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不仅关乎个人发展,更关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之追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我国健康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发展层面,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迫在眉睫。
要做好中医健康管理,一要“守正不泥古”,明晰中医健康管理的核心指导思想,二要“创新不离宗”,借助不断涌现的现代技术发展优化这一指导思想。本文试从阴阳五行学说这一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和说理工具的视角解析中医健康管理的“守正”与“创新”,探讨如何借助阴阳五行规律更好地实现中医健康管理。
阴阳五行在中医健康管理中的“守正”地位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本根论”的重要内容,更是中医建立学科的重要理论根基。中医学的阴阳五行理论包含了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理论体系,以及其衍生出来的五运六气学说。明代张景岳言:“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素问·天元纪大论》载:“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阴阳五行何以如此重要?这与其源流和演化密切相关。它源于中国文化创始之初,并与天文观测相关,是先人对宇宙天地、自然现象等仰观俯察,归纳抽象演绎,又经历代医家结合临床与医学结合改造而成,并非无端虚构。将阴阳五行理论拿来指导人体健康调摄管理再合适不过,因而,从其源流来看,阴阳五行确为中医健康管理的核心指导思想。
阴阳五行在中医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通常认为,凡运动的、外在的、上升的、弥散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归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凝聚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归属于阴。细细揣摩,阴阳既是事物变化的动力,又是事物变化的规律,而事物的变化过程又是时空合一的状态。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均分阴阳不同属性,而时间和空间始终处于变动状态,只有在不断变化状态下,才能赋予阴阳真正的含义。同时,在不断变化中表现出升与降、出与入的交互,如一天之中,太阳的升起与降落,一年之中,四季温度的升高与降低等,这些现象的发生均无缝接续,平衡往复。
五行乃由“五材”演绎而来。《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载:“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五行则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物质的运动规律及物质之间的关系,都可以用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来抽象概括。因而,五行的核心乃“行”。原始的“行”是对一种“流程”的表述,有变、化、流、动、运等含义,所以五行最重要的特点亦为运动。当然,在五行变化中,同样表现出升降出入相接的特点,如四季变化由木之升发至火之燔灼是升的过程,到土之承载是短暂的缓冲阶段,再由金之沉降至水之闭藏是降的过程,年年如此,衡动循环。
可见,阴阳五行在描述天地之道、表象万物变化时所表现出的特点为变动不居、升降相依、衡动循环,其要旨在于“冲和”。从健康与否的角度讲,人体的整个生命过程就处于健康与疾病两种状态的相互转化之中,转化的关键来源于“阴阳自和”的能力。再来看中医健康管理,其最终目标正是通过“阴阳自和”调整机制,使人体处于“阴平阳秘”状态,这与阴阳五行所潜藏的特点是一致的。因而,从其特点来看,阴阳五行在中医健康管理中发挥着调和机体阴阳,使机体处于动态平衡的重要指导作用。
阴阳五行在中医健康管理中如何发挥作用
阴有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转化等规律,正是这些规律维持了阴阳的动态平衡状态。同样,我们可以在中医健康管理中灵活运用阴阳的规律来维护机体的动态平衡,从而达到健康状态。
《管子·心术上》载:“阴则能制阳矣,静则能制动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如气候炎热,人体腠理开而汗出;气候寒冷,所以腠理闭而无汗,是机体自我调节以适应外界环境从而达到相对理想的状态。在进行中医健康管理时,当遇到机体“阴阳自和”功能下降,机体不能自我调节而出现病理状态时,我们就要借助一定的干预措施来调节状态。若遇到“能冬不能夏”的阴亏阳盛者,可嘱其于冬季适当服以凉润之品预培其阴,同时少佐温热之品以阳中求阴,则能达夏日病减之效用。由于“和”是阴阳的本性,和则生化,故在健康管理时,皆以“自和”为总的基本原则,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等。又如《周易·系辞下》云:“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受此启发,在对有优生优育诉求者进行中医健康管理时,若注重男女共调共治,往往收效较佳,正是阴阳共调交感合和的作用。
