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脚本撰写:刘同华 视频统筹:刘芳源)
上期回顾
本期提要
英国以少胜多
这对新人的缘分要从一个月之前说起,也就是1420年5月21日,英军兵临特鲁瓦城下,胁迫法王签订了《特鲁瓦条约》。根据条约规定,英王不仅为自己赢得一位年轻貌美的法兰西公主,还修改了法兰西王位继承顺序,废黜了新娘17岁的弟弟查理的太子之位,约定当岳父查理六世去世后由自己及子嗣继承法国王位,英法将联合为共戴一王的国家。
中世纪对国家最常见的比喻是“政治身体”(bodypolitic),将国王比作身体中的头部。当时的诗人和道德家约翰·高尔写道:“如果头部患病,那么身体就不会健康。如果没有品格高尚的国王统治,那么人民就紊乱而缺乏道德。”在统治者方面,英格兰和法兰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亨利五世自信果断、极具谋略、深得民心,而查理六世却早已精神失常、大权旁落、毫无战功、不得民心,将国家搞得如一盘散沙。
大文豪莎士比亚曾在剧本《亨利五世》中描绘了阿金库尔战役前亨利五世是如何鼓舞士气的,“我们,是少数几个人,幸运的少数几个,我们,是一支兄弟的队伍——因为,今天他跟我一起流着血,他就是我的好兄弟;不论他怎样低微卑贱,今天这日子将会带给他绅士的身份。”
英法之共主
两年后,英法两位国王先后离世,英方宣布亨利五世与查理六世之女所生不满周岁的婴孩为英法共主,即亨利六世,由亨利五世的兄弟贝德福德公爵任摄政。王太子查理(亨利五世的小舅子、后来的法王查理七世)从王国的核心地区被驱逐出去。英格兰—勃艮第联盟控制着法兰西王国将近一半的土地,从北方的佛兰德伯爵领到南方的加斯科涅公爵领,西至布列塔尼边境,东到默兹河西岸。
强有力的驻军政策让英格兰人牢牢控制了诺曼底公爵领。“英格兰的旗帜飘扬在诺曼底首府鲁昂以及法兰西最神圣的三座城市上空,即法兰西国王加冕祝圣之地兰斯、法兰西国王实行统治之都巴黎以及法兰西国王安葬之所圣德尼。”
幼主继位最重要的是稳定统治、巩固王权,这需要获得民众的认可与支持。早在15世纪20年代,亨利六世的叔父贝德福德公爵命人在巴黎圣母院悬挂了一幅关于亨利六世身为英格兰和法兰西君主后代的谱系图,他还命人在法兰西各地大规模生产与宣传。后因被参观的某教士损毁,英方又命人绘制了一份王室谱系图副本。
在这幅谱系图中,正中是一大块泪滴样的背景,装饰着若干小鸢尾花。居于正中首位的是法兰西国王路易九世,他曾大力推行司法、币制和宗教改革,在他治下的卡佩王朝,王权日益集中。路易九世下面是其后代腓力三世和腓力四世,再往下是腓力四世的四个儿女:路易十世、腓力五世、查理四世和伊莎贝拉,他们是卡佩王朝的最后一代。
同时,在谱系图的两边是另外两个家族。左边是卡佩旁支瓦卢瓦家族,在卡佩王朝绝嗣后统治法兰西。右边是英格兰王室金雀花家族,腓力四世的女儿伊莎贝拉在1308年嫁给了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二世,此后伊莎贝拉的血脉一直传到亨利五世。
在这幅谱系图的底部,查理六世之女凯瑟琳与亨利五世结为夫妇,代表着各自王室的后嗣。他们的孩子位于谱系图的底部,亨利六世威风凛凛地坐在王座上,天使飞下来,将两顶王冠戴在他头上,意为英法两国共主。
这幅图传达的信息非常清楚,即亨利六世之所以继承法兰西王位是凭借其血统而非父亲英王亨利五世的军事征服。图中的亨利六世出现在谱系末尾,“暗示着他本身就是团结而非的源泉”。
可见英方的目的很明确,通过宣传亨利六世王位继承的合法性来获得民众的支持,进而巩固对法兰西的占领。这是因为在当时的观念中,血缘正统是中世纪欧洲教王国王权的主要来源。
法兰西收复失地
除了亨利六世,拥有合法继承权的还有他的舅舅——曾经的王太子查理。在双方都具备血统这一条件时,军事上的胜利则成为王位争夺的关键。逃亡到南方的查理宣布自己为查理七世,但因缺钱少兵,似乎对胜利并无信心。
1428年10月,英军开始乘胜向奥尔良挺进,不久就将这一通往南方的门户包围。若此城一旦失守,南方就有沦陷的风险,故奥尔良之战成为查理七世能否取胜的关键。在查理苦苦抵抗之时,一名叫做贞德的农家女自称听到圣徒的呼唤、奉上帝之命来拯救法兰西,她日夜兼程前往什农去晋谒查理。当贞德抵达时,查理对他并不抱希望,查理之臣为了考验贞德,要求她辨认混在人群中未曾谋面的查理,结果她一眼认出了,查理大呼神奇。此时奥尔良已危在旦夕,在贞德主动请缨后,绝望的查理命其率军解围。
