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又名‘赵正’,亦为‘赵政’,或为‘祖龙’,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其祖父为秦国第四任秦孝文王嬴柱,其父是秦国第五任秦庄襄王嬴子楚。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壬寅,公元前259年)正月初一,赢政出生在当时的赵国国都邯郸廓城(大北城)温明殿遗址、丛台以南,位于今城内中街以东,丛台西南朱家巷一带。《史记》记载: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豹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意思是说,此人未发达时可忍受别人的过激语言,一旦高居要位当即抹脸无情。
秦庄襄王三年(甲寅,公元前247年),嬴政的父亲秦庄襄王赢子楚卒,13岁的嬴政被丞相吕不韦扶立为王,是为‘秦王政’,尊生母赵姬为帝太后。即位初期,因为年少无法把持朝政,遂尊吕不韦为‘仲父’,国政交其全权把持。此后10年,亦为吕不韦的时代,他呕心沥血将秦王朝打理得国富民强,并且自掏腰包,聚集门客撰写《吕氏春秋》,为的只是在学术史上争得一席之地。就这样,秦国从公元前246年-237年,吕不韦成为秦国的大政方针制定者。此时,帝太后赵姬年不满三十,难耐深宫寂寞,常邀吕不韦入宫媾和。
同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李斯入秦,成为吕不韦的门客,并得到赏识,任为郎(一般取自公卿等官僚子弟,一方面作为皇帝扈从,一方面学习政务,是秦汉之际出仕的重要途径)。
秦王政元年、楚考烈王十八年、齐田建十九年、魏安釐王三十一年、韩桓惠王二十七年、赵孝成王二十年、燕姬喜九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秦采纳韩国(河南)新郑人郑国建议,兴修大型灌溉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余里。其实,郑国的真实目的是想通过这项大型工程,耗竭秦国实力,以延缓攻打韩国的时间。修建过程中,郑国间谍身份暴露,他为自己辩解:“臣为韩国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赢政认为有理,让他继续主持水渠工程。此渠历时10年建成,据《史记》记载:郑国渠修建后,关中成为天下粮仓,赢得天府之国美名,从而改变了关中农业面貌,使得八百里秦川成为富饶之乡,为秦统一中国打下物质基础。为了纪念郑国功绩,该渠命名曰‘郑国渠’。
同年,赢政于骊山北麓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墓。
秦王政二年、楚考烈王十九年、齐田建二十年、魏安釐王三十二年、韩桓惠王二十八年、赵孝成王二十一年、燕姬喜十年(丙辰,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赵丹,任廉颇代理相国。不久,赵丹卒,其子赵偃嗣位,是为赵悼襄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因与乐乘有隙,受其排挤奔魏,楚使人邀之,任为大将,后卒于楚国寿春(今安徽寿县)。
同年,秦将军麃公攻魏国卷地(今河南原阳西北),斩首3万。
秦王政三年、楚考烈王二十年、齐田建二十一年、魏安釐王三十三年、韩桓惠王二十九年、赵悼襄王元年、燕姬喜十一年(丁巳,公元前244年),秦国大饥。
同年,秦大将蒙骜攻韩,夺取12座城邑。
这一年,赵任李牧为大将,攻燕,陷武遂(今河北徐水)、方城(今河北固安)。
时值,匈奴统一长城以北诸蛮族,其势渐大。
秦王政四年、楚考烈王二十一年、齐田建二十二年、魏安釐王三十四年、韩桓惠王三十年、赵悼襄王元年、燕姬喜十二年(戊午,公元前243年)春,秦大将蒙骜攻魏,陷氏篸、有诡二城。
同年十月,秦遭蝗灾,令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中国卖官制度自此始。
这一年,信陵君魏无忌伤于酒色,得疾而卒,冯谖哭泣过哀亦亡,宾客自刭从死者百余人。不久,魏安釐王魏圉卒,其子魏增嗣位,是为魏景湣王。
再说,楚考烈王在位已久,尚无子息,春申君黄歇遍求妇人宜子者以进,还是没有得孕的。赵人李园为春申君门下舍人,有妹李嫣色美,欲进楚王,恐久后以无子失宠,遂将妹先献春申君,待之有娠,私下对李嫣说:“为妾与为夫人孰贵?”李嫣笑答:“妾如何能与夫人相提并论!”李园又问:“然而为夫人与为王后孰贵?”李嫣又笑答:“当然王后贵盛!”李园这才将话道明:“你在春申君府中,不过是个宠妾罢了。今楚王无子,幸汝有娠,倘进楚王,他日生子为王,汝为太后,岂不胜于为妾乎?”遂教以说词,李嫣一一领记。
夜间侍寝之际,李嫣依兄之言对黄歇说:“楚王之贵幸君,虽兄弟不如也。今君相楚20余年,而王未有子,千秋百岁之后,更立兄弟;兄弟于君无恩,必将各立所亲之人,君安得长久有宠?”黄歇闻言,沉默不语。李嫣又说:“妾有一计,不惟免祸,而且多福,但妾负愧,难于自吐。又恐君不听,所以未敢言。”黄歇道:“你为我画策,何为不听?”李嫣道:“妾今日觉有孕矣,他人莫知,幸妾侍君未久,诚以君之重,进妾于楚王,王必幸妾,妾赖天佑生男,异日必为嫡嗣,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尽可得,孰与身临不测之罪乎?”黄歇顿悟道:“‘天下有智妇人,胜于男子’卿之谓也!”
