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道吉日

轩辕氏是黄帝还是炎帝 轩辕氏和神农氏

发布时间:2024-05-25 01:47:40作者:往事如风来源:网友上传

轩辕氏是黄帝还是炎帝 轩辕氏和神农氏

本文目录一览:

黄帝的称呼——“有熊氏”

黄帝的冷知识你知道吗【黄帝的称呼——“有熊氏”】你不知道的黄帝黄帝是公认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后人对黄帝的称呼除了“黄帝”外,还有“轩辕氏”“缙云氏”“有熊氏”等,那么这些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有熊氏是上古华夏部落的一个氏族,居住的地名叫有熊,曾建立过一个“有熊国”。以“有熊氏”为称谓始于部落首领少典,而黄帝是少典的儿子,所以黄帝也叫有熊氏,这个称呼是从他父亲那里延续下来的。

来源: 西部网

轩辕氏是谁?

轩辕氏就是黄帝,全名为公孙轩辕。黄帝是与炎帝并列的中华民族始祖,中华民族亦称为炎黄子孙。这里还有一个来自南方九黎族的首领,名叫蚩尤。在五千年前的中华大地上,主要就是这三家部落,在此生息、劳作、战斗。

当时,黄帝部落尚在北方活动之时,身为羌人部落的“神农氏”炎帝,正与九黎族的蚩尤争夺黄河流域这块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估计”尝百草、事农耕”的炎帝不善争战,搞不过”面如牛首,背生双翅”的蚩尤。

想想也是,蚩尤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首领。长相凶恶、善战擅斗,号称上古战神。于是,炎黄部落就聚在一块儿,在涿鹿合击蚩尤部落,还是不行。最后请天神开挂施法,什么风云雷电、霹雳水火,一顿乱砸,才打败了凶神恶煞、“鸟人和牛人”合体的蚩尤。

当然,黄帝一族乘着战争机会,把势力延伸到了黄河流域一带。可见,战争不全是坏事,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好方式。否则,黄帝还真成不了中华民族的天下共主。

等把蚩尤搞定了,本该和平了吧。没了强敌的压力,炎黄两族又开始闹开了矛盾。联盟破裂,(三国争雄预演版)内战开始。经阪泉一战。黄帝彻底击败了炎帝,囊收了他的族人和家园,正式定鼎中原。

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为天下至中之地。

加强版的黄帝一族,又从中原地区向江汉流域拓展。并以中原为中心,以天下共主的身份讨伐四周不服的部落(名份很重要哦,天下共主打仗不叫争战,是天子讨伐,占个道德高地先)。

这些小部落无不望风披靡、迎旌而降。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蔓延,扩大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华夏民族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民族,以别于四夷而称中华。

黄帝鼎定天下后,和平正式到来。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文化的进步,华夏民族在黄帝的领导下创造了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服各类文化的雏形初始。

《史记》有云,黄帝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她亲自栽桑养蚕,教民纺织,人称”先蚕”。黄帝生有25子,中有14子被赐12种姓,它们是:”姬、酉、祁、己、滕、蒧、任、荀、僖、佶、儇、衣”。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最早的姓了,现在许多的大姓和千奇百怪的小姓也肇始于此12种姓。

以黄帝之开天辟地、领中华文化之始的功绩,通常也将他奉为中华人文始祖。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穿越历史的迷雾,检视历史的足迹,仰望历史的辉煌,感怀历史的沧桑。“剑雄品评文史经济”与您同学同行,同喜同叹。您的关注,是我奋笔疾书的动力,您的阅读,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黄帝发明的冕,秦始皇为什么要废除

作者:百家讲坛《中国衣裳》系列讲座主讲人 李任飞

图1:七旒冕

图2:明《三才图会》当中的秦始皇画像

图3:刘氏冠

图4:樊哙冠

古人把戴在头上的帽子,叫元服、首服、头衣。“元”“首”“头”,听上去就最重要。在古代众多的帽子当中,地位最高的是一种礼冠被称为“冕”,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服装当中最为奇特的发明。

如此重要且奇特,古装影视剧当然不会放过,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些冕:冕板的两头上翘,或者呈波浪形;冕旒的长度在视线的上方;脸前的冕旒共11条,每条冕旒上的宝珠为20颗……

戴上这样的冕,演员经常大幅度甩头,冕旒随之“哗啦”一声荡起,看上去非常潇洒,强化了角色的魅力。但这样的设计和表演只是出自现代人的理解,他们甩出了风度,却甩丢了内涵。

冕是黄帝的发明

历史文献上说冕是黄帝发明的,是由他的大臣胡曹制作的礼冠。之后的礼冠,有虞氏时期称为“皇”,夏代称为“收”,商代称为“冔”,周代再称为“冕”。

皇帝的“皇”字,最早就是一顶帽子,用服装来表达身份,在今天仍有合理性。但是,历史上的皇、收、冔、冕,它们的外形结构是否相同?这个问题已经难以考证,只有冕的样式流传了下来(图1:七旒冕)。这个样式在今天看,无疑是非常奇特的。

