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道吉日

普姓的来源和历史 普姓氏来历

发布时间:2024-05-25 13:51:05作者:气宇轩昂来源:网友整理

普姓的来源和历史 普姓氏来历

本文目录一览:

彝族姓普的朋友一定要知道的知识:普姓的由来和兴衰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让我们一起成为好朋友,并携手创造更多精彩的内容!

作者:马理文

普姓,中国《百家姓》里没有的一个姓。在夷姓改汉姓中,普姓是清乾隆皇帝特允许保留的夷姓。

至今,普姓的人仍会自豪地说:在中国,只有云南才有普姓,凡姓普的大都是彝族。

普姓,在中国彝族史,特别是云南彝族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普,彝语,译成汉语为祖、祖先之意。

大约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彝族始祖笃慕,为避洪水泛滥,率古夷人(彝族先民)迁徙到今昆明东川、昭通一带谋生。

这一带彝语为“能尼罗尼几堵迷”,意为:红土地,黑虎山出铜地方;哈尼语为:虎尼虎那,意为:红土地,黑石头地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夷人逐渐形成武、乍、糯、恒、布、默6个大部落。

始祖笃慕有6个儿子,待6个儿子长大成人后,率族人在尼罗白山杀牛祭祖分支。此事彝文史书称”六祖分支”“六祖魂光辉”,土家族称“六子分家”。

笃慕令其长子穆阿法率武一支往西迁,其子孙成了今滇西、小凉山一带的彝族。

令次子穆阿枯率乍一支往南迁,其子孙成了今滇中、滇南地区的彝族。令三子穆阿赛率糯一支和四子慕阿卧率恒一支一起往北迁。

数年后两支从永善渡口渡过金沙江进入四川南部地区,糯支改称为曲涅,并一直往西迁,成了今生活在西昌、大凉山一带的彝族和唐朝初期从西昌、冕宁一带迁回云南的哈尼族。

恒一支改称为古候,从川南往东迁,成了今生活在四川屏山、宜宾、泸州一带的彝族。

布、默两支往东迁,布一支成了今生活在贵州、广西一带的彝族。默一支越过贵州入五溪(湖南),成了今士普姓,是笃慕儿子穆阿枯所生的长子后裔,封建帝王,封建土司的继承王法是:“立长不立次,立嫡不立庶”。

六祖分支穆阿枯成了乍一支的头领,往后其职位只能由嫡生长子来承袭。这是封建王法,嫡生长子自然成世祖。

历经千百年演变,乍一支嫡生长子为纳楼永乐未代土司普国泰,跨越两朝,前半生为土司,服务,后半生为和社会主义服务的前红河州政协副秘书长普增辉;现存者为出生在元阳的纳楼永乐土司衙门,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云南大学物理系,后供职于个旧无线电厂,现退休在家的高级工程师普光斗先生。

嫡生长子长孙为祖,“祖”彝语为普,“普”成了这支的身份,久而久之成了姓,普姓由此而来。

乍一支迁至滇池一带休养生息,生儿育女。这时是西汉时期,汉武帝在征服云南周边邻国后,对云南的少数民族实施“攻心为上”的战略。

令其汉兵在滇池中打造一艘有楼的船,船载着军士每天在滇池里游弋,士兵在船上习武。

滇池四周的乍支普姓和其他彝民看到汉族居然能在船上造楼,可不得了,就归顺于汉朝。这就是云南有名的“汉习楼船”“滇国归汉”。在这一历史大变革中,乍一支普氏首领率其臣民归顺。

汉武帝就用皇帝才用的九重锡命杯赐酒给乍支普氏首领喝,并牵来五匹马,让五马分别向五方奔走,五马所到之处为乍支普姓领地。

这就是纳楼士司新建衙门时,门上必有的“九重锡命传金碧,五马开基自汉唐”对联的历史渊源。

这时的乍支普姓进入兴盛时期,其衙门设在“阿谷咪”“谷窝”,彝语,即昆明。疆域北至昆明,南至“核咪”,即通海,西至“威楚”,即楚雄,东至“阿泸匹堵”,意为石头开花洞,即泸西阿泸古洞地区。树大分支,山大分脉。

普姓人丁兴旺,至三国南北朝时,普姓虽为一家,但内部形成三大宗族部落。总大族长为阿德,阿德育有三子,长子阿雄,次子罗雄,三子步雄,史称普氏三雄。三子成人后,阿德决定普氏宗族祭祖分支,分别由3个儿子各率一支向东南发展。在分支的家宴上,阿德令长子阿雄率一支向南方发展,古彝语中南为纳,给封号为纳楼,意为向南方发展的一支。

这一支发展成为今通海、新平、石屏、建水、元阳一带普姓中吃田中生长的细叶菜的人和地区彝族。阿德正要给次子罗雄封号,罗雄被鸡骨头卡住脖子,咽不下去,吐不出,当场死亡。

