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和大家分享了竹茹这味药,这次向大家介绍的也是与竹子有关的药物。它也是属于清化热痰药,是竹子经加工后提取的汁液,主治痰热咳嗽,尤其善于小儿惊风抽搐,常配伍息风定惊药物使用,为儿科常用药。而它的发现,传说与八仙之中的韩湘子有关。
韩湘子与竹沥的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天目山下住着一对夫妇,他们为人乐善好施,做了很多好事。年纪大了,在山下过着幸福宁静的日子。
有一天,老妇人突然得了痰火症,咳嗽、气闷、痰多,坐卧不宁。八仙之一的韩湘子偶然经过此地,有心与之解除病痛,于是化身一郎中,来到他们家。他将青竹子一头放入灶膛,一下子功夫,青竹随之慢慢滴出一些汁液来。韩湘子接了大半碗汁液,捧到老妇人跟前。老妇人喝下汁液不久,证状全都消失了。由于这药没有名字,又见韩湘子是就地取材,拿新鲜竹子做的药,于是就起名叫“鲜竹沥”。
竹沥的来源和作用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等竹杆经火烤灼而流出的淡黄色澄清液汁。
性味:甘,寒;归心、肺、肝经。
功效:清热豁痰,定惊利窍。
使用注意:《本草纲目》:“竹沥性寒而滑,大抵因风火燥热而有痰者宜之;若寒湿胃虚肠滑之人服之,则反伤肠胃。”
用法用量:
1 内服 30~50g,冲服。
2 本品不能久藏,可熬膏储藏或用密罐封藏。
竹沥的服用
《本草衍义》:“竹沥行痰,通达上下百骸毛窍诸处,如痰在巅顶可降,痰在胸膈可开,皮在四肢可散,痰在脏腑经络可利。痰在皮里膜外可行。又如癫痫狂乱,风热发痉者可定;痰厥失音,人事昏迷者可省,为痰家之圣剂也。”
因此,竹沥可以治疗:
1痰热咳喘
本品性寒滑利,祛痰力强。治痰热咳喘,痰稠难咯,顽痰胶结者最宜,常配半夏、黄芩等药同用。
2中风痰迷,惊痫癫狂
本品入心肝经,善涤痰泄热而开窍定惊,常配胆南星、牛黄等药同用。
编辑:朱海媚 责编:宋莉萍
今年是日本江户时代中后期的知名画家伊藤若冲(1716-1800)逝世220周年,澎湃新闻获悉,位于京都岚山地区的福田美术馆正在举行“若冲诞生——难解心结的对面”纪念展,展出包括新发现的若冲初期作品《萝卜双鸡图》在内的众多佳作,约30幅未曾公开展示的画作也将一并公开。
伊藤若冲《萝卜双鸡图》
伊藤若冲诞生在日本京都锦小路高仓地区的一家蔬果批发商店“枡屋”中,身为长男应当继承家业,二十三岁丧父之后他便承袭“源右卫门”之名号而主持经营活动。当时传言若冲因不善经营而导致家业险些遭人掠夺,而他也于宝历五年(1755)四十岁时将家主之职传给其弟,此后专心绘事,过上了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最终得享天年。“若冲”之号语出《老子》“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正映照了画家不受世俗牵绊、随心所欲的艺术生涯。
二十五岁以后,若冲开始正式学画,初学以大阪画家大冈春卜为代表的民间狩野派画风——不同于在江户幕府身居高位而画风渐趋僵化的御用画师狩野一族,关西的狩野派画家对流行非常敏感,画作也讲求实用性。其后若冲进一步学习宋元花鸟画,自中国东南地区传入日本的明画和当时客居长崎的清人画家沈南蘋的笔法都是若冲积极学习模仿的对象。
伊藤若冲《雪中雄鸡图》
他的初期画作中,《雪中雄鸡图》描绘的是啄食雄鸡这一花鸟画的传统题材,而注重明暗对比,精细地描绘了动物的特征,而雄鸡周围凌霜傲雪的竹、菊是象征高洁人格的花木,作为画作主角的雄鸡也因而带有“远离世俗、贯彻己道”的高尚意味。运用土坡的重叠表现纵深感的技巧虽不见于其他雄鸡图,但表现复杂纠缠的枝叶与附着其上的积雪的笔触都非常精细。《雪梅雄鸡图》中的雄鸡虽然姿态相近,但其脖颈与下方羽毛的连结被描绘得更为流畅自然,显示了画家高超的观察能力和表现力,鸡冠的鲜红色与山茶花瓣的颜色相呼应,更为画面增添了艳丽之感。
传李公麟笔《虎图》
模仿明代画家文正《鸣鹤图》创作的《白鹤图》与模仿传北宋李公麟所作(实际上当系明代职业画家所作)《虎图》所作的《猛虎图》,强调勾勒线条,并用均一的笔触描绘动物皮毛的细节部分,呈现出与原作有所不同的情趣。
