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乾隆皇帝一生的执政创造了不少历史之最,其中将中国封建王朝的经济文化推向了顶峰,这是他值得后人肯定的一面。但乾隆皇帝也是最被后人诟病的封建帝王之一,他积极拓取在缔造辉煌之同时,也因夜郎自大,固步自封而毁灭辉煌于一旦。闭关锁国政策的全面施行,更是乾隆皇帝一生执政错误之最,这一政策不但为大清王朝之灭亡埋下伏笔,更是将清朝拖入了落后挨打的无尽深渊。
说起乾隆时期的闭关锁国,我们不禁要问乾隆皇帝为什么要闭关锁国?
倘若我们仅以乾隆皇帝的无知与愚蠢来定义这个败笔政策,未免就太过简单和肤浅,而是应该结合乾隆朝闭之时代背景和其政治目的,来分析和了解一下现闭关锁国之前因后果,进而探讨它的不良影响。
上图_ 乾隆皇帝(1736-1796在位)
在研究乾隆朝闭关锁国之前,我们应该了解一下闭关锁国这个政策之起源。
实际上,闭关锁国这是一个抽象概念,所谓的“闭”与“锁”都是相对的,但要是以乾隆朝时期的闭关锁国标准衡量的话,元末就开始推行了,而进一步发扬者乃明太祖朱元璋,甚至这一政策一直贯穿大明王朝之统治。
有朋友会反驳,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多么伟大之壮举,怎么能说是闭关锁国?郑和下西洋确实是走出国门,但是这完全是官方行为,并且绝不是为了促进国家之间的交流与交易而为之,因此不得称之为开放。
有的朋友还会说“隆庆开关”,这确实是一次开放行为,但仅福建月港一个小港口,各项规定也是十分谨慎,而且隆庆开关也给大明王朝带来了一定灾难。总而言之,闭关锁国绝不是乾隆皇帝始创,也就是说,闭关锁国是我国封建历史的一个长期问题。
上图_ 郑和下西洋线路图
我们将时间拉回大清王朝,大清王朝的建立初期由于东南沿海尚存威胁,因此实施海禁,也就是闭关锁国政策,但随着康熙皇帝解决了东南最大岛屿问题之后,海禁也相对放松。
再加之,康熙皇帝本人比较开明,对于西方科学较有兴趣,所以康熙朝时期是比较开放的。但是在雍正朝初期,发生了一次传教士教会冲突事件,这次冲突与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关系,实际上就是西方相对开放的思想,是对传统封建思想存在冲击,这是统治阶级最为担心的,因此传教士遭到驱逐。
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来说,固化人民思想乃重大要务,大清王朝尤甚之。本来以少数民族统治中原,就使得大清王朝的统治地位合法性屡造非议,因此全国各地以此为旗号的活动层出不穷,这让大清王朝统治者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忧患意识,大清王朝的帝王们,尤其是前几代帝王,各个励精图治,奋发向上,终于在乾隆时期将王朝之统治推向了顶峰。但是,强盛之下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社会问题,尤其是因人口迅速增长,人民温饱得不到保障为社会矛盾之首。矛盾向来是滋生不安定的最肥沃土壤,盛世之下的反清势力又有所抬头。
上图_ 清朝前期人口增长情况
那么这一王朝内部问题又与闭关锁国有什么关系呢?
闭关锁国“锁”的是对外贸易,这跟国民思想问题以及社会矛盾又有什么关系呢?而且贸易往来必将给国家带来财富,难道乾隆皇帝毫无感知?
首先要说明的是,商业贸易上的收益乾隆皇帝是清楚的,因为在乾隆二十年,乾隆皇帝还特地是否在浙江开关做了一次讨论,值得讨论就说明这个事情有益处,所以不能因为之后推行了闭关锁国,就以为乾隆皇帝以及朝臣们都不懂贸易。
上图_ 马戛尔尼为首的英国使团觐见乾隆皇帝,试图与大清达成互通贸易的可能性
既然明知有收益,可能收益还会很大,为什么还是选择闭关呢?
这就与前分析阐述有关了,对外贸易就意味着要与外国人接触,这无疑是给了国人见识和接触外界世界的机会,这种贸易上的接触在取得财富这类“硬货”的同时,必然会带来一些“新”思想文化等“软货”。而就是这类软货,让本就极度不放心的乾隆皇帝更加神经过敏,为了将这种思想掐死在萌芽,甚至为了防微杜渐,给后代子孙营造一个安定稳定之统治环境,排除一切让思想有机可乘成为了他的首要考虑因素,至于收益有多大,在与“确保”王朝统治安全的大是大非之面前,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尤其是西方文化思想,更是与我国传统文化思想背道而驰,是当时全国公认的悖论,为了不让这种“悖论”污染了国民思维,所以限制贸易成了必要之必要,因此“一口通商”成了基本国策,而清政府给出的理由是“海防重地禁止商业活动”。实际上,从当时国际时局来看,根本没有什么势力可以威胁到清朝的海域,因此“闭关锁国”很大程度是为了钳制人民思想,而非为了加强海防防御。
上图_ 对国人的毒害
上图_ 外国由上海入口
那么这闭关锁国给清朝带来了什么呢?