在那个凡事讲究象征、重视征兆的时代,贞德剪去长发、穿上白色盔甲,仿佛是神圣的天使降临人间,她激发了军队的士气,原本消极悲观的士兵燃起了爱国之情。经过几日奋战,毫无军事指挥经验的贞德竟然突破了被英军包围长达209天的奥尔良。尔后贞德乘胜追击。
然而,贞德威望日盛、功高震主,遭受猜忌,后被当做“女扮男装”“妖术惑众”的女巫处以极刑。贞德的惨死唤起了法兰西人的民族意识。1453年,法军大败英军,至此,除加来港,所有失地均已收复。
“长期的战争哺育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此后,任何使两国联合共戴一王或在他国版图上占有领地的企图都注定要失败。”从这个视角来看,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英格兰以失败而告终,丧失了在欧洲大陆上的所有地盘,难以再跨越英吉利海峡干预他国之事,最终“退出了欧洲”。
法兰西作为战胜国,保住了国土,第一次确定了大致的边境线,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最终以民族统一和王权加强而告终。更为重要的是,百年战争使英格兰人和法兰西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他们之间的民族差异,“从此只能按照民族和地域的原则行事,从而为民族国家设置了方向”。王国的统一和民族的自立是英法在西欧社会转型时期率先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栏目总撰稿为卜宪群,本期作者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孙小娇)
中外大事记
中 国
公元1420年
明成祖朱棣下诏正式宣布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
公元1422年
朱棣北征,击败蒙古鞑靼部的阿鲁台以及兀良哈部。
公元1425年
明仁宗朱高炽猝死,皇太子朱瞻基自南京回到北京,即皇帝位。
公元1429年
朝廷命山东疏浚济宁以北旧河一百二十余里。
西 方
公元1420年
法国与英国缔结《特鲁瓦条约》,英王与法王之女成婚,并成为法国王位继承人。
公元1422年
英国亨利五世去世,不满周岁的儿子亨利六世继位(至1461年)。
公元1424年
土耳其占领除君士坦丁堡以外的拜占庭全部领土。
公元1429年
法国贞德率农民爱国者解奥尔良之围。国王查理七世在兰斯加冕。
在现在官方发行的中国历代疆域版图中,明朝鼎盛时期的版图形状是很突兀的:由于蒙古残余势力的影响,明朝在华北地区的疆域基本就是长城在往上延伸一部分,但是在东北地区,明王朝的疆域则划得相当之大,而这一片,几乎所有的地图上都会标上五个字——“奴儿干都司”!
“奴儿干都司”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机构呢?先来看看这个词,“奴儿干”,这个词一听就知道不是汉语,它其实是女真语,意思是“山水画”;而“都司”呢?这其实是“都指挥使司”的简称,“都指挥使司”其实是明代地方最高军事领导机构,但是,“奴儿干都司” 和“浙江都司”、“江西都司”等还是有区别的,这个“都司”实际并完全是明朝的官署衙门,而是属于一种名义上的羁縻统治机关。
目前最常见的明朝版图(1435年)
要了解“奴儿干都司”,就必须了解中国东北地区古代的情况。
大家看上图,这是明朝长城在东北地区的那部分,称为“辽东边墙”,现在中国东北地区的辽东基本在长城以内,这是从战国时期燕国就一直延续下来的情况,所以辽东地区除了很特殊的时期(如高句丽鼎盛时期入侵),基本都是中原王朝的直接控制疆域,属于“直属郡县”,但是辽东以北,长城以外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吉林、黑龙江甚至更北呢?
