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水知识

郤姓全国多少人(郤姓)

发布时间:2024-04-23 06:50:55作者:旧人陌兮来源:网络

郤姓全国多少人(郤姓)

本文目录一览:

百家姓:郤

郤是一个汉字词语,释义为姓氏,出自姬姓,以封地为姓。\"郤\",姓氏,词典标注xì。此字只有古文中能够见到。

作为姓,东汉三国时期,益州刺史以横征暴敛被起义军杀死的郤俭,他的孙子是蜀汉的著名内臣郤正。

⒈出自姬姓,以封地为姓。春秋时,晋献公征伐翟人,公族子弟叔虎奋勇当先,带领晋军攻破翟人营垒,打败了翟人。事后晋献公把郤邑(山西泌水下游一带)封给他,建立郤国,为子爵,称郤子。他的后代遂以封地为姓,称郤氏。

⒉是春秋时期郤宛的后代。郤氏在晋国世袭卿位,后三郤诬陷伯宗,伯宗身死,伯州犁逃亡楚国,伯州犁之子郤宛在楚昭王时任左尹,其子孙后代沿袭祖姓为郤姓。伯宗为郤氏同族,第二支其实是出自第一支。

堂号

\"中军堂\":晋国郤谷通礼乐,敦诗书,懂兵法,晋文公封他为中军。

郡望

济阳郡:晋惠帝时置。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一带。

济阴郡:西汉时置。在今山东省定陶县一带。

山阳郡:汉时置。在今山东金乡县东北。东晋至隋初,移治江苏省淮安市。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名人

郤正:三国时蜀汉太守。博览坟籍,弱冠能文,为秘书令史,迁郎至令。澹于荣利,依则先儒。

郤犨:春秋时晋国大夫,有才辩。与郤至、郤锜并称\"三郤\"。

郤缺:春秋时晋国大夫。耨于冀,其妻钶之,相敬如宾。臼季(胥臣)荐,文公闻其事,用为下军大夫。

东汉有侍中郤巡,晋代有雍州刺史郤誢,明代有辽东总兵郤永。

折叠编辑本段读音

\"郤\",姓氏,词典标注xì。但现在能联系到的郤姓族人,基本都是读\"què\"(在台湾的一些地方还是念作xì),虽然各地方言不同,但对应的普通话读音均为\"què\",这一点却是一致的。而现在一般常用字词典均标注为\"[xì]\",似有不妥。中国最早的字书《说文解字》中对\"郤\"字的标注:

◎ 郤 xì

〈名〉

⑴(形声。从邑,谷(què)声。本义:晋国大夫叔虎的封地。在今山西沁水下游一带)

⑵同本义 [Xi,a fief]

郤,晋大夫叔虎邑也。--《说文》

郤乡在河内。--《声类》

⑶又如:郤诜丹桂(亦作\"郤桂\"、\"郤诜枝\"。晋郤诜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自视为\"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王。后喻科举及第)

⑷假借为\"隙\"。空隙;裂缝 [crack]

若白驹之过郤。--《庄子》

相见于郤地曰会。--《礼记·曲礼》

令臣与将军有郤。--《史记·项羽本纪》

⑸又如:郤穴(孔穴);郤地(两国交界之地。即国境线)

⑹隔阂 [rift]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史记·项羽本纪》

与红阳侯有郤。--《汉书·孙宝传》。师古曰:\"郤,与隙同。\"

⑺小恙,不舒适 [ill]

玉体有所郤。--《战国策·赵策》

从这个注解中可以看出,对这个字的结构本音是没有什么争议的,后来的字书也都采用此说。\"⑴(形声。从邑,谷(què)声。本义:晋国大夫叔虎的封地。在今山西沁水下游一带)\"作为一个形声字,它的形旁为\"邑\",声旁为\"谷\",(què)声。按照形声字的读音规律,这个字的本音应该为\"què\"应无疑议。同时,读这个音时表示地名,这一点似乎也可以肯定,各类词书都作此解。

⑵同本义 [Xi,a fief]

郤,晋大夫叔虎邑也。--《说文》

郤乡在河内。--《声类》

⑶又如:郤诜丹桂(亦作\"郤桂\"、\"郤诜枝\"。晋郤诜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自视为\"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王。后喻科举及第)

⑵⑶二注一为地名,一为姓氏,均应读(què)声。因为在古代以地为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不难理解,读音也大多一致。

