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道吉日

朱智涵道长 朱智涵武术传人

发布时间:2024-04-25 11:43:45作者:伸手挽明月来源:网友投稿

朱智涵道长 朱智涵武术传人

本文目录一览:

论朱智涵实战能力,80岁前皆自己挑水,手悬百二十斤水桶悠然来去

纵览我国将近4000余年可考证的悠久传武历史,其中最为著名的3大武术发源地中除了少林寺之外,其余的武当山和峨眉山则皆属于道教圣地。因此在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武术历史长河中,那些出身于道门的高手名家亦是非常之多。

朱智涵

而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聊的这位朱智涵先生,他便是一位出身道门名震全川的武林前辈高人。那么关于朱智涵先生的实战功夫究竟如何?或者说他的实战能力到底有多高呢?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深入地剖析一下。

首先,从朱智涵的学武履历来看。

朱智涵先生于1873年出生,其道门机缘则是在1885年(也就是清光绪十一年)山东地区爆发旱灾时所得。据传此次大灾中朱智涵全家11口人仅其1个侥幸活了下来,当时年约12岁的他在南下逃难的途中昏倒在了山东滕县千山头的玄武道观门前,就这样观中道士朱教玉先生便以师父的身份收养了他。

朱智涵(右一)

朱智涵从小练功可谓是十分勤苦,正因为如此其师爷又破例亲自传授了他道家的天地人盘先天气功与纯阳剑术(据传此剑术乃是吕洞宾所创,其恩师朱教玉先生还专门将自己从军时用过的一柄龙泉剑赠送于他)。一直到朱智涵长到20岁左右的时候,其一身功夫已是尽得师传。

青羊宫

大约1904年(也就是光绪三十年)时朱教玉道长不幸仙逝以后,朱智涵遵照恩师嘱托前往四川于黄叶观生活了数年。再后来朱智涵又陆续去了峨眉山和成都等地,并在青羊宫又住了数年。朱智涵在这段期间不仅遍访各地的高手名师,同时还对武当、少林和峨眉等诸家武术和医理皆掌握了一二。

自此以后,朱智涵每年都会定时前往青城山的天师洞练功,并常与青城九侠(具体包括杜自民、周凤之和柴俊民等人)切磋功夫。

青城山

1907年前后朱智涵又拜入了“无敌手”吴春先生门下,其多年来练功不辍尽得吴氏一门少林南派功夫之要旨。1911年吴春先生不幸离世之后,朱智涵又在第2年遵照吴师之嘱托赶赴川东开县的“南宫派”(清朝末年著名的道家武术门派)拜会了李青云老人,并有幸结识了陈百霞先生。1928年陈百霞先生又将自己最为得意的“五雷掌”功夫传给了朱智涵。

总体来说,朱智涵先生的一身功夫乃是师从于各地众多的武术名家,其技艺师承则可以说是传武历史上艺兼众门的典型案例。

其次,从朱智涵的武术生涯来看。

早在“义和拳”运动兴起的时候,朱智涵先生师徒就曾以一腔爱国热情参加过义和团的“坎字团”,并奔走于拳坛和道观间传道授武坚持在反帝爱国活动的一线。

义和团老照片

除此之外,据传朱智涵先生在80岁以前皆是自己挑水吃,并常以两手悬百二十斤重的水桶挑水悠然来去(基本从不用扁担)。

水桶

而且,朱智涵先生还主张习练武术必须要立足于功力训练。换句话说就是要着眼于实战,并讲“功道”重“看手”(也就散打的意思)练习。时至今日,朱智涵先生的这些见解仍不失为方家之议。

海灯法师

另外,朱智涵先生门下的弟子更是非常之多。其中仅德阳市就有不下200余人,如海灯法师(俗名为范剑英)便是他门下的高徒之一。一直到1973年8月13号的时候,朱智涵先生与世长辞(终年100岁)。

海灯法师

最后,关于我国道门传统武术功夫的实战话题,咱们今天就先暂且聊到这里。不知道大家对于道门传统武术是否能经得起实战考验还有哪些不一样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下您独到的观点和意见。

(了解更多有料的历史传武话题,欢迎关注“南山论史”自媒体平台,笔者耕耘创作不易,搬运势必追查到底。)

