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起名取名

杨氏起源来自哪里 杨氏起源简介资料

发布时间:2024-04-30 11:17:42作者:万物皆甜来源:互联网

杨氏起源来自哪里 杨氏起源简介资料

本文目录一览:

“杨” 姓的由来和汉字书法演变「书品百家姓」

文:高天晨

杨姓在宋代的《百家姓》中位列第16位。现在,杨姓总人口约有4000万,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杨姓人口约有380万,四川是杨姓第一大省。

杨姓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隋朝、南吴的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是杨姓的得姓始祖。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杨姓的姓氏起源以及“杨”字的汉字书法演变的过程。

杨姓的来源

“杨”本意和太阳相关。很多人说自己姓杨,都说是“木易杨”其实是说错了,繁体字“楊”是“木”和“昜”yáng 组成。“昜”比“易”多一横

“木”指扶桑,也称杨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在今连云港云合山),“昜”古同“阳”,是“日升汤谷”的形象描写。以此为图腾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杨氏族,由此产生了杨姓族徽,最终形成了姓氏。

1、源自姬姓:

出自黄帝之后西周王族,有三种说法,其源均为周朝王室。

①源于周武王孙,叔虞次子,晋侯燮父之弟。

②源于周宣王子长父。

③源于晋武公子伯侨。

2、源自扬姓

古时杨扬不分,以邑为氏。

3、源于改姓而来:

改杨姓,主要由同源、避难、避仇、收养、过继、赐姓以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构成。

王大有先生绘制的“杨”姓姓氏图腾

杨姓祖先——杨伯侨

杨伯侨(公元前724年~?),侨亦作桥、乔,又名文实,东周时人。周襄王念其先人功勋,封伯侨于杨(国名,今山西洪洞县东南),称杨侯,他的六世孙杨道为避难始以祖地杨(邑)为氏,由此,为杨姓祖先。

“杨”字的造字本义和汉字书法演变

昜,是“陽”的本字,表示日照。楊,表示喜阳的果树。所以本意就是杨树,杨树喜欢日照充足的湿热之地,昜引申为繁荣昌盛的样子,用以标记“杨”字的含义。

“杨”字的字源图示

“杨”字的字体演变

“杨”字历代书体写法赏析

【篆书】

金文

金文“多友鼎”中的“杨”字体结构凝练,笔势秀丽,拙朴可爱

石鼓文

石鼓文是秦小篆的先声,字形方正、大方。横竖折笔之处,圆中寓方,字形雍容。

石鼓文中的“杨”

小篆

小篆的杨,汲取了先秦篆书的共性,婉转整齐,线条流畅大方,秀美多姿,笔画匀称。

清篆

清代吴昌硕所写的篆书“杨”,取法石鼓文“圆中寓方”的特点,用笔老辣苍劲,古意盎然,行笔中并非如小篆一般笔画均匀,而又力量的变化,如苍松老枝,刚强而又有生命力。

【隶书】

简牍

《包山楚简》中的“杨”字,是篆体结字以隶书的形态出之,风格秀丽而又雄强,波磔鲜明,极具动态,别有风格,由此可见由篆变隶的轨迹。

《包山楚简》中的“杨”

汉隶

《石门颂》中的“杨”,体现了明显的汉隶风格,彻底没有了篆书的味道,具有动态气势,结体有度而潇洒,意趣张扬。

《石门颂》中的“杨”

【楷书】

魏碑

《孙秋生造像记》中的“杨”,呈现明显的刀笔之势,方整遒劲,仆厚古拙,峭拔劲挺;力量外拓;章法处理上行列也较为整齐,显得纵有行而横有列,虽字字独立,但并无可板之感。

孙秋生造像记中的“杨”

唐楷

虞世南楷书“杨”,外柔内刚,萧散洒落,笔致圆融冲和而有遒丽之气。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

虞世南楷书“杨”

