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份名为《会议时地分配办法》的决议承认“农历新年具有重要意义,请设在总部和庆祝此节日的其他工作地点的联合国机构避免在农历新年这天举行会议”。自此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预示着中国推动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务实行动得到世界的认可和赞扬。
春节是中华文化中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新年。1912年为了与西方接轨采用公历纪元,自此中国就出现了过两个新年的现象。公历1月1日是新年,农历正月初一也是新年。春节等同于中国人常说的“过年”、“过大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过年以除夕夜为分界线,包括年终和岁初两个阶段。年终活动以忙年辞旧为主题,岁初以迎新纳福为主题,主要包括小年、除夕、新年(正月初一)、元宵节。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过年的习俗在周代已经形成,至少经历了三千多年的生命历程。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重新以建寅之月(夏历一月)为正月,由此夏历一月一日成为岁首之日。此后两千余年,过年基本上就以夏历一月一日为标志性时间展开直到今天。春节之所以赓续不绝,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文化原因。一是春节植根于生生不息的五千年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沃土,是中华民族的原创文化;二是历法的长期稳定和节假制度的建立,为春节的传承提供了保障。节日依附于历法而存在,引导着全体社会成员对节日的传承和实践;三是官民共享特征意味着统治阶层和平民百姓一样亲自参与节日各种习俗活动,使节日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时空。元正朝会就是典型表现,秦汉以降,元正朝会代代相传,从而树立合法性,构建和谐、有温度的君臣关系,维护国家的大统一;四是不断更新、开放包容的春节文化,也为春节的传承持续赋能。春节使不同地域的百姓充分利用自己的自然环境、人文条件,创造出具有地方特点的习俗活动。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把春节定做法定节假日
春节是中国辞旧迎新、万家团圆、欢乐祥和的喜庆日子。随着中国春节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欢迎,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把春节定做法定节假日。据了解,已有近20个国家将春节列为法定节假日,意味着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一些国家还把春节列为法定节假日。例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都已经在春节期间设立了节假日。一些国家的社区则每年都会举办庆祝活动,尤其是华人社区每年都会在春节期间聚集在一起,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举行大型的庆祝活动,不仅加强了当地社区的凝聚力,寄托对新一年美好的祝愿,同时扩大了春节在世界的影响力。
春节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春节所蕴含的团圆、亲情和祝福的美好意义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近年来,海外“春节热”不断升温。每逢春节,多国政要纷纷向中国人民拜年,送上新春祝福。自2010年以来,“欢乐春节”系列活动的足迹遍布世界,2024年仍将继续。从美国纽约帝国大厦的橱窗展,英国伦敦特拉法加广场巡游、到墨西哥举办龙年生肖自行车装饰大赛,再到俄罗斯、埃及等国举办的“欢乐春节”及种类繁多的活动让不同国籍、肤色、文化的人们沉浸式共享中国文化、共度美好时光。
春节确定为联合国“浮动假日”,预示着中华文明的复兴
