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起名取名

中国情人节的由来故事(中国情人节的由来)

发布时间:2024-05-04 06:10:38作者:陈情匿旧酒来源:网友整理

中国情人节的由来故事(中国情人节的由来)

本文目录一览:

这个中国情人节,究竟有何来历

农历七月七日是中国传统岁时行事中的重要节日。如今人们视之为情人节,但在中国传统中,七夕有更为丰富的内涵。

南朝吴均《齐谐记》中记:

挂阳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间,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渡河,诸仙悉还宫,吾向已被召,不得暂停,与尔别矣,后三千年当复还。”弟问曰:“织女何事渡河,兄何当归。”答曰:“织女暂谊牵牛,一去后三千年当还。”这是“七夕”最早的记录。

宋代薛映《戊申年七夕五绝》中讲:“天媛贪忙为灵匹,几时留巧与人间”。大意是:织女始终在为自己的牛郎相会之事忙得焦头烂额,哪里有空去关民间的事情。明李昌祺《剪灯余话》中讲:“世谓今宵天孙赐巧,小女辈未能免俗,谩设瓜果之筵。”七夕那天,织女会向民间恩赐,传授“巧”(纺织技巧),民间女子当然要向织女索取,乞求“巧”,所以七夕的主要活动就是“乞巧”,七夕也被讲作“巧日”、“巧夕”,宋人刘克庄《即事》诗:“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

陈元靓《岁时广泛》引《岁时杂记》文说:当时京城七夕祭祀牛郎织女活动是一项公众性的活动,那天,人们用木、竹、麻秸等物制作巨大的彩楼,还用纸叠成银河上的桥,桥中央有牛郎织女及尾随其后的仙人,祭祀的目的就是“乞巧”。到了宋代以后,“男女授受不亲”的禁欲主义割断了男人与女人在社会、在公共场所的交往,那种在公共场所举行的大型的“乞巧”风俗活动被取消,到了明代以后,“乞巧”一般只限于在家族、家庭中的女眷中进行。

沈榜《宛署杂记》中讲:“燕都女子,七日,以碗水暴日中,各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锥,因以卜女之巧”。记录清代苏州风俗的《清嘉录·巧》中讲:在七夕前一天,将早就准备好的“天落水”(雨水)放到盆里,再放到太阳下暴晒,使水面上形成一层肉眼难测的膜,女人家依次将一枚“引线”(针)轻轻平放到水膜上,引线一时不会下沉,在日光的照耀下,浮在水面上的针在盆底留下影子,人们就根据影子的形状检验女人是否心灵手巧。

七月七日白天以“巧”来向织女星乞讨“巧”,七夕的活动主要在夜间,一到天黑,女人们就开始了“穿巧针”活动。“穿巧针”是上海地区七夕颇兴的活动,于是古人留下的关于“穿巧针”的诗很多。如:

弯弯凉月挂银河,七夕穿针兴若何。

近世人心巧中巧,今宵何用气多多。

——倪绳中《南汇县竹枝词》

江介砧声夜寂然,绣针不待倚楼穿。

谁家肯乞天孙巧,随手拈来巧已传。

——陈金浩《松江竹枝词》

瓜果庭陈七夕间,针穿月下女儿工。

剧怜纤指弯长甲,汁染凤仙猩血红。

——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

七夕之夜,上海人家里的庭院里放上茶几,妇女们集在一起,点起香烛,恭恭敬敬地礼拜织女星和牵牛星,然后各自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针线,农历七日是上弦,天空中只有半只月亮,亮度不够高,而妇女们就借着不太亮的月光穿针线,也许她们希望天上的织女性能体谅到妇女们的勤劳和辛苦,能赐一点“心灵手巧”,这就是七夕的“穿巧针”风俗。

七夕中还有祈子的风俗。

《东京梦华录·七夕》以较大的篇幅记叙当时汴京(今开封)的七夕活动,说:

