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渠傍路有高低 可叹长途日山西
纵有荣华好时节 直须猴犬换金鸡
【典故】
春秋。范蠡。字少伯。吴人。与文种同为我大夫。吴灭越。蠡与种。为越王勾践画策。卑词请成。复求民间美女。得西施进于吴。迨灭吴。功成。蠡知勾践可与同患难。不可共安乐。乃辞官。扁舟泛湖。止于陶。复以谋生致富。称陶朱公。凡三徙。方成名。后不知所终。
【圣意】
求财迟。占病险。名难成。信尚远。
讼终凶。婚必晚。孕必惊。地未稳。
【东坡解】
修路崎岖。况当衰晚。求事多难。徒自嗟叹。
逢申酉戍。年月日见。若遇此时。稍可如愿。
【碧仙注】
平川静处被风伤。爱巧番成拙一场。
纵饶愿得平川静。只恐荣华不久长。
【解曰】
此签干防有险阻。平地浓难。俗云。闭门家里坐。祸从天上来。逢申酉戍年月日方吉。讼凶。财迟。功名难。婚姻晚。孕生必惊。病主险。事多凶也。
【释义】
主日平地涉险。凡事掣用。是乃命之所致。占此。不必嗟叹。遇申戍年月日。颇得遂意。至酉上大得利。所谓崎岖历而通衢至也。
【解说】
路途崎岖,高低不平,走了一段漫长的旅程,已是日落西山的时候。纵然有过一段荣华的好时光,但是像昙花一现并不能长久!
占得此签,表示当事人一生坎坷不平,虽然从前也有过一段辉煌的时期,但是现在已经像日落了,但是人生原来就是如此,不必怨叹呀!如果你能再努力,也许还有时来运转的时机,那也说不定哩。
东坡解说:「修路崎岖,况当衰晚,求事多难,徒自嗟叹。逢申酉戌,年月日见,若运此时,稍可如愿。」
【释字词】
掣肘─喻做事受人牵制。
衢─喻四通八达的大路。
徒─喻转移、迁徒。
【签诗】
似鹄飞来自入笼 欲得番身却不通
南北东西都难出 此卦诚恐恨无穹
【智慧】
此签有“难容二虎”之意,奉劝当事人思虑要周详。须知过度的锋芒与自信,只会成为别人眼中的标靶,欲除之而后快。若转换了新环境,也不要急着表现或夸耀,谨记“同行相忌”,尤其是与他人有直接利害关系时,如果本身能力明显胜过对方,更易招人眼红,甚至被人在暗地里落井下石。低调谨慎地来选择合作对象,免得水火不容陷入进退两难之境。
【典故】韩非入秦
李斯(?-前208年)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人,秦朝著名政治家。
韩非(约前280年-前233年)出身战国末期韩国都城新郑的一个贵族家庭,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在韩非的年代,韩国为战国七雄中最弱小者。约前255~247年间,与同学李斯一同拜儒家大师荀子门下学习“帝王之术”。约前247~234年间,韩非因有口吃之毛病,多次上书韩王游说,皆不为所用。
之后作《孤愤》、《五蠹》等文章书传到秦国,秦王非常赞赏韩非的才华,他看到韩非的文章后说:“寡人若能见到此人,与他交游,便是死也没遗憾了。”李斯说:“这些文章是韩非所作。”便以战争为要胁,逼韩非出使秦国。韩王安三年(前235年)韩非到秦国后,受到秦王嬴政的欣赏,准备重用他,但招李斯与姚贾忌妒,对秦王进谗言,陷害韩非入狱,最后在狱中李斯遣人给韩非服毒而亡。
2018-11-15 09:28 | 浙江新闻客户端通讯员 周振槐 文 张汉平 摄
六保迎案,是永康城区六个“保”进行的民间迎胡公游案活动。