次日,密将李嫣出居别舍之后,黄歇入言楚王:“臣闻李园之妹有色,相者皆以为宜子,当贵,齐王方遣人求之,王不可不先也!”楚王当即命内侍宣取李嫣入宫,大为宠爱。及产,双生二男:捍、犹,楚王喜不可言,立李嫣为王后,长子羋捍为太子,李园为国舅,贵幸用事,与春申君相并。
秦王政五年、楚考烈王二十二年、齐田建二十三年、魏景湣王元年、韩桓惠王三十一年、赵悼襄王二年、燕姬喜十三年(己未,公元前242年),秦知魏新丧君,加之信陵君魏无忌亦亡,思报败绩之仇,遣大将蒙骜再次攻魏,夺取酸枣(今河南延津县西南)、燕(今延津东北)、虚(今延津东)、长平(今河南西华东北)、雍丘(今河南杞县)、山阳(今河南焦作东)等20城邑,并在这里置东郡。
同年,燕乘赵国疲惫,数次惨败于秦,加之廉颇出奔,乃遣大将剧辛攻赵。赵大将庞煖拒之,大战于胡卢河(古河流名,位于今河北宁晋县东南),斩剧辛,俘燕军2万。此乃《东周列国志》第一百零二回‘胡卢河庞煖斩剧辛’。再说,庞煖欲乘败燕之威,‘合从’列国,并力图秦之计。时值,除齐附秦外,韩、魏、楚、燕各出锐师,多者四、五万,少亦二、三万,共推春申君黄歇为上将。
秦王政六年、楚考烈王二十三年、齐田建二十四年、魏景湣王二年、韩桓惠王三十二年、赵悼襄王三年、燕姬喜十四年(庚申,公元前241年),楚、赵、魏、韩、卫再结合纵盟约,联兵攻秦,楚考烈王芈完任纵约长,春申君黄歇用事,代理统军。兵至函谷关,秦开关出兵,联军不战而走。自此,秦益为诸国所畏。
同年,秦攻魏,陷朝歌(今河南淇县)。
这一年,楚自钜阳(今安徽太和)迁都寿春(战国楚邑名,位于今安徽寿县)。
卫元君率其宗室迁居野王(今河南沁阳),只有一小城苟延残喘。
秦王政七年、楚考烈王二十四年、齐田建二十五年、魏景湣王三年、韩桓惠王三十三年、赵悼襄王四年、燕姬喜十五年(辛酉,公元前240年),吕不韦愤五国攻秦,知本次造谋者为赵将庞煖,乃使蒙骜、张唐,督兵5万伐赵;三日之后,再令长安君成峤与樊於期率兵5万为后继。然而路途之上,樊於期却对长安君说:“今王非先王骨血,惟君及是适子,文信侯今日以兵权托君,非好意也,一旦事泄,君与今王为难。文信侯出入宫禁,与王太后宣淫不禁,夫妻父子聚于一窟,所忌者独君耳,若蒙骜兵败无功,将借此以为君罪,轻则削籍,重则刑诛,嬴氏之国,化为吕氏,举国人皆知其必然,君不可不为之计。今蒙骜兵困于赵,急未能归,而君手握重兵,若传檄以宣淫人之罪,明宫闱之诈,臣民谁不愿奉适嗣以主社稷者?”于是,樊於期草就檄文,四下传布。
秦人多有闻知吕不韦进妾之事,及见檄内怀娠奸生等语,信其为实,虽畏文信侯之威,不敢从兵,未免观望之意。秦王政见檄大怒,乃拜王翦为大将,率军十万将长安君擒获,樊於期逃奔燕国。秦太后脱笄代长安君请罪,求免其死,然秦王政却说:“反贼不诛,骨肉皆将谋叛矣!”长安君成峤闻不蒙赦,自缢馆舍。此乃《东周列国志》第一百零三回‘樊於期传檄讨秦王’。再说,蒙骜与庞煖相恃,等待长安君接应不至,接得檄文大吃一惊,寻思‘吾与长安君同事,今攻赵无功,而长安君复造反,吾安得无罪?若不反戈以平逆贼,何以自解?’传令班师,军马分为三队,亲自断后。庞煖探知秦军移动,预选精兵3万,间道伏于太行山林木深处。此时,秦兵军心已散,大溃,蒙骜战死。
同年,秦攻魏,陷汲县(今河南卫辉)。
这一年,秦相吕不韦所著《吕氏春秋》问世。为了提高这部书的名气,吕不韦将此书于秦国都城咸阳公布,并且宣示:只要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赏赐千金(合黄金一斤)。这就是成语【一字千金】的典故。
嬴政祖母夏太后卒,享年57岁。时值,秦孝文王嬴柱葬于寿陵,其子秦庄襄王嬴子楚葬于芷阳(今西安临潼区),夏太后独葬杜东,东望其子,西望其夫,百年后墓旁当有万家邑。此时,其嫡孙嬴政在位已7年,秦国亦至国力最为强盛时期,周王室早已灭亡,没有了周天子的束缚,所以夏太后得以天子所享的礼制‘天子驾六’下葬。
秦王政八年、楚考烈王二十五年、齐田建二十六年、魏景湣王四年、韩桓惠王三十四年、赵悼襄王五年、燕姬喜十六年(壬戌,公元前239年)四月,21岁的嬴政于秦国国都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意味着即将亲政的他,要开启秦国历史新篇章。史书记载:吕不韦见嬴政年岁渐长,恐怕自己与太后的私情败露,于是开始疏远太后,又怕遭之怨恨,遂将门客嫪毐假施腐刑献之。嫪毐因得太后喜爱,封为长信侯,赐山阳(今山东世野县东南)、太原等地,成为仅次于吕不韦的一股强大政治势力。但是,嫪毐亦怕偷情之事泄露,太后遂以寝宫风水不好为由,搬至离宫,并在那里为嫪毐生下两个私生子。
同年,韩桓惠王卒,其子韩安嗣位,是为韩韩安。
再说,秦王政既定长安君之乱,乃谋复蒙骜之仇。刚成君蔡泽提议:“赵者,燕之世仇也,燕之附赵,非其本心,某请出使于燕,使燕王效质称臣,以孤赵之势,然后与燕共伐赵,我因以广河间(古地区名,位于今河北河间、献县、东光、皋城一带)之地,此莫大之利也!”秦王政允之,遣其往燕。
蔡泽至燕后,对燕王姬喜说:“燕、赵皆万乘之国,一战而栗腹死,再战剧辛亡,大王忘却两败之仇,而与赵共事,西向以抗强秦,胜则利归于赵,不胜则祸归于燕,是为燕计者过也!”燕王道:“寡人非甘心于赵,其奈力不敌何?”蔡泽道:“今秦王欲修五国‘合从’之怨,臣窃以为燕与赵世仇,其从兵殆非得已,大王若遣太子质于秦,信臣之言,更请秦之大臣一人,以为燕相,则燕、秦之间固于胶漆,合两国之力,以雪耻于赵不难矣!”燕王从其言,遣太子丹为质。