这个地方,中原王朝的是从没有大力经营过的,古代的白山黑水可不是今天的粮仓宝盆,那里气候恶劣,遍地蛮荒,在清末“闯关东”之前,基本没有进行过大规模开发,汉人也基本不会去那里,那当地生活着的是什么人呢?那就是一些渔猎民族。这些人往往文化比较落后,但相当彪悍,典型的就是女真人,他们在12世纪亡辽灭宋,直接南下建立了金朝。
辽东属于明朝直接控制的地域,以北属于羁縻区
元朝比较特殊,在蒙古人冠绝全球的武力征服之下,这里和内地一样被设置成了“辽阳行省”,但这个行省的发展也是很有限的;而元朝灭亡后,接下来明朝是怎么处理这里的呢?
其实明朝对于东北也不太熟悉,因为这个地方中原王朝真的几乎没有实际性经营过,元朝设置行省,那可以说是历史上头一回,但按照中国历史的潜规则,前朝的领土,后朝是需要继承的,要不怎么能说是正统呢?更何况,当时辽阳行省还有很强的蒙古残留势力,这是明朝新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明朝严厉打击,终于在洪武二十年(1397年)迫使实际控制此处的元朝太尉,拥兵20万的开元王纳哈出投降,明朝势力渗透入东北,至于怎么管理这里,明朝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首先当然是要让当地分布的部落服从了,所以明朝的工作就是去各个女真人部落,要求其称臣纳贡,同时抵制朝鲜王朝对此处的渗透并驱逐蒙古人,当地部落知道明军的厉害,自然也大多归附。
那怎么管理呢?这一片地方上百万平方公里,绝大部分地方都是雪原和林海,明王朝根本不可能严密控制,甚至各个土著部族也是分布非常稀疏,所以明朝只能是设置一些卫所当据点,而这些卫所的控制着都是女真人。
根据记载,永乐元年(1403年),明廷派行人邢枢等往谕奴儿干,招抚诸部。次年,置奴儿干卫,后陆续建立一百三十余个卫所作为据点。这些卫所其实明朝自己也不一样完全能弄清楚在哪里,卫所长官基本都是当地土著部族头领。
“奴儿干”在哪里?狭义的“奴儿干卫”地点在现在的黑龙江江口,这里古称庙街,现在是俄罗斯的尼古拉耶夫斯克。而明朝权威的统治中心后来也设立在这里,就是本文说的“奴儿干都司”,治所位于黑龙江下游东岸靠近入海口的奴儿干城。
《明史》的记载是这样的:永乐七年(1409年)四月,奴儿干当地的头目忽剌修奴(蒙古后裔入朝朝贡,见到了永乐皇帝朱棣,永乐皇帝很高兴,向他询问当地情况,忽剌修奴表示奴儿干地方设立了卫所,但这里地处交通要道,只设立卫所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仿照元朝建立“元帅府”加大权威,按旧制进行册封。
这里的“元帅府”是啥?其实是元朝的旧的建制,元朝曾经在这里征东元帅府(又称征东招讨司,元朝控制这里的军事机构,隶属辽阳行省)作为当地军事管理机构。朱棣同意了他的提议,在当地建立了进一步的行政机关,不过明朝没有元帅府,而是设置了比“卫所”更高一等级的“都司”,这就是“奴儿干都司”,这是继“辽东都司”后,明朝在东北设立的另一个机构
永乐九年(1411年),奴儿干都司正式开始行政管辖权。
根据记载,明朝在奴儿干城有驻军,士兵每两年一换。鼎盛时驻军多时达3000人,最少也不少于500人,轮番戍守,可以这么说,奴儿干城就是明朝在辽东之外的东北地区的势力中心。
那这“奴儿干都司”是个什么性质呢?首先要注意,它和辽东都司不一样,“辽东都司”属于明朝直控的“疆域”,属于中央朝廷直接管辖的地域;“奴儿干都司”则是 羁縻统治机关,是象征性的建制,这类都司明朝一共有三个:乌斯藏,朵甘和奴儿干(如下图)。这些地方明廷基本是不管理的,其统治方式是这样的:朝廷册封当地某些部族首长为部族长官(都督、都指挥、指挥、千百户、都指挥使、镇抚等官,赐给敕书印记,管理当地事务),给他们官服、官印等,使他们名义上属于朝廷官吏,但实际上,除了表示臣服,按惯例纳贡,他们的一切行为基本照旧。
奴儿干都司的情况如下图,大家可以看到。大部分都司卫所都是沿着江河设立的,这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古代的情况,最方便的交通就是水路,明朝的据点自然只能沿着江河设立,水路不通的地方,基本也就没人去了。而图中的“北山女真”,这是外兴安岭以北所分布的一些与女真人有一定关联的通古斯部族,这批人分布非常广,最远甚至到了北冰洋沿岸,这里的部分部族也曾名义服从过明廷,但具体分布地点不详,这也是现在大多数明朝鼎盛时期的版图中,东北方没有上界的原因、
