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水知识

镇水神兽趴蝮(镇水神兽)

发布时间:2024-05-17 08:26:38作者:气宇轩昂来源:用户分享

镇水神兽趴蝮(镇水神兽)

本文目录一览:

神兽镇水古俗相传!正阳桥镇水兽的由来,与明初都城北迁有关

  前不久,在前门步行街北端东侧发掘出土了石雕镇水兽,激发了广大市民与文史爱好者的兴趣。北京市文物局负责考古发掘的专家认为,“此次发现的镇水兽,初步判断位于正阳桥东南侧,推测为明代遗存。”虽然其出处仍未找到确切记载,有待进一步考证,但追溯其文化渊源,镇水兽在中国古代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正阳桥下设置镇水兽,更与明初都城北迁等事件密切相关。

万宁桥东侧南岸现存镇水兽,可能为后来重修时补配,但其形制应源于元代。

清乾隆三十二年徐扬绘《京师生春诗意图轴》(局部)中的正阳桥。此次镇水兽的出土地点,即在图右下角附近。

正阳桥东南角最新考古出土的明代镇水兽。

  神兽镇水 古俗相传

  在古代,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低下,面对泛滥肆虐的洪涝灾害,束手无策的古代先民只能对天长叹,祈求神灵保佑。在厌胜思想等因素影响下,人们修筑堤坝、水渠、运河、桥梁等水利设施时,往往会设置各种各样的镇水神兽,以求抵御洪水侵害。这一文化传统,大概从神话中的“大禹治水”时期就开始萌发了。传说大禹每治理一处水患,必铸一头铁牛沉入水底,以压制水怪,确保后世安澜。先秦时期李冰在蜀地开凿都江堰时“刻石立作五犀牛”。黄河蒲津渡口的唐元铁牛、颐和园廓如亭岸边的清代铜牛,都是中国古代镇水文化绵延不绝的产物。

  据学者研究,各地曾设置过各种用于镇水的神兽。如河北沧州旧城的铁狮子,当地人称“镇海吼”。云南昆明的安澜亭内,采用“其形似牛,独角伏地”的铜犴(hān,一种角横生的大型驼鹿),“以镇水怪”。

  万宁桥下 置兽护航

  北京古称“苦海幽州”,经常受到大小水灾的侵扰。因此北京内外的许多水利设施,都设置过镇水兽,如朝阳区的黑桥、通州区的永通桥、运河上的庆丰闸等。其中最典型的,是北中轴线万宁桥下的镇水兽。虽历经岁月侵蚀,四只纹路清晰、雕刻精致的镇水兽,仍似吸盘紧紧趴伏在万宁桥东西两岸的河沿石岸上。神兽表情威严,龙头、龙角、龙鳞、龙爪,栩栩如生,似乎时刻准备对付上涨的河水。

  万宁桥始建于元代,桥下两岸的镇水兽当于石桥修造时所置。老北京素有“水淹北京城”的传说,说的就是万宁桥下有“北京城”三字石柱,积水潭的水位一般在“城”字上下。若遇大雨,桥下水面漫过“北京”两字,那整个北京城就要遭受水灾了。积水潭为元大都漕运的关键位置,人们于万宁桥下置放镇水兽,意在趋利避害,确保漕运畅通。与万宁桥下的镇水兽一样,中轴线正阳桥下新出土的明代镇水兽,也有重要意义,其与明初都城北迁等重大史事密切相关。

  环河护都 正阳为首

  北京市文物局公布的资料显示,正阳桥出土的镇水兽由完整青石雕凿而成,四肢及肚皮紧贴地面,背上披有鳞甲,长尾回蜷,原来很可能位于正阳桥下东南桥台的燕翅上。这是古代桥梁放置镇水兽的常见部位,其造型亦符合元明时期镇水兽的典型特征。不过将其与万宁桥下现存的镇水兽相比较,不论材质还是雕刻,均大为逊色。这或与正阳桥初建时工程繁多、材料紧张有一定关系。

  明初正阳桥的建造,是都城北迁、北京城营建的组成部分。朱棣以“靖难之役”夺取帝位后,随即做出将都城北迁的重大决策。这极大影响了北京历史的发展进程,北京的城市建设也由此进入新的阶段。

