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什么可永恒?
头顶的那一片明月。
沧海桑田,时移光转,
人变了,山没了,
而月亮永远在那里。
古人也爱明月,
他们对月而思,对月而歌,
还给月亮起名字。
月亮的12个雅称,你最喜欢哪一个呢?
宝镜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李朴《中秋》
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
——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碧华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
——李贺《古悠悠行》
冰轮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
——陈亮《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海天谁放冰轮满,惆怅离情。
——纳兰性德《采桑子·海天谁放冰轮满》
一片冰轮皎洁,十分桂魄婆娑。
——郑云娘《西江月》
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
——栖白《八月十五夜玩月》
初弦指阴历每月初七、八的月亮。其时月如弓弦,故称初弦。
西津江口月初弦,水气昏昏上接天。
——秦观《金山晚眺》
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
——纳兰性德《点绛唇·一种蛾眉》
远临溪树,对初弦月,露下更深。
——冯伟寿《云仙引》
丹桂遥遥望丹桂,心绪更纷纷。
——曹松《中秋月》
一轮丹桂窅窊树,光景疑非暮。
——葛胜仲《虞美人》
姮娥月相传嫦娥因偷吃仙药飞上月宫而成仙,故诗中称明月为“姬娥月”,妲娥,即嫦娥。
天涯娟娟姮娥月,三五二八盈又缺。
——卢仝《有所思》
桂蟾仙郎此去秋光近,笑指姮娥戏桂蟾。
——章甫《贺新婚》
朝看桂蟾晚,夜闻鸿雁度。
鸿度何时还?桂晚不同攀。
——卢照邻《赠益府裴录事》
桂魄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王维《秋夜曲》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苏轼《念奴娇·中秋》
桂魄渐亏愁晓月,蕉心不展怨春风。
——杨亿《无题》
寒玉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贴寒玉。
——李贺《江南弄》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
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朱淑真《忆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
清蟾古代神话谓月中有蟾蜍,因以“清蟾”称月。
已饶瑞荚明朝满,先借清蟾一夜圆。
——范成大《代人七月十四日生朝》
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
——周邦彦《过秦楼·大石》
河阳官罢文园病,触绪萧然。
犀尘流连。喜见清蟾似旧圆。
——贺铸《罗敷歌》
桂华传说月中有桂树,故有以桂代月。
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
——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冰壶金钟大镛在东序,冰壶玉衡悬清秋。
——杜甫《寄裴施州》
冰壶通皓雪,绮树眇晴烟。
——元稹《献荥阳公》
人间何处冰壶是,身在冰壶却道非。
——杨万里《中秋前二夕钓雪舟中静坐》
玉团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
——陈著《江城子》
论冬月倍加清耿,与 冯夷六花争胜。
玉团琼屑交相映,占断了天地澄清。
——祝允明 《八声甘州·咏月》
玉魄玉魄斜穿树,金波细溢卮。
——王世贞《八月十五夜济宁池亭别子与》
玉魄东方开,嫦娥逐影来。
——春台仙《游春台诗》
图中虚线圈显示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下质量异常区域。
本版图片均来自NASA官网
今日视点
月球是全体人类共同的图腾。“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千载之下,月球一直能引发人类无限的迷思和柔情,人类也不吝将各种美好的名字和词汇赐予月球:狄安娜、嫦娥等等。
距离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已经50年。此后,我们对这个地球最近邻居的了解突飞猛进,对它的痴迷也从未减弱。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在7月16日的报道中,为我们梳理了有关月球的5个最新且最迷人的科学发现。
表面有水在“跳舞”
长期以来,科学家认为,月球表面干燥,不适宜液态水存在。
但2009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月球勘测轨道器”(LRO)提供的数据表明,月球上有水冷冻在月球两极陨石坑中孤立的冰穴里。