中国春节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正式确定为联合国的“浮动假日”具有更高层面的意义。几个世纪以来,西欧经过“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宗教改革”等一系列变革而发展,“西方中心论”随之而起。在这200多年的殖民扩张和掠夺期间,非洲、美洲和亚洲遭受西方殖民的大肆掠夺和蹂躏,使得国土满目疮痍,哀鸿遍野,中国也曾被贴上“东亚病夫”标签。在国际关系史研究著作中,我们依旧能够看到,在部分西方政客的视角下,非西方文明具有引发战争冲突的“原罪”,他们打着“”和“发展”的旗号,将带有地域特色的西方文明和治理模式包装成具有全球意义的“普世价值”,强加于其他国家要求照搬照抄。然而事实已经证明,这些国家打着正义旗号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凌行径,直至颜色革命,并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与发展,反倒带来的是动荡、战乱和贫困等依旧困扰着世界。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春节等文化习俗被世界认可和接纳,不仅代表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复兴,是历经寒冬后的新“春”归来与绽放着春天的美丽。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打破了长期桎梏人类文明的西方“傲慢与偏见”。事实上,在春节被列为联合国的节日之前,联合国秘书长每年都发表春节贺词,向中国及所有庆祝春节的各国人民致以节日问候和祝福。从安南秘书长到古特雷斯秘书长,他们都在每年这一重要的时刻表达了春节在加强各国团结的重要意义。联合国的这项决议也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的欢迎,显示了联合国促进国际社会和平、尊重和包容的使命,通过认可春节为联合国节日,正在营造一个相互尊重和理解的环境,弥合文化差距,并积极发挥文化的软实力来促进全球和平。这一举动向世界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即承认和尊重各国的文化独特性和多样性的重要性,与联合国的多元统一精神相呼应。
全球化智库(CCG) 特邀研究员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陈新光
2024年2月5日
来源:中国日报网
春节,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是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日子,不仅是中华民族聚人气、凝人心的重要时分,更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开端。它承载着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凝聚着中国人民最深厚的情感。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是中国的,但也已走向世界。本期讲坛邀请著名人文学家、民俗学家李汉秋先生讲述春节与春节文化。
主讲人:李汉秋
主讲人简介:
李汉秋,第七届至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人文学家。中国《儒林外史》学会原会长。出版专书逾60种,从其中有关《儒林外史》的20多种中,挑选《儒林外史汇校汇评(增订典藏版)》《吴敬梓诗传》《儒林外史研究资料集成》《李汉秋讲儒林》四种组成了“儒林外史基础研究系列”。国学大师张岱年题词:“《外史》《红楼》深解味,汉卿实甫真知音。”2004年和2005年在全国政协首倡清明、端午、中秋传统佳节放假,都已实现。
农历年为何又称春节年是什么?地球上时序更新的周期大约360多天,其大数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观察推算出来,其记载可以追溯到中国最早的官方文献《尚书·尧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这也就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周期。把这种周期的生命感受形诸文化表达,在我们的祖先大约总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了,其名称最初尚在演进之中。《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可见:在尧舜时叫“载”,夏朝叫“岁”,周朝就正式将这自然周期称为“年”了。
如果把四季循环周而复始的“年”画作圆周,那么年初该定在哪一点上呢?这就要凭人类对大自然的认知来制订天文历法了。阳历只根据地球与太阳的关系,阴历只以月亮的圆缺定朔望。中国人用兼顾太阳与月亮的回归运动的同步计算方式安排年月日,从而获得一套阴阳合历的农历。农历确定的年岁起算日,是中华民族对时间的独有的文化处理方式。它起于夏朝故称夏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颁布了《太初历》,定夏历的正月(建寅之月)为岁首正月,以朔日为月首,正月月首第一天就是新年的第一天,简言之,便是每年初春的第一个朔日节点。中国历代的历法基本相沿,从此,新旧“年”交替的日子便固定下来,成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一直沿用到现在,已经两千多年了。
