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水知识

方恺颉 阳泉郭方恺

发布时间:2024-05-11 01:06:21作者:君心似我心来源:网友分享

方恺颉 阳泉郭方恺

本文目录一览:

林业碳汇体系建设与碳中和

林业碳汇体系建设与碳中和

演讲人:方恺 演讲地点:浙江生态文明研究院 演讲时间:2023年3月

方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教授,国家高端智库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生态文明研究院学术交流中心副主任,中国同盟中央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双碳’目标下区域协同减排机制与调控策略研究”首席专家。

林业碳汇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包含现代化和生态化两大内涵。现代化意味着要将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等经济和民生建设目标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化意味着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可持续发展理念。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碳达峰碳中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作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纲领性文件,《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对于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应当组织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探索有效模式和有益经验”。因此,高质量推进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建设意义重大。一方面,有助于将碳达峰纳入碳中和视野进行布局规划;另一方面,有助于“以点带面”,待模式和经验成熟后逐步向全国推广应用。

在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建设中,生态系统碳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林业为例,其碳汇生态资源的科学经营与有序交易既能大幅提升区域固碳能力,又能促进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是协同推动“双碳”目标、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等重大战略的汇聚点。从理论层面看,可交易的林业碳汇可视为一类生态产品。关于“生态产品”的概念尚无定论,其内涵多囿于农、林产品等狭义范畴,鲜少关注林业碳汇等具有负碳效应的广义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机制;从市场层面看,随着“双碳”目标深入推进和全国碳市场平稳运行,部分控排企业的碳汇购买需求加大,市场对重启中国核证自愿减排(CCER)等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呼声持续高涨,为林业碳汇体系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从战略层面看,尽管能源低碳转型取得积极进展,但化石燃料的刚性需求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仍将存在,因此通过植树造林等生态系统增汇抵消碳排放成为实现碳中和的必然选择。总之,林业碳汇交易的重要性不断彰显,为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了现实抓手。

然而,现阶段的林业碳汇体系建设仍存在不少制约因素。首先,林业碳汇生态产品的市场认可度较低,难以实现招商资源与项目之间的高度匹配,导致盲目开发和无序经营的情况时有发生;其次,林业碳汇生态资源形态多样,常呈现碎片化分布格局,难以准确探明其真实本底情况;再次,林业碳汇的分散化经营难以发挥产业辐射作用,加之缺乏公众参与的有效渠道和内生动力,使得碳汇交易对于广大农民的增收带动能力总体偏弱。

鸟瞰建设中的博鳌零碳示范区(2月24日摄)。新华社发

实践案例:从“售卖空气”到“森林魔方”

在国内,以全国首个生态省——浙江为例,浙江一些地区正在积极探索林业碳汇交易。

案例一:湖州市安吉县竹林碳汇建设

安吉当地植被覆盖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拥有竹林面积101.1万亩,其中毛竹林87万亩,曾以全国1.8%的竹产量创造了全国20%的竹业产值,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竹乡”。近年来,安吉重点围绕两片“叶子”(竹林和白茶)做文章。在做实竹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做精竹产品深加工的同时,通过建立竹林碳汇收储平台,推动交易入市,将毛竹林的生态价值高效转化为经济价值,带动全县119个行政村、4.9万户农户和17.15万名林农取得长久性收益。

安吉的实践措施包括:

第一,竹林碳汇集中收储。安吉首创“两山合作社”,对生态资源进行分类调查,叠加整合、动态更新约300个数据图层,构建了“生态资源管理应用一张图”,精准探明全域竹林碳汇生态资源本底。通过深化林地经营权制度改革,将分散在农户手中的竹林经营权流转至对应村专业合作社,再由村专业合作社集中流转至县“两山合作社”,统一进行竹林碳汇市场交易管理,从而推动全县竹林经营权向集约化转变,实现了竹林碳汇生态资源规模化经营。截至目前,安吉已组建村毛竹专业合作社119家,实现千亩以上竹林行政村全覆盖,累计流转竹林84万亩。按0.39吨/亩的固碳能力测算,年碳汇量可达33万吨。通过增强经营活动的科学性和专业化,安吉竹林的增汇潜力显著,固碳能力有望在2025年提升至0.60吨/亩,年碳汇量可达52万吨;在2030年进一步提升至0.80吨/亩,年碳汇量可达70万吨。据估算,安吉竹林碳汇收储交易未来30年的远期收益可达20亿元,村合作社年均增收100万元。

第二,竹林碳汇经营交易。安吉依托“两山合作社”,在全国首创了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两山”竹林碳汇收储交易中心,构建了资源管理、资源收储、经营服务、产品追踪、效益增值、收益分配等6大应用场景,形成了“林地流转—碳汇收储—基地经营—平台交易—收益反哺”的全流程开发体系。安吉探索开展了县内交易和市内跨县交易,累计有21家企业(机构)购买竹林碳汇2.5万吨,交易额172万元,初步建立了区域性的竹林碳汇交易市场。在此基础上,安吉充分利用金融支持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碳汇惠企贷、碳汇收储贷、碳汇共富贷、毛竹碳汇富余价值恢复补偿保险、竹林碳汇价格指数保险等一系列绿色金融产品,对购碳企业实行金融让利,对固碳林农实行保险托底,促进竹林碳汇供给方、消费方良性循环。例如,安吉农商银行发放竹林碳汇系列贷款50笔,金额共计2.4亿元,其中面向村集体发放的“碳汇共富贷”47笔,金额1.9亿元;近期,安吉县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了115亿元的竹产业改造升级碳汇能力提升项目,预计将产生4.0%的年化收益率,经济效益显著。

第三,碳汇收益合理分配。坚持“资源从农民手中来、效益回到农民手中去”的原则,大力推行“两入股三收益”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全面加快乡村振兴、促进林农共同富裕。农户将竹林碳汇资产量化入股,从而获取竹林流转租金、村专业合作社股金分红和经营竹林薪金三大收益,最终目的是“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具体而言,一是农户将竹林经营权流转至村专业合作社,获取租金;二是村专业合作社将林权流转金用于共富产业园、共富乡宿等具有稳定收益经营性项目的入股投资,获取股份收入;三是引导农户就近参与竹林生产和经营管理,获取薪金。例如,山川乡大里村68岁的村民池根法将自家23亩毛竹林流转给了村集体,除“售卖空气”外,村里还组织在林下种植竹荪、黄精、大球盖菇等经济作物,修建延伸林道,使毛竹林经济效益有所增加,每年每人平均分到1500元,直接增加了家庭收入。除此之外,池根法还实现了在村就业,成为一名“毛竹采伐员”,通过帮助村里砍伐毛竹又获得一笔工资性收入。

