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命理

免费算命最准网站2021年(免费算命最准网站)

发布时间:2024-06-23 17:27:35作者:听梦的风尘女来源:互联网

免费算命最准网站2021年(免费算命最准网站)

本文目录一览:

互联网玄学,在线算命

互联网时代,万物皆可联网实现“互联网+”,作为传统文化的算命占卜也不例外。那么21世纪了,以往“神神叨叨”的玄学,在计算机技术与AI技术的加持下,会有什么不一样吗?

前言

五岁那年,算命先生说:等你满二十五岁,会黄袍加身,每天鱼肉为伍。二十年过去了,我成为一名美团外卖配送员。

当然,这是一个段子。

但这样的故事如今换了一种方式时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小爱是某大学在读的本科生,假期里在社交软件上认识了男同学阿星,阿星较好的谈吐和外在对小爱产生了强烈的吸引。

小爱性格内向深信星座,手机里有很多星座相关的公众号和APP,同道大叔、测测星座、八字命理…

她把自己和阿星的星座、生日在不同渠道的各种测算结果综合在一起,试图在其中找到积极的正向关联,这些正向的关联给小爱带来了正反馈,小爱心里愈发加觉得两个人的合适,对阿星产生了更强烈的兴趣指标。

上面的案例源于我在陌生人社交产品调研《从陌生人社交路径,思考陌生人社交产品》中的一次真实访谈,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代90后陌生人社交过程中的一种典型缩影,当下年轻人谈恋爱看星座和过去结婚看八字一样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

从笃信星座的90后,到给服务器开光的互联网人,从《我是个算命先生》到火热的盗墓、风水等玄学气息浓厚的影视IP,再到社科院开设周易预测学博士学位授权点。风水、八字、面相,种种玄学产品和玄学概念愈发火热。玄学产品也在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进入了线上线下结合甚至纯线上的时代。

那么玄学是什么?当前的玄学产品是如何开展互联网业务的?玄学产品为何会存在?人们为什么会选择相信玄学?玄学产品未来的利基市场在哪?

为了更客观的阐述这些问题,也为了能让各位读者以一个更客观的立场去了解玄学产品,而不是单纯迷信和迷不信(所谓迷信是在不了解的情况下盲目相信,迷不信则是什么都不了解也什么都不相信)。本文按照,玄学初探(玄学是什么)、江湖现状(玄学产品有哪些)、识微见几(认知、思维与心理)、知来藏往(未来的可能),四部分来介绍。

01 玄学初探

理解源于共情,想要理解玄学产品,就要首先拥有同理心。同理心的建立需要设身处地的站在玄学产品用户的视角去理解其关于玄学的认知、思维形式和心理活动,同时也为了更好的在下文中介绍玄学产品的形态,了解玄学是什么是必要的。

那么,何为玄学?

玄学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说源于魏晋时期对“三玄”的研究和发展,“三玄”即《老子》(道德经)、《庄子》(南华经)、《周易》(易经),玄字源于《老子》中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江湖上另有一种说法,四千六百多年前,黄帝时期蚩尤作乱,西王母派九天玄女(即女娲)助黄帝,九天玄女善兵法,授黄帝奇门遁甲之术,遂黄帝于涿鹿战胜蚩尤。黄帝平息作乱后,命仓颉造字将九天玄女所授天书秘术记载下来,因为玄女祖师所授,故称为“玄学”。

历史上,在魏晋时期,玄学成为了主流思想,取代了流传两汉的经学思潮,道家玄学也成了除儒学外唯一被认定为官学的学问。

说到玄学就离不开道教和佛教,所谓佛道不分家,在中国历史上,佛教传入早于道教建立。相传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夜宿南宫,梦一六丈金人头放金光自西方而来,次日明帝闻西域有神名曰佛陀,遂遣使赴天竺求法,于洛阳立白马寺。

而道教的成立则在此之后,相传道教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受正法,创建天师道,以交纳五斗米为入道信物,崇奉老子为道祖,也就是如今的道教正一教。后张道陵于青城山成道,授印、剑、玉册于子张衡,并立下“非吾家宗亲子孙不传”的天师道传承世袭定规,现如今正一教的祖庭仍在江西鹰潭龙虎山。

这些历史和我们说的玄学产品的玄学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都知道佛教有禅杖、钵盂,佛教出家之人修行路上可以化缘吃百家饭,那么为什么没见过道士化缘?

这就不得不提道教可以用于安身立命的玄学五术:山医命相卜。

山,指山术,包含修身养性、锻炼身体的秘术。据传,自纯阳真人吕洞宾祖师始提出元阳之気,人身上有阴阳二気,身上的阴气驱逐没了就成了仙,阳气耗光了就成了死人。山是地气蒸发、灵气所聚之地,山术,也是我们常说的长生不老之术,严格来说是凡人修仙之术。所以可能会听说有很多隐士在终南山修炼。医,包括方剂、针灸、灵疗,方剂是利用各种药物制成散剂、丸剂,针灸是针法与灸法的合称,灵疗则可理解为现如今的“心理治疗法”。我们现在常说的找个老中医调理身体便是医中的方法。命,命术的主要方式是以阴阳五行和人的出生时间为基础,通过推理命运的方式了解人生,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推命的方法有《渊海子平》、《三命通会》、《星平会海》等。我们常说的命理学、根据生辰八字算命便属于命术范畴。相,相术包括三种,相天之术(观星术)、相人之术(面相手相等)、相地之术(风水堪舆)。我们常说的风水师,即风水相师,就是相术中的相地之术,包含阴宅相法和阳宅相法,统称为风水术,也叫堪舆之术。相人之术,又分为手相、面相、体相、摸骨等等,我们常听说的《麻衣神相》、曾国藩所著的《冰鉴》等都属于相术。卜,卜术包括占卜、选吉、测局,在所有术数中最为源远流长,我们常说的打卦、算卦便属于卜术。历朝历代的军事家多精通卜术,如诸葛亮、李淳风、刘伯温,卜术的著作有《梅花易数》、《太乙神数》、《奇门遁甲》等等。单就占卜而言,按照其说法,只要满足所有条件,与上天同频,就可以得到唯一正确的结果。

上述玄学五术便是我们目前见到的大部分东方玄学产品的依据所在,有了对于玄学的大致的概念,我们再来看现在比较常见的东方玄学产品。

02 江湖现状1. 玄学产品有哪些

暂不考虑星座、塔罗等西方玄学,当前互联网中的东方玄学产品,业务主要集中在命相卜三术。我调研了市面上现有的数十款下载量从几万到几千万不等的玄学产品,总结了它们常见的盈利模式。为方便阐述,我按照命术类、相术类、卜术类进行区分阐述,但在实际的玄学产品中,为了拓宽业务形态触达更多的用户,相当一部分产品都包含了命相卜三种玄学业务形态。

(1)命术类产品

命术类的玄学产品主要包含两种形态,以八字排盘工具为代表的的工具类,以高人汇为代表的的平台类,以综合各种业务为代表的综合类。业务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看八字、看姻缘、孩子起名、八字合婚、姓名批注、财运分析、大师测算等等。

常见的命术类应用的界面,从左到右为工具类、平台类、综合类:

盈利模式:

广告:开屏广告等、其他应用推广广告等;收费服务:八字解析费用、起名收费、AI算命费用等;佣金:平台类撮合算命人和命理师成单后的抽成;电商:开运物品及周边商城等;

(2)相术类产品

相术类的产品主要分为面相类和风水类,面相类以看面相、手相、痣相居多,风水类以罗盘工具类、风水咨询类为主,产品形式上包括各种看相的APP、小程序、网页。

在调研中发现,相当一部分面相识别程序都是用的同一家的程序,甚至连界面都完全的一样。

盈利模式:

广告:开屏广告、通过裂变分享界面产生的广告、其他应用推广等;收费服务:面相识别报告收费、大师看相费用、工具使用费用、风水分析费用等;佣金:部分应用存在代理分成、平台成单分成等;电商:开运商品及周边商城等。

(3)卜术类产品

以各位算卦、占卜、摇签为代表的APP、小程序、应用等。单纯卜术类的应用一般为工具类软件,当前包含卜术的软件普遍为命相卜三术结合的应用。

盈利模式:

广告:开屏广告等;收费服务:测算服务、解卦费用、在线供奉服务(如图右下角)等;电商:开运商品及周边商城等;佣金:平台类佣金抽成等;在玄学五术的基础上,还衍生出了在线祈福、在线供奉等直接将线下存在的玄学活动直接搬到线上的业务,不可谓不是“业务模式创新”。

上述各种网站、APP、小程序的流量哪里来?

除了有需求的用户在应用商店自驱动下搜索相关的应用外,社交媒体平台的引流也是玄学产品流量的主要来源之一,甚至是主要业务所在。

玄学自媒体包括但不限于微信号、公众号、微博号、抖音号、快手号、小红书号、B站号等等。很多玄学产品的业务形态直接建立于微信、微博、B站等平台,比如已被封禁的神棍局,以及各类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号等。通过不断发布内容的形式向微信、APP、小程序、淘宝电商等引流。

常见的裂变方式比如通过“朋友圈转发免费看手相”的形式进行社交裂变,或者通过创作优质内容引导用户主动分享等。

一般来说基于自媒体的玄学业务的盈利模式包括主要服务费用(各种算命看相卜卦)、电商带货、知识付费等。

除此之外,在玄学产品调研的过程中,普遍发现了一些比较高危的信息安全风险,如在录入生辰八字时,会提示输入本不必要输入的个人信息,在权限上会要求读取手机号、IMEI值、相机权限、位置权限。

对于相术类的应用来说,如果用户提交了个人的照片,再加上个人的姓名、生辰八字、手机号、地理位置信息,实际上就是完整的用户信息,即使用户没有提交详细的信息,也基本形成了一个有商业价值的比较完整的用户画像。

而实际上,在玄学产品的使用过程中,用户本不必提供如此详细的信息就可以获得同样的判断结果。

而对各类野路子的玄学产品来说,用户永远无法期望它们可以按照数据安全保护条例去保护用户的隐私,毕竟姓名、性别、生日、手机号、位置等用户信息转手出去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2. 不得不提的AI算命——AI算命玩的是什么套路

介绍完五花八门的玄学产品,不得不重点介绍一下2019年爆火的AI算命,AI算命一度被称为AI赋能行业最成功的案例,那么AI算命玩的又是什么套路呢?