那,奴儿干都司是干嘛的呢?是类似内地“省会”一样管理广大地域的吗?这想想就知道不可能,东北地区极为辽阔,一个小小的奴儿干城根本不可能起到统辖全地域的效果,这些部族互相联络都很困难,更别提集中起来了。
根据记载,奴儿干都司最盛(万历年间)时有384个卫,24个所、7个地面、7个站、1个寨,通常直接简称384卫,但这些卫所和明朝中央都是直接联系的,并不需要再通过奴儿干都司这一环节。
既然管理职能不具备,那奴儿干都司的实际职责是干嘛的呢?
答案是招抚!
东北这么一大片地方因为没有直接控制,所以需要通过“招抚”不停维持存在感的,在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后,朱棣派遣心腹太监亦失哈前去黑龙江地区进一步开拓,以加大明廷的影响力。从永乐九年(1411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二年里,亦失哈多次奉旨巡视黑龙江流域(俗称“九巡北海”),亦失哈曾经主持在奴儿干城修建永宁寺供奉观世音菩萨,并用汉文、蒙古文和女真文竖立石碑以记其事,这是唯一一块在女真人建立的金朝灭亡之后刻有女真文的石碑,宣德七年(1432年)亦失哈再度巡视此处发现庙已毁,便下令重修永宁寺,同时另立一块石碑——《重建永宁寺记》,宣德碑全为汉文。1904年,两座石碑被搬移进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两座博物馆。
注:亦失哈,海西女真人,14世纪末期被明军俘虏并送入京城成为了宦官,后得到朱棣信任巡视北海,此人堪称陆地版的“郑和” ,15世纪最著名的中国探险家之一。
注:俄罗斯阿尔谢涅夫博物馆一楼室内的永宁寺姐妹碑
《永宁寺碑》介绍了明朝设立奴儿干都司的情况:…永乐九年春特遣内官亦失哈等率官军一千余人、巨船二十五艘复至其国,开设奴儿干都司。昔辽、金畴民安故业,皆相庆曰:“□□今日复见而服矣!”遂上□朝□□□都司,而余人上授以官爵印信,赐以衣服,赏以布、钞,大赉而还。依土立兴卫所,收集旧部人民,使之自相统属。(方格表示汉字已难以识别)
“永宁寺碑”在当地居民中有相当神圣的地位,185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律师、驻俄国商务佩里·麦克多诺·柯林曾到黑龙江流域考察,记录到:这些土著居民对这个地方(永宁寺碑)及其在古代的用途,怀有一种神圣、持久和强烈的信仰,这种木片制成的花朵无疑是一年一度的献礼,还可能加上一头牲畜作为向这个地方的神抵赎罪的牺牲。
但是,“招抚”实际也是王朝较为开拓性的政策,由于永乐皇帝朱棣在位之时耗费了大量国力,明朝内部有些疲敝,所以其去世后,明朝的内外政策均转为保守。到了宣德年间,明朝逐步放弃对东北地区的巡视工作。
宣德四年(1429年)十二月,明朝“召内官亦失哈等还。”,宣德五年(1430年)十一月, “罢松花江造船之役。”(巡视东北主要靠水路,明朝在吉林省吉林市一带设立有造船厂,为奴儿干都司服务),宣德十年(1435)正月,奴儿干巡视工作彻底停止。
不过,这不代表的明廷放弃对当地部族的宗主权,明朝只是不再进行招抚而已,但明廷在当地存在感的渐渐下降则也是必然的趋势。
注:宣德皇帝朱瞻基,统治期间全面收缩,以恢复国力。
既然招抚任务停止了,那负责招抚的奴儿干都司呢?大家现在看到的很多资料都会显示宣德年间奴儿干都司被废除,这其实并不太准确,其实宣德之后,明廷的文书中仍然经常出现奴儿干都司,这个机构其实也同样存在,并且有负责的官员。
只不过,这个时候的奴儿干都司,基本属于“名存实亡”,明朝为什么要保留这个机构呢?其实更多是“政治需要”,因为明代军职世袭制度(奴儿干都司属于兵部),奴儿干都司三个主要负责人都是鞑官(归附明朝的少数部族)身份,所以不太好废除。但实际上,当地有关事务基本都是由辽东都司直接过问的。
奴儿干都司的驿站图,可以看到基本都是沿着乌苏里江等江河分布的
