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姓,中华姓氏之一。
部分出自姬姓,商末时,周族首领古公亶父(又称太王)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和季历。
小儿子季历生一子姬昌(即周文王),颇得太王欢心,并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泰伯为了让父亲的愿望实现,于是就携二弟仲雍逃避于江南吴地,建立国家号勾吴。
周武王灭商后,除了把仲雍之后封于吴外,又把泰伯的曾孙仲奕封于阎乡,至此仲奕的后代就以封邑为氏,奉仲奕为阎姓的得姓始祖,又因封仲奕是为了奉祀泰伯,所以阎姓后人奉泰伯为始祖。异体字“闫”。
姓氏起源出自姬姓。为周康王之后,亦以封地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昭王姬瑕的小儿子手心上有一个“阎”字。于是,康王封他于阎城(今陕西省北部一带),其后子孙以封地为姓。
出自芈姓。楚国公族,有阎敖。出自楚国王族伯玙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楚国有支系王族熊伯玙,他被封于阎邑(今湖北麻城),其后有大夫阎敖。 在楚国灭权国之后,阎敖被封尹权,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阎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荆楚阎氏。
少数民族改姓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末明初扎鲁特蒙古岳诺特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
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诸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出自姬姓。为周康王之后,亦以封地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昭王姬瑕的小儿子手心上有一个“阎”字。于是,康王封他于阎城(今陕西省北部一带),其后子孙以封地为姓。
源于达斡尔族,出自清朝时期达斡尔诸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
迁徙分布先秦时期,阎姓一直活动在河北、河南、山西一带。
秦汉时,阎姓西迁陕西、甘肃,进而入四川,向东抵达山东,北移河北、内蒙古。
在唐朝,阎姓在山西发展迅速,成为太原郡十大著名姓氏之一。
唐宋以后阎姓开始在江南出现。
宋朝时期,阎姓大约近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5%,排在第七十四位。
四川为阎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阎姓总人口的1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山东、河南、陕西,这四省阎姓占阎姓总人口的66%,其次分布于河北、山西,这二省的阎姓又集中了16%。阎姓人口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全国形成了西部川秦、东部豫鲁两大阎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阎姓大约近1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3%,排在第一百二十位以后。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阎姓人口增长是负值。这与北方地区长期战乱,尤其是元朝的野蛮统治有密切关系。面对战乱和,受害群体首先应是主体在北方的人群,阎姓是北方地区姓氏,自然受到最惨重的损失。山西为阎姓第一大省,约占阎姓总人口的49%。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山东、河北、河南,这四省阎姓大约占阎姓总人口的95%。宋元明时期,阎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西向东迁移,全国阎姓的分布集中向晋、鲁、冀、豫地区收缩。
当代阎姓分布
当代阎姓的人口已达490多万。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阎姓人口由12万激增到近490多万,增长了25倍之多,
