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黄公路是胶东半岛北部的一条重要通道,东起牟平,西到黄县(龙口),从东向西,绕过磁山之后,就进入蓬莱境内。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大辛店镇境内的路边,你会发现一个叫作“大呼家”的村子。这个村子有两点很吸引人,一方面是村口“胶东巨峰葡萄第一村”的大牌坊,再就是“大呼家”这个名字。
蓬莱有不少村子叫作“大某家”,按照规律,中间那个字一般都是建村的姓氏。这么来说,大呼家村的建村姓氏就是“呼”姓。进村一打听,的确如此,这个村子确实有不少姓呼的人。
大呼家村的呼姓是从何处而来?村口的石碑虽然有所记载,但寥寥数语,并不能让人明白。村碑说,呼姓是明代从云南迁此建村。除了大呼家之外,以前同属崮寺店(现在合并到大辛店)的母官都村也有不少呼姓人家。
呼这个姓氏相对少见,根据学者的研究,多数呼姓的祖上都与游牧民族有关。其中有一部分呼姓,是从呼延姓改来。在宋代,呼延姓是一个显姓,名将呼延赞是北宋开国功臣,他的后裔和杨家将并称,评书称之为“呼家将”,在水浒传中,还有个呼延灼。
说到呼延赞,大呼家村的呼姓村民大多知晓,在不少老人当中,还世代流传呼延赞是祖先的说法,但可惜并无族谱对证。现在村里除了呼姓之外,还有张、丛等姓。
呼延赞是历史,而葡萄是现实。数百年过去了,生活在大呼家村的人们,勤劳耕作,过着传统的田园生活,从20多年前开始,这里的人们开始大规模种植巨峰葡萄,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名村。
蓬莱一向有“葡萄种植”的黄金海岸之称,不仅酿酒葡萄出名,鲜食葡萄也不逊色。听大呼家村的村民说,这里的葡萄苗木是从平度引来,与大泽山系出同源,加上当地的独特气候,种出来的葡萄颇受市场青睐。每年的这个时候,前来这里收购葡萄的客商就络绎不绝。
蒙古族汉姓出现在蒙汉杂居地区,纯粹的蒙族地区没有汉姓,只有蒙古姓。一般是本部人到其他部落,或者本部落融入其他部落,才以部落为姓。从元代始,很多蒙古人采用汉姓、汉名,主要是出于民族交往的需要。
到明代,蒙古人改用汉姓也很多,特别是散居在全国各地或邻近汉族聚居地区的蒙古人,改用汉姓的更多。今天,姓氏仍然在人们的交往中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彼此接触时,既可唤其名,也可呼其姓。
蒙古族汉语姓一般采用同音、译音、自选三种方式产生。同音是选蒙古姓某一音节固译音是将蒙古姓译成汉语,用其一字做汉语姓;还有一种是选字,如翁牛特,他们认为翁牛特是高门属民,因而汉语姓高。由于当时交通和通讯不方便,因而不同地区的同一族人未来得及商量,因而同一蒙古姓可能在不同地区出现不同汉语姓。如:乞颜(乞牙惕、齐延、其木德、齐默特、齐木得),现用汉姓“齐、祁、秦、陈、乔、綦”;孛尔只斤取博尔近音,现用汉姓为“宝”、“包”、“鲍”、“博”、“奇”、“罗”、“波”,久居内地的孛儿只斤氏多以陆、王、梁等汉字表述;兀梁哈(兀良哈、乌梁海或乌良海),现用汉姓“乌、邬、伍、吴、于、梁、魏”;巴雅兀惕(巴雅刺、玉里巴雅兀惕,白如德、白如大、白儒惕),现用汉姓“俞、白、富”;察哈尔(扎哈尔、察哈如惕),现用汉姓“常、张、白、陈”等。
“呼延”是一个知名度比较高的复姓,不过很多朋友可能只是听说过历史上的呼延赞和呼延灼,而并没有在现实中见过这个姓的人。
笔者之前也是如此。一直到了今年的儿童节期间,在烟台市区跟孩子参加活动时,才通过学校公布的名单,知道这里有一位复姓“呼延”的学生。
可惜的是,这个“见到”只是纸面上的“见到”,并没有接触到对方的家长,因此没有面对面请教其姓氏渊源的机会。
笔者尝试向老师打听了一下,老师回答说:“具体渊源(籍贯)不清楚,应该是当地人(烟台市区或周边县市)。”
从此前走访胶东乡村的情况来看,烟台周边可能与“呼延”有渊源的,主要就是蓬莱的几个村庄。
这几个村庄大体都在蓬莱大辛店镇地界内,如大呼家、母官都等。其中,“大呼家”从名字上看,就明显带有姓氏的特征。
“大呼家”地名碑背后的村志记载很简略,只说该村是以姓氏命名,系明代呼姓从“云南”来此建村。
呼姓、呼延姓,一字之差,是否复姓简化?因为没有见到详细的族谱记载,暂时不能确定。不过,笔者之前去大呼家村的时候,曾听当地老人口头提起过这个说法。
(现在的大呼家盛产葡萄,主要有呼、丛两大姓)
在胶东历史上,复姓简化的例子也并不鲜见,比如分布在栖霞、黄县、蓬莱等地的慕姓,史料就明确记载是“慕容氏之省称”(《栖霞县志》载:“慕信,字成之,本姓慕容氏,后省姓慕,云其先江南人,五季避乱居栖霞方山下(注:即现在栖霞市观里镇的慕家店村)。”)。此外,黄县太史氏和淳于氏,也有简化为史姓和于姓的情况。
如果蓬莱呼姓的确也是从复姓简化而来的话,那么他们应该早在明朝永乐之前就已经完成简化。查阅清代《蓬莱县志》,可以在贡生名单当中找到一位叫做“呼信”的人。通过这一点,或许也可以尝试推断呼姓迁到蓬莱的时间。贡生通常是在书香世家中选拔,呼氏家族在永乐时期就有贡生,说明他们定居蓬莱的时间应该不短,可能在宋元时期就已来此。
除了蓬莱之外,在龙口市的范围内也有成规模的呼姓人分布。当地北马镇有个“呼栾村”,其中的“呼”字,指的也是“呼”姓。根据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统计,当时呼栾村有三十多户呼姓人家。不过这支人是何渊源?与蓬莱呼氏有无关系?暂时不得而知了。
现代社会多元且开放,也有一些简化的姓氏通过“把省字加到名里”的方式尝试还原复姓。这次在烟台遇到的“呼延同学”是不是这种情况?也不得而知了。当然,也不排除一直沿用复姓的可能。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