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水知识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有哪些2024(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5-17 15:32:58作者:往事如风来源:网友分享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有哪些2024(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有哪些)

本文目录一览:

二月二龙抬头,牢记:1采、2忌、3吃、4敲,抬起一年好兆头

本文所述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赘述于本文结尾

“外甥正月理发,舅舅去世后,舅妈将其告上法庭索要赔偿100万元......”

2024年2月21日,央视网《法律讲堂》播出的一则真实案例,起因就是主人公刘兵(化名)在初二当天去理发店剪了个头发,但没想到当晚他舅舅就因为酒驾撞车死亡。

看似没有关联的两件事,却因为“正月不能理发”这一说法被联系在一起,据说刘兵后来去吊唁的时候,舅妈看到他清爽利落的短发后,当即变了脸色,直言就是因为他正月剪了头发,自己丈夫才会去世的。

对于这一说法,刘兵表示难以理解,自己之所以在大年初二剪发,也是因为舅舅喝多了后嫌弃刘兵形象不修边幅,迫不得已之下只能去剪个新的发型,谁也没想到会有后来发生的事。

那么问题来了,舅妈状告外甥蓄意谋杀,索赔一百万这一案件,法院会如何判决呢?

法院工作人员在调查事实以及综合考量后,驳回刘兵舅妈的诉讼请求,并表示,舅舅去世是由于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显然和刘兵正月初二剪发这件事没有任何因果关系,在法律面前,传统信仰以及迷信观念不能成为判决的依据。

这起案件到这一地步,说白了是因为舅妈过于迂腐迷信,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所谓正月理发死舅舅,其实原本是“正月剃头——思旧”,这一说法源于清朝,汉族人被迫剃发留辫,因此不少人会在正月拒绝剃发,以表决心以及对前朝的思念之情。

而针对于这一起案件,不少网友则纷纷表示:法院工作人员睡到半夜醒了都会坐起来说一句:哎,不是她有病吧??酒后驾车还有理了?

反过来想,如果正月剃头真的死舅舅的话,那么从古至今,那些饱受外戚干政困扰的皇帝以及皇室血脉们,根本不需要做任何事,只需要当着众大臣的面剃头就可以了......

不过,既然有正月不能理发这一说法,自然也会让人想起那句“二月二,剃龙头”,而我们今天要聊的恰恰就是有关于二月二这一特殊日子的诸多习俗,1采、2忌、3吃、4敲,这些你们都知道是什么吗?

先来聊聊二月二龙抬头这个节日到底是怎么来的,想来绝大多数90后或者00后、10后等人,从未听说过有关龙头节的历史传说,自然也不懂这一节日的相关风俗。

相传,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他曾经命人在宫外开辟了一块田地,每到农历二月初二那一天,就会亲自去耕种,这一做法无非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农时,熟悉时令。

从这一点也能看出,伏羲氏不愧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先始,以至于后来尧、舜等人纷纷沿袭了这项传统做法,周武王更是将其当做重要国策,每年二月初二都会举行隆重盛大的仪式,带领文武百官耕地,这才有了后来的龙头节。

不少专家学者经过调查研究后发现,龙头节还和古代天文学以及农耕文化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聪明的古人曾观察到,每当春天来临之际,苍龙七宿开始从东方升起,正因如此,这天也被视作春龙苏醒的日子,标志着万物复苏、阳气回升。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不禁想问,今年恰好是龙年,二月二龙抬头这天,是不是会更加讲究,这样一来才能迎来好兆头呢?那就先来聊聊1采、2忌、3吃、4敲中的第一条。

采龙气,这一说法可能很多人从未耳闻,原因在于农历二月初二也被称作卯月卯日,双数在古代人眼中被视作吉祥,那么到了这天,就需要各位打工人起得早一点,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寓意就是采集龙气,迎接好运。

不仅如此,在我国山东等地区,到了二月二这天,还会用灶烟在地上画一条龙,这也是有讲究的,百姓称之为引钱龙,一来是希望这一年能够风调雨顺,农业大丰收。

至于江苏南通地区,则会在这一天用面粉制作成寿桃、牲畜的样子,并且将其蒸熟之后放在竹签上,到了晚上插在天地之间,希望百虫之神——龙,能够保佑庄稼。

再来聊聊两忌,也有说法是两不碰,首先就是不洗衣服、不碰针线,这又有着怎样的说法呢?

