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霹雳布袋戏的朋友,经常以道友自居。道友有老道友和新道友之别,一些新入坑的道友不一定全部补完之前的剧情,而一些老道友因为各种原因中途弃坑,比如觉得新剧质量下降啊比如工作繁忙啊,原因不一而足。但不管是新道友还是老道友,对霹雳布袋戏的感情都是真的。
霹雳布袋戏的诗号一直是一个特色,让道友们觉得很惊艳。我是真游泳的猫,关注我,一起来欣赏霹雳布袋戏6首新诗号,知道3首的,是一路相伴的道友没错了。
第1首:浮生寄墟丘,不与红尘谋,身披烟波立云舟。一扇擎青穹,飘洒翳孤踪,梦变鲲鹏振长空。
这是道锋天扇子的诗号。天扇子有个神奇的设定,就是面对3个以上敌人的时候,就会害羞,然后实力就掉到谷底。这种设定配合他的绝世修为还真是颇为有趣啊。回到这个诗号来,用典颇多,文字优美,算是比较有文采的一个诗号了。
墟丘,根据《说文解字》:“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虚。”所谓墟丘,大而空旷的山丘,这既是天扇子的出处,也代表了天扇子的胸怀。至于“梦变鲲鹏振长空”,大家肯定都知道是出自《庄子·逍遥游》:“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一句很好体现了天扇子修道者的身份,也为后续剧情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2首: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
这是占云巾的诗号。他是南域轩昂五玑之一,本身定位还是比较高的,所以他的诗号就显得独树一帜,颇为自负。当然了,这个诗号其实完全搬运自康有为的《出都留别诸公》,乃是大家手笔,自然文采飞扬,比一些霹雳原创的诗号要好上许多。尤其是“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这两句用典浑然天成,在康有为那里是照应了历史与清代的现实,而在占云巾这里则体现了他惯看江湖风雨渴望超脱,同时又不得不积极寻求解法的心态。
当然了,占云巾还有一个原创诗号,写得颇有文采:“笑许云朋霞友,傲看石老梅幽。此生未卜学太周,龙去虎留,明日墟丘。休休,占得几家风流?算春秋。”
第3首:笑吾养私,独解天下之谜;笑吾养孤,独步古今之前;笑吾养拙,独问寰宇之秘。三养一生,绝养获麟。
这是琴狐的诗号。现在的霹雳剧情为了照顾部分有钱女粉丝的需要,所以不管哪一部新剧,总是会在有意无意中写些男角与男角惺惺相惜的剧情,虽然不必过分解读,但是也有些内容未免刻意,这可能也是少数道友脱坑的原因。而琴狐与占云巾的互动也比较多,至于效果如何,就见仁见智了。
琴狐的这个诗号格式,很类似老剧人物三余无梦生的诗号:“非吾小天下,才高而已;非吾纵古今,时赋而已;非吾睨九州,宏观而已。三非焉罪?无梦至胜。”不知道是不是编剧江郎才尽还是别有用意呢?从琴狐的诗号来看,文字内容比较普通,倒是这种格式确实挺有范的。
顺便提一提,诗号最后的“获麟”用的是孔子的典故。《春秋》哀公十四年春天,提到“西狩获麟”,对此孔子为此落泪而辍笔,并表示“吾道穷矣”。相传孔子还做了一首《获麟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
第4首:天地空无半点尘,翛然池馆浸虚明。几更今古月常在,一片襟怀水共清。风定波摇晴树影,鱼翻露泻翠荷声。炎凉圆缺须叟事,吾独于斯感世情。
这是北冥风举的诗号。其实这个诗号也是搬运了古人的原诗,虽然搬运的很妙,显示出编剧对于古典诗词的熟悉,但是道友们还是希望少一点搬运,多一点原创诗号。这首诗原名《月夜纳凉》,作者是宋代人于石。“几更今古月常在,一片襟怀水共清。”既是写景也是抒情,蕴含今古之叹,仿佛揭开千年长卷,令人感慨叹息,而又佩服作者的襟怀。
北冥风举因为当年与玉佛爷一战而重创,变成残废之身,只能倚卧倚风车上。这种残缺感,很符合“炎凉圆缺须叟事”的氛围,大概是编剧搬运这首诗的原因吧。