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

七夕风俗物品的“磨喝乐”与当时的祈子风俗有关。“磨喝乐”是梵文音译,有译作“摩罗儿”等,是《天龙八部》中的神之一。磨喝乐算是佛教传说中的“送子罗汉”。七夕供“磨喝乐”的目的就是祈子。

关于七夕的食物,要说到巧果。北方人把面粉制作的许多食品称之为“果”。《东京梦华录》还是,到了七夕,市场上出售一种“果实”,“若买一斤,数内有一对被介胄者如门神之像……谓之‘将军果实’。”这种“果实”是称重论斤卖的,可见它的个体比较小(大的果应该是论只卖的),一斤有许多只,但每一斤之内一定有一对“被介胄者如门神之像”的“将军果实”,这“将军”也许就是俗称“牵牛星”的“将军星”,他与织女结合后生了一对男女,人们在以“将军果实”祭祀牛郎织女的同时,更希望从“将军”那里得到一点仙气,使自己怀上儿子,儿子还长得又出息。七夕又称“巧夕”,这种果实就是后来的“巧果”,形制也发生了变化,将和好的面切成一寸长、半寸宽的扁长方形,下油锅前二端作旋扭,出锅成型,就是一“同心结”。

《清嘉录·巧果》中也讲:

七夕前,市上已卖巧果,有以面白和糖,绾作苧结之形,油氽令脆者,俗呼为“苧结”。至时,或偕花果,陈香蜡于庭或露台之上,礼拜双星以乞巧。蔡云《吴觎》云:“几多女伴拜前庭,艳说银河驾鹊翎,巧果堆盘卿负腹,年年乞巧靳双星。”

“苧”即麻绳,“苧结”就是麻绳打的结,巧果的形状像绳结,名称又叫作“同心果”,我们在戏剧、影视中看到,在婚礼上,新郎和新娘各执一彩带,丝带的中间打一结,这就是寓意“喜结良缘”的“同心结”。所谓“阿侬乘得同心果,不为双星证夙缘”,真正的意思就是——“我今天用象征‘同心’的巧果来祭祀,并不是为牛郎织女的夙缘作证,而是希望自己能找到如意郎君”。

乾隆年间李行南《申江竹枝词》讲:

人家油撒巧争夸(俗名巧果),乞巧纷陈果与瓜。

金凤染成红指甲,玉尖片片弄桃花。

秦锡田《周浦塘竹枝词》:

麦干面细菜油香,油面调匀更入糖。

薄薄铺平盘巧果,新翻花样费平章。

一到七夕,上海家家户户开始做巧果,巧果的制作很简单和方便,在干面粉里和入水和油,揉合成“油面”,将油面打成薄饼状,再切成长方形,入油锅前把油面打一个叠,油氽熟后就成了香味美味的巧果。而随着近代上海商业的发展,巧果也被商家利用而成为可以随时供应的小点心,小食品。不过,上海人数典忘祖,谁也不知道“巧果”是七夕的节令食品。

若干年前去苏州东山白相,在一条老街上吃面,见店主正在制作巧果。我感到有点奇怪,就问“你们面店也做巧果”,苏州老板娘回答道,“今朝是七月七了,大家要吃巧果格,做点巧果可以卖两钿。”出老街回旅馆时,天色已晚,一路上见许多人提着刚买来的巧果匆匆回家,感而叹之,有千余年历史的七夕吃巧果风俗,在上海在已经消失,而在上海周边的城镇和农村仍广为流行。

据宋人龚明之《中吴纪闻》中记:

昆山县东三十六里,地名黄姑湾,故世相传云,尝有织女、牵牛星降于此。织女以金篦划河,水涌溢,牵牛因不得渡。乡人异之,为之立祠。

现在的嘉定区、宝山区在历史上隶属昆山县,“昆山县东三十六里”在现在的上海市嘉定区境内。这是牛郎织女传说的另一个版本:织女下嫁牛郎,并为牛郎生儿育女,一日,织女奉命回天廷,牛郎依依不舍并紧紧相追,织女归天心切,也顾不上与牛郎多年夫妻恩爱情感,拨出头上的金篦在空中一划,立刻出现了一条银河,河水涌溢,牛郎被水浪所阻而被迫放弃追赶,从此,牛郎织女天各一方。在今天上海市嘉定区境内还有一条叫做“黄姑塘”的河流,应该就是《中吴纪闻》中讲的“黄姑塘”,而“黄姑庙”早已废。清乾嘉学派代表人物钱大昕就是嘉定人,他的《练川竹枝词》也讲到这个故事:

