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公解梦

平人气象论 平人气象论原文及翻译

发布时间:2024-05-18 20:14:07作者:孤单的城来源:网友分享

平人气象论 平人气象论原文及翻译

本文目录一览:

“平人气象论”——篇名的深意及本篇的基本内容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六百五十一。(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黃帝問曰:平人何如?岐伯對曰: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日平人。平人者不病也。”——《黃帝內經·平人氣象論》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开始我们讲《黄帝内经·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这一篇。首先对篇名的深意以及本篇的基本内容对大家做一个介绍。我们知道《黄帝内经·素问》一共是八十一篇,到现在咱们讲到第十八篇,虽然速度不是很快,但是咱们每一篇学的都非常细,每一篇的意思跟大家分享的也是非常的详细,深意也跟大家揭示出来。目的是什么呢?目的是通过我们学习《黄帝内经》,学会了很多中医学的智慧。尤其是原创性思维,这些智慧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近可养生,远可以防病。这都是对我们身体有益处,同时里边我还分享了中医学的一些诊治疾病的方法,这些内容大家了解就可以,对于中医的同道,我的一些经验也跟大家分享,希望中医的同仁们,对我思想或者经验也可以借鉴。

今天我们讲的叫做《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什么叫“平人?”平人指的就是阴阳平调,气血平和,健康无病之人。中国古代对于“平”这个字非常的重视,平安,平和,平常,平指的就是阴阳平和,气血要平和,阴阳要平调,这种人就是健康之人。一旦出现了失衡就不平调了,气血也不平和,阴阳就会有盛有衰,这时候身体就出现问题,所以我们用药用的是什么呢?就是用药的阴阳偏盛之气来调整人体的不正常的阴阳偏盛之气,让它又回到正常的状态上来。回到正常的状态之后,恢复健康了之后,这些药就得逐渐减少,逐渐减少到最后撤掉,这就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患者治病治到一定程度之后,我就建议他不要天天吃了,就隔一天吃一副药,再往后就是三天吃一副药,再往后,他的身体已经不需要用通过药来调整,身体已经基本恢复健康了之后,我们就可以给他开一些茶方,让他长期泡茶喝,比如我经常用的白菊花、莲子、百合、山药等等这些药食同源的中药材进行泡茶也好,煮粥也好,让他来平调身体,让他把最后那一关再打通,这就是什么呢?这就是整个的治病的过程。

所以平人气象,平人讲的就是健康无病之人,所以中国的文字处处都透着智慧,我们通过这个“平”就知道,人体最重要是平衡。很多老年人身体都是有阴阳不平衡,所以才有病,但是人体的气血衰弱了,这是不可避免的,老人家他身体虚弱,气血衰弱,不像年轻人那么精力旺盛,但是气血衰不怕,你只要保证好平衡,身体就不会有太大问题,就能活得很久,一旦阴阳平衡失调了之后,就会出现一些疾病,甚至是重大疾病,越上了岁数越需要调整平衡,只要有一点小问题就赶紧调,把它调好了之后就没有问题了,这就是平人的意思。

平人气象的“气”指的是什么?指的是脉气,指的是脉。“象”指的是脉体形象,就是你把出来是个什么象,是弦脉,还是紧脉,还是数脉,还是迟脉,还是浮脉,还是沉脉等等,脉体有自己的形象,通过摸脉能摸出来,所以吴昆在《素问吴注》里面注解∶“平人,气血平调之人。气,脉气。象,象形也”。其实讲的非常的到位,篇名就把整个这一篇的内容跟大家进行了一个预告。

这一篇重点是强调诊病的时候要四诊合参,望闻问切,这个时候,尤其是诊脉的时候,应当以正常人的脉气和形象来衡量患者的脉象,以此相互对比,来推测病情的轻重以及预后的好坏,所以叫做平人气象。有一个参照物,参照物是什么呢?是平人。用平人来对比病人的脉象,以此来判断。马莳在《注证发微·卷五》里边讲∶“详论平人病人脉体气象,故名篇。”马莳就认为这一篇重点是讲的平人和病人的脉体气象。《素问直解》里边讲∶“遇时平人之脉,当以病脉死脉参之,遇时病脉死脉,当以胃脉准之。五脏四时之脉,皆以胃气为本,盖五脏之气生于胃,而胃腑之气生于水谷也。”《素问直解》这句话翻译的就特别准确了,他说怎么对比出平人之脉?正常人把脉把的时间长了之后,你把那些有问题的人的脉一把就把出来了,为什么?对比比较明显。