而这个时候,“奴儿干”实际已经由一个“机构”变为泛化的 “地理概念”,万历《大明会典》记述,“奴儿干都司,卫三百八十四,所二十四,站七, 地面七,寨一。”,其实万历年间的奴儿干都司几乎已经不存在了,所以这里不是说“奴儿干都司”负责管辖这么多卫所,而是说,“奴儿干都司”这个地域分布着这么多卫所。
类似汉代的西域都护府,唐代的安西都护府,设立奴儿干都司是明王朝鼎盛时期的壮举,象征着强盛的国家实力与奋力开拓的国家气度,然而沧海桑田,今日的奴儿干城已经不在,只剩下永宁寺碑的碑文诉说着明王朝当年的强盛辉煌。
“(宣德)七年,上命太监亦失哈同都指挥康政率官军二千,巨舡五十再至。民皆如故,独永宁寺破毁,基址有焉。究□之,其□人吉列迷毁寺者,绵悚惧战栗,尤之以戮。而太监亦失哈等体皇上好生柔远之意,特加宽恕。斯民谒者,仍宴以酒食,给以布物,愈抚恤。于是人无老少,踊跃欢忻,咸啧啧曰:“天朝有仁德之君,乃有启处之方,我属无患矣!”时众议西郭仍建原寺,敢不复治。遂委官重造,命工塑佛,不劳而毕,华丽典雅复胜于先。国人无远近。皆来顿首,谢曰:“我等臣服,永无疑矣!”以斯观之,此我圣朝聪明德博,道高尧舜,存心于天下,加惠于穷民,使八方四裔、多士万姓无一饥寒者。”——《重修永宁寺记》
参考文献:
《奴儿干都司职能分析》——鞍山师范学院历史系
《论明代奴儿干都司的设置及实效性》——尹兴龙
作者:云帆
1.周武王vs以色列大卫王(公元前11世纪)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率军于牧野(今河南新乡附近)与商纣王决战,史称“牧野之战”。虽然商军旌旗招展,人数远胜于周军,但士兵大多是战俘和囚犯,作战毫无斗志,很快就被周武王打败。商纣王也登上鹿台,自焚而亡。此后,周武王陆续扫清商朝的残余势力,在镐京(陕西西安)正式建立周朝,打开周朝八百年的序幕。
与此同时,公元前1020年,扫罗建立了以色列联合王国,成为第一位君主,他与腓力士人作战并大获全胜。后来,大卫王即位,他击退了非利士人,并定都耶路撒冷。统一的以色列王国仅历经三代国王,此后便陷入状态,长期遭到周边国家的侵占,直到1948年以色列国宣布成立。
2.周平王vs希腊(公元前8世纪)
西周末年,周幽王无道,惹得人怨,后来犬戎攻陷镐京,杀死了周幽王。姬宜臼被各诸侯国拥立为新君,是为周平王。公元前770年,他为了躲避犬戎的侵袭,决定向东迁都至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从此历史进入“春秋时代”。
公元前776年,古希腊为纪念奥林匹亚神,在奥林匹亚平原举办了第一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并规定每隔1417天,即4年举行一届,一直到公元394年,共举行了293届。1896年,在法国人顾拜旦的努力下,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雅典举行,此后奥运会得到了202个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参与,成为了世界共同欢庆的盛会。
3.孔子vs释迦摩尼(公元前6世纪)
公元前551年,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出生。他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并修订六经。孔子去世后,他和弟子的言行思想被记录了下来,汇编成《论语》被后世广为流传。数千年来,他的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约公元前565年,释迦牟尼出生于古印度。他本是一名王子,在他29岁的时候剃发出家,35岁创立佛教,成为佛教鼻祖。佛教历经数千年的时间,在东方得到广泛传播,并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4.秦始皇vs古罗马(公元前3世纪)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并自称“始皇帝”。秦始皇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封建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219年,古罗马对迦太基宣战,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罗马大军与迦太基统帅汉尼拔展开激战,最后以罗马的胜利宣告结束。