【行书】

行楷

赵孟頫《闲居赋》中的“杨”,笔意安闲,气韵清新,通篇行楷结合,方圆兼备,体态优雅,体现出赵氏书法独特的书卷气和富贵气。

赵孟頫《闲居赋》中的“杨”

行草

颜真卿的行草《祭侄文稿》中的“杨”,写法引篆入行,圆笔中锋,善用枯笔,苍劲而有质感,以圆笔求筋力的风格被后世称为“颜筋。这种圆笔的善用,和王羲之行书的方笔呈现出明显的不同。

颜真卿《祭侄文稿》中的“杨”

【草书】

孙过庭草书《书谱》中的“杨”,可见其继承魏晋笔法,妍丽多姿,体态具有动感而可爱。

孙过庭《书谱》中的“杨”

贵姓|杨姓: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裔

杨姓在中国历史上是值得大写特写的一个姓氏,历代名人辈出。秦汉魏晋时期有“四世三公”(杨款、杨震、杨彪)和“西晋三杨”(杨骏、杨珧、杨济);隋朝达到顶峰,杨姓建立帝国并成为国姓;唐朝的杨姓继续辉煌,一共有11个人当上宰相;宋朝杨家将,明朝的名臣“三杨”(杨士奇、杨溥、杨荣)等等。而且,在历代状元中,杨姓有22个。

杨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全国杨姓总人口大约有4270万,是中国第六大姓。四川杨姓人口有380多万,是杨姓第一大省。

杨氏图腾

杨的释义:高大的神木扶桑树

中国古代著名的《山海经》一书中,“海外东经”里有这么一句话:“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这句话中,“十日”,是中国远古时代太阳神话传说中帝俊与羲和的儿子,化身为10个太阳;“大木”指的是神木,也就是杨树、扶桑树;“日”就是太阳,传说中,太阳上住着金乌,有的说太阳被飞翔的金乌托着移动,金乌是太阳的代名词。

再来看“杨”字。“杨”由“木”和“昜”组成,“木”特指神木,“昜”是形象表达“日升汤谷”的意思。

汤谷,也叫阳谷、旸谷,在什么地方呢?根据史料记载,汤谷位于山东东部沿海地区(今山东日照),是上古时期羲和族人祭祀太阳神的地方,是东夷文明的摇篮,也是中国太阳文化的发源地。

在汤谷,生长着高大的扶桑树。汤谷临近大海,原始氏族不像现代人那样知道太阳的升落规律,以为太阳是从海里升起来的,所以就把汤谷视为太阳升起来的地方。

住在汤谷的原始氏族,通过观察太阳在扶桑树东西两侧的升落高度变化来计算时间,称为扶桑纪历。由此,这个氏族就被称为“杨”。

杨杼画像

杨姓主要来源:姬姓“三封杨侯”

杨姓的来源比较复杂,而且争议颇多。在受姓始祖这个问题上,争论从宋朝开始到现在就没停止过。当然,在学术问题上,各说各有理。杨姓主要来源于姬姓,而且是杨姓历史上有名的“三封杨侯”。

姬姓是黄帝的姓氏。一脉相承姬姓的周武王死后,儿子姬诵即位,即周成王。周成王封同父同母的弟弟叔虞为唐侯,封地在古唐国(今山西闻喜东北)。

后来,周康王封叔虞的二儿子杼为杨侯,封地在杨国(今山西洪洞东南)。杨国这个地方,原来是以杨树为图腾的少数民族姜戎中的一支居住地。杼的第六世孙康,跟着周宣王北征,结果阵亡。康没有后代,周宣王把自己第五个儿子涧(尚父)过继到康的名下,以继承康的事业。但周宣王把儿子过继后,居然把封侯的事情给忘了。直到周幽王即位后,才把尚父封为杨侯。

