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命理

玩灯喊彩顺口溜(玩灯)

发布时间:2024-04-27 04:08:44作者:万物皆甜来源:网友投稿

玩灯喊彩顺口溜(玩灯)

本文目录一览:

玩灯那些事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老人的丰富阅历和人生经验,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笔特殊的财富。

在村里和七十多岁的彭从华说起舞狮子的事,他告诉我,其实过去舞狮子、撑旱船和玩灯统一叫玩灯。

过去为什么要玩灯?传说狮子是王母娘娘的坐骑,舞狮子有消灾、避邪、镇宅,能使一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年前,村里自发的组织起来,扎灯笼,练舞狮,练撑旱船。玩灯得有灯。全架灯48盏,半架灯24盏。也就是说全架灯按一年一月4盏灯准备,十二个月得48盏灯;半架灯是一月2盏灯,十二个月得24盏灯。灯是根据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的形态扎成并命名。鱼灯、兔灯、桃灯、玉谷灯……

玩灯时,灯手持灯在场地周围(那时没有电灯),灯亮能照见中间一空地,观众能看到舞狮子、撑旱船的精彩表演。人们在看舞狮子、欣赏撑旱船的同时,享受着全架或半架各种造型精致的灯笼给他们带来视觉的美感。

每年玩灯之前,首先得给狮子点光。锣鼓敲起来,引狮子的人手拿一只白色公鸡,把鸡冠子用手指甲掐出血,在狮子头上、脸上、鼻子上滴上鸡血,又在狮子的脖子上、腰上、屁股和尾巴上抹上鸡血。

点光完成后,狮子还得饮水。狮子在锣鼓声中来到渠边或小河边,在引狮子人的引导下,先头朝下,后头扬起,似喝水状。狮子饮水,众人贺彩。反复几次后,狮子饮水结束。

据传说,点光、饮水后的狮子,请去玩镇宅、避邪灵验。玩灯讲究能冇(mao)一村,不落(la)一户。要么一个村一片户户都接灯,不能接一户紧挨的那户不接;要么一个村一片都不接灯。

过去薛家湾灯玩得好,不但本村户户接灯,四里八村的也请他们去。一玩就是一个正月。

主家鞭炮一响,排灯手把灯靠在大门两旁(排灯不能倒,更不能烧着,否则一年主家做事事事不顺当),其它灯手在院子周围。狮子、旱船在锣鼓乐声中来到主家。

旱船在院子里舞动,撑船佬和坐船、帮船的一唱一和,都是些恭喜发财、人丁兴旺等吉祥歌词(船两边各有两个美女为帮船,船中一美女为坐船,五人手拎旱船,一前一后扭动,撑船佬三花脸妆扮,在船边摆弄滑稽动作。)

主家要求蹿堂。引狮子的人左手拽狮子胡须,右手高举绣球,在引狮子的引导下,从门外将狮子引进堂屋。每个墙角狮子和引狮子的转一圈,同时贺彩(喊一些吉利话)。

主家要敬财神爷。狮子在引狮子者绣球的引导下,来到堂上,头朝堂前财神爷卧下,引狮子的单腿跪地,引导狮子摇头摆尾。在一阵贺了彩声后,敬财神结束。

主家想要生个小孩儿。引到院中间的狮子,舞狮子尾巴的人双手抓住舞狮子头人的裤子腰带,引狮子的上到狮子腰上面,坐在狮子上(就是舞狮子头的脊背和舞狮子尾巴的双手之间),双手接过主家婆婆递过去的“娃娃”(搭着枕巾的枕头),喝彩后交给婆子,婆子抱回放在儿媳床上。这叫“麒麟送子”。

有的主家,小孩儿看得娇,怕生灾。将小孩儿送到狮子口中,舞狮子头的人双手接住后,转身递给舞尾巴的人,舞狮子尾巴的人再将小孩儿从狮子尾巴处送出来,这叫给小孩儿去灾。

主家根据自已的经济实力玩灯,可玩一张或多张桌子(都有费用,包括上面几项,费用不一)。

院子里摆一张桌子,按顺时针方向,每个角玩一次。引狮子的引着狮子到桌角前,他左腿蹬直,右腿弓着,侧身,左手掐腰,右手高举摇动绣球。狮子在桌角前与引狮子者中间卧下。引狮子两手抓住桌角,倒竖身体片刻(叫扎桩),再跨过狮子身上,还原站立姿势。狮子起身,摇头摆尾,狮子头扬起,两人约定好,狮头一闪,舞狮尾的双手按桌面,双脚从桌子角跳过。在引狮子者的引导下,到下一个桌子角重复刚才的动作。