我们以AI+相术为例,在微信端搜索“面相”,会发现数不胜数的AI看相小程序。

经过逐个调研后发现,微信里的AI算命小程序基本无外乎几套模板程序,甚至很多出自同一套系统,也就意味着AI算命和常用的网站CMS一样,开发者开发好之后直接打包出售便可产生第一笔收入。C端上线后,用户通过直接付费的方式获取自己的所谓详细面相报告可以再从用户手中套取利润。

同时AI看相会通过分享打折甚至免费的方式促使用户自驱动为产品裂变,并且通过公众号、微博广告等形式触达更多用户。用户通过该渠道产生的付费费用,将有一定比例赋予渠道,类似分销系统。

当前现有的AI看相产品,本质上是一套简单的面部识别算法+写好的测算内容的排列组合,为了让用户“放心的付费”,AI看相在交互时会让用户看到程序定位到了用户上传的自拍的面部特征,包括五官的位置和关键点,之后根据所谓的面部识别结果,返回一套组合好的话术。

有良心的开发者可能会根据不同的面部识别信息,结合面相学的一些理论,返回相对与面向学理论分析相关的结果,其他的则深谙舔狗之道,把好听的话排列组合一番,毕竟用户花钱了就要让用户爽,当一个舔狗准没错。

我用武林外传里的老白测试了下这些AI看相小程序,结果都是一些正向的模糊的评价,而且经过测试发现,相当一部分AI看相程序对同一张照片的不同次的识别结果是不同的,这也基本可以说明,测算答案大多是排列组合来的。

当然,不排除未来会有真实有效的AI算命应用出现,毕竟算命看相的本质就是一种算法,但当前所谓的AI算命是一种割韭菜圈钱的娱乐。

3. 超千亿的玄学市场

除了爆火的AI算命外,整个玄学赛道在资本市场可谓火热。

整个玄学行业有多大呢?

算命公司“高人汇”的创始人袁钰膦曾表示:

“中国约有14亿人口,16~50岁的目标用户占比约45%,其中付费用户约16%,他们年均占卜算命最低消费为1000元,合计下来,玄学行业就是超1000亿的市场。”

据创投媒体铅笔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 2018年9月,已有数十家玄学相关的创业项目获得了几十万至几千万不等的融资,到如今,虽然有以神棍局为代表的不少曾经火热一时的项目成为了历史,但也有以灵机文化为代表的项目越做越大(现如今很多命理面相等测算应用都出自灵机文化)。

而在国外,早已有两家与命理相关的凭借着标准化的商业模式上市企业:日本的Zappallas以及新加坡新天地集团,从风水咨询到城市规划,从跨国银行、房地产企业等各类资本巨头到中国富豪榜上的富豪,不少都是它们的客户。

我在调研过程中普遍发现,当前玄学赛道中靠花大量时间去研究术数并实现模型化算法化的产品少之又少,毕竟资本没有那么多耐心和时间等待一个很长的周期去验证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所以常见的玄学创业项目的核心玩法逻辑和各种互联网创业项目异曲同工,从研究客户心理和营销方法、爆款战略入手,玩概念玩IP,矩阵化产品触达更多用户,同时实现产品的商业模式的标准化和可复制化。

常见方式比如通过创作玄学相关内容在各个渠道发布吸粉来建立自己的流量池,然后向淘宝、微信、各类APP等引流,再通过定制各种付费玄学服务的方式、卖玄学周边的方式来获利。比如曾经估值几亿的同道大叔,便是先是靠创作星座相关内容吸粉,将星座人物IP化,最后做电商卖周边获利。

除上述常见的玄学项目外,甚至出现了基于八字分析的天使投资众筹平台。在创投圈中,对于投资人来说,很多投资是在识人投人,那么如何去鉴别一个被投资人是否值得投资呢?便是基于这样的利基市场,出现了基于创始人八字分析的天使投资众筹平台,据说效果显著,“用这种方式投项目,一年估值翻20倍”。

03 识微见几

我们再说回玄学,要理解玄学产品的火热,资本市场的青睐,除了要知道玄学是什么,玄学产品业务有哪些,还要从认知及心理层面去理解这种需求产生的本源:用户群体的认知体系如何影响这种需求的产生?从心理层面上看人们为何会选择相信?

1. 东西方认知差异

认知是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决定了人们的行为逻辑和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也是不同人群需求差异的根源。依据玄学五术建立起来的玄学产品便是产生于华夏文明的认知体系。我们从语境和东西方思维两个方面来阐述这种认知差异。

在说语境前,我们先来解释下什么是场景。场景分为场和景,场为时间、空间,景为情景、交互,场景即为当用户存在于特定条件的时空下,在情景交互中产生情绪变化。

那什么是语境呢?

语境是指说话的人使用语言的环境,这种环境包括时间、空间等。关于国学的语境,我们举一个经典的案例: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如果将诗中的汉字改为阿拉伯数字:

2只黄鹂鸣翠柳,1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1000秋雪,门泊东吴10000里船。

好像意思没变,但也会发现,绝句不再是绝句,这就是国学的语境。东方玄学产品的需求产生源于我们的国学语境,它也是东方玄学产品存在的大场景。所以结合国学语境去理解玄学是有必要的,这就好比要结合场景才能谈论需求。

那上述例子这种语境的差异缘何而来?这种差异的来源首先源于东西方思维的差异。这种思维差异可以体现在美国心理学家尼斯贝特的话:

“看到一块木头,中国哲学家看到的是由单一物质组成的或由几种物质水融构成的无隙整体,而希腊哲学家看到的则是由多个微粒组成的物体。”

这种思维的差异源于看待世界的方式,从社会层面来说,西方社会讲科学,讲逻辑,科学针对自然,讲求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历史上中国社会的学问则针对人文社会,讲求融入社会、天人合一。科学一词本就是西方语汇,讲科学本质就是一种逻辑思维,这也是为什么李约瑟说“近代中国没有产生科学”。

当今中国社会也是“讲科学”的,这是与封建社会的巨大差别之一,但伴随华夏文明几千年绵延至今没有改变的,是侧重用整体观念看待事物,透过客观现象看本质。

中西方的思维差异本身源于数千年来环境所带来的的影响,而“科学”本身仅是这几千年来环境影响的显性表现,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种影响带来了看待世间万物的思维和认知差异,也就带来了迥异的社会文化体系和为人处世方式。

这也是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几千年来深深刻进每个华夏子孙骨子里的,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华夏社会的认知体系。

认知完全建立于逻辑思维教育体系下的人群更难接受玄学的体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中医是骗人的。讲完了东西方文明所带来的认知影响,我们再从心理层面上来看为什么人们会选择相信玄学。

2. 心理层面分析

我们抛开真实的玄学,仅从当前的玄学产品来思考,从心理层面上看决定用户热衷于此的心理因素究竟有哪些呢?

首先,是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是指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甚至空洞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并认为它特别适合自己并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人格特点。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巴纳姆效应是由于“主观验证”产生,“主观验证”对于人心理产生的影响源于人的自我暗示。

如果人们在一件事情上已经有了自己的预设立场,哪怕自己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这种预设立场,也会去搜集各种支持自己预设立场的证据来验证。即使证据毫无相关,“主观验证”的思维也会使人们在不相干的事情中找到一个逻辑让它符合自己的设想。

我们回头来看刚才AI看相的结果,“得到长辈或领导的照顾和提携”、“由于自己会在名誉和声望上努力营造,必然会有所收获”、“重感情为朋友豁的出去”、“在逆境中挣扎生存,不会灰心失望”、“懂得照顾家人”… 很多模糊化的正向描述,在当人们拥有任何一个小的案例佐证或者潜意识的时候,就会认为这种描述是与自己符合的。

再者是幸存者偏差理论,幸存者偏差(Survivor bias)是指当信息的获取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那么获取到的信息则会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也就是只看导致结果的过程,从而盲目相信该过程是导致结果发生的条件而忽略其他条件。

幸存者偏差也可以理解为以小概率事件的结果为出发得出的结论。比如读书无用论:“读书厉害考个好大学有什么用,不还是给没念过书的老板打工,xxx(某土豪)当年没读大学不一样当老板”。再比如“我朋友就是吃这个药好的”、“那家老板就是搞这个赚的钱”。换句话说,幸存者偏差也是一种对个案的迷信。

除上述两种心理之外,很多人更多的求的是一种心理安慰。在面对未知的、不可控的事情时,无论多理性的人多少都会存在焦虑,这种焦虑源于未知及不可控事情带来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影响是科学和理性无法弥补的。所以只要有焦虑存在,为了获得确定感,在寻找心灵的安慰这件事上就有生意可做。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抽象出来的用户需求满足的路径其实就是:让用户感受到同理心→ 给用户正向暗示 → 达到解压目的。