龙潭春节文化庙会 人民政协报记者 贾宁 摄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引进西洋历法,以阳历为标准纪年。1914年“定阴历元旦为春节”。那时把农历称为阴历,这是错误的;因为农历不是纯阴历,而是如前所说是阴阳合历。那时官方用阳历,民间社会仍习惯用农历。与双历制相适应的是两套节日系统,传统节日都是按农历系统,例如元宵节正月十五、中秋节八月十五,在农历肯定是月圆之时,而阳历的15日则没有这种性能。
节日跟一般假日(如双休日)是不同的,节日有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2010年,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中央文明办等七部委发布了《关于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方案》,其主题就是特定的文化内涵,明确春节的主题是辞旧迎新。
春节正是处于冬春交替、年岁交替之时,迎新年同时是迎新春的开始。此际人们安享一年的劳动成果,安安生生过大年,积储能量,协调关系,迎接春阳。正是“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诗句)。中国人具有时间不断更新的意识,旧时间之将逝即意味着新时间之到来,新生命的诞生。周而复始,显示生命的生生不息。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表现了中国人的生命观。“一元复始”,原指天地之气,春来复苏,万象更新,重新开始,比喻新的一年有新的气象,所以特重除旧布新。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等名句,“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等春联,都突出了这层意思、突出一个“新”字。新年到来,无论是个体还是社会群体,有可能打开新的局面,带来新的机遇,萌发新的希望,从而满怀信心展望未来。正因为年年都有与“天时”相应的辞旧迎新的感觉与心态,所以中华民族虽历经五千多年之久,仍然毫无暮气,充沛着青春活力,时刻准备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创造新的美好前景。同样,在人的一生中,中华年都寓含承前启后和生命更新的意义,这是中华年的深刻意涵。此中就蕴含着创新精神、青春气息,这是与当今的时代精神相契合的。春天,生机勃发,欣欣向荣,孕育着万千新景和无限希望,成为美好愿景的代名词。当今,与国运同兴,在各种媒体上,从迎新年到迎新春,再到贺新春、庆新春,春的祝词祷语犹如春花怒放姹紫嫣红,诸如:盛世迎春,大地回春,春来花会开,新春启芳华,红红火火迎新春,绿柳迎春乐千家,江南塞北春光好,彩凤归来贺新春,凤舞万家春,幸福万家春……真正是龙腾狮跃闹新春,中国人的春节气韵,映射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春节活动——做皮影
守育人文精神奏响正声年复一年的仪式、活动,积累成“过年”习俗,不断积淀文化内涵,形成年俗文化,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愿景。其中充盈着对生活的愿望、理想和心理祈求,积淀着民族心理、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文化,蕴含着人类文明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充沛着人文精神。
连绵几千年的中华年俗文化所积淀的民族心理祈愿是很丰富的。择要而言,物质文化方面基础的愿景是丰衣足食。这在习俗上表现为穿新衣、备年货,吃年夜饭要年年有鱼(“余”的谐音),鸡是“吉利”,豆腐是“福”“富”,葱是“聪”,芹菜是“勤”,苹果是“平安”;正月初一要吃年糕(“高”的谐音)。心理祈望年年富裕有余,一年更比一年高。这种“民丰”的基础是国泰——国家富强。这与我们今天的心理祈愿是相通的。
春联的横批常用“国泰民安”,有一副这种横批的春联写得好:“天增岁月人增寿,地满祥和福满门。”这就进一步表现了精神文化方面的愿景:在天人和谐中祈福迎祥,就是祈求幸福,期望和谐、友善。贴门神、放炮仗是祈望驱妖免祸保安康,赠压岁(“祟”的谐音)钱是为辟祟驱邪保护儿童成长,贴“福”字和吉祥图案是祈福迎祥,贴春联、剪窗花、挂红灯笼都是营造喜庆祥和的环境。逛庙会、赏花灯、看演出,“和谐乾坤福满天”,充盈着普天同乐、天人和谐的气氛。阖家团圆吃年夜饭、守岁,尽享天伦之乐。拜年氛围中的人际和谐关系:尊老爱幼,彬彬有礼,互致祝贺,团结和睦,洋溢着亲情、友情、温馨,一扫粗野、嫌恶、仇怨。
