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写了湛江民间信奉的康公(又称康皇、康王、康元帅)和华光大帝的来历,很多网友要求我写一下“白马公”。虽然白马公算是湛江的主要神仙,但很多村庄都有供奉他,或是建有白马庙。这位神仙在历史上是否有其人呢?他又是什么来历呢?主要的说法有两种。
湛江雷州雷城的白马庙
第一种来自清代雷州知府张赓云的《灵冈白马庙记》:“白马神姓董,讳晋,东晋时人……世居江西分宁,分宁者即今之武宁县也。兄弟三人,神居季,当时或称为董三,业冶为生……后师许旌阳学道,斩蛟立功,遂为旌阳部将,宋时封为白马忠义王……“接下来,他点出雷州半岛祭祀白马神的原因——”雷郡三面环海,海滨多怪,昔时或为蛟螭所窟穴,神于此必有大功德于民。故至今享祀不忒……”
这段古文我解释下——白马神姓董,名晋,是东晋(公元317年-420年)人,祖上世代居住在江西武宁县,有兄弟三人,以打铁为生。后来跟着许逊学道。
许逊是何许人?他祖籍河南,出生于江西南昌,曾经当过旌阳县的县令,但由于他不慕名利,弃官东归,修道炼丹于西山,着书立说,创立"太上灵宝净明法",成为了道教净明派祖师,尊称"许天师、许真君",为道教四大天师之一。许逊的信仰从唐朝开始,在道教盛行的宋朝更加得到推崇。宋真宗将西山游帷观升格为玉隆宫。宋徽宗时上尊号为"神功妙济真君",南宋时,许逊神府、神坛、神庙,更是不计其数。湛江农村的道教盛行与祖先大多是南宋移民的关系很大。
话归正传,董晋三兄弟向许逊学道后,发生一件大事。这件事在《灵冈白马庙记》中只有四个字”斩蛟立功“,但在江西的《武宁县志》记录得比较详细:当许逊师徒云游至古艾地(即今武宁、修水、永修一带)时,见洪水漫天,白浪滔滔,人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掐指一算,才知修河孽蛟兴妖作怪,残害百姓。于是许逊决心斩蛟除害,命徒弟董晋兄弟铸造龙泉宝剑。
董氏三兄弟以打铁为生,自然是铸剑高手。不久宝剑铸成后,许逊循河而上,在修河发源之处黄龙山发现蛟龙,双方大战,打得精彩无比,难解难分,许逊一直追赶,蛟龙边战边逃,直追至南昌西边,终于将蛟龙擒住,锁于古井中。因此,许逊被百姓奉为“江西福主”。后来,宋朝皇帝御封许逊为“神功妙济真君”,董晋三兄弟被封为“白马忠义王”。
而白马公又是怎样在雷州成为民间供奉的大神之一呢?雷州知府张康云是这样说的:雷郡三面环海,海滨地段经常出现怪害,当地民众深受其害,苦不堪言。白马神遨游到雷地,以救灾除害为要务,施展法力帮助百姓诛灭怪害,当地百姓才得以安居乐业。为了感谢白马神的功劳,纪念他为雷州所做的好事,当地民众遂尊他为神,并建立庙宇世世代代祀奉他。
雷州杨家镇灵岗庙关于白马大王的碑文
这里还记载了一个”白马公显灵“的故事——清代康熙间年,北坡村(现属遂溪)有一个算命为生的人叫吴绍亶,因宅基地问题,被坏人绑架在青桐深山。吴绍亶生命垂危之际,呼喊白马公营救。白马公快速反应,降童(神灵附身的少年)向北坡村吴氏兄弟呼救告急,吴氏兄弟神速赶到青桐,已是黑夜时分,找不到进山的路,只好站在山脚祈求白马公引道。忽然,天际有五彩神灯闪烁引道,吴氏兄弟得以顺利入山,吴绍亶这才获救。
据说类似的”白马公显灵“的故事还有很多,是真是假,谁也说不清,但说明了雷州半岛民间对”白马公“的信奉历时已久,并深入民心。
在传说中,白马公铸剑除掉的蛟龙其实是一条大乌蛇,所以有白马公神像的地方,一般同时有乌王公(又称乌蛇公、乌龙大王)。为什么这样做?老人说,因为乌王公有呼风唤雨的神能,为防乌王公来寻仇报复,所以神祭时也为其分一杯羹,以保地方风调雨顺。关于乌王公的来历,可能各村的说法不一致,大家可补充。
虽然雷州知府张赓云《灵冈白马庙记》对白马公的来历做了一个结论,但我并不太认可他的说法。因为湛江地区大部分人是福建移民,特别是南宋末年为逃避元军追杀时,迁徙过来的民众很多。而福建民间也有一个影响很大的白马信仰,称之为”白马王“,这就是第二个传说——
