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一二水族。
不一样的草缸来了,今天,把我收集的22个鱼缸景观分享出来,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种鱼缸风格,都是石头景观,搭配一层莫斯,给人一种自然的感觉,而且某些作品的细节非常到位。
其实,我也很像知道鱼缸里的莫斯是什么品种,或许这就是一种藻类,有没有精通草缸的朋友,帮忙指正一下,草缸里面是什么植物。
上图这个鱼缸景观,是我自己比较喜欢的,可能看那些奇石嶙峋的鱼缸景观有些视觉疲劳了,猛的一看这种鱼缸景观,还真有点眼前一亮的感觉。
漂亮的鱼缸景观有千万种,草缸玩家的心只有一颗,在追寻大师的道路上,再迈进一步,多动动小手,让鱼缸景观也媲美大师。
吸水石又名上水石,学名为“碳酸钙水生苔藓植物化石”。类属表生沙岩,良好的吸水石吸水性特别强。吸水石由于暄而脆易于造型,可随意凿槽、钻洞、雕刻出各式各样的形状。
华夏之域内吸水石储量十分丰富,当然产地不同,其质地与颜色也不尽相同。但是,一块上乘的吸水石,一般应该是具备颜色协调、便于制作与造型、吸水性强三大特点。
吸水石天然洞穴很多,有的互相穿连通气,小的洞穴如气孔,这就是吸水性强的主要原因。在吸水石上的洞穴中,填上泥土可植花草,大的洞穴可栽树木,由于石体吸水性强,植物生长茂盛,开花鲜艳。华夏之域的主要产地有安徽、山西、山东、北京、河北等地,其主要的用途可以制作盆栽、盆景、园林叠假山等,也可以独立装水盆制成山水雅石清供。
《云林石谱》有言:“仁者乐山,好石乃乐山之意。居士之好石雅,蕴千岩之秀,大可列于园馆,小或置于几案,如观崇少,而面龟蒙,坐生清思。”
令人痴迷之处亦在于,源远流长的赏石文化与绘画艺术得以结合。如石入宋画,宋人观石,并为石配图制成石谱,如前所述杜绾《云林石谱》、渔阳公《渔阳石谱》、常懋《宣和石谱》等,及至明代,林有麟《素园石谱》堪称完备。吸水石制作水石盆景便是可以满足上述文雅之好也!最大程度去欣赏山水自然风光于庭院之中、案头之上也!
吸水石盆景,也可以称为水石盆景,较之旱石盆景,比较容易制作成功,因为其具备上水功能,吸水石通过毛细管现象将水从盆底部往上渗透,石上栽培小型花草植物可以生长良好,也比较容易形成苔藓附着于石表,尉然生机成湿润山体,使山上的小植物更好成景。当然了,一个上佳的吸水石盆景制作,要有行万里之程,饱览名山大川,要有胸有诗书、绘画的诸多准备与修养,方可登堂入室也!
据史河无我居士的考查了解,已经知道的国内上好的吸水石的名品主要有:芦管石、麦杆石、麦糠石、滕县石、水浮石、五柳石、海浮石等。
石老公村民宿附近的亭台。鹤报融媒体首席记者 李丹丹 摄
【鹤壁新闻网讯-鹤报融媒体首席记者 李丹丹 实习生 王婧云】石老公石屹立于悬崖、不老泉汩汩不断……4月27日,记者走进国家级传统村落淇县黄洞乡石老公村。这个隐于群山中的古山村,近几年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得风生水起。
引不老泉水入湖,在山顶平地盖民宿,把百年石头房打造成图书馆、茶社、村史馆、儿童体验馆……古老的小山村,在保留古色古香的同时焕发了新的生机。
村庄“长”在
吸水石上,自然景观丰富
石老公村下面是一块硕大的吸水石,人们形象地把该村称为“长”在吸水石上的村庄。
村内百余栋石头房错落有致,沿着一条石阶路往下走,就可以找到一个常年不干涸的泉眼。“以前水流可大了,尤其下大雨后,水流声哗哗的,几百米外都能听见。现在雨量少了,水流也变小了。”该村妇女主任王春玉说。
吸水石是这个村庄的宝贝。近几年,该村在加大保护力度的情况下适量开采,把加工销售吸水石作为村民致富的门路。
“村民在村南的深山中发现了一些吸水石,开采回来后加工成各式各样漂亮的盆景,卖给游客。”王春玉说。
记者在村西看到了摆放在路边的吸水石,这是村民从深山里带回来的,放在这里等待加工。加工后的吸水石盆景会放在村口供游客购买。
在村民眼中,石老公村是一块宝地,更是他们的根。
除了比比皆是的吸水石,村内的自然景观丰富,村周边的山上步步是景。村南山悬崖下的石老公石,相传是一位老公公追离家出走的老婆婆时石化而成。村内竹苞松茂,明朝时期建造的中竹林寺建筑恢宏、鼎盛一时,现已消失不见。从村北蜿蜒至村西的山脊,被称为护佑村寨的龙山,“龙头”上的5棵柏树并排而生。村南山坡上,大老豹洞、二老豹洞时有豹子出没……这些美丽的风景,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
“我们的乡村旅游开发,就是从周边山上的这些风景开始着手的。”村支书王晓全说,“从村口到山上修了两条路,一条从马坡村至山顶,一条从阴寨村至山顶。路途中,还有很多小径通往石老公石、灵山寺等景点。”采访中记者看到,平坦的水泥路蜿蜒至山顶,大大方便了游客上山游玩。游客们或骑车或步行,悠然自得。
把石头房改造成高端民宿,小山村变身旅游村
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村内开始建设公厕、民宿、大食堂、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
在村口,一根枯木树桩成了向导,上边挂着“游客服务中心”“淇园书馆”“不老泉”“村淘店”等指引标牌。
踏着石阶往里走,打磨过的石头铺成的道路干净、平坦,一排排石头房依山而建,用石头砌成的院墙整齐且高低有序,每家每户统一的木制栅栏门、五颜六色的盆栽,加上不时出现的一棵棵古树,让这个小山村显得韵味十足。
王晓全告诉记者,不少年轻人外出打工,加上易地搬迁出去的群众,村里有很多石头房闲置了下来。“我们便把这些闲置的老房子利用起来,建成了图书馆、村史馆、儿童体验馆、游客服务中心、茶舍等,全方位满足游客体验。”
采访时,记者推开一扇沉重的木门,来到了改建而成的图书馆。长达20米、高约2.5米的书架上摆满了图书,桌凳造型别具一格、古香古色。
村东山顶的平地上,是该村大力开发的“石老公家”高端民宿项目。“屋内用的、吃的也很有特色:床上用品是手工老粗布,吃的有平遥牛肉、南京咸水鸭、哈尔滨红肠等。”王晓全说。
“村中央是游客服务中心,石头建成的五间两层小楼雅静、别致,前面的停车场可容纳500辆汽车停放。下一步,我们将引进共享自行车、观光车等。”王晓全说。
在游客服务中心南侧,刚建好的人工湖引入了不老泉水,在一侧壁画一般吸水石墙的映衬下,别有一番风味。
村口竖起了公交站牌。“一天两趟,上午、下午各一趟,直达淇县县城,方便游客进来,也方便俺们出去。”村妇女主任王春玉说,“现在,前来观光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看到了致富的好兆头。”
王晓全说,村子2016年摘了“贫困帽”,通过易地搬迁、旅游开发、乡村振兴等措施,村里原有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了稳定脱贫。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