  根据《明实录》等史料记载,明初对正阳桥的修建前后经历了三个时期。先是永乐十七年(1419年)十一月,明成祖命“拓北京南城”,即将南城墙自今一线南移至正阳门一线。这是迁都前夕城墙的重大变动,明代前期的北京城市格局,由此定型。城外环城的护城河,亦当挖筑于此时。但永乐年间营建事务繁多,南部城墙、城门及护城河的移建都较为简陋,如各门外护城河上的桥梁,即为具有临时意义的木桥。这是明代正阳桥的第一次建造,其具体规制如何,是否已经置放镇水兽,史料未见记载。

  第二次修建在宣德五年(1430年)六月,明宣宗下令“修正阳门桥梁”。此时北京已成为事实上的都城,但宣宗仍未明令废止其父将北京恢复为“行在”的谕令,故而此次可能仅对被雨水冲刷的正阳门桥梁进行修补,并未有根本性改造。第三次修建则到了将北京最终确定为都城的正统初年。宣德十年(1435年),明英宗继位,再次恢复北京的都城地位,城门、桥梁等方面的修缮随之全面展开。

  正统元年(1436年)十月,英宗命太监阮安、都督同知沈清会同工部尚书吴中等人,率军夫“修建京师九门城楼”。次年春天逐渐开工,到当年十月,京城门楼以及门外桥梁的修理即告完成。据记载,九门前原有的木桥,也都改建为坚固的石桥。这次修建极富象征意义,竣工之际,英宗还特地派遣官员,祭谢司工神与都城隍神。

  此后正阳桥历经明清,在不同时期续有修葺,但桥台、桥墩等基础设施未再有大的变动。因而桥下燕翅上的镇水兽,当成于桥梁创建之初的明代前期。虽然正阳桥改建为石桥的时间是在正统二年,但也不排除此前永乐年间建造木桥即已打好桥基,并置放镇水兽的可能。而且出土的镇水兽造型相对简陋,与正统年间重修时意在“焕然金汤巩固,足以耸万国之瞻”的主旨亦不尽合。故综合而言,虽然永乐、宣德、正统三次修建正阳桥时皆可能置放,但镇水兽成于永乐年间的可能性似乎要更大一些。其最晚时间,则不会晚于正阳石桥改建成功的正统二年(1437年)。

  由上可见,正阳桥下新出土的镇水兽,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正是明初迁都之际营建北京城的历史见证。正阳桥下的护城河为环绕都城开凿的人工河道,坡度相对平缓,水流对河岸、桥梁的冲击也不及自然形成的大江大河,因而明初在正阳桥下设置镇水兽,固然不无卫护正阳御桥、保障京南御道的直接用意,但其重点更在于与城北中轴线万宁桥下的元代镇水兽遥相呼应,共同禳除护城河水对于整个都城安全的威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考古专家认为,正阳桥下的镇水兽重见天日,虽然具体出处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但不论出自哪里,这件镇水兽都具有非常高的文物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北京中轴线上重要的“物质实证”。

  (作者单位: 北京市社科院历史所)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 郑永华

流程编辑 吴越

神兽镇水古俗相传!正阳桥镇水兽的由来,与明初都城北迁有关

  前不久,在前门步行街北端东侧发掘出土了石雕镇水兽,激发了广大市民与文史爱好者的兴趣。北京市文物局负责考古发掘的专家认为,“此次发现的镇水兽,初步判断位于正阳桥东南侧,推测为明代遗存。”虽然其出处仍未找到确切记载,有待进一步考证,但追溯其文化渊源,镇水兽在中国古代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正阳桥下设置镇水兽,更与明初都城北迁等事件密切相关。

万宁桥东侧南岸现存镇水兽,可能为后来重修时补配,但其形制应源于元代。

清乾隆三十二年徐扬绘《京师生春诗意图轴》(局部)中的正阳桥。此次镇水兽的出土地点,即在图右下角附近。

正阳桥东南角最新考古出土的明代镇水兽。

  神兽镇水 古俗相传

  在古代,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低下,面对泛滥肆虐的洪涝灾害,束手无策的古代先民只能对天长叹,祈求神灵保佑。在厌胜思想等因素影响下,人们修筑堤坝、水渠、运河、桥梁等水利设施时,往往会设置各种各样的镇水神兽,以求抵御洪水侵害。这一文化传统,大概从神话中的“大禹治水”时期就开始萌发了。传说大禹每治理一处水患,必铸一头铁牛沉入水底,以压制水怪,确保后世安澜。先秦时期李冰在蜀地开凿都江堰时“刻石立作五犀牛”。黄河蒲津渡口的唐元铁牛、颐和园廓如亭岸边的清代铜牛,都是中国古代镇水文化绵延不绝的产物。