玩三张桌子。桌子角对角一字排放,每张桌子都留适当距离。从一个桌子角玩起,先玩三张桌子的外角,再玩中间的桌角。玩法同上。

玩五张桌子。四张在下,一张在上面。上面桌子四个腿,分别放在下面桌子的一角上。先玩下面桌子角(每张桌子剩三个角),十二个角玩好后,引狮子者把狮子引到四个桌子的桌面上,玩上面那张桌子四个角,玩法同前一样。

还有玩七张桌、玩九张桌、玩十一张桌、玩十三张桌子。桌叠桌,把狮子引到高桌上,引狮子的人一层一层的扎桩,舞狮子尾巴的人一层一层跳桌子角。引狮子、舞狮子的得有一定的体力、胆量和技艺。

过去薛家湾村能玩“十三太保”(十三张桌子)。随着老艺人的离世及现代文化生活的丰富,喜欢舞狮子的人渐渐少了,有些动作已经失传,而今只能玩到五张桌子了。就玩五张桌子,也得一个多钟头时间。

老彭担心,不知什么时候,村里没有会舞狮子和会引狮子的啦。他希望玩灯能代代传承下去。

正月过完,玩灯结束。还得有个仪程,狮子回到当当时点光的地方,狮子、旱船舞动一会儿,灯先灭一半。引狮子的手持一把点着火的艾,绕狮子一圈后,把艾放在地上,狮子从艾火上跳过去,可能是去去邪气。

这时,锣鼓队、舞狮、引狮、旱船一班人,就可收拾道具。灯手灭灯,一并放入库房,待下一年再用。

玩灯,展现了一代又一代人团结协作的精神;玩灯,是祈求上天保佑一方安康的一种形式;玩灯,是一代又一代人传承着老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技艺。

〈口述人:彭从华〉

赣皖农村流传的喊彩

(文图/黄正林,编辑:群子)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儿女发明传承了许许多多的优秀文化,农村喊彩就是其中一朵小小的浪花。在赣皖陛邻农村流传的喊彩就是乡下喜事的一种喜闻乐见的好形式。

喊彩,又称叫彩、喝彩、掌彩。一人主喊,大家和。主题鲜明,用词优雅,众人欢喜,场面热闹。既喊出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又喊出了文化自信的豪迈;既喊出了人民心中的赞歌,又喊出了百姓未来的夙愿。在我们家乡赣北农村,喊彩一般适用于正月十五舞龙灯、某主人家建新房上梁时。

正月十五舞龙灯,每个村里都有自己的龙灯和龙灯队。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行天下,万物复苏,给人们带来风调雨顺,给民族带来人畜兴旺。中国人民以龙为骄傲,崇拜龙,敬重龙。闹龙灯传承千年,经久不衰。在农村,各地编扎龙灯的材料有所不同。有丝绸布面,竹蔑骨架,连体龙灯,长期使用。龙灯长十五米左右,有十七个青年人合拍舞耍,每隔一米装一托板,托板上装一支腊烛,用于照明。还有一种分节龙灯,用竹篾作骨架,外用红纸作底,黄、白、绿色纸剪成龙鳞花样,一人一节,舞完后进行焚烧,第二年又重新编扎。我们村舞的就是第二种纸质龙灯,父亲是扎龙灯高手,每年春节前,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编扎,一个人,没有帮手,没有报酬,尽义务。后来父亲年岁大了村里就请篾匠师傅编扎。

1994年春节父亲来我部队过春节,还为我女儿扎了一个龙头给她玩,龙头是最难扎的,既复杂又要求高,两只眼睛要能闪烁,龙嘴要能上下张闭。为了让孙女高兴,父亲认真细致地编扎了一个星期,赶在正月十五前完成。当地的龙灯队伍来到我们军营热闹时,我女儿举着龙头在院子里来回奔跑,高兴得不得了。

