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本文分享两个平时很容易混淆的汉字“诸”和“褚”。它们一样吗?是不是经常被误认为是一个汉字?“诸”和“褚”外形非常相似,它们右边都是同一个偏旁(者)。下面我们用最简单的表述,把它们的本质区别开来。
汉字不同
诸zhū: 辨说,辩论,引申众多、许多诸,左边一个“讠”,表示说话,其本义是辨说,辩论。但我们常用的意思是:众多,许多。比如词语:诸多、诸子百家等。其中诸子百家也是来形容先秦时期学术派别很多,《四库全书》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也说明当时的文学流派非常的鼎盛。这里大家只需要记住“ 诸”常表达的意思是“众多的,许多的”。
诸子百家
诸zhū是从“者”分化出的一个形声字。“诸”右边是一个者,“诸”是从“者”分化出的一个形声字。西周金文中“者侯” 就是“诸侯”,“者”、“诸”义也相通。表示“各”的意思。比喻词语诸位:指的是若干人。举个句子:诸位亲朋好友,感谢大家来参加隔壁老王的婚礼。诸位即是“各位”。
诸位媒体朋友
诸zhū,古老的姓氏“诸”也是一个姓氏,是相当古老的一个姓氏。“诸”姓在我国来说属于稀少姓氏,人数不多。 关于“诸”姓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说得最多的是,“诸”姓来自于一个地名:就是春秋时期鲁国中的一个叫诸邑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山东潍坊诸城。
“诸”,也是个姓氏
“褚”zhǔ,覆盖棺材的红布。褚,含有“衤”跟丝巾,衣服有关系。“褚”的本意是:古代覆盖棺材的红布:叫做褚幕。 另外,“褚”和“储”意思也差不多。《左转》中有一句话叫:取我衣冠而褚之。表示拿我的衣服储藏好。简单好记:“红布,衣服储藏”
褚,本意为覆盖棺材的红布
当“褚”作用姓氏时,读chǔ当“褚”读chǔ时,往往表示姓氏。褚姓来源也有很多种,其中有一种说法比较有意思,说这个姓来源于古代的一个官位,这个官位的名字叫诸师,说得明白点 就是古代管理市场的市场管理员。还有一种说法:据史籍《姓氏寻源》记载这个褚chu姓来源于西周一个叫“褚”的地方,位于今天的河南境内。
一个姓氏一个故事。
作为姓氏,“诸”和“褚”不一样。大家看,“诸”和“褚”只是外形相似,其本质不同。作为两个独立的姓氏,二者也毫无关联。所以,学习汉字要了解本质,切勿囫囵吞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一辈子不吃草就是这个道理。讲解传统文化,普及知识,关注我不迷路,更多学习文章尽在@聊城王岗爱讲字
开门见山:本文分享两个平时很容易混淆的汉字“诸”和“褚”。它们一样吗?是不是经常被误认为是一个汉字?“诸”和“褚”外形非常相似,它们右边都是同一个偏旁(者)。下面我们用最简单的表述,把它们的本质区别开来。
汉字不同
诸zhū: 辨说,辩论,引申众多、许多诸,左边一个“讠”,表示说话,其本义是辨说,辩论。但我们常用的意思是:众多,许多。比如词语:诸多、诸子百家等。其中诸子百家也是来形容先秦时期学术派别很多,《四库全书》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也说明当时的文学流派非常的鼎盛。这里大家只需要记住“ 诸”常表达的意思是“众多的,许多的”。
诸子百家
诸zhū是从“者”分化出的一个形声字。“诸”右边是一个者,“诸”是从“者”分化出的一个形声字。西周金文中“者侯” 就是“诸侯”,“者”、“诸”义也相通。表示“各”的意思。比喻词语诸位:指的是若干人。举个句子:诸位亲朋好友,感谢大家来参加隔壁老王的婚礼。诸位即是“各位”。
诸位媒体朋友
