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揭阳,一座低调的潮汕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尤其是春节期间的英歌舞更是刷爆全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作为潮汕文化的发源地、兴盛地之一,揭阳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在这里,古老与现代交织,传统与创新共存,有着太多值得一游的好地方。
到揭阳旅游,最不容错过的就是揭阳古城。这座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的古城,历经沧桑岁月,依然保留着古朴的风貌。漫步在古城的小巷中,古老的建筑错落有致,青石板路蜿蜒曲折,让人流连忘返。触摸古老的墙砖,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与繁华的历史对话。
与其它古城一样,揭阳古城中保留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其中揭阳学宫、城隍庙、丁氏光禄公祠和古榕武庙等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们有的是广东之最,有的在全国也名声赫赫,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每一座建筑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背景,让人在欣赏其美丽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前面的文章中,渝帆曾撰文介绍过其中的揭阳学宫、城隍庙等,今天接着为大家介绍一下丁氏光禄公祠,这座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清同治至光绪初年,是一个集祭祀、起居、藏书、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建筑组群,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实用大方,木雕精美且极具地方特色,为典型的潮汕地区祠堂风格,称“百鸟朝凰”,在潮汕地区建筑史上极具代表意义和研究价值。
丁氏光禄公祠又名丁日昌旧居、丁日昌府,由晚清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洋务运动先驱丁日昌所建,是他晚年居住的地方,丁日昌,字持静,别名禹生,广东潮州府丰顺县人,历任广东琼州府儒学训导,江西万安、庐陵县令,苏松太道,两淮盐运使,江苏布政使,江苏巡抚,福州船政大臣,福建巡抚,总督衔会办海防、节制沿海水师兼理各国事务大臣。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风云人物和中国近代四大藏书家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诗人,属梅州八贤之一。
在丁氏光禄公祠里面,建有丁日昌纪念馆。当时正在维护,尚未开放,所以渝帆只是升起无人机航拍了这些建筑,并没有进入进行详细的参观,据了解丁日昌纪念馆以丁日昌的生平事迹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文物和图片资料,展现了丁日昌一生的传奇经历。在这里,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丁日昌的生平和贡献。
通过无人机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丁氏光禄公祠分为中路和东、西两路三组建筑。中路是三开间、三进深的祠堂,平面布局没有太多对传统的突破。只是后院中间盖顶,两边各留一个长方形天井,即所谓龙虎井。左右两侧为民居,分别有两条与祠堂山墙平行的通巷。靠近祠堂一巷,由三组共6座南北对向的小院组成。小院都是一厅两房两厢房的布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爬狮”(下山虎)。外侧一巷,则由一排6座“爬狮”向内构成。这样的布局,既对称,又变化;既严谨,又自由。
丁氏光禄公祠属于传统的潮汕建筑,整体以砖木结构为主,雕刻精美,色彩艳丽。在祠堂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精美的木雕和彩绘,让人惊叹不已。这些建筑特色不仅展现了潮汕地区独特的建筑艺术,也体现了丁氏家族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