事实证明,闭关锁国给清朝带来的完完全全是负面作用。
论海防,在英国人用坚船利炮面前是毫无作用,但是在钳制人民思想方面效果显著。由于闭关锁国政策在战争之前做得很好,甚至是更完备地贯彻着,这几乎是彻底将清朝与世界隔绝,对于外部世界之变迁,国人一无所知,而且更可怕的是,清朝百姓对此丝毫不感兴趣。
这一问题并不是只是民间如此,那朝廷官员,所谓的国家精英们亦是如此,因此当外国侵略大祸临头之时,精英们的判断都是不准确乃至不正确的,失败是必然之结果。即便是在国门被轰开之后,很多人亦夜郎自大,沉迷于天朝上国而不能自拔,依旧主张拒先进科技与门外,使得清朝在改革之道路上荆棘密布,步履维艰。
上图_ 嘉庆皇帝(1760年—1820年)
作为闭关锁国的决策者,甚至是倡导者——乾隆皇帝,应该说是清朝闭塞落后的主要责任人,当然他的继任者嘉庆皇帝和道光皇帝亦不例外,作为清朝的最高统治者的他们,被后人诟病无可厚非。
虽然我们读史之时,强调历史人物有其时代局限性,这是客观事实,必须尊重,然则作为时代的领导人,尤其是一人独大的集权统治,远瞩甚至是划时代之眼光是决定国家未来走向,决定着国家命运之关键。显然,乾隆皇帝以及后代的大清王朝帝王们都缺乏这样的能力。
文:王金百
参考文献:
1.《乾隆帝及其时代》 戴逸(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饥饿的盛世》 张宏杰(著) 重庆出版集团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胡中藻 形象)
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二月。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也就是我们习称的乾隆皇帝,闲来无事,翻阅起了内阁大学士胡中藻过往的一些诗文。
皇帝翻看臣下的诗文,一来是品评大臣的才学,二来是看看能不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得到灵感,自己学上两手。
乾隆爱写诗,满朝皆知。
皇帝活了八十九岁,而他一生之中,一共写下了大约四万三千首诗,如果皇帝从呱呱坠地就开始写,一直写到他垂垂老矣,平均算下来,那么皇帝一天就要写一首半的诗出来。
对数字不太敏感的朋友,可能对这个概念不太了解,那作者来举个例子,《全唐诗》中一千八百九十五位诗人,一共也共写了四万两千九百多首诗,乾隆同志一个人的创作数量就和大唐全体诗人基本持平了,可谓“一个人干翻整个盛唐”。
不过皇帝虽然作诗的数量极多,但其诗文的质量却实在是不敢恭维。
诸如“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这样的作品,就算大臣们能昧着良心恭维这是好诗,但皇帝不是傻子,自己什么水平,他心里也还是有数的。
所以,皇帝急需通过阅读优秀作品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而这位胡中藻,在大清文坛上则可以说是赫赫有名,吟诗作对很有两把刷子,并且,其人不但有才,而且官运亨通,乾隆元年,即公元1736年中进士,拜在内阁首辅鄂尔泰门下,屡受提携,最终当上了内阁大学士,总督湖南学政。
(鄂尔泰)
湖南学政,相当于今天的湖南省教育厅厅长,而清朝的内阁虽然不比明之内阁,但毕竟是形式上的朝廷机要部门,胡中藻又是鄂尔泰的门生,所以在官场上混的也就算是可以了。
乾隆所看胡中藻的作品,是一首叫做《坚磨生诗钞》的诗,全诗已佚,到如今只剩下一句:一把心肠论浊清。
坏就坏在这句诗上。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胡中藻忠心耿耿,为国为民,大家尽可以来看一看,我到底是好官(清)还是坏官(浊)。
这本身是一句极为普通,用来言志的古诗,但乾隆皇帝看罢之后龙颜大怒,认为“清”是国号,而胡中藻把“浊”字放在“清”字前边,摆明了是对大清不尊重,是在埋汰清朝,于是立刻将胡中藻抓来下狱,随即处死。
并且,因为胡中藻对清朝的大不敬,连他已经故去的老师鄂尔泰也受到牵连,被乾隆皇帝批评识人不明,就连牌位被撤出了贤良祠,身后之名,算是一干二净了。
这是乾隆皇帝统治时期一桩看似十分稀松平常的文字狱案件,但实则,这一桩案件,和以往的诸如南山案,吕留良案却完全不同。
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翰林学士戴名世写了一本《南山集》,书中纪事没有使用清朝年号,而采用南明永历纪年,因此戴名世遭到处斩。
(南山集)
戴名世是个典型的怀念前朝的知识分子,写书的时候难免真情流露,这才让人抓住了把柄,自己也领了便当。
人常说康熙疏阔,但其实康熙老兄搞起文字狱来也是一套一套的,相反,他那一向被认为是文字狱集大成者的儿子雍正,反倒对南山案有不同的看法:
《清史稿》:“虽皆非臣子之所宜言,实无悖逆之语,当时刑部复旨,亦未谓此外更有违碍之词,故亦以为冤。”
雍正皇帝认为,戴名世作为大清臣子的确是不应该写这种花里胡哨的书,但书中内容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就是本简简单单的学术作品,所以先帝实在是有些冤枉戴名世了。
不过,这样一番言论,是尚未登基,仍是皇子的雍正皇帝说出来的话,雍正同志当了皇帝之后,搞文字狱只比他的老父亲更狠,而绝不会比他的老父亲更差。
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湖南永兴有一位叫做曾静的书生,有反清思想,一直想要反清复明,但他势单力薄,能力不够,于是这仁兄居然单枪匹马的敲开了时任川陕总督岳钟琪的大门,鼓动岳钟琪造反起事,岳钟琪对曾静这种大义凌然,英勇无畏且胆大包天的态度十分钦佩,然后反手就把曾静给逮了起来,并将此事上达天听,报告给了雍正皇帝。
雍正知道这件事儿后并没有暴跳如雷,而是对这起案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皇帝实在不能想象,曾静区区一个落魄书生,是哪里来的勇气和胆略想要造反呢?