白马王是南宋时期福建道教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神仙,又称白马三郎。据宋梁克家编撰的《三山志》记载,汉武帝时期有一个闽越王,他的第三个儿子非常勇猛,将一条长三丈的大鳝射杀而死,这个地方后人就叫”鳝溪“,后改名为”善溪“(现位于福建宁德市屏南县东部)。为感谢白马三郎,就建了冲济广应灵显孚佑王庙来纪念他。这个庙名是不是有点奇怪?那是皇帝对白马三郎的封号。在北宋和南宋,白马三郎多次被授予为“冲济”、“广应”、“灵显”、”永宁“、“孚佑王”等封号。
福建版”白马大王“神像
后来,这个故事在明弘治年间黄仲昭的《八闽通志》、王应山编撰的《闽都记》、清代林枫编撰《榕城考古略》的记载中继续发扬光大,白马三郎不仅有名有姓,威名远扬,还增加了豹害、鳝害和白马三郎除害牺牲的情节,使英雄形象更生动丰满。同时,将白马三郎的名号来历再改为"军中号为白马三郎",以显示其英武。
清乾隆年间曾有戏剧《白马尊王》,剧情虽然是描述白马三郎鳝溪射鳝故事,但鳝鱼精却成了龙王之女石善公主的化身,与白马三郎有前世姻缘,在搏斗中同归于尽后,成为神仙眷侣,三郎被封为白马尊王,石善公主被封为英德夫人。因此,白马三郎又有"白马尊王"的称号,以后许多供祀白马三郎的庙宇就称为白马尊王庙,有的庙宇还配祀了尊王夫人神灵。
其后,福州民间又增加白马三郎的随从柳、何、王、邓、陈五大元帅、十八家将等同时遇难和遗物漂流成为神媒等情节。
这个传说与前面提到的”董晋铸剑斩蛟“有类似之处:第一,都是杀掉一条巨蛇状的怪物,为民除害;第二,董晋排行第三,白马三郎也是排行第三;第三,两者都是道教中的人神之一。这两个传说,一个来自福建,一个来自江西。江西与福建相邻,武夷山分跨两省,杀蛟都是在山中,这两个故事是不是同一个传说的演变呢?不排除有这个可能。
关于”三圣“,福建这边也有不同的说法。一些庙宇请走五大元帅中的柳、邓两位威灵显应的元帅为主神或配祀神,或是加上其结拜兄弟的康懿王、巡山王与白马公一起被称为”三圣王“。湛江地区则有网友说,白马大王名叫董晋是进士、秀才、巡俭三合一,故称”三圣“。这个说法与《灵冈白马庙记》差别太大,估计是民间的演绎。
湛江及周边地区有多个”白马公“神像及白马庙,我觉得鉴定以上两个来历最重要的是看封号,如果有”冲济广应灵显孚佑王“这些字样的,必然是来自福建的”白马三郎“。这个封号我真的眼熟,但由于神像不能细看,也不方便拍近照,所以没拍下来,大家可以去村里的神庙看一下是否有这个封号。如果在神庙中,白马公与柳、邓等几位元帅一起,那更是福建的来源了。
福建白马大王游神
而第一个传说,虽然有知府撰文,但我觉得存在着一些硬伤。董晋只是一个铸剑人,且是三兄弟之一,千辛万苦斩蛟龙的是师傅许逊,他的功劳最多只占小部分,为何要单独为他建庙纪念?说不过去。且湛江的白马公有一种封号是”境(郡)主敕赐白马灵岗三圣大王“,这个封号感觉不太正式,一般来说境主是指掌管某区域土地的神灵,有可能是民间自拟的。而朝廷的封号选字文雅脱俗,而且是多个封号累积而成,福建白马王的封号”冲济广应灵显孚佑王“就比较可信。在古代,没有皇帝的敕封,民间的人神信仰是不可能盛行的。
更重要的是,第一个传说,除了《武宁县志》和《灵冈白马庙记》外,找不到更多的来源,影响力比较小。而福建白马大王的传说有多个文献记载,随着地方史志和民间传说不断创造,内容不断丰富,信仰系统不断扩大,影响遍及福州地区城乡各地,并随着移民播迁到粤东、粤西、广西沿海、台湾及东南亚地区。
分析以上原因,加之从族谱来看,由于湛江大多数人的祖先来自福建(包括我自己在内),我更倾向于第二个传说。这个源自福建的传说,也印证了族谱的记录,印证了我们祖先来自福建的这一史实。不过还有一个可能性,就是这两个传说本身就是来源于同一件事。
福州白马王文化研究会在进行祭祀
由于民间的传说历时太久,总会产生不同的说法,孰真孰假就很难说了。纵横哥今天也只是说出自己的看法,并不一定是最准确的,希望抛砖引玉得到大家的补充,把湛江这个民间信仰的口述历史完善一下。你们是怎么看待”白马公“的来历的?你们村有什么传说?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补充喔。
岷县梅川高庙庙会各路湫神齐聚!