安吉县的实践经验是,通过积极深化竹林碳汇改革,致力于打造竹林碳汇交易的全流程开发体系,形成了“林地流转—碳汇收储—基地经营—平台交易—收益反哺”的良性闭环,实现竹林碳汇“可度量、可抵押、可交易、可变现”,探索走出了一条绿色低碳共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以为,结合相关经验,可以考虑在全国范围内选取竹林碳汇生态资源禀赋较优地区开展碳中和先行示范,强化竹林碳汇交易顶层设计,既要做大碳汇生态资源本底,更要畅通碳汇交易市场,促进碳汇收益共享,进而形成良性持久的竹林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的毛竹林碳汇通量观测塔。资料图片

案例二:衢州市龙游县林业碳汇建设

龙游县拥有90万亩林地,其中竹林面积超过40万亩,超过县域国土面积的1/4。近年来,龙游以全省林业“百千万”工程和全国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为抓手,通过碳汇造林、森林抚育、林相改造、护林防火等森林经营措施,新增国土绿化及林相改造面积约1.4万亩。在此基础上,龙游推出“森林魔方”推进共同富裕的硬核举措。

龙游县的实践经验包括:

第一,构建碳汇监测机制。着力加强森林生态系统和竹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监测机制建设,开展了植被碳储量现状分析和潜力预测分析。通过与高校合作组建碳汇科技创新团队,综合考虑地域分布、林种类型和海拔等因素,在下辖15个乡(镇、街道)中选取80个土壤采样点,完成全域土壤碳储量的本底调查,进一步构建碳汇变化预测模型,有效开展碳汇开发潜力评估。

第二,建设数字化碳账户。龙游陆续推出配套文件支持碳账户建设,通过推进“点碳成金”数字化技术应用,建立林业碳汇生态资源数据库。借助大数据分析手段,动态更新全域高精度林业碳汇数据,实现林业碳账户的智慧化管理。目前,龙游已建成林业碳账户265个,2500余人通过植树获取个人林业碳积分,年固碳量达58吨。

第三,打造碳汇场景集成平台。龙游聚焦林业促进共同富裕的难点问题,围绕资源管理、资源变现、资源招商、林业帮扶、全民共富和生态保障6大目标,建设集数字化改革、生态碳产品价值实现、林业促共富于一体的“四库”(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森林魔方平台体系,加快碳汇监测、碳汇收储、碳汇交易、林碳金融、碳收益等智慧林业应用场景创新,打造林业立体感知、管理协同高效、生态价值凸显、服务内外一体的数字治理新模式。

龙游的实践经验是,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技术赋能林业碳汇监测和碳账户建设,着力破除碳汇生态资源数据粗、核算难的困境。通过以上实践,我以为,未来需要充分发挥卫星遥感、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在碳汇生态资源监测、核算、交易和补偿等环节的作用,加快构建全口径、高精度、动态性的林业碳汇数智平台,大力推动碳汇信息数字化和产学研一体化,最终为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再看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较早开展了林业碳汇交易并形成了一定规模,其中一些经验可以为我国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参考。

例如,美国森林面积11.4亿亩,其中家庭拥有的森林面积量约占38%,年均碳汇量达1.2亿吨,可抵消美国每年2.4%的碳排放量。2021年,美国联邦政府通过《发展中的气候解决法案》,明确较小规模的农场主和家庭林主可以参与碳市场,并制定了一系列农林业碳汇建设项目发展行动方案。该法案的适用对象为拥有20~1000英亩(约121~6070亩)林地规模的家庭林主,旨在充分挖掘碎片化森林资源的增汇潜力及其经济价值。

其森林碳汇建设的做法包括:第一,鼓励家庭林主参与。美国森林基金会建立了一套家庭森林碳计划,通过与家庭林主签订20年的森林管理合同,为其制订长期森林管理计划,家庭林主可获得每亩28~58美元的一次性收入。目前,已注册的家庭森林碳汇建设项目规模超21万亩,年碳汇量达90万吨,覆盖美国约2000个农村地区。第二,培育中介机构参与。目前,美国森林碳汇交易已初步形成专业化的中介服务体系。根据项目开发和交易流程,中介服务机构可分为开发机构、注册中心和标准评估机构,以及第三方验证机构。这些机构独立从事业务活动,同时依法接受行业协会和相关部门的业务监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森林碳汇项目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此外,美国农业部建立了第三方核查核证计划,中介服务机构可与家庭林主合作开展森林碳汇项目。第三,引导市场主体参与。美国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森林碳汇交易市场,通过碳市场对重点排放企业实施强制分配排放指标政策,促使其产生碳汇购买需求。参与碳交易的主体大多为大型企业或化石燃料供应商,当这些企业的排放配额不足时,必须从其他超额完成减排目标的企业购买配额,或者购买森林碳汇等项目以抵消其超标排放,后者构成了美国自愿减排市场中的碳信用机制。

美国鼓励家庭林主、中介机构、企业等主体参与碳汇交易,有助于克服森林碳汇交易动力不足、规模不大等问题,提高市场和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未来我们应考虑的是,政府着重负责林业碳汇生态资源整合,企业发挥经营优势推动碳汇交易产业化发展,林户以多种形式参与利益分配,第三方机构围绕核算、认证、经营、交易等环节开展工作,最终实现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提升碳汇交易机制的内生动力。

林业碳汇体系建设的三个重点环节

通过对林业碳汇建设实践案例的梳理来看,以上几种实践各自具备优势,可以在未来实现有机结合,最终助推我们高质量打造碳中和先行示范区。总结起来,林业碳汇体系建设的一般化推进路径,应包括以下重点环节:

