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水知识

赖春风个人简介 赖春风少将任职情况

发布时间:2024-05-17 03:20:37作者:旧事重提来源:网络

赖春风个人简介 赖春风少将任职情况

本文目录一览:

这位开国少将的籍贯非常特殊,临终前说要安葬在井冈山烈士陵园

在近代军史上,井冈山的地位无疑非常重要,作为中国革命的红色圣地,共走出了56位开国将帅,包括5位元帅、3位大将、15位上将、21位中将、12位少将。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这56位开国将帅中,只有一位是井冈山当地人,换句话说,在总共1614位开国将帅中,也只有这一位是井冈山人。

这个人,名叫赖春风,1955年授开国少将。

赖春风1913年出生于江西井冈山市(原宁冈县),祖上世世代代都是贫农,而且赖春风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相继去世了,只剩下他一个人无依无靠,只能去给地主家放牛为生。

有一天,赖春风放牛的时候,一头牛不小心摔下山崖,摔死了,赖春风吓坏了,回去肯定要遭到毒打。正在他惶恐不安的时候,正巧袁文才率领着赣西农民自卫军在这里征兵,于是赖春风就报名参加了这支队伍,那年还只有15岁,就当了个小传令兵。

当时,主席刚上井冈山不久,经常到各个乡村去考察,了解民间疾苦,不过,他是湖南人,对井冈山一带不熟悉,就找宁冈县委书记龙超清,给他找一个向导,龙超清就推荐了赖春风。

赖春风虽然还只是个15岁的毛头小子,但他却牢牢地记住了主席当年演讲的话,晚年时在他的著作《毛委员唤醒井冈山》一书中,还详细记录了主席到宁冈县塘南村的一段讲话:“我们穷人不姓穷,富人也不姓富,穷人受苦难是因为有恶霸地主和土豪劣绅的压迫剥削,只要我们穷苦人团结一条心,把地主豪绅推翻,我们就能过上好日子!”

主席的这段话,让赖春风感触非常大,从此更加坚定了参加革命的决心。

赖春风的革命斗争经验非常丰富,参加过井冈山的历次反“围剿”斗争,后来又转入红六军团参加了长征,从此成为王震将军麾下的一员爱将。在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赖春风也参加了许多著名战役,比如保卫延安、中原突围、淮海战役等等,身经百战,立功无数。

1955年授衔时,赖春风担任广州军区副参谋长,被授予少将军衔。

那么,作为中国革命早期最重要的根据地,井冈山地区为什么只出了一位开国将军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井冈山地区的红军,大部分都来自袁文才、王佐的农民自卫军,袁文才被错杀后,大批井冈山籍的红军指战员要么被杀,要么解散,剩下一部分被编入董振堂的红五军团,后来该军团又在西征战役中几乎全军覆没。

第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军占领了中央苏区,对留守井冈山的红军军民进行了残酷的。到1949年,解放军重回井冈山时,这个曾经12万人的县城,只剩下了3万人,可以说,井冈山人民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正是这两个主要的原因,造成了建国后只剩下一位井冈山地区的开国将军,另外还有一位大校,叫谢中光。

正因为如此,赖春风将军对井冈山怀有很深的感情,1993年去世后,家人根据他的遗愿,将其骨灰安放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最后再简单介绍一下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这座烈士陵园建于1987年,位于井冈山市茨坪景区的北岩峰上,上山的台阶分为两组,第一组共49级,象征着新中国1949年成立,第二组共60级,寓意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60周年(到1987年陵园建成)。

这座烈士陵园建成后,陆续迁葬了很多革命先烈的骨灰,比如陈毅、杨得志、陈士榘、李聚奎、滕代远、谭震林、赖春风、谢中光等等,已经成为当地一个著名的红色纪念场所。

毛主席心中之痛:为何1955年授衔时,井冈山籍将领只有一个?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在以毛主席为首的领导下,我党建立起的第一个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对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组织评价很高,认为这块根据地的成功建立,不仅证实了党组织正确的道路,而且还指明革命胜利的关键,那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

1980年,任中纪委常务书记的黄克诚,进一步指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党史上的重要性,他说:“井冈山的红旗不倒,代表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和希望,关系重大,大家看到还有一支武装力量能够站住脚,这就使许多员在大革命失败后极端险恶的情况下,受到了很大鼓舞,增强了革命的信心。”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我党历史上占据如此重要地位,而这一切,都是毛主席一手所带出来的,按照道理来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既然是我党土地革命的“最原始地区”那么从这里走出的开国元勋,肯定会不少。

事实上,从井冈山走出的开国元勋确实不少,但是要说到真正的井冈山籍开国将领,却是只有一个,

1955年授衔,井冈山只出了一位开国少将赖春风,这件事,也成为了毛主席心中永远的痛。

那么,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1927年9月秋收起义失败后,毛主席率部向井冈山运动,此时驻扎在井冈山的,是袁文才,王佐两支部队,其中,袁文才是党员,他的思想,要比王佐觉悟的更高。