鸡肉是彝族的主要食物,不可不吃,恰巧当晚宴席上有一道菜是田中生长的细叶菜,就把罗雄的死因推给细叶菜,说是吃细叶菜中毒死亡,规定罗雄子孙不得吃细叶菜。

中毒彝语叫昂,悲切中阿德将次子一支封为昂支,也称普昂支。罗雄死亡,其子孙还小,就留在滇中,其子孙成了今天居滇中弥勒、泸西、石林一带姓昂的和普姓中不吃细叶菜的人和地区彝族。

阿德要给三子步雄封号,步雄嘴里不停地叫着“吓死我了,吓死我了”。吓,彝语为酒。阿德干脆封他为酒支,也称普酒,令他率一支部族向东发展,其子孙成了今文山、曲靖一带姓普的人和地区彝族。

丘北的“普者黑”为彝语,准确的说应是“普酒黑”,意为“普酒家的海”。史料记载,清时,今华宁的土知州为纳楼一支中的普提,清初普提归附清,被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赐姓禄。

到清康熙四年,普提正式改普姓为禄姓。

由此,普、昂、禄三姓同祖同宗,同为普姓。

阿雄、罗雄、步雄三弟兄分支后,各据一方,各势力逐新强大。到南诏王阁罗凤统一三十七蛮部,实施三十七蛮部联盟时,三十七蛮部中的纳楼部、步雄部、罗雄部、宁部、纳苟部、罗伽部、休制部、峨部、中部等10部均属乍支普姓同宗同族。这时是普姓宗族的全盛时期。

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前,普姓虽为一族,但名多数不冠普字,父子、兄弟也不联络,而是任其所好,各为一名。

唐贞观二十三年,南诏王细奴逻废除选举首领旧制,开始在乌蛮诸种中实施父子联名制,实行继承制。

其他诸姓一律采用姓与名分开,父名第二字为子名第一字连接下去,形成父子联名制。而普姓则各取自名,互不关联。

有用普冠名,也有冠普,用排字辈方法连下去。这些方法沿袭唐、宋、元、明四朝,至清乾隆年间夷姓改汉姓时,乾隆皇帝特许普姓保留,普姓就姓与名相连沿袭下来。三祖分支后,纳楼一支从昆明往南迁。

其祖阿雄将衙门设在新兴州(今玉溪),施政数百年后,昆明、玉溪一带发生瘟疫,瘟疫吞噬了无数生命,就澈离玉溪,往南迁徙。每到一地,他们就利用彝族崇拜祖先笃慕、图腾虎的心理,宣扬自己是笃慕的长子长孙,是黑虎星下凡,要民众服从他们,有不服从者,实施武力吞并。

先后占据了哦山、石屏、通海、建水一带,把衙门建在建水城中心,实施对这一带的统治,从元朝时期绘制的纳楼疆域图上看,今石屏、建水县所辖的岔科、青龙、李浩寨、漾田、普雄、南庄、渣腊、官厅、老李洞、面甸以及个旧所辖的贾沙、保和、卡房,蒙白所属的蛮耗、冷泉、新田和红河南岸地区、老挝北部地区、越南老街省北部地区全在他的领地内。

这时期的纳楼一支,仍处在强盛时期。到元朝中叶,纳楼被元朝政府封为千户所(七品),但其统治地位开始出现动摇。元兵多为汉兵,蒙兵甚少,汉兵多为北方兵,他们从北方到南方这一水草丰茂、四季如春的地区后,就定居下来。

他们凭元朝政府的支持,手握兵权、,就采取各种手段占据建水、石屏城中心地段,占据兵,蒙兵甚少,汉兵多为北方兵,他们从北方到南方这一水草丰茂、四季如春的地区后,就定居下来。他们凭元朝政府的支持,手握兵权、,就采取各种手段占据建水、石屏城中心地段,占据坝区土地。

纳楼只好让出城中心,将衙门建在城边。通海、石屏等广大地区的领地也丢失了。明朝时,纳楼被明朝政府封为长官司(七品),但朝廷从中原源源不断地移汉民至云南屯军屯田,使云南的汉族人口首次超过当地少数民族人口。

汉民以军队为先锋、政府为后盾,每到一地,政府统一划给土地无偿耕种,坝区土地被以各种借口、手段占有。

纳楼衙门也被挤出城到狗街建衙门,不久又从狗街迁官厅建门。

1917年3月,省主席唐继将纳楼普姓土司所属的,拥袁反唐的北三个里、南三个里实施改土归流。仅剩拥唐反袁的普国泰所属的永顺里和乐善里。

1940年,为适应抗日战净需要,云南省政府对永顺、乐善二里实施改土归流,为建水县永乐乡,但名改实不改,仍实行土司制。

1950年1月,永乐乡解放,在云南彝族史上占有显赫地位的普姓土司由此结束。但其后裔遍布全国,人才辈出。

时期,普国泰4弟兄先后毕业于云南讲武堂,4人任过军政要职。1910年至1945年8月,3代人4次出兵抗击法帝国主义对祖国领土的侵略,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史诗。1949年后,普氏门宗人任省、州、县领导的比比皆是。

——《全文完》

彝族姓普的朋友一定要知道的知识:普姓的由来和兴衰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让我们一起成为好朋友,并携手创造更多精彩的内容!