方岩庙会是永康各镇街区民众赴方岩朝拜“胡公大帝”而形成的民间娱人敬神活动,也称为“迎案”。相传,北宋时兵部侍郎胡则是方岩附近胡库村人,在他任职期间,宽刑薄赋,深得人心。尤其在宋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衢州、婺州两地久旱无雨,粮食无收,胡则直言上谏,请求朝廷免除衢、婺两州百姓身丁钱。百姓感恩,遂于胡则考中进士前读书之地方岩山顶建庙以纪念,胡公成了百姓心目中“有求必应”的神,人们尊称他为“胡公”“胡相公”“胡公大帝”。
方岩庙会的传统节目“打罗汉”,起源于祭拜胡公的活动,成为方岩庙会的主要形式。相传,胡则从政期间,倡导农闲习武,主张把闲散的农民集中起来,练武强身,以便抵抗外敌入侵。永康后人谨记遗训,遂有了以村为单位进行的“打罗汉”演出活动,用“打罗汉”形式祭礼胡公,代代相传。方岩庙会起于宋,到元明时已很兴盛,参与者众,内容丰富,场面热烈。方岩庙会每年集中在农历八月初至九月重阳节前后,其中八月十三(胡公生日)和九月重阳为两个高潮,永康有“八月十三,七十二个胡公上方岩”之说,而六保迎案的时间规定在每年农历八月初三、初六、初九。据说,早期七十二个区域七十二个胡公一同上方岩拥挤不堪,后来规定了一个顺序日子。
保,古代一种户籍编制制度,若干户编作一甲,设甲长,若干甲编作一保,设保长。本文里的“保”是打罗汉的民间组织,许多人习惯叫“在城六保”“六保胡公”。“六保”之初就以村落为单位按自愿的原则入“保”开展迎案活动,成立了民间组织“六保胡公会”,定下了“六保胡公”轮流坐的办法。轮流时间每保一年,也就是说每个保六年轮到一次“坐胡公”。保内各村也规定依次轮流,假如这个保只有一个村,那这个村“坐胡公”六年轮到一次,假如这个保有两个村,那每个村十二年轮到一次,依此类推。轮到“坐胡公”的村各家各户按照自愿参与的原则轮流供奉,每天要换水上香烛,在胡公神座前摆放水果、点心等供品。“坐胡公”就是把胡公神龛供奉起来,是供养胡公的意思。
“六保”有哪六个保?各保有哪些村?据笔者所知,一保高镇保:高镇;二保山川坛保:山川坛、许码头;三保花园保:英阁、大花园、小花园、高山头、田宅、城塘;四保六合保:东塘、湖村、毛村;五保黄棠保:沙田、黄棠、牛栏头、白水堰;六保溪心保:大园、山后周、戴村、上溪心、下溪心、岩头湖、泉口、下山龙、田畈中央、白墈下(小殿后)、上水碓。胡公神龛按以上“保”“村”顺序轮流摆放,如笔者所在的第六保大园村,因为本保有十一个村,所以轮到“坐胡公”要六十六年一次,这是一件非常难得的大喜事,一人一生顶多也就遇到两次。改革开放之前这项活动停了好多年,有的人只能遇到一次了,非常隆重。
迎胡公游案活动时间长,规模大,所以有一整套的规制。“在城六保”以高镇为娘家保坐庄,每年七月底之前由第一保高镇村主持,放在供奉胡公的村召开“六保胡公会”会议,筹备迎案活动,参加对象为六保各村负责人,商讨表演活动安排、胡公神龛交接、秩序安全维护、工具损坏如何补偿等事宜。八月初三是“祭叉”(永康话谐音)的日子,六个保的所有村将准备好的民间文艺节目拿到胡公神龛前去献艺比武,村里要分送些小礼品给大家,供奉胡公的村从八月初二夜就开始了,要请戏班子演戏,一直演到八月初九夜结束。八月初六是“游案”的日子,一路上吹吹打打,鼓乐喧天,胡公神龛由一人迎(手把肩扛)着,巡游六保每个村,在村里进行民间文艺表演活动,所到的村家家户户爆竹相迎,都要摆礼拜祭胡公。八月初九是“上方岩”的日子,也有人说是“出案”“归案”的日子。“出案”的村迎着胡公神龛上方岩,到方岩顶表演节目,方岩下来后一般是下午或者傍晚了,“归案”的村在村口或路上隆重地接归胡公神龛。“归案”的村在八月初八就请戏班子演戏了,一般演三天四夜,多则七天八夜。