LRO最近进行了升级,升级后的设备“莱曼阿尔法测绘仪”(LAMP)让科学家们可以近距离观察月球表面的水。LAMP提供的数据显示,随着一天内月球表面的变暖和变冷,水分子会在月球表面“跳舞”。
探测发现,月球向阳面水分子大部分时间与月球土壤紧密结合。月球在中午前后表面温度达到峰值,月球受热,水分子融化并被加热,然后在不同的寒冷地点“手舞足蹈”,直到找到一个足够冷的地面,再被月球表土吸收,或在被吸收前上升进入大气层。
NASA强调称,月球水是随着时间推移而积累起来的,而不是像以前推测的那样来自太阳风中并以“雨滴”形式落下。
对于人类探险者来说,月球水可被人类用来制造燃料,或用于辐射防护和热管理。当这些材料不用从地球运来时,未来探月任务将会变得更为经济。
包括美国在内的多国均透露要在不久的将来在月球打造有人月球基地,因此,这些新发现为将来登月任务中利用月球土壤之水打开了大门。
南极下方有大量金属
与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相比,月球并不是特别大。然而,它相对较小的尺寸掩盖了其最有趣的特征之一:一个直径约2240公里、深13公里的巨大陨石坑——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该处也是我国的月球探测器嫦娥4号的着陆点、玉兔二号的活跃地。
南极—艾特肯盆地在大约40亿年前形成,是太阳系中保存下来的最大的陨石坑。虽然更大的撞击可能发生在整个太阳系,包括地球上,但大部分的痕迹已经消失。
今年4月,研究人员在《地球物理通讯》月刊撰文称,南极—艾特肯盆地地下深处埋藏了约2.4千兆吨的巨量金属,其显然正在改变月球的引力场。
研究人员不确定这块巨大的金属是如何被困在月球表面之下的。模拟结果表明,它可能是铁镍小行星的重要残余物。这颗小行星坠毁在月球远端,并在大约40亿年前形成了巨大的南极—艾特肯盆地。
这些巨量金属的“庐山真面目”有待进一步的探测才能揭示。南极—艾特肯盆地是研究宇宙中灾难性撞击事件最好的自然实验室之一,这是一个古老的过程,塑造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岩石行星和卫星。
月球正在收缩震动
一项基于阿波罗任务数据的新研究发现,和地球一样,月球在地质构造上仍然很活跃,就像我们的地球产生地震那样,月球也在产生“月震”——可能是因为月球正因内部冷却而收缩形成断层,引发了月震。
科学家重新审视了1969年至1977年间执行阿波罗登月任务的地震设备收集的月球数据,他们将月震数据映射到月球表面的逆冲断层或陡坡(阶梯式悬崖)的卫星图像上,得出了上述结论。
他们表示,当地壳运动时,一部分地壳被推到另一部分之上,就形成了断层。这些断层从表面上看是不寻常的悬崖,矗立在高处,绵延数英里,在NASA的LRO拍摄的图像中可见。 研究人员发现,大约25%的月震可能由这些断层释放的能量产生,而不是由小行星撞击或月球深处的活动产生。
研究人员写道,这些断层广泛散布于月球表面各处,存在时间估计不超过5000万年,断层的年龄和分布暗示它们在月球内部冷却时出现,导致其外壳收缩。
月球并没那么“富有”
月球,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与地球“相依相伴”直到现在。在很多人眼里,月球不仅是一颗卫星,或许更像是一个未知的“聚宝盆”,但最近的一项研究或许要让他们失望了!是的,想去月球淘金的朋友(当然,前提是到得了月球),还是放弃吧。
最新研究表明,月球上金、铂等“高亲铁元素”(HSE)的储量远比地球上的少。
所谓高亲铁元素,是指高度亲近铁的元素,即金、铱、锇、钯、铂、铼、铑和钌等,而研究发现这类元素在地球的地壳中比在月球中丰富得多。
要解释这一点,科学家们不得不追溯月球的形成历史。
大约45亿年前,一颗被称为“忒伊亚”(Theia)的火星大小的行星猛烈撞击原始地球,撞击将两个天体上的大量物质抛洒到太空中,随后,喷射出来的有些物质重新回到伤痕累累的地球上,有些物质则合并到一起形成了月球。
既然如此,为什么地球上的高亲铁元素比月球多很多呢?研究人员认为,这些金属可能是后来小行星撞击地球带到地球上的。此外,月球的引力较弱,因此月球不太善于抓住撞击物(包括HSE),导致很多物质都跑到太空去了。而保留在月球上的少量HSE可能在月球的岩浆海洋冷却和凝固之前到达,因此,这些物质被纳入月球的内核中,导致这些元素在月球上探测到的比较少。
月球是个“双面娇娃”
自“阿波罗”时代起,科学家就知道,月球有两面:面向地球的一面较为平坦;月球背面则起伏不平,遍布成千上万的撞击坑。为什么会这样?澳门科学家给出了答案:远古时期一颗矮行星与月球的碰撞给月球表面留下了永久伤痕,使其变身为“双面娇娃”。
模型显示,月球如果与比谷神星这种矮行星略小的天体相撞,最吻合现在这种两面截然不同的情况。这个天体的直径约780公里,以每小时22500公里的速度与月球靠近地球的一面相撞,撞击产生大量碎片,最终落在月球背面,使月球背面月壳比近地一面厚5—10公里,也使月球面向地球的一面没有多少陨石坑。
研究人员指出,这一撞击假设还有助于解释为何在地球和月球表面测量到的钾、磷和钨-182同位素存在差异,这些元素可能来自这次大撞击,在月球形成之后降落在月球上。此外,新研究也为进一步解释太阳系内其他不对称天体(如火星)提供了新见解。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月球真正的“内在”还有待我们重返月球,深入研究,才能揭示。
★ 疲倦的月亮躲进了云层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像是在放哨.