5.汉武帝vs斯巴达克斯起义(公元前1世纪)
公元前141-87年,汉武帝刘彻在位,他在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军事上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扫除了匈奴对中原的威胁,扩大了汉朝的领土。另外,他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开启了中西方交流的通道。
公元前73年,在罗马共和国爆发了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史称“斯巴达克斯起义”。在领导者斯巴达克斯的领导下,起义军迅速壮大,并多次重创罗马军的镇压,军力最高时达到12万人。最后,起义军在罗马人的强力镇压下还是失败了,斯巴达克斯壮烈牺牲。
6.王莽vs耶稣(公元1世纪)
公元8年,西汉外戚王莽代汉建新,推行新政,改国号为“新”,史称“王莽改制”。但是,他的新政严重脱离现实,惹得人怨,最后在各地的起义浪潮中被杀身亡。
约公元前4年,耶稣出生于巴勒斯坦中部的伯利恒。据《圣经》记载,他30岁开始传道,33岁时为了全人类的罪,被罗马帝国犹太行省总督本丢彼拉多钉死在十字架上,最终成为教的象征。
7.唐太宗vs穆罕默德(公元7世纪)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被立为太子,此后逼迫父亲唐高祖李渊退位,是为唐太宗。他在位时励精图治,虚心纳谏,使得百姓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贞观之治”,并被各族人民称为“天可汗”。
穆罕默德是广大穆斯林认可的伊斯兰先知,他复兴伊斯兰教,带领教徒反抗麦加权贵,并在630年攻克麦加,促使阿拉伯半岛基本上完成统一。
8.宋太祖vs波兰建国(公元10世纪)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逼迫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
公元960年,梅什科一世陆续统一了波兰周边部落,建立了统一的波兰国家,成为波兰历史上第一位统治者。
9.郑和vs圣女贞德(公元15世纪)
1405年—1433年,明成祖朱棣命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这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时间最长的远航活动,比此后欧洲哥伦布、麦哲伦的大航海还要早半个多世纪。这场航海行动不仅体现了明朝强大的国力,也促进了海上贸易与文化交流,对世界航海史有着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圣女贞德是法国著名的民族英雄,在英法百年战争中,她率领法军英勇抵抗英军的入侵。1429年,她打破了英军对法国城市奥尔良的包围,重创英军。1430年,贞德在战斗中被勃艮第公国俘虏,并被交给英格兰审判。英格兰当局以异端和女巫罪判处她火刑,1431年,圣女贞德被英格兰人活活烧死。
10.康熙vs路易十四(公元17世纪)
