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按照传统习俗,大年初四,是家家户户迎灶神的日子。灶神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掌管饮食之神,人们在这一天会准备丰富的果品和贡品,祈愿新一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过去在初四这天还有吃“折箩”的习俗,即把前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大杂烩。年俗在变,美好的愿望没变。祝愿大家年年有余、生活有滋有味!
文/张艺 图/李晗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农历腊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作“小年”。小年一到,也就意味着“过年”开始了。
但是,在不同人的记忆中,小年的时间似乎并不相同,时间横跨腊月二十三到新一年的正月十五。每到这个时候,都会掀起一场有关小年的讨论。
那么,小年究竟是哪一天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从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过小年开始。
小年的由来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祭灶词》宋·范成大
小年,源起于古代中国民间祭灶的风俗习惯。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为使灶王“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人们以糖为祭品好让灶王“嘴甜”,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小年是哪一天?
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北方人为了过小年忙着包饺子、吃糖瓜、祭灶王,南方的朋友却发表了不同意见——腊月二十四才是小年啊!
由于地域不同,风俗传统不同,全国各地过小年的日子也不相同。
南方大部分地区:腊月二十四——“民间传统小年”
宋朝时期,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习俗,“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现如今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这天过小年的古老传统。
北方大部分地区: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
从清朝雍正年间开始,腊月二十三增加了举行祭祀大典的仪式,为了“节省开支”,皇帝在这一天同时祭拜灶神。自此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从此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受官方影响,如今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
江浙沪地区:除夕前一夜——“小年夜”
江浙沪地区习惯称除夕为“大年夜”,与其对应,除夕前一晚则被称为“小年夜”。同属江浙沪地区的南京,小年则是和元宵节在同一天。
四川、贵州部分地区:除夕夜过小年
在我国西南的部分地区,人们会在除夕夜过小年,他们的大年则多在正月十四或正月十五。
各地过小年都有哪些习俗?
祭灶王
祭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过年谣里,小孩子吃糖瓜也源于此。在灶神画像的两旁,往往贴着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祭灶的目的是通过灶神上天述职,祈求天神谅解和保佑,保证家庭安宁。从祭灶歌内容看,祭灶首要急务是祈求五谷丰登,“五谷杂粮全带来”。其次是祈求人丁兴旺。民歌唱道:“腊月二十三,灶王上西天,多说好来少说歹,马尾巴上带个胖小子。”就表现了这一良好祝愿。
扫尘土
人们在小年这天,要彻底打扫干净房屋,北方人称“扫房”,南方人称“掸尘”。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为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
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有除旧迎新之意。
吃灶糖
灶糖,外面有一层芝麻,里面是用麦芽糖凝固而成的,有健脾胃、滋阴清火、润肺止咳的功效。
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于是人们便敬献祭灶,意为用糖糊住灶王爷的嘴,上天后说些甜言蜜语。
吃饺子
过小年,民间吃饺子。取意为“送行饺子迎风面”。在北方很多地区,一到腊月就开始各种吃饺子了。冬至要吃,小年也要吃,而大年三十、初一、初五、初七,也都要吃饺子,足见北方小伙伴对饺子的热爱。
剪窗花
过了腊月二十三,挨家挨户就开始装饰自己的家里了。窗花一般都是自己剪,手巧的老年人带着孙子、孙女一起剪漂亮的窗花贴上。如今在城市,多数人都是买窗花了,少了一丝喜悦也少了一种剪窗花的年味。
贴春联
“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人们将春联贴于家中,敬仰神明,祈福来年。
备年货
小年距离大年不过就是几天时间,人们从此时起就开始置办年货了。农村还要杀猪、灌肠,所以从小年开始就得准备。
关于小年的日子,大江南北不尽相同。如果非要在“小年是二十三还是二十四”这个问题上争出个对错,大可不必。
小年无论是哪一天,都表达了人们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节日既是一种仪式,也是一种期盼。过年,便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祝大家小年快乐!