梅川高庙庙会
五月十九日,县城庙会还未完全结束,位于梅川镇杏林村的梅川高庙庙会就又开始了。这里也有以梅川大爷为首的十八位湫神。十九日各路湫神於红水村附近的迎神滩齐集后一起浩浩荡荡上高庙去聚会。
该庙会由四大会主持,每会负责一天。依次是梅晨(梅川老街) ;杏林(庙底下);杨家台(包括余家那等村庄) ;红店(红水、店子)。该庙会是以梅川为中心波及周围四路八乡的较大规模的庙会。游客来自梅川,西江、文斗、茶埠、城关及中寨乃至漳县等地。会期演唱会戏三天三夜,人们敬神拜佛,烧香还愿,一九四九年后庙会终止,庙址曾一度被药材收购组等单位占用。
二00六年起,当地群从自发集资捐款补修了前后两个大殿,新建了山门,戏楼及四间僧房,拓宽了院落,砌起了围墙,重塑了后殿泰山爷(人物原型为封神榜上的黄飞虎)的神像。庙宇气象焕然一新,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山门上“龙头高庙”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前殿门楣,上方挂着梅川籍著名书法家陈秉衡(阿丁)题写的“泽彼庶黎”的匾额。同时恢复了庙会。会期游人密集。大殿里金碧辉煌,香烟缭绕,戏场中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只是院落虽经拓宽,仍不甚宽广,花儿把式,花儿娘娘们只能到山下的村镇街头去一展歌喉。
十八位湫神分别是:
本庙的梅川大爷(庞统)
本庙的宣泽(一作宣师)大王(传说是九天娘娘带来的脚户)
八娘寺的太子爷(范仲淹重身)
卓坪的白马爷(庞统重身)
顾家沟的红牛龙王(一说姜维,一说赵云)
马家沟的红龙龙王(传说与红牛龙王是兄弟)
老幼店的大爷(金吒)
马场村的二爷(木吒)
西坝村的三爷(哪吒)
焦山马路白水观音(不详)
临潭的常沙爷(常遇春因路途太远后以牌位顶替)
店子村的九天阿婆
店子村的府君阿婆(灶神)
锁子山的锁子阿婆
宁宁村的宁宁阿婆
杨家庄的二阿婆(代乙元君娘娘)
西江娥路村的珍珠娘娘
维新卓坪村的耐子娘娘
府君阿婆原庙在红水村的牛蹄山,传说当年九天阿婆随梅川大爷上京取雨时,请府君阿婆下山到店子贾家庙为她看门,从此再未上山。锁子阿婆原庙在锁子山阿路坡。按照惯例梅川的二位龙王(梅川大爷和宣泽大王)四位府君(九天阿婆,府君阿婆,锁子阿婆和二阿婆)每年立冬后都要到隍庙湫神殿过冬,待到腊月底由本庙民众抬回去过年。马场村的人不知何故将锁子阿婆放在隍庙,再始终无人抬回。
之前,我写了湛江民间信奉的康公(又称康皇、康王、康元帅)和华光大帝的来历,很多网友要求我写一下“白马公”。虽然白马公算是湛江的主要神仙,但很多村庄都有供奉他,或是建有白马庙。这位神仙在历史上是否有其人呢?他又是什么来历呢?主要的说法有两种。
湛江雷州雷城的白马庙
第一种来自清代雷州知府张赓云的《灵冈白马庙记》:“白马神姓董,讳晋,东晋时人……世居江西分宁,分宁者即今之武宁县也。兄弟三人,神居季,当时或称为董三,业冶为生……后师许旌阳学道,斩蛟立功,遂为旌阳部将,宋时封为白马忠义王……“接下来,他点出雷州半岛祭祀白马神的原因——”雷郡三面环海,海滨多怪,昔时或为蛟螭所窟穴,神于此必有大功德于民。故至今享祀不忒……”
这段古文我解释下——白马神姓董,名晋,是东晋(公元317年-420年)人,祖上世代居住在江西武宁县,有兄弟三人,以打铁为生。后来跟着许逊学道。