中华年俗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和精华,已经成为民族生活、民族灵魂、民族根基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人文精神所不可或缺的。这种培育,不是通过说教灌输,而是让人在亲身沉浸中感受、养成。从孩提知事开始,就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地不断受濡染熏陶,而且是寓教于乐,在欢欢喜喜高高兴兴中接受浸润,在弥漫于全社会的过年氛围中,在生活气息浓郁的群体性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受到陶冶。它未必强烈震撼人,却深深嵌入生活,浸入情感,沁入心田,对人的精神和心理产生潜移默化且是刻骨铭心、难以磨灭的影响。成人乃至老人,许多往事已经如烟,而儿时过年的温馨仍珍藏心底,历久不磨。这成为华人的精神之根、民族的集体记忆。我们要维护这种铸造中华魂的文化记忆。所以,过年绝不光是过吃喝,而应重在过文化,过精神,过情感;要注入情感,要营造表达情感的环境、氛围和载体。
在正声缭绕之际,也要谨防出现杂音。市场经济是社会进化的一个大阶段,这期间,如何避免过分功利化,是个大课题。过分地以功利为指归、以金钱为算筹,就会扭曲人的正常感情、削弱人文精神、阻碍人的全面发展。你瞧,压岁钱本意是表现长辈对晚辈的关爱,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精神元素重于物质元素,文化价值重于经济价值,可是有些人却只看钱数不看人情。有个五年级的小学生,家庭聚会之后就一直跟妈妈抱怨:“舅舅太抠门儿了,压岁钱才给了一百块,我给他磕了三个头呢,太亏了!”——悲夫!小小年纪就把人伦情义和礼仪当作商品,论价出卖。压岁钱的变异反映着功利心与人伦情之间的消长。这一给一收之间,会给孩子什么影响?曾经的过年互联网抢红包的广告和活动铺天盖地,功利心冲击了人伦亲情。明眼人一再指明,抢红包背后是企业推广品牌、争夺市场的商业大战。把它当作运用新科技的“新年俗”,是走进了误区。
中华传统节日注重人伦情义,这是年俗文化的精髓。过年回家的春运动辄几亿人次,堪称地球的一次大迁徙,什么伟力能掀动如此大的迁徙?人伦情义。“每逢佳节倍思亲”,贯穿过年始终的是浓浓的人伦情。祭拜祖先、夫妻恩爱、亲慈子孝、感恩长辈、关爱晚辈,安享天伦之乐。敦睦情怀、慈爱心肠扩展为敦亲睦邻、友朋温馨、人际和谐。这在中国人的幸福观中占有重要位置,这就是“福”。西方的“圣诞老人”身份是“天使”,中国赐给压岁钱的是长辈,不需要化妆成天使。我们的天堂不在彼岸,而在自己营造的天伦之乐、和谐境界。
感情是一切年俗的生命,不投入感情,除夕团圆饭只是吃吃喝喝,压岁钱只知道钱数,拜年只是乏味的客套,发贺卡只是文字游戏,一切年俗只是古旧枯燥的形式。而一旦注入了真情实意,一切年俗就有了生命的真谛。
回家过年就是人伦感情。近年来,一到过年人们更加注重重温家庭与人伦亲情,以及友情、乡情、爱情……更加看重团圆、团聚、团结。除夕的年夜饭是团圆饭,是过年的仪式,是生命的盛典,不仅是在世人的团圆,也是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不远千里冲风冒雪赶回来,不是单纯吃顿饺子,而是作为家庭的一个成员赶回来参加阖家团圆的盛典,实现阖家团圆的愿景,这是一种心愿,也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心愿、责任与义务,常常还携带着一件件不远千里带回家的礼物,不论贵贱,都承载着人伦的温情。中华年的发展需要新科技,也需要商家助推,重要的是把握住弘扬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这个大方向,有助于增强人伦情义。有的剧院推出“笑孝陪伴票”,有孝心的子女请父母看戏可免费陪看;有的公园和游览处也有类似做法,子女给父母过生日可免费陪游。这就像鼓励子女住得靠近父母一样,有助于增强人文精神。
北京八大处新春庙会 人民政协报记者 贾宁 摄
中国的,也已是世界的中国人历来讲家国情怀,讲心怀天下,不会把目光和胸怀局限在一家一户之内。与现代社会相适应,春节的活动扩大到社会是必然走势。
庙会在过年和元宵节时,是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理想公共空间。人们举家走出去到哪去呢?可以全家都参与活动的地方——庙会。庙会已发展为群众性的大型文化活动,可以游走,可以互动,是它的特有功能。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动人的图景:孩子骑在爸爸肩头兴高采烈,老人安坐轮椅上,晚辈推着跟着。
庙会近年恢复发展得很快,可惜内容和形式都远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各地有关主管部门除搞好安保工作之外,还要花大力气策划、创新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北京的天坛和地坛庙会分别恢复了祭天和祭地的仪式。地坛庙会以京韵文化、地道民俗、传统民间艺术而闻名。厂甸庙会汇聚了老北京传统花会、京剧等传统剧目演出和特价书市等活动。龙潭庙会以品尝京城老字号美食和欣赏非遗文化展而闻名;龙潭庙会的冰雪嘉年华也是一大亮点,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冰雪运动的魅力。大观园红楼庙会是以“红楼梦”为主题的特色庙会,“元妃省亲”是历届红楼庙会独有的传统节目。石景山游乐园春节庙会是集游乐、表演、美食于一体的中西融合的“洋庙会”,游客可以欣赏到传统的京味民俗表演,同时参与异域风情的花车巡游和欧式城堡的游览。八大处新春祈福庙会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北京市内和周边还有很多庙会活动,如延庆世园游龙庙会、门头沟新年喜乐吉庙会、昌平草莓博览园花灯庙会、宛平吉市庙会等等。