伊藤若冲《芍药群蝶图》
“动植彩绘”(现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是若冲进献给京都相国寺的三十幅动植物画作的统称,由画家亲自命名,创作于宝历七年(1757)前后至明和二年(1765)之间。不同于中国花鸟画完整地描绘花卉的作风,《芍药群蝶图》的芍药花和蝴蝶仿佛悬浮于空中,环绕成中空的圆形,以胡粉精细勾勒的花瓣边缘和从茎条到花蕊的柔软曲线,都令花朵显得婀娜多姿。
伊藤若冲《梅花皓月图》
伊藤若冲《梅花小禽图》
《梅花皓月图》和《梅花小禽图》利用胡粉呈现出沸水气泡一般繁丽的梅花。运用胡粉为画面增添丰富情致的作品还有《雪中鸳鸯图》,若冲自中国画中学习了吹撒胡粉的技法,创造出甘美而又凄切动人的雪景;象征夫妻恩爱而常被画成双鸟并肩的鸳鸯,在若冲笔下变为羽毛华美的雄鸟立于高处、朴素的雌鸟则半身没入水中又被柳枝遮盖,显示出独具匠心、在人工的世界中力求独创的一面。
伊藤若冲《向日葵雄鸡图》
鸡的形象在“动植彩绘”系列中也有所变化。不同于过去的啄饵鸡造型,《向日葵雄鸡图》、《花双鸡图》等画作中的雄鸡无不昂首挺胸、定睛注视着某处。鸡虽是随处可见的家禽,但在若冲笔下变得金碧辉煌,造型和色彩之美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强调。
伊藤若冲《南天雄鸡图》
《南天雄鸡图》中的斗鸡全身包裹着铠甲一般的羽毛,置身于南天竹繁茂生长的环境之中,作为画作主角的动物与背景之间的紧张感达到了几乎前所未有的高度。
伊藤若冲《蔷薇小禽图》
伊藤若冲《牡丹小禽图》
与之相对,《蔷薇小禽图》、《牡丹小禽图》则是富有蓬勃生命力的花朵充满整个画面,小鸟在其中悠然自得地嬉戏,体现的不是试图逃离社会的焦灼不安,而是能够享受世界的丰饶色彩的闲情逸致。
伊藤若冲《贝甲图》
呼应了同时代流行的博物学趣味的《贝甲图》在种种贝类之间穿插波浪的起伏,并将贝壳画成妖怪面孔,这类画作看似游戏笔墨,却也与悠然心境有着一脉相承之处。
伊藤若冲《老松白凤图》
伊藤若冲《旭日凤凰图》
创作时间相对稍后的画作中,《老松白凤图》与此前的《旭日凤凰图》同样描绘凤凰,但一改后者的狞猛形象,采用了柔和的线条,羽毛洁白、展翅翱翔的凤凰给人以优美的印象,表情也显得艳丽生动。
伊藤若冲《菊花流水图》
《菊花流水图》则将简洁的创意与光琳风格的流水纹样、清澈的色彩相结合,创造出优雅稳重的画面。“动植彩绘”可谓是日本浓彩花鸟画中的登峰造极之作。
若冲在水墨画方面也取得了高度成就,不仅创作单幅画作,还留下了众多障壁画、屏风画的佳作。宝历九年(1759)为京都鹿苑寺大书院绘制的障壁画中,若冲尝试以水墨描绘着色彩绘的题材,强调笔势和造型之意趣,《墨竹图》与障壁画中的四面“墨竹图襖”笔致相似,可以推断为同一时期的作品。画家以摇晃的曲线连接椭圆形,在画面上方用笔尖画上许多墨点,但确实将竹节弯曲、竹叶顶端闪烁着细密光芒的竹丛景色展现在观众面前。
伊藤若冲《墨竹图》
《松竹梅群鹤图》运用树木、土坡强化了对角线构图,而画面主体的浓墨笔触奔放洒脱,给人以无拘无束之感。
伊藤若冲《松竹梅群鹤图》
《梅鹤图》以一笔画就的椭圆形状和修长双脚构成白鹤,表现手法幽默生动,椭圆形看似随意挥洒,实则是一边确认形状一边徐缓地运笔勾勒而成,浓墨画成的鹤羽和梅花树干也有淡墨打底,显示了画家精心巧思的一面。
伊藤若冲《梅鹤图》
《蔬果涅槃图》是将释迦涅槃这一传统佛画题材中的人物变换为各色蔬果的戏仿之作,正中央横卧在倒置果篮上的人形白萝卜即为释迦,后方的八株玉米代表娑罗双树,环绕四周的柿、桃、白萝卜、芋头等种种蔬果代表了诸罗汉与各种动物,运用各种浓淡有别的墨色和渗墨、枯笔等技巧,描绘了近六十种蔬果。长年经营蔬果批发生意的若冲巧妙地把握住各种蔬果的特征,并以画笔赋予了它们生命,口不能言的蔬果仿佛含有了悲哀之情一般。此外,若冲还制作有数种版画,包括描绘京阪地区的淀川两岸风光的《乘兴舟》、描绘花鸟昆虫的《玄圃瑶华》、《素绚帖》等作品。
伊藤若冲《蔬果涅槃图》