诸zhū,古老的姓氏“诸”也是一个姓氏,是相当古老的一个姓氏。“诸”姓在我国来说属于稀少姓氏,人数不多。 关于“诸”姓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说得最多的是,“诸”姓来自于一个地名:就是春秋时期鲁国中的一个叫诸邑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山东潍坊诸城。
“诸”,也是个姓氏
“褚”zhǔ,覆盖棺材的红布。褚,含有“衤”跟丝巾,衣服有关系。“褚”的本意是:古代覆盖棺材的红布:叫做褚幕。 另外,“褚”和“储”意思也差不多。《左转》中有一句话叫:取我衣冠而褚之。表示拿我的衣服储藏好。简单好记:“红布,衣服储藏”
褚,本意为覆盖棺材的红布
当“褚”作用姓氏时,读chǔ当“褚”读chǔ时,往往表示姓氏。褚姓来源也有很多种,其中有一种说法比较有意思,说这个姓来源于古代的一个官位,这个官位的名字叫诸师,说得明白点 就是古代管理市场的市场管理员。还有一种说法:据史籍《姓氏寻源》记载这个褚chu姓来源于西周一个叫“褚”的地方,位于今天的河南境内。
一个姓氏一个故事。
作为姓氏,“诸”和“褚”不一样。大家看,“诸”和“褚”只是外形相似,其本质不同。作为两个独立的姓氏,二者也毫无关联。所以,学习汉字要了解本质,切勿囫囵吞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一辈子不吃草就是这个道理。讲解传统文化,普及知识,关注我不迷路,更多学习文章尽在@聊城王岗爱讲字
北宋丞相张杲在润县(今镇江市)担任知县的时候,有一天城郊翠林村的地保进城报案,说村里有个叫阿旺的人,不明不白死在菜园的一口深井里;妻子在井栏上号哭不止,数次跳井要跟丈夫同赴黄泉路,都被乡邻死拖硬拉才未丧身,请求张大人速去查验。
张杲听到发生命案,立即吩咐备轿,带上皂隶和仵作赶往现场察看。到达翠林村将近菜园时,便听得死者的妻子悲悲切切,沙哑着喉咙边哭边说:"苦命的阿旺夫呀,你死得好惨那,哪个狼心狗肺的杀千刀把你害的啊……"对这桩没头没脑的人命案,张杲一路上曾多方揣测,自杀还是他杀?误落深井还是杀后抛尸?没有一定证据是无法判定的。如今听到死者的妻子哭诉被人谋害,似乎还是谋杀案了。那么凶手是谁,又为什么下此毒手呢?看来只有到井台细细踏勘,找出蛛丝马迹,才能顺藤摸瓜,弄个水落石出。
这是一口年代久远的古井,四周全是菜地,村里姜、王、李、赵诸姓,包括阿旺家在内,各占一席之地,是个众家菜园。古井底深阴暗,干枯少水,难得有人踏上井台提水浇灌。张杲询问地保与围观乡亲,都说第一个见到死尸的是李家儿子李阿根。于是命地保将躺在家中的阿根叫到跟前,问道:"人人都讲是你最早发现井中尸体,可有此事,快将所见情况如实讲来!"阿根是个才15岁的孩子,初见井底躺着死尸,早已魂灵出窍,如今见了这等场面,更是吓得面如土色,语不成言。他断断续续地讲:"天亮后,我、我到井台打、打水浇菜,拉着吊绳放下吊、吊桶打水,觉得碰上个、个……一看,妈、妈呀!……"说到这里,阿根一屁股跌坐在地,颤索索浑身似筛糠,再也说不下去了。
张杲命人将阿根扶起,没再追问下去,接着便传问阿旺妻子:"你可知晓丈夫平日交往的朋友中,有没有发生过什么纠葛,或是结怨记仇之类事端?"阿旺妻抹了抹满脸挂着的泪水,不假思索地回答:"阿旺为人忠厚老实,除农忙下田一起耕作外,经常到外地跑码头做买卖,从没听说有什么仇家。不过生意虽小,可商场如战场,保不准会有些争执,这不,刚出门几天,就被人害死啦!"说完,又哇哇哭叫起来。听完阿旺妻的诉说,张杲沉思片刻,随后便问:"有哪几位乡邻见到过井中尸体?""我!""还有我!"接连几声呼应,已有七八个人应声从人群里站了出来,其中有老年,也有青壮年,有男人,也有妇女,个个站得直挺挺,好像等着张大人去盘查。张杲在这些人的面前来回走动着,并一一扫视一回,似乎要从他们的脸上找出个答案来。就这样,他走过来,再走过去,反反复复转了四五圈,突然双脚站定,大声发问:"是哪一位第一眼认出阿旺尸体来的?"站着的七八个男女听了,个个把头摇得像拨浪鼓;稍过片刻,似醒悟过来,不约而同地指向阿旺妻:"是听得她哭叫阿旺,我们才知道井底是阿旺的!"