然而,秦国议定张唐相燕,张唐认为自己屡次伐赵,今往燕,必经赵过,遂不肯往,就连吕不韦亲自来劝,还是托病不往。时值,吕不韦舍下门客甘罗年十二,系甘茂之孙,劝得张唐前往之后,甘罗自请出使赵国。赵悼襄王闻燕、秦通好,正自烦恼,闻得秦使到来,出郊20里相迎。甘罗对赵王说:“秦之亲燕,欲相与攻赵,而广河间之地;大王不如割5城献秦,以广河间,臣请言于寡君,止张唐之行,绝燕之好,而与赵为欢,夫以强赵攻弱燕,而秦不为救,此其所得,岂止5城?”赵王大悦,以5城地图付之,使还报秦王。秦王得城高兴道:“河间之地,赖孺子而广矣,儒子之智,大于其身。”乃止张唐不遣。
再说,赵闻张唐不行,知秦不助燕,乃命庞煖、李牧合兵伐燕,取上谷(古郡名,位于今河北张家口以东,延庆以西地区)30城,赵得19城,以11城归秦。秦封甘罗为上卿,复以向时所封甘茂田宅赐之。此乃《东周列国志》第一百零四回‘甘罗童年取高位’。忽一日,甘罗梦紫衣吏持天符前来,说:“奉上帝命,召归天上。”遂无疾而卒。但是,燕太子丹却被留在秦国。
秦王政九年、楚考烈王二十六年、齐田建二十七年、魏景湣王五年、韩韩安元年、赵悼襄王七年、燕姬喜十七年(癸亥,公元前238年), 秦攻魏,陷垣县(今山西垣曲)、蒲县(今河南长垣)。
同年,楚考烈王久病不愈,王后李嫣之兄李园想妹怀娠之事,惟春申君黄歇知之,他日太子为王,不便相处,乃蓄死士,将春申君黄歇杀死。不久,楚考烈王芈完卒,其6岁的儿子芈悍嗣位,是为楚幽王。李园自立为相,独专楚政,奉李嫣为王太后,传令尽灭春申君之族,收其食邑。此乃《东周列国志》第一百零三回‘李国舅争权除黄歇’。
至春,彗星见,其长竟天,秦国太史占之:“国中当有兵变!”时值,太后姘夫长信侯嫪毐一次酒醉,斥责中大夫颜泄:“我乃秦王假父,你竟敢惹我。”颜泄听后生气,暗中寻机将嫪毐与太后之事告之嬴政。嫪毐亦知丑事败露,私自动用秦王御玺及太后玺发动叛乱。少年老成的嬴政,早于宫中布下三千精兵,致使叛乱很快得以平定,嫪毐及同党车裂曝尸示众,灭其三族,受牵连者达四千余家,流放蜀地。赵太后软禁雍城雍城(陕西今凤翔县城南)槿阳宫萯阳宫中,两个私生子捕杀。此乃《东周列国志》第一百零四回‘嫪毐伪腐乱秦宫’。
四月,天发大寒,降霜雪,百姓多冻死,民间皆议‘秦王迁谪太后,子不认母,故有此异。’大夫陈忠进谏:“天下无无母之子,宜迎归咸阳,以尽孝道,庶几天变可回。”秦王大怒,命剥其衣,置其身于蒺藜之上,捶杀之,陈尸阙下,榜曰:“有以太后事来谏者,视此!”然相谏者不止,秦王辄戮之,陈尸阙下,前后凡诛杀27人,尸积成堆。
时值,沧州人茅焦适游咸阳,闻听此事,来至阙下,伏尸大呼:“臣闻天有二十八宿,降生于地,则为正人,今死者已有27人,尚缺其一,臣所以来,欲满其数!”秦王政大怒:“炊镬汤于庭,当生煮之,安得全尸阙下,为27人满数乎?”茅焦道:“臣闻之‘有生者不讳其死,有国者不讳其亡,讳亡者不可得存,讳死者不可得生。’夫死生存亡之计,明主之所究心也,不审大王欲闻之否?”秦王政道:“当有何计,可试言之。”茅焦道:“大忠臣不进阿顺之言,明主不蹈狂悖之行。有悖行而臣不言,是臣负其君也;臣有忠言而君不听,是君负其臣也。大王有逆天之悖行而不自知;微臣有逆耳之忠言而大王又不欲闻。臣恐秦国从此危矣!”
秦王政悚然良久,才说:“子所言何事?寡人愿闻之。”茅焦道:“今天下之所以尊秦,非独威力使然,亦以大王为天下之雄主,忠臣烈士,毕集秦庭故也。今大王车裂假父,有不仁之心;囊扑两弟,有不友之名;迁母于萯阳宫,有不孝之行;诛戮谏士,陈尸阙下,有桀、纣之治。夫以天下为事,所行如此,何以服下乎?昔舜事嚣母尽道,升庸为帝;桀杀龙逢,纣戮比干,天下叛之。臣自知必死,每恐臣死之后,更无有继28人之后,而复以言进者,怨谤日腾,忠谋结舌,中外离心,诸侯将叛,惜哉!秦之帝业垂成,而败之自大王也,臣言已毕,请就烹!”秦王政听此,下殿扶起茅焦,命司里收取27人之尸,各具棺椁,同葬龙首山,表曰‘会忠墓’。次日,亲自发驾,往迎太后回宫。此乃《东周列国志》第一百零五回‘茅焦解衣谏秦王’。
秦王政十年、楚幽王元年、齐田建二十八年、魏景湣王六年、韩韩安二年、赵悼襄王八年、燕姬喜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37年)十月,嬴政以吕不韦举荐嫪毐之误,免其丞相之职,放归河南封地。
同年,郑国间谍身份暴露,嬴政虽然继续让其负责郑国渠的修建,却听从秦国贵族之言,不再相信外来客卿,遂下《逐客书》,欲逐六国食客出秦。时值,楚国上蔡(今河南驻马店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人李斯本是吕不韦舍人,因为不服写下《谏逐客书》。此书提及‘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嬴政看完谏书,收回遂客令,任李斯为廷尉(九卿之一,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并用李斯建议,遣间谍携大量金玉离间诸国君臣。
秦王政十一年、楚幽王二年、齐田建二十九年、魏景湣王七年、韩韩安三年、赵悼襄王九年、燕姬喜十九年(乙丑,公元前236年),郑国渠用了10年时间,终于建成,成为中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
同年,秦乘赵攻燕之际,遣大将王翦夺取赵国阏与(今山西和顺)、橑阳(今山西左权)、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安阳(今河北阳原县东南)等地。
这一年,赵悼襄王赵偃卒,其子赵迁嗣位,是为赵幽缪王。
秦王政十二年、楚幽王三年、齐田建三十年、魏景湣王八年、韩韩安四年、赵幽缪王元年、燕姬喜二十年(丙寅,公元前235年),吕不韦回封地已1年有余,各诸侯宾客使者络绎不绝,前来拜访。嬴政闻知恐发事变,写信吕不韦:“你对秦有何功劳?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你与秦有何亲情?号称‘仲父’。你与家人一概迁往巴蜀之地居住吧!”吕不韦知已为秦王所不容,遂饮鸩酒而亡。门下客素受其恩者,相与盗载其尸,偷葬北邙山下,与其妻合冢,今北邙道西有大冢,民间传称‘吕母冢’。
