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智敏
原来的厂区坐落在云顶山脚下的一个山沟里。工厂建设初期,工人们都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夜晚可以听见远处山上的狼嚎。工厂四周是青翠欲滴的山峦,雨后初晴,山腰上的云雾像一块飘动的白纱。
我约好厂里几位师兄弟,去后山上捡菌子。南方人叫捡菌子不说采蘑菇,可能是南方气候湿润适应菌子生长,随手可捡的缘故吧。捡菌子最好的时间,是在下雨天后。雨后的山里,空气都是湿漉漉的,菌子一般都长在树兜旁,需要拨开杂草才能发现。
栖木菌呈黄竭色,一朵一朵地躲藏在栖木树下的枯叶中。栖木菌味道浓郁,人们喜欢用它来烧肉。南方的野生菌中,最纯粹美味的是鸡枞菌。鸡枞菌的外形非常漂亮,扒开周围的杂草,可以看见它站在那里,亭亭玉立。鸡枞菌肉洁白如雪,大的鸡枞菌有一斤多重,听说有人见到过三斤重的鸡枞菌。
鸡枞菌富含丰富的氨基酸和人体所需微量元素,洗净后,不需要用刀切,用手顺着纹理一点点撕下来就行了。一丝一丝菌肉,像是从鸡胸脯上撕下来的鸡胸肉,鸡枞菌的名字可能便是由此得来。鸡枞菌的美味是一种纯粹的鲜味,鸡枞菌有多种吃法,可以煎炒也可以用来炖鸡,但无论哪一种吃法,都千万不要放味精和其他调味料,以免掩盖了它的天然鲜味。
我们把从山上捡回来的鸡枞菌弄干净后,撕成条,放进工棚柴灶上的大锅里,和面条一起煮。所有在场的人见者有份,四五斤面条瞬间就被捞完了,最后连面汤都被吃得干干净净的,至今舌尖仍然记得那一碗菌汤面的美味。
回来的路上,顺便在水沟边捡了一些地耳。地耳是一种低等藻类,长在背阴湿润的岩石上。地耳的生长条件比效苛刻,喜阴怕阳,对周围的环境要求高。地耳的颜色呈暗绿色,形状有点像小不点的木耳,所以人们又叫它地木耳。捡回来的地耳,需要反复淘洗除去泥沙,不然做出来的菜会磕牙。地耳炒肉的味道,有点像家常菜木耳肉片,吃起来清香爽滑。地耳中的蛋白质含量比鸡蛋还高,据说,以色列的专家研究说,地耳中含有一种天然的肽,对治疗老年痴呆有很好的疗效。
还有一种非常鲜美的菌子很受外国人喜欢,这就是松茸。日本和韩国对松茸的喜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东南亚的华侨最喜欢用松茸来煲汤。中国产的松茸,一半以上都出口了。松茸生长在海拔3500米左右的高山林地中,目前尚不能人工培栽,有菌中之王的美誉,用来炖汤,特别浓香。松茸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生物肽,国外的公司从松茸中提炼出有效成分做成医用注射液,这种药对癌症患者化疗、放疗后的康复,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刚拿到老家快递寄来的羊肚菌,顾名思义,这种菌子的模样有点像羊肚,也是一种非常珍稀的菌类。听说,当地的农民通过人工栽培羊肚菌都脱贫致富了。今天,我就用羊肚菌来炖土鸡。
【“时光”文学栏目征稿启事】
讲真实故事,自己的,他人的,都可。字数控制在1500字内,原创首发。面向四川省内征稿。勿用附件,标题务必注明“时光”。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作者信息包括银行卡户名、开户行及网点的详细准确信息、卡号、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投稿信箱:huaxifukan@qq。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来源:【云南日报】
视频加载中...
一场大雨后,山坡林地长满菌子,这时候捡菌、吃菌是云南人头等重要的事。5月19日,云南红河一小伙已经捡到菌子了,满满一大青头菌。网友:捡菌子我半夜就起来了!
本文来自【云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