作者:马理文

普姓,中国《百家姓》里没有的一个姓。在夷姓改汉姓中,普姓是清乾隆皇帝特允许保留的夷姓。

至今,普姓的人仍会自豪地说:在中国,只有云南才有普姓,凡姓普的大都是彝族。

普姓,在中国彝族史,特别是云南彝族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普,彝语,译成汉语为祖、祖先之意。

大约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彝族始祖笃慕,为避洪水泛滥,率古夷人(彝族先民)迁徙到今昆明东川、昭通一带谋生。

这一带彝语为“能尼罗尼几堵迷”,意为:红土地,黑虎山出铜地方;哈尼语为:虎尼虎那,意为:红土地,黑石头地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夷人逐渐形成武、乍、糯、恒、布、默6个大部落。

始祖笃慕有6个儿子,待6个儿子长大成人后,率族人在尼罗白山杀牛祭祖分支。此事彝文史书称”六祖分支”“六祖魂光辉”,土家族称“六子分家”。

笃慕令其长子穆阿法率武一支往西迁,其子孙成了今滇西、小凉山一带的彝族。

令次子穆阿枯率乍一支往南迁,其子孙成了今滇中、滇南地区的彝族。令三子穆阿赛率糯一支和四子慕阿卧率恒一支一起往北迁。

数年后两支从永善渡口渡过金沙江进入四川南部地区,糯支改称为曲涅,并一直往西迁,成了今生活在西昌、大凉山一带的彝族和唐朝初期从西昌、冕宁一带迁回云南的哈尼族。

恒一支改称为古候,从川南往东迁,成了今生活在四川屏山、宜宾、泸州一带的彝族。

布、默两支往东迁,布一支成了今生活在贵州、广西一带的彝族。默一支越过贵州入五溪(湖南),成了今士普姓,是笃慕儿子穆阿枯所生的长子后裔,封建帝王,封建土司的继承王法是:“立长不立次,立嫡不立庶”。

六祖分支穆阿枯成了乍一支的头领,往后其职位只能由嫡生长子来承袭。这是封建王法,嫡生长子自然成世祖。

历经千百年演变,乍一支嫡生长子为纳楼永乐未代土司普国泰,跨越两朝,前半生为土司,服务,后半生为和社会主义服务的前红河州政协副秘书长普增辉;现存者为出生在元阳的纳楼永乐土司衙门,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云南大学物理系,后供职于个旧无线电厂,现退休在家的高级工程师普光斗先生。

嫡生长子长孙为祖,“祖”彝语为普,“普”成了这支的身份,久而久之成了姓,普姓由此而来。

乍一支迁至滇池一带休养生息,生儿育女。这时是西汉时期,汉武帝在征服云南周边邻国后,对云南的少数民族实施“攻心为上”的战略。

令其汉兵在滇池中打造一艘有楼的船,船载着军士每天在滇池里游弋,士兵在船上习武。

滇池四周的乍支普姓和其他彝民看到汉族居然能在船上造楼,可不得了,就归顺于汉朝。这就是云南有名的“汉习楼船”“滇国归汉”。在这一历史大变革中,乍一支普氏首领率其臣民归顺。

汉武帝就用皇帝才用的九重锡命杯赐酒给乍支普氏首领喝,并牵来五匹马,让五马分别向五方奔走,五马所到之处为乍支普姓领地。

这就是纳楼士司新建衙门时,门上必有的“九重锡命传金碧,五马开基自汉唐”对联的历史渊源。

这时的乍支普姓进入兴盛时期,其衙门设在“阿谷咪”“谷窝”,彝语,即昆明。疆域北至昆明,南至“核咪”,即通海,西至“威楚”,即楚雄,东至“阿泸匹堵”,意为石头开花洞,即泸西阿泸古洞地区。树大分支,山大分脉。

普姓人丁兴旺,至三国南北朝时,普姓虽为一家,但内部形成三大宗族部落。总大族长为阿德,阿德育有三子,长子阿雄,次子罗雄,三子步雄,史称普氏三雄。三子成人后,阿德决定普氏宗族祭祖分支,分别由3个儿子各率一支向东南发展。在分支的家宴上,阿德令长子阿雄率一支向南方发展,古彝语中南为纳,给封号为纳楼,意为向南方发展的一支。

这一支发展成为今通海、新平、石屏、建水、元阳一带普姓中吃田中生长的细叶菜的人和地区彝族。阿德正要给次子罗雄封号,罗雄被鸡骨头卡住脖子,咽不下去,吐不出,当场死亡。