舞龙灯是正月十五最重要的活动。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人们还在喝酒猜拳热闹之时,龙灯队就在祠堂集合,锣鼓队先敲打一阵锣鼓,等于召聚全村人快来观灯,再配合龙灯队进行舞龙。祠堂是村里最活跃的地方,也是舞龙的起点,先热闹一番,鞭炮一挂接一挂抛在龙头周围,龙头带动龙身,舞出各种花样。舞龙头的是经验最丰富的高手胜任,喊彩是由他来承担。喊彩时嗓音要高,声音宏亮,吐字清楚,记忆力很强,还能随着埸地变换而喊彩词也应变化。在祠堂喊彩应词语广泛,既有历史内涵,又有民族特色,把全村人的心里话在喊彩中喊出来,喜庆欢快。

我记得当人民公社成立的时候,翻身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心中无比高兴。那一年舞龙灯喊出了“人民公社万岁”的口号。大概是这样喊的:龙灯高高舞起来,(众人和:好呀!)三面红旗迎风摆,(好呀!)集体化道路党指引,(好呀!)人民公社传万代。(好呀!)

光阴似苒,斗转星移,到了今天,中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祖国昌盛,山河景秀,人民幸福,国泰民安,中国已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此时的喊彩把幸福生活唱得更响。

“龙头一抬鞭炮响(众人和:好呀)全村老少聚祠堂;(好呀!感谢党的好领导,(好呀!)今闹龙灯喜洋洋。(好呀!)龙头一摆舞姿美,(好呀!)丰收硕果装满仓;(好呀!)村里又添新楼房,(好呀!)小车开进俺村庄。(好呀!)家用电器家家有,(好呀!)农村面貌大变样;(好呀!) 口袋装得鼓囊囊,(好呀!)幸福日子万年长。(好呀!)

当龙灯进入每家每户时,喊彩的内容就有了戏剧性变化。“龙灯进门喜洋洋,主人全家福满堂,去年买车挂彩虹,今年媳妇拜过堂,明年再添小孙子,一年更比一年强。”说明这一家在过去一年里买了车,娶了媳妇,盼望明年生个小孙子。主人高兴得又是递烟,又是捧着果子送给每一位舞龙手。入户喊彩要喊出各家的特点,一年来,有了什么喜事,添了什么福运,什么最开心。把它编成顺口溜唱出来,让全家人心情舒畅,享受节日的快乐。

每年龙灯要走周围七八个村子,进上百户人家,各村龙灯相互来往。主喊都要对每户人家红喜事了如指掌,才能编出顺口的彩词,逗得主户人家高兴。乡下舞龙不兴给钱,以取乐、祝愿为主,舞龙一直舞到次日凌晨一点才收场。

解放后的农民兴起了一股建房潮。解放前种田的没饭吃,盖房的没屋住,织布的没衣穿。解放了,人民当家作主,日子一年比一年红火,盖栋房有了安乐窝,给子孙后代留下个传家宝。人们把盖房上梁作为一件大事来做,当木架砖墙建到一半时,就选择良辰吉日,将中堂最后一根木梁和大门砖墙上的最后一根门梁装上,这种喜事也要喊彩。

木匠上梁分一起步喊彩:一对“和合”笑嘻嘻,你向东来我向西。你向东面摘仙果,我向西面采蟠桃。蟠桃仙果都采到,代代儿孙戴纱帽。二登云梯喊彩:脚踏云梯步步高,一年更比一年好。左脚开步踩仙果,右脚开步踏蟠桃。蟠桃仙果踩得呵呵笑,八路神仙一齐到。三登基 喊彩:左脚跨过千年梁,右脚跨过万年基; 千年梁来万年基,子孙满堂好福气。四梁升起喊彩:手持金绳提金龙,金龙挂在半空中。摇头摆尾真威风,我问金龙归何处? 金龙奔向紫薇宫,龙子龙孙万代官。五正梁登位喊彩:手拿发锤四角方,鲁班许我上正梁; 金龙登位紫薇到,紫薇令我打发锤。一打金鸡叫,二打龙头抬,三打中状元,四打大发财,五打五子登科,六打事事顺,七打娶新娘,八打八仙到,九打寿星笑,十打主家大富贵。