五行的规律主要包括五行相生相克、制化胜复、相乘相侮、母子相及等。当然这与五行“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的特性是密切相关的,如《春秋繁露·五行之义》:“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居中央,此其父子之序相受而布。”如果五行生克制化正常,无太过或不及,那么人体便处于健康状态,如果五行生克异常,可使某行处于或太过或不足的状态,从而使机体处于相应的疾病状态。这就必须还原五行的正常状态,以及正常的生克制化状态,泻其有余,补其不足,以恢复机体的健康状态。这些规律同样在指导中医健康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金匮要略》:“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根据五行规律,肝属木,脾属土,肝木可克脾土,故而在对肝病而素体脾虚者进行中医健康管理时,适当培补脾土防其脾虚受邪,可收到事半功倍的健康管理效果。
阴阳五行在中医健康管理中焕发新生
从古至今,对于阴阳五行的研究未曾停止过,先人分别从星象、农业、宗教、军事、政治、艺术、医学、伦理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近现代学者则借助不断涌现的新兴方法技术对阴阳五行的认知加以革新优化。
比如,孟凯韬从哲理数学和逻辑学角度,根据阴阳五行的特征通过数学公式严格推导出数十个定理,以此揭示人体生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对阴阳五行进行了革新。借助这些定理公式可由“既病”推断“未病”,这也正是中医健康管理进行创新所需要的,将阴阳五行这一抽象理论通过较为客观的数字、符号表示出来,符合未来信息化、智能化的中医健康管理发展趋势。亦有学者从数学建模、天文学、物理学和现代生物医学视角对阴阳五行的内容及规律重新剖析,如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李灿东提出通过对出生日期和检测时刻五运六气的推算来指导疾病风险评估和预警;通过脸型自动采集和分析辨识“五行脸”指导对体质的五行分类(即五行体质)等,并作为中医健康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可以看出,阴阳五行的现代研究将其外延进一步扩展,相信未来随着越来越多学者的加入,阴阳五行的要旨可以得到更好的优化和延续,如在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经络仪、红外线热成像仪、嗅诊仪,甚至是现代各大小医院都在开展的各种理化检查等,都可以很好地运用到中医健康管理过程中来。这也说明阴阳五行这一带有中国古典气息的指导思想正在逐步守正创新,有能力在未来中医健康管理中焕发新生。
无论是人的身体还是自然四季都遵循阴阳五行所蕴含的规则,“冲和”乃其正常状态,这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启示。因此,要做好中医健康管理必须重视阴阳五行的重要作用,将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从而发挥出中医药在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赵文 李书楠 吴长汶 李灿东)
阴阳五行对照表(完整版)
天象
五行 |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
五星 | 木星 | 火星 | 土星 | 金星 | 水星 |
五方 | 东 | 南 | 中 | 西 | 北 |
五灵 | 青龙 | 朱雀 | 麒麟 | 白虎 | 玄武 |
五季 | 春 | 夏 | 长夏 | 秋 | 冬 |
六气 | 风 | 热、火 | 湿 | 燥 | 寒 |
五促 | 生 | 长 | 化 | 收 | 藏 |
五时 | 日旦 | 日中 | 日西 | 日入 | 午夜 |
八卦 | 震巽 | 离 | 坤艮 | 干兑 | 坎 |
天干 | 甲乙 | 丙丁 | 戊己 | 庚辛 | 壬癸 |
地支 | 寅卯 | 巳午 | 辰戌 | 申酉 | 子亥 |
五数 | 三、七 | 一、九 | 五、五 | 二、八 | 四、六 |
地象
五色 | 青 | 赤 | 黄 | 白 | 黑 |
五臭 | 臊 腥 | 焦 | 香 | 腥 | 腐 朽 |
五味 | 酸 | 苦 | 甘 | 辛 | 咸 |
五气 (食物药物) | 温 | 热 | 平 | 凉 | 寒 |
五谷 | 麻 | 麦 | 稷(梗米) | 黄黍(稻) | 大豆 |
五果 | 李 | 杏 | 枣 | 桃 | 栗 |
五菜 | 韭 | 薤 | 葵 | 葱 | 藿 |
五实 | 核 | 络 | 肉 | 壳 | 濡 |
五畜 | 犬 | 羊 | 牛 | 鸡 | 猪 |
五虫 | 毛 | 羽 | 倮 | 介 | 鳞 |
五长 | 麟 | 凤 | 人 | 龟 | 龙 |
人象
五脏 | 肝 | 心(心包) | 脾 | 肺 | 肾 |
五腑 | 胆 | 小肠、三焦 | 胃 | 大肠 | 膀胱 |
五体 | 筋 | 血(脉) | 肉 | 皮 | 骨、髓 |
五藏 | 血 | 脉 | 营 | 气 | 精 |
五志 | 怒 | 喜 | 思 | 忧、悲 | 恐、惊 |
五液 | 泪 | 汗 | 涎 | 涕 | 唾 |
五窍 | 目 | 舌 | 口 | 鼻 | 耳 |
五声 | 呼 | 笑 | 歌 | 哭 | 呻 |
五音 | 角 | 征 | 宫 | 商 | 羽 |
五智 | 魂 | 神 | 意 | 魄 | 志 |
五指 | 食指 | 中指 | 大拇指 | 无名指 | 小指 |
五性 | 曲直 | 炎上 | 稼穑 | 从革 | 润下 |
五变动 | 握 | 忧 | 哕 | 咳 | 栗 |
五腧 | 井(出) | 荥(溜) | 俞(注) | 经(行) | 合(入) |
黄帝内经
五脏 | 肝 | 心 | 脾 | 肺 | 肾 |
五脏之官 | 将军之官 谋虑出焉 | 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 | 仓廪之官 五味出焉 | 相傅之官 治节出焉 | 作强之官 伎巧出焉 |
五腑 | 胆 | 小肠 | 胃 | 大肠 | 膀胱 |
五腑之官 | 中正之官 决断出焉 | 受盛之官 化物出焉 | 仓廪之官 五味出焉 | 传道之官 变化出焉 |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矣 |