之所以不能碰针线,村里的老人是这么说的,二月二这天,苍龙会主动现身,看一看民间的百姓们过得如何,如果动了针线的话,则有可能刺伤龙的眼睛,那么同样,这天也不能洗衣服,怕伤害到苍龙的皮肤。

有关于龙的传说,从古至今可以说是数不胜数,这恰恰证明了龙在华夏民族的地位,在寻常百姓心中的神秘形象,说到这里,还要跟大家讲一个有关于二月二的冷知识。

在这一天,各个地区的人们会将绝大多数的美食冠以龙的头衔,比如吃饺子的话,不少地区会称之为吃“龙耳”,吃面条的话,则被称之为“食龙须”,吃春饼就是吃“龙鳞”......等等。

而你们知道吗?在我国苏北地区,一直以来有着“二月二,带姑娘”的说法,原因就是出嫁的女儿不能在正月里住在娘家,那么到了农历二月二这天,娘家人就可以接女儿回家住上一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无论你的身份是妻子还是母亲,都可以抛之脑后,做回父母的娇娇女,享受难得的闲暇时光,还有一种说法是,二月二龙抬头寓意着新的开始,因此需要犒劳出嫁的姑娘,让她们在新的一年更加努力操持家务。

除了不碰针线和不洗衣服外,龙抬头这一天,山东地区的人们还会把家里的石磨收拾的干干净净,将上扇支撑起来,如此造型被当地人视为“龙抬头”。

不少地区的人们也会在当天禁用石磨,原因很简单,这一天龙王要视察人间,万一石磨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小心误伤了龙王,岂不是因小失大?这才有了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户户不碰石磨这一习俗。

说完两忌后,再来说说龙抬头这天的三不吃,其实上文中曾提到过,民间百姓在农历二月二这一天,会吃龙食,无论是龙耳(饺子),还是龙鳞(春饼),亦或者是较为常见的龙须面等等,这些食物一旦跟龙挂钩,顿时显得更加高大上了,寓意也是极为美好的。

而这第二个“吃”,其实和一代女皇武则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民间的说法是:二月二,吃豆豆。

历史上关于武则天的记载数不胜数,无论是正史还是各种民间传说,都将其塑造成一个手段狠辣,权利熏心的上位者,为了登基称帝,竟然对亲生儿子和女儿下狠手等等,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有关于武则天,其实还有一个神话传说。

相传,玉皇大帝得知武则天在人间当上了女皇帝后,气的不能行,于是乎便下令,三年之内不得降雨,四海龙王听到这一指令后,不由得为百姓生存捏了一把汗,可他们也不敢违背玉帝的旨意,只能照做。

然而这个时候,天界负责掌管天河的玉龙却坐不住了,他十分同情民间百姓的遭遇,便冒着被玉帝严惩的风险下了一场雨,灌溉地里的庄稼,让百姓得以饱腹,而这一举动也为玉龙本人带来了近乎灭顶之灾......

果不其然,玉帝得知这一消息后,二话不说将玉龙打入凡间,甚至还将其压在大山底下,立下石碑,上面赫然写着:玉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这显然是无法做到的事,可百姓们得知玉龙的义举后,纷纷为其游走奔波,希望能够救恩人逃离苦海,就在这时,其中一位老妇瞥见自家的玉米,一拍脑袋开口道:“玉米花颜色金黄,如果将它爆炒开花,恩公岂不是有救了?”

于是乎百姓纷纷拿出自家的玉米将其爆炒,恰好这个时候负责看管玉龙的太白金星喝得酩酊大醉,恍惚间看到人间遍地金豆开花,当即将玉龙释放......

尽管这只是一则鲜为人知的神话故事,却也道出了古代社会普通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后来就有了二月二,吃豆子的说法。

三吃的最后一吃,就是二月二,吃驴打滚,熟悉这一美食的人都知道,它是由黄豆粉裹着豆沙馅制作而成,吃起来黏糯Q弹,口感丰富,从古至今一直有着吉祥如意、财源广进的寓意。

二月二敲梁头,大囤满小囤流,二月二敲案桌,打得粮食没处搁,二月二敲锅台,大小元宝滚出来,二月二敲门墩,坐下不动也生金。

这句看似简单的俗语,却道出了古代人民对于龙抬头这一日子的格外重视,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农耕时代大家想要生存,就要踏踏实实耕种庄稼,靠天吃饭。

后来便有了二月二这天,当家主妇亲自完成四敲的仪式,一边行动,一边说吉祥话,希望新的一年庄稼丰收,家人安康,诸事顺遂。

结合上文种种,不难看出,二月二龙抬头这一传统节日,积攒了从古至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尽管很多民间传说极具神秘色彩,可信度不高,但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华风俗文化,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被发现!