第六保大园村一直非常重视迎胡公游案活动。早在初期就办有剧团“采茶班”,这是一个全部是男人参加的“小侬班”,而且是专门为敬胡公娱神而发起的。每年的七月廿七,就开始日夜巡回到六保各个村演出,一直演到八月初十止。因每年八月初九“六保”要迎胡公上方岩,剧团在八月初八夜就到芝英市基演出了,演出的节目有《碧桃花》《百寿图》《张天师回朝》《宝莲灯》等,第二天与迎胡公到芝英市基过路的队伍汇合在一起上方岩。剧团演出的节目比较多,在当时物质条件也有限,有时演戏的服装、道具都是就近到石柱镇下杨村租的。大园的剧团除了迎胡公游案演出外,有时也到全县各地演出,大园采茶班名气很大,一直到解放后才解散。2002年,轮到第六保大园村“坐胡公”,由村两委支持、村老年协会出面组织了演出队,村民不分男女老少一百多人参加了罗汉班、秧歌队等,村里统一办起了衣裤、帽、鞋、袜、荷花芯(小孩化装表演),还有锣鼓、蜈蚣旗、案头旗以及大刀、马刀、滚叉、盾牌、钗、棍等工具。罗汉班还专门请武术教练(拳马师)现场指导,练习拳脚、刀棍盾矛、叠罗汉等技击功夫。
六保迎案队伍由三部分组成:胡公神龛(也叫“胡公案”,用樟木雕刻,状如扁桃形,由一人肩扛)、锣钹仪仗、演出队。演出队表演的都是民间文艺节目,有打罗汉、三十六行、打莲花、十八狐狸、十八蝴蝶、大面姑娘、哑口背疯、洋鼓队……每个节目又都有不同花样,如打罗汉有团梅花阵、三角阵等,有舞刀、舞钗、舞牌、舞棍、打拳、叠牌坊、布仙桥等不同演出。全六保最多的一年有二十五支“迎案”队伍,八月初六这天只要听到锣鼓钹响就知道有演出队到了,村民就会汇聚到祠堂、操场、晒场、大会堂观望演出,好不热闹。罗汉、十八蝴蝶、十八狐狸、十八鲤鱼、讨饭莲花、三十六行、台阁、高跷、走马灯、跑旱船、蚌壳舞、九串珠、台阁、戏曲、坐唱班、纸马等花样繁多,各逞本领,村民们观赏之余免不了津津乐道一番,给大家带来丰盛的谈资与快乐。
永康城区六保迎案活动自明代始,已有六七百年历史,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传承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一定要把胡公精神、胡公文化代代相传,一直传承、弘扬下去。
编辑 应桃蕊
到灵隐飞来峰景区,很多游客习惯直奔灵隐寺去祈福烧香,而隔着冷泉溪相望的飞来峰,常常被人忽视。
即便是老杭州人,提到飞来峰,除了小时候都合影过的“哈拉菩萨”(布袋弥勒佛造像),好像也讲不出更多了。
灵隐寺门口的冷泉亭
飞来峰标志性造像——布袋弥勒佛
然而,这座拥有江南地区规模最大石窟造像群的文化宝库,是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递出的史料信息丰富又密集——从五代到明代,400余尊造像,年份最久的已经有1000年历史;它还是历朝历代名人雅士的“留言板”,官方公布的飞来峰题刻就有180多处,而实际上,还有更多未被史料记录的。不经意间哪块石头上,可能就镌刻着传世书法名作。
冷泉溪畔的飞来峰造像
每一次去,都会有新发现,这就是飞来峰。
本期杭州Discovery,我们跟着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探寻飞来峰里的秘境。
秘境档案:飞来峰
位于灵隐飞来峰景区,有400余尊造像,是江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石窟造像群,还是历朝历代名人雅士的“留言板”,官方公布的题刻就有180多处。
飞来峰从哪里来?