三焦 心包络 |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心包络) | ||||
脏象 | 肝 | 心 |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 肺 | 肾 |
罢极之本 魄之居也 其华在爪 其充在筋 阳中之少阳 通于春气 | 生之本 神之变也 其华在面 其充在血脉 阳中之太阳 通于夏气 | 仓廪之本 营之居也 其华在唇四白 其充在肌 至阴之类 通于土气 | 气之本 魄之处也 其华在毛 其充在皮 阳中之太阴 通于秋气 | 封藏之本 精之处也 其华在发 其充在骨 阴中之少阴 通于冬气 | |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 |||||
五脏生成 | 肝之合筋也 其荣爪也 其主肺也 | 心之合脉也 其荣色也 其主肾也 | 脾之合肉也 其荣唇也 其主肝也 | 肺之合皮也 其荣毛也 其主心也 | 肾之合骨也 其荣发也 其主脾也 |
五脏所主 五充(体) | 筋 | 脉 | 肉 | 皮 | 骨、髓 |
五华 | 爪 | 面 | 唇四白 | 毛 | 发 |
五窍 | 目 | 舌 | 口 | 鼻 | 耳 |
五脏化液 | 泪 | 汗 | 涎 | 涕 | 唾 |
五脏所藏 | 魂 肝藏血 血舍魂 | 神 心藏脉 脉舍神 | 意 脾藏营 营舍意 | 魄 肺藏气 气舍魂 | 志 肾藏精 精舍志 |
五志 | 怒 | 喜 | 思 | 忧、悲 | 恐、惊 |
关节分布 | 两腋 | 两肘 | 两髀(髋) | 两肘 | 两腘 |
脏热分布 | 左颊红 | 颜面全部红 | 鼻红 | 右颊红 | 两颧红 |
舌分布 | 舌两旁(肝胆) | 舌尖 | 舌中心(肺胃) | 舌中心(肺胃) | 舌根 |
气血筋脉注入处 | 诸筋者皆属于节 (睡觉时,血归于肝) | 诸脉者皆属于目 诸血者皆属于心 | 诸气者皆属于肺 | 诸髓者皆属于脑 | |
五精所并 | 精气并于肝则忧 | 精气并于心则喜 | 精气并于脾则畏 | 精气并于肺则悲 | 精气并于肾则恐 |
精气注入 (五轮) |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 ||||
肝 | 心 | 脾 | 肺 | 肾 | |
黑眼 | 络 | 约束 | 白眼 | 瞳子 | |
风轮 | 血轮 | 肉轮 | 气轮 | 水轮 | |
角膜、黑睛 | 眼角的血络 | 眼睑、眼皮 | 巩膜、白睛 | 瞳孔 |
黄帝内经
五色 | 青 | 赤 | 黄 | 白 | 黑 |
五色之见死 | 色见青如草兹者死 | 色见赤如衃血者死 | 色见黄如枳实者死 | 色见白如枯骨者死 | 色见黑如炲者死 |
五色之见生 | 青如翠羽者生 | 赤如鸡冠者生 | 黄如蟹腹者生 | 白如豕膏者生 | 黑如乌羽者生 |
五藏所生之外荣 | 生于肝,如以缟裹绀 | 生于心,如以缟裹朱 | 生于脾,如以缟裹栝楼实 | 生于肺,如以缟裹红 | 生于肾,如以缟裹紫 |
色味当五脏 | 青当肝 酸 青当筋 | 赤当心 苦 赤当脉 | 黄当脾 甘 黄当肉 | 白当肺 辛 白当皮 | 黑当肾 咸 黑当骨 |
生死面相 | 凡相五色,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
黄帝内经
五味 | 酸 | 苦 | 甘 | 辛 | 咸 |
五味所入 | 酸入肝 | 苦入心 | 甘入脾 | 辛入肺 | 咸入肾 |
五味所合 | 肝欲酸 | 心欲苦 | 脾欲甘 | 肺欲辛 | 肾欲咸 |
五味所走 | 酸走筋 多食之,令人癃 (手足不灵活) | 咸走血 多食之,令人渴 (口渴) | 甘走肉 多食之,令人悗心 (烦恼) | 辛走气 多食之,令人洞心 (心中空虚) | 苦走骨 多食之,令人变呕 (呕吐) |
五味所禁 | 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 | 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 | 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 | 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 | 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 |
五禁 | 肝病禁辛 | 心病禁咸 | 脾病禁酸 | 肺病禁苦 | 肾病禁甘 |
五味所伤 |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 多食酸则肉胝绉而唇揭 (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
五宜 | 肝色青,宜食甘 | 心色赤,宜食酸 | 脾色黄,宜食咸 | 肺色白,宜食苦 | 肾色黑,宜食辛 |
五病宜食 | 肝病者宜食 梗米饭、牛肉、枣、葵 | 心病者宜食 麻、犬肉、李、韭 | 脾病者宜食 大豆、猪肉、栗、藿 | 肺病者宜食 麦、羊肉、杏、薤 | 肾病者宜食 黄黍、鸡肉、桃、葱 |
五脏所苦 |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 |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
五脏所欲 |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 |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 |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 |
补 | 用辛补之 | 用咸补之 | 用甘补之 | 用酸补之 | 用苦补之 |
泻 | 酸泻之 | 甘泻之 | 苦泻之 | 辛泻之 | 咸泻之 |
五行系统