【方志四川•掌故】朱老道传武行医

朱智涵,人称“朱老道”,在四川省中江县大镇(龙台)生活了60年,传播、弘扬中华武术;心地善良,为人治病,济世,扶贫。晚年任中江县政协委员。1973年8月,无疾而终,享年百岁。

1995年8月,龙台镇党政、群众自发集资在龙台镇朱智涵生前居住地后山──花果山修建朱智涵陵园。园内有其遗像、遗物,供人瞻仰。内大门两侧刻有这样一幅对联:“继承少林传统振兴中华武术;敬仰革命雄风大展祖国医学。”对联涵盖了朱智涵一生的特长与贡献。

朱智涵,又名朱永才,山东泰安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出生。光绪十年(1885),朱智涵12岁,家乡大旱,全家11口都饿死了,他一人幸存。流浪乞食,昏倒在山东省滕县千头山玄武观门前,被道士朱教玉收养为徒。朱智涵入教后,奉师至笃。师徒二人出于爱国热情,参加山东“义和团”的“坎字团”,毁教堂,杀洋人,从事反帝爱国活动。1899年,清政府疯狂镇压“义和团”,一时血雨腥风,师徒无容身之地。遂沿运河南下,遍访名师。后至福建,在罗浮山道长处学会了“九式二十七金钟罩”气功。

光绪三十年(1904),其师朱教玉病逝。朱智涵遵从师嘱入川,在合川黄叶观住了数年。常到四川峨嵋山、成都青羊宫等地,广交武林人士,拜访名师高手,探索武当、少林、峨嵋等诸家武功。与青城九侠(杜自民、柴俊民等)切磋武艺,过往甚密。光绪三十三年(1907),慕中江“无敌手”吴春盛名,自成都青羊宫来到中江寻访。宣统元年(1909),从中江兴隆经过,暂住城皇庙,并拜访全国闻名大侠“金弹子”李四爷,挚意叩教。李感其诚,遂授朱“凤凰石”绝技。

朱智涵入川以后,四处拜访名医。在中江玉兴场南六、七里与清河交界处有一山名曰“沙尖山”。朱智涵曾在这里拜访涂家大院子的名医涂么老爷,“沙尖山”山头有一座神庙,朱智涵经涂介绍入“沙尖山”。因庙山高缺水,移居山下“脚庵”数年。“脚庵”改建为小学后,又移居大镇(龙台)关帝庙,与门徒苟老道同住数十年。

朱智涵在大镇60年中自谋生活,不食用信徒供果,不从群众中捞取好处;屋内仅有一架硬木板床,一个装粮食的坛子和一张桌子;食物常以米粮和自己种的蔬菜为主,少用酒肉;对好友热情招待,自作菜食,特意照顾;从不伤生,拒绝门徒所送鸡鸭鱼肉;闲时进茶楼品茶,也独一人,不入闹市;素不多言杂语,对人慈祥和蔼。

他上山采药,自制丸药备有20多种药方,最著名的是“大力丸”,能治风湿和跌打损伤。制药以济世为主,亲朋好友、一般群众买药,只收成本费。门徒摆摊售药,薄利销售。抗日战争时期,省外一卖药人到大镇,朱见其功夫不凡,但不通方言,场子打不开。便毅然“帮场”,赠他“大力丸”一袋。对家境贫困的门徒,也予以资助,并常为龙台敬老院捐资解困。朱智涵去世前,把自己多年积蓄1000余元赠给龙台医院。

朱智涵酷爱武术,武功超群。向他学武的人登门求艺,来者不拒。常教诲学徒:“武海无涯,其深无底;要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切不可与人争强斗狠,贪打必挨打”。“艺不轻传,艺不轻玩。海深无底,天外有天。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与人抢手(散打),礼让三先”。朱智涵与高手较艺,总是以和为贵,不得己才摆庄看招。他强调中华武术强国、强身、强种的社会功用,强调中华武术立足自卫。在他住大镇时期,前来向他学过武术的上百人,全国闻名的海灯法师也与朱交流切磋过。龙台兴起的“太极拳”风多因他的倡导。他的门徒遍及省内外。