作为生于京都、长于京都、终老于京都的画家,若冲尤其受到京都各大美术馆的喜爱,除去收藏于宫内厅的全套“动植彩绘”之外,京都国立博物馆、京都市美术馆、细见美术馆都藏有数量丰富的若冲画作,新近设立的福田美术馆也不甘落后。相信今后将陆续有各种若冲画展奉献给观众。
伊藤若冲《云中阿弥陀如来像》
伊藤若冲《仔犬图》
伊藤若冲《寒山拾得图》
伊藤若冲《小槌宝珠图》
展览现场,伊藤若冲45岁作品《四季花鸟押绘贴图屏风》
本次“若冲诞生”展出期间为3月28日至6月21日(受疫情影响,4月6日起临时休馆,恢复展出的时间未定)。
本节药物药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能润燥,部分药物味咸,兼能软坚散结。清化热痰药主治热痰证,如咳嗽气喘,痰黄质稠者;若痰稠难咯,唇舌干燥之燥痰证,宜选质润之润燥化痰药;痰热癫痫、中风惊厥、瘿瘤、痰火瘰疬等、均可以清化热痰药治之。临床应用时,常与清热泻火、养阴润肺药配伍,以期达到清化热痰,清润燥痰的目的。
药性寒凉的清化热痰药、润燥化痰药,则寒痰与湿痰证不宜用。
来源:竹茹为禾本科植物青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的中间层。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阴干。前者称散竹茹,后者称齐竹茹。生用、炒用或姜汁炙用。
相关名字:竹皮、青竹茹、淡竹茹、竹二青、竹子青。
产地:主产于长江流域和南方各省。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性状鉴别:
本品为卷曲成团的不规则丝条或呈长条形薄片状。宽窄厚薄不等,浅绿色或黄绿色。体轻松,质柔韧,有弹性。气微,味淡。一般竹茹是越靠近竹外皮的颜色越绿,越往内里越白。饮片规格可分为青统,黄统,黄选,球统和球选。
以身干、色绿、丝细均匀、质柔软、有弹性者为佳。
主治病证:
1.痰热、肺热咳嗽,痰热心烦不寐。
竹茹甘寒性润,善清化热痰。治肺热咳嗽,痰黄稠者,常配瓜蒌、桑白皮等同用;治痰火内扰,胸闷痰多,心烦不寐者,常配枳实、半夏、茯苓,如温胆汤(《千金方》)。
2.胃热呕吐、妊娠恶阻。
本品能清热降逆止呕,为治热性呕逆之要药。常配黄连、黄芩、生姜等药用,如竹茹饮(《延年秘录》);若配人参、陈皮、生姜等,可治胃虚有热之呕吐,如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治胎热之恶阻呕逆,常配枇杷叶、陈皮等同用。
此外,本品还有凉血止血作用,可用于吐血、衄血、崩漏等。
在生活中我们会时有吃坏肚子的时候,若出现呕吐多是因湿热或者胃虚热所导致, 而本品善于治疗湿热所导致的呕吐,常与黄连、半夏 、陈皮使用,若是胃虚热所导致的呕吐需与党参,甘草,生姜服用。《本经逢原》:竹茹专清胃府之热,为虚烦烦渴、胃虚呕逆之要药;咳逆唾血,产后虚烦,无不宜之。此物尤其善于润肺开郁可清肺之热痰,清胃中火热之逆而平逆,它被古人誉为善扫瘀浊。
用法用量:煎服,6~10g。生用清化痰热,姜汁炙用止呕。
使用注意:寒痰咳喘、胃寒呕逆及脾虚泄泻者禁服。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治呕口宛,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
2.《医学入门》:“治虚烦不眠,伤寒劳复,阴筋肿缩腹痛,妊娠因惊心痛,小儿痫口噤,体热。”
3.《本草汇言》:“竹茹,清热化痰,下气止呃之药也。如前古治肺热热甚,咳逆上气,呕哕寒热及血溢崩中诸证。此药甘寒而降,善除阳明一切火热痰气为疾,用之立安,如诸病非因胃热者勿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cAMP磷酸二酯酶抑制物2,5-二甲氧基-对-苯醌,p-羟基苯甲醛,丁香酚等。
2.药理作用:竹茹粉体外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3.临床研究:竹茹、生姜、茯苓、乌梅,水煎服。治疗妊娠恶阻10余例,疗效颇佳。(湖南医药杂志,1984,1:60);竹茹粉直接洒在溃疡面上,厚约2~3mm,略大于疮面,也可加盖消毒纱布。治疗皮肤溃疡百余例,一般2~5天即愈。(新医药学杂志,1978,6:32)