屏幕前的你,还听说过哪些有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以及动人的故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所见所闻。

参考资料:

什么是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龙抬头有哪些习俗与禁忌?.中国网 [引用日期2019-03-5]

二月二“龙抬头”——中和节.中华网 [引用日期2019-03-10]

仲春二月节日多:中和节 春龙节 花朝节.人民网 [引用日期2019-03-10]

二月二龙抬头来历由来及传说故事 龙抬头是什么意思.闽南网 [引用日期2019-03-10]

二月二龙抬头 习俗都有什么?

今天农历二月二,春回大地,万物萌发。这一天,民间习俗众多:①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儿你今天理发吗;②二月二,占鳌头,相传是文昌诞辰,旧时上学、企盼学业有成的日子;③二月二要吃龙食:水饺叫“龙耳”、春饼叫“龙鳞”、面条叫“龙须”、米饭叫“龙子”、馄饨叫“龙眼”……二月二,你家有什么习俗?

来源: 法治日报

2024年二月二龙抬头风俗习俗分享转发

#我来唠家常#大家晚上好,二月二是中国传统节日,也被称为“龙抬头”。

根据民间传说,在这一天,农历的二月二,龙会从地底下抬头,带来春天和好运。

在龙抬头这一天,人们有各种习俗和活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俗习俗:

1. 扬龙舞:在一些地方,人们会表演扬龙舞,用一条长长的龙舞蹈,象征着龙抬头,以迎接春天的到来。

2. 放风筝:二月二正好是春天的季节,天气逐渐暖和起来。人们会在这一天放风筝,让风筝随风飞翔,象征着对未来的祝福和希望。

3. 吃龙抬头饺子:在一些地方,人们会包特制的龙抬头饺子,形状像龙头,寓意着希望新的一年能够有好运和好兆头。

4. 祭祀神龙:有些地方会举行祭祀仪式,向神龙祈求丰收和平安。人们会上香、烧纸钱,并进行祭祀仪式,以祈求来年的好运。

5. 登高望远:有些地方会组织登高活动,人们一起爬山,远眺美景,迎接春天的到来。

这些习俗和活动都是人们希望能够迎接春天、祈求好运的方式。龙抬头这个节日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寓意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无论是扬龙舞、放风筝,还是吃龙抬头饺子,都是人们在这一天共同庆祝和祈福的方式。

我是头条的牛顿也看电影,欢迎大家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阅读,感谢分享评论

陕西民俗:二月二龙抬头,思念“打豆儿”,回味“旗子蛋儿”!

刨根百里秦川,问底周秦汉唐,竟请关注“睁眼看西安”

人常说“二月二,龙抬头”。这“二月二”到底是个什么节日?说实在话,今天也没搞清楚。都说“正月里理头发死舅”,只有到了二月二才能解禁理发,小孩言称:“剃龙头”,青年自诩“鸿运当头”,中年人默言“从头再来”。

【龙抬头】

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各种传说异曲同工。都是天下大旱,龙王爷私自降雨,玉皇大帝大怒,将龙王爷压在山下,怒言:“除非金豆开花,否则别想出来”,老百姓为了感谢龙王爷,发明了爆米花,称“金豆开花”,龙王爷最终得救。至此,二月二吃爆米花的习俗算是流传开来。

【炒豆儿】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爆米花是小孩子心中是“奢侈品”级别的零食。“爆米花”现在这个称谓比较高端大气上档次。小时候我们西安农村管爆米花叫“炒豆儿”,和现在路边的炒栗子有些相似。两个最大的区别,一个是“炒”,一个是“爆”。

最早的爆米花是母亲在锅里面自己炒,原材料就是玉米。先找来一些金黄的沙粒,用井水洗干净,在太阳下晾晒备用。三尺的大铁锅放在老灶台上,炉灶里包谷杆生火,将细沙放进锅内来回翻炒,直到炒成褐色,再将金黄色的玉米粒放进沙子里,铁铲飞转,不一会就散出阵阵香味。玉米粒炒成巧克力色,基本就能出锅了。

沙子裹着玉米粒倒进筛子里,筛子旋上几下,沙子顺着筛子的空隙跌落地上,筛子里面全是冒着香味的“土产爆米花”。这种爆米花虽然称其为爆米花,实际上里面找不到几个爆了花的玉米,大多都是“硬豆豆”,但是吃起来特别的脆,吃完了常常有饥渴的感觉,需要大量喝水。也有炒黄豆的,“黄豆”就是“大豆”,我们本地称作“炒毛豆”,炒毛豆味道比炒玉米豆好吃,但是吃得多了爱胀气,放个“牡丹屁”,那气味实在令人窒息。