洞内就有“在线辟谣”题刻
民间对飞来峰流传着各种神奇的传说。
其中一种,说飞来峰是从印度飞来的。据《灵隐寺志》记载,相传东晋咸和年间,印度和尚慧理云游到这里,看到了这座山,非常惊奇地说:“此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时,多为仙灵所隐。”翻译过来就是说:这不就是我们印度灵鹫山的小岭吗,什么时候飞到这里来了?于是便把这座山叫“飞来峰”,又叫灵鹫峰。
现在飞来峰内著名的“理公塔”纪念的就是慧理和尚,慧理和尚来飞来峰后,在山周边分别建了5座寺院:灵隐寺、灵鹫寺、灵顺寺、灵峰寺、灵山寺。
灵隐寺天王殿“灵鹫飞来”匾额
飞来峰玉乳洞中就一副“辟谣”题刻,“人到无求即是佛,峰因靡据说飞来。”
青林洞
“猪八戒”和济公都在这里住过
飞来峰高168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地质构造上属石灰岩,与周围群山迥异,洞壑遍布,传说这里原本一共有72洞,但大多已经湮没。
在它的东南侧,有一个最大的洞,叫“青林洞”。进飞来峰景区大门,不到理公塔,左转沿着林中小径很快就能找到洞入口。
因洞口形似虎嘴,以前也称为“老虎洞”或“金光洞”。很少有人知道的是,86版《西游记》中的《计收猪八戒》一集就曾在这里取景,青林洞正是剧中“猪八戒”的老巢“云栈洞”。
《西游记》第7集《计收猪八戒》 视频截图
剧中同一位置今昔对比 (灵隐管理处供图)
除了影视剧中的猪八戒“住”过,青林洞还“住”过另一位大家熟悉的传奇人物——济公。
“济公床”、十八罗汉像
洞中,有块大岩石像一张床,被称为“济公床”,相传当年济公在灵隐寺出家时,常到这里来睡觉。
这张“济公床”上还刻有“十八罗汉”造像。目前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十八罗汉是在西湖烟霞洞(953年),这里的十八罗汉与前者相差100多年。18尊罗汉像坐在游龙身上,形成了腾云驾雾的趣味。
这张“床”,还是宋代文人雅士的一块“留言板”。在床沿光滑的表面,比较有名的是北宋诗人沈辽的题刻:“癸卯重午□,王伯虎来,二弟邀,逌偕行。沈辽题。”
沈辽是谁?他有个大名鼎鼎的族叔(也有说两人是同族兄弟)——文学家、科学家沈括。
历史上,沈辽与哥哥沈遘以及沈括合称“三沈”。沈辽还与大家熟悉的苏东坡、黄庭坚是好友,经常在一起谈诗论文。
王安石虽然与他政见不同,但对他的文学水平非常认可,认为他的文学水平可以与东晋的谢安石、陶渊明相提并论。沈辽对于书法更是精通。题刻中提到的王伯虎,是北宋高官,与王安石是同僚。北宋嘉佑八年的这个端午节,沈辽一行四人,结伴出游,也证实古代人们视端午为重要的社交节日。
这组精美北宋浮雕今年正好1000岁
青林洞里,不只有传说和历史,更有庄严的浮雕造型和摩崖题刻,它是飞来峰最早开造佛像的洞窟。
罗汉群
比如,东侧岩壁上的卢舍那佛会浮雕,被认为是飞来峰造像中最精美的一龛,刻于北宋乾兴元年(1022年)。
线条流畅的壸门式龛楣上方还刻有两个飞天,手捧鲜花,凌空飞撒,在佛会的上空可看到几朵天花。
壸门中心是卢舍那佛,龛内主次分明,采用中心构图法,人物左右对称,场面热烈。
卢舍那佛会浮雕
这一组17尊人物造像与两头动物组成的北宋浮雕,到今年,正好1000年。
根据浮雕的造像记记载,“所期来往观瞻,同生净土,时大宋乾兴元年四月日记”,此处的四月指的是农历四月,眼下,正是农历四月。
石龛周围是密密麻麻的石刻文字,一共七处。有北宋苏颂、沈立、林希、清代西泠印社创社四老等人访造像时的摩崖题刻。