常见配伍:
配半夏,一寒一热,二药合用可健脾燥湿,和胃止呕力彰,主治脾胃不和,胃气上逆,以致恶心、呕吐、呃逆。
配枳实,和胃降逆,清热止呕,消积化痰,宽中利膈之力增强,主治胃热痰盛,胃气上逆。
配陈皮,一温一寒,温清相济,和胃降逆,除胃中寒热甚妙,主治脾胃虚弱,气机不调,寒热错杂。
配生姜,一寒一温,具和胃止呕,调中降逆之功,主治寒热互结,胃气上逆之呕呃不止。
配黄连,竹茹入胆,黄连入心,心胆并治,可收清心胆,化痰浊之功。
配石斛,共奏清胃热,养胃阴,和胃气,降呕逆之功,清中有补,补中有清,用于治疗胃阴不足,胃虚有热,气失和降所致的饥而不食,反复呕吐,或干呕不止,口干烦渴等;对于妇女妊娠恶阻,胃气受胎热上扰而见的恶心呕吐也宜用之。
竹茹、生姜、芦根共称清胃三味。此三味为清胃降逆组合,竹茹清胃止呕,芦根清胃生津,凡胃热之呃逆、呕吐常取竹茹、芦根,对胃热之逆效果明显。惟竹茹有克伐胃气之弊,入辛温之生姜既加强降逆作用又可预防竹茹克伐胃气之虞。
注:内容及图片来自教材和网络,仅作科普学习,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竹茹在《金匮要略》中又叫竹皮,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茎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在一些文献里也叫竹二青,质地柔软,入药时卷成团用。四季皆可采收,以冬季为佳。常鲜用或晒干生用,或姜汁炒用。
一、竹茹的功效:
竹茹味甘,微寒。归肺、胃、胆经。功效能清化热痰,除烦止呕。尤善治胃热呕逆之证。
常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不宁,心烦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证的治疗。
名家名著摘要:
《别录》:“主呕啘温气,寒热吐血,崩中。”
《药性论》:“止肺痿唾血,鼻衄,治五痔。”
《本草正》:“治肺痿唾痰,尿血,妇人血热崩淋,胎动,及小儿风热癫痫,痰气喘咳,小水热涩。”
《本草逢原》:“清胃府之热,为虚烦、烦渴、胃虚呕逆之要药。”
《长沙药解》:“竹茹甘寒之性,善扫瘀浊而除呕哕,清金敛肺,更其所长。其诸主治,除吐衄,止崩漏,治膈噎,疗肺痿。”
《本草备要》:“开胃土之郁,清肺金之燥,凉血除热。治上焦烦热,温气寒热,膈噎呕啘,吐血衄血,肺痿惊痫,崩中胎动。”
二、竹茹的配伍应用:
1.用于肺热咳嗽,咳痰黄稠。竹茹有清化热痰之功。治热痰咳嗽,常配伍黄芩、瓜蒌、桑白皮等药。
2.用于痰火内扰,心烦不安之证。竹茹尤善清热除烦。治胆火挟痰,犯肺扰心所致的胸闷痰多、心烦失眠、惊悸不安等证,常配伍陈皮、半夏、枳实、茯苓等,即温胆汤。
3.用于胃热呕吐。竹茹善清胃热,止胃热呕吐,最常配伍黄连。治痰热互结,烦闷呕逆,常配伍黄连、陈皮、半夏等,即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
若治胃虚有热而呕吐者,常配伍陈皮、生姜、人参等,即橘皮竹茹汤。
若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常配伍石膏、桂枝、甘草等,即竹皮大丸。
张锡纯言:“竹茹善开胃郁,降胃中上逆之气使之下行,故能治呕吐、止吐血、衄血。且性凉而能降,故又能清肺利痰,宣通三焦水道下通膀胱,为通利小便之要药,与叶同功而其力尤胜于叶。”
三、竹茹的用法用量:
竹茹多入煎剂,少为丸散。入煎剂常用量十余克。
入药有生用与炒用之分,生用偏于清化痰热,姜汁炒用则偏于止呕。
四、竹茹的应用注意:
竹茹性寒清热,故寒痰咳嗽、胃寒呕逆及脾虚泄泻者均当忌服。
《本草汇言》:“诸病非因胃热切勿用。”
~
——中医实战笔记20.8.20深夜
#中医实战笔记#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