鸡肉是彝族的主要食物,不可不吃,恰巧当晚宴席上有一道菜是田中生长的细叶菜,就把罗雄的死因推给细叶菜,说是吃细叶菜中毒死亡,规定罗雄子孙不得吃细叶菜。

中毒彝语叫昂,悲切中阿德将次子一支封为昂支,也称普昂支。罗雄死亡,其子孙还小,就留在滇中,其子孙成了今天居滇中弥勒、泸西、石林一带姓昂的和普姓中不吃细叶菜的人和地区彝族。

阿德要给三子步雄封号,步雄嘴里不停地叫着“吓死我了,吓死我了”。吓,彝语为酒。阿德干脆封他为酒支,也称普酒,令他率一支部族向东发展,其子孙成了今文山、曲靖一带姓普的人和地区彝族。

丘北的“普者黑”为彝语,准确的说应是“普酒黑”,意为“普酒家的海”。史料记载,清时,今华宁的土知州为纳楼一支中的普提,清初普提归附清,被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赐姓禄。

到清康熙四年,普提正式改普姓为禄姓。

由此,普、昂、禄三姓同祖同宗,同为普姓。

阿雄、罗雄、步雄三弟兄分支后,各据一方,各势力逐新强大。到南诏王阁罗凤统一三十七蛮部,实施三十七蛮部联盟时,三十七蛮部中的纳楼部、步雄部、罗雄部、宁部、纳苟部、罗伽部、休制部、峨部、中部等10部均属乍支普姓同宗同族。这时是普姓宗族的全盛时期。

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前,普姓虽为一族,但名多数不冠普字,父子、兄弟也不联络,而是任其所好,各为一名。

唐贞观二十三年,南诏王细奴逻废除选举首领旧制,开始在乌蛮诸种中实施父子联名制,实行继承制。

其他诸姓一律采用姓与名分开,父名第二字为子名第一字连接下去,形成父子联名制。而普姓则各取自名,互不关联。

有用普冠名,也有冠普,用排字辈方法连下去。这些方法沿袭唐、宋、元、明四朝,至清乾隆年间夷姓改汉姓时,乾隆皇帝特许普姓保留,普姓就姓与名相连沿袭下来。三祖分支后,纳楼一支从昆明往南迁。

其祖阿雄将衙门设在新兴州(今玉溪),施政数百年后,昆明、玉溪一带发生瘟疫,瘟疫吞噬了无数生命,就澈离玉溪,往南迁徙。每到一地,他们就利用彝族崇拜祖先笃慕、图腾虎的心理,宣扬自己是笃慕的长子长孙,是黑虎星下凡,要民众服从他们,有不服从者,实施武力吞并。

先后占据了哦山、石屏、通海、建水一带,把衙门建在建水城中心,实施对这一带的统治,从元朝时期绘制的纳楼疆域图上看,今石屏、建水县所辖的岔科、青龙、李浩寨、漾田、普雄、南庄、渣腊、官厅、老李洞、面甸以及个旧所辖的贾沙、保和、卡房,蒙白所属的蛮耗、冷泉、新田和红河南岸地区、老挝北部地区、越南老街省北部地区全在他的领地内。

这时期的纳楼一支,仍处在强盛时期。到元朝中叶,纳楼被元朝政府封为千户所(七品),但其统治地位开始出现动摇。元兵多为汉兵,蒙兵甚少,汉兵多为北方兵,他们从北方到南方这一水草丰茂、四季如春的地区后,就定居下来。

他们凭元朝政府的支持,手握兵权、,就采取各种手段占据建水、石屏城中心地段,占据兵,蒙兵甚少,汉兵多为北方兵,他们从北方到南方这一水草丰茂、四季如春的地区后,就定居下来。他们凭元朝政府的支持,手握兵权、,就采取各种手段占据建水、石屏城中心地段,占据坝区土地。

纳楼只好让出城中心,将衙门建在城边。通海、石屏等广大地区的领地也丢失了。明朝时,纳楼被明朝政府封为长官司(七品),但朝廷从中原源源不断地移汉民至云南屯军屯田,使云南的汉族人口首次超过当地少数民族人口。

汉民以军队为先锋、政府为后盾,每到一地,政府统一划给土地无偿耕种,坝区土地被以各种借口、手段占有。

纳楼衙门也被挤出城到狗街建衙门,不久又从狗街迁官厅建门。

1917年3月,省主席唐继将纳楼普姓土司所属的,拥袁反唐的北三个里、南三个里实施改土归流。仅剩拥唐反袁的普国泰所属的永顺里和乐善里。

1940年,为适应抗日战净需要,云南省政府对永顺、乐善二里实施改土归流,为建水县永乐乡,但名改实不改,仍实行土司制。

1950年1月,永乐乡解放,在云南彝族史上占有显赫地位的普姓土司由此结束。但其后裔遍布全国,人才辈出。

时期,普国泰4弟兄先后毕业于云南讲武堂,4人任过军政要职。1910年至1945年8月,3代人4次出兵抗击法帝国主义对祖国领土的侵略,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史诗。1949年后,普氏门宗人任省、州、县领导的比比皆是。

——《全文完》

藏族同胞们原来是这样取名字的!