环节一,构建数字化林业碳汇监测机制,明确本底潜力。

首先,提升林业碳汇资源信息数字化。在系统摸排林业碳汇生态资源本底的过程中,应打破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发展改革等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借助卫星遥感、网格化监测、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数字孪生、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加快建立林业碳汇生态资源智慧云平台。通过汇总、更新和分析各类林业碳汇生态资源的分布特征、质量等级、功能特色等数据,为林业碳汇交易奠定数据基础。

其次,推进林业碳汇价值核算规范化。应在参考全国碳市场动态碳价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林业碳汇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体系,明确针对不同生态资源类型的价值核算原则、流程、方法和技术。借助数字化技术,构建系统集成、智慧精准的林业碳汇生态产品价值数据库和可视化平台,推进核算成果在碳汇收储、经营和交易等多领域、多场景的应用。

再次,实现林业碳汇流转收储便捷化。应基于“三权分置”改革,探索推行林木权和碳汇权分离。在完善森林等不动产登记的基础上,建立面向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林业碳汇生态资源权属登记体系。简化确权登记流程,明确资源使用的权、责、利,避免产生林权纠纷,为林业碳汇生态资源产权流转和集中收储扫除障碍。此外,应灵活采取租赁、入股、托管、赎买等形式集中收储林业碳汇生态资源。

环节二,开发全流程林业碳汇交易体系,实现保值增值。

首先,推进林业碳汇项目合理布局。应以“最佳适配、最优转化”为原则,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林业碳汇项目。例如,浙江、江西、湖南、安徽、福建等省份均有丰富的竹林资源。竹子的固碳能力强,每公顷是杉木的1.46倍;且生长周期短,4—6年便可利用,而一般树种生长周期多在20年以上。以竹林作为碳汇载体,相比其他林种见效更快、更显著,因此可以在适宜地区通过做大竹林碳汇“增量”方式,更好助力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建设。

其次,提升林业碳汇项目市场认可度。应通过引进有资质、有技术、有资金实力的优质企业进行林业碳汇项目的专业化开发经营,提高项目管理的科学化水平。通过整合招商力量,将碎片化的资源打包为项目库,针对不同类型林业碳汇项目“量身打造”招商运营方案,实现项目精准落地。此外,应积极开发与国际接轨的林业碳汇经营项目方法学,提升国际知名度和认可度,进一步扩大林业碳汇交易的区域范围。

再次,推进林业碳汇产业规模化运作。应吸引具有产业集群效应的经营主体,以链式帮扶机制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通过提供专业化技能培训和公益科普等举措,使小农散户也能切实享受到林业碳汇经营和交易带来的价值红利,从而增强公众参与热情。应以林业碳汇交易撬动乡村就业和外来投资,使曾经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而流失的人力、物力资本重新聚集到农村,以林业碳汇产业规模化运作助力碳中和村镇建设。

环节三,引导多元化主体参与交易,激发需求潜能。

首先,刺激企业购汇需求。应尽快重启CCER,提高林业碳汇项目占比,主动对接有碳抵消需求的企业,实现林业碳汇交易与碳排放权交易良性联动,既能满足控排企业的减排需求,又能推动林业碳汇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随着CCER的重启,应进一步提高其在全国碳市场中的抵消比例上限,调整相应准入规定,以满足企业的购汇需求。

其次,引导公众参与交易。为进一步调动公众参与减排增汇实践的积极性,应积极打造碳普惠机制,试点将公众购买林业碳汇作为一种碳信用纳入个人信用体系,在后续银行放贷等环节给予便利。此外,在欧盟通过碳边界调整机制法案之际,应大力引导林业碳汇项目经营企业开展特色产品碳足迹核算和碳标签认证,形成林业碳汇项目的低碳属性与比较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

再次,强化政府市场监管。除企业和公众参与外,林业碳汇体系建设离不开政府这一重要主体。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林业碳汇与碳市场、可再生能源、负排放技术等机制发展,强化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管理。借助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东风,加快推进跨区域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林业碳汇生态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形成碳中和先行示范区的制度溢出效应。此外,林业碳汇战略储备可以作为地方政府调控的政策工具,在市场低迷时购入,在市场供应不足时投放,从而降低碳市场供需不稳定带来的冲击与风险。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10日10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林业碳汇体系建设与碳中和

林业碳汇体系建设与碳中和

演讲人:方恺 演讲地点:浙江生态文明研究院 演讲时间:2023年3月

方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教授,国家高端智库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生态文明研究院学术交流中心副主任,中国同盟中央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双碳’目标下区域协同减排机制与调控策略研究”首席专家。

林业碳汇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包含现代化和生态化两大内涵。现代化意味着要将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等经济和民生建设目标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化意味着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可持续发展理念。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碳达峰碳中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作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纲领性文件,《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对于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应当组织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探索有效模式和有益经验”。因此,高质量推进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建设意义重大。一方面,有助于将碳达峰纳入碳中和视野进行布局规划;另一方面,有助于“以点带面”,待模式和经验成熟后逐步向全国推广应用。

在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建设中,生态系统碳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林业为例,其碳汇生态资源的科学经营与有序交易既能大幅提升区域固碳能力,又能促进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是协同推动“双碳”目标、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等重大战略的汇聚点。从理论层面看,可交易的林业碳汇可视为一类生态产品。关于“生态产品”的概念尚无定论,其内涵多囿于农、林产品等狭义范畴,鲜少关注林业碳汇等具有负碳效应的广义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机制;从市场层面看,随着“双碳”目标深入推进和全国碳市场平稳运行,部分控排企业的碳汇购买需求加大,市场对重启中国核证自愿减排(CCER)等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呼声持续高涨,为林业碳汇体系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从战略层面看,尽管能源低碳转型取得积极进展,但化石燃料的刚性需求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仍将存在,因此通过植树造林等生态系统增汇抵消碳排放成为实现碳中和的必然选择。总之,林业碳汇交易的重要性不断彰显,为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了现实抓手。

