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水知识

彝族太阳历的起源与来历(彝族太阳历)

发布时间:2024-05-31 06:38:07作者:简单的爱来源:网友整理

彝族太阳历的起源与来历(彝族太阳历)

本文目录一览:

彝族十月太阳历:当时世界上最精确和最简便的天文历法

彝族是自古就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国内有800多万人口,是具有自源体系的语言文字和天文历法的中华民族之一,现在仍使用着自己语言文字和天文历法的民族。彝族十月太阳历作为古老而悠久的历法,有着显著的特点和广泛的影响。

历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闻名世界的玛雅文化其精髓之一便是历法。以前,中国大部分地区都通行农历,但在我国的彝族,至今还保留着一种鲜为人知的古老历法——彝族十月太阳历。据推测,此种历法渊源于远古伏羲,大约有上万年的历史。它把中国的文明史追溯到埃及、印度、巴比伦三个文明古国之前。

彝族十月太阳历以12属相回归纪日,3个属相周期为一个时段(月),即36日为一月,30个属相周为一年。1年10个月,360日,10个月终了,另加5日“过年日”,习称“过十月年”,全年为365天。每隔3年多加1天,即闰年(闰日),为366天。

据考证,彝族的向天坟,其实就是古人用以观天象星斗的天文台,与彝族太阳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彝族十月太阳历是悠久神秘的古老历法,它与中国儒、道、阴阳学说有深厚的渊源关系,至今还有许多“密码”有待破译和研究。

彝族十月太阳历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和最简便的天文历法。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广场中间红、白、黑等多种颜色的花岗岩墙壁上雕刻着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发明过程和计算、换算方法,彝族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以及彝族古代文明成果等,有的用文字记叙,有的用图画说明,人和动植物形象栩栩如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随处可见,人们称这个雕塑广场是一部浓缩的彝族历史。

测量方法

彝族“十月太阳历”是在“十杆测影法”的启示下,融合我国传统的圭表和地平日晷系统,直观、形象地表现出太阳的周日和周年视运动。利用其中地平日晷晷针日影的投向和影端位置即可得出当日所处节令和当地当天地方真太阳时。

时间测量

将晷针的日影与地面网格中的时间线组比对,即可得出当地当天的地方真太阳时,换算成北京时间需要两个改正,即时差改正和经度改正。

季节日期测量

在当日本地“真正午”时,由广场南端“表”影在地面上标注着“气”名的“圭”尺上的位置,即可测知当日所处节令,从而可粗略估测出当天的公历日期。

方向确定

晷针平行于地球自转轴,其高端正指北天极,夜晚顺着晷针方向就可以看到北极星。

显示太阳方位

从晷针上的小球看去,东方三根柱子从北向南分别代表夏至日、春分日和秋分日及冬至日的日出方位,西边三根柱子是日落方位。

彝族十月太阳历是阴阳的发源地

摘要:彝族十月太阳历是阴阳学说的源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阴阳的源头在哪里?人们一直无法解释清楚。刘明武教授,从历史、文化和民族责任的高度,对阴阳学说的源头作了长期不懈的研究和探索,终于弄清了阴阳的源头在彝族十月太阳历,这是对中华文化和彝族文化的重要贡献。阴阳五行解释清楚了,中华文化就有了源头之水。阴阳学说是解释宇宙起源与演化的基础理论,是解释时间与空间的基础理论。借助彝族十月太阳历,有助于重新认识源头的中华文化。

关键词:刘明武、阴阳发源地、彝族十月太阳历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复兴。彝族在中国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成就,让世人瞩目。在二十世纪中国天文学界,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发现,是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国内外各大新闻媒体都争相作了报道。人们借助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发现和研究,终于揭开了中华民族的源头在哪里这个谜底。在这方面,刘尧汉教授功不可没。刘尧汉教授做了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即彝族文化学派以“牵”彝族历史文化之“一发”而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之“全身”。[1]