六挂红挂绿喊彩:一片绫缎一片纱,我把绫缎高梁挂。亲朋赶来齐庆贺,喜盈满堂儿孙旺。七撒米巴喊彩:我拿米巴白如玉,鲁班令我敬龙珠。东南西北我不撒,先敬主家万年柱。亲朋贵宾头张望,财源福气满家降。米巴落地滚元宝,四邻八舍都来抢。小伙抢到配鸳鸯,姑娘抢到配情郎。中年抢到富贵长,老人抢到寿无疆。读书人抢到下笔如有神,高中状元郎。种田人抢到一粒种下地,万担粮归仓。十二生肖聚一堂,主家福禄万年长。撒了米巴撒喜糖,一本万利钱财旺。

木匠喊彩后泥匠接着喊:贺喜东君,今日上梁。张良斫树,鲁班尺量,紫微高照,大吉大昌。手拿泥刀咯咯响,造起前堂和后堂,前堂造的是将军府,后堂造的是宰相堂。将军里出将军,宰相堂中出宰相。自从今日喝彩后,荣华富贵万年长。手接东家一把壶,黄金万两靠得住,上面造起龙凤狮子盖,下面造起莲花托酒盘。茶要说个茶出处,酒要说个酒根苗。茶叶出在深山崖洞中,水酒出在田里糯米香。酒为何人造,杜康仙师造。男人造酒不可先知,女人造酒不可先尝。杜康杜康,寅时造酒,卯时就香。我今将酒祭五方,一祭个梁头,万里诸侯;二祭个梁尾,添财带喜;三祭个梁腰,玉带飘飘;四祭个梁肚,金银满库;五祭个中心太极图,太极图上生彭子。彭子寿高八百载,果老二万七千春。天官赐福,荣华富贵。

上梁撒的米巴是鲜大米磨浆过滤后做成的馅心巴,是赣北农村的特产,非常好吃。馅心巴是用红豆、芝麻、红枣做馅心,蒸熟冷却后和喜糖果一道,待上梁时由木(泥)匠从梁上撒下,村民和亲戚们去抢。鞭炮声、喊彩声与抢米巴的笑声把整个新屋包围成涌动的潮水,一浪高过一浪。两种情形下的喊彩,流传至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文化大餐,是很有意义的事,应该发扬光大。

接亲送灯祝福语?

正月十五做面灯 捏面灯的寓意 传达美好祈愿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元宵节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这一天有吃汤圆、猜灯谜、逛灯会、舞狮等等传统。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的饮食习惯和习俗都不大相同,在过元宵节时,在我们安徽宿州一直流传着蒸面灯的习俗,这个习俗是什么样的呢?又是怎么做面灯呢?

  做面灯的由来

  做面灯是是我们安徽宿州地区的传统习俗,并且有了很久的历史。蒸面灯流行于皖北地区,到元宵佳节来临的时候会用面做成各种样式的面灯,也可食用的。蒸灯的习俗,抗战前很普遍,通常用麦面和黄豆面和在一起,揉成面团,捏成窝窝,蒸熟即成。晚上点灯时,灯窝里插上灯芯,倒上植物油即可点亮。这样一番操作后,面灯就做好啦,元宵节要蒸面灯才算是完整。

  捏面灯的寓意

  做面灯也是一种吉祥、祝福的寓意。对于做好的蒸面灯,在正月十五那天的晚上就会插上灯芯点燃。先点“属相灯”,人手一盏,相互祝福;再点带座的窝灯,分别放在门旁;草垛灯、仓龙灯、钱龙灯则分别放在牲畜圈、粮仓和钱柜上。这样,室内室外灯火通明。孩子们手捧生肖灯,乐得跑东跑西比高低;老年人端着窝灯,照遍里里外外,据说这样一照,就不会受蝎子蜇、虫子咬了。这些习俗都是流传已久的,蒸面灯是大家对新年的一种美好祈愿。

  面灯的做法

  做面灯时要自己和面,不用用死面,这样发不起来。按照大小撮面剂子,揉搓,压花纹,刀切,做成小白鸽,小兔子,小鱼还好做,龙和蛇一般做着做着就差不多了,这些一般也就哄孩子玩了,放天地桌的天地灯用一块大一点的面团,搓成长方圆柱,像一个元宝一样形状,中间找小瓶盖压三个空,还有单个的圆碗碗的灯,蒸好成型。这就是做面灯的具体操作,问家里的长辈会更清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