黄姑遗庙傍江涯,膜拜纷纷乞巧儿。

闻说金篦曾划水,晚风肃肃卷灵旗。

也许有了《中吴纪闻》的记载,嘉定的七夕又多了一风俗,就是妇女们赶到黄姑庙去礼拜织女。可是,我无数次去过嘉定,也询问过许多嘉定人,好像没有人知道这个“牛郎织女”的故事。

栏目主编:沈轶伦 文字编辑:沈轶伦 图片编辑:曹立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情人节的由来The History of Valentine’s Day(双语)

今天是西方的情人节,Valentine’s Day或St. Valentine’s Day。你知道这个节日的由来吗?其背后有什么故事呢?一起来看看吧!

说法一

Valentine’s day is celebrated annually on February 14. On this day, people exchange greeting cards and presents in the name of love and St. Valentine, which is why it is also known as St. Valentine’s Day or the Feast of St. Valentine.

每年二月十四日庆祝情人节。在这天,人们以爱情及圣瓦伦丁之名交换贺卡及礼物,这也是为什么它同样也以圣瓦伦丁节或圣瓦伦丁的盛宴为人所知。

In the Christian tradition, there were several martyred saints with the name Valentine or Valentinus. According to legend, one of these Valentines was a priest who went against the orders of Roman Emperor Claudius II by conducting marriages between soldiers and their loved ones. These actions ultimately led to his execution. However, before being put to death, St. Valentine cured his jailer’s daughter from blindness and fell in love with her. His last communication with her was a letter signed “From your Valentine,” and this marked the very first Valentine greeting.

在教传统中,有数个名叫Valentine或是Valentinus的殉难圣徒。根据传说,这些Valentine中其中一名是一位牧师,他主持士兵及他们恋人的婚礼,违抗了罗马皇帝Claudius二世的命令。这些行动最终导致了他的处决。然而,在被处死之前,圣瓦伦丁治好了看管他的狱卒的女儿的盲眼,并和她相恋。他与她最后的联络是一封写着“你的瓦伦丁留”的信,而这也标志着第一个情人节的问候。

To honor him, Pope Gelasius I made February 14 St. Valentine’s Day in 496 AD.

为了向他致敬,教宗Gelasius一世在西元496年订定二月十四日为圣瓦伦丁日。

Some believe the choice of this particular date was an effort by the Christians to curb the celebration of a pagan fertility festival called Lupercalia. Taking place between the 13th and 15th of the month, the festival honored a Roman god and the founders of Rome through rituals of sacrifice and feasting.

有些人认为这特定日期的选择是徒做出的努力,以遏止一个叫做“牧神节”的异教徒祈求多产庆典的庆祝活动。在该月的十三日及十五日之间举行,这个庆典借由献祭及盛宴的仪式来向罗马之神及罗马的建国者表达敬意。

The association of romantic love with Valentine’s Day did not actually emerge until the Middle Ages when a poem by Englishman Geoffrey Chaucer linked February 14 with the start of the mating period for birds.

瓦伦丁日与浪漫爱情的联系实际上是直到中世纪前才出现。一首由英国诗人Geoffrey Chaucer写的诗将二月十四日与鸟类交配期的开始连结在一起。

As Valentine’s Day earned more literary mentions, it grew in popularity over the centuries. People soon adopted the tradition of exchanging romantic handwritten notes with one another.

当瓦伦丁日在文学上被越来越多的提及,数百年来它逐渐受到欢迎。很快地人们采用了互相交换浪漫手写字条的传统。

Then, in the 1800s, a woman named Esther Howland became inspired by the fancy and intricate cards being made in England. By spearheading the mass production of similar cards in the United States, she became known as “The Mother of the American Valentine.”