  据学者研究,各地曾设置过各种用于镇水的神兽。如河北沧州旧城的铁狮子,当地人称“镇海吼”。云南昆明的安澜亭内,采用“其形似牛,独角伏地”的铜犴(hān,一种角横生的大型驼鹿),“以镇水怪”。

  万宁桥下 置兽护航

  北京古称“苦海幽州”,经常受到大小水灾的侵扰。因此北京内外的许多水利设施,都设置过镇水兽,如朝阳区的黑桥、通州区的永通桥、运河上的庆丰闸等。其中最典型的,是北中轴线万宁桥下的镇水兽。虽历经岁月侵蚀,四只纹路清晰、雕刻精致的镇水兽,仍似吸盘紧紧趴伏在万宁桥东西两岸的河沿石岸上。神兽表情威严,龙头、龙角、龙鳞、龙爪,栩栩如生,似乎时刻准备对付上涨的河水。

  万宁桥始建于元代,桥下两岸的镇水兽当于石桥修造时所置。老北京素有“水淹北京城”的传说,说的就是万宁桥下有“北京城”三字石柱,积水潭的水位一般在“城”字上下。若遇大雨,桥下水面漫过“北京”两字,那整个北京城就要遭受水灾了。积水潭为元大都漕运的关键位置,人们于万宁桥下置放镇水兽,意在趋利避害,确保漕运畅通。与万宁桥下的镇水兽一样,中轴线正阳桥下新出土的明代镇水兽,也有重要意义,其与明初都城北迁等重大史事密切相关。

  环河护都 正阳为首

  北京市文物局公布的资料显示,正阳桥出土的镇水兽由完整青石雕凿而成,四肢及肚皮紧贴地面,背上披有鳞甲,长尾回蜷,原来很可能位于正阳桥下东南桥台的燕翅上。这是古代桥梁放置镇水兽的常见部位,其造型亦符合元明时期镇水兽的典型特征。不过将其与万宁桥下现存的镇水兽相比较,不论材质还是雕刻,均大为逊色。这或与正阳桥初建时工程繁多、材料紧张有一定关系。

  明初正阳桥的建造,是都城北迁、北京城营建的组成部分。朱棣以“靖难之役”夺取帝位后,随即做出将都城北迁的重大决策。这极大影响了北京历史的发展进程,北京的城市建设也由此进入新的阶段。

  根据《明实录》等史料记载,明初对正阳桥的修建前后经历了三个时期。先是永乐十七年(1419年)十一月,明成祖命“拓北京南城”,即将南城墙自今一线南移至正阳门一线。这是迁都前夕城墙的重大变动,明代前期的北京城市格局,由此定型。城外环城的护城河,亦当挖筑于此时。但永乐年间营建事务繁多,南部城墙、城门及护城河的移建都较为简陋,如各门外护城河上的桥梁,即为具有临时意义的木桥。这是明代正阳桥的第一次建造,其具体规制如何,是否已经置放镇水兽,史料未见记载。

  第二次修建在宣德五年(1430年)六月,明宣宗下令“修正阳门桥梁”。此时北京已成为事实上的都城,但宣宗仍未明令废止其父将北京恢复为“行在”的谕令,故而此次可能仅对被雨水冲刷的正阳门桥梁进行修补,并未有根本性改造。第三次修建则到了将北京最终确定为都城的正统初年。宣德十年(1435年),明英宗继位,再次恢复北京的都城地位,城门、桥梁等方面的修缮随之全面展开。

  正统元年(1436年)十月,英宗命太监阮安、都督同知沈清会同工部尚书吴中等人,率军夫“修建京师九门城楼”。次年春天逐渐开工,到当年十月,京城门楼以及门外桥梁的修理即告完成。据记载,九门前原有的木桥,也都改建为坚固的石桥。这次修建极富象征意义,竣工之际,英宗还特地派遣官员,祭谢司工神与都城隍神。

  此后正阳桥历经明清,在不同时期续有修葺,但桥台、桥墩等基础设施未再有大的变动。因而桥下燕翅上的镇水兽,当成于桥梁创建之初的明代前期。虽然正阳桥改建为石桥的时间是在正统二年,但也不排除此前永乐年间建造木桥即已打好桥基,并置放镇水兽的可能。而且出土的镇水兽造型相对简陋,与正统年间重修时意在“焕然金汤巩固,足以耸万国之瞻”的主旨亦不尽合。故综合而言,虽然永乐、宣德、正统三次修建正阳桥时皆可能置放,但镇水兽成于永乐年间的可能性似乎要更大一些。其最晚时间,则不会晚于正阳石桥改建成功的正统二年(1437年)。