对冕的样式,历史并没有留下解释,只能按照现代人的想法推测:首先,在原始社会,人们往往会把彩石和兽牙等作为珠宝佩戴在头脸部位,以显示身份和能力,戴得越多,身份越高,能力越强;其次,当珠宝太多,贴着头发和脸颊会很碍事,所以需要让它们离开脸部一定距离。

从这个角度思考,冕的出现就变得合乎情理了。只是我们的祖先采用一块板将珠宝悬挂在脸前脑后的方式,这一点比较偶然而已——其他民族往往是把珠宝用得越来越大,或者镶嵌得越来越高。

冕,主要由冠卷、笄、冕板、冕旒、瑱、缨等部分构成。而冕板、冕旒、瑱,是细节较多的部件。

冕顶部的盖板古称綖,也叫冕板。上黑下红,且前低后高。冕板的尺寸,各朝会有不同,有的为长一尺二宽七寸,有的为长二尺四宽一尺二。而且,这块板是平的,并非有的古装剧里那样两头上翘或者波浪起伏。

冕板前后两端悬挂的珠串叫冕旒。冕旒的长度要达到视线下方,一般是用五彩丝线穿过五彩珠构成。不同身份,冕旒的数量不同。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有一句诗,“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描写了大明宫早朝盛大庄严的场面。帝王气象在千年之后仍扑面而来,可见冕旒所造成的视觉冲击有多么强烈。

瑱,是悬挂于两耳孔边的两块黄玉,俗名“充耳”,有时候也用黄绵制作,如橘子般大小。冬天耳边悬挂两块石头会觉得凉,改用黄绵会有保温作用。

冕的设计与治理天下相关

冕因为价值昂贵,从周朝开始一直是帝王、诸侯和卿大夫们的礼冠。这些人往往是帝王家族的成员,所以冕是家族统治的象征。那么,冕的设计跟治理天下有什么关联呢?

冕板有很多基本讲究,其中最重要的是前低后高,这与冕的名字有关。古代有人这样解释:冕字当中那个“免”,取意于“俛”,俛的意思相当于俯——向前倾斜。这样的姿态代表帝王和高官的谦恭和勤劳。所以戴冕体现地位,同时从文化角度体现修养。所以,那些把冕板做成两头上翘或者波浪起伏,最多只能表现角色的性格或戏剧的风格,与古人的境界相差甚远。

在现代人眼中,最神秘的可能是悬挂在脸前脑后的那一串串冕旒。

帝王冕的最高配置,前后各有12旒,每旒有12颗彩珠。其他高官则按级别,在冕旒和彩珠的数量上做递减,由此强化等级。冕旒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繁露,意为很多露珠。汉代学者董仲舒有一本著作《春秋繁露》,一看便知讨论的是帝王将相关心的事情。

然而,祖先并不满足于冕旒仅仅体现身份和地位,还为其作了更为丰富的文化诠释,用心超乎想象。

古人解释,挂冕旒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庄重形象。头部正直、动作缓慢,冕旒不摇不晃,方显帝王威仪。如果不能正襟危坐或徐徐而行,摇头晃脑的动作就会被冕旒放大,“稀里哗啦”岂不有些难堪?在一些古装剧里,小皇帝无法忍受这样的束缚,把冕旒晃得乱飞乱响,显然是修炼不够。

也有人从冕旒遮挡视线出发,认为其用意在于提醒帝王不要把部下看得那么清楚,该看的看,不该看的不看,才是睿智的帝王。西汉名人东方朔就持这种观点,他认为冕旒的作用是“蔽明”。在他看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充耳是一个不太显眼的部件,很多人未必注意到,但这一设计也包含着祖先的良苦用心。东方朔把充耳的作用解释为帝王不要什么都听,该听的听,不该听的就不听,充耳相当于“塞聪”。

“蔽明”和“塞聪”当然有积极的一面,但若都如东方朔所说,一位帝王蔽目塞听,恐怕也很难治理好一个国家。所以,如果非给冕旒和充耳做一个文化上的解释,可能如下的说法更为合理:所谓冕旒,就是希望帝王能明白,每一个人都像他眼前的珠宝一样难得;所谓充耳,也是希望帝王能清楚每一句谏言都像他耳边的玉石一样,尽管有硬度,却是珍贵的。

秦始皇废除冕、发展冠

按照古人说法,黄帝时期有三位大臣,胡曹、荀始、于则,其中,胡曹作冕,荀始做冠,于则做扉,扉就是草鞋。这三位可以说是中国服装业的祖师爷。

冕是冠当中最尊贵的一种。一般来说,只有高官可以戴冕,其中大部分是帝王家族的成员。但从周朝开始,统治规模不断扩大,其他姓氏的官员数量越来越大,所以其他类型的冠就成了大流。这一潮流到秦始皇时代,已经变得非常明确。

在现代人印象中,秦始皇是戴冕的(见图2),但这样的形象是不准确的。秦始皇戴冕只能是在统一中国之前,因为统一之后他立即做了一件事——废除周朝的六冕之制,且从此对冠表现出很大的热情。