所以归根结底,对于现在的很多玄学产品来说,说一些笼统一点的暗示性的正向词汇,用户在焦虑的状态下会自然而然的将自己往这些词汇上靠拢。相当一部分用户就是要一个心理安慰,也没人不愿意听好话,只要尽可能给模糊的正向的提示,其实这门生意就做成了。

04 知来藏往

了解了玄学的概念,分析了现有的业务形态,理解了这种认知和思维方式的产生和差异,我们再来看未来玄学领域存在的利基市场。

1. 翻译是门好生意

所谓翻译这门生意就是知识付费,是通过使用白话将原本晦涩难懂的专业语言翻译成小白也能看懂的人话,让用户更容易接受,更容易拥有获得感,哪怕用户之后根本记不住。

已被下线的神棍局的风水课就是玄学领域知识付费业务的典范,在已有的知识付费的环境下,有知识获取需求及付费习惯的用户基数很大,所以直白友好并能让用户更容易拥有获得感的知识付费产品值得期待。

2. AI赋能玄学

虽然当前的AI算命已经被搞成了娱乐项目,但AI+玄学依旧是玄学产品的创新方向之一,但也需要真正的耐住性子将术数理论模型化算法化,而这个需要时间来沉淀,在政策风险未知的情况下又有多少人愿意耐着性子去做呢。所以也会有行业人士认为,如果不是互联网算命业务本身的合法性存疑,AI算命确实是一个有刚需有市场的场景,而且这也是目前可以预见的将“有效的”算命看相占卜成本降到最低的方式。

3. 产品形象人格化

玄学产品可以参考目前星座产品常用的人格化星座形象的方法,考虑引入二次元等人格化方式。人格化的产品形象除了可以更好的让用户记住和接受产品,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吸引年轻的用户。

4. 泛玄学IP的应用

我理解的泛玄学IP包括和玄学相关的人物、故事、传说、风俗等,对于神秘事物的兴趣是相当一部分人群的普遍情况,但是近几年层出不穷的诸如盗墓类型的玄学IP,早已经抬高了观众们的眼界。而且在各种风水玄学相关IP作品的教育下,相当一部分人群也已经过了编剧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时候。高质量的泛玄学IP应用也是当前可以努力的方向。

我们来看一个泛玄学IP的优秀案例:

《尼山萨满》是腾讯 NEXT Studio 孵化的一款由六名毕业生设计的音乐游戏,取材自北方少数民族玄学文化:满族口传文学《尼山萨满传》,该游戏通过中国剪纸的画风,讲述了一位名为尼山的萨满前往冥界为孩童找回灵魂的故事,玩家通过“敲鼓”的方式为尼山手中的萨满神鼓施加神力。

虽然只是讲了一个萨满的故事,但这款小而美的游戏经推出后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作为一款以少数民族传说为背景的音游类功能,也算是泛玄学IP的一次优秀制作。

05 后记

玄学如其名“玄之又玄”,不论真假与否,是迷信还是迷不信,在安全感缺失的社会,面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对好运气的渴望,玄学产品的需求会长期存在。

按社会学的理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预期,但如果完全选择了相信,则成了完全的唯心。无论有多在意风水命理,都无法否认,最大的风水在于人心,世间最好的风水是善良。无论有多相信玄学,都应该知道一切的缘起在于自己的本心,哪怕命的好坏是生下来就定了的,你的努力与善良也会让你获得更多的美好。

所以,不论是魏晋玄学之风初盛,还是互联网浪潮下玄学产品借壳而生,玄学从诞生、流变、演进到以各类载体为媒映射生活,其发展的根基就是民众对不确定性的抗拒和对美好生活的希冀,是根植于生物本能深处的人性。

而希望未来玄学产品要做的,不是跑马圈地收割感情税,也不是以科技为名圈钱营销,而是在真实的需求下,在有限度的商业行为下,能抽取玄学精华,借助现代化的分析手段,客观满足受众需求,或许这才是玄学产品进入精细化发展阶段后的生命力所在。

注:本文部分内容来源我几个月来参与线下、线上活动的整理和思考,以及对于道教、玄学等资料阅读后的整理,在此感谢重大北京数字经济分会、分会玄学坛提供的平台及线下活动,感谢校友们无私的讲解和帮助。

欢迎留言和我聊聊你的看法。

作者:YUE,2021届计算机硕士在读,Deep Learning方向,曾做过策略产品、数据产品等PM实习。微信公众号:RE完美主义者。

本文由 @YUE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关于农历计年的常识

农历是我国的一种历法,又称夏历、中历、旧历,俗称阴历。定月的方法是用朔望月周期给出,朔所在日为初一,朔望月长约29天半,所以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农历平年有十二个月,全年354天或355天,闰年为十三个月,其中某一月为闰月,月名依前一月名而定,如前月是八月,闰月则为闰八月。闰年全年383天或384天。设置闰月的方法是:农历月份中无“中气”的月份则是闰月。

农历平年、闰年的月数、天数一览表

 农历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反映寒冷暑热的气候变化,以便家事活动,所以农历实为阴阳历。

解读老黄历--节气年神

每年包含内容   ①二十四节气交节日时   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蜇、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是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黄经)变化和地面气候演变次序,将全年划分的二十四段落,每段约隔半月,分在12个月里。   ②七十二候   五天一候,一年365天(平年)为73候,为与24节气对应,规定三候为一节(气)、一年为72候。   每一候均以一种物候现象作相应,叫“候应”。72候的“候”应包括非生物和生物两大类,前者如“水始涸”、“东风解冻”、“虹始见”、“地始冻”等;后者有动物和植物,如“鸿雁来”、“虎始交”、“萍始生”、“苦菜秀”、“桃始华”等。   七十二候的起源很早,对农事活动曾起过一定作用。虽然其中有些物候描述不那么准确,其中还有不科学成份,但对于了解古代华北地区的气候及其变迁,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由于当时确定物候的始见单位较小而气候的实际及地区差别很大,所以很难广泛应用。现在黄河流域物候现象已发生变化,其他地区的物候更是千差万别,必须不断发展物候学,制定新的自然历,否则一味地机械照搬古书是行不通的。   ③几龙治水   是根据每年正月第一个辰日(辰为龙)在第几日决定的。如在正月初五,就叫“五龙治水”,在初六,就叫“六龙治水”,等等。据说,龙数越多,雨量越少,龙数越少,雨量就越多。民间自古就有“龙多不下雨”的谚语。   ④几牛耕田   每年第一个丑日(丑为牛)在正月初几,就是“几牛耕田”。耕田的牛是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⑤年神方位图及说明文字   以1990年庚午为例,其文字说明有:太岁压祭主己卯戊子丁酉丙午乙卯甲子六生人下葬时避之吉;是年三煞在北五黄占离凡亥壬子癸丑丙午丁八山忌用余各山俱利;是年太岁姓王名清,天干属金,地支属火,纳音属土。岁德在庚,岁德合在乙……   年方位图的中央及向外第一圈的内容即是“九星配年方阵图”,上例文字说明中的的“五黄占离”“丁午丙”忌用就是来自这个“年九星方阵图”的应用。 第二圈是二十四山(参见《二十四山》一文)第三、第四圈是年神随岁支游四方诸位神煞,上例“是年三煞在北”指的是北方亥位劫煞、壬位坐煞、癸位灾煞等三煞。

每月包含内容:

月历内容包括:月之大小;月建(1989年己巳十二月为例,月建丁丑);交节日时及本月起止;当月所值月宿(1989年十二月为例,月宿为轸);月煞方位(1989年十二月为例,月煞方位为东方);月星(1989年十二月为例,月星为九紫)……    每日包含内容:

日历内容最多最杂,真正的“大杂烩”就体现于此,其内容主要包括:公历日期;星期;当日时令(如上下弦、二十四节气、朔望、各种节日等);当日吉、凶神煞;农历初几;干支;纳音五行;八卦;每日卦运;所值九星;二十八星宿;十二直;当日宜忌;当日冲煞;当日胎神;当日吉、凶时等。现就某版本黄历的编排顺序将其所列内容简述如下:

①当日吉凶:凡遇岁破、月破、上朔、四离、四绝等大凶之诸煞值日者,无论其他所临神煞如何均为凶日,其余诸日根据所临十二建星(黄道黑道十二神)、二十八星宿和各类神煞情况判定为平或吉。

②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为十二建星;角、亢、氐、房、心尾箕等为二十八星宿(参阅《黄道吉日》和《二十八星宿》文);甲子、乙丑、丙寅等为当日的干支纪日(有的还在其下注有“金”、“火”或“海中金”、“炉中火”字样,这些均为当日干支的纳音五行)。

③“天官辰时”、“喜神午时”、“日禄申时”、“天乙酉时”、“福星未时”等,这些均是日干时神内容,是以当日日干而起的时辰贵神,由于“黄历”篇幅所限一般仅列其中之一。

④吉神“王日”、“要安”、“驿马”、“天后”等和凶神“月破”、“天火”等,均属月令系统的神煞。

⑤宜“结婚、祭祀、出行、动土”和忌“治病、词讼”等,为当日宜、忌内容,由当日所临的十二建、二十八星宿和诸位神煞推论得出。

⑥每日冲煞:如“冲猴,岁煞北”、“冲鸡,岁煞西”等。

“冲”即地支相冲,即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巳亥相冲,再把十二地支配以十二属相,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于是,凡子日,与午相冲,即为“冲马”;寅日,与申相冲,即为“冲猴”。黄历设立此款,是告诉人们,不要选用那些与自己属相相冲的日子。