【打豆机】

二代“爆米花”可以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爆米花”。爆米花已经从“炒豆儿”进化到“打豆儿”。“打豆儿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现在已经不记得了。打豆机像个黑色的铁质菜葫芦,放在架子上,下面有个小火炉,架子末端有个摇炳,前端装一个压力表。打豆机基本上五分钟就能出一锅,出锅时的声响,在以鞭炮和闪光雷为主的年代,那动静,用我们小时候的话来说:“跟原子弹一样”,虽然大家都没见过原子弹。

【打豆机出锅】

“打豆儿”一般在二月二前后,也不用刻意通知,一声震天动地的炸雷声,就是打豆儿的信号。小孩一人提着个蛇皮袋子,里面装上玉米,向打豆机靠拢。打豆儿的人虽多,也比不上拾豆的人多,拾豆儿的人小孩子是主力军,不管你是否打豆儿,打豆机外面小孩子那是外三圈,里三圈。打一锅1毛钱,里面会放上糖精,“糖精”呈颗粒状,吃起来有些苦,据说这个东西对身体没好处,一锅只放几粒儿,可以保证出锅后爆米花甜甜的口感。

【捂耳朵】

封好了锅,风箱响起,火苗攒动,打豆机摇起来,剩下就是漫长的等待,虽然时间只有5分钟。时间一到,老师傅提起打豆机,这时后外围的小孩跑的比老鼠还快,远远的闪开,两个指头堵住耳朵,脖子朝衣服里面一缩,眼睛紧紧的闭上,时不时还睁开一只眼偷看一下打豆机,那表情有多丰富就有多丰富。有时候放炮除了岔子,好长时间没响,小孩放松警惕,刚把堵住耳朵的指头拿下来,冷不丁一声炸雷,一股白气冲天而起,小孩的鼻涕都震了出来。

当时锃光瓦亮的右胳膊是农村小孩的标配,片刻的蒙圈,右胳膊的黑棉袄在鼻子前划过一道弧线,小胳膊一甩,冲进白雾之中。这可是真正的“爆米花”,打的四散的爆米花像天空中的繁星散落在地上,是孩子们眼中高档的战利品,那捡拾的速度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当时的衣服都是上衣两个兜,裤子两个兜,每个兜都拾的鼓鼓囊囊,但是小孩们走起来确丝毫感觉不到臃肿。现在想起来,大人也不加阻止,好像当时没有“不卫生”这一种说法。

【米花糖】

打豆机能打玉米粒,也能打大米,只是我们长安县西路不产米,所以打米的人比较少。米花不好吃,入口即化,不像玉米花那么有嚼头。后来有人把米花做成圆球状,称为“米花图儿”,一毛钱能卖五个,本地人叫“米花糖”,大人买回来哄娃,戏言“米花糖,米花糖,娃娃吃了不尿床”。

【烧麦】

有人曾用打豆机打过小麦,那味道实在难以恭维,口感和麦秸秆燎出来的“烧麦”差了不止一个档次。还有一种“打棒棒糖机”,原材料是玉米畛畛,放进打棒棒糖机出来是一种中空的棒棒糖,一般要放在尿素袋子里面,因是塑料袋,隔绝空气,吃起来比较脆。这几年这种“棒棒糖机”已经找不到了。

【旗子蛋】

除了吃爆米花,还要吃“旗子蛋儿”。旗子蛋是一种面食,有菱形立方体,也有四楞四正的正方体,形状比较小,有小拇指大小。先是烙饼,在切成“旗子蛋蛋”,后放进锅里炒,加入调料,出锅放凉,吃起来那真叫脆。现在已经没人炒“旗子蛋了”,有机器加工的成品销售,但吃起来老不是那个味。吃的是“旗子蛋”,有时候满嘴都是锅巴味。

【惊蛰】

在返回来说一说主题“二月二,龙抬头”。实际上“二月二,龙抬头”中的龙指的不是“大龙”而是“小龙”和“地龙”。小龙就是蛇,我们本地叫“长虫”;地龙就是蚯蚓,我们本地叫“蚰蜒”。蛇和蚯蚓一到冬天便就进入了不吃不喝的冬眠状态,这便是“入蛰”了。直到来年农历二月初二,正值“惊蛰”节气前后,一声春雷,天气渐暖,蛇和蚯蚓就像从睡梦中惊醒了一般,因此这节令名为“惊蛰”。所谓的“二月二,龙抬头”也就是小龙和土龙,抬头睡醒,万物复苏,春天来临,开始农耕了。节气还是那个节气,龙头也在年年抬,但小时候的情怀却再也回不来了。

丰镐遗子(张新武)书文于2018年3月17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