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成熟的人,他会懂得什么样的事情该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该做;
而不成熟的人,他总在考虑什么样的事情是他想做的,什么样的事情又是他特别排斥的。
这就是一个人成熟与不成熟之间的区别。
而这个世界只属于成熟的人,无关年龄,无关地位,无关于身份和背景,只有成熟的人,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游刃有余。
比如说我们在和别人接触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对于那些成熟稳重的人较有好感,对于毛毛躁躁的人特别的排斥,这就是成熟的魅力与影响,所以成熟也是我们追逐的一个方向。
在佛家之中,所谓的成熟叫做一切随缘;
在儒家之中,所谓的成熟叫做中庸之道;
而在道家中,所谓的成熟叫做顺应自然。
庄子所说的《庖丁解牛》的一个故事,其中蕴藏的正是道家“顺应自然”道理。
有一天庖丁给文惠君宰牛,手碰到牛的时候,肩抵住,脚踩着,腿顶着,刀子宰牛的声音发出的声响没有不符合音节的,也合于舞曲的舞步,也和音乐曲的节奏。
文惠君就说:“太好了,你的技术怎么这么好呢?”
庖丁放下刀,就说:“我所爱好的是自然之道,没有停留在表面的技术上。”
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是一头,三年过去,已经不止一头了,而现在我心领会神,而不是眼睛去看,只是内心的活动,依靠牛的天然纹理来劈开筋骨的空隙,把刀放入骨节的空隙之中,顺着牛的自然结构去操作,即便有筋骨的地方也没有妨碍,好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他们用刀去割,一般的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因为他们用刀砍骨头。
我这把刀用了十九年,杀了有几千头了,可是刀还像在磨刀石上磨过一样。牛的骨节是有空隙的,我的刀刃薄的没有厚度,把没有厚度的刀刃放在有缝隙的骨节之中是宽敞的,空间有余,这一把刀用了十九年,还像新的一样。
文惠君听了之后就说:“好极了,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
02在庄子所说的故事之中,所谓的”养生“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调养自己的身体,而是养自己的心神。
庖丁用十九年的经验来宰牛,除了我们所理解的熟能生巧之外,而更重要的是庖丁能够根据牛的骨骼脉络进行自然的操作,而不是强硬的宰牛。
而人生也是如此,人生要想活得好,就要根据合理适度的原则去处事,碰到强硬的骨头,锋利的刀也要躲着,一切秉持着中庸合理的制度,对于任何事情找准切入点,操作起来就能够非常轻松。
一切顺应自然,做任何事情,都要符合事情本身的一个规律和原则。
任何事物,根据本身的一个规律和状态去行使智慧,而不是根据自己主观的妄想。
就好像我们开篇所说,要想想“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去做”?而不是要想“自己想去怎么做”?
看似一个简单的转变,却代表着不同的心性根源,也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就如同找到牛的骨骼脉络,顺应自然的操作,不但能够非常省力气,而且还能让事物有着更好的收获,这个就是道家中所说的顺应自然的智慧。
当一切懂得顺应事物的规律,而不是依靠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妄图改变的时候,你的人生也会出现一个又一个的惊喜,符合了事物的规律,才有诸事皆顺的地步和状态。
文|国学书舍
看了这一篇文章的智慧,您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呢?
诸事皆顺,若不顺呢,别着急,慢慢理顺。我们都知道越急越乱,越想抓的多,往往越抓不住,所以,找到一个头绪,一点点抽丝剥茧,也就顺了。其实乱的从来不是外物,而是人心,心顺了,一切都顺了~
三思而后行,孔子曰:再,斯可矣。很多人理解时会说多思考,想好了再去做。而我更喜欢另外一种解释:想做了,正面想想思考一番,反面想想思考一番,有了正反两个角度的思考分析,对于事物的理解就比较全面了,然后正反角度一结合就去做,不用想来想去没完没了的去思考演绎,那毕竟不是现实情况。纸上谈兵终觉浅,有时也会越想越乱,不如放手去做,一点点顺藤摸瓜,顺势而为,慢慢的也就顺了。所以我们也常会说:很多事想不明白,但做着做着就明朗了~
这几日开始忙起来了,有风水堪舆也有命理解析还有分院的推广与合作,再加上新年运势预测的排位,每日直播也开启了…总之,主线明确,目标明确,做起来一点点的也就顺了,嗯,凡事,再,斯可矣~
愿我们在顺遂的路上,有做的勇气,有放的底气~加油啊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