然而,现阶段的林业碳汇体系建设仍存在不少制约因素。首先,林业碳汇生态产品的市场认可度较低,难以实现招商资源与项目之间的高度匹配,导致盲目开发和无序经营的情况时有发生;其次,林业碳汇生态资源形态多样,常呈现碎片化分布格局,难以准确探明其真实本底情况;再次,林业碳汇的分散化经营难以发挥产业辐射作用,加之缺乏公众参与的有效渠道和内生动力,使得碳汇交易对于广大农民的增收带动能力总体偏弱。

鸟瞰建设中的博鳌零碳示范区(2月24日摄)。新华社发

实践案例:从“售卖空气”到“森林魔方”

在国内,以全国首个生态省——浙江为例,浙江一些地区正在积极探索林业碳汇交易。

案例一:湖州市安吉县竹林碳汇建设

安吉当地植被覆盖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拥有竹林面积101.1万亩,其中毛竹林87万亩,曾以全国1.8%的竹产量创造了全国20%的竹业产值,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竹乡”。近年来,安吉重点围绕两片“叶子”(竹林和白茶)做文章。在做实竹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做精竹产品深加工的同时,通过建立竹林碳汇收储平台,推动交易入市,将毛竹林的生态价值高效转化为经济价值,带动全县119个行政村、4.9万户农户和17.15万名林农取得长久性收益。

安吉的实践措施包括:

第一,竹林碳汇集中收储。安吉首创“两山合作社”,对生态资源进行分类调查,叠加整合、动态更新约300个数据图层,构建了“生态资源管理应用一张图”,精准探明全域竹林碳汇生态资源本底。通过深化林地经营权制度改革,将分散在农户手中的竹林经营权流转至对应村专业合作社,再由村专业合作社集中流转至县“两山合作社”,统一进行竹林碳汇市场交易管理,从而推动全县竹林经营权向集约化转变,实现了竹林碳汇生态资源规模化经营。截至目前,安吉已组建村毛竹专业合作社119家,实现千亩以上竹林行政村全覆盖,累计流转竹林84万亩。按0.39吨/亩的固碳能力测算,年碳汇量可达33万吨。通过增强经营活动的科学性和专业化,安吉竹林的增汇潜力显著,固碳能力有望在2025年提升至0.60吨/亩,年碳汇量可达52万吨;在2030年进一步提升至0.80吨/亩,年碳汇量可达70万吨。据估算,安吉竹林碳汇收储交易未来30年的远期收益可达20亿元,村合作社年均增收100万元。

第二,竹林碳汇经营交易。安吉依托“两山合作社”,在全国首创了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两山”竹林碳汇收储交易中心,构建了资源管理、资源收储、经营服务、产品追踪、效益增值、收益分配等6大应用场景,形成了“林地流转—碳汇收储—基地经营—平台交易—收益反哺”的全流程开发体系。安吉探索开展了县内交易和市内跨县交易,累计有21家企业(机构)购买竹林碳汇2.5万吨,交易额172万元,初步建立了区域性的竹林碳汇交易市场。在此基础上,安吉充分利用金融支持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碳汇惠企贷、碳汇收储贷、碳汇共富贷、毛竹碳汇富余价值恢复补偿保险、竹林碳汇价格指数保险等一系列绿色金融产品,对购碳企业实行金融让利,对固碳林农实行保险托底,促进竹林碳汇供给方、消费方良性循环。例如,安吉农商银行发放竹林碳汇系列贷款50笔,金额共计2.4亿元,其中面向村集体发放的“碳汇共富贷”47笔,金额1.9亿元;近期,安吉县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了115亿元的竹产业改造升级碳汇能力提升项目,预计将产生4.0%的年化收益率,经济效益显著。

第三,碳汇收益合理分配。坚持“资源从农民手中来、效益回到农民手中去”的原则,大力推行“两入股三收益”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全面加快乡村振兴、促进林农共同富裕。农户将竹林碳汇资产量化入股,从而获取竹林流转租金、村专业合作社股金分红和经营竹林薪金三大收益,最终目的是“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具体而言,一是农户将竹林经营权流转至村专业合作社,获取租金;二是村专业合作社将林权流转金用于共富产业园、共富乡宿等具有稳定收益经营性项目的入股投资,获取股份收入;三是引导农户就近参与竹林生产和经营管理,获取薪金。例如,山川乡大里村68岁的村民池根法将自家23亩毛竹林流转给了村集体,除“售卖空气”外,村里还组织在林下种植竹荪、黄精、大球盖菇等经济作物,修建延伸林道,使毛竹林经济效益有所增加,每年每人平均分到1500元,直接增加了家庭收入。除此之外,池根法还实现了在村就业,成为一名“毛竹采伐员”,通过帮助村里砍伐毛竹又获得一笔工资性收入。

安吉县的实践经验是,通过积极深化竹林碳汇改革,致力于打造竹林碳汇交易的全流程开发体系,形成了“林地流转—碳汇收储—基地经营—平台交易—收益反哺”的良性闭环,实现竹林碳汇“可度量、可抵押、可交易、可变现”,探索走出了一条绿色低碳共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以为,结合相关经验,可以考虑在全国范围内选取竹林碳汇生态资源禀赋较优地区开展碳中和先行示范,强化竹林碳汇交易顶层设计,既要做大碳汇生态资源本底,更要畅通碳汇交易市场,促进碳汇收益共享,进而形成良性持久的竹林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的毛竹林碳汇通量观测塔。资料图片

案例二:衢州市龙游县林业碳汇建设

龙游县拥有90万亩林地,其中竹林面积超过40万亩,超过县域国土面积的1/4。近年来,龙游以全省林业“百千万”工程和全国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为抓手,通过碳汇造林、森林抚育、林相改造、护林防火等森林经营措施,新增国土绿化及林相改造面积约1.4万亩。在此基础上,龙游推出“森林魔方”推进共同富裕的硬核举措。

龙游县的实践经验包括:

第一,构建碳汇监测机制。着力加强森林生态系统和竹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监测机制建设,开展了植被碳储量现状分析和潜力预测分析。通过与高校合作组建碳汇科技创新团队,综合考虑地域分布、林种类型和海拔等因素,在下辖15个乡(镇、街道)中选取80个土壤采样点,完成全域土壤碳储量的本底调查,进一步构建碳汇变化预测模型,有效开展碳汇开发潜力评估。