秦王政十三年、楚幽王四年、齐田建三十一年、魏景湣王九年、韩韩安五年、赵幽缪王二年、燕姬喜二十一年(丁卯,公元前234年),秦大将桓龄攻赵,战于平阳(今河南临漳西南),杀赵大将扈辄,斩首10万。赵幽缪王命大将李牧,复战于宜安(今河北藁城西南)肥城(藁城),大败秦军,封为‘武安君’。桓龄战败,逃奔回秦。此乃《东周列国志》第一百零五回‘李牧坚壁却桓龄’。
韩非子画像
秦王政十四年、楚幽王五年、齐田建三十二年、魏景湣王十年、韩韩安六年、赵幽缪王三年、燕姬喜二十二年(戊辰,公元前233年),秦大将桓龄再次攻赵,夺取宜安(战国赵邑名,位于今河北蒿城县西南)、平阳、武城(今河南临漳西南)。秦以所取赵地,建立雁门郡和云中郡。
同年,嬴政因仰慕韩国公子非的著作,遂以武力迫使韩王使韩非入秦。韩非虽然口吃不擅言语,文章出众就连李斯亦自叹不如。韩非入秦后倍受重用,引起李斯妒忌,遂在嬴政面前诬谄,致使韩非毒杀。
秦王政十五年、楚幽王六年、齐田建三十三年、魏景湣王十一年、韩韩安七年、赵幽缪王四年、燕姬喜二十三年(己巳,公元前232年),秦再次大举攻赵,南路军扑邺城(今河北临漳),北路军扑太原(今山西太原),连陷狼孟(今山西阳曲)、番吾(今河北磁县北)。忽遇赵大将李牧,秦不敢战,即行撤退。
早年(公元前239年),燕王姬喜曾遣太子丹入秦为质,至今已有8年。太子丹早年质于赵,与嬴政自小熟识。这次入秦为质,已是秦王的嬴政态度并不友好,太子丹遂从秦逃回燕,寻求报复机会。
秦王政十六年、楚幽王七年、齐田建三十四年、魏景湣王十二年、韩韩安八年、赵幽缪王五年、燕姬喜二十四年(庚午,公元前231年),韩被迫将南阳(今河南修武以西)割于秦。
同年九月,魏亦进献丽邑(其遗址位于始皇陵外城垣北侧约3公里的刘家寨村一带)于秦。
秦王政十七年、楚幽王八年、齐田建三十五年、魏景湣王十三年、韩韩安九年、赵幽缪王六年、燕姬喜二十五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秦将内史胜攻韩,掳韩王韩安,并于韩国故地设置颖川郡(今河南中部及南部地区)。至此,立国104年的韩国灭亡。
同年,赵国发生旱灾,代中地震,墙屋倾倒大半,平地裂开百三十步。
这一年,卫元君卒,其子卫角嗣位。
华阳太后卒,与秦孝文王嬴柱合葬寿陵。
秦王政十八年、楚幽王九年、齐田建三十六年、魏景湣王十四年、赵幽缪王七年、燕姬喜二十六年(壬申,公元前229年),秦大将王翦、杨端和,联兵攻赵,赵幽缪王遣将领李牧、司马尚抵御。秦两路军马甚患李牧,不敢冒进。秦王嬴政复遣王敖至军中,与王翦合计,重金贿赂赵幽缪王宠臣郭开,四处散布谣言,声称李牧、司马尚谋反。昏聩的赵王派遣宗室赵葱、投赵齐人颜聚前往取代李牧、司马尚。李牧拒不从命,为赵人布置圈套捕获斩杀。此乃《东周列国志》第一百零六回‘王敖反间杀李牧’。
秦王政十九年、楚幽王十年、齐田建三十七年、魏景湣王十五年、赵幽缪王八年、燕姬喜二十七年(癸酉,公元前228年),秦闻李牧亡,即遣大将王翦攻赵,陷赵都邯郸,掳赵幽缪王赵迁。赵迁兄赵嘉率其宗族数百逃至代郡(今河北蔚县),自立为代王。于是,秦在赵都邯郸一带设置邯郸郡。
同年,嬴政之母赵太后卒,与秦庄襄王嬴子楚合葬芷阳(今陕西西安东)。
这一年,楚幽王芈悍卒,其弟芈郝嗣位,是为楚哀王,其庶兄芈负刍杀之,自立。
魏景湣王魏增卒,其子魏假嗣位。
秦王政二十年、楚负刍元年、齐田建三十八年、魏魏假元年、赵代王元年、燕姬喜二十八年(甲戌,公元前227年),一直怨恨嬴政的燕太子丹逃回国后,乃散家财,大聚宾客,谋为报秦之举。时值,于公元前240年从秦奔燕的樊於期被燕太子丹奉为上宾,太傅鞠武又向燕太子丹推荐田光。
田光请荆轲(齐大夫庆封的后人)饮酒,并对其说:“荆卿尝叹天下无知已,光亦以为然,然光老矣,精衰力耗,不足为知已驱驰,荆卿方壮盛,亦有意一试胸中之奇乎?”荆轲道:“岂不愿之,但不遇其人耳。”田光道:“太子丹折节重客,燕国莫不闻之。今者不知光之衰老,乃以燕、秦之事谋及于光,光与卿相善,知卿之才,荐以自代,愿卿即过太子宫。”荆轲答:“先生有命,轲敢不从!”田光欲激其志,抚剑叹道:“光闻之‘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今太子以国事告光,而嘱光勿泄,是疑光也,光奈何欲成人之事,而受其疑哉?请以死自明,愿足下急往报于太子。”说毕拔剑自刎而死。此乃《东周列国志》第一百零六回‘田光刎颈荐荆轲’。于是,荆轲投至燕太子丹门下。
不久,荆轲找到樊於期,对其说:“将军得祸于秦,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殁,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军将何以雪其恨乎?”樊於期仰天长叹:“某每一念及秦政,痛彻心髓。愿与子俱死,恨未有其地耳。”荆轲说:“今有一言,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肯听吗?”樊於期问其计,荆轲踌躇良久,方说:“某之愚计欲刺秦王,恐不得近也,诚得将军之首以献于秦,秦王必喜见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斫其胸,则将军之仇报,而燕亦得免于灭亡之患,将军以为何如?”樊於期奋臂高呼:“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而恨其无策者也,今乃得闻明教。”当即拔剑自刎而死。燕太子丹遂遣荆轲携其首,入秦以献城为名,施机行刺。