朱智涵的武功在中江堪称一绝,从以下几个小故事可见一斑。

小石中鸡:一次,百姓的鸡进庙偷食所晒的粮食。他距鸡二丈多远,手指一弹黄豆大小的石子,食粮之鸡被击中逃走。

少林棍:他用“少林棍”多次与徒弟较艺,六、七个门徒各执一棍,都在棍的一头粘上石灰。朱在中间舞棍,站在三方的门徒用棍相击,经过一翻较量,他身上并无石灰痕迹。

纵身取宝:关帝庙内有一口大吊钟,吊在一丈五尺多高的木架上。一天他和门徒在钟下闲谈。忽有人叫“庙后一家失火”!说着,一晃眼不见朱的人影。原来他已跃上木架取下一件红色布包(包内装有他医药配方),准备前去救火。

双手担水:一次两个小门徒去抬饮水,由于前后掌握不当,水打湿了衣服。朱见状说“你看朱师爷的”!他不用扁担,两手各提一桶水,100多斤重,稳稳地提到厨房里去,水未溅出点滴。大镇的人都知道朱担水不用扁担的事。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温馨提示

如喜欢本文,请分享至朋友圈。

转载请注明:来自“方志四川”,ID:scsdfz。

投稿邮箱:地情文章:565066304@qq;工作信息:scsdfz@qq;《巴蜀史志》杂志:bsszbjb@163

我国科研团队发现非线性光学中的反常轨道角动量守恒

近日,哈尔滨理工大学朱智涵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史保森联合团队在光场非线性调控物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揭示了非线性光参量相互作用中的“反常轨道轨道角动量守恒”现象,即由无涡旋光场驱动的光参量过程可产生携带净轨道角动量光场并依然保持系统角动量守恒,为非线性光场调控研究提供理论新见解。

自Franken等人在六十多年前首次揭示光学非线性效应以来,光参量相互作用就被广泛研究并作为非线性光场调控的核心手段,在新型激光技术以及量子信息与量子光学研究中扮演重要角色。“参量”一词是指非线性介质中的非线性极化场处于“虚能级”,其量子态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不与参量光场发生净能、动量交换。因此,光参量相互作用系统中的光场能量、动量应保持守恒,这一基础对称性进一步限定了参与非线性相互作用光场间的纵模结构选择规律与相位匹配条件。系统动量守恒同样包含轨道角动量自由度(OAM),而OAM态的选择规律(selection rule)在光场横模结构、甚至是时空结构的非线性调控中扮演决定性作用。

目前已知的三波混频过程中,参量产生光场的OAM态都是由输入驱动光场所携带的OAM决定。例如(见图1左):两个携带

OAM的光子可通过参量上转换合并为一个携带

OAM的光子;

反之亦然,一个携带

OAM的光子通过参量下转换为两个携带

OAM光子。

这一直观、优美的OAM变换规律自Allen等人的奠基性工作发表以来,从未受到过意外结果的挑战并已深植人心成为非线性光场调控研究的基础范式。然而,这一范式也限制了研究人员在光场空间结构与高维量子态调控研究中的想象力,如能打破这一经典思维范式的束缚(如图1右),则能极大地拓展非线性光场调控的研究思路。

图1 三波混频参量过程中的OAM守恒示意图,左图为OAM选择规律的经典范式,而右图为一种反常选择规律(系统OAM仍保持守恒)

哈理工朱智涵、中科大史保森联合团队围绕前沿课题“高维量子光场的制备、调控及接口关键技术”,在已实现的高维矢量频率接口基础上,提出可实现真零级非线性结构高斯模态变换与高阶几何相位操作的“像散频率接口”技术(图2),并基于弱相干光系统成功进行了实验论证。

图2 (a)真零级结构高斯模态变换原理及(b)OAM频谱在变换中的演化规律,(c)像散频率接口原理示意图

该技术的提出与论证,一方面,赋能光学频率接口使其具备操控空间模态间信息交互的能力,进一步拓展了频率接口在经典空分复用及高维量子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场景;另一方面,也在基础物理层为非线性OAM守恒定律带来了新的疑问:为何两束不携带净OAM的光束却能够通过参量相互作用产生一束携带净OAM的拉盖尔高斯光束?