庙会可以和社区结合起来,广泛发动社区群众参与,成为社区活动的舞台,而社区活动是庙会的丰富资源和坚强后盾。央视开门办春晚“我要上春晚”从群众中选拔节目,庙会的演出也可从社区活动中选拔。
庙会丰富了节日文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表演艺术,尤其是民俗表演提供了极好的平台。庙会也助推、拉动节日经济的发展,尤其为传统美食、传统工艺美术类、传统中医药类项目产品提供市场销售平台与商机。
近年来,十分重视传统节日,指示多策划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这是很中肯的。除夕到初一各地迎春灯会、花市庙会、舞龙舞狮等文旅活动十分丰富,传统文化正以更现代、时尚的方式,融入新春的活动,也让人文风景更有味道。广州的传统迎春花市、南京秦淮河灯会、四川绵竹年画展览、福建泉州的民俗“踩街”等都成了30万人的街头大狂欢,福州闽侯甘蔗乡的民俗大巡游引发海峡两岸闽籍乡亲及后裔的乡愁。迎接甲辰龙年,西安城墙新春灯会在“辉映长安”“福运天下”“锦绣中华”“梦幻童真”四大灯区内展示了近20组花灯。上海围绕看美展、赏好剧、逛景区、品美食等八个板块陆续推出200余项文旅活动,大年初一当天接待游客170多万人次。
越来越多居民以旅游方式开启春节,亲子游、年俗游、冰雪游、出境游再掀热潮。数据显示,今年春运期间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预计将达90亿人次,将创历史新高。
中国的春节不仅走向社会,而且走向世界。第78届联合国大会于2023年12月22日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如今中华春节正逐渐成为世界性节日,已有约占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已有二十几个国家把它定为法定节日,还有一些国家的地区把它定为地方性法定节日。我国驻联合国代表表示,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不仅是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日子,它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如今,从各国使节在联合国体验包饺子写福字,到瑞士日内瓦万国宫高悬起大红灯笼,从新加坡“春到河畔”的巨龙灯饰熠熠生辉,到马来西亚马六甲的百余少年共舞长龙,从日本东京塔第六次点亮“中国红”,到南非开普敦的庆春节节目,从墨西哥城的“自行车生肖装饰大赛”,到拉斯维加斯的标志性地标换作巨大的红灯笼,从巴黎凯旋门下穿汉服的男女,到西班牙街头欢腾的锣鼓声,从俄罗斯的“中国新年系列庆祝活动”,到“欢乐春节”走进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埃及开罗、意大利威尼斯、荷兰海牙、芬兰首都和坦佩雷等城市……天下同春,新春的和风将中华文化传播到全球各地。龙年春晚,中国国际电视台英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俄语频道和68种语言对外新媒体平台,联动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巴西、澳大利亚、印度、阿联酋、新加坡、南非等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的2300多家媒体对春晚进行同步直播和报道,海外阅览量超过6.95亿次。欧洲人惊呼:中国春节已成为世界的春节!
回望历史长河,春节文化穿越时空不断前行:从桃符到春联,从贺帖到手机短信微信和网络诗歌,就是与时俱进的显例。早在秦汉以前,中国民间就有过年时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五代时期,在桃木板上题写对偶句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宋朝造纸发达,利用当时的科技成果,纸张逐渐代替桃木板,贴春联的习俗遍及了中国大江南北。明代时桃符正式称为“春联”。这是中华独特的诗与书法结合的艺术。近年又乘科技发展的东风,扩展到网络春联大赛、手机春联大赛等等。我个人就收到许多春联、好诗,如:春雨多情绿大地,金龙展志壮神州;把希望的种子撒播在新春的田野里,把珍贵的情谊镌刻在历史的年轮上……也都用来向大家拜年。
原文刊登于2024年2月19日《人民政协报》第11版
作为诞生于农耕文明、物质匮乏年代的春节,面对现代化、城市化的新生活方式,习俗在消失,年味在变淡,过年的仪式感也在渐渐简化为年夜饭、春晚、拜年的“老三样”,并渐渐脱离农耕文明和家族传承的文化内核。于是,在一些人眼中,春节几乎等同于“7天长假”“大周末”。那么,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春节如何显得与其他日子不一样呢?
