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502“本”字与“夲”字的异同区别解析?
“本”是一在木下以记所出者。
“本”读běn ㄅㄣˇ。
由“木”、“一”组合。“木”在主位上位起主导作用,“一”在次位下位起到辅助完善意义的作用。犹冒地而生,其下长根者是木字之范式。“木”在此表达的是相与比述生长之树木者。犹惟初太始道所立而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者是一字之范式。“一”在此表达的是相与比述以记所出者。“木”、“一”组合导向了犹一在木下以记其所出处者是本字之范式。
相与比述本义:表示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夲”是兼十人之能进趋疾者。
“夲”读tāo ㄊㄠˉ。“夲”读běn ㄅㄣˇ。
由“大”、“十”组合。“大”在上位起主导作用,“十”在下位起到辅助完善意义的作用。犹人伸张两手、两足之正面形者是大字之范式。“大”在此表达的是相与比述兼十人之能者。一、丨相交完备之数是十字之范式。“十”在此表达的是相与比述兼十者。“大”、“十”组合导向了犹兼十人之能进趋之疾者是夲字之范式。
“夲”读tāo ㄊㄠˉ。
相与比述本义:表示急速进趋。
“夲”读běn ㄅㄣˇ。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古同“本”。
因为“夲”古同“本”。字形相似所以就有人习惯将“夲”用作“本”。这是一个世俗的用字法。现在的规范写法是“本”字。而“夲”为非常用字。按照严格规范来说将“本”字写作“夲”是错别字,但在一般情况下,“本”字写作“夲”字也是可以的。不过我们还是尽量规范使用文字,自己方便也给人以方便。
本:
《说文解字》:“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楍,古文。”。
《说文解字》:“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犹冒地而生,其下长根者是木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犹惟初太始道所立而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者是一字之范式。
木、一两范式叠加:犹一在木下以记其所出处者是本字之范式。
“本”是一在木下以记所出者。
相与比述本义:表示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如:《说文》:“本,木下曰本。”。《诗·大雅·荡》:“本实先拨。”。《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唐·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又如:水有源,木有本、本干(草木的根干)。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本宗族。如:《诗·大雅·文王》:“本支百世。”。又如:本宗(犹祖籍;本宗族)、本种(自己的种族)。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事物的根基或主体。如:《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汉· 贾谊《论积贮疏》:“今背本而趋末。”。马中锡《中山狼传》:“然墨之道,兼爱为本。”。又如:治本(从根本上加以处理)、根本(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部分)。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母金,本钱。如: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子本相侔。(子:利息,侔:相等)”。又如:亏本(损失本钱)、本钿(方言。本钱)、本银(本钱,资本)。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根源,本源。如:《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始终。”。《孟子·梁惠王上》:“盖亦反其本矣。”。唐· 韩愈《原毁》:“为是者有本有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人穷则反本。”。又如:本根(根由,根源)、本缘(佛教语。由来,缘起)、本由(根由)。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古代指农业生产。如:汉· 贾谊《论积贮疏》:“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又如:本富(指经营农业致富)、本穑(犹稼穑)、本农(农业。古以农为本)、本业(指农业)。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底本。如: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今存其本不忍废。”。又如:本文、稿本、脚本、话本、剧本、歌本。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奏章。如:本章(官员呈给皇帝的文书、奏折)、本奏(即奏本)。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书册,本子。