第5首:知水为命顺逆同,浩然莫测深浅中。无波沧海掩汹涌,渊渟不动现鱼龙。
这是静涛君的诗号,写得颇有文采,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新诗号。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喜欢静涛君这个角色,爱屋及 乌。静涛君也是道门中人,所以这个诗号显得有些仙风道骨,颇有“渊渟岳峙”的沉稳感和“云淡风轻”的出世感。
第6首:犯心点解,荧寄九曜。浮生若邪,奈何一谒。
这是荧惑的诗号。荧惑这个角色的戏份写得很墨迹,个人并不喜欢。当然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总有人喜欢荧惑这一款。这个诗号翻来覆去也就是“荧惑守心”那一套,感觉有些创意匮乏了。
朋友们,你们喜欢霹雳布袋戏吗?听说不少人都说新剧的诗号没有老剧的有质量了,你们同意吗?你们觉得哪些诗号比较经典呢?欢迎留言哦。
金代词人元好问有名作传世,其中《摸鱼儿·雁丘词》有云:
恨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词有小序,题云:“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乙丑岁,是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即宋宁宗开禧元年,此言元好问赴并州应试,途中遇上捕捉雁鸟的猎人,其人当时捕得二雁,杀其一,而另一只雁脱网后竟不离去,反而投地自杀而死。元好问因其悲壮,故买之而葬在汾水之上,并在所埋之处置石以为标识,号曰“雁丘”。当时赴考而得见此事者众,各人皆为之赋诗,而元好问因有《雁丘词》之作。
宋人 《秋塘双雁》上阕词人问人世间爱情究竟是什么,何以二雁会以生死相待?南飞北归之路,比翼双飞,多少寒暑,依旧相爱。比翼双飞乃是快乐,而离别便是痛苦难受。此时此刻,词人以为双雁竟比人间更为痴情!明代汤显祖《牡丹亭·题词》云:“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伴侣骤逝,雁儿应知,此去万里,形孤影单,前路漫漫,每年飞越万山,晨风暮雪,现在形单影只,茍且而没有意义。
下阕词指出汾水乃汉武帝巡幸游乐之处,昔日巡狩,箫鼓喧天,棹歌四起,何等热闹!而今却是冷烟衰草,萧条冷落。武帝已死,招魂无用。女山神因之枉自悲啼,而死者却不会再来!双雁生死相许,上天嫉妒,殉情的大雁并不等同一般的莺儿燕子,死后化为尘土,大雁将会与世长存。后世的人,将会寻访雁儿之丘坟故地,在此狂歌纵酒,以祭奠这对爱侣。
宋人《雪芦双雁图》这对雁儿的凄美爱情故事,后来更得到了金庸《神雕侠侣》的加持,在第三十二回《情是何物》杨过与小龙女的对话中,杨过说出了“问世间,情是何物”之语。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神雕侠侣》最少九次拍成电视剧,还有电影、动画、漫画、粤剧、舞台剧、广播剧、计算机游戏等,雁的情深早已深入人心。
让我们来看看字书里关于“雁”的记载。《尔雅·释鸟》:“舒雁,鹅。”“凫雁丑,其足蹼,其踵企。”这里指出“舒雁”乃鹅的别名,又以为凫雁一类的鸟,足上有蹼,飞行时脚跟伸直。原来情深款款的雁,不过是我们常见的鹅。再看《说文解字》怎么说。《说文解字·隹部》:“雁,鸟也。从隹从人,厂声。读若鴈。”又《鸟部》云:“鴈,也。从鸟、人,厂声。”据此知“雁”可读若“鴈”,而“鴈”即“鹅”也。我们经常会吃烧鹅,想起如果把情深的鹅吃了的话,实在是诚惶诚恐,罪该万死。