临行,太子丹及荆轲的几个好友,身着白衣白帽,一直将之送至易水旁(燕国南部边境,今湖北易县附近),这才挥泪决别。将要分手之时,其友高渐离击筑,荆轲合着音乐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淮南子·秦族训》记载:“荆轲西刺秦王,高渐离为击筑,而歌于易水之上,闻者莫不瞋目裂眦,发植穿冠。”这就是成语【一去不复还】【瞋目裂眦】典故。然而刺杀失败,荆轲被杀。此乃《东周列国志》第一百零七回‘献地图荆轲闹秦庭’。
同年,嬴政遣王翦、辛胜攻燕。燕、代两国发兵抵抗,被秦军败于易水(今河北易县境内)以西。
秦王政二十一年、楚负刍二年、齐田建三十九年、魏魏假二年、赵代王二年、燕姬喜二十九年(乙亥,公元前226年)十月,王翦带兵夺取燕国国都蓟城(今北京),燕王姬喜逃奔辽东(今辽宁辽阳),秦将李信带兵追击。燕王只得杀太子丹,并将其人头献与秦以求和,秦不许。
秦王政二十二年、楚负刍三年、齐田建四十年、魏魏假三年、赵代王三年、燕姬喜三十年(丙子,公元前225年)五月,天降大雪,平地深二尺五寸,寒凛如同严冬,人谓太子丹怨气所致。燕王将太子丹之首,函送李信军中,为书谢罪。李信驰秦,对秦王政说:“五月大雪,军人苦寒多病,求暂许班师!”尉缭却说:“燕栖于辽、赵栖于代,譬于游魂,不久自散,今日之计,宜先下魏,次及荆、楚。二国既定,燕、代可不劳而下。”嬴政听此大喜,下诏李信收兵回国,再命王贲为将,引军10万出函谷关攻魏。
同年,王贲攻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引黄河水灌城。大梁城被水浸坏,魏王假出城投降被杀。至此,立国145年的魏国灭亡,秦遂于魏的东部地区设置砀郡。
这一年,嬴政知李信勇猛果敢,问其:“我欲攻取楚,将军估算一下需多少军士?”李信答:“最多不过20万。”嬴政又问王翦,得到回答却是‘非60万不可’。嬴政道:“王将军老喽!所以胆怯呀!”王翦于是推托有病、告老还乡,嬴政遂遣李信、蒙恬(蒙骜之孙)率20万大军攻楚。
李信攻平舆(今河南驻马店平舆北),蒙恬攻寝丘(今河南固始县东南),大败楚兵。李信年少骁勇,攻下平舆城,引兵而西,攻下申城(今河南南阳县北),遣人持书,约蒙恬会于城父(今安徽亳州境内),欲合兵以捣邾城(今湖北黄冈县西北)。时值,楚闻秦兵深入,拜项燕为大将,率兵20余万,水陆并进。因其探知李信兵出申城,自率大军迎于西陵(今湖北黄冈西北),使副将屈定设七伏于鲁台山诸处。两军交战,七路伏兵俱起,李信不能抵抗,大败而走。
项燕尾随秦军之后,三日三夜不停顿,追及大败秦军,杀都尉7人,军士死者无算。李信率残兵退保冥阨(今河南南阳西南平靖关),项燕复破之,李信只得弃城而遁。蒙恬尚未到达城父,已闻李信兵败,亦退入赵界。嬴政得到兵败消息,大为震怒,后悔没有采用王翦计策,亲往频阳向之道歉,请其率60万大军攻楚。此乃《东周列国志》第一百零七回‘论兵法王翦代李信’。
秦大将王贲(王翦之子)攻楚,陷10余城。
韩都城发生叛乱,秦出兵平定,乘机处死韩王安。
秦王政二十三年、楚负刍四年、齐田建四十一年、赵代王四年、燕姬喜三十一年(丁丑,公元前224年),秦大将王翦带兵60万,大破楚军于蕲(今安徽宿县东南),攻入楚国都城寿春(今安徽淮南寿县),斩杀楚将项燕,俘虏楚王负刍,遂于此地设置九江郡、长江郡,并收楚国故疆设置楚郡。
秦王政二十四年、楚负刍五年、齐田建四十二年、赵代王五年、燕姬喜三十二年(戊寅,公元前223年),嬴政发驾亲至樊口(今湖北鄂州西北)受俘,责芈负刍弑君之罪,废为庶人。至此,立国519年的楚国灭亡。
秦王政二十五年、齐田建四十三年、赵代王六年、燕姬喜三十三年(己卯,公元前222年),嬴政拜王翦之子王贲为大将,攻燕王于辽东,虏燕王姬喜,送入咸阳,废为庶人。至此,立国111年的燕国灭亡。
同年,王贲回师途中,攻代郡,赵代王嘉战败欲投匈奴,王贲追至猫儿庄(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东南)将之擒获,赵代王嘉自杀,于该地设置代郡、辽东郡。至此,立国105年的赵国灭亡。
秦大将王翦军续进,降服群蛮,置会稽郡(今江苏苏州),班师回咸阳,秦王赐黄金千镒,许其仍旧归老频阳。
秦始皇二十六年、齐田建四十四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大将王贲自燕、代回军,南下攻齐,虏齐王建,在其旧地设置齐郡(今山东淄博东北)、琅邪郡(今山东胶南县西南)。至此,立国139年的田齐国灭亡。
同年,秦迁田建于共县(今河南辉县),惟茅屋数间,在太行山下,四围皆松柏,绝无居人,最终饿死。
这一年,卫仅据一城,卫君如一县令,臣服于秦,秦统一中国。此乃《东周列国志》第一百零八回‘兼六国混一舆图,号始皇建立郡县’。
~~~~~~~~~~~~~~~~~~~~~~~~~~~~~~~~~~~~~~~~~~~~~~~~~~~~~~~~~~~~~~~~~~~~~
战国时代终结,秦王嬴政称始皇帝,除谥法,废封建,收兵器,并以秦历为国历(10月为岁首)。秦从公元前230年起,到灭齐止,耗时10年,陆续兼并六国,完成统一大业,结束贵族王侯的王国时代,进入君主帝国时代。嬴政自认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从这年起,中国有了‘皇帝’这个称谓。