不调查不知道,一调查吓一跳,严审之下,曾静供认不讳,他表示自己原本无心造反,而是看了清初文学家吕留良的一些著作后,才萌生了起事的念头。
(吕留良)
皇帝恍然大悟,原来吕留良这个糟老头子写的东西居然是如此厉害的思想,由是,已经病逝四十九年的吕留良被开棺戮尸,由此被定下了“大逆”的罪名。
死了的人尚且要如此惩戒,活着的人当然也不能放过,吕氏的后人和门生或斩首,或流放,牵连甚广,基本上就算是一锅端了,罹难之惨烈,堪称清代文字狱之首。
既然搞文字狱是家族传统,那么我们的乾隆皇帝当然也不会落下,并且,通过“胡中藻案”我们可以发现,乾隆搞起文字狱来,比他们的两位前辈们更不讲理,更加荒诞,简直可以用故意找茬来形容。
皇帝的意图很明显,你有错我就夸大你的错误,你没错我就制造错误,反正我是皇帝,一切我说了算。
你不服,那我就收拾你。
这样的文字狱制造方式,和部分男同胞的女朋友发脾气的逻辑可以说是十分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这,也正是胡中藻案的特殊性,以往的文字狱案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限制言论,控制思想,而胡中藻案的目的,则是为了打压朋党倾轧。
朋党倾轧这个词,各个朝代都有各自的叫法,东晋时叫门阀政治,两宋时叫政治站队,明朝时叫文官集团,其本质就是,朝堂上的官员们不再完全为皇帝而效忠,转而开始谋求私利,而为了在谋求私利的道路上万无一失,他们从不单干,而是会相互结为党派,组成强大的官僚团体,实现集团化的和皇帝对抗。
有了后台,有了伙伴,有了一票人和自己同流合污,官员们的胆子大了,就开始结党营私,党同伐异,开始把原本澄清的官场氛围搅成一团浑水。
有人说,东晋的皇帝们没主权,文官们害的。
也有人说,两宋富弱,常被塞北三朝欺凌,文官们害的。
更有人说,大明之所以灭亡,也是文官们害得。
这种说法到底是危言耸听还是确有实据,读者朋友们倒可以好好地考虑一下。
不过,朋堂之害绝非空穴来风,而且这股风很快吹到了乾隆皇帝本人的身上。
(张廷玉 形象)
雍正皇帝驾崩前,给儿子乾隆留下了两位辅政大臣,一位叫做张廷玉,另一位则是鄂尔泰。
鄂尔泰是满洲镶蓝旗人,而张廷玉则是汉人,两位仁兄在从政风格上大不相同,鄂尔泰刚猛,张廷玉温良,鄂尔泰粗犷,张廷玉细腻,所以虽然他们同为顾命大臣,但一直以来就理念不合,相互对立,而朝廷里的官员们为了安身立命,找个靠山,纷纷投身鄂张二人门下,成了他们的马仔,由此形成了鄂党和张党,两党之间在朝堂上相互倾轧,相互争斗,这就算是伸上手,打开了花了。
历来,帝王对于朋党之争都是深恶痛绝的,封建帝制时代,朝堂就像是一间建筑面积庞大的别墅,而皇帝则是别墅的房东,官员们则是别墅内的租客,他们在别墅中有属于各自的房间,皇帝允许他们在别墅大厅里走来走去,但却不允许他们在大厅里跑来跑去。
脆弱的木制地板经不经得住他们这么跑另当别论,就是跑起来的声音,也够皇帝闹挺的。
别的朝代的皇帝对朋堂的态度作者知之甚少,但清朝的皇帝对朋党却是零容忍的,康熙皇帝处理过鳌拜,雍正皇帝则因为朋党之争把帮助自己登基的两大功臣年羹尧和隆科多都处理了,而现在新房东乾隆对鄂尔泰和张廷玉,当然也不会心慈手软。
领班军机大臣晚年被乾隆皇帝整治的差点没能配享太庙,而鄂尔泰虽然已经病逝,但皇帝仍然揪住他的门生胡中藻不放,并且借此事“云处理”了鄂尔泰一波。
(乾隆皇帝)
看来,通过康熙和雍正皇帝的不懈努力,敦敦善诱,乾隆皇帝已经了解了身为帝王的终极奥义,那就是:决不能让大臣们团结起来,也决不能因为尊重他们,重用他们,而让他们滋生出干涉自己的心态。
所以,终乾隆一朝,百官拜服,只敢山呼万岁,绝无忤逆之言。
紫禁城外烟波浩渺,落日熔金,乾隆大帝的身形笼罩之处,其人无不颤抖,封建君主不易察觉的狰狞一面在这一刻展露无疑,再遥想当年的明朝万历皇帝朱翊钧,如果他漫长的执政生涯中有乾隆一分半点的手段,也不至于被大臣们欺负的直接自闭了。
往事成空,均是笑谈,如今今人旧人,都变做了一捧黄土。
一部《宰相刘罗锅》,让许多观众认识到千百年前一个机智聪颖、有勇有谋的大臣形象。
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刘墉是清朝赫赫有名的帖学大家,而且享有“浓墨宰相”的称号。
乾隆皇帝不仅好文好诗,闲来无事,还喜欢和刘墉下棋斗嘴。
在他们为君为臣的日子里,曾经诞生过许多很有趣味的对话,比如有一天,乾隆皇帝有心为难刘墉,他问:“朕这大清,一年要生多少人,又要死多少人啊?”
没想到,刘墉根本没有上他的套,而且,他的回答,还被称为千古一绝。
宰相刘罗锅其实是个“官二代”在成为一代名相之前,刘墉的家庭背景非常牛逼。
他的刘氏家族在山东诸城十分有名,刘氏家族往上几代都出过名臣,说一句名门望族并不夸张。
刘墉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是有才有能的人。
其中刘墉父亲刘统勋的官位甚至一度坐到了军机大臣兼东阁大学士,被乾隆皇帝评价为“得骨大臣风,终身不失正。”
成长在这样的书香世家里,刘墉自小就对官场上的事迹耳濡目染,毫无疑问,长大后的刘墉要继承家中的衣钵,通过科举的考试进入朝廷,然后为朝廷做出贡献。
但很奇怪,在刘墉三十岁之前,他都没有选择参加科举。
虽然没有和别人一样为科举考试头悬梁锥刺股,但是刘墉本人满腹经纶,在书法的造诣上更是深不可测。
有人猜测,刘墉没有参加科举可能是“不屑”,毕竟刘墉拥有这么厉害的一个爹,都说“母凭子贵”,其实“子凭父贵”也是一样的,靠着父亲的功勋和荫庇,刘墉可以直接略过科举这一步。
乾隆十六年的时候,已经33岁的刘墉终于觉得时机到了,他是时候和父亲祖父一样,投身于浮沉的官海之中。
靠着家族的恩荫和父亲的裙带关系,刘墉直接用举人的身份,参加了当年的殿试和会试,也就是说,刘墉根本不用参加乡试,不用经历一层一层的人才选拔,直接就能进入权力的大门。
以刘墉家的关系,刘墉肯定能获得进士,之后,他被授予了一个翰林院的职位,虽然该官职地位较低而且俸禄较少,但是翰林院却是当年很多文臣挤破头也想要进入的地方。
因为皇帝身边的文学近臣一般从翰林院挑选,而且,如果有大臣在死后想要得到“文”字的谥号,那他必须是翰林院的出身,否则还没有这个资格。
但是,刘墉还算不错的仕途开局,却没有让他顺顺利利地走得长远,在乾隆二十年,因为父亲刘统勋获罪,导致刘墉也一起被乾隆革了职。
虽然被革职,但顾念刘氏一族对朝廷的付出,过了一段时间,消气了的乾隆重新启用了刘墉和其父兄。
虽然可以重新做官,但是乾隆却把刘墉外放到别的地方去做官,眼看离开了山美水美的京城,刘墉并没有泄气,因为不管在哪里,他必定倾尽全力,不负皇恩。
在刘墉外放做地方官的二十多年里,他为百姓做了不少的实事和好事,很得当地百姓的敬重和爱戴。
刘墉的做官风格差不多和自己老父亲刘统勋一样,清廉正直、雷厉风行,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一定为百姓谋取更好的生活。
刘墉为百姓做的所有事情,都被乾隆看在眼里,在乾隆四十七年的时候,已经62岁的刘墉结束了自己的外放生活,终于回到了京城。
回到京城后,他被乾隆升任为左都御史,奉命监管南书房。
随着和乾隆皇帝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多,他们一君一臣斗智斗勇的生活也逐渐开启了。
乾隆智问刘墉,刘墉智答乾隆众所周知,乾隆是个拥有很多奇思妙想的皇帝,有一天,他批阅完奏折,顿觉无聊,于是下令把刘墉召到自己身边来。
待刘墉来了以后,乾隆皇帝故作高深地说:“刘爱卿啊,朕昨夜做了一个梦。”
刘墉心中暗暗叫苦,知道乾隆这是又要拿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整他了,但他不能表现出来,只得恭恭敬敬地问:“万岁爷昨个儿梦见了什么啊?”