至于后来词书中标注的[xì]音,大概与假借有关。从第四个注解可以看出,作为假借,这个字后的例句均出自春秋以后所编定的书籍[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而郤姓得姓始祖叔虎为晋献公(?-前651年)时公族子弟,比庄子要早上三百多年,即使是郤氏被灭族,也要比庄子早上近三百年(晋厉公(?~前573)时期)。由于郤氏被灭族,在当时改名换姓远走它乡的大有人在,以致三四百年以后,郤氏被人遗忘,本在情理之中,更何况假借的出现,也加深了人们对这个字的误读,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的《说文解字》将其标注为\"xì\"也就不难理解了。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韵书是隋陆法言所撰的《切韵》。《切韵》成书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与郤氏被灭族已时隔千年,以讹传讹,更是在所难免了。

综上所述,\"郤\"字本音应该读为\"què\",作地名和姓氏解;而作为\"隙\"字的假借字,读为\"xì\"。两者不可混为一谈,应分开标注。

百家姓:郤

郤是一个汉字词语,释义为姓氏,出自姬姓,以封地为姓。\"郤\",姓氏,词典标注xì。此字只有古文中能够见到。

作为姓,东汉三国时期,益州刺史以横征暴敛被起义军杀死的郤俭,他的孙子是蜀汉的著名内臣郤正。

⒈出自姬姓,以封地为姓。春秋时,晋献公征伐翟人,公族子弟叔虎奋勇当先,带领晋军攻破翟人营垒,打败了翟人。事后晋献公把郤邑(山西泌水下游一带)封给他,建立郤国,为子爵,称郤子。他的后代遂以封地为姓,称郤氏。

⒉是春秋时期郤宛的后代。郤氏在晋国世袭卿位,后三郤诬陷伯宗,伯宗身死,伯州犁逃亡楚国,伯州犁之子郤宛在楚昭王时任左尹,其子孙后代沿袭祖姓为郤姓。伯宗为郤氏同族,第二支其实是出自第一支。

堂号

\"中军堂\":晋国郤谷通礼乐,敦诗书,懂兵法,晋文公封他为中军。

郡望

济阳郡:晋惠帝时置。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一带。

济阴郡:西汉时置。在今山东省定陶县一带。

山阳郡:汉时置。在今山东金乡县东北。东晋至隋初,移治江苏省淮安市。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名人

郤正:三国时蜀汉太守。博览坟籍,弱冠能文,为秘书令史,迁郎至令。澹于荣利,依则先儒。

郤犨:春秋时晋国大夫,有才辩。与郤至、郤锜并称\"三郤\"。

郤缺:春秋时晋国大夫。耨于冀,其妻钶之,相敬如宾。臼季(胥臣)荐,文公闻其事,用为下军大夫。

东汉有侍中郤巡,晋代有雍州刺史郤誢,明代有辽东总兵郤永。

折叠编辑本段读音

\"郤\",姓氏,词典标注xì。但现在能联系到的郤姓族人,基本都是读\"què\"(在台湾的一些地方还是念作xì),虽然各地方言不同,但对应的普通话读音均为\"què\",这一点却是一致的。而现在一般常用字词典均标注为\"[xì]\",似有不妥。中国最早的字书《说文解字》中对\"郤\"字的标注:

◎ 郤 xì

〈名〉

⑴(形声。从邑,谷(què)声。本义:晋国大夫叔虎的封地。在今山西沁水下游一带)

⑵同本义 [Xi,a fief]

郤,晋大夫叔虎邑也。--《说文》

郤乡在河内。--《声类》

⑶又如:郤诜丹桂(亦作\"郤桂\"、\"郤诜枝\"。晋郤诜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自视为\"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王。后喻科举及第)

⑷假借为\"隙\"。空隙;裂缝 [crack]

若白驹之过郤。--《庄子》

相见于郤地曰会。--《礼记·曲礼》

令臣与将军有郤。--《史记·项羽本纪》

⑸又如:郤穴(孔穴);郤地(两国交界之地。即国境线)

⑹隔阂 [rift]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史记·项羽本纪》

与红阳侯有郤。--《汉书·孙宝传》。师古曰:\"郤,与隙同。\"

⑺小恙,不舒适 [ill]