在19世纪,一名叫作Esther Howland的女性受到那些在英国制作的花俏、精细卡片所启发。率先在美国大量生产类似的卡片。因此她被称为“美国情人节之母”。

During the next century, the celebration of Valentine's Day expanded to include gift-giving of items like flowers, chocolate and jewelry. These tokens of affection are exchanged not only between romantic partners but also between loved ones and friends.

Today, Valentine’s Day is celebrated around the world, especially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情人节的庆祝活动扩展到包含物品如鲜花、巧克力及珠宝的礼物赠与。这些象征爱慕之情的物品不只在恋人间交换,也在心爱的人及朋友间交换。

今天,世界各地都在庆祝情人节,特别是在欧洲及北美洲。

说法二

据说瓦伦丁是最早的徒之一,那个时代做一名徒意味着危险和死亡。为掩护其他殉教者,瓦沦丁被抓住,投入了监牢。在那里他治愈了典狱长女儿失明的双眼。当暴君听到这一奇迹时,他感到非常害怕,于是将瓦沦丁斩首示众。据传说,在行刑的那一天早晨,瓦沦丁给典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情意绵绵的告别信,落款是:From your Valentine(寄自你的瓦伦丁)。当天,盲女在他墓前种了一棵开红花的杏树,以寄托自己的情思,这一天就是2月14日。自此以后,教便把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说法三

在古罗马时期,2月14日是为表示对约娜的尊敬而设的节日。约娜是罗马众神的皇后,罗马人同时将她尊奉为妇女和婚姻之神。接下来的2月15日则被称为“卢帕撒拉节”,是用来对约娜治下的其他众神表示尊敬的节日。 在古罗马,年轻人和少女的生活是被严格分开的。然而,在卢帕撒拉节,小伙子们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心爱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这样,过节的时候,小伙子就可以与自己选择的姑娘一起跳舞,庆祝节日。如果被选中的姑娘也对小伙子有意的话,他们便可一直配对,而且最终他们会坠入爱河并一起步入教堂结婚。后人为此而将每年的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说法四

来源于古罗马的牧神节(Lupercalia Festival)。这个说法是教会庆祝这一天是为了把古罗马的牧神节(每年的2月15日庆祝,为了保佑人、田、牲畜的生产力)教化。 在罗马人崇拜的众神中,畜牧神卢波库斯(Lupercus)掌管着对牧羊人和羊群的保护。每年二月中,罗马人会举行盛大的典礼来庆祝牧神节。 那时的日历与现在相比,要稍微晚一些,所以牧神节实际上是对即将来临的春天的庆祝。也有人说这个节日是庆祝法乌努斯神(Faunus)它类似于古希腊人身羊足,头上有角的潘神(Pan),主管畜牧和农业。 随着罗马势力在欧洲的扩张,牧神节的习俗被带到了法国和英国等地。人们最乐此不疲的一项节日活动类似于摸彩。年轻女子们的名字被放置于盒子内,然后年轻男子上前抽取。抽中的一对男女成为情人,时间是一年或更长。 教的兴起使人们纪念众神的习俗逐渐淡漠。教士们不希望人们放弃节日的欢乐,于是将牧神节(Lupercalia)改成瓦沦丁节(Valentine's Day),并移至二月十四日。这样,关于瓦沦丁修士的传说和古老的节日就被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这一节日在中世纪的英国最为流行。未婚男女的名字被抽出后,他们会互相交换礼物,女子在这一年内成为男子的Valentine。在男子的衣袖上会绣上女子的名字,照顾和保护该女子于是成为该男子的神圣职责。

说法五

传说以前在英国,所有雀鸟都会在2月14日日交配求偶,如黑鸟、山鹑等,皆在2月间求偶。所以,人类也认为每年的2月14日是春天万物初生的佳日,代表着青春生命的开始,也仿效雀鸟于每年的2月14日选伴侣。