五行学说是中医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五行的生克乘侮,是中医用以分析问题、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以下是医者搜集概括的五行体系,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以便将更多的事物和现象归纳进来!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数:八,七,五,九,六;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五气:风,暑,湿,燥,火;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音:角,征,宫,商,羽;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臭:臊,焦,香,腥,腐;
五谷:麦,黍,稷,稻,豆;
五畜:鸡,羊,牛,马,彘;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神:魂,神,意,魄,志;
五液:泪,汗,涎,涕,唾;
五体:筋,脉,肉,皮,骨;
五俞:颈项,胸胁,脊,肩背,腰股;
五声:呼,笑,歌,哭,呻;
五志:怒,喜,思,悲,恐;
五毒:怒、恨、怨、恼、烦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所谓溯源就是从上游寻找发源地,比喻探求本源而追溯。溯源中医学阴阳五行理论,有利于理解、掌握、运用、发展中医。
近日,偶读国医大师李今庸老先生16年前发表在《中国中医药报》上的一篇文章-----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构成和意义。文章指出,中医药“理论体系”由“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营卫气血学说”、“神志学说”、“津液学说”“七情学说”、“六淫学说”,药物“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以及组方的“君臣佐使”、“大小缓急奇偶复”等所构成,并以“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为其哲学基础。可见中医学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药理论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医学阴阳五行学说形成,是古代阴阳五行学说应用到我国医学领域的结果。古代“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骨架”,对中国历史文化有着至大至深的影响。自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到代表-----中医,也有着重要影响。反过来,阴阳五行学说在祖国医学领域的实践与应用,也促进了阴阳五行学说的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代“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合称,阴阳学说起源于《易经》,五行学说起源于《尚书》,后来被战国末期的邹衍整合在了一起,成为了古人认识自然、解释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的世界观和方。现溯源如下:
阴、阳,五、行四字考
关于阴、阳,五、行四个字,在甲骨文中已经都有了。
阴;甲骨文的阴字为上下结构,上部是简写的今,表声;下部是“佳”(鸟),表形。意为天将阴暗,鸟鸣不已,本义是“阴暗”。后“阴”引申为“背日”,凡是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
阳:甲骨文的阳字,为左右结构,左边为“阜”字,表示升高的意思,右边是一盏明灯,明灯升高,光明至极,阳的本义是“明亮”。“阳”引申为“向日”,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
从西周时期(公元前1045年前771年)到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前476年)已经有了“阴”、“阳”的文献记载。并与阴、阳来解释自然现象。如《国语·周语上》,记录了公元前780年发生在汉水、渭水、洛水的地震。认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又如春秋时期秦国名医医和提出了著名的“六气病源”的病因学说,被后世称为病因理论的创始者。《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该病因学说是“六气以阴阳为纲,而淫生六疾统于阴阳”。当然这时的阴阳,还不是抽象的,不是哲学意义上的“阴、阳”。
五:五行之“五”。,本义为交错,假借为数词。关于五的本义,在下面讲“阴阳”与“五行”关系时会提到,先从数词五说起。数词之五,其词义是“4+1”之和,序数第五。数字五和人的关系极为密切,首先,人的手指、脚趾都是五,是人的定数;人的日常活动方位有五,即五方(东西南北中)。据甲骨文专家考证,在甲骨文中就有“四方”之说,而商代崇尚的是中央,四方加一个中央就是五方。我认为五方的概念,就是中国人对“时空意识”(宇宙)之中空间问题思考的觉醒,后来才有了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五材(水火木金土)的认识。
行: 五行之“行”。有“遵道而行”之意,现代“行”的读音有四,五行之行,一般读xing,有四通八达,流行和行用之谓,是行动、运动的古义,即运动变化,运行不息的意思。
阴阳、五行
阴阳:阴与阳联用,形成“阴阳”一词,该词最早出现的文献是《诗经》(最早的记录为西周初年,最迟产生的作品为春秋时期)。《雅·大雅·公刘》:君子阳阳,既景乃冈,相其阴阳”。阴阳这时的意思是山北山南之意,还没有阴阳抽象之意。
五行:“五”与“行”联用,组成“五行”一词。五行概念最早形成于《尚书·洪范》(注:《尚书》是中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最早书名为《书》,记录从尧、舜开始,到夏、商周三代资料),为洪范九畴之首。所谓“初一曰五行”,指的是水、火、木、金、土这五种构成世间万事万物的基本要素。可见,“五行”一词早于“阴阳”一词的出现。