许逊是何许人?他祖籍河南,出生于江西南昌,曾经当过旌阳县的县令,但由于他不慕名利,弃官东归,修道炼丹于西山,着书立说,创立"太上灵宝净明法",成为了道教净明派祖师,尊称"许天师、许真君",为道教四大天师之一。许逊的信仰从唐朝开始,在道教盛行的宋朝更加得到推崇。宋真宗将西山游帷观升格为玉隆宫。宋徽宗时上尊号为"神功妙济真君",南宋时,许逊神府、神坛、神庙,更是不计其数。湛江农村的道教盛行与祖先大多是南宋移民的关系很大。
话归正传,董晋三兄弟向许逊学道后,发生一件大事。这件事在《灵冈白马庙记》中只有四个字”斩蛟立功“,但在江西的《武宁县志》记录得比较详细:当许逊师徒云游至古艾地(即今武宁、修水、永修一带)时,见洪水漫天,白浪滔滔,人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掐指一算,才知修河孽蛟兴妖作怪,残害百姓。于是许逊决心斩蛟除害,命徒弟董晋兄弟铸造龙泉宝剑。
董氏三兄弟以打铁为生,自然是铸剑高手。不久宝剑铸成后,许逊循河而上,在修河发源之处黄龙山发现蛟龙,双方大战,打得精彩无比,难解难分,许逊一直追赶,蛟龙边战边逃,直追至南昌西边,终于将蛟龙擒住,锁于古井中。因此,许逊被百姓奉为“江西福主”。后来,宋朝皇帝御封许逊为“神功妙济真君”,董晋三兄弟被封为“白马忠义王”。
而白马公又是怎样在雷州成为民间供奉的大神之一呢?雷州知府张康云是这样说的:雷郡三面环海,海滨地段经常出现怪害,当地民众深受其害,苦不堪言。白马神遨游到雷地,以救灾除害为要务,施展法力帮助百姓诛灭怪害,当地百姓才得以安居乐业。为了感谢白马神的功劳,纪念他为雷州所做的好事,当地民众遂尊他为神,并建立庙宇世世代代祀奉他。
雷州杨家镇灵岗庙关于白马大王的碑文
这里还记载了一个”白马公显灵“的故事——清代康熙间年,北坡村(现属遂溪)有一个算命为生的人叫吴绍亶,因宅基地问题,被坏人绑架在青桐深山。吴绍亶生命垂危之际,呼喊白马公营救。白马公快速反应,降童(神灵附身的少年)向北坡村吴氏兄弟呼救告急,吴氏兄弟神速赶到青桐,已是黑夜时分,找不到进山的路,只好站在山脚祈求白马公引道。忽然,天际有五彩神灯闪烁引道,吴氏兄弟得以顺利入山,吴绍亶这才获救。
据说类似的”白马公显灵“的故事还有很多,是真是假,谁也说不清,但说明了雷州半岛民间对”白马公“的信奉历时已久,并深入民心。
在传说中,白马公铸剑除掉的蛟龙其实是一条大乌蛇,所以有白马公神像的地方,一般同时有乌王公(又称乌蛇公、乌龙大王)。为什么这样做?老人说,因为乌王公有呼风唤雨的神能,为防乌王公来寻仇报复,所以神祭时也为其分一杯羹,以保地方风调雨顺。关于乌王公的来历,可能各村的说法不一致,大家可补充。
虽然雷州知府张赓云《灵冈白马庙记》对白马公的来历做了一个结论,但我并不太认可他的说法。因为湛江地区大部分人是福建移民,特别是南宋末年为逃避元军追杀时,迁徙过来的民众很多。而福建民间也有一个影响很大的白马信仰,称之为”白马王“,这就是第二个传说——
白马王是南宋时期福建道教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神仙,又称白马三郎。据宋梁克家编撰的《三山志》记载,汉武帝时期有一个闽越王,他的第三个儿子非常勇猛,将一条长三丈的大鳝射杀而死,这个地方后人就叫”鳝溪“,后改名为”善溪“(现位于福建宁德市屏南县东部)。为感谢白马三郎,就建了冲济广应灵显孚佑王庙来纪念他。这个庙名是不是有点奇怪?那是皇帝对白马三郎的封号。在北宋和南宋,白马三郎多次被授予为“冲济”、“广应”、“灵显”、”永宁“、“孚佑王”等封号。
福建版”白马大王“神像
