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要到年底了,2024年我们将迎来甲辰年,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福运高照、平平安安。
对于农民来说,都希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2024年是甲辰年,老人说“无春遇青龙,春寒逢秋旱”,这句话到底是啥意思?我们早点来了解一下。
2024是甲辰青龙年我国一直用干支历来纪年,简称“干支纪年”,即由10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的搭配起来,分别组成60个组合,每个组合配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用来表示一年,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六十花甲子。假如今年是甲辰年,那么明年就是乙丑年……,从甲子年回到下一个甲子年,需要60年。
岁星(木星)是一年的主宰,岁星绕太阳运行一周约为12年,正好对应12个生肖,每年都有一个值年太岁当值。岁星每运行30度,对应地球上的一年,岁星运行12个30度正好对应12个地支。因此十二生肖就是12个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翻开日历我们会发现,2024年是甲辰年,“辰”对应生肖龙,因此明年是龙年,属龙的明年犯太岁,在我国民间有本命年穿红的说法。龙年总共有5个,分别是戊辰年、庚辰年、壬辰年、甲辰年、丙辰年,人的60岁是第5个本命年,是干支纪年的一个轮回,按照古人的说法,人到了60岁才能过寿。
在五行中,10个天干分别对应金木水火土,其中甲和乙属木,对应青色;丙和丁属火,对应红色;戊和己属土,对应黄色;庚和辛属金,对应白色;壬和癸属水,对应红色。
2024年是甲辰年,甲属木,对应青色,因此2024年是青龙年,同时也是木龙年。
2024年是无春年“无春年”并不是指没有春天,而是指农历上没有立春节气。2024年2月4日立春,对应的农历时间为2023年腊月二十五;2025年2月3日立春,对应的农历时间为2025年正月初六,2024在农历上一整年都没有立春节气,因此2024年是“无春年”。
聪明的小伙伴不难发现,遇到无春年的年份,上一年往往是双春年,2023年在年头和年尾分别有一个立春节气(正月十四和腊月二十五)。如果是无春年,正月的第一个节气必然是雨水节气,腊月的最后一个节气必然是大寒节气。
至于为啥会出现无春年,与农历闰月有关。为了协调农历与阳历的时间差,为了防止两者四季脱节,农历上每2~3年就要增加一个闰月,有闰月的农历年份时间长(有384天),无闰月的农历年份时间短(354天),而阳历时间为365天,这样就会出现农历年份可能有2个立春节气或者没有立春节气的现象。
老人说“无春遇青龙,春寒逢秋旱”,是啥意思?这句老话的意思是说,在无春年遇到青龙年的年份,那么预示着当年的春天相对寒冷,而到了秋天的时候雨水会比较少,秋天容易干旱。
“春寒”指春天相对冷,说明有倒春寒天气发生。倒春寒是指发生在春天的一种气温比往年偏低的现象,倒春寒会导致农作物的种子烂种,会导致刚出土的幼苗被大量冻伤或者冻死,会影响小麦得扬花与灌浆,会引起果树落花落果,倒春寒对农业和林业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根据专家的预测,今冬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今年冬天大概率是暖冬,如果冬天过于暖和,那么来年春天发生倒春寒的概率就会大增。
“秋旱”指的是秋天雨水少,秋天正是农作物成熟的时候,如果土壤过于干旱,那么就会影响粮食作物灌浆,粮食的籽粒会出现颗粒不饱满、千粒重下降的现象。
关于年景好不好,其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古书也有记载。《地母经》是我国古代用来占卜年景的书籍,其中关于“甲辰年”有这样的描述:“太岁甲辰年,稻麻一半空;春夏遭淹没,秋冬流不通”,说的就是春夏两季雨水比较多,而秋冬两季雨水比较少。如果春季阴雨天气比较多,那么气温就偏低,往往会出现倒春寒天气。
总结,农民靠天吃饭,以上是我们老祖宗对年景的判断。由于老话年代久远,如今的气候与古代相差很大,因此老话我们参考一下就行。
你认为老话还准吗?欢迎留言。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四百三十六。(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帝曰:余已聞天度矣,願聞氣數何以合之?岐伯曰,天以六六為節,地以九九製會;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復而終歲,三百六十日法也。”——《黃帝內經•六節藏象論》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九》,我们先来看原文:“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这段话还有些名词需要跟大家解释一下。我们先把这里的内容先串一下,“天有十日”是什么意思呢?天指的是天干,十日指的是甲日、乙日、丙日、丁日、午日、己日、庚日、辛日、壬日、癸日,连在一起,是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日六竟而周甲”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十个天干与十二的地支,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地支相合。凡六十日,就是经过一个六十日,为甲子的一周,甲子一周叫做周甲。也就是黄帝说我已经明白天度了,但是愿意进一步了解气数是怎样与天数配合的,它后面是一大段的文字,岐伯回答非常长,咱们先讲到“三百六十法也”。