岁煞,常居四季,成为“四季之阴气”,极其狠毒,能游行天上,所理之地不可穿凿、修营和移徙。不慎而冲犯这,家中子孙六畜将受伤害。然岁煞巡行的方位却极易寻觅。子日起正南,向东逆行,一日一位,四日一周,循环往复。

⑦当日“紫白九星方阵图”(有的还有太阴、太阳、孛星、罗睺、水星、金星、土星、木星、计都九方阵图)。

⑧“五不遇午时”、“五不遇辰时”等,为从日干而起时神,参阅《良辰吉时》一文。

⑨最后是当日的吉时、凶时

这些“子平、丑吉、寅凶”的字样,均是依据当日日干时神(日禄、喜神、五不遇等)、日支时神(日建、日合、日马、日破、日害、日刑以及青龙、明堂、天刑、朱雀等黄道黑道十二神)和其他时神(旬空等)推论得出。

黄历择日宜忌事项细说

黄历之中一般人看的最多的,应是每日宜做什么、不宜做什么的那一项,命理师、择日师也由此栏所记,加上每日吉时凶时之参考,来替人决定日期。待读者了解之后,以后就不用去找择日师了。不过,若涉及个人八字项目,还是要找人排一排较好。

以八十五年一月一日为例,写有:

宜:安床纳财栽种结网扫舍宇祭祀沐浴裁衣进人整手足忌:开市理发牧养纳畜造畜稠伐木做梁安葬破土开生坟

我们由内文即可「大概」知道意思,若要「开市」,不要选一日,可选三日,吉时是在「子午酉亥」,也就是凌晨十一至一时、中午十一至一时、下午五至七时及晚上九至十一时,以作息时间言,可选中午十一时至一时之间为佳。另外再注意当天「冲兔煞东」,肖兔的人要回避,勿朝东方去。  把这些项目综合起来,就可以成为择日师了。

现就将农民历都有的择日用事术语批注列于下:

祭祀: 指祠堂之祭祀、即拜祭祖先或庙寺的祭拜、拜神明等事。祈福: 祈求神明降福或设醮还愿之事。求嗣: 指向神明祈求后嗣(子孙)之意。开光: 神佛像塑成后、供奉上位之事。塑绘: 寺庙之绘尽或雕刻神像、画雕人像等。出行: 指外出旅行、观光游览。齐醮: 设醮建立道场祈拜、求平安等事。出火: 谓移动神位,「火」指「香火」而言。纳采.结婚: 缔结婚姻的仪式、受授聘金。裁衣: 裁制新娘衣服或制作寿衣。合帐: 制作蚊帐之事。冠笄:「冠」指男、「笄」指女、举行男女成人的仪式、称之为冠笄。嫁娶: 男娶女嫁,举行结婚大典的吉日。纳婿: 指男方入赘于女方为婿之意。同嫁娶。沐浴: 指沐浴斋戒而言。剃头: 初生婴儿剃胎头或削发出家。整手足甲: 初生婴儿第一次修剪手足甲。分居: 指大家庭分家、各自另起炉灶之意。进人口: 指收纳养子女而言。解除: 指冲洗清扫宅舍、解除灾厄等事。修造: 指阳宅之坚造与修理。起基动土: 建筑时、第一吹动起锄头挖土。伐木做梁: 砍伐树木制作屋顶梁木等事。竖柱: 竖立建筑物的柱子。上梁: 装上建筑物屋顶的梁木。同架马。开柱眼: 指作柱木之事。穿屏扇架: 制作门扇、屏障等工作。安门:房屋装设门户等工事。盖屋合脊: 装盖房屋的屋顶等工作。求医疗病: 仅指求医治疗慢性痼疾或动手术。安床: 指安置睡床卧铺之意。移徙: 指搬家迁移人主所之意。入宅: 即迁入新宅、所谓「新居落成典礼」也。挂匾: 指悬挂招牌或各种匾额。开市: 开业之意。商店行号开张做生意。「开幕礼」「开工」同。包括:(1)年头初开始营业或开工等事。(2) 新设店铺商行或新厂开幕等事。立券交易: 订立各种契约互相买卖之事。纳财: 购置产业、进货、收帐、收租、讨债、贷款、五谷入仓等。酝酿: 指酿酒、造酱料等事。捕捉: 扑灭农作物害虫或生物。栽种: 种植物「接果」「种田禾」同。畋猎: 打猎或捕捉禽兽。纳畜: 买入家畜饲养之事。教牛马: 谓训练牛马之工作。破屋坏垣: 指拆除房屋或围墙。拆卸: 拆掉建筑物。开井?开池: 开凿水井、挖掘池塘。作陂?放水:建筑蓄水池、将水灌入蓄水池。开厕: 建造厕所。造仓库: 建筑仓库或修理仓库。塞穴: 指堵塞洞穴或蚁穴等。平治道涂: 指铺平道路等工事。修墓: 修理坟墓等事。启攒: 指「洗骨」之事。俗谓「拾金」也。开生坟: 开造坟墓。合寿木: 制作棺材。谢土: 建筑物完工后所举行的祭祀。安葬: 举行埋葬等仪式。入殓: 将尸体放入棺材之意。成服?除服: 穿上丧服、脱下丧服。移柩: 举行葬仪时、将棺木移出屋外之事。破土: 仅指埋葬用的破土,与一般建筑房屋的「动土」不同。即「破土」属阴宅,「动土」指阳宅也。现今社会上多已滥用,择日时,须辨别之。

端午节别称知多少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别称。

端阳节:五月正是仲夏,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 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

天中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太阳重入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浴兰节:端午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

解粽节: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有“解粽节”之称。

菖蒲节:古人认为“重午”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历法、民俗说“盲年”

历史上使用过的历法,有阳历、阴历和阴阳合历,“盲年”是阴阳合历某种“置正”安排的结果。   阳历,可能是我们的祖先最早使用的历法,它根据太阳运行规律制定。古人以为太阳绕地球运行,转动一周为一年——今日我们知道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但古人的认识却相反。据学者考证,战国时还有太阳历,一年十个月,以天干为名,每月三十六日,分三旬,旬以地支为名,如此十个月三百六十日,加上五至六天不入干支的“废日”,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五日或三百六十六日。在那种情况下,节气的安排首先有“夏至”、“冬至”,继而又有“春分”、“秋分”,季节上的回归年先分春秋二季,后来再分出春夏秋冬四季,以至二十四节气。古代文献《管子》中有这种历法的痕迹,彝族和西南少数民族的火把节与之有关。岭南民间至今还流传“冬至大过年”的说法,就是民间对这种历法的记忆残留。古人确实曾经以“一阳更始”的冬至作为元旦。这种太阳历的回归年,不会出现“双春”和“盲年”现象。   阴历是按月亮的盈亏变化来制定的。一个朔望月的周期是二十九或三十天,年的长短只是月的整倍数,与回归年无关。月也与四季寒暑无关。希腊历和回历都属于这种历法。它的一年中,也不可能出现“双春”、“盲年”。   阴阳合历,是结合太阳和月亮运行的周期制定的。一年按太阳的运行分为二十四节气,又按照月亮的运行分为月。小月、大月十二个加起来,只有三百五十四天或三百五十五天。两者相比,相差约十一天。为了协调二者,古人采取“设闰”的办法来处置,若干年中就有一年是十三个月的。现在从商代的甲骨中还可以看到“十三月”的记载,就是设闰的明证。上世纪有学者报告,南方的瑶族还保存着“十三月”的叫法。现行“十九年七闰”的制度起源相当早。我国的历史,自《春秋》以下,就有干支历日可查,足以为证。   但置闰月,未必就造成一年两个“立春”,或没有“立春”。这里又涉及“置正”的问题,即以那一个月为正月。从历史记载来看,这种“置正”比较复杂:   夏朝以寅月为正月,称为建寅;   商朝以今十二月为正月,建丑;   周朝以十一月为正月,建子;   秦朝以十月为正月,建亥。   汉朝建立,初承秦制,以为得水德,亦建亥;后来到武帝时,经落下闳推算,又改成夏历,以寅月为正月。   不同“置正”,就有不同的新年起点。例如建寅的,就以寅月的起点为元旦。这种办法,自汉武以来,二千年中,虽经不断完善,但大体沿用不变。   在各种“置正”中,以十月、十一月、甚至十二月为岁首的都不可能出现上文所说的“双春”或“盲年”,只有以现在的正月,即“建寅”时,才会这样。由此可见,“盲年”无春,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什么历法都有的,它是人为安排的结果,与天无关,与运无涉。   但民间,又确确实实地存在着“盲年忌婚”的习俗,此俗何来?   此俗何时起源已不可考,至于忌讳的原因,则与农业和生育有关:   古代以农为本,立春为一年农事之始,是重要的节日,皇帝和地方官都举行“劝耕”仪式,民间至今还遗留“舞春牛”之俗。这一天的天气如何,关系到一年吉昌。河南民谣说“立春清明又和暖,农人鼓腹皆翘天;倘若风阴与昏暗,五谷不登人不安”。又说“晴则诸事吉,阴乃万事愁”。不少地方还有立春的种种忌讳,可见重视程度。试想,一年中这么重要的日子居然没有了,那不是让人忐忑不安吗?   更直接的是古人将“立春”与生育联系起来。春天是生殖的季节,春不立,则生殖不旺。但这种忌讳更可能起源于岭南: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记载:“广州谓卵曰‘春’,曰‘鱼春’,曰‘虾春’,曰‘鹅春’,曰‘鸡春’,‘鸭春’。”岭南的“蛋”叫“春”。古代北方人叫“鸡子”,岭南人叫“鸡春”。“卵”、“春”与“子”在这里是同义的,而“卵”向来是生殖繁衍的像征。“无春”,等于“无子”、“无后”,这是婚姻最大的忌讳。传统农业社会中,人口数量往往决定宗族的生存,因此,人口增殖有最高的价值。传统婚礼上充满了生殖的像征,如花生(喻男女间生)、红枣(早子)、莲子(连子)、姜(喻孖生)、芋头(多子),榄子(揽子)、饺子(姣子)等等,都表现了对人丁兴旺的祈求。结婚最忌无子,“盲年”无“春”,自然就被视为不吉利了,反过来“双春年里结婚大吉大利”的说法也就顺理成章了。但,这实在是一种附会。   “盲年”不吉,双春就吉利么?山东、河北有“一年两个春,豆子贵如金”,湖北、河南,还有岭南都有“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的说法。“双春”既利生殖,为何独不利种豆、养牛?这里的道理也是讲不通的。   至于“盲年”,老百姓也有办法对付:粤北翁源旧俗,“盲年”女子出嫁,带一袋熟鸡蛋,下轿时向人群一撒,大家欢呼:“新娘生春喽!”于是,诸事大吉,皆大欢喜,其乐融融!   由此看来,“盲年”不过是人们协调历法的一个平常结果,并非天定,也非不可避免,还有办法对付,“盲年忌婚”习俗的内核是人们对生育的追求,实际上更多的,只关乎“口彩”,没有什么道理。科学昌明如今日,还诸多忌讳,真是大可不必!

