毕竟谁都知道跟着项羽打天下简直通往成功的捷径,而且项羽是他的结拜兄弟,这以后不得顺理成章地傍上大腿了,何必再去瞎折腾呢?但刘邦之所以是刘邦,就是他身上有一种“宁为鸡首,不做凤尾”的气概,只要有一丝机会就要去完成自己的梦想的韧劲,其他的都是浮云。兄弟,是可以出卖和利用;打了败仗赶紧逃跑也是天经地义的;出尔反尔、背信弃义那也都是常规操作;使用哄骗欺诈等阴暗手段他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心理负担……这种人其实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典型代表。

另外,刘邦这个人骨子里也是比较暴戾和好色的,他和张良合作打赢了他人生之中第一次攻城战,这家伙为了发泄他心中那股老是打不赢的窝囊气,冲进颍川城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屠城。他率先攻进咸阳城,刚开始也是任由部队烧杀抢掠,自己一头扎进秦朝皇宫找花姑娘去了,一度乐不思归。但有一说一,刘邦这个人身上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听得进劝,他一辈子错误没少犯,但只要有人指出,他便立即能幡然醒悟并及时改进,这种极强的纠错能力多次挽救了他的性命和事业。

刘邦屡战屡败,但又屡败屡战,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而且,刘邦很聪明,在失败之中不断地淬炼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坚韧不拔和强大自信。别的不说,刘邦刚刚起义的时候,军事能力确实乏善可陈,但是到了他登基为帝时,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已经可圈可点了,剿灭各路异姓王都是亲自出马,而且马到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一个人的成功是需要一定次数的失败来进行纠偏的。项羽一辈子太顺利了,一个太顺利了的人其实对于失败是十分敏感和愤怒的,接受不了也理解不了失败的正面意义。

说了这么多,其实依然是很难把刘邦一生的行为分析说得十分全面,但总体来说,刘邦是一个很复杂很立体的人。很多人因为他最后取得了成功,所以反推出来说刘邦宽宏大量、仁慈爱民……其实那都是牵强附会的。

刘邦很聪明但也很狡诈;很贪婪但也很隐忍;很残忍但也很大度……他把事业和人性把握得清清楚楚,善于抓主要矛盾,不会和一些小得小失斤斤计较,什么仁义道德对他来说就是无形的枷锁,为人处事不拘一格。

归根到底,刘邦的成功掩盖了他人性很多方面的阴暗面,但是,从成就事业的角度来说,他还是相当厉害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刘邦善于把身边的人物、环境、资源化为己用,然后顺势而起,最终水到渠成。

关于认知刘邦的一点建议和反思

刘邦虽然离我们很遥远了,但是刘邦式的人物在我们身边却有很多很多,尤其是在职场之中。大家想想,那些平时见谁都是笑呵呵的,关键时刻捅刀子却毫不手软的人,是不是很刘邦?那些动不动跟你称兄道弟,然后一旦发现你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就把你往死里踩的人,是不是也很刘邦?那些表面上逆来顺受,背地里却到处煽风点火的人,是不是还是很刘邦?

刘邦是一个很善于玩套路的人。他的骨子里实际上只相信自己,也始终在想方设法地坚持和维护自己的利益。

这样的人,如果大家在生活之中遇到了,千万不要和他去谈感情和情怀,否则,一不小心,你将成为他的棋子,并沦为他成功的垫脚石。

但是,如果你自身有什么诉求是和他的事业、利益相符的,跟着他一起干,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总而言之,刘邦这种人,只能相互利用,相互成就。你想着有一天能走进他的情感世界之中,成为他的亲人、兄弟,那基本上是在缘木求鱼。

有很多人因为刘邦最后成就了一番帝业,所以整天翻来覆去地琢磨着刘邦的成功之道。这一点是非常恐怖的,类我者生,学我者死,古往今来,想成为另一个刘邦的人基本上不会有好下场。

耍流氓、不要脸、背信弃义、阴险狡诈、不择手段……这些东西真的就是成功之道吗?刘邦真的是因为这些东西成功的吗?不可能的!刘邦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它是“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的双向结合,时势就是“士族阶级的崛起在秦末已经是难以遏制的了”,英雄就是“处于风口之下的刘邦满足了绝大多数的士族精英(包括张良、萧何、韩信等)的利益诉求”。

所以,大家在分析和认知刘邦这个人的时候,一定要学会保持自我认识上的人性通透。知己知彼,才能完美结合。

刘邦这个人不适合交朋友,所以没事的话,千万不要和这种人搅合到一起,也不要对他的种种行为说三道四。惹不起就要学会躲得起,不是对等的人就要学会自动回避。社会上,有很多人像刘邦一样,初一接触,感觉他们又大方又热情,不拘小节,让人感觉身心愉悦,还感觉他对身边人都掏心掏肺……但是,一旦你真正走进他的生活圈子就会发现,这些人往往是对谁都不真诚的,他们只不过是在想尽一切套路去坑蒙拐骗,借力打力。

但是,刘邦这种人比较适合一起去干点具体的事情,为什么呢?这种人搞外交、搞融资、搞市场、搞管理的能力都是相当强的,他没有核心的产品、没有核心的道德和价值观、更没有核心的资源和资本,搞清楚这些事情,然后双方各取所需,在这种情况下,刘邦还是值得去共事的。

我们在阅读历史的时候,成败有时候确实很重要,但千万不能被成败牵着自己的思想和情绪走,要透过现象去看本质,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样才能真正读到蕴藏在历史之中的智慧和精华。

有人说刘邦战胜了项羽,是因为项羽太暴力,而刘邦比较仁义,真的如此吗?刘邦一辈子干的缺德事比项羽多得多,至少项羽干过的坏事,刘邦都干过!屠城、杀俘、疑心重、刻薄寡恩……哪一条刘邦没干过?

大家要充分了解刘邦这个人,一定要有一个客观而又系统的思维,不要局限于刘邦的一举一动,否则,大家了解的刘邦一定会在局部带偏大家的生活观的。

刘邦这个人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他在那个时代有一种超然的格局和韧性,然后因缘际会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他的一些小毛病放在一个先进的体系之中,破坏力被稀释了,或者叫瑕不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