苏颂题刻拓印
这里提到的苏颂,与苏轼是好友至交,也曾当过杭州市长(杭州知府)。苏颂最后官至宰相,他在杭州留下大量的石刻,仅在飞来峰的石刻就有不下四处。
浮雕上的题刻,显示了他带领一众官员,“自净慈南口下天竺过灵鹫遂游灵隐而归”的宋代经典游线。
沈立是北宋水利学家、藏书家。林希的题刻就更有意思了,“李琮、朱明之、楊景略、黄颂、胡援、林希元丰二年五月四日游灵鷲洞”,这上面的人名,与杭州老市长苏东坡都有交集,有两人接班当了杭州市长,其中一位就是写题款的林希。林希继苏轼任杭州市长后,题“苏公堤”三字,苏堤由此得名。在林希之后,任杭州市长的是李琮。这一连串人名背后的故事,体现的正是北宋士大夫雅致的生活情趣。
灵隐管理处供图
灵隐管理处工作人员说:“青林洞内不见苏轼,却处处有东坡。”
三尊元代造像为忽必烈祈福
洞口正上方,有一龛佛教造像。雕凿的是被称为“华严三圣”的毗卢遮那佛及文殊、普贤菩萨像。
“华严三圣”造像
这三尊造像是元代在杭州西湖最早的石刻造像,背后也有一段历史。
造像下刻有造像记,文字从右向左,用楷书书写,共有10行,75字。内容大意是,大元国杭州的徐僧录和潭州(长沙)的李僧录,一起镌造了这三尊造像,为祝延皇帝万安。
这个被祈福的皇帝,是元世祖忽必烈。
僧录是起源于后秦时期的一种“以各项法度、戒律约束僧人”的官职。发展到元代时,在蒙古贵族的扶持下,他们的权力扩大了,不仅管理僧务,而且还主政或管理军队。在中央一级有释教总统所,地方级的就称为“僧录司”,受地方都总统管制。
1282年,元朝击败南宋完成统一仅三年时间,政局还没有完全稳定,据《元史》记载,就在这一年的3月17日,京城大都发生了一桩震惊全国的事件:元朝左丞相被民间义士刺杀。这桩事件被当时旅居中国的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写入了他的游记。左丞相被刺杀,徐李二人在这一年,镌造这组龛像,为皇帝祈福,并把重点放在了平安上。
也是同一年,南宋的状元宰相文天祥还被关押在元大都。就在完成这龛造像的第二年,公元1283年1月9日,文天祥被处死,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
玉乳洞
相传葛洪祖父在这里得道成仙
与青林洞相连的,是玉乳洞。从前洞中栖息着许多蝙蝠,洞顶又呈蝙蝠状,又叫“蝙蝠洞”。
玉乳洞洞前,有一块岩石平台,称为“翻经台”。相传,南北朝诗人谢灵运曾在这里翻阅过经书。
一进玉乳洞,黑漆漆的洞内被几束光给点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玉乳洞内,创新性的试用LED冷光源,利用灯光照射把洞内的细节和造像的神韵给表现出来。
猫腰走进玉乳洞东侧的石洞中,左右两侧有对称排列的六尊造像,这组造像雕刻于北宋年间,被称为“禅宗六祖”。
六祖像
上方石壁上,有一只石窟中少见的凤凰浮雕,嘴里衔着一束花,在空中展翅盘旋。
凤凰浮雕
雷公浮雕
在这个洞内,还流传着一段东晋炼丹家葛洪祖父葛孝先的传奇故事。
相传,在东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葛孝先因机缘,游历到飞来峰的玉乳洞中,并在此洞内得道成仙。
就在葛孝先成道后,玉乳洞内“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洞中的岩壁盘旋曲折,许多地方产生了石柱,点滴的水渗透到石柱中凝固呈乳白色。