农历月份的别称

一月:正月、端月、征月、开岁、华岁、早春、孟春、新正;  二月:命月、如月、丽月、杏月、酣香、仲春;  三月:蚕月、桃月、桐月、季春、晓春、鸢时、桃良、樱笋时;  四月:余月、阴月、梅月、清和月、初夏、孟夏、正阳、朱明;  五月:皋月、榴月、蒲月、仲夏、郁蒸、天中;  六月:且月、焦月、荷月、暑月、伏月、精阳、季夏;  七月:相月、兰月、凉月、瓜月、巧月、孟秋、初秋、早秋;  八月:壮月、桂月、仲秋、中秋、正秋、仲商;  九月:玄月、菊月、青女月、季秋、穷秋、抄秋;  十月:阴月、良月、正阴月、小阳春、初冬、开冬、孟冬;  十一月:幸月、畅月、仲冬;  十二月:涂月、蜡月、腊月、季冬、暮冬、残冬、末冬、嘉平月。

何谓朔望月 上弦 下弦

当月亮轨道上绕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亮的黑暗半球对着地球,这时叫朔,正是农历每月的初一。  当月亮绕行至地球的后面,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对着地球,这时叫望,一般在农历每月十五或六十日。  在农历每月初八前后,这时月亮的西半边是明的,东半边提暗的,叫做上弦。  农历每月二十三日前后,这时月亮东半边是明的,西半边是暗的,叫做下弦。

怎样计算“伏天”  夏九九歌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个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个字,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

伏天的起讫时间每年都不尽相同,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具体是怎样计算的呢?我国流行的“干支纪日法”用天干与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规定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有10天),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有的年的10天,有的年的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起为末伏,也称终伏(有10天),总称为三伏。

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时十天,有时是二十天,而“头伏”和“末伏”都是10天。

我国农历中“九”是习惯用的杂节,有“冬九九”和“夏九九”。其中“冬九九”流传较广,它是以冬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寒冷的季节。     “夏九九”是以夏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同样,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热的季节。它与“冬九九”形成鲜明的对照,遗憾的是它不广为流传,其实“夏九九”确实生动形象地反映日期与物候的关系。如最能反映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特点的是最近在湖北省老河市一座禹王庙正厅的榆木大梁上的《夏至九九歌》,其全文是: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农历中的候应是怎么回事?

候是在24节气之后,我国人民又节气细化为候,是我国农历中的更小的阳历单位;最早,从立春开始以5天为一候,一年共有73候(最后一候为6天或7天)是一种简单的平候(类似平气); 后来它和24节气相结合便去掉1候就成了从立春开始的72候即“一(节)气管3候”,成为节气的细化单位,这样平气对应平候;以定气对应的平候为半定候;古代历法家刘焯提出了定候,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在黄道上每隔黄经5度就是1候,而不一定是5天了;我国现行农历使用定气和定候;以上各种候虽然不一定都是5天,但“候”作为时间单位就是5天。我个人认为还有一种“规范候”,就象现在的“旬”一样,一气为三候,前两候为5天,后1候到下个节气日前1日。候是节气的必要补充,它和24节气一起构成了我国农历中阳历成分,是我国农历中的特殊的太阳历系统,是我国农历的重要思想和我们精神财富。

如何在农历的初二确定本月的大小?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可以在初二的日落后(傍晚)观察西边的天空有没有很细的月牙出现,如果有月牙出现,则说明初一的日月交朔时刻发生较晚,所以这个月应较长,是大月为30天;  没有月牙出现就说明初一的日月交朔时刻发生较早,这个就较短,是小月,为29日;这个方法在大多数都是准确的,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例外;  农历大月时,月亮一般是十六圆(望日),小月时一般是十五圆(望日);

我国古代历算中的“三正”是怎么回事?

我国古代的“三正”一说是夏正(建寅的农历月份,就是现行农历的正月)殷正(建丑,即现行农历的十二月)、周正(建子,即现行农历的十一月);夏正以正月为岁首,殷正以十二月为岁首,周正以十一月为岁首。上述三正实际上是我国周代各诸候国使用的三种历法。  另一说是在历算上有:天正(农历11月,冬至月),是太阳光照量的“最少极点”(冬至点)月,从这个月起,白天增长;地正(农历12月,大寒月),是气温的“寒极点”,从这个月起,气候就要转暖,人正(农历的正月,雨水月),太阳光照量达到冬至和春分的一半,是气温开始转暖,标志春天的开始。我们现行农历在历算上使用“天正”,在民用年上用“人正”。

中国虚岁与周岁的互换方法是什么?

中华虚岁是中华民族一种重要的民俗,它是以春节(农历新年)分界点的,而周岁以本人的生日为分界点的;具体换算方法是:虚岁换算成周岁:在本人生日到来之前,周岁=虚岁-2;在本人生日到来及以后,周岁=虚岁-1;周岁换算成虚岁:在本人生日到来之前,虚岁=周岁+2;在本人生日到来及以后,虚岁=周岁+1;

农历中的杂节气都有哪些并如何计算?

1冬九九:从冬至日起一九,每九为九日,共九九八十一日;2夏九九:从夏至日起一九,每九为九日,共九九八十一日;3三伏:夏至日后(不含夏至日)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日后(不含立秋日)第一个庚日为末伏;4入梅:芒种日起第一个丙日;5出梅:小暑日起第一个未日;6春社:立春日后第五个戊日;7秋社:立秋日后第五个戊日;  此外,还有大小分龙,分龙雨,三时等,还有“花信风”

花信风和花朝是怎么回事?

这是我国江淮地区按农历的候以花开为指示气温和指导生产生活的杂节气:

二十四候花信风──以梅花为首,楝花为终。自小寒至谷雨共八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计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如: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棠花,三候蔷薇;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蘼,三候楝花。楝花排在最后,表明楝花开罢,花事已了。  花朝节:在我国以有花朝节的节日,民俗史上有花朝节之说,亦称花日,是纪念百花仙子的节日。各地花朝节的定日虽各有异同,但均在农历二月中的某日。如洛阳风俗,以二月初二为花朝节;苏吴之地以二月十二日为花日;而浙越民间风俗多以“仲春十五”(农历二月十五)为花朝节(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

古代的太阳月亮出没方位和定时口诀都有哪些?

1, 太阳出没方位和时刻:“正九出巳入庚方,二八出兔入鸡场,三七出甲入辛地,四六生寅入戍方,五月生艮属乾上,仲冬出巽入坤方,唯有十与十二,出辰入申细推详”。即是太阳每日出没方位,正月九月出巳入庚,二月八月出卯入酉,三月七月出甲入辛,四月六月出寅入戍,五月出艮入乾,十一月出巽入坤,十与十二月出辰入申。2,月亮出没方位:“三辰五巳八午升,初十出末十三申,十五酉时十八戍,二十亥上记其辰,二十三日子时出,二十六日丑时行,二十八日寅时出,三十加末卯上轮”。即是初三、四日辰时,初五、六、七日巳时,初八、九日午时,初十、十一、十二日末时,十三、十四日申时, 十五、十六、十七日酉时,十八、十九日戍时,二十、二十一、二十二日亥时,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日子时,二十六、二十七日丑时,二十八、二十九日寅时,三十日及下月初一、二日卯。3,杂论:“太阳一年一周天,任天为不及,一度一岁之积,而恰与天会,故太阳有三道。北道,北至东井去极近,南道,南至牵牛去极远,东道东至角西至娄去极中,此三道极至于牵牛,则为冬至,极之北至于冬井,则为夏至,南北极中,则为春秋分,其行西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 行东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所以成阴阳寒暑之节也”。还有太阴出没的方位,“其行天之度,一月一周,天与日会辰次之所,以为一岁,十二会得三百五十四日,九百四十分,月之三百四十八分,而与天会,是为一岁。故有九道,黑道二,立冬、冬至出黄道北,赤道二,立夏、夏至出黄道 南,白道 二,立秋、秋分,出黄道西,青道二,立春、春分出黄道东,并黄道,共为九道,故立春、春分从青道,分在甲度,立秋、秋分从白道,分在庚度,立冬、冬至从黑道,分在壬度,立夏、夏至从赤道,分在丙度”。4, 猫眼定时歌:“子、午、卯、酉一条线,寅、申、巳、亥圆如镜,辰、戊、丑、未枣核形。”5,定寅时九五更二点彻,二八五更四点歇,三七平光是寅时,四六日出寅无别,五月日高三丈地,十月十二四更二,仲冬纔到四更初,便是寅时君须记。6,日上起时法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法,壬子是顺行.7,年上起月法:甲己之年丙为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之岁寻庚上, 丁壬壬寅顺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见,甲寅之上好追求。

现行公历和农历的优缺点有哪些?