《庄子·山木》有一段文字更引人入胜,其曰: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庄子与学生游山,遥见一棵大树,枝叶茂盛,却看见一群伐木工人在大树下夜宿而不伐木。庄子问伐木工人何以不伐此大树,伐木工人以为大树没用处,故不砍伐。庄子以为此树因为没有用处,反不遭砍伐,可以享有天年。庄子下山,在友人家中投宿。友人非常高兴,因而吩咐童仆杀雁待客。童仆问友人,指出二雁其一爱叫,另一不爱叫,不知当杀哪一只。友人以为爱叫的有用处,夜晚可以防贼,杀那只不爱叫的。这个故事旨在说明无用之用的道理,此不赘述。其中提及“雁”,本无足奇,王先谦《庄子集解》直接注明:“雁即鹅。”此可见竖子所杀者,与元好问深情题咏的并无二致。
上引《尔雅·释鸟》之文,邢昺疏:“鹅,一名舒雁。今江东呼。某氏云:‘在野,舒翼飞远者为鹅。’李巡曰:‘野曰雁,家曰鹅。’”据邢疏所引,可知所谓“舒雁”者,乃是“舒翼飞远”之意。此外,“雁”与“鹅”本无分别,只是野生的称为“雁”,豢养的则是“鹅”。李巡所言尤其值得细看。郝懿行《尔雅义疏》因曰:“盖雁即鹅矣。鹅有苍、白二色,苍者全与雁同。”指出“雁”与“鹅”本同;且“鹅”有苍色与白色两种,其中苍色的与雁完全相同。苍色原指草色,即青色、绿色之意;后来引申为青黑色、灰白色。
“舒雁,鹅”(《尔雅图》)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解释也很清楚,可以参考。《说文解字注·鸟部》“鴈”字条下注云:“‘鴈’与‘雁’各字,‘’与‘’‘’各物。许意隹部‘雁’为鸿雁,鸟部‘鴈’为鹅。‘’‘鹅’为野鹅,单呼鹅、为人家所畜之鹅。今字‘雁’‘鴈’不分久矣。《礼经》单言者皆鸿雁也,言舒者则鹅也。《尔雅》‘舒鴈,鹅’是也。李巡云:‘野曰鴈,家曰鹅。’鹅谓之舒者,家养驯不畏人,飞行舒迟也。是则当作‘舒雁’,谓雁之舒者也。雁在野,鹅为家雁也。”这段材料颇为丰富。段氏指出“鴈”与“雁”本为二字,意义不同,《说文·隹部》的“雁”是野生的鸿雁,而《鸟部》的“鴈”是人所畜养的鹅;如今二字不分,音义相同。又,段氏解释“舒鴈”(鹅)的“舒”字,以为“舒鴈”因已被驯养,并不怕人,且“飞行舒迟”,并不急速,故有此名。据此而“雁”和“鹅”可以区分,段说是也。
雁与鹅的密切关系,可以在今天的生物分类法里得到印证。在鸟纲雁形目鸭科雁属以下有11种,其中灰雁、鸿雁最为重要。我们所说的欧洲鹅乃由灰雁驯化而来,而中国鹅则由鸿雁驯化而来。雁属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这一属的鸟被人类驯化的较多,在中国人的世界里,被驯化的雁则称之为“鹅”。在野外展翅翱翔的则称之为“雁”,文人赋诗,更爱自由自在的雁。
由雁而至鹅,仿佛许多诗情画意都荡然无存,只余下对吃的追求。其实不然。在古代文学作品里,鹅亦有其重要的一页,不让雁儿专美。在唐诗里,大家必然读过骆宾王在七岁时候所作的《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描绘在水里畅泳的鹅儿,纯朴自然,全去雕饰,充满童趣。这里说的是大白鹅,从其“白毛”已可知。这未必是前文所说源出鸿雁的鹅,而是属于雁形目鸭科雁亚科天鹅属的天鹅。天鹅是雁形目鸭科雁亚科中最大的水禽,有七、八种。其中5种生活于北半球,均为白色,脚黑色。鹅被认为是人类驯化的第一种家禽,它来自于野生的鸿雁或灰雁。因此,天鹅是一种鸭,而鹅则是鹅,二者有所不同。
还有一个跟鹅有关的故事,见于《晋书·王羲之传》。
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这里提及王羲之生性喜爱鹅,会稽有一老妇养了一只鹅,鸣叫之声甚美,王羲之欲购之而未得,只能引领亲友动身往观之。老妇得知王羲之将临,遂杀掉该鹅并烹调以招待王羲之,王羲之为此而叹息了一天。有一次,山士养了些好鹅,王羲之前往观之,非常高兴,欲购之。道士以为只要王羲之能替其抄写《道德经》,即可将鹅群馈赠。王羲之听了很高兴,便按道士要求抄写了《道德经》,并以此换得一笼子的鹅回来,洋洋自得。王羲之的任性率真如此。史书多记大人物的小事情,藉此以预示其人日后的行为。王羲之的“任率”,可以透过爱鹅之事得知一二。
雁是否有情,无人得知。人间自是有情,物在我的眼中,是雁是鹅,一切皆出我情!