秦王政自称‘始皇帝’,其命为‘制’,其令为‘诏’,自称为‘朕’,分全国36郡,其后又增4郡,共有40郡,于是召集群臣共商如何治理,有人提议封各皇子王侯爵位,使他们前往新占领土地进行管理,李斯反对:“周天子不就是将天下分给自己子孙?可结局是什么?大家还不是相互疏远,为了一点绳头小利争得你死我活、六亲不认,足以说明子孙亲戚未必可靠。如今,陛下好不容易将这种局面结束,应将权力掌控自己手里,那些皇亲国戚、功臣列将,多赐财物让他们去做个富贵乡公便好!”这番话正中皇帝下怀,秦王朝遂采用‘三公九卿制’,致使官员的任免大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或朝廷手上,不再有血缘恩待、与生俱来的荣耀。
秦灭六国之前,每个地方执行法律、田亩大小、车辆宽窄、服装样式、说话口音、文书写法、使用钱贝皆不一样。统一天下后,始皇帝强力推行统一标准,达到真正统一局面。
始皇帝元年(辛巳,公元前220年),为了有效控制辽阔国土,嬴政下令遣有罪官吏修筑名为‘驰道’的战略大路。
同年秋,秦始皇第一次出巡。史书记载:‘始皇巡陇西(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北地(治义渠,今甘肃原东)、出鸡头山(六盘山支脉,今宁夏泾源泉北),过回中(今陕西陇县西)。’这次巡游,秦始皇沿着祖辈西出秦岭的发迹轨道到达宁夏西部、甘肃东部,经甘肃陇西,到达秦人祖先故地天水、礼县,再沿祖先东进线路回辇宝鸡、岐山、凤翔,归咸阳,有点‘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意义。
始皇帝二年(壬午,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期间,每灭一国,即在都城咸阳北坂,将该国宫殿建筑仿造一遍,时称‘六国宫殿’,致使整个关中地区,自渭河以北、雍门以东至泾河一带,全是宫殿群。
同年春,秦始皇第二次出巡,遍游东方郡县,途经泰山、峄山(今山东邹县东南)、琅琊山刻石,以图宣德扬威。从泰山下来时,突遇暴风雨,曾在一颗树下避雨,因封此树为‘五大夫’。此次路线:到达烟台、胶南后,向东海到达江苏海州、徐州,接着南下安徽,渡淮河至河南,车辙碾过湖南长沙等地,从陕西商县归咸阳。此次巡游返回途中,路过渤海南岸的黄县(今山东龙口),听说当地有个非常厉害的术士徐福,于是召见此人。徐福自称:“渤海中有三座神山,分别为‘蓬莱’、‘方丈’、‘瀛洲’,山上住着很多仙人,手上有种可让人长生不老的奇药。”这番话令嬴政十分感兴趣,遂遣徐福带领童男童女数千,入海求取不死药,然徐福一去不复返。
嬴政巡游返回,路过彭城(今江苏徐州)。彭城东有一条河名为泗水,传说秦昭襄王时派人向周王索要九鼎,移置咸阳,有一鼎飞入泗水,所以欲将此鼎捞出,遂派千余人至水中寻摸,未果。向南渡过淮水,至衡山(今安徽当涂北)、南郡(今湖北江陵),再渡长江,进入洞庭湖,至湘山祠(今湖南岳阳西)时遇大风,几乎不能渡。嬴政问博士:“湘君是何神?”博士答:“听说是尧的女儿、舜的妻子,死后埋葬此处。”嬴政大怒,以为湘君蔑视自己,遣三千刑徒将湘山上树木砍伐一尽,这才从南郡由武关而归。
始皇帝三年(癸未,公元前218年),嬴政命大将屠睢、赵佗率50万大军,发动征服岭南越族战争。秦军兵分5路,经广西北部越城岭、湖南南部九嶷山、江西南康、余干等地向两广地区越族进军。其中,攻占番禺的秦军,经九嶷要塞顺北江而下,直达珠江三角洲地区,顺利占领番禺;进攻广西地区越族的两支大军,由于越人熟悉地形,善于爬山涉水、夜间偷袭,致使秦兵伤亡惨重,就连主帅之一的屠睢亦被杀。战争陷入对峙阶段,长达3年之久。为解兵力不足、粮草供给困难局面,嬴政命监御史史禄在广西兴安县境内开凿沟通湘水与漓江水系的灵渠。
灵渠
同年,嬴政第三次出巡,还是往东,走阳武县(今河南原阳境)南的博浪沙时(今河南中牟县北),险被韩国贵族张良雇用的大力士以铁椎击杀,大索天下3日,不得凶手。继续东行,登上芝罘山,并令李斯刻石颂功。回头经过琅邪,从上党(今山西长治地区)取路而归。再说,张良因为刺杀失败,逃匿地濒东海的下邳县暂避,偶遇圯(桥)上老人黄石公,授以太公兵法。
始皇帝四年(甲申,公元前217年),早在嬴政即位前,各国皆修有长城,为的是防范一些游牧民族。秦伐楚时,北方及西方守备力量相对空虚,匈奴首领头曼居然率兵越过阴山、赵国长城、黄河,侵占河套及其以东地区;西边又侵入秦长城,劫掠陇西、北地(今甘肃宁县西北)、上郡等地,并在距秦都咸阳仅数百里之处烧杀抢掠。
始皇帝五年(乙酉,公元前216年)
始皇帝六年(丙戌,公元前215年),嬴政十分信任的方士卢生从海外带回一本《録图书》,书中称‘亡秦者胡(北方匈奴)也’,遂令将军蒙恬率30万大军,以长公子扶苏为监军,经今陕西榆林进击河套北部;另一路杨翁子率师出萧蒹关直趋河套南部,与主力形成夹击,夺取高阙(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南)、阴山(狼山)、北假(河套以北、阴山以南地区)等地,并在夺回河套地区,重新设置九原郡(今内蒙包头西北),迁内地人口3 万至北河(今内蒙河套地区)、榆中(今内蒙伊金伊金霍洛旗以北地区)屯垦。顾及匈奴来去无踪的特点,又令蒙恬将以前秦、赵、燕三国北部长城连接,建成一条西起陇西郡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郡,全长5000多公里的长城。与此同时,还修建一条全长700 多公里,从咸阳直达内蒙包头的‘秦直道’。
同年,秦始皇第四次出巡,目的地仍为东方。从潼关过黄河前往山西,到达河北邯郸,东抵秦皇岛;出山海关到达辽宁绥中海滨;回途内蒙古,经陕西榆林、延安,归咸阳。此时秦始皇对神仙的向往,已达到不能自已的地步,表示以后自称‘真人’而不称‘朕’。