一,现行公历(格里历)的优点: ㈠,公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官方通用,具有通用性; ㈡,公历属于平时间周期定义的平历,所以其算法简单,天数基本固定,置闰规则; ㈢, 历年和历日协调的好,历年只有365日和366日两种; ㈣,历日与太阳高度(直射角度)基本对应,误差只有1至2日左右。二,现行公历的缺点: ㈠,公元元年在人类历史中期,不便于推算人类历史早期; ㈡,岁首没有较强的天文学意义; ㈢,历月的天数有28日,29日,30日,31日四种,并且排列不规则; ㈣,具有较强的宗教意义和罗马皇权留下的烙印,不利于不同文化民族的交流; ㈤,置闰法中400年97闰日没有128年31闰日简单和精确; ㈥,只管太阳,没有月亮的内容,其日期也不反映月相,是单轨制的太阳历法,不利于保护世界上的月亮文化,也不利于被这些国家的群众的接受和认同; ㈦,由于历月的长度没有明显的天文学意义,所以人为因素很强,甚至可以被人随意更改; ㈧由于其是平历,所以它的历日不能和它对应的天象----太阳高度一一对应。三,现行农历的优点: ㈠,农历是定历,它具有天文年历的特性,能很好地和各种天象对应,如它的节气严格对应太阳高度,历日较严格地对应月相,闰月的不发生频率和发生频率对应地球近日点和远日点,其它天象如日出日没, 晨昏蒙影,五星方位,日月食,潮汐等,就连历月也大致对应太阳高度; ㈡,农历历月的天数只有29日和30日两种,且由定朔日规定,人为因素最小,不易随意改动; ㈢,岁首有较强的天文学意义,具有阴月阳年的天文学意义; ㈣,阴阳合历,最体现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 ㈤,干支纪年和十二生肖纪年循环使用;由于它包含节气十分利于四季划分,由于它包含月相,所以也十分反映潮汐,日月食等天象和月亮对气候的影响,同时它还包含十二节干支历(类似沈括的《十二气历》,比它更准确)和七十二候的特殊太阳历,是一部双轨制历法,便于不同文化民族间的交流, ㈥,由于它是最彻底的定气定朔的天文年历性质的历法,所以其它历法都要与进行对照,并且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四, 农历的缺点: ㈠,由于农历是定历,历月使用定朔,所以每年的同一历月的天数并不确定,不方便统计天数; ㈡,历年长度,有353日是,354日,355日,383日,384日,385日6种,并且不利于统计年长; ㈢,干支循环周期60过短,不方便较长时间的区别,也不方便记忆; ㈣,置闰不透明,闰月不确定; ㈤,有些有迷信成分,但新中国建国后已经被剔除了,随着科学的普及信之的人越来越少;至于民间某些祭祀活动等已经是民俗了。而不是迷信了。 上述公历农历的优缺点主要体现在西中不同文化和公历是平太阳历及农历是定太阳,定阴阳历的综合历法的差别上。 所以两历并用是有道理的,才能综合两种历法的优点而避免其缺点。 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某些知名人士对农历历法的双轨制的特点不理解,而西欧文明的强大,对农历产生了偏见,重西历而经中历(还包含中华其它少数民族历法),重太阳历而阴阳历的作法十分不利中华5000年天文历法文化的传承,并受此影响而不把农历历法写入中小学的教学计划中最终使这一优秀的天文性质的历法被下一代彻底遗忘,这是十分可悲的,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农历是现今世界上存在的为数不多的天文年历性质的阴阳双轨制甚至是多轨制(如金星周期等五星轨道周期的反映)历法,是现今世界唯一使用最先进的天文数据和理论编算的历法,是最彻底的定朔定气的历法。希望广大国人要把这部历法传承下去。 所以要运用东方的思维方式公正并整体地看待农历历法才对。

资讯网络收集整理;

互联网玄学,在线算命

互联网时代,万物皆可联网实现“互联网+”,作为传统文化的算命占卜也不例外。那么21世纪了,以往“神神叨叨”的玄学,在计算机技术与AI技术的加持下,会有什么不一样吗?

前言

五岁那年,算命先生说:等你满二十五岁,会黄袍加身,每天鱼肉为伍。二十年过去了,我成为一名美团外卖配送员。

当然,这是一个段子。

但这样的故事如今换了一种方式时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小爱是某大学在读的本科生,假期里在社交软件上认识了男同学阿星,阿星较好的谈吐和外在对小爱产生了强烈的吸引。

小爱性格内向深信星座,手机里有很多星座相关的公众号和APP,同道大叔、测测星座、八字命理…

她把自己和阿星的星座、生日在不同渠道的各种测算结果综合在一起,试图在其中找到积极的正向关联,这些正向的关联给小爱带来了正反馈,小爱心里愈发加觉得两个人的合适,对阿星产生了更强烈的兴趣指标。

上面的案例源于我在陌生人社交产品调研《从陌生人社交路径,思考陌生人社交产品》中的一次真实访谈,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代90后陌生人社交过程中的一种典型缩影,当下年轻人谈恋爱看星座和过去结婚看八字一样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

从笃信星座的90后,到给服务器开光的互联网人,从《我是个算命先生》到火热的盗墓、风水等玄学气息浓厚的影视IP,再到社科院开设周易预测学博士学位授权点。风水、八字、面相,种种玄学产品和玄学概念愈发火热。玄学产品也在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进入了线上线下结合甚至纯线上的时代。

那么玄学是什么?当前的玄学产品是如何开展互联网业务的?玄学产品为何会存在?人们为什么会选择相信玄学?玄学产品未来的利基市场在哪?

为了更客观的阐述这些问题,也为了能让各位读者以一个更客观的立场去了解玄学产品,而不是单纯迷信和迷不信(所谓迷信是在不了解的情况下盲目相信,迷不信则是什么都不了解也什么都不相信)。本文按照,玄学初探(玄学是什么)、江湖现状(玄学产品有哪些)、识微见几(认知、思维与心理)、知来藏往(未来的可能),四部分来介绍。

01 玄学初探

理解源于共情,想要理解玄学产品,就要首先拥有同理心。同理心的建立需要设身处地的站在玄学产品用户的视角去理解其关于玄学的认知、思维形式和心理活动,同时也为了更好的在下文中介绍玄学产品的形态,了解玄学是什么是必要的。

那么,何为玄学?

玄学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说源于魏晋时期对“三玄”的研究和发展,“三玄”即《老子》(道德经)、《庄子》(南华经)、《周易》(易经),玄字源于《老子》中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江湖上另有一种说法,四千六百多年前,黄帝时期蚩尤作乱,西王母派九天玄女(即女娲)助黄帝,九天玄女善兵法,授黄帝奇门遁甲之术,遂黄帝于涿鹿战胜蚩尤。黄帝平息作乱后,命仓颉造字将九天玄女所授天书秘术记载下来,因为玄女祖师所授,故称为“玄学”。

历史上,在魏晋时期,玄学成为了主流思想,取代了流传两汉的经学思潮,道家玄学也成了除儒学外唯一被认定为官学的学问。

说到玄学就离不开道教和佛教,所谓佛道不分家,在中国历史上,佛教传入早于道教建立。相传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夜宿南宫,梦一六丈金人头放金光自西方而来,次日明帝闻西域有神名曰佛陀,遂遣使赴天竺求法,于洛阳立白马寺。

而道教的成立则在此之后,相传道教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受正法,创建天师道,以交纳五斗米为入道信物,崇奉老子为道祖,也就是如今的道教正一教。后张道陵于青城山成道,授印、剑、玉册于子张衡,并立下“非吾家宗亲子孙不传”的天师道传承世袭定规,现如今正一教的祖庭仍在江西鹰潭龙虎山。

这些历史和我们说的玄学产品的玄学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都知道佛教有禅杖、钵盂,佛教出家之人修行路上可以化缘吃百家饭,那么为什么没见过道士化缘?