众人齐口同声一句话,直往张杲的心底钻去,深受震动。一路到此,所想所听所见,与这句话联系在一起思考,使案情在脑际渐渐清晰起来。张杲若有所思,移步来到井台,紧锁双眉目测古井深度,然后命地保打捞尸体,交仵作检验。仵作反复验看完毕,便来到张杲身前附耳低声细述,只见张杲边听边频频点头。突然,张杲转身面向阿旺妻,神色严厉,高声唤叫:"速将这杀夫女子拿下!"不等阿旺妻醒过神来,皂隶早已拥上前去,如缚鸡似的把她捆绑起来。一声"打道回府",众皂隶拥着张杲的大轿,押着凶犯阿旺妻,一起回州衙去了。
村里到古井边看查案的乡亲,对张杲突如其来押走阿旺妻大多百思不得其解:看那阿旺妻悲痛欲绝、数次投井的惨状,怎么说也不像是个谋杀亲夫的女人啊!众人紧随着张杲的轿,挤挤嚷嚷向前走去,都想到大堂看一看张大人的葫芦里究竟卖的啥药。
三通堂鼓敲过,皂隶堂前左右站定,张杲神色威严地坐在了公案前。一声"带凶犯",阿旺妻随声被押上大堂。张杲大声喝问:"你可知罪?!"阿旺妻答道:"民女丈夫死得冤枉,大人不加追究,反倒向民女问罪,不知是何道理?"张杲见阿旺妻巧舌狂辩,来个单刀直入:"那你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丈夫死在井底的?""是乡邻告知。"阿旺妻不慌不忙地对答。"那你凭什么一看井底便断定是自己的丈夫?""这、这……是我丈夫,我能、能不认识吗?"张杲见阿旺妻言语吞吐,对自己的推断确信无疑,便紧追不放:"一派胡言!古井底深阴暗,底中人尸岂能辨到面目,你却一眼认定,号哭呼叫,决非偶然,还不从实招来!""冤枉哪!民女……"阿旺妻还想抵赖,张杲怒从心头起,厉声呼唤:"竹竿伺候,加刑!"
一声"加刑",阿旺妻吓得魂不附体,连声说:"愿招!民女愿招!"
原来,阿旺每年出门经商的日子很多,阿旺妻明着循规蹈矩,骨子里却是个风子。她难耐空房寂寞,在一次逛庙会中结识了邻村的浪荡公子葛金,两人眉眼传情,三来四往,便鬼混得厮熟,勾搭成奸,做尽风流。葛金为了长期霸占阿旺妻,几经密谋,趁阿旺再次出门做生意时,与阿旺妻一起勒死了阿旺,陈尸在内室3天,然后在深夜抛入古井。一朝被人发现,可推说出外营生,家中未有联系,那说不清查不明的案子自然与家人不搭界了。然而阿旺妻毕竟是农家妇女,不识扁担长的一字,头脑简单见识浅,当阿根发现尸体,她赶往井台望了一眼深井后,便叫着丈夫放声悲号起来,无意中露出了自己的尾巴。在仵作验尸后报告死者是被人勒颈而亡时,张杲早已确认这是一桩谋杀人命案;况且他独具慧眼,办案细心认真,在查问阿旺妻的过程中,很快便找出了破绽。就这样,看似眉目模糊的杀人案,一日里便查明真相。
捕快随后即将葛金拘捕到堂,未多加审问,就招认了自己合谋勒杀阿旺的罪状。于是奸夫同被押进死牢,只待指示下来,秋后开斩。到大堂前听审的众乡亲,眼看着张杲精明果敢,断案如神,无不啧啧称颂。张杲的威名,从此传遍润县,越传越响亮。
姓氏来源
1、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诸国的封地,属于以封地名称为氏。据史籍《姓苑》记载,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诸邑(今山东诸城),鲁国的一个大夫就在这里生活,他的族人采食于此。他的后代便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诸氏,世代相传至今。诸邑为春秋时期诸国国君的封邑,因以之为姓。如《春秋》中的诸为“庄公二十九年”记载中鲁邑的诸城。《国语·郑语》:“彭姓彭祖、豕韦、诸稽,则商灭之矣,秃姓舟人,则周灭之矣。”诸稽国为彭祖后裔封国,诸稽国在商武丁时期被灭,部分遗族北迁至山东诸城县西南,仍名为诸,形成诸国。
2、源于姒姓,出自春秋末期越国大夫诸稽郢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根据史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诸氏出自姒姓,是春秋末期越国大夫诸稽郢的后裔。诸稽郢,亦称柘稽,是著名的春秋时期越国五大夫之一,以善辩和擅长外交著称。在诸稽郢的后裔子孙中,多以祖先的名字为姓氏,称诸氏,世代相传至今。
