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水知识

令狐姓全国有多少人 令狐姓氏的起源

发布时间:2024-05-29 03:13:49作者:樱花飘落来源:网友上传

令狐姓全国有多少人 令狐姓氏的起源

本文目录一览:

复姓“令狐”的正确读音和起源故事

原创:唐封叶

“令狐”这个姓氏在当今虽然很罕见,大家却非常熟悉,这自然要多谢金大侠所写的《笑傲江湖》——江湖上谁人不知“令狐冲”啊?但是很可惜,可能因为“令”和“狐”这两个字太常见,99.99%的人,包括央视电影频道主持人,都把人家令狐冲的姓氏“令狐”给读错了,也就是按字面读了。实际上翻翻字典词典可以发现,复姓“令狐”的正确读音是“línghú”,“令”在这里读第二声而不是第四声。所以下次您再发现有小伙伴看《笑傲江湖》的书或电视剧时,要提醒他,人家主角叫“línghú冲”,不叫“lìnghú冲”。

那么“令狐”这个姓氏是怎么来的呢?因为“令狐”字面意思不像“司马”、“南宫”等汉人复姓一样好解释(“司马”是管军事的武官、“南宫”就是南边的宫室),可能有些人会误以为“令狐”是南北朝少数民族入中原以后带来的姓氏(如“宇文”、“呼延”等),但事实恰恰相反,“令狐”的起源不但非常早,而且是标准的华夏姓氏。

要说令狐氏的起源,得从周初说起。西周初年,周文王之子毕公高被分封在毕地(一说在陕西咸阳北、一说在陕西西安南)。后来毕国不知何时因何事亡国,毕公高的一个叫毕万的后裔投奔了晋国,因随晋献公消灭耿、霍、魏等国有功,被晋献公封在魏地(在今山西芮城),于是改以“魏”为氏。骊姬之乱时,晋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国外,毕万的孙子魏犨追随重耳19年。重耳回国成为晋文公后,魏氏自然得到重用。

一晃又过去40多年。晋文公的孙子晋景公时,秦桓公(秦穆公重孙)发兵攻打黄河西岸边的晋邑辅氏(今陕西大荔东)。魏犨有个儿子叫魏颗,听说后主动领兵御敌。秦桓公就让秦军勇将、力大无穷的杜回出阵挑战晋军。

当时辅氏当地有个晋国老汉,是魏犨一个小妾的老爹。魏犨死的时候留下遗言让那小妾陪葬,魏颗嘴上答应,实际上却没照办。这老汉感激魏颗救了自己女儿一命,就在战前暗中把杜回进攻路线上草丛中的草都偷偷编结在一起。杜回徒步冲击晋军时,走在草丛中被老汉编的草环绊倒,因此被魏颗俘虏。旧时评书、演义中常有“当牛做马、结草衔环报答大恩大德”的说法,这就是“结草衔环”成语中前半段“结草报恩”的故事。

秦军见本国勇将被俘,士气大丧,秦桓公只得退兵而去。因为这一仗晋军主力大部队都还没到,秦军就输了,晋景公大喜,于是重赏魏颗,另外把他封在“令狐”那地方,也就是今天山西临猗县一带。古人常以地名为氏,所以后来魏颗的儿子颉就改称令狐氏。这就是令狐氏的由来。现在我们就清楚了,令狐氏原来是姬姓魏氏的一个分支,第一代始祖是晋国贵族令狐颉(魏颉)。到了秦汉以后,姓、氏混淆不分,令狐又被当做了姓,复姓令狐就是这么来的。

参考资料:《左传》、《史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

那些冷门又惊艳的复姓,你知道嘛?

【周生】

《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帝尧之后有周生氏。"据晋《中经簿》云:"魏侍中周生烈,本姓唐,外养周氏",遂氏周生,汉代有周生丰。

【澹台】

一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孔子弟子澹台灭明,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二源于啖氏,出自唐朝时期啖氏一族,属于因避讳改姓为氏。三源于姬姓,出自秦朝时期著名隐士周贞实,属于以居邑名称改姓为氏。

【南宫】

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四友之一南宫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即墨】

《姓氏考略》注云:"齐大夫食采于即墨,以为氏。"郑樵注"即"亦云:"汉单父令即费,其先食采即墨,因以为氏。此以邑为氏。

【辛垣】

《中文大字典》注云:"《战国策》魏将辛垣衍;《资治通鉴》作'新垣衍'"。

【温孤】

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代人,改为温。垂拱中有温孤元轨。"又或作"温狐"。

【承桑】

源流一:源于姜姓,出自山谷时期神农氏之妻承桑,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源流二:源于国名,出自古代承桑国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

【九方】

《姓氏考略》注云:"属於九方者,以地为氏。"

【棠溪】

《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补遗·复姓》注云:"后汉延笃从颍川棠溪,曲受《左氏传》。"

令狐冲的令狐姓,历经2300年,仍为山西土著

一提到令狐姓,相信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令狐冲就姓令狐”。好吧,那只能证明金庸的小说传播度很广,外加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接触过现实中的令狐姓人士。小编今天就说说流传至今的令狐姓。