后来,这个故事在明弘治年间黄仲昭的《八闽通志》、王应山编撰的《闽都记》、清代林枫编撰《榕城考古略》的记载中继续发扬光大,白马三郎不仅有名有姓,威名远扬,还增加了豹害、鳝害和白马三郎除害牺牲的情节,使英雄形象更生动丰满。同时,将白马三郎的名号来历再改为"军中号为白马三郎",以显示其英武。
清乾隆年间曾有戏剧《白马尊王》,剧情虽然是描述白马三郎鳝溪射鳝故事,但鳝鱼精却成了龙王之女石善公主的化身,与白马三郎有前世姻缘,在搏斗中同归于尽后,成为神仙眷侣,三郎被封为白马尊王,石善公主被封为英德夫人。因此,白马三郎又有"白马尊王"的称号,以后许多供祀白马三郎的庙宇就称为白马尊王庙,有的庙宇还配祀了尊王夫人神灵。
其后,福州民间又增加白马三郎的随从柳、何、王、邓、陈五大元帅、十八家将等同时遇难和遗物漂流成为神媒等情节。
这个传说与前面提到的”董晋铸剑斩蛟“有类似之处:第一,都是杀掉一条巨蛇状的怪物,为民除害;第二,董晋排行第三,白马三郎也是排行第三;第三,两者都是道教中的人神之一。这两个传说,一个来自福建,一个来自江西。江西与福建相邻,武夷山分跨两省,杀蛟都是在山中,这两个故事是不是同一个传说的演变呢?不排除有这个可能。
关于”三圣“,福建这边也有不同的说法。一些庙宇请走五大元帅中的柳、邓两位威灵显应的元帅为主神或配祀神,或是加上其结拜兄弟的康懿王、巡山王与白马公一起被称为”三圣王“。湛江地区则有网友说,白马大王名叫董晋是进士、秀才、巡俭三合一,故称”三圣“。这个说法与《灵冈白马庙记》差别太大,估计是民间的演绎。
湛江及周边地区有多个”白马公“神像及白马庙,我觉得鉴定以上两个来历最重要的是看封号,如果有”冲济广应灵显孚佑王“这些字样的,必然是来自福建的”白马三郎“。这个封号我真的眼熟,但由于神像不能细看,也不方便拍近照,所以没拍下来,大家可以去村里的神庙看一下是否有这个封号。如果在神庙中,白马公与柳、邓等几位元帅一起,那更是福建的来源了。
福建白马大王游神
而第一个传说,虽然有知府撰文,但我觉得存在着一些硬伤。董晋只是一个铸剑人,且是三兄弟之一,千辛万苦斩蛟龙的是师傅许逊,他的功劳最多只占小部分,为何要单独为他建庙纪念?说不过去。且湛江的白马公有一种封号是”境(郡)主敕赐白马灵岗三圣大王“,这个封号感觉不太正式,一般来说境主是指掌管某区域土地的神灵,有可能是民间自拟的。而朝廷的封号选字文雅脱俗,而且是多个封号累积而成,福建白马王的封号”冲济广应灵显孚佑王“就比较可信。在古代,没有皇帝的敕封,民间的人神信仰是不可能盛行的。
更重要的是,第一个传说,除了《武宁县志》和《灵冈白马庙记》外,找不到更多的来源,影响力比较小。而福建白马大王的传说有多个文献记载,随着地方史志和民间传说不断创造,内容不断丰富,信仰系统不断扩大,影响遍及福州地区城乡各地,并随着移民播迁到粤东、粤西、广西沿海、台湾及东南亚地区。
分析以上原因,加之从族谱来看,由于湛江大多数人的祖先来自福建(包括我自己在内),我更倾向于第二个传说。这个源自福建的传说,也印证了族谱的记录,印证了我们祖先来自福建的这一史实。不过还有一个可能性,就是这两个传说本身就是来源于同一件事。
福州白马王文化研究会在进行祭祀
由于民间的传说历时太久,总会产生不同的说法,孰真孰假就很难说了。纵横哥今天也只是说出自己的看法,并不一定是最准确的,希望抛砖引玉得到大家的补充,把湛江这个民间信仰的口述历史完善一下。你们是怎么看待”白马公“的来历的?你们村有什么传说?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补充喔。