关于尚父封侯的另一种版本的说法是,周宣王的儿子尚父,在周宣王活着时没被封爵,直到周幽王上台后才被封为杨侯。

不管是哪种版本,大家都还是承认尚父被封杨侯这个事实,而且这个杨国存在的时间比较短暂。东周周桓王期间,杨国被晋武公灭掉。此后,杨国遗民就以国为姓,生活在山西洪洞、陕西咸阳和河南洛阳一带,有的后来长途迁徙到广东甚至海外。

晋武公灭掉杨国后,把杨国那块土地赐给儿子伯侨,伯侨被封为杨侯。伯侨生文,文生突,为晋国大夫,食邑于羊舌,是为羊舌氏。突生职,职生赤、肸、鲋、虎、季夙。肸字叔向,又称叔肸,因功被分封在杨邑(今山西洪洞东南)。肸子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称为羊舌氏。

公元前514年,晋灭羊舌氏,食我的儿子杨道逃到华山,居住在弘农华阴,以祖宗封地杨为姓,其后基各地,成为杨氏繁衍发展的主流,史称杨氏正宗。东汉杨震家族、隋朝皇帝杨坚家族、唐朝杨贵妃家族、宋朝杨家将家族等,都出自弘农华阴杨氏。这支杨姓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至今已成为杨姓中的最大支派。

除“三封杨侯”外,姬姓杨姓还有一支河东杨氏,晋文公(伯侨侄子)重孙谈(晋悼公)的弟弟杨干被封在杨邑,后世子孙以邑为姓,这支杨姓被称为河东杨氏。

另有一支杨姓,周景王的后裔被封在古杨邑(今河南宜阳西),其后就以杨为姓,但这支杨姓几乎没有什么记载。

“三封杨侯”的杨姓,除伯侨的后裔显赫于后世外,其他两支后裔功微势弱,又无其他可颂扬的事情,史料中记载很少。

伯侨画像

杨姓其他来源:同源改姓和赐姓

杨姓的其他来源比姬姓来源更为繁杂,主要由同源、同音、避难、避仇、收养、过继、赐姓以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构成。

首先是他姓改杨姓,由于杨姓是大姓,这种情况较为普遍。春秋战国时期,羊氏、羊舌氏因与杨氏同出于姬姓,其中一部分人后来改为杨姓。古代扬、阳与杨同音、通用,扬姓、阳姓部分人后来大多改为杨姓。

较为典型的是董杨联宗。唐末五代时,有个叫董思安的人,因故将儿子寄养在杨家,儿子长大后就以杨为姓。宋高宗时,余杭人董世兴在福建做官,与泉州人杨梦龄交往密切,将儿子寄养杨梦龄家里,其后代以杨为姓。这两次改姓,使董、杨两姓结为友好姓氏,世代联宗,成为亲族。

回归旧姓的例子,以著名的杨家将中的杨老令公杨业为代表。杨业原来叫杨崇贵,后来为避北汉世祖刘崇的名讳,改名叫杨重贵。杨重贵年轻时为刘崇效力,因功绩显著,深得刘崇喜爱。刘崇就赐他姓刘,改名刘继业。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北汉君主刘继元降宋,但刘继业仍然苦战不降。赵光义认为他是一个忠勇的人,叫刘继元去招降刘继业。刘继业最终放弃抵抗归宋,恢复杨姓,改名杨业。

至于赐姓,就更多了。早在三国蜀汉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隋初,尉迟崇在与突厥交战中力战而死。其子尉迟义臣年幼,杨坚将他带进宫中抚养。尉迟义臣长大后,成为杨坚的贴身侍卫。杨坚感怀尉迟崇的功业,赐尉迟义臣为皇室之姓杨姓,还确定他在皇族中的辈分。

少数民族改姓为杨,很为普遍。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政策,其中的莫胡卢氏改为杨姓。白族中,杨姓一直是主要姓氏,人口众多,唐朝时甚至为白族第一大姓。