藏族同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人名的取法及内涵有着复杂、曲折的演变过程,一般归纳起来有二十种不同的取名方式。

一使用姓氏

藏族同胞曾在历史上使用姓,据《西藏王统记》记载西藏历史上曾有四大姓氏。另外,史书记载,直贡地区有“琼热”姓氏,达隆地区有“斯”姓氏,萨迦地区有 “昆”姓氏,还有法王姓氏,光明神姓氏,王族姓氏等六大姓氏。敦煌古籍里记载吐蕃时期各大臣等达官显贵也有姓氏。总之,藏族同胞的姓氏大致由六大或四大姓氏演变而来的。历史上,尤其是一些大学者都乐于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姓氏。如:努·桑吉耶西、索·霞甲琼乃等,努、索都是其姓氏。现在藏族同胞很少用姓氏,对此说法不少,可很难定论。但是,现今很多地方有不少藏族同胞在自己的名字前或父母给孩子的名字前加汉族姓氏的习惯,如:张达瓦、王益西等。

二借用前辈名字的一部分

这种取名方式起源于吐蕃时期,吐蕃王朝的第一代赞普为聂赤赞普,其名中有“赤”字,随后的六位赞普都用“赤”字,这六位依次为:木赤赞普、延赤赞普、苏赤赞普、美赤赞普、达赤赞普和斯赤赞普等,再加上第一代聂赤赞普,史称“天尊七赤”。

三以颂扬、赞美的词语取名

这主要是后人、下属或臣民对伟大开明的君主、大德高僧、旷世奇才和英雄人物的称呼。如:吐蕃王朝的开明君主松赞干布,在位期间,吐蕃王朝进入空前的鼎盛时期,加强了与唐朝的关系,迎娶文成公主,吸收唐朝的先进文化,广受藏族同胞的爱戴。被藏族同胞称为“松赞干布”。大意是:一位具有超凡指挥能力,大公无私,是非分明,能公正地对待臣民,法纪严明,使天下安宁,创造吐蕃盛事的明主。

四教名

青藏高原上藏族同胞大多笃信藏传佛教,出家为僧尼,必须取教名。不还俗,尼姑和和尚一辈子用教名,一旦还俗,则重新使用父母取的名字。

五借用寺庙的名称

人们称呼一些高僧或造诣很深的佛学大师,习惯上把母寺的名称放于其名字之前,以示敬意。

六与家族的名字连起来

这种取名方式,过去一般在贵族显赫家族较为普遍。西藏历史上的大贵族都使用这种取名方式。如:霞扎·甘旦白居,霞扎是西藏历史上的一个贵族家族的名称。甘旦白居是其家庭成员之一,实际上甘丹白居才是此人的名字,但是,称呼他时,一般就用霞扎·甘旦白居,以显示其特殊的地位、来历等更深的含意。

七与家乡或出生地的名字连用

这种取名方式中,最著名的例子是宗喀巴·洛桑扎巴大师,他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是大师出生地的名称。“巴”是藏语助词,洛桑扎巴是大师的名字,藏族同胞敬称大师为:“宗喀巴·洛桑扎巴大师。”意为来自宗喀地方的洛桑扎巴大师。

八字前加官职名称

如:噶伦·旺堆,噶伦是旧西藏地方政府的一官职,旺堆是人名。现在也有这种称呼习惯,如:格桑主任等。

九只限于男性的名字

就像其他民族一样,藏族男人的名字也显得刚强坚韧、雄壮英武。如:“多金”,藏语是强壮无敌的意思。

十只限女性的名字

同样,女性取名特别注意美丽、贤惠、慈爱之类的意韵。如:“美多”是鲜花的意思,给女儿取名“美多”,表达了父母对女儿像花儿一样美丽的愿望。还有,像“拉姆”,是仙女的意思。

十一男女均可用的名字

这种中性的取名方式也比较普遍,如:“格桑”这一名字有美好时光、美满幸福的含意。男女皆可使用。还有“琼达”这一名字,是最小的意思,不管男女,儿女中最小的往往取名“琼达”。

十二按出生日的星期取名

西藏很多地方,人们以出生日的星期给儿女取名,简单有趣,这在民间、在广大的牧民区非常流行。但也出现了很多同名人,以致于找一个人时同时找到不少同名却彼此素不相识的人。如:尼玛,即星期天,以此为名,一般都是在星期天出生的人。巴桑即星期五,是星期五出生的人。一周七天都可用于人名,而且男女不分。如果直译,那更有趣了。某某家的妹子米玛,就是某某家的妹子星期二。藏语中的一周七天依次为:尼玛(星期日)、达瓦(星期一)、米玛(星期二)、拉巴(星期三)、普布(星期四)、巴桑(星期五)和边巴(星期六)。