令狐冲

令狐这个复姓,属于以封地为姓,源于姬姓。

周文王有个儿子叫毕公高,毕公高有后代叫毕万,因功受封魏邑,成为了后世魏氏鼻祖。春秋时期,毕万为晋国上卿,其后裔魏犨为晋国名将,即史书所载之魏武子。魏犨的儿子魏颗,后来在之战中打败了秦军,俘虏了秦国名将杜回。关于这次战争,还产生了成语结草衔环中的“结草”的典故。

为了奖励魏颗战功,晋景公将晋国的令狐这个地方赏给他作食邑。魏颗的儿子魏颉就以父亲的封邑为姓氏,称令狐氏。魏颗为令狐氏得姓始祖,史称令狐文子。令狐氏传承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约有令狐姓人口4.2万人,主要分布在山西省临猗、太原、以及贵州省桐梓县等地。

结草衔环

令狐氏历史名人

令狐邵:太原人,三国时魏国弘农太守。令狐邵为官清廉,节操如同冰雪,连妻儿都很少让去官府探望。他弘扬善举,教化百姓,宽厚待人,省减刑狱,把弘农治理得气正风清。他广设学校,使弘农郡学风日盛一日兴旺起来。

令狐愚:三国时魏国大臣。黄初年间出任和戎护军,后任曹爽府长史、兖州刺史。令狐愚曾经与王浚一起密谋废除曹芳,事未行而病卒。

令狐整:敦煌人。北周大将军,出将入相,世为西土冠冕。北周初年,令狐整出任丰州刺史,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令狐熙:令狐整之子。隋朝大臣。性情端重,不妄通宾客,博览群书,尤明三礼。累迁鸿胪卿兼吏部尚书。历任汴州刺史、桂林总管等职。

令狐楚:唐朝大臣、诗人,宜州华原人。担任过中书待郎、尚书、仆射等职,政绩卓著。他还常与名诗人白居易、刘禹锡唱和,李商隐也出自他的门下。

令狐德棻:唐朝著名学者,宜州华原人。学问广博,博涉文史,早岁知名。他收集大量古典书籍后,组织整理抄录,太宗贞观中请修梁、陈、周、齐、隋五史,自领周史,为中国文化史做了极大贡献。

令狐綯:唐朝宰相,令狐楚之子,入翰林为学士,进中书舍人,再迁兵部侍郎,后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曾与唐宣宗探讨学问到深夜,唐宣宗命人用皇帝座车并金莲花炬送他回翰林院,人们以为是天子驾临。后封赵国公。

令狐彰:京兆富平人,著名唐朝大臣,祖先从敦煌内徙。

令狐是个地名

好了,回过头来说令狐这个地儿。令狐是个古老的地名,就在今天的山西省临猗县猗氏镇。《水经·冻水注》载:“令狐即猗氏地”。 临猗县本为临晋县和猗氏县合并而来,在《猗氏县志》中有令狐地名的记载,属于下任都的原头里,从方志记载可见,很多村名保留至今,如与令狐村同属于下任都原头里的百里店村,至今仍然归临猗县猗氏镇管辖,杨原头下的闾原头自然村(图中闾家原头),陈范自然村,何家庄也都属下任都原头里。上赵、下赵就是现在的上朝、下朝。现在猗氏镇的里寺村、翟村则属于当时的翟村都翟村里,贵戚坊村属于当时的贵戚坊管辖(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延伸阅读)。

令狐村的记载

现在的临猗仍有令狐地名,如临猗县嵋阳镇令狐营自然村和令狐自然村,以及嵋阳镇卫村的令狐庄自然村和令狐村自然村。不过,古代最初的令狐应该是指现卫村的令狐村。

临猗令狐村

猗氏是令狐姓的发祥地,令狐家族世代居住于此,并发展壮大。因此三国之前令狐氏名人多为山西人也就不难解释了。时至今日,令狐氏仍然是山西省人数最多的复姓。而山西令狐氏多在运城,临猗就属于运城管辖。《猗氏县志》中的令狐氏人士不胜枚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

令狐泌:明朝万历三十二年进士,任嵩县知县。

令狐永观:清朝康熙丙辰进士。

令狐鏓:明朝嘉靖乙卯举人,历任陕西朝邑知县,合州知州。

令狐一槐:明朝嘉靖乙卯举人,历任浙江副使。

令狐一伸:明朝万历甲午举人,历任澄城知县,顺庆同知。

令狐永辉:明朝万历戊午举人,新城知县。

令狐燮:明朝崇祯丙子举人,汲县知县

令狐泩:明朝崇祯壬午举人,任福建漳浦知县。

令狐亦岱:清朝浙江缙云知县。

临猗双塔

哦,对了,最后再说一句,令狐的令读作líng 。你们那里有令狐姓吗?

中华复姓源远流长,小编已对流传至今的复姓作了几篇文章介绍,并将持续。有兴趣可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