这就不得不提道教可以用于安身立命的玄学五术:山医命相卜。

山,指山术,包含修身养性、锻炼身体的秘术。据传,自纯阳真人吕洞宾祖师始提出元阳之気,人身上有阴阳二気,身上的阴气驱逐没了就成了仙,阳气耗光了就成了死人。山是地气蒸发、灵气所聚之地,山术,也是我们常说的长生不老之术,严格来说是凡人修仙之术。所以可能会听说有很多隐士在终南山修炼。医,包括方剂、针灸、灵疗,方剂是利用各种药物制成散剂、丸剂,针灸是针法与灸法的合称,灵疗则可理解为现如今的“心理治疗法”。我们现在常说的找个老中医调理身体便是医中的方法。命,命术的主要方式是以阴阳五行和人的出生时间为基础,通过推理命运的方式了解人生,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推命的方法有《渊海子平》、《三命通会》、《星平会海》等。我们常说的命理学、根据生辰八字算命便属于命术范畴。相,相术包括三种,相天之术(观星术)、相人之术(面相手相等)、相地之术(风水堪舆)。我们常说的风水师,即风水相师,就是相术中的相地之术,包含阴宅相法和阳宅相法,统称为风水术,也叫堪舆之术。相人之术,又分为手相、面相、体相、摸骨等等,我们常听说的《麻衣神相》、曾国藩所著的《冰鉴》等都属于相术。卜,卜术包括占卜、选吉、测局,在所有术数中最为源远流长,我们常说的打卦、算卦便属于卜术。历朝历代的军事家多精通卜术,如诸葛亮、李淳风、刘伯温,卜术的著作有《梅花易数》、《太乙神数》、《奇门遁甲》等等。单就占卜而言,按照其说法,只要满足所有条件,与上天同频,就可以得到唯一正确的结果。

上述玄学五术便是我们目前见到的大部分东方玄学产品的依据所在,有了对于玄学的大致的概念,我们再来看现在比较常见的东方玄学产品。

02 江湖现状1. 玄学产品有哪些

暂不考虑星座、塔罗等西方玄学,当前互联网中的东方玄学产品,业务主要集中在命相卜三术。我调研了市面上现有的数十款下载量从几万到几千万不等的玄学产品,总结了它们常见的盈利模式。为方便阐述,我按照命术类、相术类、卜术类进行区分阐述,但在实际的玄学产品中,为了拓宽业务形态触达更多的用户,相当一部分产品都包含了命相卜三种玄学业务形态。

(1)命术类产品

命术类的玄学产品主要包含两种形态,以八字排盘工具为代表的的工具类,以高人汇为代表的的平台类,以综合各种业务为代表的综合类。业务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看八字、看姻缘、孩子起名、八字合婚、姓名批注、财运分析、大师测算等等。

常见的命术类应用的界面,从左到右为工具类、平台类、综合类:

盈利模式:

广告:开屏广告等、其他应用推广广告等;收费服务:八字解析费用、起名收费、AI算命费用等;佣金:平台类撮合算命人和命理师成单后的抽成;电商:开运物品及周边商城等;

(2)相术类产品

相术类的产品主要分为面相类和风水类,面相类以看面相、手相、痣相居多,风水类以罗盘工具类、风水咨询类为主,产品形式上包括各种看相的APP、小程序、网页。

在调研中发现,相当一部分面相识别程序都是用的同一家的程序,甚至连界面都完全的一样。

盈利模式:

广告:开屏广告、通过裂变分享界面产生的广告、其他应用推广等;收费服务:面相识别报告收费、大师看相费用、工具使用费用、风水分析费用等;佣金:部分应用存在代理分成、平台成单分成等;电商:开运商品及周边商城等。

(3)卜术类产品

以各位算卦、占卜、摇签为代表的APP、小程序、应用等。单纯卜术类的应用一般为工具类软件,当前包含卜术的软件普遍为命相卜三术结合的应用。

盈利模式:

广告:开屏广告等;收费服务:测算服务、解卦费用、在线供奉服务(如图右下角)等;电商:开运商品及周边商城等;佣金:平台类佣金抽成等;在玄学五术的基础上,还衍生出了在线祈福、在线供奉等直接将线下存在的玄学活动直接搬到线上的业务,不可谓不是“业务模式创新”。

上述各种网站、APP、小程序的流量哪里来?

除了有需求的用户在应用商店自驱动下搜索相关的应用外,社交媒体平台的引流也是玄学产品流量的主要来源之一,甚至是主要业务所在。

玄学自媒体包括但不限于微信号、公众号、微博号、抖音号、快手号、小红书号、B站号等等。很多玄学产品的业务形态直接建立于微信、微博、B站等平台,比如已被封禁的神棍局,以及各类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号等。通过不断发布内容的形式向微信、APP、小程序、淘宝电商等引流。

常见的裂变方式比如通过“朋友圈转发免费看手相”的形式进行社交裂变,或者通过创作优质内容引导用户主动分享等。

一般来说基于自媒体的玄学业务的盈利模式包括主要服务费用(各种算命看相卜卦)、电商带货、知识付费等。

除此之外,在玄学产品调研的过程中,普遍发现了一些比较高危的信息安全风险,如在录入生辰八字时,会提示输入本不必要输入的个人信息,在权限上会要求读取手机号、IMEI值、相机权限、位置权限。

对于相术类的应用来说,如果用户提交了个人的照片,再加上个人的姓名、生辰八字、手机号、地理位置信息,实际上就是完整的用户信息,即使用户没有提交详细的信息,也基本形成了一个有商业价值的比较完整的用户画像。

而实际上,在玄学产品的使用过程中,用户本不必提供如此详细的信息就可以获得同样的判断结果。

而对各类野路子的玄学产品来说,用户永远无法期望它们可以按照数据安全保护条例去保护用户的隐私,毕竟姓名、性别、生日、手机号、位置等用户信息转手出去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2. 不得不提的AI算命——AI算命玩的是什么套路

介绍完五花八门的玄学产品,不得不重点介绍一下2019年爆火的AI算命,AI算命一度被称为AI赋能行业最成功的案例,那么AI算命玩的又是什么套路呢?

我们以AI+相术为例,在微信端搜索“面相”,会发现数不胜数的AI看相小程序。

经过逐个调研后发现,微信里的AI算命小程序基本无外乎几套模板程序,甚至很多出自同一套系统,也就意味着AI算命和常用的网站CMS一样,开发者开发好之后直接打包出售便可产生第一笔收入。C端上线后,用户通过直接付费的方式获取自己的所谓详细面相报告可以再从用户手中套取利润。

同时AI看相会通过分享打折甚至免费的方式促使用户自驱动为产品裂变,并且通过公众号、微博广告等形式触达更多用户。用户通过该渠道产生的付费费用,将有一定比例赋予渠道,类似分销系统。

当前现有的AI看相产品,本质上是一套简单的面部识别算法+写好的测算内容的排列组合,为了让用户“放心的付费”,AI看相在交互时会让用户看到程序定位到了用户上传的自拍的面部特征,包括五官的位置和关键点,之后根据所谓的面部识别结果,返回一套组合好的话术。

有良心的开发者可能会根据不同的面部识别信息,结合面相学的一些理论,返回相对与面向学理论分析相关的结果,其他的则深谙舔狗之道,把好听的话排列组合一番,毕竟用户花钱了就要让用户爽,当一个舔狗准没错。

我用武林外传里的老白测试了下这些AI看相小程序,结果都是一些正向的模糊的评价,而且经过测试发现,相当一部分AI看相程序对同一张照片的不同次的识别结果是不同的,这也基本可以说明,测算答案大多是排列组合来的。

当然,不排除未来会有真实有效的AI算命应用出现,毕竟算命看相的本质就是一种算法,但当前所谓的AI算命是一种割韭菜圈钱的娱乐。

3. 超千亿的玄学市场

除了爆火的AI算命外,整个玄学赛道在资本市场可谓火热。

整个玄学行业有多大呢?

算命公司“高人汇”的创始人袁钰膦曾表示:

“中国约有14亿人口,16~50岁的目标用户占比约45%,其中付费用户约16%,他们年均占卜算命最低消费为1000元,合计下来,玄学行业就是超1000亿的市场。”

据创投媒体铅笔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 2018年9月,已有数十家玄学相关的创业项目获得了几十万至几千万不等的融资,到如今,虽然有以神棍局为代表的不少曾经火热一时的项目成为了历史,但也有以灵机文化为代表的项目越做越大(现如今很多命理面相等测算应用都出自灵机文化)。

而在国外,早已有两家与命理相关的凭借着标准化的商业模式上市企业:日本的Zappallas以及新加坡新天地集团,从风水咨询到城市规划,从跨国银行、房地产企业等各类资本巨头到中国富豪榜上的富豪,不少都是它们的客户。

我在调研过程中普遍发现,当前玄学赛道中靠花大量时间去研究术数并实现模型化算法化的产品少之又少,毕竟资本没有那么多耐心和时间等待一个很长的周期去验证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所以常见的玄学创业项目的核心玩法逻辑和各种互联网创业项目异曲同工,从研究客户心理和营销方法、爆款战略入手,玩概念玩IP,矩阵化产品触达更多用户,同时实现产品的商业模式的标准化和可复制化。

常见方式比如通过创作玄学相关内容在各个渠道发布吸粉来建立自己的流量池,然后向淘宝、微信、各类APP等引流,再通过定制各种付费玄学服务的方式、卖玄学周边的方式来获利。比如曾经估值几亿的同道大叔,便是先是靠创作星座相关内容吸粉,将星座人物IP化,最后做电商卖周边获利。

除上述常见的玄学项目外,甚至出现了基于八字分析的天使投资众筹平台。在创投圈中,对于投资人来说,很多投资是在识人投人,那么如何去鉴别一个被投资人是否值得投资呢?便是基于这样的利基市场,出现了基于创始人八字分析的天使投资众筹平台,据说效果显著,“用这种方式投项目,一年估值翻20倍”。

03 识微见几

我们再说回玄学,要理解玄学产品的火热,资本市场的青睐,除了要知道玄学是什么,玄学产品业务有哪些,还要从认知及心理层面去理解这种需求产生的本源:用户群体的认知体系如何影响这种需求的产生?从心理层面上看人们为何会选择相信?