如: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若止印三二本。”。又如:普及本、宋本、刻本、节本、合装本。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亦指作为根据的事物。如:蔡元培《图画》:“亦先有所本。”。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原来的、本来的。如:《孟子》:“此之谓失其本心。”又如:本处(原籍)、本贯(原籍)、本事(原本的事情)。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基础的,基本的。如:本纪(根本纲纪)、本根(根本)。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执掌,统辖。如:本司(分管事务的官署)、本次(指本人管辖的地方)、本兵(执掌兵权;本部军队)。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推究,推原。如: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抑本其成败之迹。”。又如:本原(推究,推本溯源)、本察(推究,探究)。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自己或自己方面的。如: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本姓曹。”。又如:本里(自己的乡里)、本宅(自己的住宅,自己的墓穴)、本乡、本市、本埠、本省、本队。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现今的。如:本日(当天)、本月(现时所在的月份、当月)。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这,那。如:宋· 沈括《梦溪笔谈》:“用芽者自从本说。”。又如:本山(此山)、本法(这项法律)、本处(此地,此处)。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用于书籍簿册。如:一本书、一本回忆录。
相与比述衍义:用于植物。表示株、棵。如:《红楼梦》:“一边种几本大芭蕉。”。又如:二十本葱。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原先,本来。如: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列子·汤问》:“本在冀州之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自言本是京城女。”。
《说文解字》:“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犹人伸张两手、两足之正面形者是大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十)数之具也。汉志。协于十。一为东西。丨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
(一:参见一画“一”)
《说文解字》:“丨,上下通也。引而上行读若囟,引而下行读若退。凡丨之属皆从丨。”。犹上下通或下上通者是丨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注》第80页:“(丨)下上通也。依玉篇。引而上行读若囟。囟之言进也。引而下行读若退。可上可下。故曰下上通。竹部曰。篆、引书也。凡字之直。有引而上、引而下之不同。若至字当引而下、不字当引而上、又若才屮木生字皆当引而上之类是也。分用之则音读各异。读若囟在十三部。读若退在十五部。今音思二切。囟之双声也。又音古本切。凡丨之属皆从丨。”。
一、丨两范式叠加:一、丨相交完备之数是十字之范式。(从一到十是基本数。以十为界开始轮回。)
大、十两范式叠加:犹兼十人之能进趋之疾者是(
)字之范式。
“夲”是兼十人之能进趋疾者。
“夲”读tāo ㄊㄠˉ。
相与比述本义:表示急速进趋。如:《说文解字》:“夲,进趣也。”(清·段玉裁·注:“趣,疾也。”)。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往来相见的样子。如:《字汇·大部》:“夲,往来见貌。”。
“夲”读běn ㄅㄣˇ。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古同“本”。
标题:毛主席的侄子:贺麓成的革命人生之路第一段:李敏在整理婚礼宾客名单时,被父亲毛主席指出漏掉了一个重要的人,引发了读者对这个人是谁以及为什么重要的好奇心。第二段:毛主席逝世后,李敏审定守灵名单时发现漏掉了自己的弟弟贺麓成,急忙要求通知他。治丧委员会迅速找到贺麓成,并他受到了毛主席的离世给予的深刻悲痛。第三段:贺麓成的身世揭示了他是毛泽覃烈士的儿子、毛主席的侄子,这个身份让人们对他的低调和成就感到震惊。