雷州半岛地区的道教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且带着浓厚的地方特色。最为有地方特色的是雷州府供奉诸神所特有主神文化。所谓主神,既供奉神灵的头衔,冠与某某主神。如:郡主、会主、军主、福主、恩主、财主等等。相信很多朋友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些名词,对比其他地区,要么都是境主神,要么就只有神涵,雷州半岛地区的神灵体系竟然还在神涵前冠以神衔:如郡主、会主、军主、境主等等,真的是让人啧啧称奇,不得不去下功夫了解一番。
蛮抗哥今天和大家探讨一下其中的郡主神。一提到郡主,相信大家的脑海里都和蛮抗哥一样,想到了电视剧里那些美女明星扮演的郡主、公主、格格,都是王公贵族的女儿,相信这就是郡主给大家的第一映像吧。如果你这样想的话,那就是大错特错了。我们今天讲的郡主之神,此郡主非彼郡主。
我们要了解雷州半岛地区的郡主神,首先我们要先了解郡。所谓郡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当然不能简单的用今天行政区划上的雷州市来概括,雷州的建制过去要有变更。秦代属于象郡,汉代设合浦郡,南朝随代曾用名南合州和海康。唐代改名雷州,也一度称海康郡。此后再无郡制。宋元明清曾改称雷州军、雷州路、雷州府等。郡主的称谓应该是取郡字的古意,即“郡县制”下的行政区域,指的是唐宋以来雷州府所辖的整个雷州地区。换做现代的行政区划,就相当于湛江市下辖的雷州市、遂溪县、徐闻县、还包括麻章区、开发区及赤坎区的一部分,即传统的三雷地区。赤坎区的另一部分及廉江市、吴川市古属高州府。所谓郡主,简单的说就是一郡之主神,即雷州人民认可的能够守护雷州府,保障民生,赐福消灾的主神。传统中,一般充当郡主神的都是雷祠三殿,三座圣娘,白马神、华光等等。
蛮抗哥和友人参观拜访雷州诸庙,据不完全统计,北关附近郡主最多,附近4个庙的神都称郡主。据了解,城北过去是官衙所在,这里的庙有官庙的性质。同样性质的还有北门关的武庙,北门村东岳庙和风神庙、东关内供奉的城隍、西关内的树头古庙、东门关的天福庙、南门关的华光庙等,都是郡主。树头古庙过去在北部县衙所在位置,原庙已毁。天福庙以前是政府每年春祭开耕的地方。这些,过去都曾有官庙的色彩。在旧县城内称郡主的还有南关内的华帝庙和白马庙。华光和白马是雷州最常见的神之一,这两座庙在雷州有华光祖庙和白马祖庙的性质。旧县城外围能称得上是一郡之主的就少得多了,主要有伏波祠、真武堂、夏江天后宫、白院的雷祖祠、武庙、鲁班庙。对比三雷地区其他乡村的庙宇的郡主神的分布,雷州城区的郡主神最多也最为集中,客观上也体现了雷州城区在古代作为雷州府的行政中心的地位,是整个雷州府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他乡村的神灵的神衔基本都是境主、村主、会主为主。其等级地位一目了然。神衔分布与政治地域遥相呼应。
所谓的郡主神,在古时候属于政府官方祭祀的神灵,有官庙之神的色彩。既然是官庙之神,代表的即是官方的意志,在神灵的行政系统中,属于雷州府诸神中最高的神衔,比其他的境主,村主,邦主都要大。雷州府以知府为地方行政的长官,大权在握,雷州府诸神则是以郡主神为尊。从行政层面来说,郡主神与雷州知府是相互呼应的,一个是地方主政长官,一个是具有官庙之神身份的神衔。
各位头条的朋友,你们怎么看呢?对于雷州半岛地区供奉的郡主神有一定的了解了吗?