乾隆就说:“朕昨夜梦见一兆头,那是个活物,小时候有四条腿,长大了就变成了两条腿,老了之后更奇怪,只剩下三条腿了,刘爱卿,你说朕梦见的这是个什么?”
刘墉听完,知道这是个谜语,当即胸有成竹地说:“微臣能为万岁爷解梦。”
乾隆来了兴趣,让他说说看。
只见刘墉不卑不亢地整了整衣袖,朗声道:“万岁爷梦见的这个兆头,乃是个‘人’。”
“小时候四条腿,乃是因为双手双脚爬行;长大了两条腿,乃是因为可以直立行走了;老了之后三条腿,是因为行动不便,需要拄拐,所以是三条腿!”
乾隆心想,还真是蒙不了这个刘罗锅,不得了,真是不得了。
但乾隆好胜心强,他觉得不能就这么白白让刘墉占了上风,于是他话锋一转,又问:“那朕梦见的这个兆头,又是何意呢?”
刘墉自信抬头回答:“人,就是百姓的总称,万岁爷梦见百姓自幼年成长到老年,可见万岁爷日夜为百姓操劳,这才让百姓入梦来,感谢万岁爷为我大清王朝所做的一切啊!”
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刘墉这番话,那可真是拍到了乾隆的心上。
虽然他明知道刘墉是在胡说八道,但脸上还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不错不错,刘爱卿真是才思过人。”
乾隆和刘墉闲聊了没一会儿,忽然心里又涌上一个话题,于是他问刘墉:“刘爱卿啊,你知道京城九门当中,哪个居中啊?”
刘墉知道乾隆又开始给他挖坑了,他点点头,说:“微臣当然知道,是正阳门。”
乾隆就意味深长地问:“那你知道每天从前门离开的人有多少?进来的人又有多少?”
刘墉当然不会闲到没事干搬个小板凳坐在前门数人头,而且乾隆想听的也未必是一个确切的往来数字,他只是想借这个机会考一考刘墉罢了。
刘墉捻着胡子,做出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来:“回万岁爷,微臣恰好略知一二。”
乾隆心想:竟然说自己略知一二,朕倒要看你怎么编。
“既然刘爱卿知道,那爱卿不妨直接说吧。”
刘墉神神秘秘地伸出两根手指,说:“万岁爷,每天前门进来两人。”
“啊?才两个人?”乾隆一听,不像话啊,这里可是全国最繁荣的中心,怎么可能一天来进来出才两个人。
看乾隆震惊,刘墉不疾不徐地解释:“万岁爷,微臣可没有说过是两个人呀,微臣说的是两种人——一种男人,一种女人。”
乾隆一琢磨,心想刘墉肚子里确实有点墨水,这么刁钻的问题都难不倒他,他觉得自己不能就这样被刘墉比下去,又想出一个问题。
“好吧,刘爱卿,朕再考考你,你知道朕这大清,一年有多少人出生,一年又有多少人死去吗?”
刘墉微笑:“万岁爷,这赶巧了,这个问题,微臣还是略知一二。”
乾隆就静静地看着他还能胡扯出什么来,不出所料,这刘墉深吸一口气,说:“回万岁爷,依微臣之见,您这大清,一年生一人,一年死十二人。”
“什么?”
乾隆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刘墉牵着鼻子走了,他想,要是一年只有一个人出生,然后一年要有十二个人死去,那这大清岂不是很快就要亡国了?
乾隆连忙正色,严肃道:“刘爱卿,按照你这个说法,朕的大清岂不是没有人了?”
“非也非也。”刘墉摇头晃脑说道:“微臣说的一人,并非一个人;微臣说的十二人,也并非十二个人。”
乾隆就瞪他:“那你快告诉朕,这是什么意思?”
刘墉没有立刻为乾隆解答,而是卖起了关子:“万岁爷,微臣斗胆问您,您知道咱们中国有十二属相的说法吧?”
乾隆点头说:“朕当然知道了。”
刘墉微微一笑:“那就对了,中国只有十二个属相,自然死去的人都脱不开这十二属相,不是午马,就是寅虎,所以说,万岁爷的大清一年只死十二人。”
乾隆想你这刘罗锅,歪理可真是一套套的,但他拿刘墉没办法,毕竟刘墉虽然是在胡说八道,但句句都有道理。
所谓歪理也是道理。
“好吧,刘爱卿,你这样的说法也没错,那怎么解释一年只生一人呢?”