1. 东西方认知差异

认知是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决定了人们的行为逻辑和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也是不同人群需求差异的根源。依据玄学五术建立起来的玄学产品便是产生于华夏文明的认知体系。我们从语境和东西方思维两个方面来阐述这种认知差异。

在说语境前,我们先来解释下什么是场景。场景分为场和景,场为时间、空间,景为情景、交互,场景即为当用户存在于特定条件的时空下,在情景交互中产生情绪变化。

那什么是语境呢?

语境是指说话的人使用语言的环境,这种环境包括时间、空间等。关于国学的语境,我们举一个经典的案例: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如果将诗中的汉字改为阿拉伯数字:

2只黄鹂鸣翠柳,1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1000秋雪,门泊东吴10000里船。

好像意思没变,但也会发现,绝句不再是绝句,这就是国学的语境。东方玄学产品的需求产生源于我们的国学语境,它也是东方玄学产品存在的大场景。所以结合国学语境去理解玄学是有必要的,这就好比要结合场景才能谈论需求。

那上述例子这种语境的差异缘何而来?这种差异的来源首先源于东西方思维的差异。这种思维差异可以体现在美国心理学家尼斯贝特的话:

“看到一块木头,中国哲学家看到的是由单一物质组成的或由几种物质水融构成的无隙整体,而希腊哲学家看到的则是由多个微粒组成的物体。”

这种思维的差异源于看待世界的方式,从社会层面来说,西方社会讲科学,讲逻辑,科学针对自然,讲求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历史上中国社会的学问则针对人文社会,讲求融入社会、天人合一。科学一词本就是西方语汇,讲科学本质就是一种逻辑思维,这也是为什么李约瑟说“近代中国没有产生科学”。

当今中国社会也是“讲科学”的,这是与封建社会的巨大差别之一,但伴随华夏文明几千年绵延至今没有改变的,是侧重用整体观念看待事物,透过客观现象看本质。

中西方的思维差异本身源于数千年来环境所带来的的影响,而“科学”本身仅是这几千年来环境影响的显性表现,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种影响带来了看待世间万物的思维和认知差异,也就带来了迥异的社会文化体系和为人处世方式。

这也是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几千年来深深刻进每个华夏子孙骨子里的,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华夏社会的认知体系。

认知完全建立于逻辑思维教育体系下的人群更难接受玄学的体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中医是骗人的。讲完了东西方文明所带来的认知影响,我们再从心理层面上来看为什么人们会选择相信玄学。

2. 心理层面分析

我们抛开真实的玄学,仅从当前的玄学产品来思考,从心理层面上看决定用户热衷于此的心理因素究竟有哪些呢?

首先,是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是指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甚至空洞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并认为它特别适合自己并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人格特点。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巴纳姆效应是由于“主观验证”产生,“主观验证”对于人心理产生的影响源于人的自我暗示。

如果人们在一件事情上已经有了自己的预设立场,哪怕自己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这种预设立场,也会去搜集各种支持自己预设立场的证据来验证。即使证据毫无相关,“主观验证”的思维也会使人们在不相干的事情中找到一个逻辑让它符合自己的设想。

我们回头来看刚才AI看相的结果,“得到长辈或领导的照顾和提携”、“由于自己会在名誉和声望上努力营造,必然会有所收获”、“重感情为朋友豁的出去”、“在逆境中挣扎生存,不会灰心失望”、“懂得照顾家人”… 很多模糊化的正向描述,在当人们拥有任何一个小的案例佐证或者潜意识的时候,就会认为这种描述是与自己符合的。

再者是幸存者偏差理论,幸存者偏差(Survivor bias)是指当信息的获取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那么获取到的信息则会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也就是只看导致结果的过程,从而盲目相信该过程是导致结果发生的条件而忽略其他条件。

幸存者偏差也可以理解为以小概率事件的结果为出发得出的结论。比如读书无用论:“读书厉害考个好大学有什么用,不还是给没念过书的老板打工,xxx(某土豪)当年没读大学不一样当老板”。再比如“我朋友就是吃这个药好的”、“那家老板就是搞这个赚的钱”。换句话说,幸存者偏差也是一种对个案的迷信。

除上述两种心理之外,很多人更多的求的是一种心理安慰。在面对未知的、不可控的事情时,无论多理性的人多少都会存在焦虑,这种焦虑源于未知及不可控事情带来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影响是科学和理性无法弥补的。所以只要有焦虑存在,为了获得确定感,在寻找心灵的安慰这件事上就有生意可做。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抽象出来的用户需求满足的路径其实就是:让用户感受到同理心→ 给用户正向暗示 → 达到解压目的。

所以归根结底,对于现在的很多玄学产品来说,说一些笼统一点的暗示性的正向词汇,用户在焦虑的状态下会自然而然的将自己往这些词汇上靠拢。相当一部分用户就是要一个心理安慰,也没人不愿意听好话,只要尽可能给模糊的正向的提示,其实这门生意就做成了。

04 知来藏往

了解了玄学的概念,分析了现有的业务形态,理解了这种认知和思维方式的产生和差异,我们再来看未来玄学领域存在的利基市场。

1. 翻译是门好生意

所谓翻译这门生意就是知识付费,是通过使用白话将原本晦涩难懂的专业语言翻译成小白也能看懂的人话,让用户更容易接受,更容易拥有获得感,哪怕用户之后根本记不住。

已被下线的神棍局的风水课就是玄学领域知识付费业务的典范,在已有的知识付费的环境下,有知识获取需求及付费习惯的用户基数很大,所以直白友好并能让用户更容易拥有获得感的知识付费产品值得期待。

2. AI赋能玄学

虽然当前的AI算命已经被搞成了娱乐项目,但AI+玄学依旧是玄学产品的创新方向之一,但也需要真正的耐住性子将术数理论模型化算法化,而这个需要时间来沉淀,在政策风险未知的情况下又有多少人愿意耐着性子去做呢。所以也会有行业人士认为,如果不是互联网算命业务本身的合法性存疑,AI算命确实是一个有刚需有市场的场景,而且这也是目前可以预见的将“有效的”算命看相占卜成本降到最低的方式。

3. 产品形象人格化

玄学产品可以参考目前星座产品常用的人格化星座形象的方法,考虑引入二次元等人格化方式。人格化的产品形象除了可以更好的让用户记住和接受产品,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吸引年轻的用户。

4. 泛玄学IP的应用

我理解的泛玄学IP包括和玄学相关的人物、故事、传说、风俗等,对于神秘事物的兴趣是相当一部分人群的普遍情况,但是近几年层出不穷的诸如盗墓类型的玄学IP,早已经抬高了观众们的眼界。而且在各种风水玄学相关IP作品的教育下,相当一部分人群也已经过了编剧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时候。高质量的泛玄学IP应用也是当前可以努力的方向。

我们来看一个泛玄学IP的优秀案例:

《尼山萨满》是腾讯 NEXT Studio 孵化的一款由六名毕业生设计的音乐游戏,取材自北方少数民族玄学文化:满族口传文学《尼山萨满传》,该游戏通过中国剪纸的画风,讲述了一位名为尼山的萨满前往冥界为孩童找回灵魂的故事,玩家通过“敲鼓”的方式为尼山手中的萨满神鼓施加神力。

虽然只是讲了一个萨满的故事,但这款小而美的游戏经推出后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作为一款以少数民族传说为背景的音游类功能,也算是泛玄学IP的一次优秀制作。

05 后记

玄学如其名“玄之又玄”,不论真假与否,是迷信还是迷不信,在安全感缺失的社会,面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对好运气的渴望,玄学产品的需求会长期存在。

按社会学的理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预期,但如果完全选择了相信,则成了完全的唯心。无论有多在意风水命理,都无法否认,最大的风水在于人心,世间最好的风水是善良。无论有多相信玄学,都应该知道一切的缘起在于自己的本心,哪怕命的好坏是生下来就定了的,你的努力与善良也会让你获得更多的美好。

所以,不论是魏晋玄学之风初盛,还是互联网浪潮下玄学产品借壳而生,玄学从诞生、流变、演进到以各类载体为媒映射生活,其发展的根基就是民众对不确定性的抗拒和对美好生活的希冀,是根植于生物本能深处的人性。

而希望未来玄学产品要做的,不是跑马圈地收割感情税,也不是以科技为名圈钱营销,而是在真实的需求下,在有限度的商业行为下,能抽取玄学精华,借助现代化的分析手段,客观满足受众需求,或许这才是玄学产品进入精细化发展阶段后的生命力所在。

注:本文部分内容来源我几个月来参与线下、线上活动的整理和思考,以及对于道教、玄学等资料阅读后的整理,在此感谢重大北京数字经济分会、分会玄学坛提供的平台及线下活动,感谢校友们无私的讲解和帮助。

欢迎留言和我聊聊你的看法。

作者:YUE,2021届计算机硕士在读,Deep Learning方向,曾做过策略产品、数据产品等PM实习。微信公众号:RE完美主义者。

本文由 @YUE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江湖算命绝技,看流年月日推生死,空亡速查表,命犯童子煞,天罗地网

江湖算命绝技,看流年月日推生死,空亡速查表,命犯童子煞,天罗地网

江湖算命绝技,看流年月日推生死,空亡速查表,命犯童子煞,天罗地网

江湖算命绝技,看流年月日推生死,空亡速查表,命犯童子煞,天罗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