第四段:贺麓成的童年在战乱中度过,得到了母亲贺怡的保护和姐姐贺子珍的照顾。第五段:贺子珍抚养贺麓成长大,并鼓励他要成为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第六段:贺麓成努力学习,在上海交通大学取得优异成绩,并以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留苏留学生的资格。第七段: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后,贺麓成被分配到该研究院,全心投入导弹研制工作。结尾段:贺麓成的革命人生之路充满坎坷,但他始终以低调、务实的态度投身于祖国的建设。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新的时代,我们应该思考如何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精神,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贺麓成的故事引发了对个人奋斗和家族传承的思考。读者们可以分享自己对这个话题的看法和经历,并思考如何将这些优秀的传统传承下去。毛主席之侄:一位默默无闻的导弹专家贺麓成,毛主席的侄子,他的一生默默无闻,专注于导弹的研究和发展。
在中国导弹工程的早期阶段,贺麓成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导弹工程师之一,为中国自主研发导弹做出了卓越贡献。然而,他始终保持低调,不向任何人炫耀自己的身份。这篇文章将带您走进贺麓成的世界,了解他对导弹事业的无私奉献和对毛主席的深深怀念。贺麓成的入行之路并不平坦。他在1958年初加入钱学森团队之前,曾经历了一段艰苦的工作经历。然而,就在他参加工作一年后,毛主席再次想起了他。
在1959年,当李敏结婚时,毛主席发现贺麓成没有被邀请参加婚礼,立即提醒李敏:“你忘了一个很重要的人哩!你怎么没邀请你哥哥呢?你哥哥麓成也在北京,你应该邀请他来参加嘛!”这是贺麓成与毛主席第一次接触的机会。贺麓成在导弹领域的成就也是显著的。他在导弹研制过程中埋头苦干,钻研控制理论和总体综合等高深技术。他战斗在西北戈壁滩上的导弹发射基地,与同志们共同努力下,中国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中近程导弹在1964年6月29日取得了成功。
这一成功奠定了贺麓成在导弹研制工作中的地位,他被誉为新中国培养的最优秀的导弹专家之一。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毛主席对贺麓成的贡献却并不知情。贺麓成始终遵守着姨妈贺子珍的嘱咐,从未向毛主席提出见面的要求,也没有给他写过一封信。他默默地工作在一大堆文献、图纸和数据中,专心致志地研究导弹理论。直到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时,贺麓成依然忙于攻克新型导弹的研制,对这一消息毫不知情。
直到李敏在亲属守灵名单上看到没有被邀请的贺麓成,她立即提醒道:“怎么不叫我哥哥?他叫贺麓成,你们快通知他。”这才是贺麓成第一次见到大伯父毛主席。尽管见到了大伯父毛主席,贺麓成仍然保持沉默,不提自己的身份。凭借自己的能力,他成为了毛家的骄傲。后来,贺麓成在导弹事业上的贡献越来越大,他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系统第一个评上高级职称的人。即使如今已经退休,他仍然担任几家科技公司的董事长,发挥余热。
然而,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井冈山的“儿子”,也从未忘记大伯父毛主席和父亲毛泽覃。为了纪念他们,贺麓成要求他的儿子恢复本姓“毛”。贺麓成一生最大的愿望是做一个普通人,他从未向任何人炫耀过自己是毛主席的侄子。然而,他始终怀念着大伯父毛主席,以自己的方式为中国的导弹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他的人生旅程中,他展现了一个默默无闻的导弹专家的风采。回顾贺麓成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导弹事业上的辛勤付出和对毛主席的深深怀念。
他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普通人如何通过不懈努力和专注投入,在自己的领域取得突破和成就。作为读者,我们也可以从中获得启示,激励自己在自己的事业中保持专注和奉献精神。最后,我想问读者一个问题:你认为贺麓成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请在评论中分享您的想法和观点。
众所周知,古人的许多智慧,其实都隐藏在一些俗语或成语之中。
也就是说,这些俗语或成语,本质上其实就是古人经验智慧的再现,如“本性难移”这一成语,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本性难移”这一成语,到底诠释着怎样的一种智慧呢?
其实“本性难移”这一说法,出自《柳毅传书》,即:
“想他每无恩义,本性难移,着我向野田衰草残红里”
也就是说,“本性难移”所强调的是积习难改,毫无恩义可言,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即一个人本身所带有的习气很难改变,就算是表面上有所改变,也不过暂时的屈从,若是有机会或者条件成熟,一样会重新回归,甚至可以说,一个人的习气,很难从根子上彻底的断除,这就是“本性难移”所诠释的真义。
无独有偶,作为明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也是心学创始人的王阳明,自然深知这个道理,如他尽管发现自己的弟子有许多错误,但是,他却并没有直接指出错误的所在,而是让他们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也是从根子上认识到习气的难以改变之处,即:
曾有弟问王阳明:“老师既然知道我犯的错误,为什么不提醒我?”
王阳明告诉他:“我若是没有提醒你,你怎么知道自己犯了错误?”