“这很好理解啊万岁爷。”刘墉用手指着自己,“微臣打个比方,今年是马年,也就是说,只生一人,他属‘马’,生一千人一万人,还是属‘马’,故此微臣才说,一年只生一人啊。”
乾隆听说,无话可说,只得不情不愿地承认了刘墉的智谋。
乾隆用计请刘墉话说这乾隆和刘墉,着实算得上一对“欢喜冤家”,有一次,刘墉要辞官回山东老家,他说走就走,毫不含糊。
刘墉一走,就没有人可以给乾隆出主意了,乾隆看着满朝文武,有些惆怅地怀念起刘墉还在的那些日子。
乾隆想把刘墉请回来,但是想来想去,又没有一个好办法,这日他上早朝,看着百官,忽然灵光一闪。
乾隆说:“朕有一个问题,要你们三天之内答上来,如果答不上来,你们就自动辞官吧。”
这可吓坏了大家,怎么好端端的,就要辞官了呢。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乾隆看他们的反应,满意极了,把自己的问题抛给他们:“朕的问题是——什么上,什么下,什么东,什么西,什么肥,什么瘦?”
确实是一个刁钻古怪的问题,在场数十人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回答的上来,他们不禁想到:要是刘墉在就好了,刘墉最会回答万岁爷的这些奇怪问题。
虽然文武大臣答不上来,但他们不想辞官呀,所以就连夜找到和珅,想让和珅去劝刘墉回来。
和珅是怕极了刘墉那张嘴,恨不得他永远不要回来,可是百官们一直求一直求,和珅毫无办法,只得快马加鞭赶到了刘墉的家里。
一见着刘墉,和珅赶紧说:“您快救救我们吧。”
刘墉正给他的菜园子除虫呢,看见不请自来的和珅,纳闷极了:“你这深更半夜来找我,所为何事啊?”
和珅一口气还没喘匀,马上把乾隆留给他们的问题说给刘墉听,但是说到最后,却忘了“什么肥、什么瘦”。
刘墉皱着眉想了一会儿,随后笑起来:“这不是很简单吗?黄瓜上,茄子下,冬瓜东,西瓜西。”
这么简单我怎么就想不到呢!
和珅一拍脑袋,连谢谢都不说,立刻翻身上马,扬着鞭子呼呼地赶回了京城。
翌日上朝,乾隆满脸威严地问:“马上就是三日期限了,你们当中,有谁能答得出来啊?”
和珅站出来,一掀衣袍跪下说:“微臣能回答。”
乾隆扬眉,说那你回答给朕听听。
和珅就照搬了刘墉的答案,乾隆听完之后,略一沉思,问他:“那什么肥,什么瘦,你怎么不回答?”
和珅大惊,这才想起他把后面的问题给忘记了。
乾隆火眼金睛,一听这回答就知道不是和珅的风格,肯定是那刘罗锅的。
他故意生气道:“好你个和珅,竟然敢糊弄朕,来人,拉出去给朕斩了!”
和珅吓坏了,连滚带爬地求饶:“万岁爷!刚刚那回答不是我说的,是刘墉说的!”
乾隆就知道这是刘墉的鬼点子,他这回满意了,因为他有理由把刘墉召回来继续当官了。
乾隆心里洋洋得意:刘罗锅啊刘罗锅,想不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吧。
旨意很快下达到刘墉手中,起初刘墉接到圣旨的时候,还满脑子问号,不过一知道是和珅搞的鬼,就没那么惊讶了。
回到熟悉的京城,刘墉给乾隆行礼,乾隆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又把之前难倒百官的问题问了一遍:“什么上,什么下,什么东,什么西,什么肥,什么瘦,刘爱卿,你若答不上来,朕就要治你的罪了!”
刘墉一点儿也不害怕,他面带微笑,从容不迫地回答:“回万岁爷,君为上,臣为下,文为东,武为西。至于什么肥,都肥不过春天的雨;至于什么瘦,则瘦不过九月的霜。”
乾隆听完,哈哈大笑,他瞥了和珅一眼,故意问:“那你为什么告诉和珅黄瓜茄子呢?”
刘墉说:“微臣这叫人在哪儿,就说哪里的话,当我在菜园子种菜的时候,看见的自然是黄瓜茄子,当我站在朝廷的时候,说的当然是天下大事。”
乾隆恨不得给他竖大拇指:“刘爱卿说得不错。”
然后他拉着刘墉的手,情真意切地说:“刘爱卿,你可不能再走了啊。”
刘墉看着乾隆高兴的笑脸,附和他:“微臣真是三生有幸,能被万岁爷留下来。”
乾隆出题,竟然难倒刘墉乾隆是个在文学上造诣很高的皇帝,他闲来无事,就喜欢抓着大臣和他一起讨论诗词文学。
在这群朝臣当中,他最欣赏的人,自然是刘墉。
因为刘墉博学多才,而且每次面对乾隆的难题,他都能游刃有余的破解,但是,刘墉也有马前失蹄的一天。
有一次,乾隆微服下江南,刘墉也跟在身边陪同着。
出了京城,看见漫天遍野的绿草和野花,乾隆诗兴大发,用手随手一指说:“刘爱卿,你看,‘郊外黄花,恰似金钉钉地’。”
刘墉在心中叫苦不迭,感觉自己还没走几里路呢,就被乾隆盯上了。
他转转眼睛,忽然看到一座白塔,一句下联便在脑海中成形。
“城内白塔,好像玉钻钻天。”
听见他的回答,其他官员都不住点头。
乾隆高兴之余不忘暗戳戳地瞪了刘墉一眼,果然,到了下一个落脚地的时候,乾隆又想出了新的难题。
一行人短暂休息的地方是一座庙宇,庙有三座佛塔,乾隆一边喝茶,一边慢悠悠地说:“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
说完,悠然自得地饮了一口茶,好整以暇地等待刘墉的回答。
刘墉朝乾隆拱拱手说:“万岁爷,微臣没有您那么聪明,得让微臣好好想想。”
刘墉一边思考,一边打量四周,突然他想到了一个好点子,信口说道:“五台山后三个台,台、台、台。”
乾隆眉头一皱,指出他不对的地方来:“刘爱卿,五台山明明是五个台,怎么到了你这儿,就只剩三个台了?”