★ 月亮斜挂在天空,笑盈盈的,星星挤满了银河,眨巴着眼睛.
★ 一轮圆月升起来了,像一盏明灯,高悬在天幕上.
★ 月亮睁大眼睛,和蔼地望着村落和田野,极像一只被擦亮的铜盘.
★ 圆月渐渐升高,她那银盘似的脸,流露着柔和的笑容.
★ 明净似的圆月,已经被远方蓝蓝的高山托上天空.
★ 月亮,圆圆的,像纺车,纺着她浪漫的遐思.
★ 夜,静极了,玉盘似的满月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
★ 一轮杏黄色的满月,悄悄从山嘴处爬出来,把倒影投入湖水中.
★ 满月像个黄黄的灯笼,从东方天边挑起在天空.
★ 夜晚,满月升起来了,一片宁静随着银雾般的月光洒在大地上.
★ 月亮渐渐升高,她身着白色的纱衣,娴静而安详,温柔而大方.她那银盘似的脸,透过 柳梢,留下温和的笑容.
★ 月亮像一个新娶来的媳妇,刚刚从东天边上来,就又羞答答地钻进树叶子里藏起来.
★ 月亮像饱经风霜的老人,不紧不慢地梳理着白花花的月光.
★ 月亮像一个含羞的少女,一会儿躲进云间,一会儿又撩开面纱,露出娇容,整个世界都被月色浸成了梦幻般的银灰色.
★ 月亮是那么明亮,把大地照得一片雪青,树木、房屋、街道都像镀上了一层水银似的.
★ 门外西边的林梢,挂着的上弦月已经变成一片金色的西瓜,不再是一条弯弯的眉毛.★ 清晨,残月像一块失去了光泽的鹅卵石,抛在天边.
★ 一枚新月好像一朵白色梨花,宁静地开放在浅蓝色的天空中.
★ 夜空挂满了星星,月亮像一只钓鱼的小船,仿佛航行在宽阔的银色的长河里.
★ 月亮像一张弓,弯弯地挂在天空
★ 一钩新月从远处的林子里升了起来,它那样白净,就像刚炼过的银子似的.
★ 一弯新月像一把银打的镰刀,从黑黝黝的山峰上伸了出来.
★ 一弯新月升起来了,像只玉琢的香蕉嵌在天幕上,漾着碧辉.
★ 一弯新月宛如一叶小舟,翘着尖尖的船头,在深夜的静湖中划行,给我送来一片情思.
★ 一弯新月高高挂在墨蓝色的天空,清澈如水的光辉普照着大地.
★ 新月如一只金色的小舟泊在疏疏的枝丫间.
★ 半个月亮斜挂在一棵槐树尖儿上,好像一瓣橘子.
★ 月亮小得像一只发卡,弯得使人心醉.
★ 一弯朦胧的月亮正林蝉翼般透明的云里钻出来,闪着银色的清辉.
★ 夜空中的一弯银钩,洒下无限清辉.
★ 月牙儿弯弯的,像姑娘们笑得甜甜的嘴.
★ 月牙儿下边,柳梢上面,有一对星好像微笑的仙女的眼,逗着那歪歪的月牙儿和轻摆的柳枝.
★ 弯弯的月牙儿犹如一只银亮的小船.
★ 窗外弯弯的月牙儿,像开放在幽蓝的夜空中的菊花瓣.
★ 那弯弯的月牙儿在薄云里穿梭,像梭鱼似的,活泼可爱.
★ 月牙儿像姑娘的眉毛,弯弯地挂在纯净的空中.
★ 月亮升起来了,红晕晕的,活像谁从东方地平线上挑起个大红灯笼.
★ 月亮升上来了,像是刚刚脱水而出的玉轮冰盘,不染纤尘.