不得不说,揭阳真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城市,尤其当我们走在揭阳古城之中,这种感受特别明显。在这里,我不仅能参观古老的建筑,更感受到了揭阳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坚守,大家如果到揭阳旅游,一定不要错过揭阳古城以及古城中的丁氏光䘵公祠。
陈埭丁氏宗祠坐落于晋江市陈埭镇岸兜村之东南。始建于明代初年,历经修葺、重建、扩筑,是福建省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回族祠堂。1985年辟为晋江县(现为晋江市)博物馆陈埭回族史馆。
回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信奉伊斯兰教,不建宗祠。陈埭丁氏宗祠的出现,是回汉两个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 祠堂呈“回”字形,既有当地汉族祠堂的特色,又有回族文化的特征。
“丁氏祖宅(晋江市)”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丁氏祠堂(明):晋江市陈埭镇岸兜村”,1991年3月列为第三批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埭丁氏宗祠(明):晋江市” ,2006年5月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丁氏回族
岸兜是丁氏迁居陈埭的肇基之地。目前丁氏回族聚居于晋江陈埭镇的江头、岸兜、溪边、四境、花厅口、坪头、西坂7个行政村,有回民25000多人。目前,走出泉州、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丁氏后裔,达六、七万人。
据厦门大学陈国强教授《陈埭回族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考证:“陈埭回族是泉州回族的一部份,他们是由中亚的阿拉伯穆斯林,从宋、元时代由苏州、杭州来到泉州市,在泉州居住几代后,与汉族及其他民族通婚,才融合成为回族。”
数百年来,陈埭丁氏回族与汉族人民一起生活在陈埭这片土地上,共建家园。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和生活中,陈埭回族和汉族人民在文化上互相渗透。(参见泉州历史《泉州民系·元末明初——泉州多民族的形成·回族》)
规制
现存格局,基本为清·康熙年间所修。
宗祠坐北朝南,建筑群体以廊院式组织,即以回廊围合成院,采用闽南传统民居的建筑技术,以砖、石、木构造。这种前前厅,中间偏后置设主体殿堂,后后殿,东西廊庑回围的布局形式,明、清以后的建筑渐少见用,也不同于闽南当地民居的庭院布局。
宗祠中轴线自南至北为:泮池、门埕、前厅、前庭院、中堂(主殿、正厅)、院、后殿,东西廊庑回围,建筑面积653平方米。除泮池外,南北长49.24米、东西宽21.38米,总占地面积1052.75平方米。
丁氏宗祠的建筑形式,倘若分开单体来看,基本上属于富有闽南传统建筑特色的“宫殿式建筑”,体现以厅堂为中心组织院落的特点。
泮池与门埕
泮池为人工挖掘的半圆形水池,位于门埕之前。泮池源于风水术追求的环境理想模式,《阳宅十书》云,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也。泮池即宅前被称为朱雀方位之污池,一般在学宫、寺庙、祠堂或大型民居建筑前均辟有这样的水池。泮池和门埕绕以围墙,与前厅主体墙壁连接。
门埕以石板平铺,两边各开设一门。“福建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陈埭丁氏宗祠”碑,竖立于门埕右侧。埕东侧竖有明代史学家何乔远(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泉州人名录·何乔远》)撰写的记载丁氏族史的碑记石一方。
前厅
前厅建筑置于0.95米高的台基上,屋身面阔21.38米一分为三,两侧厢墙为白石裙墙红色封砖,各置一个方形青石透雕“螭虎窗”,饰以盘龙、花草和历史典故图案,精雕细琢,堪称佳作。中间入口处内凹一个步架的空间,闽南将此凹形空间称为“凹寿”。
前厅为四檩屋,采用穿斗式梁架,梁与梁间用圆柱相接,典雅精致。共三排柱子,步口廊处四根石柱:内侧两根圆形,圆形柱础;外侧两根方形,方形柱础。门扇间四根为圆形木柱,门扇内略去中间两根,只留外侧两根方形石柱。
前厅三开间,前设檐柱,檐下施吊筒;中间较大,设正门,红底金字“丁氏宗祠”匾额高悬正门楣上方;左右两开间各设一门。泉州俗称之为“三千门”,泉州所建的古祠堂普遍采用这一“三开间两护厝”的形式。《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6·祭祀规约·禁约》载:“大门及东西厅门,惟春冬及讳晨大开,常时关闭,不许擅自开放。”门东西各有挟屋,与东西两廊相连。两廊一直延伸至后寝,围合成狭长的庭院。
