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道吉日

烧纸马是什么意思 烧纸马时说什么

发布时间:2024-06-02 08:13:15作者:几分真心来源:网友整理

烧纸马是什么意思 烧纸马时说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

丧事习俗:送程,道路两边插火把,十字路口烧纸马纸轿,孝子跨火

送程是丧事中最重要也是最壮观的一项活动。大致意思是死者要远去了,为其送上一程。送程的时间是正吊那一天的晚上。送程人是家族里的人,以及亲戚朋友,主要以男性为主。送程的地点是死者家附近的某个十字路口。

送程前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准备汤水、柴油、一头裹着棉花的芦柴等。送程时由四个人抬着纸轿和纸马走在最前面,后面跟着孝子,接着两个人抬着汤水,两个人抬着油桶,一个人举着大火把,几个人抱着芦柴把,其他人都依次跟在后面。

抬汤水的一边走一边洒汤水,插火把的将裹着棉花的芦柴蘸上柴油,点上火插在路两边。不一会火把就延伸向远方,一路上火把通明,很是壮观。

到了选定的路口,孝子对着纸轿纸马跪下烧纸叩头。烧完纸后,抬着油桶的人将柴油浇到纸轿纸马上,然后点燃焚烧,熊熊燃烧的大火照亮夜空,死者灵魂也就随着燃烧的轿子和高头大马升向天空。待火势稍小,孝子们奔过去从火上跨过,跳得越高表明以后越兴旺发达。孝子跨过火堆后要快速往家走,路上是不能回头的,不然会有魂灵追随着回家,很不吉利。其他人自然也跟着一起回去,到此整个送程仪式就算结束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

外婆已离开我十几年了,多少个日夜里,总想写下些什么,似乎这样能将她留住…

随着年龄的增大,我送走了一个个或年轻或年长的长辈,外婆是我最不舍让离去的亲人。在我还是一步一蹒跚的学走路时,就被送到外婆身边抚养,直至上小学二年级。从有记忆起,外婆就是一头白发,挽着发髻,再老些剪了齐耳短发,但始终顶一方淡色的手帕,穿件白色、蓝色、灰色的斜襟或对襟的衣衫,鞋袜永远干干净净。小时候住在街巷中,经常会听到外婆站在院门口问候邻居的热情声音和爽朗的笑声。

外婆是个没读过书的女人,但始终用她的行为告诉我:吃亏是福、做人要多包容、要乐观等道理,并用她幸福的一生验证了这些。

七十年代前,外婆给人家看小孩补贴家用,每月能挣八到十二块钱,但想让外婆看小孩的要排队或托熟人关系,因为外婆看管小孩的干净细心和爱孩子是众口皆碑的。每天黄昏,站在院门口,远远看见在学校做厨师的外公挑着担子回来,正玩耍的我会迎上去,外公总会从口袋掏出花生、苹果、糖等好吃的给我,这在当时大部分家庭都很贫穷的时候无疑是奢侈品,被外婆看管的孩子同样会得到和我一样的零食,所以外婆后来说她看孩子几乎不挣钱,只是因为爱孩子。几十年后,外婆看过的最大的孩子年龄和妈妈差不多大,最小的和我不相上下,逢年过节他们都会携儿孙一起来看望外公外婆,每次外婆总会开心的咧着嘴,用她特有的表示兴奋与激动的动作--拍着手,啧啧的说:“我娃爱的、亲的…”,用已干瘪的嘴在孩子们柔嫩的脸上蹭来蹭去。后来在外婆的葬礼上,哭得最伤心欲绝的除了我们,还有他们,因为他们早已把外婆当成亲人。