刘墉连忙解释:“回万岁爷,咱们大清规矩,九十六即是满百,所以微臣对下联也不敢说足数,只得少了两个台。”
乾隆知道他又在胡搅蛮缠,但是心中又高兴,因为他觉得,刘墉之所以对了这么个下联,根本是他黔驴技穷,对不上来了。
一行人走啊走啊,来到了西湖,西湖山水天下一绝,乾隆一边饮酒一边欣赏美景,一时间又萌生了对对联的欲望。
乾隆看着自己的酒壶,忽然往下一倒,却只倒出两三滴,他马上想出来一个上联:“水冷酒,一点两点三点。”
刘墉看着岸边的丁香花,思索道:“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
乾隆见难不住他,又准备去想别的对联,不料这时一阵大风吹来,小船一阵摇晃,乾隆一个没有抓稳,把自己的酒壶给晃到了湖中。
这是一个锡做的酒壶,乾隆很喜欢,只听他遗憾地说道:“惜乎!锡壶坠西湖。”
然后他转过头,直勾勾地看着刘墉。
刘墉一时半会想不出来啊,干脆就装傻发愣,乾隆催促他:“刘爱卿可能对出下句?”
刘墉摇摇头,认输道:“万岁爷的对联天下一绝,微臣对不出,微臣甘拜下风。”
好不容易胜了刘墉一次,乾隆高兴坏了,但是刘墉是否真的对不出乾隆的下联,还有待商榷。
说不定刘墉只是单纯地想哄乾隆开心,也未可知啊。
来源:王舜著. 承德名胜传奇 第2版[M]. 2011
http://www.yuyanwz/n/dsrqw/book/base/14099468/9fd09603f3934945a82a4dea7c80a46c/08fb36f4fc3bacc8add1154f6a542384.shtml?dm=1389283459&dxid=000030223247&tp=dsrquanwen&uf=1&userid=653&bt=qw&firstdrs=https%253A%252F%252Fbook.duxiu%252FbookDetail.jsp%253FdxNumber%253D000030223247%2526d%253D2C939421081A27205076EF3A01617C26&pagetype=6&sKey=%E5%A4%A7%E6%B8%85+%E4%B8%80%E5%B9%B4+%E7%94%9F%E5%A4%9A%E5%B0%91%E4%BA%BA&sch=%E5%88%98%E7%BD%97%E9%94%85%E5%B7%A7%E7%AD%94%E4%B9%BE%E9%9A%86&searchtype=qw&template=dsrquanwen&zjid=000030223247_62
乔继堂主编. 正说历朝八十臣 下[M]. 2019
/d/file/gt/2024-03/efb23hbemkn.shtml id="十全武功:满清最后的开疆拓土运动,为华夏拓地万里">十全武功:满清最后的开疆拓土运动,为华夏拓地万里
十功者,平准噶尔二,定回部一,打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尔喀降,合为十。——《御制十全记》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凌晨,雍正皇帝在圆明园去世,享年58岁,在位13年。根据雍正遗诏,雍正第四子爱新觉罗.弘历即位,弘历改元乾隆,是为乾隆皇帝。乾隆继承的是一个强盛的帝国,经过祖父康熙帝、父亲雍正帝两代君主,74年的苦心经营,大清帝国已经进入了鼎盛时期。尤其是雍正在位期间实行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等改革政策,使得大清帝国的国库空前充盈。据统计,乾隆接手的国库存银高达7000多万两,要知道雍正继位时,国库存银不过几百万两,以至于康熙晚年在取得诸多军事胜利的情况下,不得不叫停对准噶尔汗国的军事行动。
如今,乾隆上台就抓了“一把好牌”,当时的乾隆只有25岁,真是要干一番大事业的年纪,而强大的国力也足以支持乾隆干一番大事业,而在帝王界含金量最高的莫过于建立王朝和开疆拓土两大功劳,此时大清已经立国近百年,建立王朝的功业自然轮不到乾隆,于是乾隆将开疆拓土列为自己最大的政绩。乾隆时代,乾隆累计进行了10场大规模的开疆拓土战争,是为“十全武功”,为华夏开边万里,极大地拓展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今天就简单讲一讲十全武功的故事。
两平金川。乾隆十二年( 1747年 ),占据川藏边界的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公开叛清,乾隆遂征发大军进讨,平定叛乱。之后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小金川土司再叛清廷,乾隆遂以阿桂为主将,率军征讨,再次平定叛乱。战后,乾隆在这一地区进行“改土归流”,即废除原有的土司制,设置朝廷直接管辖的州县,从此内地通往藏区的通道被清廷牢牢掌控。
两平准噶尔。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月,大清帝国的宿敌准噶尔汗国发生内讧,乾隆遂抓住机遇,征发4万清军征讨准噶尔汗国,同年五月,清军占领伊犁,并在格登山之战中全歼准噶尔汗国的主力,不久后清军又生擒准噶尔汗国末代大汗达瓦齐,灭亡准噶尔汗国。乾隆二十年(1755年)八月,原先归降清廷的准噶尔汗国亲王阿睦尔撒纳发动叛乱,并击溃留守准噶尔旧地的清军,占据准噶尔旧地。乾隆遂再次出兵征讨阿睦尔撒纳,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军悍将成兖札布、兆惠收复天山以北地区,阿睦尔撒纳逃亡沙俄,不久因染天花而死,自此天山以北的准噶尔旧地全部纳入大清帝国的版图。
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在大和卓波罗尼都与小和卓霍吉占趁阿睦尔撒纳在北疆发动叛乱,清军无暇南顾之际,率部叛清,占据天山以南地区。后来,清军平定阿睦尔撒纳之乱,乾隆以兆惠、富德、阿里衮等清军悍将越过天山平叛,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军全歼大小和卓叛军主力,清将富德更是万里追击大小和卓,一直打到巴达克山(今阿富汗东部),最终将大小和卓的尸体带回北京午门献俘,彻底平定南疆。此战,清军收复了整个天山南北,乾隆将其命名为“新疆”,意为“旧疆新复”之意,从此天山南北20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纳入华夏版图。