第二,建设数字化碳账户。龙游陆续推出配套文件支持碳账户建设,通过推进“点碳成金”数字化技术应用,建立林业碳汇生态资源数据库。借助大数据分析手段,动态更新全域高精度林业碳汇数据,实现林业碳账户的智慧化管理。目前,龙游已建成林业碳账户265个,2500余人通过植树获取个人林业碳积分,年固碳量达58吨。

第三,打造碳汇场景集成平台。龙游聚焦林业促进共同富裕的难点问题,围绕资源管理、资源变现、资源招商、林业帮扶、全民共富和生态保障6大目标,建设集数字化改革、生态碳产品价值实现、林业促共富于一体的“四库”(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森林魔方平台体系,加快碳汇监测、碳汇收储、碳汇交易、林碳金融、碳收益等智慧林业应用场景创新,打造林业立体感知、管理协同高效、生态价值凸显、服务内外一体的数字治理新模式。

龙游的实践经验是,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技术赋能林业碳汇监测和碳账户建设,着力破除碳汇生态资源数据粗、核算难的困境。通过以上实践,我以为,未来需要充分发挥卫星遥感、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在碳汇生态资源监测、核算、交易和补偿等环节的作用,加快构建全口径、高精度、动态性的林业碳汇数智平台,大力推动碳汇信息数字化和产学研一体化,最终为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再看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较早开展了林业碳汇交易并形成了一定规模,其中一些经验可以为我国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参考。

例如,美国森林面积11.4亿亩,其中家庭拥有的森林面积量约占38%,年均碳汇量达1.2亿吨,可抵消美国每年2.4%的碳排放量。2021年,美国联邦政府通过《发展中的气候解决法案》,明确较小规模的农场主和家庭林主可以参与碳市场,并制定了一系列农林业碳汇建设项目发展行动方案。该法案的适用对象为拥有20~1000英亩(约121~6070亩)林地规模的家庭林主,旨在充分挖掘碎片化森林资源的增汇潜力及其经济价值。

其森林碳汇建设的做法包括:第一,鼓励家庭林主参与。美国森林基金会建立了一套家庭森林碳计划,通过与家庭林主签订20年的森林管理合同,为其制订长期森林管理计划,家庭林主可获得每亩28~58美元的一次性收入。目前,已注册的家庭森林碳汇建设项目规模超21万亩,年碳汇量达90万吨,覆盖美国约2000个农村地区。第二,培育中介机构参与。目前,美国森林碳汇交易已初步形成专业化的中介服务体系。根据项目开发和交易流程,中介服务机构可分为开发机构、注册中心和标准评估机构,以及第三方验证机构。这些机构独立从事业务活动,同时依法接受行业协会和相关部门的业务监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森林碳汇项目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此外,美国农业部建立了第三方核查核证计划,中介服务机构可与家庭林主合作开展森林碳汇项目。第三,引导市场主体参与。美国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森林碳汇交易市场,通过碳市场对重点排放企业实施强制分配排放指标政策,促使其产生碳汇购买需求。参与碳交易的主体大多为大型企业或化石燃料供应商,当这些企业的排放配额不足时,必须从其他超额完成减排目标的企业购买配额,或者购买森林碳汇等项目以抵消其超标排放,后者构成了美国自愿减排市场中的碳信用机制。

美国鼓励家庭林主、中介机构、企业等主体参与碳汇交易,有助于克服森林碳汇交易动力不足、规模不大等问题,提高市场和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未来我们应考虑的是,政府着重负责林业碳汇生态资源整合,企业发挥经营优势推动碳汇交易产业化发展,林户以多种形式参与利益分配,第三方机构围绕核算、认证、经营、交易等环节开展工作,最终实现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提升碳汇交易机制的内生动力。

林业碳汇体系建设的三个重点环节

通过对林业碳汇建设实践案例的梳理来看,以上几种实践各自具备优势,可以在未来实现有机结合,最终助推我们高质量打造碳中和先行示范区。总结起来,林业碳汇体系建设的一般化推进路径,应包括以下重点环节:

环节一,构建数字化林业碳汇监测机制,明确本底潜力。

首先,提升林业碳汇资源信息数字化。在系统摸排林业碳汇生态资源本底的过程中,应打破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发展改革等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借助卫星遥感、网格化监测、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数字孪生、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加快建立林业碳汇生态资源智慧云平台。通过汇总、更新和分析各类林业碳汇生态资源的分布特征、质量等级、功能特色等数据,为林业碳汇交易奠定数据基础。

其次,推进林业碳汇价值核算规范化。应在参考全国碳市场动态碳价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林业碳汇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体系,明确针对不同生态资源类型的价值核算原则、流程、方法和技术。借助数字化技术,构建系统集成、智慧精准的林业碳汇生态产品价值数据库和可视化平台,推进核算成果在碳汇收储、经营和交易等多领域、多场景的应用。

再次,实现林业碳汇流转收储便捷化。应基于“三权分置”改革,探索推行林木权和碳汇权分离。在完善森林等不动产登记的基础上,建立面向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林业碳汇生态资源权属登记体系。简化确权登记流程,明确资源使用的权、责、利,避免产生林权纠纷,为林业碳汇生态资源产权流转和集中收储扫除障碍。此外,应灵活采取租赁、入股、托管、赎买等形式集中收储林业碳汇生态资源。

环节二,开发全流程林业碳汇交易体系,实现保值增值。

首先,推进林业碳汇项目合理布局。应以“最佳适配、最优转化”为原则,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林业碳汇项目。例如,浙江、江西、湖南、安徽、福建等省份均有丰富的竹林资源。竹子的固碳能力强,每公顷是杉木的1.46倍;且生长周期短,4—6年便可利用,而一般树种生长周期多在20年以上。以竹林作为碳汇载体,相比其他林种见效更快、更显著,因此可以在适宜地区通过做大竹林碳汇“增量”方式,更好助力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建设。

其次,提升林业碳汇项目市场认可度。应通过引进有资质、有技术、有资金实力的优质企业进行林业碳汇项目的专业化开发经营,提高项目管理的科学化水平。通过整合招商力量,将碎片化的资源打包为项目库,针对不同类型林业碳汇项目“量身打造”招商运营方案,实现项目精准落地。此外,应积极开发与国际接轨的林业碳汇经营项目方法学,提升国际知名度和认可度,进一步扩大林业碳汇交易的区域范围。