前厅左、右廊心墙上对应各嵌砌两幅石雕:左边前幅上镌题“洛水”,中阴刻山石修竹、下浮雕花鸟;右边前幅上镌题“文山”,中阴刻瑞兽修竹、下浮雕花鸟。
左、右两边后幅分别镌刻“贻谋”、“绳武”,以及光绪十五年(1889年)冬“裔孙廷兰敬题”的诗两首:“洛水宗风庆最长,分支卜筑陈江乡。二千石后宏垂裕,五百年前此发祥。旧说双榕门外植,今仍一塔岭尖望。谱称计部规模远,愧乏涓埃象肯堂。”“一番考筑一番新,喜得聚书有达人。豹蔚龙骧群竞爽,凤毛骥子齐拖坤。堂开三孝悬旌额,国赖孤忠能致身。况复乡贤孙继祖,增光俎豆重千春。”
诗词石刻镶以缠枝花砖雕边框。盘头亦称“水车堵”,堵内用泥塑作为装饰。
前厅为硬山燕尾脊顶,分为三段,中段抬高,两侧加垂脊。这种将正脊分成三段,中间高两侧低的屋脊作法,闽南称为“三川脊”。
前庭院
前庭院开阔,10×13米,条石铺就,是宗祠内的主要活动场地。
中堂(主殿、正厅)
祠堂正中用花岗石砌筑成一座平台,台基高0.37米,面阔9.72米、进深14.26米。平台上为祠堂的中堂(正厅)。
其屋顶采用闽南罕见的“六脊”形式,即大门、挟屋正脊两端各有燕尾高耸。而大门屋顶两道垂脊下端又伸出一段戗角,形成状如歇山式的效果。
中堂是宗祠建筑群的中心建筑,室内铺设红砖,地坪比门厅高。其尺度与形制是宗祠建筑中的最高部分,整体结构为十一檩屋。入口处内凹一个步架空出为廊,两则山墙保留为廊心墙,使入口的廊呈半围合状,这种作法在闽南建筑中较为常见。
中堂立有“百代瞻依”匾额,与后厅匾额“绥我思成”、大门上方匾额“丁氏宗祠”3匾各取一字,可组成“瞻思丁”,暗喻丁氏一世祖赛典赤·瞻思丁(丁节斋)。
中堂为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木构架硬山顶。整个大厅共有四部梁架,与山墙相接的采用穿斗式,六根柱子伸到屋顶,与檩条相接,横梁直接与柱子榫卯,成网格状结构。明间部分的梁架则采用抬梁式,两根金柱之间承托一根七架梁,梁上接两根筒柱,再承托一根五架梁,以此类推。内金柱与后墙之间承托一根架梁,梁上接两根长形筒柱,筒柱上放置檩条及弯曲的望板,望板与屋顶之间再放一根檩条,构成整个梁架。
中堂面阔3间,进深4间。
大厅的进深区分为三个空间:一入口的前廊;二前后金柱之间的祭祀、礼仪场所,每年隆重的春秋二祭就在这里举行;最后内金柱与后墙之间设神龛, 供奉丁氏列祖列宗考妣神主。
除了进深方向的三段式,在东西方向也分为三开间,中间大,两边小。在这样的九宫格分区中,四根金柱围合的空间是最神圣的中心空间。
中堂墙体,用白色花岗岩条石为地基,条石上红砖错缝垒砌,墙面上部以前后屋沿为直线砌一道凸出的水平线条,俗称“鸟踏”,用两层砖叠砌而成,上层砖平砌,下层砖的断面切成半葫芦状作为装饰。
山墙与屋顶相接处是彩色的博风带,山墙头饰有“鹅头”,用灰泥堆塑彩绘的图案花样很多。丁氏宗祠的鹅头饰以祥云彩卷,取富贵吉祥之意。
廊心墙正面墀头上部凹入,放置石雕小狮子,俗称“憨番怡厝角”,用于驱邪避凶,护佑平安。
中堂廊心墙上装饰与前厅相似,亦镶嵌有四组青石雕刻,除历史典故、山水花草外,有“敬录雁水公诗词石刻”:一为《本意·渔夫词》:“坐占鸥沙香饵垂,一竿春水碧琉璃。风澹澹,日迟迟,闲看蜻蜒立钓丝。”一为《村居诗》:“民风饶太古,何必说逃秦?山色随时换,溪花自在春。”
最引人注目的是门楣上方的木雕以及廊心墙的石雕阿拉伯文组字装饰。镶于正门门楣上方中央用阿拉伯文字组绘而成的鸟形图案木雕,丁桐志《吉祥鸟的故事》(《福建民族》,2001年第5期)称是伊斯兰教“祈求真主赐予吉祥与安宁”的“吉祥鸟”。在“吉祥鸟”两侧的木雕阿拉伯文,是以“库法体”(阿拉伯文书法体之一)记载的“清真言”。对看堵上也有“库法体”的石刻。
院
院较小,进深3米,红砖铺设地面,在中堂与后殿的两幢建筑间显得有些狭窄。
紧贴中堂后壁中央,竖立着“旅菲清真五姓联宗总会理事长、菲律宾聚书丁氏宗亲会理事长、二十三世裔孙木德薰沐拜撰,二零零二年岁次辛巳腊月 日立”的《重修丁氏大宗祠碑记》,以及“陈埭丁氏宗祠修建委员会、陈埭丁氏宗祠修建工程监督委员会”石碑。
后殿
后殿是整个建筑群的结尾,与中堂构成“前朝后寝”。《丁氏族谱》称“宴堂”。
后殿台基高0.26米,室内地坪高过中堂。整座宗祠自门埕、前厅、中堂、后殿分三个阶层逐次增高,蕴涵着宗族“蒸蒸日上、步步高升”意味。
后殿面阔三间,左右两间夹室较小,与回廊等宽,梁架部分与中堂结构作法一致,但规模变小。
后殿为八檩屋,七架带廊式,其中后墙上的檩条以墙代替,实际只有七檩。与中堂不同的是,后殿的四根檐柱齐全,中堂省略以扩大空间。
后殿的装饰构件从简,正面金柱间一溜的双扇柳条门,两侧面与回廊相接,后墙条石基础、红砖砌墙,屋顶作法为“三川脊”。
后殿安放一世祖丁节斋等汉白玉塑像,以及为2002年重修宗祠捐资5000元以上者的影雕肖像。
回廊
回廊在平台下东、西两侧,围绕正厅,四周环护前厅、后殿和两侧庑廊,前后左右互相连接,无一处间断,平面呈一个十分工整的“回”字形。中间的正厅即“回”字中的内“口”,四周廊庑即“回”字的外“口”。尤有意思的是后殿东北削角砌筑,使回字口部更与汉字书法右折转角顿笔象形,这也许是丁氏回族把强烈的民族意识融入宗祠建筑形式中的体现。
平台地面高于四周廊庑约2.5尺。祠堂有中、左、右3个门和四周廊庑相连接,廊庑的前后左右,各有4个较小的门,以便出入。