玉体有所郤。--《战国策·赵策》

从这个注解中可以看出,对这个字的结构本音是没有什么争议的,后来的字书也都采用此说。\"⑴(形声。从邑,谷(què)声。本义:晋国大夫叔虎的封地。在今山西沁水下游一带)\"作为一个形声字,它的形旁为\"邑\",声旁为\"谷\",(què)声。按照形声字的读音规律,这个字的本音应该为\"què\"应无疑议。同时,读这个音时表示地名,这一点似乎也可以肯定,各类词书都作此解。

⑵同本义 [Xi,a fief]

郤,晋大夫叔虎邑也。--《说文》

郤乡在河内。--《声类》

⑶又如:郤诜丹桂(亦作\"郤桂\"、\"郤诜枝\"。晋郤诜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自视为\"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王。后喻科举及第)

⑵⑶二注一为地名,一为姓氏,均应读(què)声。因为在古代以地为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不难理解,读音也大多一致。

至于后来词书中标注的[xì]音,大概与假借有关。从第四个注解可以看出,作为假借,这个字后的例句均出自春秋以后所编定的书籍[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而郤姓得姓始祖叔虎为晋献公(?-前651年)时公族子弟,比庄子要早上三百多年,即使是郤氏被灭族,也要比庄子早上近三百年(晋厉公(?~前573)时期)。由于郤氏被灭族,在当时改名换姓远走它乡的大有人在,以致三四百年以后,郤氏被人遗忘,本在情理之中,更何况假借的出现,也加深了人们对这个字的误读,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的《说文解字》将其标注为\"xì\"也就不难理解了。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韵书是隋陆法言所撰的《切韵》。《切韵》成书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与郤氏被灭族已时隔千年,以讹传讹,更是在所难免了。

综上所述,\"郤\"字本音应该读为\"què\",作地名和姓氏解;而作为\"隙\"字的假借字,读为\"xì\"。两者不可混为一谈,应分开标注。

百家姓:郤

郤是一个汉字词语,释义为姓氏,出自姬姓,以封地为姓。\"郤\",姓氏,词典标注xì。此字只有古文中能够见到。

作为姓,东汉三国时期,益州刺史以横征暴敛被起义军杀死的郤俭,他的孙子是蜀汉的著名内臣郤正。

⒈出自姬姓,以封地为姓。春秋时,晋献公征伐翟人,公族子弟叔虎奋勇当先,带领晋军攻破翟人营垒,打败了翟人。事后晋献公把郤邑(山西泌水下游一带)封给他,建立郤国,为子爵,称郤子。他的后代遂以封地为姓,称郤氏。

⒉是春秋时期郤宛的后代。郤氏在晋国世袭卿位,后三郤诬陷伯宗,伯宗身死,伯州犁逃亡楚国,伯州犁之子郤宛在楚昭王时任左尹,其子孙后代沿袭祖姓为郤姓。伯宗为郤氏同族,第二支其实是出自第一支。

堂号

\"中军堂\":晋国郤谷通礼乐,敦诗书,懂兵法,晋文公封他为中军。

郡望

济阳郡:晋惠帝时置。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一带。

济阴郡:西汉时置。在今山东省定陶县一带。

山阳郡:汉时置。在今山东金乡县东北。东晋至隋初,移治江苏省淮安市。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名人

郤正:三国时蜀汉太守。博览坟籍,弱冠能文,为秘书令史,迁郎至令。澹于荣利,依则先儒。

郤犨:春秋时晋国大夫,有才辩。与郤至、郤锜并称\"三郤\"。

郤缺:春秋时晋国大夫。耨于冀,其妻钶之,相敬如宾。臼季(胥臣)荐,文公闻其事,用为下军大夫。

东汉有侍中郤巡,晋代有雍州刺史郤誢,明代有辽东总兵郤永。

折叠编辑本段读音

\"郤\",姓氏,词典标注xì。但现在能联系到的郤姓族人,基本都是读\"què\"(在台湾的一些地方还是念作xì),虽然各地方言不同,但对应的普通话读音均为\"què\",这一点却是一致的。而现在一般常用字词典均标注为\"[xì]\",似有不妥。中国最早的字书《说文解字》中对\"郤\"字的标注:

◎ 郤 xì

〈名〉

⑴(形声。从邑,谷(què)声。本义:晋国大夫叔虎的封地。在今山西沁水下游一带)

⑵同本义 [Xi,a fief]

郤,晋大夫叔虎邑也。--《说文》

郤乡在河内。--《声类》

⑶又如:郤诜丹桂(亦作\"郤桂\"、\"郤诜枝\"。晋郤诜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自视为\"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王。后喻科举及第)

⑷假借为\"隙\"。空隙;裂缝 [crack]