雷州蛮抗哥,致力传播最优秀的湛江传统民俗文化。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至其他平台。
之前,我写了湛江民间信奉的康公(又称康皇、康王、康元帅)和华光大帝的来历,很多网友要求我写一下“白马公”。虽然白马公算是湛江的主要神仙,但很多村庄都有供奉他,或是建有白马庙。这位神仙在历史上是否有其人呢?他又是什么来历呢?主要的说法有两种。
湛江雷州雷城的白马庙
第一种来自清代雷州知府张赓云的《灵冈白马庙记》:“白马神姓董,讳晋,东晋时人……世居江西分宁,分宁者即今之武宁县也。兄弟三人,神居季,当时或称为董三,业冶为生……后师许旌阳学道,斩蛟立功,遂为旌阳部将,宋时封为白马忠义王……“接下来,他点出雷州半岛祭祀白马神的原因——”雷郡三面环海,海滨多怪,昔时或为蛟螭所窟穴,神于此必有大功德于民。故至今享祀不忒……”
这段古文我解释下——白马神姓董,名晋,是东晋(公元317年-420年)人,祖上世代居住在江西武宁县,有兄弟三人,以打铁为生。后来跟着许逊学道。
许逊是何许人?他祖籍河南,出生于江西南昌,曾经当过旌阳县的县令,但由于他不慕名利,弃官东归,修道炼丹于西山,着书立说,创立"太上灵宝净明法",成为了道教净明派祖师,尊称"许天师、许真君",为道教四大天师之一。许逊的信仰从唐朝开始,在道教盛行的宋朝更加得到推崇。宋真宗将西山游帷观升格为玉隆宫。宋徽宗时上尊号为"神功妙济真君",南宋时,许逊神府、神坛、神庙,更是不计其数。湛江农村的道教盛行与祖先大多是南宋移民的关系很大。
话归正传,董晋三兄弟向许逊学道后,发生一件大事。这件事在《灵冈白马庙记》中只有四个字”斩蛟立功“,但在江西的《武宁县志》记录得比较详细:当许逊师徒云游至古艾地(即今武宁、修水、永修一带)时,见洪水漫天,白浪滔滔,人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掐指一算,才知修河孽蛟兴妖作怪,残害百姓。于是许逊决心斩蛟除害,命徒弟董晋兄弟铸造龙泉宝剑。
董氏三兄弟以打铁为生,自然是铸剑高手。不久宝剑铸成后,许逊循河而上,在修河发源之处黄龙山发现蛟龙,双方大战,打得精彩无比,难解难分,许逊一直追赶,蛟龙边战边逃,直追至南昌西边,终于将蛟龙擒住,锁于古井中。因此,许逊被百姓奉为“江西福主”。后来,宋朝皇帝御封许逊为“神功妙济真君”,董晋三兄弟被封为“白马忠义王”。
而白马公又是怎样在雷州成为民间供奉的大神之一呢?雷州知府张康云是这样说的:雷郡三面环海,海滨地段经常出现怪害,当地民众深受其害,苦不堪言。白马神遨游到雷地,以救灾除害为要务,施展法力帮助百姓诛灭怪害,当地百姓才得以安居乐业。为了感谢白马神的功劳,纪念他为雷州所做的好事,当地民众遂尊他为神,并建立庙宇世世代代祀奉他。
雷州杨家镇灵岗庙关于白马大王的碑文
这里还记载了一个”白马公显灵“的故事——清代康熙间年,北坡村(现属遂溪)有一个算命为生的人叫吴绍亶,因宅基地问题,被坏人绑架在青桐深山。吴绍亶生命垂危之际,呼喊白马公营救。白马公快速反应,降童(神灵附身的少年)向北坡村吴氏兄弟呼救告急,吴氏兄弟神速赶到青桐,已是黑夜时分,找不到进山的路,只好站在山脚祈求白马公引道。忽然,天际有五彩神灯闪烁引道,吴氏兄弟得以顺利入山,吴绍亶这才获救。
据说类似的”白马公显灵“的故事还有很多,是真是假,谁也说不清,但说明了雷州半岛民间对”白马公“的信奉历时已久,并深入民心。
在传说中,白马公铸剑除掉的蛟龙其实是一条大乌蛇,所以有白马公神像的地方,一般同时有乌王公(又称乌蛇公、乌龙大王)。为什么这样做?老人说,因为乌王公有呼风唤雨的神能,为防乌王公来寻仇报复,所以神祭时也为其分一杯羹,以保地方风调雨顺。关于乌王公的来历,可能各村的说法不一致,大家可补充。
虽然雷州知府张赓云《灵冈白马庙记》对白马公的来历做了一个结论,但我并不太认可他的说法。因为湛江地区大部分人是福建移民,特别是南宋末年为逃避元军追杀时,迁徙过来的民众很多。而福建民间也有一个影响很大的白马信仰,称之为”白马王“,这就是第二个传说——