3、源于驺氏,出自西汉时期越王的后裔无诸,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无诸,驺氏,约生于战国晚期,卒于汉朝初期,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第十三世孙,为汉朝闽越王。源出还是姒姓。据史籍《榕城考古录》记载,无诸死后葬在福州城隍山西面的一座小山丘上,俗呼王墓山。另据时期所著《闽侯县志》中记载,闽人为怀念无诸,在越王台建闽越王庙,史称大庙山,无诸墓就在南台嘉崇里闽越祖庙后的山丘上,世代祭祀无诸。汉朝以后,无诸的后裔子孙以他的名字为姓氏,称诸氏,世代相传至今。
4、源于变姓,出自五代十国时期后周贵族诸葛十朋,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五代十国时期,后周有个贵族叫诸葛十朋。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王朝之后,诸葛十朋不愿别人再打听到他,就改姓名叫诸十朋,携族隐居在会稽山中。在诸十朋的后裔子孙中,皆改复姓诸葛氏为单姓诸氏,成为诸氏家族的又一个来源,世代相传至今。
5、源于变姓,出自明朝时期侍卫统领宠,属于字讹为氏。,是十分罕见稀少的姓氏之一,为古蜀国濮族部落称谓,秦末汉初时期分播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一带,时称六麻蛮族,后汉化成姓氏。在典籍《正字通》中记载:“六麻有诸姓。按,本作,讹作诸。,本作上声,音查。六书不载稿字,今亦罕此姓,存备考正。”明朝万历年间,京师有四川籍的侍卫将领叫宠,唱名时呼“诸宠”,无人应答,唱輺独留。上官奇怪,问是何姓,宠回答:“如诈字上声,字从工从白。”就是读音作zhǎ。后来,氏族人中就有人干脆就以讹为正,改称诸氏,免得识别起来麻烦,由此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诸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八十六位。
诸氏的主要发源地在山东诸城,为古琅琊郡,另外有起源于吴国和越国的诸氏族人。春秋时,诸氏人主要居住在山东诸城,为诸国的王族。诸国春秋时沦为鲁国的附庸国,成为鲁国的大夫;后齐国占有诸地,又成为齐国的琅琊邑;越王勾践打败齐国,拥有诸国,并迁都琅琊,越国势衰,复将国都迁回故地,大量诸氏族人跟随南下。这样,诸氏族人就扩散到江浙皖赣区域,并实现了同原江浙地区诸氏族人的汇合。
今江苏省的常州市、无锡市、江阴县、苏州市、昆山市、南京市,浙江省的绍兴市、杭州市、嘉兴市、余杭市、湖州市,温州市,衢州市,安徽省的蚌埠市,广东省的河源市,江西省的吉安市,湖北省的松滋市等地,四川省的蓬安县,三台县,宣汉县,泸州市均有诸氏族人分布。
家族名人
诸稽郢:据《史记》作柘稽,春秋时越国五大夫之一,善言辞。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年)周敬王二十六年,吴王夫差为报先王阖闾槜李兵败之仇,倾兵伐越。勾践率师迎战夫椒,大败,困守会稽山上,大夫文种献乞和之策。勾践遂派诸稽郢去吴营谈判求和。行成于吴而返。《国语·越语》有载。
诸燮:字子相,明代余姚人,嘉靖年间(1522-1566年)进士。历官兵部主事、邵武同知,俱有惠政。曾守山海关,忠贞为国。精理学,一洗陈言。
诸福坤:清光绪年间人,字元简,号杏庐,周庄镇杏村人。其父诸文渊,擅长书画。精通医药。诸福坤著有《杳庐文钞》6册。后由柳亚子出资刊印。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