梁架为五架抬梁式,共有方柱、圆柱48根。向内一边敞开,外墙同为白石裙墙红色封砖,与前厅和后殿连为一体。
进士名录(12人)
八世:丁仪,明·弘治辛酉(1501年)举人,乙丑(1505年)进士。
九世:丁自申,明·嘉靖己酉(1549年)、庚戌(1550年)进士
十世:丁衍忠,明·万历壬午(1582年)、癸未(1583年)联捷武进士;丁日近,明·万历己卯(1579年)举人、己丑(1589年)进士。
十一世:丁启浚,明·万历戊子(1588年)举人、壬辰(1592年)进士;丁士龙,明·崇祯癸酉(1633年)、甲戌(1634年)联捷进士。
十二世:丁钟,明·崇祯癸酉(1633年)、甲戌(1634年)联捷进士;丁楠,明·崇祯已卯(1639年)武举、庚辰(1640年)覃恩进士;丁胤甲,明·崇祯庚辰(1640年)进士。
十四世:丁天禧,明·崇祯丙子(1636年)武举、庚辰(1640年)会魁。
十五世:丁莲,清·康熙癸巳(1713年)春、秋联捷进士。
二十世:丁寿泉,清·同治癸酉(1873年)举人、光绪丁丑(1877年)进士。
举人名录(21人)
十世:丁云会,明·嘉靖壬子(1552年)举人;丁衍仁,明·万历戊子(1588年)举人;丁衍经,明·万历甲午(1594年)武举人。
十一世:丁震武,明·天启辛酉1621年)举人;丁之典,明·天启辛酉(1621年)举人;丁大纲,明·天启甲子(1624年)武举人。
十二世:丁绍美,明·崇祯癸酉(1633年)武举人;丁宗典,明·崇祯丙子(1636年)武举人;辅,清·顺治辛卯(1651年)举人。
十三世:丁文麟,清·康熙壬午(1702年)举人;丁飏,清·康熙庚子(1720年)武举人;丁克猷,清·乾隆丁卯(1747年)武举人。
十四世:丁其显,清·康熙癸巳(1713年)武举人。
十六世:丁湘江,清·乾隆庚寅(1770年)举人;丁毓瑛,清·乾隆辛卯(1771年)举人。
十七世:丁嗣曾,清·嘉庆丁卯(1807年)举人;丁捷三,清·道光辛卯(1831年)举人。
十八世:丁汉章,清·嘉庆庚午(1810年)举人。
十九世:丁庆辉,清·嘉庆戊寅(1818年)举人;丁金城,清·同治丁卯(1867年)武举人。
二十世:丁廷兰,清·同治壬戌(1862年)科举人。
丁氏后人名人辈出,不少国内鞋业名牌公司都是丁氏后人,安踏公司创始人丁和木、丁世忠父子,特步创始人丁金朝、丁水波父子,361度丁建通家族,乔丹丁国雄等都是丁氏族人。
四言宗祠楹联
麟分帝里
凫伏家池
——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大司马丁复,以越将从同祖起兵,至霸上,入汉。定三秦,破龙且于彭城,为大司马,讨项籍,封阳都侯。下联典指东汉孝子丁密,字靖公,岑溪人。性清介,毫发之馈,不受于人。遭父母丧,并庐墓三年,有双凫游庐旁小池,见人驯伏,人以为孝感。
留仙女塔
入名宦祠
——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代丁真君之女丁秀英,相传她曾在瑞州崇玄观炼丹,后成仙而去,家人葬其衣冠,又建塔,称“仙女塔”。下联典指南宋常州人丁允元,淳熙年间官少卿,因忠谏贬为潮州太守,在那里兴学筑桥。百姓怀念他,祀于名宦祠。
梦松应兆
刻木事亲
——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吴人丁固,少年丧父,家贫而敬母至孝。官尚书的时候,曾梦见松树生于腹上,醒来后对人说:“‘松’字可拆为‘十八公’,十八年后我要做到‘公’吗?”后来果然官至司徒(三公之一)。下联典指东汉河内人丁兰,少年丧母,用木头刻母亲像,每日服侍如活人。邻居张叔,酒醉骂木像,还用手杖击木像头。丁兰怒而打张叔,因此被捕,辞别木像时,木像为之落泪。
刻木世泽
生松家声
——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济阳世德
虎观家声
——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丁姓宗祠“济阳堂”堂联。
麟分帝里
凫宿家池
——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初人丁复,在薛地随刘邦举兵,后协助刘邦平定三秦,在彭城打败项羽大将龙且,官至大司马,封阳都侯。“麟”,即指麒麟,比喻杰出的人才。“帝里”,指帝都,京都。下联典指东汉岑溪人丁密,以孝闻名。父母亡故,他在坟边筑屋守孝三年,相传有双凫(野鸭)飞临屋帝水池,见人而驯服。人们以为是他的孝行所感应。
飞凫驯伏
化鹤归来
——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丁密父母丧,守庐墓三年,双凫游于庐旁小池,见人驯伏,人以为孝心所致。下联典指汉辽东人丁令威学道灵虚山,后化鹤而归。
刻木世泽
生松家声
——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五言宗祠楹联
木刻乡贤第
谈经学士家
——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河内人丁兰事典。下联典指北宋祥符人丁度,文字训诂学家,官至端明殿学士。