传统观念里,过完元宵节才算过完年。
不过,作为诞生于农耕文明、物质匮乏年代的春节,面对现代化、城市化的新生活方式,习俗在消失,年味在变淡。以前从视觉(春联与灯笼)、听觉(鞭炮与拜年呼声)、味觉(饺子等美食)、嗅觉(香火和火药味)全方位体验的春节,渐渐简化为年夜饭、春晚、拜年的“老三样”,并渐渐脱离农耕文明和家族传承的文化内核。于是,在一些人眼中,春节几乎等同于“7天长假”“大周末”。
生活需要仪式感,让一年中的某一天与其他365天有所不同。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春节如何过现代化这一关呢?
■专家观点
年味淡化是文化的缺失
著名学者冯骥才:年文化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它是数千年历史中不断创造、选择、约定俗成而来的。它通过大量密集民俗的方式,五彩缤纷的节日包装,难以数计的吉祥图案,构筑起年的理想主义的景象。
我们之所以感到年味儿淡薄,正是传统年俗日益消减所致,而不是因为年的情结淡漠。后者从大家置办年货的红火,春运大潮的涌动就可以看出。“旧”年俗所以被淡化,一是外来文化和流行文化冲击;二是生活方式多样化,很多人不愿再遵循繁缛习俗;三是现代人缺少对年文化的充分了解和认知。于是,种种传统年俗被一样样地从春节中“撤出”,以至春节竟被调侃为“大周末”——缺少年意、缺少年味——恐怕这是当代中国人深深的集体失落。
不仅年俗,当一种生活成为过去,它遗留的风俗不再是生活方式,而是文化方式;它不是物质载体而是精神载体。一个民族最纯粹的文化,往往就活生生地保留在风俗中。因而,风俗不但不应被盲目破除,反而要被审慎对待乃至放置保护之列。
春节不仅仅是“消费狂欢”
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常嗣新:随着社会发展,一些仪式必然会消失。比如说小年祭灶。现在城乡生活大都是用煤气,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也在提高,自然没人热衷祭灶王爷;再比如,过去以家族为中心的磕头拜年仪式,将随着小家庭的增多和家族成员的分散而减少。
同时,片面将一些传统年俗视为陋习而丢弃,也损害了年文化传承。目前许多地方不提倡甚至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活动,甚至提倡休闲度假,把文化气息浓厚的春节变成西式的嘉年华、消费节,失去了民俗的节日自然变得稀松平常,应该说,这种主动瓦解自己的文化才可怕。
民族向心力是心底里的认同,是经过小时候的耳濡目染,通过对家庭、团圆、传统仪式及其承载的文化的认同,自觉地传给下一代人。如果这一代年轻人对春节的理解仅仅是“周末”“消费狂欢”,如何让他们把民俗文化传递到下一代,又如何让海外华人认同中国年。
2月24日,游人在江苏南京秦淮灯会赏灯游览。 新华社发(刘建华 摄)
要用新形式触动年轻人
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近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裂解,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社会转型。
历史上形成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代表中国传统社会与传统文化的一种习俗传承;家族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基本构成与核心,重大节日多半是在以家族为中心的闭合空间里进行;所以,具有血缘关系的家族团聚往往是节日的集中表现形式,以老年人为中心的四世同堂、五世同堂、大团圆和尽享天伦之乐,是社会普遍追求的美满伦理境界。
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则完全不同,文艺复兴后构建起来的西方节日内涵,大大超出了家族范畴。在一定意义上说,西方节日是以个人为主体,以社会为核心,以年轻一代为主流,搭建出的某种开放式的联欢与狂欢。节日活动更侧重与非血缘关系者的横向社会交往或人际交流,在节日中普遍得到的是个人的幸福感与愉悦感。
对于古老的本土节日,一方面要坚守传统的内核,另一方面,要辅以新颖的形式,焕发其中的魅力,才能够触动更多年轻人的心;也就是说,如何以年轻一代喜闻乐见的方式,向他们揭示节日的文化内涵,让更多年轻人理解和认同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价值情怀。