袁文才此时虽然是员,但是面对毛主席率领大部队来井冈山,他还是有些抵触的,他甚至认为毛主席是来“抢地盘”来了,那个时候,袁文才思想还是有些“绿林好汉”式。

毛主席在井冈山的得力助手何长工,曾回忆道,部队抵达宁冈时,前委专门召开会议,要如何对待袁文才,王佐两人。

有人拍着桌子说王佐,两人不过几十条枪,没什么可怕的,直接将他们包围缴械就行,毛主席听后当即提出了批评,他说,部队不能上来就和袁文才,王佐发生交火,最好的办法是团结、改造他们。

在毛主席的耐心说服下,前委同志表示同意,随后,毛主席给袁文才写信,表示自己愿意和他们两人共同建立红色革命根据地。

袁文才拿到信后,有些担忧,他就婉拒了毛主席,称:敝地民贫山瘠,犹汪池难容巨鲸,片林不栖大鹏,贵军驰骋革命,应另择坦途。

毛主席拿到信后哈哈大笑,觉得袁文才确实颇有“侠客”之风,但是他知道,此时要想发展革命,井冈山是最好的地点,所以,他给送信的两人一人一把部队最好的短枪,表示诚意。

袁文才听到传话人后,内心虽然仍然有些捉摸不定,但是他还是同意了和毛主席见一面。

几日后,毛主席只带了6个人,便来到了两人约着见面的地点,袁文才见毛主席只带了几个人,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他唯恐毛主席带人打他的突击。

而毛主席的做法,让袁文才对他的最初印象,好了很多,而两人经过相谈后,毛主席又决定送给袁文才一百条枪,这让袁文才更是大吃一惊,他的部队,还没有这么多枪呢,与此同时,袁文才也明白,毛主席是真心实意来和自己合作,一同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所以,他也送给了毛主席1000大洋,真诚的表示同意。

1000大洋的价值肯定比不上100条枪,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这100条枪却是发挥了它们本身的价值,不仅使得毛主席获取了袁文才的信任,还使得中国革命在当时,最终有了一个落脚点。

袁文才同意毛主席率部进井冈山,与此同时,他给兄弟王佐也写了封信,表明毛主席的诚意:毛部是真正为为穷人谋利益的军队,毛之为人,慷慨大义,学识超人,极可信赖……盼弟深明事理,同助大业。

后来毛主席见了王佐,也送给了他70条枪,这个礼物也让王佐喜出望外,他当即表示愿意接受的领导。

至此,井冈山的两位“山大王”便被毛主席给“收服”了,后来,袁文才,王佐两人想要毛主席派人去给自己的部队练兵,毛主席也没拒绝,当即派了徐彦刚、游雪程、陈伯钧帮助袁部练兵,又派何长工去改造王佐部队。

事实证明,这四人将毛主席交给他们的任务,胜利的完成了,袁文才,王佐两支部队经过改造,完全成为了人民军队,1928年“朱毛会师”,红四军成立,两人的部队被整编为了三十二团,袁,王两人分别为正副团长,至此,袁文才和王佐两人完成了自己人生的“华丽转身”

虽然在此之前,袁文才,王佐两人曾经当过土匪,但是他们遇到毛主席后,就完全变了,成为了为人民解放事业而努力奋斗的同志。

在井冈山,袁文才,王佐两人对毛主席非常信服,无论毛主席给他们下达什么样的指令,两人总是想方设法的去完成。

只是让众人想不到的是,袁文才,王佐两人为人民而奋斗的时间,却仅仅只有三年。

1929年,敌人加大了对井冈山的“围剿”,为了突出重围,毛主席率领红四军主力部队出击赣南,袁文才,王佐两人留在了井冈山。

当时在边区有个特委,特委有领导人对袁文才,王佐两人很是不喜欢,认为他们土匪出身,对革命队伍影响很大,甚至特委在给中央写信时,白纸黑字的称袁文才,王佐两人为土匪部队。

对于边界特委的汇报,中央很重视,随即派彭清泉作为特派员来井冈山调查,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彭清泉此人是老党员,他来到井冈山后,听从了边界特委对袁文才,王佐两人的评价,所以,对袁文才,王佐两人,他一开始也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正是由于彭清泉没有仔细的调查,他直接召开了边界特委,赣西特委,红五军军委一同参加的会议,表明要通过武力,解决袁文才, 王佐二人。

时任红五军军长的彭德怀,也没有经过调查,直接同意了彭清泉与特委的话,并派出部队协助他们。

就这样,袁文才,王佐两人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袁文才,王佐两人被冤杀,毛主席得知消息后,很是悲痛,他当即断定:“这两个人杀错了。”

可是木已成舟,他也没办法了,而这件事,也成为了彭德怀一生的憾事。

除此之外,随着袁文才,王佐两人被冤杀,他们麾下的部队也开始对革命进行了反击,敌人趁此机会,占领了井冈山。

至此,因为袁文才, 王佐两人的被杀,我党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就这样失去了。

袁文才,王佐两人部队的战士,大多数都是井冈山籍,而随着两人被冤杀,他们的部下也四处逃离。

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在1955年授衔时,真正的井冈山籍将领只有一位,就是赖春风少将,这件事,也成为了毛主席心中永远的痛。

新中国成立后,袁文才、王佐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两人终于“盖棺定论”

纵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袁文才,王佐两人的努力,他们被冤杀,是错误,但是他们为革命所立下的功劳,不会被抹去,会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