“我犯过之后才知道”
王阳明继续说道:“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教导你们学习之法”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教为改正错误,不让错误发生呢?”
王阳明笑道:“人的习气就是如此,自己犯的错误,他人又怎么可以帮人改正得了?也就是说,自己犯的错误,唯有自己,才有可能改正自己的错误”
换句话说,王阳明的这些话,正是道出了“本性”之所以难移的本质。
更何况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唯有自己才会彻底地认识自己,也只有自己才有可能改变自己,一切外力,只不过是起到暂时的缓解作用而已,正所谓“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虽广,不渡无缘之人”,也是诠释这个道理,即你自己都不愿改变自己,就算是佛,也无法把你渡到彼岸。
而这也是为什么讲人的“本性难移”的真正原因。
当然,这一道理在其它的经典中,也有所体现,如老子的《道德经》,就曾讲“自是者不彰”,言外之意,不自是者,则彰之意。
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可以摆脱自身习气的干扰与影响,那就意味着可以做到“彰明”了。
因此,古人讲“本性难移”,所诠释是自身的习气难以改变之意。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问过蓝天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佛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柳毅传书》《道德经》《王阳明全集》
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往往是由繁入简,由难入易,而关于保生大帝的真实名讳,却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亦正亦反过程:大帝姓吴,字华基,名有两个版本,一为本(běn),二为夲(tāo),其发展趋势是由本入夲,还是由夲入本,且听本文分析,为便于描述,本文且以大帝指代保生大帝。
白礁慈济宫
大帝,生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时值陈洪进向宋太宗纳土称降,闽南漳泉两郡正式进入宋朝管辖范围。第二年,闽南在宋朝经营下即迎来区划变动,长泰县由泉州划属漳州,据笔者主观推断,在长泰县发生归属异动时,同安县也经历辖境变化,此即民间盛传“银同安换破长泰”的缘起,而大帝出生地白礁便是这次变化的发生地之一。
据青礁耆老口传,青礁在清代以前,辖境曾包含今白礁大部,其中一处便有大帝所居的吴厝,后不知何故改属临近的同安县,以至于宋代以后,但凡关于大帝信仰的起源地,或称白礁,或称青礁,各有所表,不一而同,但以地域分,大帝籍同安县白礁,当是事实。因此,保生大帝信仰在最初始的时候,便一直有两处祖庙,一为出生地白礁,二为升仙处的青礁,青礁东宫立庙,始于南宋绍兴二十一年,为青礁籍进士、尚书颜师鲁向南宋朝廷所奏请重建。
青礁慈济宫
因此,探讨大帝的名讳,须自白礁、青礁所在地溯源方可去芜存菁,白礁旧属泉州府同安县,今属漳州市龙海市,青礁旧属漳州府海澄县,今属厦门市海沧区,从政区沿革看,大帝最贴切的地方史料当以同安县、海澄县,及所在的泉州府、漳州府为最可靠来源。
一、夲(tāo)与《白礁志略》大帝,名夲(tāo)的史料依据,主要来自《四神志略》之《白礁志略》,“神姓吴,名夲(从大从十,因叨),字华基,号云衷,泉州同安积善里人”,原书中不仅明确字形为夲,且加注其音为叨,为了体现夲的既定事实,白礁志略全文凡涉及大帝名讳者,一概以“夲”字呈现,其文严谨如此。