凫游家池水
化鹤归辽乡
——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丁氏宗祠联。上联典指东汉岑溪人丁密事典。下联典指汉辽东人丁令威事典。
藏书八千卷
同堂三百人
——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晚清藏书家丁丙,字松生,号松存,浙江钱塘人。喜藏书,沿用其祖“八千卷楼”为藏书室名。文渊阁《四库全书》散失后,他多方收集和钞补。下联典指宋代名人丁隽,醴陵人。习春秋,时称“丁三传”。兄弟十七人,义聚三百口,五世同居。家无闲言,大中祥符中,诏旌其门曰“义和坊”。
昨天文小姐
今日武将军
——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赠丁玲联。
圣哲承休运
伊夔列上台
——唐·丁仙芝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诗人丁仙芝《越裳贡白雉》诗句联。
六试七联捷
四闱十登科
——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泉州市涂门街回族丁氏宗祠联。生活在泉州的“回回蕃客”有数万人之多,晋江市陈埭回族村丁氏家族,也就是丁家胡子便是人数最多的家族之一。丁氏族人蓄着“闻名天下”的大胡子,就是丁氏祠堂也和传统的汉族祠堂别无大样。若非有人指点,很难从中看出宗祠的回族信息:不仔细看,这些寻常的花纹其实都是阿拉伯文字,那么泉州的回族人为何也造宗祠,又将其宗教色彩、民族背景埋藏得如此之深?丁氏祖先为了改善后代的生存空间,在继续伊斯兰传统礼拜仪式的同时,开始接受汉族儒家文化,并争取科举入仕。明弘治正德年间,丁氏并修建了丁氏本族人的祠堂。在这里,可以说是宗祠和清真寺并肩耸立,儒家与伊斯兰文明互相交融。明清两代,丁氏族人出了不少朝廷命官、诗人和艺术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清代的丁拱辰,他曾编著《演炮说》,是中国近代军事科学技术的先驱者。他们自小就生活在这座叫做泉州,也叫刺桐的城里。
七言宗祠楹联
同飞翰范时名重
遍立朝端主意深
——唐·丁稜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诗人丁稜《和主司王起》诗句联。
豪游畅比王乔鹤
良晤欣同范蠡舟
——清·丁敬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清代篆刻家丁敬(1695~1765年)撰书联。丁敬,字敬身,号钝丁,别号龙泓山人,浙江钱塘人。擅长以切刀法刻印,苍劲质朴,别具面目,形成“浙派”,为“西泠八家”之首。
刻木孝亲绵世泽
梦松应兆振家声
——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见上《丁姓宗祠四言通用联·梦松应兆;刻木事亲》联之联释。
八言及以上宗祠楹联
学透春秋,大儒景仰
才长骁勇,黑丁戏呼
——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学者丁恭的事典。丁恭,字子然,东缗人。习公羊严氏春秋。学义精明。建武初,为谏议大夫博士。下联典指明朝指挥使丁德兴,定远人。伟其壮貌,以“黑丁”呼之。因功封济国公,列祀功臣庙。
官纪太常,五马清风余凤水
绩崇名宦,千秋禋祀荐仙田
——明·黄锦公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广东省潮州市磷溪镇仙田乡丁宦大宗祠联。祠祀其入潮始祖丁公允元,原为明代建筑,八十年代初,丁公之后捐资重修,古祠焕然一新,宗祠前有明末礼部尚书黄锦公赠的这副石刻对联。
汉时将,宋时主,飞珠定四海
活为臣,死为神,威名震三江
——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三国吴大将丁公(奉)祠联。祠在湖北嘉鱼陆溪口。丁奉,字承渊,安丰人。以骁勇闻,累立战功。孙亮即位,为冠军将军。官至右大司马。
济阳继世代,繁衍杭川新福地
谈经留训古,传家诗礼绍趋庭
——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上杭县新生巷48号丁氏祖厝联。
千岁鹤归来,觉世高吟垂不朽
三公松发育,薰天伟绩荫无疆
——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江西省丹阳县司徒镇余巷丁氏宗祠联。
太丘星聚,一德以传,此日堂阶随顾问
义地风高,寸心如接,他时杖履应寻求
——丁懋德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宁县丁家祠堂联。