正当我们大家高兴并期待作进一步研究出更大成果的时候,彝族文化学派随着刘尧汉教授的仙逝而沉寂了,无声无息了。种种迹象表明,彝族文化历史研究正在不断走下坡路。这种倾向如不迅速而有力地加以扭转,彝族十月太阳历曾经一度闪耀的新星,在理论上达到最成熟、最有民族自豪感的传统文化,将成为过时的东西渐渐的被人们所遗忘。笔者希望彝族同胞应克服文化自卑感,理直气壮地弘扬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绝不能把自己的宝贝当垃圾忽视甚至丢掉。

令人高兴的是,继刘尧汉教授研究彝族十月太阳历之后,广东珠海刘明武教授步刘尧汉之思路,对彝族十月太阳历作了十多年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有幸于四年前结识了刘明武教授,并于2015年12月和张之道先生一起专程到广东拜访,双方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刘明武教授也专程到楚雄来了两次。在刘明武教授的指导下,我在彝族十月太阳历等方面也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发现彝族十月太阳历是一个巨大的“宝藏”,确有“牵”彝族历史文化之“一发”而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之“全身”的推动作用,以彝族十月太阳历为基础研究中华文化,会达到一通百通的效果。

彝族十月太阳历论阴阳:

能完美完整解释阴阳五行的,中华大地上只有彝族文化。[2] 彝族同胞保留了一种汉族已经失传了的十月太阳历。这种十月太阳历中出现了阴阳五行,出现了天干地支,在这里均可找到答案。

(一)十月太阳历中的阴阳:

十月太阳历一年分前后两截,前一截为阳,后一截为阴。两截之分以冬至夏至为界:冬至到夏至,为前一截;夏至到冬至,为后一截。如果说苗族古历的阴旦、阳旦,量化出的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的两个点,那么,彝族十月太阳历中的阴阳两截,量化出的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的两条线。点,既是空间点,也是时间点。线,既是空间线,也是时间线。十月太阳历中的阴阳,既可以在空间中验证,也可在时间中验证。

(二)阴阳的四大特征:

发源于太阳的一阴一阳,具有规定性、循环性、永恒性、常青性四大特征。

1、规定性:

规定性,是一阴一阳的第一特征。规定性,体现在五个地方:

其一,空间中的规定性。中午的日影,一岁之中变化在长短两极。影长一丈三尺五寸,这是日影长极的长度。一尺六寸,这是日影短极的长度。极点之极,就是空间中的规定性。日影的长短两极,是一阴一阳在空间中的严格的规定性!

其二,时间中的规定性。从冬至到夏至为六个月,从夏至到冬至同样是六个月,六个月的时间长度,《周髀算经·七衡六间》的记载是18258天。[3] 太阳回归的两截之分,是一阴一阳在时间中的严格的规定性!

其三,节令定名之中的规定性。日影最长点,冬至。日影最短点,夏至。至者,止也。日影到此为止也。冬至夏至的命名,一个“至”字,体现的是不是严格的规定性?!

其四,南北两条回归线的规定性。冬至,太阳直射于南回归线;夏至,太阳直射于北回归线。太阳与两条回归线之间两点一线的对应关系,不会出现一丝一毫,一分一秒的差错。南北两条回归线,体现的是不是严格的规定性?!从两条回归线抽象出的阴阳,是不是具有严格的规定性?!

其五,日出方位的规定性。日出东方,这是一日的规定性。日出变化在东南、东北两个方位上,这是一岁的规定性。

“日出一南万物死,日出一北万物生”。这是汉杨雄在《太玄·玄摛》留下的论断。[4] “日一南”,指的的日出方位从东北向东南的变化。“日一北”,指的是日出方位从东南向东北的变化。日出东北,冬至;日出东南,夏至。从冬至到夏至万物生,从夏至到冬至万物死。万物随太阳的回归而变化,变化体现在万物一生一死上。从日出方位中抽象出的阴阳,是不是具有严格的规定性?!

2、循环性:

无限循环性,是一阴一阳的第二特征。第二特征,体现在四个地方:

其一,寒暑的循环性。冬至,寒;夏至,暑。一寒一暑,是循环变化的。“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描述寒暑的循环性,《周易·系辞下》留下了如此至理名言。[5]

一寒一暑的循环,是无限循环。无限循环,亘古不变。寒暑论阴阳,从寒暑抽象出的阴阳,是不是具有无限循环性?!