十三以星期名称专给男性取名

一周七天男女都可以使用,但是星期名称后加上男性助名,则只能是男性的名字。如:尼玛次仁等。

十四以星期名称专给女性取名

星期名称后加上女性助名,如:达娃卓玛,只能是女性的名字。

十五依据外形、长相取名

在西藏民间,有的父母依照自己儿女的外形、长相取名,如:给身强力壮的孩子取名“多金”,这个名字的藏语意思为强壮的人。

十六取外号

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按其外表,对长得很瘦的人,叫“支雾”,意为猴子。二是按其品行、为人取外号。据说一位村长,对老百姓的意见总是点头示意关心,,可老不见行动,老百姓就给他取了个“点头村长”的外号。还有,对老是缺斤少两的“菜贩”叫“八两”大姐等。

十七表达父母期待的取名方式

有的家庭有一大群儿女,可就缺个男孩,双亲渴望有个儿子。他们就给最小的女儿取名“普赤”,意为能带来小弟弟的女儿。

十八按出生日子取名

有的地方给孩子取名非常简单,就按其出生的日子。某月一号生的孩子,干脆叫“慈吉”,即一号的意思。表现出藏民族纯朴、爽朗和自由自在的性格。

十九以昵称代名字

父母对刚出生的男孩叫“普琼”,意为小男宝宝,女孩叫“阿多”,意为小女宝宝,藏语是,父母说出的“普琼”、“阿多”有种特殊的深切的爱意。久而久之,家人和周围的人也习惯性地都叫他们“普琼”、“阿多”了。

二十笔名

这点大家却非常熟悉,对古朴的藏族同胞也不是什么新奇的事件。文人墨客都喜好用笔名,西藏历史上的名著《米拉日巴传》等的作者,当今西藏文坛上的不少作家、都使用过笔名,可谓数不胜数。

—THE END —

本文转自“藏族”,我们致力于推广权威、专业知识,如涉及原作者权益,请联系小编删除

支格阿鲁祭祀经籍《德培好祭经》出版发行

2018年,普梅笑、普梅丽译注的《德培好祭经》入选贵州省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译注文化研究丛书”,该书由禄绍康主编,普梅笑执行主编,2019年底由贵州省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出资在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德培好祭经》以彝文、国际音标、汉文三行对应格式翻译出版,有利于规范古彝文教学,传播古彝文经典内容,继承和发扬彝族传统文化。

《德培好祭经》全书有十七篇,包括篇幅长短不一的21章经文和1篇手迹书。即,《德培好登坛经》(分《产生经》《获平川祭品经》《祭奠十二王》《招灵祭牲 》《转三难经》)、《诉病返侜神经》《召回粮灵经》《召粮灵请灵经》《祭奠新居经》《魔怪扶德经》《扶德献饭敬酒经》《升太阳神经》《请闹神经书》《升闹神经书》《治朱雀白虎经》《洗礼断绳经》《治生克经》《驱纪乃经书》《祭奠星神经》《德培好诺音》,这些经文都是在各个祭祀仪式程序中结合仪式内容诵读并祭祀。

《德培好祭经》囊括了滇南彝族尼苏支系民间常用的民俗类祭祀经文。经文内容主要以祖先、自然神灵为献祭对象,通过举行驱邪、招魂等仪式向祖先和自然神灵祈福,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民乐国安。

由于这些民俗类经书自古师徒传承,篇章内容多寡不一,没有一个标准的蓝本。因此,普玉发毕摩历尽艰辛,在他85岁那年基本收集归类完成,但部分手稿还未抄完他就归祖了。普璋开继承了其父遗愿,继续整理归类完善,形成比较标准的《德培好祭经》。之后,由普玉发孙普照毕摩在民间传承使用至今。《德培好祭经》从普玉发毕摩开始收集汇总,到普梅笑、普梅丽姐妹俩翻译整理,再到铅印成书,共经历了28年。若不是贵州省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禄绍康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不知《德培好祭经》译稿还要尘封多少年。

“德培好”和“咪嘎好”是滇南彝族尼苏支系传统的祭祀仪式。“咪嘎好”在彝族尼苏语中,“咪”为“地”,延伸为“大地”;“嘎”有“种植”“繁衍”“扩展”之意;“好”是“祭扫求吉”“避凶趋吉”的含义。节日祭祀的主要对象是生育神和农耕种植神,节日名称按现在语境的内容为“祭祀大地繁衍、人畜康泰”。