七夕节——中国的情人节的由来、传说、习俗.......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七夕一直被称作中国“情人节”。七夕的美丽传说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

七夕节由来

说到七夕,人们的第一反应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把七夕等同于中国的情人节。在古代,七夕的确和牛郎织女传说关系密切,但它是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这一日女子会访闺中密友、祭拜织女、切磋女红、乞巧祈福,因此七夕又有“女儿节”的称谓。女性欢天喜地竞技娱乐的日子,男子也凑个热闹在一旁欣赏,男女定情只是“女儿节”盛会中的副产品。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诗经》时代,人们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在东汉时就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牛郎织女的传说

相传织女是王母的孙女,她心灵手巧,善织,能用一双灵巧的手织出五彩缤纷的云朵。而牛郎是一个孤儿,他勤劳但贫穷,与老牛相依为伴。

一次,在老牛的指点下,牛郎取走了在湖中洗澡的织女的衣裳,织女也喜爱牛郎,两人就结成了夫妻。从此,男耕女织,生下一儿一女,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然而此事被王母知道,她大发雷霆,派天兵将织女捉回天宫。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用箩筐装着儿女,挑着追到天上。王母见牛郎追来,就用头上的金钗在织女和牛郎之间划出一道大河,这就是银河。

银河水无情地把牛郎和织女隔在两岸,他们只能隔河痛哭相望。王母见他们哭得伤心,动了恻隐之心,命喜鹊传话让他们每隔七日相见一次。谁知喜鹊传错了话,说成每年七月七日相见一次。于是王母就罚喜鹊给牛郎织女搭桥。

农历七月七日夜晚,仰望群星闪烁的夜空,人们能看到银河两岸有着两颗遥遥相对的亮星——即牛郎星和织女星。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融入乞巧节,民间姑娘信以为真,于是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在牛郎织女“鹊桥会”时,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也能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节。

七夕节风俗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

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

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吃巧果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

古人的七夕爱意

十首七夕诗词,体验一下,那个没有手机的时代,人们对于爱情的告白: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

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

年年并在此宵中。

《鹊桥仙·七夕》

宋·苏轼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沉醉东风·七夕》

元·卢挚

银烛冷秋光画屏,

碧天晴夜静闲亭。

蛛丝度绣针,

龙麝焚金鼎。

庆人间七夕佳令。

卧看牵牛织女星,

月转过梧桐树影。

《辛未七夕》

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

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

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

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

惟与蜘蛛乞巧丝。

《二郎神·炎光谢》

北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飚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他乡·七夕》

唐·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登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月14情人节的来历?中国情人节是哪一天,有什么传说?

【情人节,你知道它的起源吗?】情人节,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日子,每年都在2月14日如期而至。但是,你是否知道这个节日的来历呢?又是否知道中国情人节是哪一天,背后又有着怎样的传说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情人节的神秘面纱,探寻它背后的故事和传统习俗。

情人节,又称为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起源于古罗马时期。据传说,公元3世纪时,罗马皇帝克劳狄乌斯二世禁止年轻男子结婚,认为未婚的男子可以更专心于战争。然而,一位名叫瓦伦丁的神父却违背皇帝的命令,秘密为年轻人举行婚礼。这一行为最终被发现,瓦伦丁被投入监狱,并在公元270年2月14日被处决。为了纪念瓦伦丁,人们将这一天定为情人节,以表达对他勇敢追求爱情和幸福精神的敬意。在中国,情人节的庆祝方式也逐渐融入了本土的文化元素。与西方情人节不同的是,中国的情人节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日期,而是根据农历的变化而有所浮动。其中,七夕节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

七夕节源于古代中国的民间传说,相传天上有一位织女星,她擅长编织美丽的云彩。而另一位牛郎星则是一位放牛的年轻人。两人相互爱慕,但因为身份差异而被迫分离。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他们会在鹊桥上相会一次,这一天因此被赋予了浪漫的色彩,成为庆祝爱情的节日。