其二,日出方位的循环性。太阳回归,除了日影长短两极的循环,还有日出方位东南、东北两方位之间的循环。[6] 日出两方位之间的循环,是无限循环。无限循环,亘古不变。从日出方位抽象出的阴阳,是不是具有无限循环性?!

其三,万物枯荣的循环性。“离离原上草”为什么会“一岁一枯荣”的循环?其根源在于太阳在南北两条回归线之间的无限循环。“离离原上草”的枯荣循环,是无限循环。无限循环,亘古不变。从草木枯荣循环这里显示出的阴阳,是不是具有无限循环性?!

其四,阴阳二气升降的循环性。阳升阴降,是中华先贤认识到的自然哲理。《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7] “升降出入”,说的是阴阳二气的循环运动的形式;“无器不有”,指的是勃勃生机的万物。

阳气何时升?阴气何时降?何时出?何时入?阳气上升的时间点在冬至,阴气下降的时间点在夏至;阳气露出地面的时间点在春分,阳气沉入地面的时间点在秋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这四个时令点,决定着万物生长收藏的四种状态。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这四个时令点,一年一循环,年年如此,从远古到永远。升降出入的阴阳二气,是不是具有无限循环性?!

3、永恒性:

永恒性,是一阴一阳的第三特征。第三特征,体现在地球与太阳的两点一线对应关系上。

地球,属于太阳系。地球形成的年龄,世界地质界普遍接受的数据是46亿年。[8] 地球从形成的第一天开始,与太阳之间就构成了两点一线的对应关系。一阴一阳,就形成于地球与太阳的对应关系之中。在运动中形成的地球,形成之后的继续运动。地球运动有三种形式:一是公转,二是自转,三是地轴的倾斜。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有日影长短两极的变化。地球公转一周,就是一个太阳回归年。整个公转的过程中,产生了两个点:近日点与远日点。这两个点,是日影长短两极的根源。两点之间的间距,即彝族十月太阳历“一年分两截”。由近日点到远日点,天气一天天变凉变寒;由远日点到近日点,天气一天天变暖变热。这里是彝族十月太阳历“两截分阴阳”之说的奥秘所在。北半球的远日点,即太阳历中的冬至;北半球的近日点,即太阳历的夏至。远日点与近日点,是苗族太阳历中“阳旦阴旦”的奥秘所在。阳旦阴旦,界定出的是两个精确的时间点。“两截分阴阳”,界定出的是两条精确的时间段——地球公转中的远日点与近日点,是一阴一阳的第一发源地。

地球自转一周,有日影的有无变化。地球自转一周,形成了昼夜。从现象上看,昼夜形成的根本原因在日往月来。从实质上看,昼夜形成的根本原因在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一周,产生两个方面:向日面与背日面。向日面,白昼;背日面,黑夜。白昼黑夜,形成地球的自转。向日面为阳,背日面为阴,这里是一阴一阳的第二发源地。

日往月来,是视觉中的现象;昼往夜来,同样是视觉中的现象;背后的决定因素是地球的自转。地球与太阳之间,始终是动态的两点一线对应关系。太阳历的节令,日影长短两极的变化,均产生于动态的两点一线关系之中。46亿年以来,动态的两点一线关系,从来就没有改变过。这一关系的永恒性,体现的是不是一阴一阳的永恒性?!

4、常青性:

常青性,是一阴一阳的第四特征。第四特征,体现在四个地方:

其一,太阳回归,年年回归。去年有,今年有,明年还有。源于回归的一阴一阳,展示出的是不是常青性?!

其二,冬至夏至,一年一循环。去年有,今年有,明年还有。源于冬至夏至的阳旦阴旦,展示出的是不是常青性?!

其三,日影长短两极,一年一循环。去年有,今年有,明年还有。源于“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与“阴极生阳,阳极生阴”之说,展示出的是不是常青性?!