“咪嘎好”习俗流传在今红河州石屏、红河、元阳、建水和玉溪峨山、新平等彝族尼苏支系中,与彝族东南部方言区弥勒阿哲、石林撒尼支系中的“密支节”类似,与火把节、十月年构成彝族远古历法中的三大节日之一。由于受到历史文化变异的影响,在现今使用十二地支纪日历法中,举行“咪嘎好”(或“密支节”)节日时间有所不同,有些地方在正月第一个鼠牛日举行,阿哲、阿细、撒尼支系在二月初一、二举行。

“德培好”是流传于云南省石屏县哨冲镇水瓜冲、莫测甸、水瓜冲上寨、坡龙山脚四个村,在每年立春后的第一个属马日进行的祭祀祖先神的活动。“德”意思是“世间、世上”;“培”为“祖先”,此处从“普氏祖先”拓展开来,泛指“祖先”,因为水瓜冲“咪嘎好”和“德培好”的龙头是由普姓专任,普姓从临安府(今建水)搬来,属于纳楼土司世袭后裔。节日名称意思是祭祀“祖先神”。

“德培好”祭祀的这个“祖先神”包括两个不同时期的祖先,一是滇南彝族纳楼普氏直系祖先,二是以纳楼为代表的远古祖先、战神阿龙,北部方言翻译用字为“支格阿龙”。彝族纳楼普氏先民原来以今通海、江川、澄江为中心,后逐步移动到今建水缅甸清水塘周围,又迁居建水官厅万丈崖。相传,远古有一家寡母孤女,女儿长大成人后,每天夜里有一位披黑毯的人来与她幽会,久而久之怀孕。母亲告诉她如果披黑毯的人再来就用线穿在其衣角上。有一夜,女儿照母亲的吩咐把线穿在黑披毯人的衣角上,次日顺线找到官厅万丈崖,大蛇从崖洞中伸出头“濮、濮”的叫,儿子生出后取名姓“普”,为纳楼始祖,万丈崖也成了纳楼祭祖圣地。故事内容与《华阳国志·南中志》元隆神话故事同源异版,都与“龙(大蛇)”有关。彝族尼苏保护神、远古战神阿龙(支格阿龙),在滇池边由神鹰滴血在石崖上而化生,长大后骑飞龙马战胜各部成为古滇部落首领。民间口传,阿龙头戴三角锅庄,身披尖刀草,足踏铜犁铧、手持活宝剑。灭妖除怪或与外族征战时,三角锅庄帽迎雷神敲战鼓,铜犁铧踏破山峰石崖,尖刀草披毯上会射出飞箭,活宝剑所指之处人头落地、血流成河。由于阿龙战神是马年马月马日生,故在马年举行大祭活动,并且12年一次轮回。

“德培好”祭祀仪式为期三天。第一天是盛大的迎竜仪式,实行四个自然村的联合大祭。第二天,各村进行舞龙、舞狮、踩高跷等民俗表演。第三天,各村舞狮队逐户拜年,花灯队逐户唱花灯贺年。在第一天的联合祭祀中,主祭场要设12个祭祀法坛,由12位毕摩主持诵经祭祀,其中1个主祭塔,11个分祭坛。《德培好祭经》就是12位毕摩在“德培好”祭祀仪式上念诵的经文。

《德培好祭经》不仅是“德培好”仪式上集中使用的经书,而且还是彝族尼苏支系非丧民俗祭祀仪式中经常使用的经书。“德培好”仪式又是“咪嘎好”的最高、最隆重规格,是活态的彝族民俗活动,文化内涵丰富,具有传承彝族历史文化、传播彝族毕摩文化,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以及保护自然生态等多重意义。目前,由于石屏彝族尼苏花腰人的“德盆好”祭祀仪式具有独特性、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特殊的文化传承功能,已经被列入“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文:普梅笑(红河州民族研究所)

百家姓姓氏图腾(36)农、那、南、区、蒲、盘、皮、朴、平、普

农姓:

农的本义是除草、收割。因为收割是种植业的最后一个环节,所以引申出农耕、农作、农业之义。甲骨文的农字,上部是“草木”之形,表示田地中的禾谷,下部是一个“辰”字,像一个人的双手执镰刀的样子,金文的“农”字在草木上增加了一个田字,更表明是农田上收割之事。起源: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神农氏的后裔。神农氏即炎帝,又称烈山氏、厉山氏、朱襄氏。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又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后因误食“火焰子”肠断而死。《神农本草经》即是依托他的著作。得姓始祖:神农氏后裔

那姓:

那,本义是多。引申有美好、安定之意。那,也是多音字。作为汉族姓氏,读挪(núo);少数民族采用汉姓时,就读(nà)。起源:1、源于春秋时。商王武丁之裔孙封于权邑,故城在今 湖北当阳,春秋时楚武王灭掉权国,并把权人迁往那处(今湖北荆门)。迁于那处的子孙以地名为氏。