始皇帝六年(丁亥,公元前214年),灵渠建成。嬴政命大将任嚣、赵佗再次进攻百越各部族,很快击溃今广西等地的西瓯族,今越南中、北部雒越族,整个岭南地区从此划入秦朝版图。为了保持岭南稳定,嬴政令进军岭南将士留守当地‘屯戍’的同时,又遣囚犯、赘婿、商人等类,前往五岭(大庚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间助守,名曰‘谪戌’,通计50万人。于是,这些人等除少数与中原移民女子结婚外,其余多娶越女为妻,他们为岭南地区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农业、手工业技术,为岭南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岭南即今两粤地,旧称南越,因在五岭南面,故称岭南,这是古今不变的地理。
同年,略取陆梁地(今广东、广西),置南海(广州)、桂林(广西凌云)、象郡(广西崇左)。
这一年,大将蒙恬收复沿黄河以东直至阴山的大片土地(原属赵国,后为匈奴占据),设立44座县城,并在黄河险近筑城作为要塞。秦反击匈奴的胜利,给了匈奴贵族侵扰势力沉重一击,致使匈奴单于头曼被迫‘北徙’10余年。
李斯被任为丞相。
始皇帝七年(戊子,公元前213年),嬴政在咸阳宫中举办盛大宴席,邀请70余名声望极高的博士。酒宴之上,博士周青臣等称颂始皇帝改诸侯国为郡县的举措,齐博士淳于越站出劝谏:“我听说殷商和周朝统治达一千余年,分封子弟功臣做为膀臂辅翼。现陛下虽统一天下,然子弟还是平民百姓,若一旦出现夺权篡位的祸患,朝中没有得力的辅佐之臣,靠谁前来相救?不学古代经验而长期统治朝代,我尚未听说;周青臣等当面阿谀奉承加重您的错误,这不是忠臣行为。”嬴政听他这番言论,并不高兴。察言观色的李斯遂站出反驳,将淳于越的这些论点当做谬论,并且指出观点的迀腐之处,皆是受其他六国书籍影响。就这样,嬴政下令焚书,规定史书非秦纪皆烧之。
始皇帝八年(己丑,公元前212年),嬴政征刑徒70余万,于渭河以南上林苑中始建更大宫殿,名曰‘朝宫’,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阿房宫’,号称‘秦川第一宫’。‘阿房’二字为‘近旁’之意,计划是以阿房宫为中心,向外扩建众多离宫别院。
同年,方士侯生、卢生,因替嬴政四处遍访仙药未果,害怕受到责罚,一同逃遁山野隐居。嬴政得知此事,命御史拘捕审讯,涉及在内的方士达463人,全部予以坑杀。结合去年焚书事件,史称‘焚书坑儒’。当时,嬴政长子扶苏上书劝谏:“天下刚刚安定,边远地区百姓尚未归附,儒生们诵读效法孔子言论,陛下却以严厉刑法处置,臣担心天下会因此不安。”怒火尚未消退的嬴政,遂将扶苏发配上郡,令他前去监管大将军蒙恬的军队。
始皇帝九年(庚寅,公元年211年),有陨石落于东郡,当地百姓在陨石上刻下‘始皇帝死而地分’。于是,嬴政下令烧毁陨石,将石旁居住户全部诛杀。
同年十月,嬴政第五次出巡,亦是最后一次,左丞相李斯与少子胡亥随行。
十一月,到达云梦(今湖南、湖北交界的洞庭湖、洪湖地区);又南至九疑山(今湖南宁远南)望祀禹舜;然后顺江东下,经丹阳(今安徽马鞍山东南)至钱塘(今浙江杭州西南),到达浙江(钱塘江)边上,欲渡河,会河水猛涨,被迫沿河上溯120里渡河,上会稽山(今浙江绍兴西南),祭祀大禹,望于南海,立石颂德,即《会稽刻石》,还过吴(今江苏苏州),渡过长江,从海道北至琅邪、之罘。海上见到一只巨鱼(鲸鱼),嬴政命人以强弩射杀。
秦始皇十年(辛卯,公元前210年),转道欲回咸阳,行至平原津(今山西德州平原县南),嬴政病倒,因其平日不愿听‘死’字,群臣皆不敢言。
同年七月,巡行队伍行至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北),病情愈重,年逾半百的他虽然厌恶谈及生死,随着病势加重,深知大限已至,遂召兼管皇帝符玺和发布命令的中车府令赵高,代拟诏书,内容是让扶苏将兵权交由蒙恬,赶紧返回咸阳主持丧事。诏书封好,吩咐火速发出。岂料赵高假意允诺,私将诏书扣留。原来,赵高与扶苏不合,与嬴政少子胡亥关系相睦,担心扶苏继位,自己利益受损,遂等时机篡改诏书。不久,时年50岁、在位37年的始皇帝嬴政驾崩,赵高封锁消息,将其棺材放置在既密封又能通风的辒凉车中,让过去受嬴政宠幸的宦官陪乘,每至适当地方,按常献上饭食,百官照常上奏事宜,宦官于辒凉车中降诏批签。因而,皇帝驾崩之事,只有随行的胡亥、赵高与五、六名宠幸之臣知晓,其余人等均蒙在鼓里。
一日傍晚,车队停下歇宿,赵高带着遗诏找到丞相李斯坦言:“皇上驾崩一事外人无从得知,给大公子扶苏的诏书及符玺在我这,定谁为太子,全在你我,请丞相看着办!”李斯大惊,断然拒绝。赵高又道:“依你之见,从才能、功绩、谋略以及公子扶苏对你的信任来看,你与蒙恬将军谁强?”李斯沉默半晌道:“我不及蒙恬将军。”赵高又道:“丞相是个聪明人,其中利害关系恐怕比我看得更清楚。大公子一旦即位,丞相之职必定落入蒙恬之手,到那时,你还能得到善终吗?胡亥公子慈仁敦厚,望丞相仔细度量。”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李斯妥协。二人篡改遗诏内容,谎称李斯在沙丘接受遗命,立少子胡亥为太子。
时值,皇帝辒凉车继续行走,从井陉至九原正值暑日,尸体在车中发出恶臭,赵高下令往车内装上一石有腥臭气的,让人分不清尸臭还是鱼臭,一路直奔咸阳后,才发布治丧消息。就这样,嬴政的少子胡亥继位,是为秦二世。
秦始皇,一个承载着千古传奇的名字。作为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君主,他开创了自秦以来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体制。然而,这个独一无二的皇帝,为何在49岁时突然暴毙呢?