文献研究发现,人们在认知宇宙(空间和时间)时,对方位的认知,早于对时间的认知。人们对空间方位的认知是对客观世界认知的基础,,而对于时间和其他事物的认知是建立在对空间认知基础之上的。所以笔者认为“五行”源于“五方”。
五行产生概念之后,《左传》中又有了“五材”概念。《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需要强调的是,《左传》之“五材”是五行思想的应用或延伸,而不是“五行”理论的发端。“材”在春秋时期没有“行”的含义。
五行之间“相生相克”关系的相关内容,最早出现的文献,是《史记》所说的战国末期齐国阴阳家邹衍所著之书(已经失传)。也就是说邹衍的“五德终始说”是五行相生相克理论的成熟的开端。邹衍认为,天地有五行,从天地剖判以来,人类社会都是按照五德(即五行之德)转移的次序进行循环的。而五德转移是仿照自然界的五行相克即土克水、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的规律进行的。《文选·魏都赋》李善注引《七略》:“邹子有终始五德,从所不胜,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
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形成
阴阳学和五行学说的形成,都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一般认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都起源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时基本定型。
阴阳学说:文献研究认为阴阳学说成熟的标志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说法(出自公元前475年-221年的《易传》)。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其源以《易传》《道德经》为代表的对阴阳的认识。阴阳学说认为,在混沌之后,清阳上浮为天,浊阴下沉为地,所以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又认为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而这一过程和天地生成过程构成了天地之间的物质循环。其次阴阳用来阐述运动的不同方式、方向和结果。第三阐述生命变化规律。中国古代用生、长、收、藏来说明生命的变化形式和过程,而推动这一过程实现的力量就是阴阳。
五行学说:当古人认识了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并将其广泛用于解释自然界乃至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时,这标志着五行学说的成熟。笔者认为邹衍(约公元前324年~公元前250)的“五德终始说”就是五行学说成熟的标志开始。所以笔者认为,虽然“五行”一词早于“阴阳”一词出现,但五行学说晩成熟于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永恒运动的一种观念。它一方面认为世界万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对世界的本原构成作出了正确的回答;另一方面又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所以,五行学说作为原始的系统论,不仅具有唯物观,而且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中国古代用以认识宇宙,解释宇宙事物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相互联系法则的一种学说。
阴阳五行的关系: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自然界阴阳相互作用,产生五行;五行相互作用,则产生宇宙万物的无穷变化。在无穷变化中的基本作用方式是相生(促进)与相克(抑制)。相生、相克这一对矛盾的任何一方又可分为两方面,即产生“生我,我生”,“克我,我克”的四种变化,再加上事物本身宏观的特征,因此合为“五态”。
冯友兰指出,在关于宇宙的认识上,五行学说只是解释了宇宙的构成,而阴阳学说则很好解释了宇宙的形成。
另外,五行学说起源于对永恒哲学研究的《尚书·洪范》,而阴阳学说则起源于对变化哲学研究《周易》。一套永恒哲学与一套变化的哲学,如同火车的双轮,使中华民族得以长期存续发展。
中医学阴阳五行学说新识
首先,我们要回答什么是中医学阴阳五行学说的问题。正如前面所述,中医学阴阳五行学说,就是中国古代哲学阴阳五行学说,被我国古代医学家们,广泛地应用于祖国医学领域中,并与祖国医学紧密相结合而形成的、用来解释说明人类生命起源、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进而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的一种学说。
其次,要说明中医学阴阳五行学说的重要意义。文献研究指出,《黄帝内经》问世于先秦时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那么,《黄帝内经》作为医学经典巨著,是怎么编著而成的呢?在先秦之前,先人们已经积累了不少零碎的医药知识,当古代医家,运用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把这些零碎的医疗知识或经验集中起来,使之系统化,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不断总结整理,《黄帝内经》就这样问世了。《黄帝内经》成为了中医药学发展的基础和理论源泉,中医学阴阳五行学说也成为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其组织结构可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且又彼此相互联系,密切合作(这是形而上的分类)。