  由上可见,正阳桥下新出土的镇水兽,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正是明初迁都之际营建北京城的历史见证。正阳桥下的护城河为环绕都城开凿的人工河道,坡度相对平缓,水流对河岸、桥梁的冲击也不及自然形成的大江大河,因而明初在正阳桥下设置镇水兽,固然不无卫护正阳御桥、保障京南御道的直接用意,但其重点更在于与城北中轴线万宁桥下的元代镇水兽遥相呼应,共同禳除护城河水对于整个都城安全的威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考古专家认为,正阳桥下的镇水兽重见天日,虽然具体出处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但不论出自哪里,这件镇水兽都具有非常高的文物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北京中轴线上重要的“物质实证”。

  (作者单位: 北京市社科院历史所)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 郑永华

流程编辑 吴越

女子大雨造谣被罚 “镇水神兽”是什么?真的能显灵?

【女子大雨造谣被罚】东北网7月13日讯 女子散播“镇水神兽被挖出导致成都连年大雨”谣言被成都市公安局青羊区分局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神兽来历:

2013年1月8日天府广场旁发掘出“千年石兽”是犀还是象?是属于唐代还是秦汉?是门神瑞兽还是治水所用?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的工作人员对“石兽”进行现场初步清理,来自川内的多位重量级考古专家也来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神兽身材高大,高约2米、长3米多,据初步估计重达到了8吨。值得一提的是,它整个头部长度几乎有身长的三分之二,因此,现场很多工作人员一时也说不清它到底是个什么动物。

2013年7月8日,四川等地连续几天暴雨,连发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各大网友称是与年初挖出镇水神兽有关,但是这一切都是各界人士的谣言,没有得到证实,我们不能相信谣言,一切等待专家们证实这一说法。

据称,这件文物是2013年初,在成都天府广场一则四川大剧院工地挖出的。故事还联系上了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李冰,据说他在修建都江堰时,曾下令雕刻石犀作为镇水石神。还有记者针对此事,采访了四川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林向。这位教授回复“地下埋的石器是镇河流的水,不管天上的水,就算这是个灵物,也跟现在暴雨成灾无关,请大家放心。”

澄清谣言:

“‘镇水神兽’被挖引发四川暴雨成灾”的言论在网上流传。2013年7月11日,四川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林向表示,这样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此前出土的石兽与当前天气变化没有任何关系。

林向说,根据历史史记分析,他个人偏向认同该石兽是李冰治水时埋下的镇水之物。“但地下埋的石器是镇河流的水。”“镇水神兽并不是一直都在天府广场那,现在放到博物馆里供起来,是归位。”林向说,镇水神兽不止一个,历史上陆续都有发现,“这个跟天气变化没有关系。”

正阳门桥下镇水兽是何方神圣

  前段时间,多家媒体刊登了正阳桥出土一具石雕镇水兽的报道。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对这个报道倍感亲切。报道中提到,经专家考证,这只镇水兽迄今已有六百余载,是明永乐年间正阳桥由木桥改建为石桥时置放于此的。它与中轴线上万宁桥下的元代镇水兽遥相呼应,更是明初迁都之际营建北京城的历史见证。

  这只青石雕凿的神兽俯卧在雁翅石条上,身长三尺,体型魁岸,四脚与肚皮贴地,背披鳞甲,长尾回蜷,双目圆睁,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其俯卧之态看似懒洋洋,但双目专注,似乎紧盯着水面,随时准备对付上涨的河水。凡观者无不心生敬畏之情。

  古人畏水如虎。对泛滥肆虐的洪水,束手无策的先民只能对天长叹,祈求神灵佑护。于是,人们在修堤筑坝、建桥疏河时,往往设置镇水兽,以求抵御洪水侵害。此习俗大概始于大禹治水。据说大禹每治理一处水患,必铸一铁牛沉入水底,以压制水怪,确保后世安澜。后来,先民在桥上设置镇水兽,甚至还会在桥四方的雁翅上各置一尊水兽。