实际上,从现代科学来讲,溶洞是水流冲刷石灰岩形成的。石灰岩的成分主要是碳酸钙,碳酸钙在水和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下会逐渐转化,溶解在水中,最终形成钟乳石、石笋等溶洞景观。
说到石灰岩,在玉乳洞与青林洞之间有一块平平无奇的大石,曾吸引过地质学家前来探秘。1957年6月,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在这块石头上,用放大镜察看石灰岩中的有孔虫(一类古老的原生动物)化石。
图片来源:新华网
这十八罗汉大部分以汉族形象为依据
玉乳洞内的造像,除了前面说的“禅宗六祖”,还有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1年)所雕刻的十八罗汉像。
它不再如过去按照设计图样人工开凿石窟,而是采用因势造型的布局方法与造型样式,使石雕造像与洞穴取得统一调和的效果,而富有凹凸变化的岩壁又对造像起着背景的衬托作用。
玉乳洞的十八罗汉像在造型处理与表现手法上,已比先朝更趋于写实。
尤其是十八罗汉,原多为天竺的佛教人物,而飞来峰玉乳洞内所雕刻的与烟霞洞内的五代时期罗汉造像一样,大部分以汉族的形象为依据,其罗汉的姿态,已完全摆脱了宗教的约束,而趋于自然生动,姿态多样,罗汉的神态,亦生气奕奕,各有个性。
至于衣纹线条的刻画,则多简洁畅达,宛如中国写意的人物画。连伏虎罗汉身边的老虎,看起来也有点“萌萌哒”,在罗汉身边,像一只乖巧的猫咪。
龙泓洞
高僧取经故事浮雕讲的是《西游记》?
玉乳洞的邻居,是龙泓洞。在飞来峰诸洞中,数它的名气最大。著名的“一线天”景观,就在龙泓洞内。
一线天,其实蛮难找的,真的只有小那么一点点孔透出光亮。如果遇到阴天或者雨天,那基本就无缘相见了。
龙泓洞内的观音菩萨坐像
龙泓洞口,有一组雕凿于宋代(10-13世纪)高僧取经故事组雕,由三个不同时代,内容各异的“高僧取经”故事组成。
最西边是一位虔诚的僧人,他双手合十,表情看起来既平和又专注,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唐玄奘。其左上角隐约有“唐三藏玄奘法师”一行题字。
在唐玄奘后方,还有几个人物和马的造像,很多人误以为这就是《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实际上这是完全不同的故事。
那他后面跟着的人是谁呢?这个人叫朱士行,法号“八戒”,难道他就是飞来峰青林洞里的二师兄?
有一种说法,吴承恩写《西游记》,猪八戒的原型之一就是朱士行。
吴承恩曾居住在吴山脚下的石乌黾巷,也就是现在的十五奎巷。在杭州,他游遍梵宫佛刹收集了不少唐僧取经的材料。
朱士行取经雕像上方,隐约可见“朱八戒”石刻
这个朱士行,真实身份是三国曹魏前往西域(今我国新疆和田一带)求佛法的僧人,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去西域求法的汉族僧人,并取得梵本《大品般若经》,但他直到去世都没有再回到中原。
浮雕中的三人牵二马作阔步行进状,可惜的是,头部皆已残损。
在这组浮雕的最东边,靠近洞口的位置,雕刻着两位西域僧人,这又是东汉时期的故事。
这两位僧人是摄摩腾和竺法兰。当时的皇帝汉明帝信奉佛教,于是派遣使臣到西域去求佛法,请来了这两位高僧。两位高僧用白马驮着佛经,一路到洛阳去传播佛教。汉明帝为了纪念这件事,于是在洛阳兴建了我国第一座寺院,白马寺。
龙泓洞的各种题刻
南宋权臣贾似道想避的是什么祸?