杨姓的迁徙传播

杨姓发源地,是在今山西省境内。春秋时杨为晋所灭,杨姓便向西发展繁衍,其先迁入陕西,后迁入山西省汾水中游的霍县一带,而后繁衍至河南。

春秋战国时期,有杨氏族人迁入江汉地区(今湖北省潜江一带),后因楚国势力不断加强,他们向东南迁至江西。与此同时,又有杨氏族人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秦汉时期,杨姓有的迁居河内,有的迁居冯翊(今陕西大荔),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地区。杨姓入川也于此时,多由湖北、陕西迁去。

晋、唐、宋时期,由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唐玄宗时的“安史之乱”及宋代的“靖康之乱”,中原社会动荡,许多杨姓子孙为了避乱,大举南迁,其中以福建为迁播中心。

公元1056年(宋仁宗嘉祐元年)潮汕大多杨姓居民始祖杨绘,晚年弃官南下,来海阳县官溪都(今榕城区仙桥、梅云一带)定居,创槎桥村。杨氏一支在此繁衍生殖并蕃迁潮汕各地。

凤湖杨厝,在揭西县凤江镇,开基祖杨梅轩,先祖杨三阳原居揭阳槎桥乡,后移居揭阳(今属澄海)蓬州都外砂乡。至二世杨公道(1331年-1396年),字程川,明洪武四年因避土匪许之信之乱,再移霖田都棉湖寨西门,从事商业。杨公道置粮田三千三百余亩,分给诸子。明正统十一年曾孙杨梅轩移居凤湖开基,成为凤湖杨氏一支。

元末明初,大批江西、浙江的杨姓宗族,迁往湖广地区。随后,杨姓也开始了大规模向海外迁移,移居的主要地区是在今天东南亚一带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孟加拉、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

(燕赵都市报)

“杨” 姓的由来和汉字书法演变「书品百家姓」

文:高天晨

杨姓在宋代的《百家姓》中位列第16位。现在,杨姓总人口约有4000万,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杨姓人口约有380万,四川是杨姓第一大省。

杨姓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隋朝、南吴的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是杨姓的得姓始祖。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杨姓的姓氏起源以及“杨”字的汉字书法演变的过程。

杨姓的来源

“杨”本意和太阳相关。很多人说自己姓杨,都说是“木易杨”其实是说错了,繁体字“楊”是“木”和“昜”yáng 组成。“昜”比“易”多一横

“木”指扶桑,也称杨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在今连云港云合山),“昜”古同“阳”,是“日升汤谷”的形象描写。以此为图腾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杨氏族,由此产生了杨姓族徽,最终形成了姓氏。

1、源自姬姓:

出自黄帝之后西周王族,有三种说法,其源均为周朝王室。

①源于周武王孙,叔虞次子,晋侯燮父之弟。

②源于周宣王子长父。

③源于晋武公子伯侨。

2、源自扬姓

古时杨扬不分,以邑为氏。

3、源于改姓而来:

改杨姓,主要由同源、避难、避仇、收养、过继、赐姓以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构成。

王大有先生绘制的“杨”姓姓氏图腾

杨姓祖先——杨伯侨

杨伯侨(公元前724年~?),侨亦作桥、乔,又名文实,东周时人。周襄王念其先人功勋,封伯侨于杨(国名,今山西洪洞县东南),称杨侯,他的六世孙杨道为避难始以祖地杨(邑)为氏,由此,为杨姓祖先。

“杨”字的造字本义和汉字书法演变

昜,是“陽”的本字,表示日照。楊,表示喜阳的果树。所以本意就是杨树,杨树喜欢日照充足的湿热之地,昜引申为繁荣昌盛的样子,用以标记“杨”字的含义。

“杨”字的字源图示

“杨”字的字体演变

“杨”字历代书体写法赏析

【篆书】

金文

金文“多友鼎”中的“杨”字体结构凝练,笔势秀丽,拙朴可爱

石鼓文

石鼓文是秦小篆的先声,字形方正、大方。横竖折笔之处,圆中寓方,字形雍容。

石鼓文中的“杨”