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阴阳两方面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的结果。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的阴阳关系由于某种因素之影响而失去相对的平衡协调,从而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所以,中医治疗学的基本原则是调理阴阳,补偏救弊,创造条件,使失调的阴阳关系恢复相对平衡。《素问》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是有机联系的,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是统一的。中医五行学说加强了中医学整体观念的论证,使中医学所采用的整体系统方法进一步系统化,对中医整体观的形成,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中医区别与西医的理论根源所在之一。
中医这种构造对称的思维模式,明显区别于西医的构造单子论模式,由此而形成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气盛为实,精气夺为虚”;“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等认知疾病的规律。而由“五行学说”,也推导出了“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等具有中医特色的认知疾病规律。
阴阳学说,是从事物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的对立斗争,依存互根、消长转化,来说明事物的变化与发展。五行学说,是从事物矛盾属性的五行归类及生克乘侮等规律,来说明事物的性质及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领域,则是以经络、脏腑等为客观依据,用自然现象的变化来分析、研究、归纳、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并指导着临床的诊断与治疗。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又常常是相互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如论述脏腑功能时,概括地说,脏为阴、腑为阳,而具体分析某一脏或腑时,除某一脏或腑有着不同的阴阳外,由于脏腑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关系,所以,任何一脏或腑的阴或阳的变化,都会涉及到与之有关脏腑的阴或阳的变化,如肾阴虚可引起肝阳上亢或心火亢盛等等。
阴阳五行学说的结合,不仅可以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一般关系,而且还可以说明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较为具体和复杂的关系,从而有利于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和病理过程。中医界普遍认为,阴阳五行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和说理工具。笔者认为这种评价还是较为恰当的。
阴阳五行学说,基本上符合唯物辩证法、符合客观规律。其根据是:
①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是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中医学所谈的阴阳五行,是结合精、神、气、血、津液以及脏腑、经络而言的,与唯心论的玄学绝然不同,它否定了神权迷信和天命观。
②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法则。
③对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促进与制约、以及发展过程的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规律,也有初步的认识。
但是,应该指出,古代的辩证法带着自发和朴素的性质,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还不可能有完备的理论,因而不能完全解释宇宙。对于阴阳五行学说,一方面要认识到它来源于实践,属于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在中医学发展史上起到一定的进步作用,现在还仍然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中医的医疗实践起着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它的理论形成,由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还不能摆脱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影响。
特别是五行学说,由于它采用直观的“比类取象”的方法,有些是以不完全科学的抽象来代替具体的事物,以机械、呆板的五行生克乘侮模式,代替事物的本来辩证法,因而不可能全面的反映脏腑及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过程及疾病的发展变化。作为现代人还是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地总结,继承它的合理部分,扬弃它的不合理部分,这是我们对待阴阳五行学说的正确态度。
【文中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