其四,地球公转一年一循环,地球自转一天一循环,源于地球公转与自转的一阴一阳,展示出的是不是常青性?!

(三)太阳历的改革:

十月太阳历,每月36天,每月两个节令,18天一个节令,一个太阳回归年二十个节令。如此节令一不能准确地指导“何时下种”,二不能准确指导“何时收获”,所以出现了“焦禾稼”的困境。《淮南子·本经训》:“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十个太阳,烤焦了禾稼,于是出现了射日的大英雄后羿。十个太阳,射掉了九个。天上留下了一个太阳!“后羿射日”的真实意义,应该是太阳历改革。这个故事汉族有,苗族、彝族也有。太阳历的重要性,以及太阳历改革的重要性,此处可见一斑。

太阳历改革,改在了四个方面:一是十个月改革为十二个月;二是五季改革为四季,即金木水火土五行改革为春夏秋冬四时;三是月的时间长度改革,36天改革为30天;四是节气数的改革,二十个节气改革为二十四节气。春夏秋冬四时,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这就是改革后的十二月太阳历。

十月太阳历所建立的五方空间结构是正确的,所以十二月太阳历中,仍然保留着五行结构。如何保留?彝族文化用“兄弟分家”的故事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弟兄五个分家,先分空间,后分时间。分空间:大哥分管东方,二哥分管南方,三个分管西方,四哥分管北方,五弟分管中央。分时间:春夏秋冬四时每一时90天,四个哥哥每人分得90天,分时间时忘记了小弟弟。小弟弟问:我的呢?四个哥哥连忙每个人拿出18天给五弟。这样,五个兄弟每人分管72天。五兄弟分家的故事,是在彝族学者龙正清先生的大作《彝族历史文化研究文集》中出现的。[9] 五行结构保留了四时十二月太阳历,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才能合理地解释《黄帝内经》。

(四)太阳历产生的太阳法则:

太阳历中的太阳法则,其重要意义归纳如下。

(1)太阳回归年的起始点与转折点,即日影长短两极,界定出了冬至夏至,抽象出了一阴一阳。

(2)太阳回归年的时间长度一分为四,界定出了春夏秋冬四季。

(3)太阳回归年的时间长度去尾数一分为五,界定出了金木水火土五行。

(4)太阳回归年的时间长度一分为八,界定出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节。

(5)太阳回归年的时间长度一分为十二,界定出了十二月、十二律。

(6)太阳回归年的时间长度一分为二十四,界定出了二十四节气。

结束语:

以太阳历论阴阳,笔者找到了彝族十月太阳历的论证依据。人文的道理在天文,人文的根本在太阳,这是需要人们在当今社会背景下重新认识的。太阳的常青性,决定了中华文化、彝族文化,中医文化和彝医文化的常青性。认识中华文化、彝族文化,必须从太阳历开始,而且首先从十月太阳历开始。

参考文献:

[1] 杨和森,《图腾层次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第一版,第24页。

[2] 刘明武,《太阳历与阴阳五行》,楚雄:《彝族文化》,2013年第二期,第48页。

[3] 张苍等编撰,《九章算术》《周髀算经》,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第298页。

[4] 彭文辑,《百子全书》,长沙:岳麓书社,1993年第一版,第2098页。

[5] 苏勇点校,《易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第87页。

[6] 张苍等编撰,《九章算术》《周髀算经》,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第322页。

[7] 南京中医学院编著,《黄帝内经素问译释》,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第505页。

[8]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上海: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第2卷第585页。

[9] 龙正清,《彝族历史文化研究文集》,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第69页。

作者简介:王敏,汉族,1955年10月生,1978年云南中医学院中医系本科毕业,主任医师,云南省名中医,云南省第二批省级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云南省彝医医院、原楚雄州中医院妇科主任,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云南省委联系专家,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云南省彝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中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中医学院特聘教授,云南中医学院彝医教材编写组编委《彝医妇科学》主编,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

曾主编 《楚雄彝州本草》 《中国彝族民间医药验方研究》 《王敏中医妇科治疗经验集》 《王敏彝族医药论文集》 《源于太阳历的神奇—楚雄彝族医药探微》,参加编写《中国彝族药学》 《云南省中药材标准》等。