揭阳,一座低调的潮汕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尤其是春节期间的英歌舞更是刷爆全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作为潮汕文化的发源地、兴盛地之一,揭阳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在这里,古老与现代交织,传统与创新共存,有着太多值得一游的好地方。
到揭阳旅游,最不容错过的就是揭阳古城。这座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的古城,历经沧桑岁月,依然保留着古朴的风貌。漫步在古城的小巷中,古老的建筑错落有致,青石板路蜿蜒曲折,让人流连忘返。触摸古老的墙砖,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与繁华的历史对话。
与其它古城一样,揭阳古城中保留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其中揭阳学宫、城隍庙、丁氏光禄公祠和古榕武庙等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们有的是广东之最,有的在全国也名声赫赫,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每一座建筑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背景,让人在欣赏其美丽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前面的文章中,渝帆曾撰文介绍过其中的揭阳学宫、城隍庙等,今天接着为大家介绍一下丁氏光禄公祠,这座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清同治至光绪初年,是一个集祭祀、起居、藏书、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建筑组群,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实用大方,木雕精美且极具地方特色,为典型的潮汕地区祠堂风格,称“百鸟朝凰”,在潮汕地区建筑史上极具代表意义和研究价值。
丁氏光禄公祠又名丁日昌旧居、丁日昌府,由晚清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洋务运动先驱丁日昌所建,是他晚年居住的地方,丁日昌,字持静,别名禹生,广东潮州府丰顺县人,历任广东琼州府儒学训导,江西万安、庐陵县令,苏松太道,两淮盐运使,江苏布政使,江苏巡抚,福州船政大臣,福建巡抚,总督衔会办海防、节制沿海水师兼理各国事务大臣。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风云人物和中国近代四大藏书家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诗人,属梅州八贤之一。
在丁氏光禄公祠里面,建有丁日昌纪念馆。当时正在维护,尚未开放,所以渝帆只是升起无人机航拍了这些建筑,并没有进入进行详细的参观,据了解丁日昌纪念馆以丁日昌的生平事迹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文物和图片资料,展现了丁日昌一生的传奇经历。在这里,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丁日昌的生平和贡献。
通过无人机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丁氏光禄公祠分为中路和东、西两路三组建筑。中路是三开间、三进深的祠堂,平面布局没有太多对传统的突破。只是后院中间盖顶,两边各留一个长方形天井,即所谓龙虎井。左右两侧为民居,分别有两条与祠堂山墙平行的通巷。靠近祠堂一巷,由三组共6座南北对向的小院组成。小院都是一厅两房两厢房的布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爬狮”(下山虎)。外侧一巷,则由一排6座“爬狮”向内构成。这样的布局,既对称,又变化;既严谨,又自由。
丁氏光禄公祠属于传统的潮汕建筑,整体以砖木结构为主,雕刻精美,色彩艳丽。在祠堂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精美的木雕和彩绘,让人惊叹不已。这些建筑特色不仅展现了潮汕地区独特的建筑艺术,也体现了丁氏家族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
不得不说,揭阳真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城市,尤其当我们走在揭阳古城之中,这种感受特别明显。在这里,我不仅能参观古老的建筑,更感受到了揭阳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坚守,大家如果到揭阳旅游,一定不要错过揭阳古城以及古城中的丁氏光䘵公祠。
【中国故事】
作者:叶梅(《民族文学》原主编)