★ 月亮姑娘升起来了,仿佛正悄悄地对身边的小星星说话.
★ 一轮圆月正冉冉升起,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儿羽毛般的轻云,美妙极了.
★ 初升的月亮挂在山顶上空,虽然像云朵一样苍白,但是每一刻都在变得更加明亮.
★ 月亮出海了.在腾空的一瞬间,它仿佛猛地一跳,浑身披满水花,让多情的大海把它冲洗得分外明丽和洁净.
★ 一缕清柔的月光透过窗子,洒在了窗台上,窗台宛若镀了银.
★ 月光,像一匹银色的柔纱,从窗口垂落下来.
★ 月光穿过树阴,漏下了一地闪闪烁烁的碎玉.
★ 十五的圆月像一只雪球,镶嵌在墨蓝墨蓝的夜空上,显得格外皎洁.
★ 冷月高挂枝梢,寒风把光秃秃的树枝,吹得呼呼直叫.
★ 初冬的月亮,又清又冷,从西面泻下冰一样的银辉.
★ 月亮最后升到冷清清的天空,白晃晃一片晶莹.
★ 月亮从树林边上升起来了,放出冷冷的光辉,照得积雪的田野分外白,越发使人感到寒冷.万点繁星如同撒在天幕上的颗颗夜明珠,闪烁着灿灿银辉.
★ 夜幕降临,幽蓝幽蓝的天空中点缀着无数的小星星,一眨一眨地,仿佛在邀请人们到广阔的太空中去遨游.
由于语文课堂上知识的限制,说起比喻句的类型,很多人只知道明喻、暗喻和借喻这三类,其实细分下来,比喻句的类型有上十种,下面就介绍几种不常见的比喻句的类型,并且分别用之来写关于月亮的比喻句。
1,博喻。博喻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
比如,用博喻修辞来写月亮可以这样写:
“圆圆的月亮像小碗,像纺车,像罗盘,像奶奶慈祥的脸庞。”
这就是运用的博喻修辞,分别将月亮比喻成小碗、纺车、罗盘和奶奶慈祥的脸庞,通过这几个喻体反复设喻说明同一个本体。
2,倒喻。倒喻是本体和喻体次序颠倒的一种比喻,因为是喻体在前,本体在后,所以叫作倒喻。
用倒喻修辞来写月亮可以这样来写:
“就像你笑起来的嘴角,我常常看着这弯弯的月亮出了神。”
倒喻修辞的作用往往是为了突出喻体的形象,而特意将喻体放在前面,起到强调的作用。
3,缩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但不出现比喻词,本体与喻体极其紧密地连在一起的比喻形式叫缩喻。
用缩喻修辞来写月亮可以这样写:
“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儿,在我的梦中轻轻荡漾。”
这个例子中运用的就是缩喻,将月亮比喻成小船,有本体也有喻体,但是没有运用比喻词,但是这两者却联系紧密,形象生动。
4,扩喻。又名“类比”,它的特征是本体和喻体不在一句话中,它们分别构成短句,是一种稍稍扩大的比喻样式。
用扩喻修辞来写月亮可以这样写:
“在浩瀚的天际,虽然有繁星点点围绕着这一轮圆月,但有哪一束星光能够匹配得上月亮的光芒呢?坐在阁楼上,看着楼下的街道人来人往,能够遇见的人如此繁多,但是志同道合的知己又能有几个呢?”
这一个例子通过扩喻的修辞手法,前一句写繁星与月亮的关系,后一句则话锋一转,写街道上的人与自己的关系,两者表面上无关,实则关系紧密,以街上上的人比喻繁星,以自己比喻月亮,这就是扩喻的修辞手法。
5,回喻。回喻就是本体喻体可以互换作比喻,其作用是加强比喻的鲜明性。比如这个例子:“那时候,矿洞里发出可怕的响声,像打雷一样,不,比打雷还可怕。”。
用回喻修辞来写月亮可以这样写:
“树梢上挂着的圆月,像灯笼,不,那是童年睡梦中的轻盈的气球。”
这就是回喻的特点,先提出一个喻体,然后否定这个喻体,再提出另外一个喻体,以突出后面提出的喻体的鲜明性。
以上介绍了五种并不常见的冷门的比喻分类,其他细小的比喻分类还有好几种,比如较喻、互喻、曲喻等,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虽然这些比喻类型中,有些可以划分到明喻、暗喻和借喻这三类之中,但是其表达形式和效果与它们确实有些不同,了解和掌握它们,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比喻类型,你掌握了吗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