针对上述疑问,研究团队将小信号模型延展到更加复合现实情况的抽空域,并利用前期开发的完备理论工具对所有参与“像散参量相互作用”的光场进行OAM定量分析,并成功锁定“遗失的OAM”去向——隐藏在剩余泵浦光束中(如图1右所示)。

为实验验证这一推论,研究团队基于脉冲相干光与type-0准相位匹配晶体搭建了一套能够高效抽空“像散超高斯泵浦”的参量上转换系统,并利用空间复振幅分析技术与空间模态全维度投影层析术对“像散超高斯”泵浦光束在“反应”前后的OAM含量做精确测量。结果表明(图3)残余泵浦刚好携带了与参量产生的拉盖尔高斯光束等值反向OAM,从而保持了系统角动量守恒。

图3 抽空域参量转换前后“像散超高斯”泵浦光束的空间复振幅以及OAM频谱特征

这一结论革新了人们对非线性OAM守恒原理的认知,进一步拓展非线性光场调控的研究思路,特别是在高维量子态参量制备研究中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该研究工作于2023年4月14号以“Observation of Anomalous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Transfer in Parametric Nonlinearity”为题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DOI:10.1103/PhysRevLett.130.153803)。该工作的第一完成单位为哈尔滨理工大学光学系,黑龙江省量子调控重点实验室王大珩中心,论文第一作者为哈尔滨理工大学测通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吴海俊(原物理系14级本科生及18级硕士研究生),哈尔滨理工大学朱智涵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史保森教授为通信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理学部与信息学部的资助。

本周六 武林高手齐聚中江龙台

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传承武术文化,2018四川中江·首届龙台武术节暨打金章擂台赛将于3月17日在中江县龙台镇开幕,届时将有大批武术名家、各路武林高手齐聚,以武会友。

龙台镇历史悠久,素有“武术之乡”的美誉,名扬全国的武林大师朱智涵居逝于此,具有浓厚的武术文化氛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龙台武术”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快文旅深度融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在四川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四川省武协的指导下,由中江县龙台镇党委、政府和龙台镇武术协会主办的2018四川中江·首届龙台武术节暨打金章擂台赛将盛大举行。

本届武术节将于3月17日上午9点30分在龙台镇龙安坝开幕,届时,将举行精彩纷呈的文体表演,龙跃中江、武铸新台、天地共人和系列武术表演将轮番上演。开幕式当天下午,打金章擂台赛、名家汇演将把本届武术节推向高潮。

据悉,打金章擂台赛邀请的选手中有朱智涵的传人——亚洲武术锦标赛散打冠军罗敏、世界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铜牌获得者成搏等,他们将跟来自国内外的著名选手同场竞技,展现龙台武术精神。而邀请的武术名家还包括海灯法师的大弟子范应莲,武术名家任刚、肖家泽、戴炜等。(德阳日报记者 徐皓)

【方志四川•掌故】朱老道传武行医

朱智涵,人称“朱老道”,在四川省中江县大镇(龙台)生活了60年,传播、弘扬中华武术;心地善良,为人治病,济世,扶贫。晚年任中江县政协委员。1973年8月,无疾而终,享年百岁。

1995年8月,龙台镇党政、群众自发集资在龙台镇朱智涵生前居住地后山──花果山修建朱智涵陵园。园内有其遗像、遗物,供人瞻仰。内大门两侧刻有这样一幅对联:“继承少林传统振兴中华武术;敬仰革命雄风大展祖国医学。”对联涵盖了朱智涵一生的特长与贡献。

朱智涵,又名朱永才,山东泰安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出生。光绪十年(1885),朱智涵12岁,家乡大旱,全家11口都饿死了,他一人幸存。流浪乞食,昏倒在山东省滕县千头山玄武观门前,被道士朱教玉收养为徒。朱智涵入教后,奉师至笃。师徒二人出于爱国热情,参加山东“义和团”的“坎字团”,毁教堂,杀洋人,从事反帝爱国活动。1899年,清政府疯狂镇压“义和团”,一时血雨腥风,师徒无容身之地。遂沿运河南下,遍访名师。后至福建,在罗浮山道长处学会了“九式二十七金钟罩”气功。