再次,推进林业碳汇产业规模化运作。应吸引具有产业集群效应的经营主体,以链式帮扶机制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通过提供专业化技能培训和公益科普等举措,使小农散户也能切实享受到林业碳汇经营和交易带来的价值红利,从而增强公众参与热情。应以林业碳汇交易撬动乡村就业和外来投资,使曾经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而流失的人力、物力资本重新聚集到农村,以林业碳汇产业规模化运作助力碳中和村镇建设。

环节三,引导多元化主体参与交易,激发需求潜能。

首先,刺激企业购汇需求。应尽快重启CCER,提高林业碳汇项目占比,主动对接有碳抵消需求的企业,实现林业碳汇交易与碳排放权交易良性联动,既能满足控排企业的减排需求,又能推动林业碳汇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随着CCER的重启,应进一步提高其在全国碳市场中的抵消比例上限,调整相应准入规定,以满足企业的购汇需求。

其次,引导公众参与交易。为进一步调动公众参与减排增汇实践的积极性,应积极打造碳普惠机制,试点将公众购买林业碳汇作为一种碳信用纳入个人信用体系,在后续银行放贷等环节给予便利。此外,在欧盟通过碳边界调整机制法案之际,应大力引导林业碳汇项目经营企业开展特色产品碳足迹核算和碳标签认证,形成林业碳汇项目的低碳属性与比较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

再次,强化政府市场监管。除企业和公众参与外,林业碳汇体系建设离不开政府这一重要主体。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林业碳汇与碳市场、可再生能源、负排放技术等机制发展,强化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管理。借助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东风,加快推进跨区域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林业碳汇生态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形成碳中和先行示范区的制度溢出效应。此外,林业碳汇战略储备可以作为地方政府调控的政策工具,在市场低迷时购入,在市场供应不足时投放,从而降低碳市场供需不稳定带来的冲击与风险。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10日10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当31岁杨紫跟24岁方悦乔同框,谁是真美人,谁是“照骗”一目了然

曾几何时,稚嫩的杨紫在进组后仍被换后,对着镜头感慨原来演员也是需要商业价值的,而她彼时还不够格,剧组踢了她之后,立刻换上去一个号召力还不错的女明星。

经过数年的打拼,深刻理解到娱乐圈规则的杨紫终是完成了她当初的梦想,成为了同年龄段女演员中国名度最高的扛剧女王。

有杨紫就开,没杨紫就搁置着,不管什么题材,在什么平台播,上星与否,只要是杨紫出演的,都能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

在23年用《长相思》锻造了大荒地域的蜕变格局后,24年年初她再次拿到新的纪录,在平台对热度的评分机制改版之后,成为首部数值破万的现代剧。

喜事迎门,在主创们相继晒出破万福利后,众人齐聚线下见面会。

离开了小荧幕的镜头后,无滤镜下的他们真实状态曝光。

被列入4大普女名单的杨紫这次与小她7岁的方悦乔同框,出彩不止一点点。

方悦乔颧骨突出,身材纤细但脸宽明显,敷衍发型未能发挥上限

同样是99年出生的女艺人,方悦乔在长相风格上与王楚然有着相似的点,两人的脸型都不是圆润饱满的,骨骼感比较浓重。

只不过后者有比较大的五官做映衬,所以不会觉得她颧骨高,下半张脸宽。

而方悦乔的方圆脸在电视剧里头不明显,那是因为导演会尽量选择演员最好看的角度去拍摄。

现场妆发老师在一场拍完之后也会及时调理造型,无论是打光还是造型,拍得美是工作人员所必须的。

更别提方悦乔在剧中扮演的蓝亦菲是舞蹈精灵,气质女神的设定,就氛围感而言,肯定是出众的。

在剧外,从方悦乔的营业照来看,她显然也是知道自己面部的风格瑕疵所在,自拍与他拍都是偏向于娃娃脸的感觉。

在破万的感恩视频中,在短视频特效的支撑下,她头小脸小身姿清瘦,笑容明媚可爱感觉,仿若是偶像打歌被偶遇。

离开了一切“包装”,在生图中,她眉眼上挑,苹果肌突出,下巴太平整,发型软塌塌的,没有起到一丝丝修饰的作用。

不笑的话,显得整个人更没精神了,完全没有照片里糖水女孩的活泼劲儿,有点照骗那意思了。

杨紫减重成功,脸型流畅是加分项,邻家妹妹脸也有了御姐气场

在她身边的杨紫,与她好像不是一个图层的,杨紫眼睛大且黑溜不说,这脸型走势很是顺畅,鼻子的挺拔程度侧面去看刚刚好。

从纤细的手臂能看得出她本人是瘦的,但却没有瘦得脱相,面部仍是饱满且没有沟壑痘痘的,皮肤看着就细滑。

同样是被抓拍,并没有摆好姿势,杨紫眼神有光,连肤色都比别人白了一个色号。

不知不觉间,之前被质疑容貌平庸的她,逐渐成为了美学的新代表性人物。

杨紫的逆袭离不开减重,在意识到自己不够瘦就不能上镜后,她花费数月去锻炼,最终取得成效。

随着阅历的增长,原本青涩,怯场感觉的她,如今也能淡然自若,尽显女王沉稳了。

有了气场的加成,杨紫的状态只会越来越好,那么,你们觉得紫妹的改变大吗?

#冬日生活打卡季#

《人世间》8大美女,个个几乎素颜出镜,谁更美一目了然

《人世间》最近是真的很火啊,自播出以来,收视率一骑绝尘、持续霸榜,还打破了央视近三年的收视记录。

虽然在网络上《人世间》的讨论度并不高,这只说明剧组不怎么会营销。只要观众愿意看,收视率就是最好的证明。

小8一口气追平了更新,发现《人世间》里的女演员可真多啊!因为是年代剧,女演员们大多是素颜or淡妆,在无美颜滤镜的镜头下,高清到连毛孔都能看得见,颜值不过硬的演员,估计都不敢接这部戏啊!