上幼儿园时,因为性格胆小,常会被男孩子欺负,每当我哭着回家时,外婆会一边洗着我哭得污七八糟的脸,一边训斥我:“你别哭行不行?下次他们再打你,就抓着他们手咬,咬烂了我去给他家长回话。这也只是外婆对无知的孩童间的矛盾、和软弱的我的气话,事后还是会叮咛我和小朋友好好玩,不要欺侮别人。那时候,外婆还只是五十岁左右很要强的一名妇女,生活再贫穷,她都会把自己和家人收拾得干干净净。记得那时只要看见我闲着,外婆就会指使我擦柜子,用一块软的旧布擦那些有许多岁月斑驳但一尘不染的立柜、五斗橱,我总是敷衍的擦完,外婆总埋怨我没擦净。每天下午外公下班,外婆都先不让他进房门,站在院中,拿一把木长柄,前面有很多长条布的被称为衣服甩甩的东西,在外公浑身上下边甩来甩去的边掸土边“骂”:“你跟猪一样,咋脏成这?”这时不善言辞的外公会气得直瞪眼,转身回房喝早已泡好的浓茶。有时候觉得很奇怪,年轻时看上去很强势的外婆,八十多岁时,在已时而糊涂时而明白的九十多岁的外公面前,却显得处处陪着小心:远远的看见溜弯回来的外公,会立即站起,让出自己正坐的板凳,每顿饭吃什么要征求外公的意见,遇到不好消化的食物要象哄孩子一样劝说外公少吃点…

外婆是个不愿给别人,甚至亲人添半点麻烦的人。临去世前两年,三个女儿都不在身边,姨妈家的表姐替代了保姆,我的妈妈经常要从渭南赶往耀县(外婆家),小姨也要频繁在广州与耀县间飞来飞去,考虑到照顾的不便,有一年我们把外公外婆“骗”来了渭南,安置到小姨在这里买的但常年没人住的新房里,计划由在渭南的妈妈和我们兄妹三人来照顾,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外婆知道我们的意图后很爽快的答应了,并很耐心的“教导”糊涂的外公:不要把茶叶水往洗衣机里倒,不要在地毯上吐痰…,但半个月后,仍没有拗过思家心切的外公,外婆带着又给儿女添麻烦了的愧疚回去了。事后我想:虽然我们是一片孝心,但外婆真的愿意住在远离家乡,装修一新的十二层楼上吗?她只是为了不影响儿女正常生活,自己怎样都行。

二零零九年四月,外婆被检查出患了晚期食道癌,反复确诊后我回到了耀县。外婆看上去和平常没什么两样,特意给我包了肉饺子,吃饭时外婆吃得很香,但中途咽不下去时会喝口水继续吃,我们会借此叮咛外婆胃消化有问题,要少吃多餐。下一周到了五一,家人决定带没出过远门的外婆去西安逛逛,这时的外婆已变得虚弱,柱着拐杖走段时间要歇歇,但仍不扫大家兴的看了海洋馆、芙蓉园,中午吃饭时面对一桌的美食,也只能另要一份鸡蛋羹,仍很香的喝了些汤汁。下一周我又回了耀县,外婆已躺在床上不能进食,靠喝少量牛奶和水维持生命,见了我仍用虚弱的声音招呼我吃饭吃零食。下午表弟带着他新出生的女儿来,外婆挣扎着欠起身,让把孩子放入她的臂弯,干裂的唇把孩子亲了又亲,我含泪出去。再下一周回去,更确信外婆要离我而去。几十年来,无论距离远近,我时常在想:如果外婆不在了,我怎么办?似乎我的亲人都已不在。看着躺在床上张大嘴呼吸,连水亦无法汲取的外婆,我的心是悲伤又害怕。

糊涂的外公这几天变得格外懂事,不执拗的要和外婆睡在一间屋了,生活上依赖了外婆一辈子的他,早上起床后竟然知道叠好被子,扫平床铺,乖乖等早饭。每天外公坐在外婆床头的藤椅上默默不语,发现我用疼惜的目光看他时,会傻笑一下,七十年夫妻生活中都不知如何示爱的他,从外婆床头走过时,竟然会屡屡温柔的轻抚外婆的白发和干瘪的脸颊,满是对这个十几岁就嫁给自己的女人的不舍,看的我心酸。

一天后的半夜接到妈妈电话,知道不好了,赶回去时外婆已远离了痛苦,听陪外婆走完最后一程的家人说:外婆最痛的夜里大家为了分散她的注意力,围在床边为她唱歌,外婆挣扎着鼓掌喝彩,用凑在嘴边才能听见的声音哼唱儿时的歌曲,给妈妈和小姨们教她去世后烧纸马时要念的歌谣…,我不清楚这样一个没文化的妇女,如何学会面对死亡时的乐观与淡定。