岐伯就说天是以六六之数为节度的,地和人是以九九之数来配合六六之节的。像地有九州,人有九藏等等。天有十天干,代表着是十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个日,古人不是123456,不是阿拉伯数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等等。六的十天干就是六十日,因此称为一个周甲。六十日就是一个周甲,六个周甲就是一年。为什么说甲六复而终岁呢?就是六个六十日,就是三百六十日,三百六十这正好就是一年。三百六十日法也,这讲的就是三百六十天的这种计算方法。
我们再看一下古代医家是怎么注解的,其实这段文字不是单纯的医学类的内容,它是与医学相关的五运六气的内容,古人叫做运气学说。运气学说自唐•王冰开始提出来,有七篇大论提出了运气的这种方法。到了宋代就是非常兴盛了,到了明清,尤其很多医家非常重视。像张景岳他把明以前的这些医家的思想进行综合整理,然后把它汇集成《类经》。这一篇《六节藏象论篇第九》,前半部分就给归到《运气类》里面了。张介宾在《类经》里注解说“十者成数之极,天地之至数也。天有十日,如一月之数凡三十,一岁之数凡三百六十,皆以十为制也。后人察其象,作十干以纪之: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我们知道《河图》中十这个数是成数。《河图》我们之前也讲过,就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他就加个五,一见到五就化成地六,一加上五不就六吗?“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也就是说张介宾在此注解来说,“十者成数之极”,也就是最大的一个数,“天地之至数也”,到了头了。“天有十日,如一月之数凡三十,一岁之数凡三百六十,皆以十为制也。”所以这就是天干这样一个来历,他用这句话来解释“天有十日”,解释这段话。(今日 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这是刚才我们解释了复就是循环往复的意思,也就循环的意思。竟就是尽的意思,也就是天有十干,六竟则为六十日,也就是日六竟,乘以十,十乘以六就是六十,这就叫做周甲,周甲循环六次则为三百六十,就叫做终岁。所以张介宾在《类经•运气类》里注解“十干六竟,则六十日也,是谓花甲一周。甲复六周则六六三百六十也,是为一岁。”这里又来了一个词,这个词其实也是我们经常说到的,花甲。花甲一周就是指的六十的意思。很多人说花甲之年就是六十岁了。
我们看《黄帝内经》的说法,人的一生是两个花甲,就是两个甲子,得一百二十岁“度百岁乃去”,这就是《黄帝内经》的一个看法。我们也知道好多人也活到了这样一个年龄。但是很多人不到一百岁,九十多岁身体就透支的不行了,这就是说我们人体可能在很年轻的时候就丧失了太多的精气神,消耗太多,他没有恬淡虚无,他天天在那里消耗,所以很多人到六十岁的时候身体就不行了,一个甲子就不行了。人的一生是两个甲子,所以说人的天年是一百二十岁,古人他没有零数,他只是用约数叫做“春秋皆度百岁乃去”,这个百岁指的就是一百二十岁的意思。按照现在哺乳动物的寿命和它的生长周期,就是按照动物学家的计算,人类的正常寿命也是一百岁到一百二十五岁之间,像所有的动物都是从出生到死亡的这个寿命是他出生到成长为成年的五倍。如果是从小发育成年,需要十年的时候,他的寿命就是五十岁。咱们人类的发育时间,有的人定型比较早,比如说到二十岁,那乘以五就是一百岁。有的人发育到二十五岁还在长个,比如说他发育到二十五岁身体不成长了,那是二十五乘以五,那就是一百二十五岁。有的人可能到三十多岁他身体还在成长,那就是三十岁乘以五就一百五十岁。总而言之,取一个中位数就是一百二十岁左右。这其实就是按照动物学家推算人类正常的这样一个寿命,但是实际上我们人类大多数是活不到这个寿命的,这需要什么呢?这就需要养生,这就是《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里反复强调的就需要养生。
花甲就是正好过完一个甲子,过完一个甲子这样一段时间。我们知道人对于时间的观念,自己会感觉越速度越来越快。也就是说你小的时候感觉过一年时间很长,随着年龄的增大,你感觉一年非常快。今年会想起去年年初的时候,感觉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但是感觉一瞬间就过去了,就是你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感觉时间流逝的是飞快的,越来越快的。同样的时间但是我们不同的年龄阶段的感知力不一样了,越到了后来感觉过得越快。所以我们就需要每天都保持一个恬淡虚无的心态,这样能让我们心清静下来,清静之后感知力才强,你才能重新校准到你的时间,你不能是越过越快。所以我们养生也是这样养的,养生也是需要让心静下来。恬淡虚无了之后,真气才能从之,我们才能活到天年,就是这样一个养生的思路。
《六节藏象论》前半部分讲的全是五运六气,跟我们的临床,跟我们的实际生活养生关系并没有那么密切,不像后面讲藏象的时候关系密切。但是这些基础知识大家也得学,也得了解,为什么呢?因为就这些基础知识你不了解的话,后面有很多内容你看不懂,理解不了。比如说一个人他一顿饭吃三个小馒头才能饱,有的人就说我不吃前两个了,我只吃第三个馒头,我不就饱了吗?然后还有的人说,我不吃前面的那些馒头了,我只吃最后一口馒头,吃完那一口就饱了的馒头,想想这可能吗?肯定不行。所以我们学习也是这样,不能越级,不能拔苗助长,我们要循序渐进,才能把很多《黄帝内经》的这些细节、内容才能理解到位。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次课再见。(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四百三十六。(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