正常人的脉气非常柔和,沉取有力,浮取还不是特别上浮,也不弦,也不紧,也不快,也不慢,脉象非常好。有的人脉象特别紧,把脉就感觉好像摸到琴弦,有的人的脉象又细又沉,手腕还凉。上一篇我们讲的,需要使劲按,都快按到骨头了,脉才摸着,这是什么?这就是阴寒之气,气血虚寒,这种情况。还有的人,你手一搭上,感觉这个脉绷手,这个特别浮,但是沉取还无力,这种人可能就是表证,但是内脏空虚。

总而言之,对病脉把的越多就越敏感。所以有的人说把脉是不是需要很长时间,根据医生的经验来判断,有的需要仔细斟酌,因为有的人身体病情非常复杂,身体又敏感,就需要仔细斟酌。有的人病位比较轻浅,病情特别单一,一把脉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要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素问直解》里边讲的,如果要参考这些异常的脉,尤其是非常重的脉,像病脉、死脉之类,当以胃脉准之,这一篇详细讲什么叫胃脉,胃脉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因为四时五脏之气皆以胃气为本,五脏之气生于胃,为什么生于胃呢?因为胃腑之气生于水谷,也就是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把脾胃之气养好了之后,身体胃脉就特别明显,就是胃神根的这个胃。胃明显了之后,说明这个人底气是有的,所以治起来就容易。有的人胃脉不足,治起来就麻烦。

这一篇的内容主要是讲医者要用正常的呼吸来测定患者的脉搏、至数的方法,并且提出了平人的气息至数以及脉象和气息异常变化所主的疾病。脉中要是有胃气,或者是无胃气。通过这个来判断预后的良好,还是预后的凶恶。胃气有无多少来分四时五脏的平脉、病脉、死脉,以及现在的疾病以及预后的疾病。

同时本篇还讨论了虚里的触诊方法还有原则以及它的部位、诊断意义等等。寸口部的脉有短长、促沉、滑坚这些脉以及主病。我们诊脉的时候需要跟尺肤脉进行合参,当然现在尺肤脉非常少了,但是也有一部分医生在用。还讲到水肿、黄疸这些疾病的临床特征,以及女性怀孕之后的脉象的特点。还有一个就是真脏脉,真脏脉出现之后,它的预后是什么样子的,以及脉要是逆四时的表现,以及我们诊出来这样的脉,它的意义是什么?真脏脉的含义和诊断意义,还有五脏的平脉、病脉,还有死脉,它的脉体的形象,这一篇都进行了讨论,同时还强调了四时五脏之脉,皆以胃气为本,因此阐明胃气在这个人体,在无论是生理功能,还是病理变化当中的重要地位。

我们都知道,《黄帝内经》特别重胃气,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金元四大家当中,李东垣也特别重视胃气。从东垣之后,宋元以降,到了明清,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胃气,无论是陈修园、张景岳、黄元御、俞嘉言这些大家,他们在临床上都非常重视的胃气,为什么呢?古人认为胃就是本,本足了之后,身体自动就好,得了病之后,人也吃不下饭,日渐消瘦,慢慢的越来越虚弱,身体就越来越差,如果这个人虽然得了病,但是能吃能睡,精气神还很足,你就知道这个病比较轻,稍微用药,用针灸,这种方法稍微一调整就好了,因为他气特别足。有的人得了病之后就不爱吃饭,你像我们看到很多肿瘤患者,他就是一个消耗性疾病,得了肿瘤之后,尤其是恶性的,身体越来越消瘦,浑身越来越没劲,这实际上某种意义上就说明病气伤了后天之本。反过来,我们要是平时保障脾胃的强健,气血运化特别好,气血生化特别足,就说明这个人比较健康,身体就会非常强壮,就会预防很多疾病。所以在这里一定要强调一点,这一篇也强调了胃气,保胃气。

在这里再强调一下,我们生活中饮食要吃温暖的食物,不要吃凉的寒的,尤其是过了中年之后,要经常吃凉的寒的,可能就会落下胃寒这种病。万病的生于寒,所以这里很重要。第二个就是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过凉、过辣、过麻的,这些刺激性的食物要少吃,饮食要以清淡为准。(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第三就是每顿饭吃的适量,吃到七成饱六成饱,不要吃的太撑,但是你吃不饱也不行,我说的量是量适,适量什么感觉呢?就是你吃好了之后不会撑,但是也不会饿,是这种状态。很多人实际上吃的特别撑,这对脾胃也有损伤,尤其是小孩,每顿饭吃特别撑,就会出现一个病叫做疳积,积食对胃的损伤非常大,需要通过捏脊,甚至是吃一些小的药方进行调理才能调好,所以讲到这里就跟大家叮嘱一下。以上就是《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篇名的含义以及这一篇的主要内容。

好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次课再见。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六百五十一。(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