来源: 文明信阳
大年初一有哪些习俗?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因此,这一天是春节庆祝中最隆重的一天。
辛亥革命之后,将西历1月1日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新中国成立之后,保留了这一做法。因此,春节作为农历新年是比较新的说法。
开门炮仗
大年初一早晨,开门大吉,传统上是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据说放“开门炮”越早越好,象征当年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如意、发财,农民会五谷丰登。
目前,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区仍然流行放炮仗。不过,由于很多地方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基于环保等因素的考虑,在一定区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人们过年也越来越环保,年俗本身也在不断变化。
拜大年
拜年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通常,正月初一的拜年是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之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幼者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随着时代变迁,拜年的习俗也日趋简单了。孩子们给祖父母、父母拜年时尚有叩头作揖的,给邻居拜年就不必拘泥了。问候语也变成了“新年好!”“过年好!”等时新语言。语言和形式虽然变了,但是祝福的心情没有变。
扫帚的“生日”
传说中,大年初一是扫帚的生日,这一天不能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
除夕夜将家里扫除干净后,年初一不动扫帚,不倒垃圾,如果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怕因此破财。这一习俗至今还有地方保留着。
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杯子、碗等瓷器,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转自:央视新闻
来源: 白银文旅
导语:2024甲辰龙年,只有23个节气?少掉的1个节气去哪了?
斗转星移,节气更迭不停,即将迎来寒露节气。它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是深秋的节令,干支戊月的起始。
寒露一到,秋天就还剩下一个霜降节气了 ,离冬天就不远了。
大家有没有发现,2024甲辰年(龙年)只有354天,而且只有23个节气。有人可能就比较疑惑了,一年不是有365天,24个节气吗?那么,少了这11天和1个节气去哪了?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下!
我们翻看日历,能够看到:“公元2024年,公历闰年,共366天、53周。农历甲辰年(龙年),无闰月,共354天。”甲辰(龙年)确实只有354天和23个节气。
并且,上面还特别标注了2024甲辰龙年的起始时间是从2024年02月10日开始到2025年01月28日结束。
也是说,2024甲辰龙年,大年初一这天是公历2024年2月10日,到2025年1月28日刚好是除夕,共计354天。从甲辰龙年大年初一往后看,我们能够发现,出现的第一个节气是“雨水”,是在正月初十这天。那么,“立春”去哪了?
其实,2024年立春是在公历2月4日这天,对应农历是2023癸卯年(兔年)腊月二十五。也就是说,2023癸卯兔年有两个立春,一个是在正月十四,一个是在腊月二十五,这就导致甲辰龙年里没有“立春”节气。
出现这种情况,是古代历法学家为了适应寒暑的变化,在农历中每逢19个年头会加入7个闰月。那么,19个年头里就会有7年是没有立春,7年是双立春,5年是单立春。这些都是阳历和阴历之间必须“置正”安排的结果。
那么,阳历和阴历之间为什么要“置正”呢?在古代没有我们现在这种计时设备,只能是参考一些自然现象和事物来大致判断。
有一些人发现天上的太阳出没的很有规律,就用太阳来计时。有一些人发现月亮的圆缺也很有规律,就用月亮来计时。还有一些人是既看太阳又看月亮来计时的。
经过历史发展,看太阳计时的那些人发明了“太阳历”,就是我们说的“阳历”,看月亮计时的那些人发明了“太阴历”,也就是我们说的阴历。而那些即看太阳又看月亮计时的人发明了“阴阳合历”,我们现行的农历就是一种“阴阳合历”。
但是,阳历一年的长度,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天,每天的时间长度大概是23小时56分。然后,每隔四年就要闰1天,把这个时间补回去,所以,阳历一年的长度大约是365.25天,我们习惯说成365天。
而阴历是根据月相确定日期和月份。一个阴历朔望月平均为29.5306天,12个朔望月为354天或355天。这样一来,阴历与阳历回归年(约365.25天)相差11天左右,3年累计的时间差距会超过一个月。所以,就要发明一种历法,来使它们之间相适应,就是“阴阳合历”。