乡村振兴有望保存“年文化”
深圳望野博物馆馆长阎焰:不久前,不少西方政要在所谓“拜年视频”中淡化中国春节而代之以“农历新年”,看似扩大了祝福范围,实际上是将这个中国传统节日“去中国化”“泛世界化”。
网络时代,西方的庆祝方式很容易倒灌到中国,如果长期任由这种趋势发展,在中国青少年眼中,“农历新年”很可能逐渐被视为和圣诞节等类似的世界性节日。中国文化气息浓厚的春节逐渐变成西式的嘉年华、消费节,可能会丢失民族个性。
如何保存年文化?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重要的契机。很多农村发展的民宿,就是农耕传统文化保存在当代并活下来的一个典范。民宿外部构造是传统的,但里面有现代的生活设施。
在农村,我们应该结合旅游,把24节气对应的习俗继续应用,做成体验项目,或者至少拍摄成视频,讲好每个阶段做的事情,有点类似于“网红”李子柒的节目,但要进一步点明这是中国的节气习俗。
新农村把中国传统“年文化”如样本一般保存下来。我们应该把村子存下来,村里的人满足传统农业要求,让它变成一种农业工作的样本或者项目,可以让孩子来学习体验,也可以让城市人来这里生活。
用新科技增添年俗新内容
一飞智控(天津)科技创始人齐俊桐:近年来,各个城市在春节期间举办无人机集群表演成为一项新的年俗活动。今年春节期间,我们也举行了多场无人机表演秀,用科技表达了新春祝福和城市魅力。
除夕当天,我们数百架无人机连续飞行20多分钟,绘制出21幅绚丽的画面,为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每一位工作者传递对家人和亲人的祝福,用无人机表演的方式,表达他们心底最想说出的话。
将无人机集群表演做出花样、玩出创新,将科技与中国元素结合,以独有的方式向全国人民拜年。
用无人机集群表演这种新技术呈现风俗活动,在多地开展。即使在零下20摄氏度的齐齐哈尔,数百架无人机依旧能完美地完成表演。
高科技技术结合各地知名地标,还能让全球人民看到中国科技的进步和新形象。在不断探索的同时,也注重了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衔接。
2月24日,民俗表演队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塔儿村乡窑子头村表演舞狮。新华社发(陈晓东 摄)
■群众心声
年味跑不出景区
天津市吹糖人手艺人张师傅:春节期间,天津整个城市静悄悄,马路上基本没有灯笼,晚上基本没有鞭炮声。只有到了古文化街才能看到点年味。
广州市民何先生:南方有些观众看不太懂春晚的“笑点”,本身就比北方民众少了一项春节活动。春节我们去了当地改造过后的小洲村,但游客稀少。近年来亲朋走动也变少,印象中的春节只存在于各大“花市”之中。
春节就当放了个长假
天津打工者许先生:河南老家以前的春节讲究多:二十三,烙火烧;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剪柏枝;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除夕的饺子年年有。从小年一直忙到元宵节后。但在城市里,除了贴春联、看春晚外基本感受不到年味,就当放个长假了。
山东网民“豆瓣儿爸爸”:山东老家春节三十晚上不在家团聚,男人一定要去各种各样的酒局。
河南省周口市一名村民:春节期间主要时间都是打牌,年前回到家就开始打牌,一直到过了十五就打工。
很多习俗应恢复起来
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人霍树青:年来自农业社会,但在城市社会,大家彼此走动少。应该借着过年的机会,大家增加一些当面的交流。疫情下不聚集,但是小范围的交流必不可少。
还要恢复一些传统的年文化习俗,比如“花会”。我小时候杨柳青每条街过年时都会有各种表演,丰富多彩,而不只是舞狮子、踩高跷。但现在这些活动都变得单调了,很多习俗濒临失传,应该赶紧保护起来、恢复起来。
很多年文化应该通过文化符号传承下来,比如木版年画“瑞雪兆丰年”“新年多吉庆”“合家乐安然”等,北方过年文化就齐活了,所以应该把这些文化符号传承下来,年轻人就能从其中了解过去春节的样子,过去年的样子,就不会单单把春节当成一个假期了。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