2. 源自少数民族汉化改姓。如满族、鲜卑族、蒙古族、彝族、回族等。得姓始祖:商王武丁之裔孙

南姓:

南,“南方也”。甲骨文中的南字似鏄类的乐器,是一种盛传于南方后又传入中原的乐器。南与鼓、磬均为打击乐器。区别是:南是空心的,用金属制作;鼓是皮包的;磬是实心的。起源:1.以国为氏。商中期有古南国,在今河南南阳,西周初灭于谢。

2.源于子姓。商朝开国君主成汤的八世孙盘庚迁都于殷,其妃姜氏生子号南赤龙,其后有南氏。

3.源于姬姓。春秋时卫灵公之子公子郢,字子南,其后以字为氏。得姓始祖:古南国国君、南赤龙、公子郢

区姓:

区(ōu)的本义是一种古代容器。四升为豆,四豆为区。区,又有藏匿之意。起源:1、春秋时匠人欧冶子,居住欧余山,以冶炼锻造兵器出名,以欧冶为姓。后去欠字为区姓。欧与区音同。

2、夏朝帝王少康子无余,被封于会稽,建立越国。春秋时被吴国灭。十九年后,钩践又复国。到钩践六世孙无疆为王时,被楚国灭,无疆的次子蹄被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部,以山南为阳,子孙以封地山名和封爵名为氏,形成了欧、欧阳、欧侯三个姓氏。得姓始祖:欧治子之后(春秋剑王)、无疆

蒲姓:

蒲,即香蒲,亦名蒲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可以用来编席。起源:1、源于封邑。相传夏朝时舜帝的子孙被封在蒲坂(今山西省永济西蒲州一带),子孙就把封邑名“蒲”作为自己的姓氏。

2、来源于一种称为蒲草的植物。东晋时期征北大将军、冀州刺史苻洪的家中有一个水池,里面长了茂盛的蒲草。很多人看到以后都感到奇异,于是人们就把他家称为蒲家,后为蒲姓。得姓始祖:蒲裔子

盘姓:

盘的本义是一种敞口扁浅盛器,其质地可以是陶土、木质、石料、金属、陶瓷等。起源:1、 源于盘古氏,出自上古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盘古氏,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2、源于姬姓,出自上古传说中帝汤喾之女婿盘瓠,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3、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君王盘庚,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得姓始祖:盘瓠、盘庚

皮姓:

皮,“兽之皮也”。本义是指野兽的毛皮,也指剥取兽皮、制作皮革的工匠和大批“皮奴”。金文的“皮”像剥取兽皮之形,极为形象。起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周卿士樊仲皮,以先祖名字为氏。西周初期,建立樊国的仲山甫的后裔樊仲皮,曾承袭祖职,担任周王室的卿士。由于排行老二,不能成为樊国的继承人,因此他被分封在今山西省河津县一带,后人称为“皮氏邑”。秦朝秦始皇将该行政地域定名为皮氏县。得姓始祖:樊仲皮

朴姓:

朴,“树皮也。”,朴的本义是“树皮”。引申有表面之义,如朴素。在这里,朴读(pu),仆音。作为姓氏,还有一种读音(piao),瓢音。起源:1、中国朴姓最早起源于四川巴郡。据 《三国志•魏志》记载:“建安二十年,巴夷王朴胡,举巴夷来附。”

2、现今吉林朝鲜族朴姓甚多,这可能是朴姓的另一个来源。在韩国约占总人口的9.2%,为韩国大姓之一。得姓始祖:朴胡

平姓:

平,“平舒也”。引申为安舒、无虞。古代平字像天平形。《说文》:“平,语平舒也”。起源:1、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宰相晏婴的后代,以先祖名字为氏。晏婴,字平仲,山东高密人,是周简王姬夷执政的春秋中期非常著名的齐国宰相。

2、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韩国君韩哀侯之子诺的封地平邑,以邑为氏。韩哀侯将少子魏诺(魏姥)封于平邑(今山西临汾),子孙以先祖封地为氏。得姓始祖:晏婴(春秋齐国大夫)、魏诺

普姓:

普,本义为丈夫。唐朝时西南吐番人称成年男子为普。普字在小纂中写成上下结构,上面为两个“立”字,下面一个“日”字。表明随着岁月的流失,人慢慢的“站立”起来,预示长大、成熟。起源:1、源于鲜卑族,出自古代鲜卑族拓跋氏,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南北朝时期,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即北魏的第六位皇帝显祖献文皇帝,把北魏王朝拓跋氏皇族分为七个部分,以七个兄弟分别统率之。其中,北魏献帝的第二个哥哥原名为拓跋•普乃,其后称普乃氏,其后分衍有普屯氏、普周氏、普六茹氏等。在北魏孝文帝实施汉化政策后,简文汉化为单姓普氏。

2、源于西南土著。宋时西南苗酋归顺后,多被赐为普氏。

得姓始祖:拓跋•普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