秦始皇自己就常戴通天冠,并且把其他诸侯国的冠吸收到自己的官员服装体系当中。例如,赵国的貂蝉冠被定为武将之冠;楚国的獬豸冠被定为法官之冠;齐国的高山冠被定为谒者之冠。这么做的原因不难理解,治理整个中国,只靠嬴姓已经力不从心,必须建设一个有大量外姓加入的官僚体系。冕体现的是家族统治,废除冕、发展冠,成为现实需要。

从明朝百科式图录类书《三才图会》中可以看到,刘邦继承了秦代的服装制度,所以西汉皇帝没有一位在画像中是戴冕的。其他史料也表明,在西汉出现了刘邦喜欢的刘氏冠(见图3),由樊哙得名的樊哙冠(见图4),以及委貌冠、进贤冠、建华冠、方山冠、巧士冠、却敌冠等多种头衣首服。

与现代主要服务于审美不同,古代服装更多服务于政治。了解了这样的差别,就能看到服装背后的历史真相和演变脉络。

炎帝黄帝同一时代,为何炎帝是三皇之一,黄帝仅为五帝之首

我们自称炎黄子孙,但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却迷雾重重,其中谜团之一是炎帝与黄帝爆发过阪泉之战,说明两人是同一时代之人,且当时黄帝功绩超过炎帝,为何最终炎帝成了三皇之一的“地皇”,而黄帝仅为五帝之首?

《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陕西武功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陕西宝鸡清姜河)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周朝的《国语》认为炎黄不仅同一时代,而且两人还是兄弟,父亲都是少典。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炎帝丧失一定道义,因欲侵略诸侯导致诸侯投奔黄帝,炎黄二帝交恶,后来炎黄二帝爆发阪泉之战,黄帝战而胜之,尽管炎黄和好,但却显示出黄帝道德节操更胜一筹。

三皇五帝,是中国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无论是按照神话传说,还是史书的记载,三皇所处年代都应该早于五帝年代。根据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的新成果,结合文献材料,学者对三皇五帝的时代做了比较具体的界定,认为三皇时代是“以石为兵”的新石器时代,要远远早于五帝时代。

然而,三皇在前、五帝在后,为何炎黄二帝却会爆发阪泉之战?炎黄二帝爆发战争,说明处于同一时代,且黄帝比炎帝更有道德节操,又为何炎帝是三皇之一,黄帝却成了五帝之一?

其实,历史上的炎帝,并非一个人,而是一个部落首领的固定称号。

由于《史记》没有关于“三皇”的记载,所以唐朝司马贞总结前人材料,写了《三皇本纪》以补全《史记》,增补了伏羲、女娲、神农等诸位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人物与部落首领的历史。其中,关于炎帝来源记载如下:

女娲氏没,神农氏作。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长于姜水。因以为姓。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名官。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人。始教耕。故号神农氏。始尝百草,始有医药。(炎帝)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轩辕氏兴焉。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后来,由于在农业推广上的杰出贡献,因而称神农氏。在此之后,神农氏炎帝才尝百草、制医药等。

更为重要的是,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直到炎帝榆罔时,轩辕黄帝兴起,结束了炎帝天下。

炎帝帝克在位时,东夷人骚扰和入侵神农氏东部边境,十七岁的姜榆罔奉命驻守旧都伊川,并且在那里筹建军队,与东夷人作战,多次击败敌人,受到帝克的多次表扬和嘉奖。帝克去世之后,榆罔成为新一代炎帝。

但榆罔继位之后不久,直到轩辕氏兴起,炎帝部落越来越衰落,以至“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为了天下和平,百姓安居乐业,轩辕氏就习兵练武,去征讨那些不来朝贡的诸侯,各诸侯这才都来归从,但其中蚩尤最为凶暴,没有人能去征讨他,轩辕氏也不行。

这时,炎帝榆罔想进攻欺压诸侯,复兴炎帝王朝,但诸侯却都向轩辕氏臣服了,炎帝与轩辕氏发生严重矛盾。若干年之后,轩辕氏励精图治,整顿军旅,最终跟炎帝榆罔爆发阪泉之战,“三战,然后得其志”。在此之后,轩辕氏联合诸侯打败蚩尤,取得逐鹿之战胜利,于是诸侯都尊轩辕氏为天子,取代神农氏的地位,即“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笔者认为,轩辕黄帝兴起,取代炎帝帝位,应该是上古一次权力更迭,犹如后世王朝更迭一样,血腥暴力必不可少。史书中充满了黄帝“以德服人”,应为后世美化之词。至于《国语》等部分史书将炎黄二帝描述成亲兄弟,且以黄帝为中心记事,重点还是突出美化周朝王族始祖黄帝。

总而言之,榆罔是最后一任炎帝,轩辕黄帝打败的炎帝,是炎帝榆罔,而不是尝百草的神农氏炎帝。根据《三皇本纪》记载,神农炎帝要比黄帝早了500余年,由于杰出贡献,因而被后世尊为地皇,也是上古继燧人氏、伏羲女娲之后的最后一位皇者。黄帝一统天下之后,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篇章,三皇时代结束,五帝时始,黄帝也就成了五帝之首。

参考资料:《三皇本纪》《五帝本纪》《帝王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