第八名 董卫红 (演员刘晓晔)

董卫红是下乡插队知青,因为受不了寒冷,一心只想调回城里,于是搭上了姚军官。

乍一看,小8感觉董卫红还挺漂亮的,但是镜头多给几秒,就会发现这个女演员的整容脸实在是太明显了。不用给特写,都能发现她的鼻子透着光。

她的嘟嘟唇和紧绷的苹果肌也显得很出戏,特别是跟其余演员一对比,不像是那个年代会出现的颜值。

其实扮演者刘晓晔以前在《新还珠格格》里饰演令妃时,端庄又漂亮,脸也很自然,不知道现在怎么想不通,把自己的脸折腾成“工业化作品”了。可惜啊可惜。

第七名 孙小宁 (演员方悦乔)

孙小宁在剧中饰演男主周秉昆兄弟的妹妹,从小就对周秉昆有崇拜之情,长大之后,直接开始觊觎有妇之夫周秉昆。

明明知道人家有妻儿,却大言不惭的说自己就是喜欢周秉昆,就是想跟他过一辈子,估计她觉得自己年轻又好看,能够把郑娟比下去。

但是说句实话啊,孙小宁在剧中应该是没怎么化妆的,镜头怼到脸上,粉刺和小痘痘清晰可见。她小小年纪,黑眼圈还很重。

另外,孙小宁的面中凹陷很严重,导致她看上去显得很寡淡,就像大街上随便找的一个路人甲演员。

但是现代装里的孙小宁的扮演者方悦乔,确实又是清纯貌美小白花,可见影视镜头有多挑剔,现实中的小美女,到了影视剧里就“原形毕露”了。

第六名 陶俊书 (演员徐小飒)

剧中的陶俊书戏份并不算多,她是富家千金,梦想是当钢琴家,下乡插队时,每次干活儿都变着法偷懒,就为了保护自己的双手。

陶俊书的扮演者徐小飒看上去有点整容脸,但小8仔细对比了她早期的照片,应该是纯天然的。她脸上最大的问题是下排牙齿有点后缩,所以她每次开口说话就有点怪怪的。

不过徐小飒的皮肤很好,以前也演过不少年代剧,演起陶俊书这种角色来,也算是驾轻就熟了。

第五名 周蓉 (演员宋佳)

宋佳一直都被夸是气质女神,方脸也显得高级有辨识度。但是近几年,感觉宋佳有点发腮了,面部线条更硬朗了。

宋佳没有刘海时,比较符合她干练、霸气的气质,当她在剧里留着刘海,就怎么看怎么别扭。

一般留齐刘海会显得人可爱,或者是温婉,也许造型师也觉得宋佳太硬气了,所以用齐刘海来中和一下,使宋佳更符合周蓉“北大才女”的文学设定。

但不得不承认,今年41岁的宋佳皮肤状态保持得不错,甚至和年轻时都没啥太大区别。

第四名 冯玥 (演员胡连馨)

冯玥在剧中是周蓉的女儿,不得不说,演员在角色上还是下了功夫的,母女俩都是大眼睛、高鼻梁。

冯玥应该是完全素颜出镜,特写时,连一颗小小的痣都看得十分清晰,嘴巴上还干得起皮。

冯玥的发型也很考验颜值,眉上空气刘海,一不小心就容易炸毛,但扮演者胡连馨hold住了。

而且她无论从什么镜头拍,都挺好看的,算得上“无死角美女”。

胡连馨的生活照就更美了,某些角度看上去还神似景甜,果然美女都是相似的。她是2000年出生,毕业于中戏的科班演员,待播剧有《我们的西南联大》,小8先狠狠期待一波。

第三名 乔春燕 (演员 黄小蕾)

乔春燕在剧中的设定就是一个大大咧咧,真性情的虎妞,年少时期的乔春燕基本没有化妆。

说实话,42岁的黄小蕾驾驭少女还是有点费劲的,至少这大黑眼圈是遮都遮不住,导演愣是一点磨皮都不给。

幸好黄小蕾演技过硬,虽然年纪不太相符,但是少女乔春燕也丝毫不违和。而且少女时期并没有太多戏份,如果中途换演员容易串戏。

中年乔春燕的状态就很好了,或许还化了点妆,整个人的状态看上去就好了很多,皮肤状态也不错。

黄小蕾属于年轻时显老,年龄越大越有韵味的女演员,所以成熟、性感的角色会更适合她。小8觉得她的颜值排进前三,是合理的。

第二名 郝冬梅 (演员 隋俊波)

郝冬梅可以说是小8在剧中最喜欢的女性角色,当她是时,她不会看不起任何人;当她家道中落时,她在逆境中依旧坚韧、不卑不亢。

郝冬梅聪明、大方又漂亮,她是公主命,却没有公主病。知青回城后,她又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医科大学,苦读多年成了医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郝冬梅的扮演者隋俊波43岁了,比宋佳还大两岁,同时她还是一个8岁孩子的母亲。谁说生完孩子的女演员,一定比生过孩子的女演员显老?隋俊波就是个正面例子。

皮肤光滑,没有眼袋,笑起来也鱼尾纹都没几条,她的方脸还特别抗老,皮肤没有任何松弛。另外,隋俊波的脸上也看不出任何整容痕迹,她的颜值长在了国人的审美上。

希望通过《人世间》这部剧走红后,隋俊波以后能多多接戏啊!

第一名 郑娟 (演员殷桃)

郑娟在《人世间》里,是一个非常梦幻、宛如天使般的角色。她美丽、贤惠、孝顺、善解人意、勤俭持家,像个任劳任怨的老黄牛一样,照顾着周家的一家老小。

角色设定讨喜,殷桃演技又过硬,郑娟也成为了最受观众喜爱的角色。

今年殷桃也已经43岁了,但还是美得不得了,她在剧中几乎完全没有化妆。(宋佳和隋俊波后期都有化淡妆)

但不管是中景、近景还是怼脸特写,殷桃的颜值都看不出任何任何瑕疵,皮肤更是好到爆!