小篆

小篆的杨,汲取了先秦篆书的共性,婉转整齐,线条流畅大方,秀美多姿,笔画匀称。

清篆

清代吴昌硕所写的篆书“杨”,取法石鼓文“圆中寓方”的特点,用笔老辣苍劲,古意盎然,行笔中并非如小篆一般笔画均匀,而又力量的变化,如苍松老枝,刚强而又有生命力。

【隶书】

简牍

《包山楚简》中的“杨”字,是篆体结字以隶书的形态出之,风格秀丽而又雄强,波磔鲜明,极具动态,别有风格,由此可见由篆变隶的轨迹。

《包山楚简》中的“杨”

汉隶

《石门颂》中的“杨”,体现了明显的汉隶风格,彻底没有了篆书的味道,具有动态气势,结体有度而潇洒,意趣张扬。

《石门颂》中的“杨”

【楷书】

魏碑

《孙秋生造像记》中的“杨”,呈现明显的刀笔之势,方整遒劲,仆厚古拙,峭拔劲挺;力量外拓;章法处理上行列也较为整齐,显得纵有行而横有列,虽字字独立,但并无可板之感。

孙秋生造像记中的“杨”

唐楷

虞世南楷书“杨”,外柔内刚,萧散洒落,笔致圆融冲和而有遒丽之气。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

虞世南楷书“杨”

【行书】

行楷

赵孟頫《闲居赋》中的“杨”,笔意安闲,气韵清新,通篇行楷结合,方圆兼备,体态优雅,体现出赵氏书法独特的书卷气和富贵气。

赵孟頫《闲居赋》中的“杨”

行草

颜真卿的行草《祭侄文稿》中的“杨”,写法引篆入行,圆笔中锋,善用枯笔,苍劲而有质感,以圆笔求筋力的风格被后世称为“颜筋。这种圆笔的善用,和王羲之行书的方笔呈现出明显的不同。

颜真卿《祭侄文稿》中的“杨”

【草书】

孙过庭草书《书谱》中的“杨”,可见其继承魏晋笔法,妍丽多姿,体态具有动感而可爱。

孙过庭《书谱》中的“杨”

西北岳氏历史溯源初探

飞祖后裔 秦北陇干城 计都镇庄浪卫岳氏历史考

秦北陇干城,计都镇庄浪卫岳氏一支为武宦世家,始於宋末、兴於元、盛於明、延至清、终於初,堡城为西北岳氏发祥地。

宋陇干城,为以控西夏始建于北宋祥符年间(1008——1016)。自宋理宗时,秦北(陇干一带)由金人占有。岳飞六世孙岳淙,苏州衛指挥史迁江南苏州府,奉旨仕入秦北。

秦北一带元明时期的边防图

元仁宗皇庆二年(1312)所封,飞祖七世孙之远前元安定王兼平章政事。谢政耕陇上占籍西大通陇干城,洪武三年(1370)拽其子孙归附明。

明洪武十年(1377)庄浪卫初设於秦北陇干城,陇干县城为德顺军故治,是“三边”战略要冲,为丝绸之路西线古道。明太祖朱元璋巡游三边,延渭水至陇干城留宿数日,期间御赐陇干城为“计都镇”,岳飞八世孙流长、流达堡城邻封,并赐予“圣旨赤剑”金匾。之后将在计都镇设立陕西行都司、庄浪卫及韩藩安东锦衣卫。从此计都镇开启了一镇、两卫、一都司,一门两职,父子兵的盛世。始形成以百夫长、韩藩安东锦衣卫指挥副使,管领部下土兵、土民;以千户、庄浪卫所指挥、总兵同知土官袭延及流官统领西北卫所汉土官军世守西大通。并时常听从征调,出征三边等地的基本格局。将此一直延续至九世贤、十世嵩、十一世彩轩、十二世仲子时期,之前六世也是计都岳氏最辉煌的时代。