原标题:彝族十月太阳历是阴阳的发源地——试述刘明武对彝族文化作出的贡献

彝族十月太阳历:当时世界上最精确和最简便的天文历法

彝族是自古就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国内有800多万人口,是具有自源体系的语言文字和天文历法的中华民族之一,现在仍使用着自己语言文字和天文历法的民族。彝族十月太阳历作为古老而悠久的历法,有着显著的特点和广泛的影响。

历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闻名世界的玛雅文化其精髓之一便是历法。以前,中国大部分地区都通行农历,但在我国的彝族,至今还保留着一种鲜为人知的古老历法——彝族十月太阳历。据推测,此种历法渊源于远古伏羲,大约有上万年的历史。它把中国的文明史追溯到埃及、印度、巴比伦三个文明古国之前。

彝族十月太阳历以12属相回归纪日,3个属相周期为一个时段(月),即36日为一月,30个属相周为一年。1年10个月,360日,10个月终了,另加5日“过年日”,习称“过十月年”,全年为365天。每隔3年多加1天,即闰年(闰日),为366天。

据考证,彝族的向天坟,其实就是古人用以观天象星斗的天文台,与彝族太阳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彝族十月太阳历是悠久神秘的古老历法,它与中国儒、道、阴阳学说有深厚的渊源关系,至今还有许多“密码”有待破译和研究。

彝族十月太阳历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和最简便的天文历法。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广场中间红、白、黑等多种颜色的花岗岩墙壁上雕刻着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发明过程和计算、换算方法,彝族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以及彝族古代文明成果等,有的用文字记叙,有的用图画说明,人和动植物形象栩栩如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随处可见,人们称这个雕塑广场是一部浓缩的彝族历史。

测量方法

彝族“十月太阳历”是在“十杆测影法”的启示下,融合我国传统的圭表和地平日晷系统,直观、形象地表现出太阳的周日和周年视运动。利用其中地平日晷晷针日影的投向和影端位置即可得出当日所处节令和当地当天地方真太阳时。

时间测量

将晷针的日影与地面网格中的时间线组比对,即可得出当地当天的地方真太阳时,换算成北京时间需要两个改正,即时差改正和经度改正。

季节日期测量

在当日本地“真正午”时,由广场南端“表”影在地面上标注着“气”名的“圭”尺上的位置,即可测知当日所处节令,从而可粗略估测出当天的公历日期。

方向确定

晷针平行于地球自转轴,其高端正指北天极,夜晚顺着晷针方向就可以看到北极星。

显示太阳方位

从晷针上的小球看去,东方三根柱子从北向南分别代表夏至日、春分日和秋分日及冬至日的日出方位,西边三根柱子是日落方位。

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

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以彝族文化瑰宝十月太阳历雕塑广场为标志,集民族风情展示、艺术交流等为一体,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园。

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

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东门。

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北门。

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是我国唯一的中国彝族文化园,距离云南省楚雄市中心约3公里,园内以彝族文化瑰宝十月太阳历雕塑广场为标志,集民族风情展示、艺术交流等为一体,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园。除此以外,还可以看到象征彝族祖先崇拜的葫芦海和葫芦长廊,并可领略到不同风格的彝族民居。

以彝族文化瑰宝枣十月太阳历雕塑广场为标志,集民族风情展示、艺术交流等为一体,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园。

以彝族文化瑰宝枣十月太阳历雕塑广场为标志,集民族风情展示、艺术交流等为一体,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园。

照壁主浮雕《彝山欢歌》,《彝山欢歌》集中表现了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支系中的彝族服饰,舞蹈,节日等欢乐的场面,有楚雄的左脚舞、三跺脚;红河的阿细跳月、烟盒舞;以及背新娘、斗牛、摔交、插花节、三月会、赛装节等等。