1669年,清朝皇帝康熙亲政,他在位铲除鳌拜,平定吴三桂,收复台湾,征讨葛尔丹,建立了丰功伟绩,并开创“康乾盛世”,被人们称为“千古一帝”。康熙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路易十四是法国波旁王朝国王,1661年宣布亲政,他执政期间对外发动了三次战争,使得法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强的国家。他和康熙身处于同一时代,有趣的是,路易十四曾向康熙派出使节,给康熙进献了浑天器等当时先进的科学仪器。并且,使者献上的金鸡纳霜治好了康熙的疟疾,另外他们还帮助清朝参与了中俄边界问题的谈判。路易十四在位71年,是欧洲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11.乾隆vs瓦特(公元18世纪)
1735年,乾隆帝弘历即位,他在位期间使康乾盛世达到顶峰,但也使“闭关锁国”政策也达到了最高,为清朝后期的衰败埋下了伏笔。他在位60年,享年89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1776年,瓦特发明出第一台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大幅提升了生产力,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也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受益后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脚本撰写:刘同华 视频统筹:刘芳源)
上期回顾
本期提要
英国以少胜多
这对新人的缘分要从一个月之前说起,也就是1420年5月21日,英军兵临特鲁瓦城下,胁迫法王签订了《特鲁瓦条约》。根据条约规定,英王不仅为自己赢得一位年轻貌美的法兰西公主,还修改了法兰西王位继承顺序,废黜了新娘17岁的弟弟查理的太子之位,约定当岳父查理六世去世后由自己及子嗣继承法国王位,英法将联合为共戴一王的国家。
中世纪对国家最常见的比喻是“政治身体”(bodypolitic),将国王比作身体中的头部。当时的诗人和道德家约翰·高尔写道:“如果头部患病,那么身体就不会健康。如果没有品格高尚的国王统治,那么人民就紊乱而缺乏道德。”在统治者方面,英格兰和法兰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亨利五世自信果断、极具谋略、深得民心,而查理六世却早已精神失常、大权旁落、毫无战功、不得民心,将国家搞得如一盘散沙。
大文豪莎士比亚曾在剧本《亨利五世》中描绘了阿金库尔战役前亨利五世是如何鼓舞士气的,“我们,是少数几个人,幸运的少数几个,我们,是一支兄弟的队伍——因为,今天他跟我一起流着血,他就是我的好兄弟;不论他怎样低微卑贱,今天这日子将会带给他绅士的身份。”
英法之共主
两年后,英法两位国王先后离世,英方宣布亨利五世与查理六世之女所生不满周岁的婴孩为英法共主,即亨利六世,由亨利五世的兄弟贝德福德公爵任摄政。王太子查理(亨利五世的小舅子、后来的法王查理七世)从王国的核心地区被驱逐出去。英格兰—勃艮第联盟控制着法兰西王国将近一半的土地,从北方的佛兰德伯爵领到南方的加斯科涅公爵领,西至布列塔尼边境,东到默兹河西岸。
强有力的驻军政策让英格兰人牢牢控制了诺曼底公爵领。“英格兰的旗帜飘扬在诺曼底首府鲁昂以及法兰西最神圣的三座城市上空,即法兰西国王加冕祝圣之地兰斯、法兰西国王实行统治之都巴黎以及法兰西国王安葬之所圣德尼。”
幼主继位最重要的是稳定统治、巩固王权,这需要获得民众的认可与支持。早在15世纪20年代,亨利六世的叔父贝德福德公爵命人在巴黎圣母院悬挂了一幅关于亨利六世身为英格兰和法兰西君主后代的谱系图,他还命人在法兰西各地大规模生产与宣传。后因被参观的某教士损毁,英方又命人绘制了一份王室谱系图副本。
在这幅谱系图中,正中是一大块泪滴样的背景,装饰着若干小鸢尾花。居于正中首位的是法兰西国王路易九世,他曾大力推行司法、币制和宗教改革,在他治下的卡佩王朝,王权日益集中。路易九世下面是其后代腓力三世和腓力四世,再往下是腓力四世的四个儿女:路易十世、腓力五世、查理四世和伊莎贝拉,他们是卡佩王朝的最后一代。
同时,在谱系图的两边是另外两个家族。左边是卡佩旁支瓦卢瓦家族,在卡佩王朝绝嗣后统治法兰西。右边是英格兰王室金雀花家族,腓力四世的女儿伊莎贝拉在1308年嫁给了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二世,此后伊莎贝拉的血脉一直传到亨利五世。