到老来,丁肇中依然身材挺拔,推开大门的一刹那,他侧着身子歪着头,睁大眼睛朝院里张望,一脸好奇的样子。其实他已经不只一次地回来,但每次踏进这道大门,他都似乎一下子变得年轻,俨然还是那个少年。
插图:郭红松
这是他的祖居。曾经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丁肇中,这位身上流淌着中华血脉的世界著名科学家,根就在此地。
初夏的阳光下,山东日照一个叫涛雒的小镇,我站在那一方洁净的门庭前,端详着这座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丁家大院。那敞开的大门两侧贴着暗红纸楷书对联:“诗书继世,忠厚传家”,再仰头望去,门楣上悬挂的黑底镀金的匾额端庄矜重,上书五个大字:丁肇中祖居。
小镇涛雒,雒即洛,洛水也,涛雒可谓黄海之滨,洛水之波。涛雒的丁氏家族在此延续了一代又一代。相传汉代此地就已建制设盐官,宋金时期设涛雒镇,与日本、韩国等地通航。康熙年间,进士丁泰奏请朝廷议准扩大海运规模,一时间涛雒商贾云集,货航频繁,鼎盛时小镇上开起大小商号近百家,并设有“东海关”“厘金局”等官署,很快成为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的日照南部的商业重镇。丁氏家族是涛雒以至日照的名门望族,祖上屡出进士、举人,丁肇中的祖父、外祖父都是满腹诗书,父亲丁观海是格物致知的土木工程学家,母亲王隽英是晓达知性的心理学教授,丁家祖居的家学与家风远近闻名。
瓦房砖地,清风徐过,儿时的足迹由他逐一拾起,常年做实验的一双大手携妻儿,穿过大院的大门、二门、三门,左顾右盼,哪里看得够?耳边依稀又听得那西房内婴儿啼哭,母亲慈语,院子里枣树下姑姑们俏声呼唤,兄弟们环绕父亲膝前,绿荫下一片琅琅读书声……白驹过隙,脚下还是那坚实的大地,风在云在树还在,人却已远去,怎不由得一把热泪洒在这祖居?鬓毛已衰的他伫立在祖父丁履巽的墓前,黑色的墓碑上镌刻着他亲拟的碑文:“怀念我的祖父,一位鼓励家人为世界作贡献的人。”他转过头来,凝视着高大健硕的儿子,缓缓地说:“Yourrootishere(你的根在这儿)。”
根在中华。父母为他们兄弟取名丁肇中、丁肇华、丁肇民,殷切之意,如名随行。而母亲给他们兄弟几人留下的遗嘱更为分明:“爱祖国,爱科学,双爱双荣”。
丁肇中深深地感恩父母,他说:“在我的一生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母亲。”又曾在《怀念》一文中写道:“父亲对我的最大影响是:在我少年时代就引导我认识了伟大的科学家们的工作和成就,对我所做的一切总是给予很大的支持,因而,应该说,他是我的启蒙老师。”
父母的教诲影响了丁肇中的一生。
他因J粒子的发现而轰动世界,成为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颁奖典礼上的演讲,他不顾多方不满与阻挠,坚持要用中文。这是诺贝尔奖颁奖礼历史上的第一次。当丁肇中的中文演讲回荡在颁奖大厅中,他为全人类做出的科学成就和对祖国的无限深情,赢得了全场听众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爱祖国,爱科学,双爱双荣”,母亲给儿女留下的最重的嘱托,丁肇中又怎能不勉力而为?
在丁家祖居,我想起前几年在采访写作长篇报告文学《大对撞——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造始末》期间,曾听到好几位著名高能物理学家说到丁肇中先生的爱国之举,个个感慨万分。
1977年夏天,刚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丁肇中回到中国,亲自接见。他当时在德国汉堡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中心工作,访华期间,向建议中国科学院派遣物理学家参加他在德国汉堡进行的MARK-J实验,当即获得肯定。第二年,首批高能物理访问学者唐孝威、郑志鹏等10人赴德国汉堡,在丁教授领导的实验室参加研究工作,为时近两年。
1979年9月,丁肇中再次回国访问,这回与中科院确定,每年派一批青年学者到他的实验室学习培训,俗称“丁训班”。经过考试选拔,当年就录取了陈和生等25名应届研究生。“丁训班”先后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高能物理实验人才,人们将他们称为“丁肇中学者”。中国高能物理研究所后来有三任所长,郑志鹏、陈和生、王贻芳,都是丁肇中的学生。
第一批被选的郑志鹏当时在丁肇中领导下的德国汉堡同步加速器实验室工作,在实验中负责一个分探测器。郑志鹏记得,丁先生对他们这10位中国年轻科学家的学习和实验抓得很紧,每天上午十点钟左右铁定会打电话到实验室询问:有没有什么问题,实验进行得怎样?有问题他便会马上赶过来,亲自和大家一块儿动手解决。