清末泉州人杨浚所作之《四神志略》,系针对泉州土生民间信仰的收集整理,四神分别为南安的广泽尊王,同安的保生大帝,安溪的清水祖师,莆田的大上圣母(宋代以前,莆田属泉州),分辑本则以四神所在地为名,分别为《凤山寺志略》、《白礁志略》、《清水岩志略》和《湄洲屿志略》。
《白礁志略》共二卷,卷一为山川、宫庙、先茔、传略、侍从,卷二为志乘、艺文、感应、丛谈,按白礁志略序云,其内容多来自厦门人林廷璝的《吴大帝传文》,及其再引颜兰的《吴真君记》,尽管志乘中也有《福建通志》的记载,但卷一的内容主要还是采用泉州方面的说法和记录,如关于吴真人东西南北四大宫的描述,志略称白礁为南宫,后山尾为西宫,而根据海沧本地及杨志宋碑的记录,白礁应为西宫,后山尾为南宫。
白礁志略对夲(tāo)字增加读音的注记,主要为作者在搜集资料时特别关注读音与用字的区别。文中另有一处细节值得推敲,“由白礁五里至院前,即青礁,一曰赤礁,向东为东宫”,青礁的“青”在当地口语中,读音与“赤”同,如不熟悉当地习惯者,听其名必写作赤礁,看其名必读作青礁,二者皆是错误的。这种字音不同的现象在闽南地区相当普遍,呈现在纸本上的字与闽南话的读音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系统,二者并非一一对应,诚如青礁,从其出现在典籍开始,便一直以青礁面世,如与保生大帝同期的大觉禅师怀琏,便载为青礁人,而“赤礁”的叫法,则一直在当地流传。因此如以局部地区叨之音,断定大帝名为夲(tāo)也不一定是正确的。
二、本(běn)与漳泉地方志作为保生大帝信仰的发源地,同安县和海澄县同时也是保生大帝信仰的主要分布地,特别是白礁所在的积善里和青礁所在的三都,保生大帝庙宇数量稳居第一,且与第二位拉开较大的差距。在同安县和海澄县县志的宫庙、仙释等章节中,关于大帝的介绍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泉州府、漳州府府志在类似章节中也会留有适当篇幅对其描述。因此,通过比照府县志原文中大帝名讳的用字,我们可充分还原官方及修志者在当时采风的实际状况。
关于大帝的记载,往往散见于漳泉文人的文集和各类地理、方志典籍,其中年代较早、记载较为详实者当属南宋时期的两方慈济庙重修碑记,其一为漳州籍杨志为青礁慈济宫所作,其二为泉州籍庄夏为白礁慈济宫所作,二者成稿年代仅相差十余年。二碑皆已不存,唯文字见载于海澄县第一部县志中(崇祯版),该志在介绍大帝硬件、软件方面颇为用心,其内容也往往为后世方志和文章所引用。不管是崇祯版,还是康熙版、乾隆版,澄志关于大帝的名讳,均写作本(běn)。与澄志内容相仿者,康熙版、嘉靖版、光绪版漳州府志,也采纳本(běn)字,另外作为漳州府县志重要参考资料的《白石丁氏古谱》,也有大帝为其祖先抄录诗文的记载,其名讳也同样是本(běn)。
与漳系方志多列举碑记内容不同,泉系主要采用重新组织语言描述的方式,其中以同安县志的记载最全面,从康熙版、嘉庆版到版,其内容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持续增加,可见保生大帝信仰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壮大,而在这若干版本中,大帝的名讳,也与澄志一样采用本(běn)字,甚至泉州府志及附郭晋江县志,也不例外。
由此可知,大帝信仰的发源地,官方对于大帝的名讳均采用本(běn)字。
三、夲(tāo)与本(běn)的辨证论撇去方志的文字记载,单单说大帝的名讳读法,不管是夲(tāo)还是本(běn),在民间均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完全否决任何一个都是武断的。然而,就在近几十年,随着信息传递的快速普及,夲(tāo)字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如1994年东宫整理的史料中,有些地方出现吴本时,编辑者还特地增加“音滔”的注记,而影响最深者,当属互联网定义式的传播,如百度百科、头条百科等均沿用夲(tāo)的说法。如此潜移默化,以至于凡以“本”字出现的公众媒体场合,总有人情不自禁(抑或义愤填膺)的指出,此字当为生僻字夲。与青礁、白礁慈济宫的资料纷纷改为夲(tāo)的做法相反的,大帝祖籍地的安溪石门,则在新编的玉湖殿宣传资料中,为本(běn)正名,但也保留夲的说法。