除了七夕节,元宵节和上巳节也被视为中国的情人节。元宵节时,人们会赏花灯、猜灯谜,年轻男女也会借此机会相互表达爱意。而上巳节则是古代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会到水边嬉戏、祈福,也是青年男女相聚的好时机。无论是西方的情人节还是中国的情人节,它们都是庆祝爱情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对爱人的感情,送上鲜花、巧克力、礼物等,或者相约共进晚餐、看电影等。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情侣之间的感情,也让人们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和幸福。除了庆祝爱情,情人节也是一个反思现代社会中爱情观念的机会。在当今社会,爱情似乎变得越来越功利和浮躁,很多人为了追求物质利益而放弃了真正的感情。

然而,情人节提醒我们,爱情的本质是纯洁和真挚的,它不应该被金钱和地位所束缚。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人,用心去经营和维护自己的爱情,让爱情成为生活中最美好的部分。此外,情人节也是一个关注单身人士的日子。在这个节日里,我们不仅要关注那些已经拥有爱情的人,也要关心那些还在寻找爱情的人。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传递关爱和温暖,让单身人士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支持。

总之,情人节是一个充满浪漫和温情的节日,它让我们更加珍惜和感恩身边的人和事。无论是西方的情人节还是中国的情人节,它们都是庆祝爱情的节日,让我们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向所爱的人表达我们最深情的祝福和关怀。同时,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爱情的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满足。

情人节是中国的节日吗,它究竟有何意义?

情人节,又称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日期在每年公历的2月14日,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教。如今已经成为全世界著名的浪漫节日,但是不同国家的人们表达爱意的方式却各不相同。

节日来历

中国情人节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对天文星象有认识,   并将天空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关于牛郎织女的天文星空区域对应地上地域分野,文字记载见于汉代文献,《汉书·地理志》:“粤(越)地,牵牛(牛郎)、婺女(织女)之分野也,今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粤分也”。文献记载了牛郎织女星区对应岭南地域分野。   在东汉时,牛郎织女星象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因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使七夕成为爱情象征,因而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传统节日,在当代便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在古代,七夕的确和牛郎织女传说关系密切,但它是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这一日女子会访闺中密友、祭拜织女、切磋女红、乞巧祈福,因此七夕又有“女儿节”的称谓。女性欢天喜地竞技娱乐的日子,男子也凑个热闹在一旁欣赏,男女定情只是“女儿节”盛会中的副产品。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牛郎鹊桥相会之时。女孩们在这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节日发展

汉代,七夕被赋予了妇女向织女星乞巧智慧和巧艺的人文内涵,形成七夕乞巧习俗。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

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情人节[爱情节日]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融合了乞巧习俗,于是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在牛郎织女“鹊桥会”时,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也能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节。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夕节在当代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的故事之所以源远流长,不仅与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结构有关,更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至今对婚姻家庭及爱情的一种理想:对自由恋爱的渴望和平等婚姻的向往。  

相传织女是王母的孙女,她心灵手巧,善织,能用一双灵巧的手织出五彩缤纷的云朵。而牛郎是一个孤儿,他勤劳但贫穷,与老牛相依为伴。一次,在老牛的指点下,牛郎取走了在湖中洗澡的织女的衣裳,织女也喜爱牛郎,两人就结成了夫妻。   从此,男耕女织,生下一儿一女,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然而此事被王母知道,她大发雷霆,派天兵将织女捉回天宫。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用箩筐装着儿女,挑着追到天上。王母见牛郎追来,就用头上的金钗在织女和牛郎之间划出一道大河,这就是银河。   银河水无情地把牛郎和织女隔在两岸,他们只能隔河痛哭相望。王母见他们哭得伤心,动了恻隐之心,命喜鹊传话让他们每隔七日相见一次。谁知喜鹊传错了话,说成每年七月七日相见一次。于是王母就罚喜鹊给牛郎织女搭桥。农历七月七日夜晚,仰望群星闪烁的夜空,人们能看到银河两岸有着两颗遥遥相对的亮星——即牛郎星和织女星。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 经典诗句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本文章由头条百科用户开心1978、新乡村妹子、大西瓜好吃呀呀参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