  不过,并非所有的桥都有镇水兽。北京现存的二百多座桥,有水兽者并不多。目前可知,中轴线上的万宁桥、正阳桥以及朝阳区的黑桥、通州区的永通桥等桥有此设置。

  镇水兽是俗称,它的本名叫蚣蝮,乃是龙的大儿子。民间有“龙生九子不成龙”一说。龙九子相貌各异,禀性迥然,爱好大不同。原因是龙的九个儿子不是一个妈。龙与牛配生麒麟,与猪配生大象。而蚣蝮是龙与鳄鱼交合所生。它还有个别名叫“避水兽”。传说中避水兽的长相是狮头、龙口、虎爪、牛尾,驭之可上天入海。《西游记》中牛魔王的坐骑“避水金睛兽”,是镇水兽修炼多年的老前辈。

  在传统文化的记载和描述中,蚣蝮的头像龙,比龙扁些。头上长有一对犄角,身上、四条腿和尾巴上皆有龙鳞。它常年在水中戏耍,故水性极好。它的最大能耐是有镇水之功,可让江河“少能行船,多不淹禾”。相传远古时,蚣蝮的祖先因触犯天条,被贬下凡,被压在巨大而沉重的龟壳之下,罚其看守运河一千年。千年后蚣蝮脱离龟壳,终获自由身。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它护河有功,便依其形貌雕成石像置于河畔,以镇住河水。人们在修桥时,也会把镇水兽的石雕置于桥头或桥身,同样是为了镇消水患,守护一方。不知何时,因其嘴大和肚子里能盛水,又把它的头像放在建筑物的排水口上。在故宫、天坛等宫殿群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千百年来,无论是江南,还是北国,凡江河易泛滥的江岸、桥侧或坝上,多见镇水神兽。诸如都江堰的牛犀,黄河岸的唐元铁牛,明代所雕独角朝天的黄河镇河铁犀,清代乾隆下旨铸造的荆江铁牛,还有濒临渤海的沧州铁狮子,都是闻名天下、至今犹在的镇水兽。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舒培华

流程编辑 吴越

神兽镇水古俗相传!正阳桥镇水兽的由来,与明初都城北迁有关

  前不久,在前门步行街北端东侧发掘出土了石雕镇水兽,激发了广大市民与文史爱好者的兴趣。北京市文物局负责考古发掘的专家认为,“此次发现的镇水兽,初步判断位于正阳桥东南侧,推测为明代遗存。”虽然其出处仍未找到确切记载,有待进一步考证,但追溯其文化渊源,镇水兽在中国古代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正阳桥下设置镇水兽,更与明初都城北迁等事件密切相关。

万宁桥东侧南岸现存镇水兽,可能为后来重修时补配,但其形制应源于元代。

清乾隆三十二年徐扬绘《京师生春诗意图轴》(局部)中的正阳桥。此次镇水兽的出土地点,即在图右下角附近。

正阳桥东南角最新考古出土的明代镇水兽。

  神兽镇水 古俗相传

  在古代,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低下,面对泛滥肆虐的洪涝灾害,束手无策的古代先民只能对天长叹,祈求神灵保佑。在厌胜思想等因素影响下,人们修筑堤坝、水渠、运河、桥梁等水利设施时,往往会设置各种各样的镇水神兽,以求抵御洪水侵害。这一文化传统,大概从神话中的“大禹治水”时期就开始萌发了。传说大禹每治理一处水患,必铸一头铁牛沉入水底,以压制水怪,确保后世安澜。先秦时期李冰在蜀地开凿都江堰时“刻石立作五犀牛”。黄河蒲津渡口的唐元铁牛、颐和园廓如亭岸边的清代铜牛,都是中国古代镇水文化绵延不绝的产物。

  据学者研究,各地曾设置过各种用于镇水的神兽。如河北沧州旧城的铁狮子,当地人称“镇海吼”。云南昆明的安澜亭内,采用“其形似牛,独角伏地”的铜犴(hān,一种角横生的大型驼鹿),“以镇水怪”。

  万宁桥下 置兽护航

  北京古称“苦海幽州”,经常受到大小水灾的侵扰。因此北京内外的许多水利设施,都设置过镇水兽,如朝阳区的黑桥、通州区的永通桥、运河上的庆丰闸等。其中最典型的,是北中轴线万宁桥下的镇水兽。虽历经岁月侵蚀,四只纹路清晰、雕刻精致的镇水兽,仍似吸盘紧紧趴伏在万宁桥东西两岸的河沿石岸上。神兽表情威严,龙头、龙角、龙鳞、龙爪,栩栩如生,似乎时刻准备对付上涨的河水。