郑志鹏他们在国内都已是学有所成,但在丁先生那里的工作是从插电缆做起,探测器有上万根电缆,不能插错一根,每次插的时候,都要反复两次口头报告,说“插对了”,然后再重复一次“插对了”,必须两个人同时插,相互应答,反复查看。丁先生在一旁观看,不时指点,多次说:“我们搞实验物理的人,就要艰苦,要努力,要认真。”又说,“必须要实践,要一面干工作,一面学习,这才能记得住。实验室可以带着书去,但是不能只看书,要做实验。”
郑志鹏跟随丁肇中学习、实验两年,受益终生。
在高能物理研究所,我还采访过丁肇中的另外两位学生,一位是中国第一位博士后陈和生,一位是现任所长王贻芳,他们在说到导师丁肇中时,都充满了感激,说丁先生言传身教,使他们受到了最好的训练。王贻芳在丁先生那里工作了11年,感情深沉默契。他刚刚走出大学校门,就来到丁先生身边工作,接触到这位世界顶级科学家的工作方式和研究环境,感受他对工作的投入、对科学的追求,感触也就特别深。
王贻芳说,丁先生经常召开二三十人的会,范围不是特别大——大的会效果有限。在会上,他会发出一连串追问,有时候几乎让人下不来台,但与会者受益匪浅,从中可以观察到他的思维方式。一般人往往容易陷入细节中出不来,而对他来说,虽然细节很重要——他会保证细节不出问题,但任何时候他都不会忘了主线。丁先生待人有分寸。跟他比较近的人,往往会被他“折磨”,但对年纪大一点或者是太年轻的学生,他则较宽容。他要求最严格的是他的副教授,因为副教授已经成熟。他永远可以把你问倒,他问的方式、角度和思路跟一般人不太一样,他想得更深、更远,永远会把最根本的物理问题放在首位。丁先生让他们懂得,“你脑子里要永远绷着那根主要的弦。”
丁先生对学生是钟爱的,自己滴酒不沾,却喜欢请学生吃饭,吃饭时不谈工作,只闲聊。他多次提到,“四千年以来中国在人类自然发展史上有过很多重要贡献,今后一定能作出更大的贡献。我希望在自己能工作的时间内,为中国培养更多的人才”。他的学生们回国之后干得都很出色:成功建造了中国第一个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开创了我国中微子实验研究,提出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方案并率领团队完成设计、研制、运行和物理研究,在粒子物理实验领域取得突出贡献,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奖等等。
一个个“丁肇中学者”在科学舞台上大放光芒。
这一切足以告慰先辈啊。
历史留有惊人的记忆,丁家祖居的故事根脉深长。作为日照望族之首的涛雒丁氏家风,曾在《八修〈日照丁氏家乘〉倡议书》中体现:“凡我日照丁氏族人,无论在大陆、台湾或海外,都曾为家乡为祖国作出过卓越贡献,目前正在国家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祖国统一的伟大目标之下,同心同德,尽心尽力,贡献各自的力量。”
丁肇中一次次回到祖国,也一次次回到日照涛雒祖居。
有一次,他对一同前来的儿子说:“美国人喜欢去欧洲,那是去找他们的祖先;而你来中国,也是找自己的祖先。”
蓝天、碧海、金沙滩,他兴致勃勃地行走在日照大地上,感慨从小就听父亲和姑姑们讲日照家乡的好,原来真的是空气新鲜、景色美丽,并且在不断发展进步。他以多种方式参与日照建设,亲自参加日照市科技馆的开工奠基仪式,将全球唯一一个全尺寸“黑洞上的磁谱仪”模型赠送给科技馆,丁肇中的大量科学报告资料也保存在科技馆。他希望,“让年轻的日照人了解科学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做科学,以及科学对以后社会的发展意义,把日照变成一个先进的科学城市”。
2011年,丁肇中主持建造的第二台阿尔法磁谱仪(AMS—02),搭乘奋进号航天飞机升空,开始了它在国际空间站的使命——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日内瓦时间2013年4月3日下午五点,丁肇中首次公布阿尔法磁谱仪项目18年来第一个实验结果——已发现的40万个正电子可能来自一个共同之源,即脉冲星或人们一直寻找的暗物质。几年之后,AMS在太空中已收集到超过1000亿条宇宙射线,这些重大发现再一次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丁肇中如祖父所愿,成为一位为世界作贡献的人。而日照人民则倾情记录着他的所作所为,新建的日照市科技馆,主体造型正是来自丁肇中探索宇宙本源的阿尔法磁谱仪的概念,外形似一个高速旋转的粒子,建筑结构为五拱六圆七通道一穹顶,分别展示丁肇中对世界物理学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五个代表性实验,表达了探索、发现、实验、求真的科学理念。
非常有趣的是,奇妙的宇宙现象“日出初光先照”与暗物质,在此聚合。而从日照涛雒祖居走出的丁肇中,也时刻以这样的方式守望故乡,就如他与家人那一年共同在丁家祖居写下的留言:“树高千尺,叶落归根。”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17日14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