我们现行的农历就是一种“阴阳合历”,它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变化为一个月,参考太阳回归年为一年的长度,并加入二十四节气与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这样一来,就能适应寒暑的变化,四季不会脱节。
“置闰”至于闰哪个月,是由二十四节气当中的“中气”决定的。在二十四节气当中,有“节气”和“中气”之分,其中,“节气”有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中气”有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
例如,寒露节气是九月“节气”,霜降是九月“中气”。寒露可以出现在农历八月里,也可以出现在农历九月里,但是,霜降一定要出现在农历九月里,如果没有,就要闰一个九月,让霜降出现在农历九月里,这样才能适应寒暑的变化。
明白上面这些内容,我们就能明白2024甲辰龙年为什么只有354天和23个节气了。
当然,这种算法也会引来很多人的争议,有不少人认为龙年应该是从当年立春算到明年立春结束,354天只能说是农历年的天数,而不能说是龙年的天数。
他们的观点是,公历年的第1天是元旦,农历年的第1天是正月初一,干之年的第1天应该是立春,而甲辰龙年的说法是源自于干支纪年,因此,甲辰龙年不能够算成是354天,也不会没有立春。
当然这也只是一种说法而已,至于怎么算,多少天,有没有立春,还是要看现行的日历是怎么标注,毕竟,日历上准确度要高于民间的说法。
最后问大家一句,农历年到底应该是从立春算,还是应该从大年初一算起呢?期待您的分享,感谢阅读。
新华社贵阳2月16日电(记者罗羽)“这个春节,我第一次看足球、游古寨,非常特别。”站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村超”球场边,36岁的广东游客冯聪一边看着“村超”比赛,一边面带笑容地说,“村超”赛事让年味儿更浓了。
2月13日大年初四,冯聪从广西一路自驾来到榕江,正好赶上2024年“村超”预选赛在春节期间的首个比赛日。白天游完古寨后,他晚上来到“村超”现场观看了当天的最后一场比赛。“球场上球员们踢得很有,场边加油助威的拉拉队气氛也十分热烈,让人振奋。”他说。
“村超”比赛开始之前的现场表演。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从大年初四开始,连续三天,‘村超’球场每天上演至少四场比赛,每天现场观看人数最高峰都突破了一万人。”现场解说员、榕江人杨兵表示,这是“村超”赛事自2023年盛夏火爆“出圈”以来,榕江人迎来的首个大型新春“文体嘉年华”,以足球运动和民族文化为鲜明特色的“村超”给全国各地观众带来了欢乐。
拥有38.5万人口的榕江是全国县域足球典型。榕江县车民小学校长、“村超”发起人之一杨亚江介绍,“村超”前身是始于2000年的首届车江“迎春杯”,参与人群主要是当地热爱踢球的各村村民。
球员们在“村超”比赛现场。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榕江县“村超”办公室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村超”系列赛事吸引全网浏览量超580亿次,累计吸引游客733万人次。“站在2024年春节这个时间节点回望过去,榕江人用20多年的时间把‘村超’打造成了影响全国的‘文体嘉年华’,让看‘村超’、过大年,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新风尚。”杨亚江说。
“好球!”大年初六与妻子赶到“村超”现场看球的55岁贵阳游客高荣贵,每次目睹球员进球后总是像身边的年轻人一样激动地大声呼喊。去年他就看过“村超”比赛,从此对快乐“村超”念念不忘。“这个春节赶来榕江看‘村超’,就是想再次体验和收获更多的‘村超’欢乐。”
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侗族多耶舞……足球运动满满,穿插其间的文化表演同样丰富多彩、看点十足。“‘村超’就是把更多的人聚起来,通过看足球、赏民俗,增添更多年味。”带着16岁儿子在“村超”现场看球的安徽人李阳说,儿子对活力四射的“村超”印象深刻。
2月3日,音乐烟花秀上演。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与拉拉队员一同为场上的球队加油鼓劲,还在比赛中场休息时与表演人员手拉手欢乐起舞。“作为新的生活模式和消费模式,‘村超’给观众带来的不仅仅是感官享受,更是精神激励。”杨亚江说,“村超”展现的足球和文化自信,鼓舞着更多观众去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很激动,也很自豪。”60岁的榕江县场坝社区居民杨明刚说,深受“村超”鼓舞的他,一直以来都用昂扬向上的面貌去面对生活。“‘村超’的‘出圈’是团结的胜利,也是拼搏的胜利。”为此,新的一年,他重新买了一面大鼓,每当社区球队有比赛,他都会去“村超”现场加油助威,就是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团结奋进。
“‘村超’代表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大年初六带着家人在榕江看“村超”的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宋桂龙表示,“村超”是过去多年来国家推动全民健身、建设健康中国的典型案例,顺应了群众通过体育运动追求幸福生活的需求。“希望‘村超’这样的民间赛事越来越多,给更多的人带去生活欢乐和精神激励。”
来源: 新华社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