  万宁桥始建于元代,桥下两岸的镇水兽当于石桥修造时所置。老北京素有“水淹北京城”的传说,说的就是万宁桥下有“北京城”三字石柱,积水潭的水位一般在“城”字上下。若遇大雨,桥下水面漫过“北京”两字,那整个北京城就要遭受水灾了。积水潭为元大都漕运的关键位置,人们于万宁桥下置放镇水兽,意在趋利避害,确保漕运畅通。与万宁桥下的镇水兽一样,中轴线正阳桥下新出土的明代镇水兽,也有重要意义,其与明初都城北迁等重大史事密切相关。

  环河护都 正阳为首

  北京市文物局公布的资料显示,正阳桥出土的镇水兽由完整青石雕凿而成,四肢及肚皮紧贴地面,背上披有鳞甲,长尾回蜷,原来很可能位于正阳桥下东南桥台的燕翅上。这是古代桥梁放置镇水兽的常见部位,其造型亦符合元明时期镇水兽的典型特征。不过将其与万宁桥下现存的镇水兽相比较,不论材质还是雕刻,均大为逊色。这或与正阳桥初建时工程繁多、材料紧张有一定关系。

  明初正阳桥的建造,是都城北迁、北京城营建的组成部分。朱棣以“靖难之役”夺取帝位后,随即做出将都城北迁的重大决策。这极大影响了北京历史的发展进程,北京的城市建设也由此进入新的阶段。

  根据《明实录》等史料记载,明初对正阳桥的修建前后经历了三个时期。先是永乐十七年(1419年)十一月,明成祖命“拓北京南城”,即将南城墙自今一线南移至正阳门一线。这是迁都前夕城墙的重大变动,明代前期的北京城市格局,由此定型。城外环城的护城河,亦当挖筑于此时。但永乐年间营建事务繁多,南部城墙、城门及护城河的移建都较为简陋,如各门外护城河上的桥梁,即为具有临时意义的木桥。这是明代正阳桥的第一次建造,其具体规制如何,是否已经置放镇水兽,史料未见记载。

  第二次修建在宣德五年(1430年)六月,明宣宗下令“修正阳门桥梁”。此时北京已成为事实上的都城,但宣宗仍未明令废止其父将北京恢复为“行在”的谕令,故而此次可能仅对被雨水冲刷的正阳门桥梁进行修补,并未有根本性改造。第三次修建则到了将北京最终确定为都城的正统初年。宣德十年(1435年),明英宗继位,再次恢复北京的都城地位,城门、桥梁等方面的修缮随之全面展开。

  正统元年(1436年)十月,英宗命太监阮安、都督同知沈清会同工部尚书吴中等人,率军夫“修建京师九门城楼”。次年春天逐渐开工,到当年十月,京城门楼以及门外桥梁的修理即告完成。据记载,九门前原有的木桥,也都改建为坚固的石桥。这次修建极富象征意义,竣工之际,英宗还特地派遣官员,祭谢司工神与都城隍神。

  此后正阳桥历经明清,在不同时期续有修葺,但桥台、桥墩等基础设施未再有大的变动。因而桥下燕翅上的镇水兽,当成于桥梁创建之初的明代前期。虽然正阳桥改建为石桥的时间是在正统二年,但也不排除此前永乐年间建造木桥即已打好桥基,并置放镇水兽的可能。而且出土的镇水兽造型相对简陋,与正统年间重修时意在“焕然金汤巩固,足以耸万国之瞻”的主旨亦不尽合。故综合而言,虽然永乐、宣德、正统三次修建正阳桥时皆可能置放,但镇水兽成于永乐年间的可能性似乎要更大一些。其最晚时间,则不会晚于正阳石桥改建成功的正统二年(1437年)。

  由上可见,正阳桥下新出土的镇水兽,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正是明初迁都之际营建北京城的历史见证。正阳桥下的护城河为环绕都城开凿的人工河道,坡度相对平缓,水流对河岸、桥梁的冲击也不及自然形成的大江大河,因而明初在正阳桥下设置镇水兽,固然不无卫护正阳御桥、保障京南御道的直接用意,但其重点更在于与城北中轴线万宁桥下的元代镇水兽遥相呼应,共同禳除护城河水对于整个都城安全的威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考古专家认为,正阳桥下的镇水兽重见天日,虽然具体出处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但不论出自哪里,这件镇水兽都具有非常高的文物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北京中轴线上重要的“物质实证”。

  (作者单位: 北京市社科院历史所)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 郑永华

流程编辑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