在闽南的民间信仰圈子内,直呼大帝的名讳,在过去是相当忌讳的,很多老人往往称大帝为大道公或吴真人,即使是保生大帝的称呼,也是近几十年普及的产物。究其原因,盖当大帝被封为大道真人时,人们便虔诚侍奉大帝了,至于明代加封大帝之衔,则仅停留在宫庙的匾额及各类文字中,并未能改变当地人对大帝称呼的习惯。因此不管是夲(tāo)或本(běn),也不过是一代传一代,少数人信以传信的记录,真与不真,确实无法武断,接下来,仅简列若干侧证加以说明。
(一)本(běn)≥夲(tāo)
夲字,从古至今,皆是生僻字,《说文解字》解为,“进趣也,从大从十,大十,犹兼十人也”,《正韵》称其为“音叨”,二者的出处便是白礁志略对夲加注的来源。正因为夲字的不常用,其在古代用法上也可以当做是本,此即我们课本中常出现的通假字,简单说来,夲字可以是意为“进趣”的夲,也可以是本,然而本字却只能作为自己,不可当夲。这也可以解释,为何白礁志略中的夲,字形与本完全不同了。
(二)书法中的本,形似夲
不管是墨迹书法,还是碑铭用字,本字在写法上常常以夲的形式出现。现存的各类书法作品中,几乎可以肯定凡写作“夲”字模样者,皆是本字,远者如赵孟頫《定武兰亭序》,近者如的手书,之于其他大家更是不可枚举。如今,在大帝的相关碑铭中,也有不少的“夲”字,其指代为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看先入为主的意识中选择哪一个了。
赵孟頫书法《定武兰亭序》
手稿
(三)名与字的关联性
之于名字,现代的中国人只有名,没有字,这大体上是白话文运动的引申和结果。但就在以前,人们的称谓是有多重内容的,有名,有字,也可以有号,如,名为中正,字介石,此外还有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一般情况下,书香门第之家在取名用字时,往往会考虑二者寓意的相近性,如介石与中正,意思皆为不偏不倚;杜甫,字子美,甫即美。以大帝生平传说记载,其曾科举入仕,官御史职,其家定然也是以文出世,大帝的字“华基”,其意对应“本”最合适,与“夲”风马牛不相及。
(四)兄弟名讳的对仗
古人取名,也相当关注辈分和世系,同辈者往往选用同一字辈,或者相似的形、意,如朱元璋的后代,提前几百年把元素周期表做齐了。按吴氏谱载,大帝尚有一兄弟,配祀于白礁慈济宫,其名为吴根,若以“根”对照大帝的名,则是“本”无疑。
以上,从白礁志略与漳泉府县志文字记载看,古代的印刷术是可以针对夲(tāo)、本(běn)的字形作严格区别的,如果说字形混乱必然存在,那么追溯以上各典籍的作者,他们是否能够发现二字的区别?从作者群中可以发现,同、澄本地文人占有较例,甚至积善里、三都籍亦不在少数,他们对大帝的了解当不逊于今日的我们,他们是否会对一致将夲(tāo)误写作本(běn)?概率有,却是极小的。
综上,结合保生大帝信仰发源地的方志、文字演变传统及局部地区老一辈的口传资料,我们认为大帝的名讳应为本(běn),当然,该说法不完全正确,仅代表一家之言,如各位读者有不同看法或佐证资料,也欢迎留言探讨。
参考资料:
1.方文图《关于吴真人名讳的探讨》.
2.方文图《台南市兴济宫楹联与吴真人名讳的考证》
3.方文图《学甲慈济宫碑记读后》
4.萧春雷《保生大帝名姓:吴本与吴夲》
5.廖艺聪《守望海沧》
6.厦门市海沧区政协文史委员会《厦门海沧文史资料·第四辑保生慈济文化专辑》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