光绪三十年(1904),其师朱教玉病逝。朱智涵遵从师嘱入川,在合川黄叶观住了数年。常到四川峨嵋山、成都青羊宫等地,广交武林人士,拜访名师高手,探索武当、少林、峨嵋等诸家武功。与青城九侠(杜自民、柴俊民等)切磋武艺,过往甚密。光绪三十三年(1907),慕中江“无敌手”吴春盛名,自成都青羊宫来到中江寻访。宣统元年(1909),从中江兴隆经过,暂住城皇庙,并拜访全国闻名大侠“金弹子”李四爷,挚意叩教。李感其诚,遂授朱“凤凰石”绝技。

朱智涵入川以后,四处拜访名医。在中江玉兴场南六、七里与清河交界处有一山名曰“沙尖山”。朱智涵曾在这里拜访涂家大院子的名医涂么老爷,“沙尖山”山头有一座神庙,朱智涵经涂介绍入“沙尖山”。因庙山高缺水,移居山下“脚庵”数年。“脚庵”改建为小学后,又移居大镇(龙台)关帝庙,与门徒苟老道同住数十年。

朱智涵在大镇60年中自谋生活,不食用信徒供果,不从群众中捞取好处;屋内仅有一架硬木板床,一个装粮食的坛子和一张桌子;食物常以米粮和自己种的蔬菜为主,少用酒肉;对好友热情招待,自作菜食,特意照顾;从不伤生,拒绝门徒所送鸡鸭鱼肉;闲时进茶楼品茶,也独一人,不入闹市;素不多言杂语,对人慈祥和蔼。

他上山采药,自制丸药备有20多种药方,最著名的是“大力丸”,能治风湿和跌打损伤。制药以济世为主,亲朋好友、一般群众买药,只收成本费。门徒摆摊售药,薄利销售。抗日战争时期,省外一卖药人到大镇,朱见其功夫不凡,但不通方言,场子打不开。便毅然“帮场”,赠他“大力丸”一袋。对家境贫困的门徒,也予以资助,并常为龙台敬老院捐资解困。朱智涵去世前,把自己多年积蓄1000余元赠给龙台医院。

朱智涵酷爱武术,武功超群。向他学武的人登门求艺,来者不拒。常教诲学徒:“武海无涯,其深无底;要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切不可与人争强斗狠,贪打必挨打”。“艺不轻传,艺不轻玩。海深无底,天外有天。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与人抢手(散打),礼让三先”。朱智涵与高手较艺,总是以和为贵,不得己才摆庄看招。他强调中华武术强国、强身、强种的社会功用,强调中华武术立足自卫。在他住大镇时期,前来向他学过武术的上百人,全国闻名的海灯法师也与朱交流切磋过。龙台兴起的“太极拳”风多因他的倡导。他的门徒遍及省内外。

朱智涵的武功在中江堪称一绝,从以下几个小故事可见一斑。

小石中鸡:一次,百姓的鸡进庙偷食所晒的粮食。他距鸡二丈多远,手指一弹黄豆大小的石子,食粮之鸡被击中逃走。

少林棍:他用“少林棍”多次与徒弟较艺,六、七个门徒各执一棍,都在棍的一头粘上石灰。朱在中间舞棍,站在三方的门徒用棍相击,经过一翻较量,他身上并无石灰痕迹。

纵身取宝:关帝庙内有一口大吊钟,吊在一丈五尺多高的木架上。一天他和门徒在钟下闲谈。忽有人叫“庙后一家失火”!说着,一晃眼不见朱的人影。原来他已跃上木架取下一件红色布包(包内装有他医药配方),准备前去救火。

双手担水:一次两个小门徒去抬饮水,由于前后掌握不当,水打湿了衣服。朱见状说“你看朱师爷的”!他不用扁担,两手各提一桶水,100多斤重,稳稳地提到厨房里去,水未溅出点滴。大镇的人都知道朱担水不用扁担的事。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温馨提示

如喜欢本文,请分享至朋友圈。

转载请注明:来自“方志四川”,ID:scsdfz。

投稿邮箱:地情文章:565066304@qq;工作信息:scsdfz@qq;《巴蜀史志》杂志:bsszbjb@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