白马王是南宋时期福建道教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神仙,又称白马三郎。据宋梁克家编撰的《三山志》记载,汉武帝时期有一个闽越王,他的第三个儿子非常勇猛,将一条长三丈的大鳝射杀而死,这个地方后人就叫”鳝溪“,后改名为”善溪“(现位于福建宁德市屏南县东部)。为感谢白马三郎,就建了冲济广应灵显孚佑王庙来纪念他。这个庙名是不是有点奇怪?那是皇帝对白马三郎的封号。在北宋和南宋,白马三郎多次被授予为“冲济”、“广应”、“灵显”、”永宁“、“孚佑王”等封号。
福建版”白马大王“神像
后来,这个故事在明弘治年间黄仲昭的《八闽通志》、王应山编撰的《闽都记》、清代林枫编撰《榕城考古略》的记载中继续发扬光大,白马三郎不仅有名有姓,威名远扬,还增加了豹害、鳝害和白马三郎除害牺牲的情节,使英雄形象更生动丰满。同时,将白马三郎的名号来历再改为"军中号为白马三郎",以显示其英武。
清乾隆年间曾有戏剧《白马尊王》,剧情虽然是描述白马三郎鳝溪射鳝故事,但鳝鱼精却成了龙王之女石善公主的化身,与白马三郎有前世姻缘,在搏斗中同归于尽后,成为神仙眷侣,三郎被封为白马尊王,石善公主被封为英德夫人。因此,白马三郎又有"白马尊王"的称号,以后许多供祀白马三郎的庙宇就称为白马尊王庙,有的庙宇还配祀了尊王夫人神灵。
其后,福州民间又增加白马三郎的随从柳、何、王、邓、陈五大元帅、十八家将等同时遇难和遗物漂流成为神媒等情节。
这个传说与前面提到的”董晋铸剑斩蛟“有类似之处:第一,都是杀掉一条巨蛇状的怪物,为民除害;第二,董晋排行第三,白马三郎也是排行第三;第三,两者都是道教中的人神之一。这两个传说,一个来自福建,一个来自江西。江西与福建相邻,武夷山分跨两省,杀蛟都是在山中,这两个故事是不是同一个传说的演变呢?不排除有这个可能。
关于”三圣“,福建这边也有不同的说法。一些庙宇请走五大元帅中的柳、邓两位威灵显应的元帅为主神或配祀神,或是加上其结拜兄弟的康懿王、巡山王与白马公一起被称为”三圣王“。湛江地区则有网友说,白马大王名叫董晋是进士、秀才、巡俭三合一,故称”三圣“。这个说法与《灵冈白马庙记》差别太大,估计是民间的演绎。
湛江及周边地区有多个”白马公“神像及白马庙,我觉得鉴定以上两个来历最重要的是看封号,如果有”冲济广应灵显孚佑王“这些字样的,必然是来自福建的”白马三郎“。这个封号我真的眼熟,但由于神像不能细看,也不方便拍近照,所以没拍下来,大家可以去村里的神庙看一下是否有这个封号。如果在神庙中,白马公与柳、邓等几位元帅一起,那更是福建的来源了。
福建白马大王游神
而第一个传说,虽然有知府撰文,但我觉得存在着一些硬伤。董晋只是一个铸剑人,且是三兄弟之一,千辛万苦斩蛟龙的是师傅许逊,他的功劳最多只占小部分,为何要单独为他建庙纪念?说不过去。且湛江的白马公有一种封号是”境(郡)主敕赐白马灵岗三圣大王“,这个封号感觉不太正式,一般来说境主是指掌管某区域土地的神灵,有可能是民间自拟的。而朝廷的封号选字文雅脱俗,而且是多个封号累积而成,福建白马王的封号”冲济广应灵显孚佑王“就比较可信。在古代,没有皇帝的敕封,民间的人神信仰是不可能盛行的。
更重要的是,第一个传说,除了《武宁县志》和《灵冈白马庙记》外,找不到更多的来源,影响力比较小。而福建白马大王的传说有多个文献记载,随着地方史志和民间传说不断创造,内容不断丰富,信仰系统不断扩大,影响遍及福州地区城乡各地,并随着移民播迁到粤东、粤西、广西沿海、台湾及东南亚地区。
分析以上原因,加之从族谱来看,由于湛江大多数人的祖先来自福建(包括我自己在内),我更倾向于第二个传说。这个源自福建的传说,也印证了族谱的记录,印证了我们祖先来自福建的这一史实。不过还有一个可能性,就是这两个传说本身就是来源于同一件事。
福州白马王文化研究会在进行祭祀
由于民间的传说历时太久,总会产生不同的说法,孰真孰假就很难说了。纵横哥今天也只是说出自己的看法,并不一定是最准确的,希望抛砖引玉得到大家的补充,把湛江这个民间信仰的口述历史完善一下。你们是怎么看待”白马公“的来历的?你们村有什么传说?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补充喔。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