明州迁静宁,治在计都镇

嘉靖三十九年(1560)整顿锦衣卫滥职时被裁撤,后再无以锦衣卫官钦差管束庄浪土官军余的专敕,相关权力与将世袭武职庄浪卫指挥使合二为一。到十三世长从福、次从禄、三从明、四从智、五从荣、六从显、七从瑶七兄弟之时占籍不定,或官迁、或分迁西大通沿线占籍封地。《州志》“仁当川、席家堡、六十渠、瓦岔、好水川、长山谷、北岔、官道岔在州西北十五里,上有庙宇,是当地居民焚烧香火敬奉神灵的地方、官地湾等都是韩藩安东卫的屯地。”。十四世(五房)耀,隆庆丁卯(1567)武举;十六世储灵、讳藩,授韩藩仪宾……。

文官下桥,武官下马

万历四年(1576)二月戊辰,计都镇庄浪卫军事战略重心大转移,计都镇与甘肃诸镇并为河西重地,乃计都镇庄浪卫驻地独无兵备。从此计都镇堡城曾经的秦北军事重镇同庄浪卫西北劲旅岳家军逐渐淡出了执政者的视野,直至约10年后明第十四位皇帝光宗(1620)即位,朝廷为援辽之急,准备再次让其出兵时,才发现这支原本无事耕其田、战时扛起枪的土军武装,只因解甲归田颇久。弃剑为犁,成了地道的农夫,仅剩五十多人的乡勇游击护城。接着又经明末农民军的冲击,清陕甘回民叛乱……,计都镇庄浪卫所此时土崩瓦解,城中族人颠仆流离四处逃散,人口散失家谱遭毁,家族历史从此被淹没。计都镇堡庄浪卫的前世雄风化为乌有,荡然无存。计都镇庄浪卫之前20多支土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由此而分崩离析下落不明。

《中国西北稀见方志》万历《庄浪汇记》,万历末年的庄浪卫土官架构如下:

吏类:土官指挥千百户共二十六员。

指挥使二员,每员月俸七石二斗。

指挥同知二员,每员月俸五石二斗。

指挥佥事三员,每员月俸四石八斗。

正千户一员,月俸四石二斗。

副千户四员,每员月俸三石二斗。

实授百户七员、试百户六员、署试百户一员。

以上各官袭替不常、无定数,俸粮支军饷。

兵类:管束土民指挥官一员。

清延明治,随着顺治十六年(1659)十六世宏(疑起蛟)於平番永登复职;康熙十八年(1679)镇邦被重新启用;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七世(大房门)鼎桂选贡;十八世钟赢(鼎桂子)雍正十三年(1735)恩贡,授候选讯导;钟琪(1686--1754)总治川陕;廿六世(大房)峻璋,字崑山(1866——1948)清赏戴花翎四品銜,尽先补用督司前署平远县下马关城守营补厅……。西北一支岳氏又再次进入了执政者的视野,可谓春风吹又生,岳家军将再次雄起於西北大漠。计都镇堡族人主要从事农耕及商贸为生,约清之中叶廿世(五房)昭、湖、瑛、琩四财栋之时家底殷实,堡城集市贸易日趋兴隆,族人安居乐业,富居一方。

飞祖廿一世孙 秉则

时期有廿三世蕴珪(五房),传令嘉奖辨立学委员,保卫团团长,谥英敏……

计都镇庄浪卫岳氏历史悠久,就飞祖七世孙陇干城始迁祖之远出生1280年算起至今已740年历史。通过对陇干城、计都镇、庄浪卫、韩藩安东锦衣卫历史的挖掘和兰州博物馆馆藏“计都镇庄浪卫历代武宦袭延世系图”的发现,揭开了计都镇岳氏历史的神秘面纱,同时也将会解开西北岳氏历史考证的瓶颈。