阎姓在长江以北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在豫晋鲁、冀京津、内蒙古大部、陕甘大部、宁夏、鄂皖苏北部、辽宁西部、青海东北部、辽宁大部、黑龙江中部,阎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5%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2.8%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30.8%,居住了大约72%的阎姓人群。在青海湖以东、长江以北的其他地区,阎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25%--0.5%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4.3%,居住了大约17%的阎姓人群。
姓氏名人阎立德:雍州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唐代画家、工程家,与其父毗皆擅工艺、绘画,驰名隋唐间。
阎立本:阎立德之弟,唐代最著名的画家,他继承家学,并师法张僧繇、郑法士,而能变古象今,擅画人物,尤精写真,兼能书法,存世《历代帝王》、《步辇》、《职贡》等图。
阎嘉:晋大夫(《左传》有载)春秋鲁昭公时人,性敏好学,仕晋为大夫。曾与周甘人争阎田。
阎国华: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阎红彦:陕西省安定(今子长)人,红军将领,1927年清涧起义后历担重任,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阎锡山:山西五台(今属定襄)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同盟会会员、元老、辛亥革命后任山西都督。逃到台湾后,曾任“国防部长”,1960年在台北病故,终年77岁。
阎肃:生于河北省保定市。著名词作家。代表作有歌剧《江姐》,歌曲《我爱祖国的蓝天》、《下四川》、《敢问路在何方》、《说唱脸谱》、《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雾里看花》等。阎肃是新中国颇具影响力的词作家,他的很多作品脍炙人口,很多人都可以说是听着阎肃的歌长大的。
阎维文:山西省平遥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青年男高音歌唱家。
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时期曾有无数人以各自的方式留下了自己的痕迹,或是光彩耀目,或是引发动荡。本篇就来聊聊汉末时期的阎姓人物们。
梳理了《三国志》、《华阳国志》、《晋书》中的阎姓人物们,列个名单:阎象、阎柔、阎圃pǔ、阎志、阎忠、阎行、阎温、阎芝、阎宇、阎晏yàn、阎浮、阎缵、阎璞。阎行、阎宇、阎柔在后世都有一定名气,天水郡和巴郡安汉县都有阎姓大族存在
“先主将迎之,而鲁功曹巴西阎圃说鲁北降归魏武”——《华阳国志》
【阎圃,张鲁身边的汉曹,在曹操领兵出征时劝其出降】
“主簿阎象进曰:‘......明公虽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三国志·袁术传》
【阎象,曾为袁术效力,试图劝阻袁术称帝,但没被采纳】
“虞从事渔阳鲜于辅、齐周、骑都尉鲜于银等率州兵欲报瓒,以燕国阎柔素有恩信,共推柔为乌丸司马”——《三国志·公孙瓒传》
【阎柔,向来受到乌丸、鲜卑的信任,所以刘虞部下打算讨伐公孙瓒时,就推举他当乌丸司马】
“上谷太守阎志,柔弟也,为比能素所归信”——《三国志·刘放传》注解
【阎志,阎柔的弟弟,借着兄长的关系,也能与轲比能等部交好】
“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诩有良、平之奇”——《三国志·贾诩传》
【阎忠,汉末时期凉州名士,夸赞过贾诩的才干,也劝过皇甫嵩发动叛乱,后来被王国等人胁迫作乱】
“韩遂在湟中,其婿阎行欲杀遂以降,夜攻遂,不下”——《三国志·张既传》注解
【阎行,韩遂的女婿,曾差点干掉了马超,也因此名扬后世】
“阎温字伯俭,天水西城人也”——《三国志·阎温传》
【阎温,汉末时期凉州别驾,马超意图让他劝降冀城,但他反过来让城中人坚持,因此遇害】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馀人”——《三国志·诸葛亮传》注解
【阎芝,季汉阵营的巴西太守,就是早早逝去,在《后出师表》中被提及】
“蜀遣右将军阎宇将兵五千,增白帝守,以须绩之后命”——《三国志·朱然传》
【阎宇,在季汉后期获得重用,在南中地区其威望成绩尚且比不上马忠】
“行参军建义将军臣阎晏”——《三国志·李严传》注解
【阎晏,季汉将领,只在《废李平公文》中被提及一次】
“间闻界上将阎浮、赵楫欲归大化,唱和不速,以取破亡”——《三国志·胡综传》
【阎浮,胡综口中意图投降吴国的将领,但没能成功】
“阎缵,字续伯,巴西安汉人也”——《晋书·阎缵传》
【阎缵,阎圃之孙,其父阎璞在吴国担任牂牁太守。阎缵为官清正,曾多次上书力谏】