四征缅甸。乾隆三十年(1765年),东南亚霸主缅甸贡榜王朝入侵大清帝国的云南边境,当时的贡榜王朝是东南亚最强国家,它先后击败了暹罗(今泰国),并攻入孟加拉国,而大清帝国也是属于自己的上升期。于是亚洲两大强国在东南亚的丛林中爆发了一场决定东南亚格局的大决战。清军先后四次征讨缅甸,前期因为轻敌导致兵败失利,甚至清军名将明瑞也战死在缅甸战场。最终,乾隆征发索伦兵、藤牌兵、台湾水师等清军主力从征,并攻克缅军的老官屯大寨。迫使缅甸对大清帝国称臣纳贡,清军也借此机会收复了明末时期被缅甸占领的西双版纳等27万国土。同时四征缅甸也沉重打击了贡榜王朝,暹罗(泰国)也借机复国,贡榜王朝试图统一东南亚的行动破产。
再平台湾。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十一月,台湾彰化天地会头目林爽文起兵反清,因为台湾海峡阻隔,清廷高官甚至建议放弃台湾。最终乾隆力排众议,以福康安为将,率军赴台湾平叛,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正月初五日,清军平定叛乱,再次收复台湾。
二征安南。乾隆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大清帝国在中南半岛的藩属国安南(越南)发生王室篡位事件,作为宗主国的大清帝国遂出兵赴安南维护“国际秩序”。最终清军两次击败叛军,扶持了忠于大清帝国的阮文惠为王,此战使得清越边境安定百年。
二征廓尔喀。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廓尔喀(今尼泊尔)入侵大清帝国的西藏地区,清军在西藏的驻军击溃了廓尔喀人。但不久后廓尔喀再次入侵西藏,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乾隆遂以福康安为主将,率领索伦兵、金川土司兵以及八旗、绿营兵精锐再征廓尔喀,福康安率军翻越喜马拉雅山,大败廓尔喀军,兵临廓尔喀都城阳布(加德满都),迫使廓尔喀对清廷称臣纳贡。此战打出了西藏百年和平,也让大清的势力越过喜马拉雅山,藏南谷地纳入华夏版图。
清朝军机处制度始于雍正朝,军机处的创立是雍正年间因西北军务筹备所需要而设立的临时机构,主要体现了在一个“军机”字上。军机处为了更好的保证事务的机密性,对朝中大臣也严格限制进入军机处,并专以文盲为军机处差役,随着时间不断的推进,军机处不断加以改进,最终在乾隆时期得以完成,军机处体制特殊在于,有官无吏,其官制也颇为简练,没有实际定员,都由皇帝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增减。军机处是满清最高核心权力机关,入职军机处是任何一个满清要求政治进步的官员的最高梦想。军机大臣好像是位高权重,当朝宰相,但实际上,军机大臣就是皇帝的秘书。
在乾隆朝,军机大臣之间也有等级差别,领班大臣实际上就是军机处的领导。乾隆皇帝在位60年,先后有39位大臣入主军机处,有八位满汉大臣担任领班军机大臣,现在我们就来盘点了解一下这8人。依照乾隆要求,宗室不得担任领班军机大臣。所以乾隆朝以后,并无宗室出任领班军机大臣。直到同治朝恭亲王奕䜣才打破这一惯例。乾隆第一任领班军机大臣是鄂尔泰。
1、鄂尔泰(1736年-1745年4月)
鄂尔泰,西林觉罗氏,字毅庵,满洲镶蓝旗人。国子祭酒(大学校长)鄂拜之子,与张廷玉同为雍正帝心腹。二人也是雍正朝的军机大臣。
鄂尔泰是雍正帝留给乾隆的辅政大臣,鄂尔泰仕途起步很低。直到雍正四年,46岁的鄂尔泰才被雍正任命为云贵总督,因执行雍正帝改土归流的政策有功,未造成地方动荡、因而得到雍正帝的赏识,雍正十年鄂尔泰(52岁)被召到京城,授予保和殿大学士,居内阁首辅之位。乾隆登基之后,为领班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经筵讲官,管翰林院掌院事,加衔太子太傅,充国史馆、三礼馆、玉牒馆总裁,赐号襄勤伯。位居张廷玉之前。当时鄂尔泰与张廷玉形成了门户之争。多次受到乾隆斥责。乾隆十年病逝,享年六十六岁。谥文端,配享太庙,入祀京师贤良祠。乾隆二十年),因其侄鄂昌与门生胡中藻之狱,被撤出贤良祠。算是善终。
2、讷亲(1745年5月-1748年9月)
鄂尔泰去世后,乾隆帝并没有提拔与鄂尔泰实力相当的张廷玉为领班军机大臣,反而是让没有任何资历,各个方面显然都不如张廷玉的讷亲为新任领班军机大臣。显然,乾隆开始有意削减势力庞大的“张党”。再就是无论是鄂尔泰还是张廷玉都是雍正的人,并不是自己的人,已经登基十年乾隆开始用自己人当“宰相”。
钮祜禄.讷亲。是满清贵胄出身,满洲镶黄旗人,开国五大臣额亦都曾孙,康熙朝辅政大臣太师遏必隆之孙,内大臣尹德次子,姑妈钮祜禄氏是康熙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真可谓是根正苗红,他是雍正重点的培养对象,因其勤谨廉洁,被雍正提拔内大臣。雍正十一年升任为军机大臣,并开始参与机务。虽然张廷玉曾经提醒雍正,讷亲才干不足以胜任军机大臣,但雍正没有采纳。乾隆帝继位后,讷亲成为乾隆最先培养对象。因此得以担任兵部尚书和吏部尚书,乾隆十年被实授保和殿大学士,接任了领班军机大臣一职,至此讷亲成为权倾一时的人物。但后来的一系列事情, 表明张廷玉所言不虚。再就是讷亲辜负了乾隆的信任。
乾隆十三年,金川之役爆发,乾隆命讷亲以经略头衔主持大小金川之役。然而讷亲毫无军事经验,乾隆让讷亲领兵就是用人不当,当然,这是为了给讷亲政治档案上加分,结果讷亲不仅仅是乱指挥,而且与川陕总督张广泗不睦,将帅不和导致接连失利,不仅虚报战功构陷同僚,乾隆在查明情况之后,气得简直是无法忍受,一怒之下在乾隆十四年,以其祖遏必隆之遗刀,命讷亲自尽。讷亲也成为首个被赐死的领班军机大臣。成为第一个被杀满清宰相。
3、傅恒(1748年10月-1770年7月)
富察·傅恒,字春和,满洲镶黄旗人、外戚,康熙朝户部尚书米思翰之孙,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第九子,乾隆元后富察氏弟弟。就是乾隆的小舅子。傅恒虽然是外戚,但绝非依靠裙带关系上台二代。可以说,在乾隆朝八位领班军机大臣里,他不仅是最年轻的一个,也是出色的一个。