址在“计都镇”,为“秦北(三庄岳家)”祖茔

雲台山南峰寺全景,上有“钟琪公铸钟一口”

计都镇“三庄岳家”祖茔

出土文物“青铜剑”(岳氏先祖佩剑)

珍藏(二爷蕴珪公)佩剑

(本文所引用当地的历史资料,是本人历时六年挖掘整理而成,对研究西北岳氏文化是一重大突破,填补了元、明时期西北岳氏历史的空白,所及先祖名讳及世次均未询于当地宗亲。如有冒昧,敬请谅解!并提出宝贵的批评及意见和建议。我们的考研才刚刚上路,期盼能与各地宗亲及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是岳门之兴,本人之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岳士忠,1960年生,甘肃省庄浪县岳堡镇人 ,飞祖第廿六世孙,庄浪县原土地管理局干部。

截止时间:二零二零年秋月。

注:秦 北:指陕西的北部。

陇 山:今六盘山,山的东面为泾河,山的西面为渭河,古语“泾渭分明”。

陇干城:今庄浪岳堡镇《州志》“宋陇干城,明计都镇堡”,“宋陇干县,金陇干州治”。

计都镇:今庄浪岳堡镇<计都镇在明王朝的267年中,前180年(1368—1548)隶属陕

西凤翔府管辖。后96年(1548—1644)隶属甘肃平凉府管辖>。

庄 浪:庄浪一词,自元庄浪路,明庄浪卫。《庄浪史话》“站在陇山之巅一眼望去,庄

邑坐落在白云缠绕,万山如浪的涧壑间”今庄浪由此而得名。是秦北之咽喉,古西大同“丝绸之路”平凉西线的起点,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仁当川:今天水秦安县叶堡,在秦安、会宁、庄浪三县的交界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好水川:在今固原西吉县兴隆镇境内,与隆德、静宁接壤,与庄浪、会宁相邻。据《静宁兵志》载,这里是宋历史上著名“好水之战”的古战场,宋军伤亡惨重,时岳飞在路上,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官道岔:今静宁四十里铺,古西大同“丝绸之路”沿线。

官地湾:今静宁界石铺镇。席家堡、六十渠(疑在黄河沿线)、瓦岔、长山谷(疑在华

家岭一带)、北岔等,则待考。

从 智:飞祖十三世孙,占籍兰州岳家巷子。现保留一碾盘,相传是分给从智祖的家产。

储 灵:原配平凉韩王女朱小霞岳家庄科(今静宁邹家河一带)、莜麦岔(疑今崇信大麦沟村待考)、宋家河三处胭脂封地,各三十埫。

参考资料:《明分省地图》、《明史·兵志》、《明史·庄浪汇记》、《明·平凉府志》研究、《乾隆·静宁州志》、《静宁兵志》、《乾隆·庄浪县志》、《庄浪史话》、《嘉庆·风翔府志》、《康熙·延绥镇志》、《嘉庆·延安府志》、《重修·西安府志》、《嘉靖、万历·固原州志》、《1983年庄浪县地名资料汇编》、《德顺军(州)陇干城的历史演变》、《2011年3月板西吉史话》、《中华岳飞通谱》、《忠武王世谱<庄浪徵考>》、《江南世谱》、《岳飞家史考》、《岳氏历代世系宗谱》、《常氏家谱》考、《鲁氏家谱》研究、《1920海原大地震》等相关历史资料及计都传说考。

“杨” 姓的由来和汉字书法演变「书品百家姓」

文:高天晨

杨姓在宋代的《百家姓》中位列第16位。现在,杨姓总人口约有4000万,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杨姓人口约有380万,四川是杨姓第一大省。

杨姓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隋朝、南吴的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是杨姓的得姓始祖。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杨姓的姓氏起源以及“杨”字的汉字书法演变的过程。