在给外婆办丧事的第二天,有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哭着从门外走进来,非要给外婆随份礼。原来她每天上下班会从外婆院门前经过,总能接到站在门口的外婆热情问候:吃了没?下班啦?下雨哩,路上慢些…没想到几天未见外婆慈祥的身影,再次路过时竟然是外婆的葬礼。我能想象到外婆响亮的嗓音在家门口不时响起:叮嘱放学贪玩的孩子快快回家,让路过的老年人坐下歇息,甚至招呼流浪的人停下吃口饭,送上两件旧衣裳…善良的外婆用她的一举一动感染着每一个熟悉或陌生的人。

外婆就这样去了,享年八十四岁,外公在随后的日子里像失去妈妈的孩子,糊涂的完全生活在另一世界里,不断询问出远门的外婆咋还不回来,几个月后追随外婆而去,享年九十五岁。他们是幸福的。

在这个思念亲人的日子,用拙笔记下哀思与不舍,祝愿他们在另一世界里依旧平安幸福!

2018寒衣节烧包袱怎么写 书写格式分享

2018寒衣节烧包袱怎么写?烧包袱的封面书写却是由着自己亲自来比较好,很多人不懂得2018寒衣节烧包袱的写法,小编给大家准备好了书写格式来看看吧1

2018寒衣节烧包袱怎么写

烧包袱又称烧包裹,是我国民间祭祀祖先的一种形式。民间每逢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为表“思时之敬”,大都给死去的宗亲上坟烧纸。但是有的由于某些原因不能上坟的,就以烧包袱代之。

包袱通常是一个大纸口袋,竖一尺,宽一尺五寸。素包袱皮是全白的,只是中间贴一蓝签,以便书写亡人名讳之用。花包袱皮是在一个大白纸或红纸口袋上印上水墨单线的图案,四周黑框内是佛教梵文音译的《往生神咒》;中间印一莲座的牌位,用来填写亡人名讳。

牌位的右上方印着“金银财宝冥衣一封”,可根据情况在下边填上“戊子清明祭用”、“周年祭用”等字样;左下方是填写祭祀人姓名之处,还印有两个古装的小人儿,据说是隋朝的羊角哀、左伯桃(隋封守灵之吏)。

每份包袱皮还附着一张四寸见方的木刻版水墨印刷的“冥国邮政”的邮票。装好冥钱冥衣后,贴在包袱背后。

2018寒衣节烧包袱书写格式

正面共分四行由右至左竖排,写给祖人的格式,依次写“寒衣化袱XX包”、“上奉”、“故祖考XX公XX老大人收”、“孙XX曾孙XX玄孙XX祀”。

如果死者的儿子活着,写包袱时称呼、落款以儿子为主。即:依次写“寒衣化袱XX包”、“上奉”、“故考XX公XX老大人收”、“男XX率孙XX曾孙XX玄孙XX祀”。包袱的背面写上“封”字。如若不能到坟前供祭,那就在外地焚化包袱,包袱就要送几个给“力夫”,包袱正面写“力夫”二字即可。

包袱的反面都只写一个字:“封”,草体,压着折纸的缝写,代表封口,在邮寄的路上不要让别人拿了去。有说法就是包袱背面除了写“封”字,还要写上亡故的地点,详细程度类似邮递,但无须具体门牌。

烧包袱的称谓

例如给故去的父亲写包袱:

寒衣寄钱

故显考某府讳XX老大人

魂下受用

即日化

子XX、XX

孙XX

媳X氏XX

如果是给故去的母亲写包袱,中间一行则改为“故显妣某府某老孺人”。

2018寒衣节烧包袱的烧法

通常将以上冥钱、冥衣装在包袱皮里,即谓之“包袱”。不论素、花、红,均可当作主牌用,即以包袱当作祖宗,未从焚化前,先进行祭祀,谓之“供包袱”。

供品多为三碗水饺(每碗五个),一杯清茶。其它冷荤、热炒、时令鲜果、糕点不限(过去指斥弄虚作假,蒙骗他人的行为是“窝头供包袱——糊弄你们家的老祖宗——本此)。

由长辈上香(在香炉里插上四炷香),跪行四叩首,取“神三鬼四”之意。然后,依照尊卑长幼次序四叩而礼成。

焚化时,必送至大门以外,还有送至十字路口的。根据道家的说法,如果给男的烧纸,先在地上画个十字;给女的烧纸,在地上先画个圆圈,然后将包袱放在十字或圆圈的中间点火焚化。