在这幅谱系图的底部,查理六世之女凯瑟琳与亨利五世结为夫妇,代表着各自王室的后嗣。他们的孩子位于谱系图的底部,亨利六世威风凛凛地坐在王座上,天使飞下来,将两顶王冠戴在他头上,意为英法两国共主。
这幅图传达的信息非常清楚,即亨利六世之所以继承法兰西王位是凭借其血统而非父亲英王亨利五世的军事征服。图中的亨利六世出现在谱系末尾,“暗示着他本身就是团结而非的源泉”。
可见英方的目的很明确,通过宣传亨利六世王位继承的合法性来获得民众的支持,进而巩固对法兰西的占领。这是因为在当时的观念中,血缘正统是中世纪欧洲教王国王权的主要来源。
法兰西收复失地
除了亨利六世,拥有合法继承权的还有他的舅舅——曾经的王太子查理。在双方都具备血统这一条件时,军事上的胜利则成为王位争夺的关键。逃亡到南方的查理宣布自己为查理七世,但因缺钱少兵,似乎对胜利并无信心。
1428年10月,英军开始乘胜向奥尔良挺进,不久就将这一通往南方的门户包围。若此城一旦失守,南方就有沦陷的风险,故奥尔良之战成为查理七世能否取胜的关键。在查理苦苦抵抗之时,一名叫做贞德的农家女自称听到圣徒的呼唤、奉上帝之命来拯救法兰西,她日夜兼程前往什农去晋谒查理。当贞德抵达时,查理对他并不抱希望,查理之臣为了考验贞德,要求她辨认混在人群中未曾谋面的查理,结果她一眼认出了,查理大呼神奇。此时奥尔良已危在旦夕,在贞德主动请缨后,绝望的查理命其率军解围。
在那个凡事讲究象征、重视征兆的时代,贞德剪去长发、穿上白色盔甲,仿佛是神圣的天使降临人间,她激发了军队的士气,原本消极悲观的士兵燃起了爱国之情。经过几日奋战,毫无军事指挥经验的贞德竟然突破了被英军包围长达209天的奥尔良。尔后贞德乘胜追击。
然而,贞德威望日盛、功高震主,遭受猜忌,后被当做“女扮男装”“妖术惑众”的女巫处以极刑。贞德的惨死唤起了法兰西人的民族意识。1453年,法军大败英军,至此,除加来港,所有失地均已收复。
“长期的战争哺育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此后,任何使两国联合共戴一王或在他国版图上占有领地的企图都注定要失败。”从这个视角来看,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英格兰以失败而告终,丧失了在欧洲大陆上的所有地盘,难以再跨越英吉利海峡干预他国之事,最终“退出了欧洲”。
法兰西作为战胜国,保住了国土,第一次确定了大致的边境线,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最终以民族统一和王权加强而告终。更为重要的是,百年战争使英格兰人和法兰西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他们之间的民族差异,“从此只能按照民族和地域的原则行事,从而为民族国家设置了方向”。王国的统一和民族的自立是英法在西欧社会转型时期率先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栏目总撰稿为卜宪群,本期作者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孙小娇)
中外大事记
中 国
公元1420年
明成祖朱棣下诏正式宣布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
公元1422年
朱棣北征,击败蒙古鞑靼部的阿鲁台以及兀良哈部。
公元1425年
明仁宗朱高炽猝死,皇太子朱瞻基自南京回到北京,即皇帝位。
公元1429年
朝廷命山东疏浚济宁以北旧河一百二十余里。
西 方
公元1420年
法国与英国缔结《特鲁瓦条约》,英王与法王之女成婚,并成为法国王位继承人。
公元1422年
英国亨利五世去世,不满周岁的儿子亨利六世继位(至1461年)。
公元1424年
土耳其占领除君士坦丁堡以外的拜占庭全部领土。
公元1429年
法国贞德率农民爱国者解奥尔良之围。国王查理七世在兰斯加冕。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