如有疏漏,还望补充。
阎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七十七位姓氏,豫鲁冀晋是阎姓比较有影响的地区。当今阎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27%,总人口大约在360万。
阎的名义《说文》:阎,本义为里巷中的门。引申有巷里、胡同之意。后来成为地名,居于阎地的遂以此为姓。
阎姓起源阎姓的起源与演变主要有二:
一、出自姬姓
相传有三个分支,第一分支是周武王灭商后,寻找泰伯和仲雍后裔,获仲雍曾孙仲奕封于阎乡,子孙以乡名为氏。第二分支是西周初,周康王封其孙于阎邑,子孙以邑为氏。第三分支是春秋时晋成公之子公子懿食采于阎邑,后来晋灭之,子孙散处河洛,遂以邑为氏。三支阎氏均出自周先祖古公亶父之后。春秋时鲁昭公九年,晋阎嘉与甘人争阎田。晋人阎嘉食邑于阎,阎在河阳解邑内,解在周京畿内,临近春秋时甘国,阎、解、甘等地处河洛,河洛指黄河和洛水之间的地方,所以阎的古址在今河南洛阳西南。姬姓阎氏当以地名为氏,其历史至少有3000年。
二、出自芈姓
楚大夫食采于阎,因氏。楚武王灭权后,迁权于那处,使阎敖尹之。阎敖,又叫鬲敖,乃楚武王时重臣,是芈姓分支,即楚之旁支。阎敖是楚公族,为阎氏族的豪酋,系楚王族中担任国家烧制鬲陶窑的官长。芈姓阎氏的历史大约有2700多年。
外族基因融入
我国的阎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动。历史上外族改姓阎的事件发生在南北朝以后,主要的有河南河阴的阎氏出自鲜卑族,清满洲八旗的布雅穆齐氏族的集体改姓阎。这些少数民族与汉族混居后,最终被同化成当地的阎姓汉民。
阎姓分布阎姓分布频率图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阎姓人口由12万激增到近360万,增长了30倍,阎姓人口的增加速度远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宋朝至今1000年,阎姓人口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四省,大约占阎姓总人口的53.6%,其次分布于陕西、黑龙江、辽宁、安徽、内蒙古,这五省区又集中了24.6%的阎姓人口。河南居住了阎姓总人口的18.1%,为阎姓第一大省。形成了豫冀鲁晋地区阎姓高比率区,并向西北和东北方向逐渐扩散的分布状。在近600年间,阎姓人口主要的流动方向是由中原向西部、东部的回迁,向南方的移民较少。
阎姓血型阎姓人群的血型分布图
阎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
O型占30.4%,A型占27.3%,B型占32.3%,AB型占10%。
阎姓名人阎立德
阎立德(约596年—656年),名让,字立德,以字行。唐代建筑家、工艺美术家、画家,北周武帝宇文邕外孙。出身于工程世家,唐武德至贞观年间任尚衣奉御、将作少匠、将作大匠、工部尚书等。曾受命营造唐高祖山陵,督造翠微、玉华两宫,营建昭陵,主持修筑唐长安城外郭和城楼等。对工艺、绘画造诣颇深,曾主持设计帝后所用服饰。绘画以人物、树石、禽兽见长,与弟阎立本同为著名画家。李嗣真在《论画》中称其画为上品之第三。
阎立本
阎立本(601年—673年),雍州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人,唐代政治家、画家。其擅长工艺,多巧思,工篆隶书,对绘画、建筑都很擅长,绘画线条刚劲有力,神采如生,色彩古雅沉着,笔触较顾恺之细致,人物神态刻画细致,被时人列为“神品”,代表作品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像》等。
阎应元
阎应元 ,字丽亨,汉族,直隶通州人(今北京通州),明末抗清名将,抗清英雄,江阴抗清三公之一。1645年,即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任江阴典史期间,率十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余门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史称江阴八十一日。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终英勇就义。
阎姓传统文化郡望和堂号:阎姓的郡望主要有天水、河南、乐安、太原等。阎姓的堂号主要有丹青、右相等。“丹青”和“右相”堂号均典出唐朝阎立本。阎立本善画画,拜右丞相,当时姜恪因战功封左丞相,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赞叹。
阎姓的重要楹联有四副:
礼让化民;清平裁士。
抚士得死力;谏役慰民心。
右相驰誉丹青;洪都棨戟遥临。
右相丹青盛誉;山人诗作清名。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