所画的十字要东、西、南、北横平竖直。所画的圆圈,留个缺口,朝着西南方向,此是取意于“九幽”之说。所谓“九幽”是说大地的中央及八方,地下有九处幽暗晦冥的所在,是地府鬼魂的世界。

给男鬼烧纸时所画的十字,南方指向“幽阴”;北方指向“幽酆”;东方指向“幽冥”;西方指向“幽夜”;其四角东南方为“幽冶”;西南为“幽关”;东北方为“幽都”;西北方为“幽府”;十字的中央为“幽狱”。

画十字的意义是不论亡人在何处都可以收到这份冥资。

而给女鬼烧纸时所画的圆圈,其缺口向西南,指向“幽关”,即所谓“鬼门关”,因为魂皆在“关”内,故将冥资送入此“关”。

把包袱放在“十字”之上或圈内还可以防止其它孤魂野鬼来抢。同时,还要留出几张散纸钱,放在“十”字或圈外焚化,谓之“打发外崇”。

早年,讲究的家主另糊一个小包袱,是给“当方土地爷”的,上书“土地酒资五锭”,亦放于圈外焚化。

最后,将上供用的那碗清茶一泼,即告礼成。祭祀不满三年新丧烧包袱时有大声嚎哭的,尤其是妇女拉着长腔,有词有句地哭诉。此是当年街头巷尾的一大奇观。

给已故的人烧纸钱他们能收到吗?

我觉得是一种心里安慰,因为他是活人对亲人的思念方式,我也见过当地的基都徒沒有给他的祖宗烧纸,什么事都沒有,烧纸钱是国人对老人孝心表现,我看到过一本杂志,

杂志上面说过蔡伦当初所造的纸卖不出去,于是和妻子演出一场死而复生的戏,就有今天人所见到烧纸的来历。到底收得到收不到没有人知道,老人们一辈辈传下来的自有他存在的道,我们也不能用科学道理去解释。每年人们都这样作,有许有作用吧!不然不会这样传承下来的。

阳人给阴人烧纸当然是收不到的,但他们知道家人给到他们信息,能量频率相近的人也会拖梦给他们的家人!他们可以看见我们,只是无法沟通而以,他们跟我们阳人生命形式不一样,

阴性物质形态的生命只能吸取爱的能量,他们才温暖,阳人烧纸只有污染环境和空气,对他们没有任何帮助,如今普传宇宙知识时期,四维的亲人大多知道了真相,得到高维管理者帮助,大多都去到了高维星球及高维世界,他们反而为我们担心,我们大多还不知道真相,快快觉醒努力提升自己吧!

给已故的先人烧纸钱、他们在冥府能够收到子孙的钱的、要不然、每年清明节祭祖、为什么家家户户都烧这么多紙钱呢?

现在还有许多人烧别墅、烧电脑等等、好让冥府里的先人、跟上时代的步伐、在阴间做个富鬼。

尊老爱幼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子女,对自己的父母身前要尽孝,身后要尽终。也就是活着时要孝顺,死后要祭祀。每年的清明节就是祭祀先人的节日,通过祭祀活动,

让已逝的先人继续保佑后代能够平平安安,能够出人头地。为弘扬中华民族的这一文化传统,国家还专设立了清明小长假,以方便各岗位人员开展对己故先人的祭祀活动,为自已及家人祈福。

烧香烧纸无用,借用这方式教育文盲,孝字当先。怎么孝,古代人基本没文化,说理说不通,才用这方式教育人的。

反过来想,我们人类是有语言,有感情,有智商的高级动物。对异物的杀害地惨状,比同类相互惨杀更历害。

包容弱势,相互理解,珍惜时光,才是我们的生存之道。活着的时候要照顾周到,死了,做什么样子给别人看,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