避山虎浮雕,避山虎彝族地区,几乎每家的房顶瓦檐都有,有石头雕的,有泥土烧的,还有用木头刻的。每当新房建好要迁入时,就要选一个良辰吉日,请毕摩跳神念经,这样,避山虎日后才会保护屋檐下的人安康幸福。。

葫芦女神浮雕,葫芦女神它是带有浓重的母性生殖崇拜色彩,而且反映了彝族图腾观念的产生的和葫芦生殖崇拜的渊源。

大门两侧的铜鼓。

祭坛。

祭祀广场。

特色镂空北大门。

图腾鹰。

葫芦湖。

园内休息亭。

世界历法发展到今天,大致可分为太阳历、太阴历和阴阳历三大类。太阴历依月圆月缺来定年月季节,月亮每圆缺一次定为一个月。太阳历根据太阳运动的周期来定年岁季节。彝族十月太阳历的使用年代在秦末汉初,源于夏代以前的西羌文明,它将一年分成十个月,每月分为36天整,不分大月小月,过完十个月后的五到六天,称为"过年日"。"过年日"放在岁尾,过完这几天后新的一年就开始了。通常的"过年日"是五天,每到第四年时的"过年日"闰作六天,用这样的历法,每月的天数稳定为36天,通常年是365日,逢闰年是366天,四年平均,每年的天数是365.25天,既方便记忆,又与回归数值有相当高的重合度,这在古代完全算得上科学,实用了,这就是彝族十月太阳历的来历。我们通用的历法(公历)是在400年前确定的,而彝族十月太阳历是彝族先民在5000年前创立的科学历法。它根据太阳系天体运动的周期规律,准确计算和换算出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的时日是365.25天。它以观测太阳定冬夏,以观测北斗星座的斗柄指向定寒暑,将全年分为五季十个月,每月36天,每两个月为一季,合计360天,余下的5天为过年日。

太阳历广场,广场呈园形,分三台,每台五个出口。

太阳历广场二层平台。

文景雕塑图腾神柱。

太阳广场上最高的天神神柱。

天神柱端的太阳女神。

文景雕塑图腾神柱。

彝族十月神兽。

彝族十月神兽“一月黑虎”。

历法文化展示馆。

历法文化展示馆内容丰富。

展示馆内的彝族十月神兽。

太阳广场的平台的立面上共有大小浮雕40幅。

2018年1月和2022年8月先后两次来到十月太阳历文化园,尤其是第二次用无人机拍摄尤为震撼。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位于三迤名城楚雄市郊,占地500余亩。是一个以十月太阳为主要标志而兴建的集民族文化研究、民族艺术交流、民族风情展演、大众休闲娱乐、商业营销服务为一体的具有鲜明彝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

文景雕塑图腾神柱。

从北往南俯瞰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

从北往南俯瞰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

从南往北俯瞰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

从南往北俯瞰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

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顽皮的小朋友。

楚雄州和楚雄市的有关领导调研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

附:中国彝族十八月太阳历 2022年8月26日到楚雄州大姚县昙华乡采访,交谈中知道昙华山丫古埂彝族村,是“中国彝族十八月太阳历”的发源地。 历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以前,世界上只知道印第安部落的玛雅人唯一保存了行用6000多年的十八月太阳历。继彝族十月太阳历之后,又一种古老而精妙的神秘历法——彝族十八月太阳历,也在楚雄州被发现,大姚县昙华山丫古埂彝族村,也就成了“中国彝族十八月太阳历”的发源地。大姚县十八月太阳历,是彝族千百年来的远古历法,靠彝族毕摩一代代口传身教而保存流传下来,且传承非常困难,属濒危语言文字,据考证,源于昙华的“中国彝族十八月太阳历”比彝族十月历更古老,距今10000多年,比美国墨西哥玛雅历法还早5000多年,被誉为人类文明的新源头。 中国彝族十八月太阳历的发现,不仅为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找到了新论据,而且为研究中华彝族文化与玛雅文化的渊源关系提供了线索。

大姚县昙华乡昙华山丫古埂彝族村,是“中国彝族十八月太阳历”的发源地。

中国彝族十八月历碑 。

中国彝族十八月历碑。

赵利 撰文/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