杨姓的来源

“杨”本意和太阳相关。很多人说自己姓杨,都说是“木易杨”其实是说错了,繁体字“楊”是“木”和“昜”yáng 组成。“昜”比“易”多一横

“木”指扶桑,也称杨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在今连云港云合山),“昜”古同“阳”,是“日升汤谷”的形象描写。以此为图腾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杨氏族,由此产生了杨姓族徽,最终形成了姓氏。

1、源自姬姓:

出自黄帝之后西周王族,有三种说法,其源均为周朝王室。

①源于周武王孙,叔虞次子,晋侯燮父之弟。

②源于周宣王子长父。

③源于晋武公子伯侨。

2、源自扬姓

古时杨扬不分,以邑为氏。

3、源于改姓而来:

改杨姓,主要由同源、避难、避仇、收养、过继、赐姓以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构成。

王大有先生绘制的“杨”姓姓氏图腾

杨姓祖先——杨伯侨

杨伯侨(公元前724年~?),侨亦作桥、乔,又名文实,东周时人。周襄王念其先人功勋,封伯侨于杨(国名,今山西洪洞县东南),称杨侯,他的六世孙杨道为避难始以祖地杨(邑)为氏,由此,为杨姓祖先。

“杨”字的造字本义和汉字书法演变

昜,是“陽”的本字,表示日照。楊,表示喜阳的果树。所以本意就是杨树,杨树喜欢日照充足的湿热之地,昜引申为繁荣昌盛的样子,用以标记“杨”字的含义。

“杨”字的字源图示

“杨”字的字体演变

“杨”字历代书体写法赏析

【篆书】

金文

金文“多友鼎”中的“杨”字体结构凝练,笔势秀丽,拙朴可爱

石鼓文

石鼓文是秦小篆的先声,字形方正、大方。横竖折笔之处,圆中寓方,字形雍容。

石鼓文中的“杨”

小篆

小篆的杨,汲取了先秦篆书的共性,婉转整齐,线条流畅大方,秀美多姿,笔画匀称。

清篆

清代吴昌硕所写的篆书“杨”,取法石鼓文“圆中寓方”的特点,用笔老辣苍劲,古意盎然,行笔中并非如小篆一般笔画均匀,而又力量的变化,如苍松老枝,刚强而又有生命力。

【隶书】

简牍

《包山楚简》中的“杨”字,是篆体结字以隶书的形态出之,风格秀丽而又雄强,波磔鲜明,极具动态,别有风格,由此可见由篆变隶的轨迹。

《包山楚简》中的“杨”

汉隶

《石门颂》中的“杨”,体现了明显的汉隶风格,彻底没有了篆书的味道,具有动态气势,结体有度而潇洒,意趣张扬。

《石门颂》中的“杨”

【楷书】

魏碑

《孙秋生造像记》中的“杨”,呈现明显的刀笔之势,方整遒劲,仆厚古拙,峭拔劲挺;力量外拓;章法处理上行列也较为整齐,显得纵有行而横有列,虽字字独立,但并无可板之感。

孙秋生造像记中的“杨”

唐楷

虞世南楷书“杨”,外柔内刚,萧散洒落,笔致圆融冲和而有遒丽之气。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

虞世南楷书“杨”

【行书】

行楷

赵孟頫《闲居赋》中的“杨”,笔意安闲,气韵清新,通篇行楷结合,方圆兼备,体态优雅,体现出赵氏书法独特的书卷气和富贵气。

赵孟頫《闲居赋》中的“杨”

行草

颜真卿的行草《祭侄文稿》中的“杨”,写法引篆入行,圆笔中锋,善用枯笔,苍劲而有质感,以圆笔求筋力的风格被后世称为“颜筋。这种圆笔的善用,和王羲之行书的方笔呈现出明显的不同。

颜真卿《祭侄文稿》中的“杨”

【草书】

孙过庭草书《书谱》中的“杨”,可见其继承魏晋笔法,妍丽多姿,体态具有动感而可爱。

孙过庭《书谱》中的“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