一、暴秦帝国的崛起公元前221年,秦国大将嬴政在经历了漫长的征战之后,终于率领秦军战胜了其他六国,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秦国取代六国,建立起当时中原地区最强大的帝国。嬴政也在这一年登上了九五之尊的宝座,称为秦始皇帝。
作为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秦始皇深谙权力的重要性。他上台后第一时间就开始了一系列改革,目的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秦国的统治。
比如他废除分封制,建立三级官吏制,这样可以直接管理各地;他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防止各地交流不畅;他还下令修筑万里长城,建立起严密的防御体系;此外,他还开凿连接南北水系的灵渠,扩大了交通运输网络。
这一连串改革举措,使得刚刚崛起的秦帝国国力日渐增强。它不再是从前那些相互竞争的诸侯国,而是一个统一的、集权的大帝国。秦朝的版图也基本定型,为2000多年后的中国奠定了基础。
作为首位统一中国的皇帝,秦始皇的功绩是无人能比的。他结束了的局面,建立起空前强大的帝国。这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无疑是一件伟大的壮举。
然而,随着权力的膨胀,秦始皇也变得盲目自大起来。他沉迷于修建规模巨大的宫殿和陵墓来彰显自己的威严,动用了数十万奴隶进行建造;他下令焚毁掉历史上不利于秦朝和自己的书籍,同时严惩所有说话有悖于他法律的人;他还两次巡视天下,沿途大肆搜寻能延年益寿的仙药。
这一切都显示,秦始皇一方面极度崇尚绝对的权力,另一方面又非常渴望自己可以长生不老。这两种想法交织在一起,让他在权力的顶峰上越发的狂妄自大。
二、妄求长生的后果统一六国的伟大功绩,让秦始皇有些飘飘然,认为这是上天选择他来治理天下的标志。由此,他进一步相信自己就是受天眷顾的天选之子,有资格去追求普通老百姓难以企及的长生不老。
基于这种想法,他开始疯狂的搜罗各地的仙药、丹方,希望通过外力延长自己的寿命。他大肆挖掘道教和其他宗教中的仙道长生方法,命令道士进宫授课,讲解延年益寿的秘术;他甚至亲自主持炼丹炉边的工作,命令道士们尝试炼制传说中的长生不老仙丹。
这些所谓的仙丹,其实大多含有水银、砷等重金属,属于剧毒。但秦始皇为了达到长生的目的,根本不顾身体吃下了大量这样的药物。久而久之,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神智也渐渐混沌。
公元前210年,也就是秦始皇五十大寿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十分恶化,站立和行走都需要人搀扶。可即便如此,他还是不愿意罢休,仍然在四处搜集所谓延寿的药物。这时,一个江湖中自称半仙的术士韩佟进宫启奏,他向秦始皇推荐了一种名为“元水”的长生药水。
三、真相大白的“元水”这位名叫韩佟的江湖术士声称,他发现了一种神奇的鸡血石,这种石头能提炼出一种叫“元水”的药液。只要每天服下元水,就可以长生不老,终成仙福。秦始皇对此深信不疑,当即命人按照韩佟的方法取来鸡血石,每日提炼药水供自己饮用。
其实这韩佟所谓的鸡血石,只不过是含汞的普通矿石而已。提炼出来的所谓“元水”,也就是含汞量极高的液体,属于剧毒之物,并不能令人长生不死。它最多只能起到防腐尸体的作用。
可是秦始皇早已被长生的妄想迷惑,再也辨别不出药水的真假来。他整日大口服下这些含汞药水,致使身体机能迅速衰竭。最终在一次巡视四方的旅途中,49岁的秦始皇突然暴毙,就这么匆匆结束了他当世无双的一生。
根据事后对遗体检验分析,长期服用重金属药物导致的中毒是秦始皇猝死的根本原因。作为第一个统一中国的伟大皇帝,他就是这么被自己的妄想和虚荣心害死的,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四、警示与反思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我们既要看到他的伟大之处,也不能回避他的错误。秦始皇之所以最终命丧黄泉,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他的野心和虚荣心作祟。
先是一统六国之后骄傲自大,妄图通过外力实现普通人做不到的长生成仙;后来又轻信江湖术士的神奇药水,不顾身体大量饮用含汞的剧毒液体。这种盲目自大和妄自尊大的行为,终于害死了他自己。
很多历史上追求长生不老的帝王,比如汉武帝、唐玄宗,他们的结局也都和秦始皇如出一辙。这些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任何人都不应妄自尊大、逆天改命。因为人终归要面对生老病死的必然宿命,这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改变的。
我们还要深刻反思那些追求长生不老的想法其实是多么荒谬。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是宇宙的基本定理,即使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也无法完全打破这个定律。
做为普通人,我们只应顺应自然,正确认识和接受这些,然后尽力过好自己有限的人生,这才是真正的人生智慧。
正如《庄子》所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生与死本就是循环往复、互为表里的,死亡也不是生命的对立面,而只是生命过程中必然的一个环节。如果我们能平和的接受这一点,就更能达到人生的圆满。
结语人生在世,本就寥寥数十载,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珍惜时光,合理规划,享受生命中那些美好的点点滴滴。就像刘若云所说:“死亡教会人生的可贵,生命教会人死亡的宽容。”这句话同样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今天在QQ群里有人说摩羯座的伟人很多,里面就有秦始皇,自己和秦始皇是一样星座的,我一看他发的图片就感觉有问题。先不提坑杀赵国的降卒为什么算在秦始皇身上,这个摩羯座就有问题,于是编者抱着好奇的心思,开始研究秦始皇到底是什么星座的。
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 ,秦庄襄王之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史记•秦始皇本纪》里有记载:”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译文:“秦始皇帝,是秦国庄襄王的儿子。庄襄王曾以秦昭王的孙子的身份作为人质抵押在赵国,在那里看见吕不韦的妾,十分喜爱,就娶了她,生了始皇。秦始皇是秦昭王四十八年(前529)在邯郸出生的。出生后,起名叫政,姓赵。”从记载里我们知道秦始皇是正月出生的,那么这个正月到底是几月呢?
现在的历法和秦朝的历法是不同的,秦朝时用的是颛顼历,而颛顼历是以十月为岁首(也就是正月),轮至次年九月为年末。岁首十月同样称为十月,不改称一月或正月。《史记》里的历法很混乱,时间后期也是混乱不堪,编者认为《史记》应该是按照人物当时所在的历法算,因为《史记》里的事件是之前各国史书里记载的,各国史书肯定是用自己国家的算法。所以,我们推算出秦始皇是十月出生的,前259年正月初一相当于现在的前260年十月初一。而农历和公历每19年重合一次,前260年和2002年农历基本上吻合。在日历上查得2002年十月初一是11月5日。因为《史记》中没有记载秦始皇的具体出生日期,以此推算前后三十天,即11.5-12.5,天蝎座(10月24日~11月22日)或者射手座(11月23日~12月21日)。如果按照百度百科所写(编者没有这三本资料考证这一记录),秦始皇出生在1月27日,也应该是水瓶座(1月21日~2月19日)。
最后,编者纯粹是因为对这个比较感兴趣,才会研究这个问题,古代人物最好还是不要用西方的星座来套用。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