(本文摘自《汉字里的动物世界》)
《汉字里的动物世界》潘铭基 著简体横排16开 平装978-7-101-15191-636.00元内容简介
本书乃作者为儿子开启童蒙,以深厚的学养与真诚的童心,从《说文解字》《尔雅》切入,旁征博引《山海经》《史记》《汉书》及先秦诸子书,冶古今中外于一炉,合类书、字书神话传说于一编,分二十五个类别,汇诸书相关记载,仔细发掘,精当解读,与虫鱼鸟兽对话,天然趣味。是书详考证、辨疑似、明人伦、示劝惩,图文并茂,深入浅出。乃动物之大观园、亲子之良读物也。
作者简介
潘铭基,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研究所刘殿爵中国古籍研究中心名誉副研究员、伍宜孙书院副辅导长。研究领域:儒家文献、汉唐经学、历代避讳、域外汉籍、博物学等。先后在《九州学林》《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台湾书目季刊》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著有《贾谊新书论稿》《孔子的生活智慧》《颜师古经史注释论丛》《孟子的人生智慧》《贾谊及其新书研究》等。
名家推荐
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万年前也曾是广袤的动物乐园,上古先民对此有丰富的记录,保存在古老的文献中,人为造成与当代读者的障隔。饱读汉前古书的潘铭基教授,以深厚的学养与真诚的童心,仔细发掘,精当解读,深入浅出,天趣盎然,学童须叟读此皆可有所收获也。
——陈尚君(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潘教授的学术著作非我所能置喙,这书却是我读来充满乐趣,而乐于推荐的。一来,他的写法既保持学者追源深究的精神,可又深入浅出,附以画图,尽多趣味的笔触。二来,我喜欢动物,这书助我从另一角度重新认识动物。
——何福仁(香港作家)
潘教授,博物君子也,亦暖心慈父。为启童蒙,乃冶古今中外于一炉,合类书、字书、神话传说于一编,与虫鱼鸟兽对话。是书详考证、辨疑似、明人伦、示劝惩。图文并茂,深入浅出。乃动物的大观园、亲子的良读物。
——张高评(成功大学名誉教授)
目 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前言:一次走进古代字书的旅程
互助的邛邛岠虚与蟨
仁义两全的驺虞
因误会而结合的狮子与大雀
能知人心的大犬
五福临门
兕与犀
能舐食铜铁及竹骨的稀有动物
是猫还是狗
问世间情是何物
不是鱼也不是猪的海豚
横江湖之鳣鲸
无前足的貀
三脚鳖与龟
胜义纷呈的古代马世界
穴居之兽
雌雄动物不同论
动物小时候
从贾谊到哈利·波特——中西文化里的猫头鹰
豺狼当路衢与土地之神──漫谈中西豺文化
绝笔于获麟
后记
名家推荐
内页欣赏
扫码进入中华书局伯鸿微店购买本书,赠作者潘铭基先生签名笺纸一枚(统筹:陆藜;编辑:思岐)时光如流水,匆匆岁月催人老。黑发瞬间成白发,这是光阴不等人,给时间的最好注解。时间这个冷酷的审判者,无声无息却威力无边,无论人们如何祈求、后悔、怀念,它都不会稍作停留。它像一支箭,射向靶心,
精准而无情,让人在须臾之间体味人生苦短。这“须臾发成丝”的描绘,生动地展示了岁月的匆匆。黑发在转眼间变为白发,恰如流水般逝去的时光,让我们无法阻挡。这不禁令人想起那句“光景不待人”,时间不会因为人的情感、祈求而停滞,也不会因为人的遗憾、怀念而倒转。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然而时间却永恒如斯,冷酷而无情。
这句话的深远含义在于告诫我们珍视时间,热爱生活。时光流逝,岁月无情,但我们的态度却可以改变。我们既可以珍视每一刻,也可以虚度光阴。时间虽不会驻足,但我们的选择和行动却可以影响人生的走向和意义。因此,“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不仅是警示,更是敦促我们珍惜每一刻,把握当下,让生活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因此,请珍视这如流水般逝去的时间,它是我们人生最宝贵的财富。用我们的行动去诠释这句话的内涵,让我们的人生在时间的磨砺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因为时间就是生命,它不会为任何人停留,也不会为任何人改变。只有珍视每一个时刻,我们才能让生命之花绽放得更加灿烂。
时光如流水,匆匆岁月催人老。黑发瞬间成白发,这是光阴不等人,给时间的最好注解。时间这个冷酷的审判者,无声无息却威力无边,无论人们如何祈求、后悔、怀念,它都不会稍作停留。它像一支箭,射向靶心,
精准而无情,让人在须臾之间体味人生苦短。这“须臾发成丝”的描绘,生动地展示了岁月的匆匆。黑发在转眼间变为白发,恰如流水般逝去的时光,让我们无法阻挡。这不禁令人想起那句“光景不待人”,时间不会因为人的情感、祈求而停滞,也不会因为人的遗憾、怀念而倒转。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然而时间却永恒如斯,冷酷而无情。
这句话的深远含义在于告诫我们珍视时间,热爱生活。时光流逝,岁月无情,但我们的态度却可以改变。我们既可以珍视每一刻,也可以虚度光阴。时间虽不会驻足,但我们的选择和行动却可以影响人生的走向和意义。因此,“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不仅是警示,更是敦促我们珍惜每一刻,把握当下,让生活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因此,请珍视这如流水般逝去的时间,它是我们人生最宝贵的财富。用我们的行动去诠释这句话的内涵,让我们的人生在时间的磨砺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因为时间就是生命,它不会为任何人停留,也不会为任何人改变。只有珍视每一个时刻,我们才能让生命之花绽放得更加灿烂。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