飞来峰的名人题记很多,类似于古人的“到此一游”,有的是祈福的,也有的是求避祸的,比如,在龙泓洞留下题记祈求避祸的一代权臣——贾似道。
贾似道的题记留在了龙泓洞内左壁,高四尺二寸,宽三尺八寸。
这段题记共有六行,用楷书写成,内容为“咸淳丁卯七月十八日,贾似道以岁事祷上竺回,憩于此。客束元哲、俞昕、张濡、黄公绍、王庭从。子德生侍。期而不至者廖莹中。沈坚刻。”大意是,咸淳三年(1267年)夏天,贾似道带着一众亲友等去了上天竺烧香回来,又到灵隐寺求佛,还点名批评爽约的人。
至于他在题记中提到的“岁事”,到底是件什么事?
贾似道是南宋末年的宰相,就是他,加速了南宋王朝走向灭亡的漩涡。
公元1259年,蒙古忽必烈率军围攻鄂州,南宋边城告急。宋理宗任贾似道为右相兼枢密使,命其出兵汉阳,声援鄂州。
贾似道的题记 灵隐管理处供图
当时,蒙军攻潭州,被南宋守将击溃,又恰遇蒙古可汗蒙哥病逝,内部争权激烈,忽必烈无心恋战,敌兵一退,贾似道称自己率军抗战得胜,隐瞒了私自求降真相。
宋理宗信以为真,下诏褒扬,加封他为魏国公。从此,贾似道排除异己,独擅朝权。宋度宗当政后,更是加封他为平章军国重事,满朝大权都落在贾似道手中。
1267年,蒙军知道襄阳是南宋在长江北境的重镇,所以准备攻打襄阳,然后由汉水渡长江。贾似道救国无计,才赶到上天竺去祈求保佑太平无事。因此猜测,题记中所写的“岁事”,大抵指的就是这件事。
【多知道一点】
很多人会说,飞来峰摩崖石刻有些能看清,有些看不大清晰,又不明白背后是一段什么样的历史。
景区里正在进行的“不畏浮云”飞来峰石刻文化展或许可以作为导赏指南,展厅内展示了14幅飞来峰石窟造像、摩崖石刻的原始拓片,以飞来峰的宋代题刻为主。
怎么找到这个展览?
进飞来峰检票口,左手边“飞来寻踪”四个用苔藓植物“装点”的字,沿着园路走进,有两座鼓。
再往里走,沿路两边布置了不少园林小品,这个区域叫“玉液幽兰”,现在布置了20余组主题各异的园林小品,大部分选用养护成本低、绿色生态的耐阴植物。
像名为“息羽听经”的园林小品,取自飞来峰清代曹寿仁的题刻“息羽听经”,传说一生不停飞翔的无脚鸟,在佛祖旁息羽停飞,静心聆听佛的教诲。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时,这里曾经是老杭州人熟悉的“中华石窟艺术集萃园”。再往里走,就到了幽兰苑展厅,除了拓片,还有书法作品展,邀请当代各界书法名家以题跋的形式向古人致敬。
这样的形式,可以让游客在近距离欣赏实物造像和题刻前,能了解更多看得更清。比如青林洞口的那组1000岁的卢舍那佛会浮雕,就值得细细品赏。
飞来峰景区导览图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记者 余夕雯
摄影 陈中秋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