这样一个全程素颜的角色,放眼整个娱乐圈还真没有几个女演员能hold住。殷桃人美戏又好,这次《人世间》说不定她又能斩获一个视后。

总得来说,剧中女演员的妆造是很在线的,年代剧里,女演员基本不太可能化着浓妆和眼线,所以,对女演员的颜值底子要求就很高了。

《要久久爱》最让人心疼的角色,被方悦乔演活了

纳兰惊梦/文

谁的十七岁不曾有三五好友?谁的十七岁不曾有怦然心动?正在江苏卫视幸福剧场首播,优酷独播的青春励志剧《要久久爱》,便是以杭天城家属院里的“六人组”为切口,娓娓道来他们平凡却又有代表意义的青春故事。

剧集自开播至今始终话题不断,除了黄瀛子(杨紫饰)与青梅竹马的蒋翼(范丞丞饰)到底如何捅破窗户纸以外,蓝亦菲(方悦乔饰)更是成为了影响剧情发展的另一大关键,甚至堪称是全剧中对黄瀛子影响最深的角色。#蓝亦菲遭遇了什么# #被要久久爱原生家庭虐惨了# #蓝亦菲爸爸太气人了#等热议话题,也是揭示着经过方悦乔的演绎,成功将蓝亦菲这个全剧最让人心疼的角色,塑造的立体丰满又真实复杂,让人久久难以释怀。

蓝亦菲的出场如同所有的邻家女孩般安静温柔与乖巧可人,从小练习芭蕾舞长大的她气质出众。十七岁的她对未来单纯且美好的期许,就是考上中央芭蕾舞团,一直跳舞,然后与那个他相濡以沫、白头偕老。在她憧憬未来时,眼神坚定且执着;而在众人打趣她与关超的恋情时,一抹娇羞瞬间涌上脸庞。方悦乔对于青春期女孩如晨曦般的明媚与清新生动诠释,就像拨动了如同无数男生藏在心底里白月光那样。

但就当所有人都以为,这个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白天鹅在现实生活里也应该是个备受宠爱的小公主,未曾想命运从来就没有善待过她。实际上,在同个家属院长大的黄瀛子与蓝亦菲的家庭环境却是天壤之别——开朗活泼的黄瀛子从小就沐浴着原生家庭毫不吝啬地疼爱,而乖巧内敛的蓝亦菲却是一再经历着至亲的抛弃,甚至人生接连遭遇的一连串悲剧都与这样的原生家庭之痛息息相关。而方悦乔用自己的理解来靠近角色,用自己的想法与设计丰满起这个角色。

就像蓝亦菲的乖巧源自害怕失去,不难想象曾与好友一起目睹父亲被追债的她,当时内心到底有多难堪。作为一个尚未成年的学生,遇到这样尴尬的场景逃避是最常见的举动。但她毫不犹豫将自己买演出服的钱全部塞给父亲还债,只不过是出于孩子最纯真的动机——能还一点是一点。甚至她还因为担心天冷父亲干活手生冻疮,想方设法凑钱给父亲买手套,妥妥的付出型人格,也呼应了倾其所有给父亲的动机。只不过不曾想,最后只看到父亲卷款跑路头也不回的背影。即便到这般田地,蓝亦菲的内心第一反应不是怨恨,而是无力地追问黄瀛子“我到底做错了什么”?这样梨花带雨地处理,远比歇斯底里的痛哭来的更让人心疼。

而在她察觉母亲可能也要离开的端倪之际,含泪乞求“你明天还会来的,对吧”时的小心翼翼,简直卑微到了尘埃。在她的眼睛里,分明已经滚动着眼泪欲落未落,方悦乔将角色那一刻的情绪拿捏何其精准——她只是希望母亲能看她跳一支新舞,她只是希望母亲能够跟她一起扛起生活的重压,如此,而已。让人唏嘘不已的是,尚未成年的她尚且没有向生活低头,身为成人的父母却当了逃兵。

蓝亦菲的命运如同蒲公英,风起而涌、风止而息。耐人寻味的是,蒲公英的花语是“无法停留的爱,天涯海角,至死不渝,御风而动,风静而安,看似自由,实则身不由己”。无论对于父母,对于朋友,还是对于爱人,蓝亦菲都是毫无保留地付出,因为热爱舞蹈的她内心始终向着美好,只因她也相信“不管生活是怎么样,舞蹈总会带来希望”。但在命运一次又一次的无情捉弄之下,她所坚信与依赖的一切逐渐崩塌,舞蹈也从未真正给她带来希望,所以才会歇斯底里地发出“为什么都不要我”的痛苦之问。

成功塑造角色的关键,在于把握细节,合理动机,从戏的色彩基调去揣度自己的表演尺度。不过分追求所谓的“爆发力”,懂得合理化角色的情绪与动机,即便只是语调节奏的变化,也能传递出人物内心的波动。很显然,方悦乔为自己所饰演的蓝亦菲创造了生命,也让这个角色真实而鲜明的活起来。

其实,这并不是方悦乔第一次成功塑造这样的关键角色。2021年,刚刚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的方悦乔出演了她人生的第一部电视剧——国剧年度剧王《人世间》,可谓开局即巅峰。

在这部戏骨云集的佳作之中,初出茅庐的方悦乔并不怯场,饰演性格鲜明孙小宁。这个角色思想前卫,对人生毫无顾忌,坚信爱一个人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喜欢的东西就要去追。所以她毫不掩饰自己对于周秉昆的爱慕,而在被周秉昆明确拒绝后,她又果断收起自己的爱慕,选择远走高飞,不再打扰周秉昆与郑娟。只是短短的几场戏,她就把这个“爱人与表达爱都是权利,但更要尊重爱”的角色解析地淋漓尽致。

而在戏外,方悦乔则是个大方分享自己生活与美丽瞬间的姑娘,有媒体评价她“她温婉的笑颜与眼神中若隐若现的故事感,自然而然地散发出一种既小家碧玉又有着烦恼和忧郁的多重氛围”。出道便在剧王里崭露头角,而后又接连在热播剧里出演重要角色,作为新人的方悦乔足够幸运。当命运馈赠机会,通过努力匹配这份赠予,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精品长文创作季#

方悦乔:唯美优雅美丽大方高清写真(人世间孙宁扮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