乾隆十三年,27岁的傅恒就被授予保和殿大学士,历任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步军统领,会典馆正副总裁,五朝国史馆监修总裁官,经筳讲官,殿试读卷官。在讷亲获罪后傅恒出任领班军机大臣,傅恒担任领班军机大臣长达22年,是乾隆时期在任时间最长的一位领班军机大臣。这如果没有乾隆的绝对信任,傅恒不能担任22年的宰相。其子福康安更是一代名将。据传,福康安是乾隆与傅恒妻子有染所生。
傅恒27岁已经达到了别人一生的顶点。傅恒文武双全,是乾隆一朝名将,先后领兵平定了金川之乱和准噶尔之乱,后又奉命督师缅甸,不过在督师缅甸期间傅恒身染恶疾,最终一病不起。于乾隆三十五年病逝。年48岁。傅恒去世让乾隆痛惜不已,乾隆赐谥号“文忠”。嘉庆元年得以并配享太庙。善终。
4、尹继善(1770年7月-1771年4月)
尹继善,章佳氏,字元长,满洲镶黄旗。清朝大臣,其父是东阁大学士尹泰的儿子,是乾隆朝第一对父子宰相,尹继善是雍正元年进士(刘墨林三兄弟之一),起家翰林院编修,从户部郎中做起、历任江苏巡抚、河道总督、刑部尚书、云南川陕两江总督,文华殿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
尹继善担任领班军机大臣,不过他在位的时间不长,连一年的时间都不到。尹继善是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三十年尹继善入京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管兵部尚书,兼上书房总师傅,也算是显赫一时了。在傅恒病逝后,尹继善继任领班军机大臣,这是乾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临时的替班。任内没有作为。而且第二年就去世了,终年75岁。善终。
5、刘统勋(1771年4月-1773年11月)
刘统勋,字延清,号尔钝,山东诸城人。东阁大学士。大学士刘墉(刘罗锅)的父亲、是乾隆朝第一个汉臣领班军机大臣。
刘统勋雍正二年进士步入仕途。在雍正朝刘统勋的官职并不高,初为庶吉士、在乾隆开始崛起,历任刑部侍郎、左都御史、漕运总督、河道总督、太子太傅兼陕甘总督、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军机大臣、吏部尚书赐紫禁城骑马、翰林院掌院学士,乾隆二十六年任东阁大学士兼管礼、兵,吏、刑部上书房总师傅、国史馆总裁。
在乾隆三十六年,因领班军机大臣尹继善去世后,71岁的刘统勋被乾隆帝任命为领班军机大臣,不过刘统勋在任上两年就以73岁高龄去世。刘统勋去世后,乾隆赠太傅,谥号文正,成为清朝大臣中得文正的第一人,刘统勋深得乾隆皇帝信赖,被乾隆帝称作“真宰相”的唯一一人。为政四十余年,清廉正直,敢于直谏,在各个等方面均有显著政绩。善终。其子刘庸更是名噪一时,但比起刘统勋差的太远。
6、于敏中(1773年11月-1779年12月)
于敏中,字叔子,一字重棠,号耐圃,江苏金坛人。山西学政于汉翔之孙,他是乾隆二年的状元,也得乾隆朝第一个状元宰相,步入仕途后,文思敏捷,通熟掌故,文章冠绝一时,以文翰受乾隆帝的赏识,直懋勤殿。乾隆二十五年,于敏中成为军机大臣,乾隆三十六年升为协办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在刘统勋病逝后,41岁的于敏中被任命为领班军机大臣。
当时无论是在朝廷,还是巡幸在外,于敏中都是御前须臾不可离开的最显眼的人物。朝中的许多重要决策,有些就是皇帝采纳他的意见作出的,此时的他已经成为朝中第一权臣。而且他还是乾隆朝为汉臣首揆执政最久者。乾隆四十四年,比乾隆小于敏中病逝,终年66岁,乾隆帝下诏赐谥文襄,入贤良祠。但次年因其子与其叔争夺家产被乾隆得知,乾隆一查,才得知原籍家产竟值银二百万两,引发乾隆震怒,又因王亶望贪污案牵扯于敏中。因此,乾隆将于敏中撤出贤良祠,以昭儆戒。
7、阿桂(1779年12月-1797年8月)
阿桂,章佳氏,字广庭,号云岩,满洲正白旗人,清朝名将,大学士阿克敦之子。 于敏中病逝后,阿桂出任领班军机大臣,他也是乾隆后期在位时间最长的领班军机大臣。
阿桂是乾隆朝有名的出将入相的人物。阿桂自乾隆三年中举,开始步入仕途,授户部郎中、军机章京。之乾隆十三年起就长期担任武将并驻防边境,历任参赞大臣、镶红旗蒙古副都统。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前线作战,他先后参与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征讨缅甸,参加大小金川之役、镇压甘肃回民起义等。可以说,阿桂这辈子都在打仗,阿桂是和珅最惧怕的一个人。
乾隆四十二年,60岁的阿桂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充玉牒馆、国史馆、四库全书总裁,文渊阁领阁事经筵讲官。理藩院事、兵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等职。到乾隆四十四年,62岁阿桂成为领班军机大臣。至此他已成为清廷“总理部务,赞襄枢要”的第一重臣。嘉庆二年,阿桂病逝,终年八十一岁。嘉庆帝追赠阿桂为太保,赠谥号为“文成”,并允准他入祀贤良祠。阿桂四次被绘像于紫光阁,两次列名第一。善终。是乾隆朝出将入相的少数重臣之一。阿桂前曾言:最大遗憾不见嘉庆亲政(指和珅就得死)
8、和珅(1797年8月-1799年1月)
和珅是乾隆后期最受宠的大臣,先后担任和兼任众多关键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正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但他始终没有成为领班军机大臣。
阿桂在世时,和珅虽然受签领的宠信,但只要阿桂不退休,就始终压和珅一头,直到阿桂去世后,和珅才得以升任领班军机大臣,所以说,乾隆虽然宠信和珅,但和珅始终没有当上领班军机大臣。直到嘉庆朝,和珅才如愿以偿成为领班军机。但此时他离死亡已经为期不远。乾隆刚刚驾崩,嘉庆立即马上清算和珅,宣布了他二十条大罪,下旨抄家,抄得白银八亿两白银,相当于大清20年的国库收入。
纵观乾隆的8位领班军机大臣中,只有傅恒、尹继善、刘统勋和阿桂得到了善终,讷亲和与珅获罪被赐死,鄂尔泰和于敏中死被“清算”。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