若白驹之过郤。--《庄子》

相见于郤地曰会。--《礼记·曲礼》

令臣与将军有郤。--《史记·项羽本纪》

⑸又如:郤穴(孔穴);郤地(两国交界之地。即国境线)

⑹隔阂 [rift]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史记·项羽本纪》

与红阳侯有郤。--《汉书·孙宝传》。师古曰:\"郤,与隙同。\"

⑺小恙,不舒适 [ill]

玉体有所郤。--《战国策·赵策》

从这个注解中可以看出,对这个字的结构本音是没有什么争议的,后来的字书也都采用此说。\"⑴(形声。从邑,谷(què)声。本义:晋国大夫叔虎的封地。在今山西沁水下游一带)\"作为一个形声字,它的形旁为\"邑\",声旁为\"谷\",(què)声。按照形声字的读音规律,这个字的本音应该为\"què\"应无疑议。同时,读这个音时表示地名,这一点似乎也可以肯定,各类词书都作此解。

⑵同本义 [Xi,a fief]

郤,晋大夫叔虎邑也。--《说文》

郤乡在河内。--《声类》

⑶又如:郤诜丹桂(亦作\"郤桂\"、\"郤诜枝\"。晋郤诜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自视为\"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王。后喻科举及第)

⑵⑶二注一为地名,一为姓氏,均应读(què)声。因为在古代以地为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不难理解,读音也大多一致。

至于后来词书中标注的[xì]音,大概与假借有关。从第四个注解可以看出,作为假借,这个字后的例句均出自春秋以后所编定的书籍[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而郤姓得姓始祖叔虎为晋献公(?-前651年)时公族子弟,比庄子要早上三百多年,即使是郤氏被灭族,也要比庄子早上近三百年(晋厉公(?~前573)时期)。由于郤氏被灭族,在当时改名换姓远走它乡的大有人在,以致三四百年以后,郤氏被人遗忘,本在情理之中,更何况假借的出现,也加深了人们对这个字的误读,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的《说文解字》将其标注为\"xì\"也就不难理解了。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韵书是隋陆法言所撰的《切韵》。《切韵》成书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与郤氏被灭族已时隔千年,以讹传讹,更是在所难免了。

综上所述,\"郤\"字本音应该读为\"què\",作地名和姓氏解;而作为\"隙\"字的假借字,读为\"xì\"。两者不可混为一谈,应分开标注。

抛弃家眷护送刘禅,教导刘禅却被出卖的郤正,是什么样的人物

刘禅有一个挺有意思的典故,就是"乐不思蜀"。在这个典故中,有一个配角人物,就是郤正。郤正教导刘禅如何应对司马昭的发问,反而被刘禅出卖,也是一个比较悲催的情况。这个故事挺有名,不过郤正这个人物可能大家都比较陌生。在小编看来,郤正这个人物可以算得上一个君子,可惜在汉末三国这样的乱世当中,君子往往没有英雄、智士、美人吸引人一些。但是小编认为,郤正这样的君子应该也是有被后人了解的价值。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郤正这个人物。

郤正的身世

郤正的家世与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如果夸张一点地说,郤正的祖父郤俭,在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在东汉中平年间,包括"黄巾起义"在内的各种起义活动已经严重摧毁了东汉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根基,权力逐渐从中央下移到地方。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在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刘焉向汉灵帝提出"废史立牧"的建议,用权重较大的州牧代替名义上只有监察权,没有行的州刺史。当时郤俭正是益州刺史,但是政绩很不堪。于是汉灵帝同意刘焉的建议,并且令刘焉作为州牧接替郤俭。刘焉还没有上任,益州就发生的,黄巾余党马相等人攻破州府杀死郤俭,而后又被州吏贾龙等人平定,刘焉才能够走马上任,算是开启东汉末年益州割据军阀的开端。

郤正的父亲叫做郤揖,他是孟达的属下。孟达被刘备安排到汉中以东的"东三郡"一带,与刘备义子刘封共事。孟达总被刘封欺负,加上在"襄樊之战"中作壁上观,没有支援关羽,在惊惧和恼怒之下,孟达投奔曹操一方,郤揖作为孟达的部下也投奔了曹操。

郤揖投敌,生母改嫁,郤正的命运还是比较悲惨。但是郤正并没有自暴自弃,"安贫好学",博览群书,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文采。也许是文学上的名气让郤正拥有入仕的机会(毕竟他的父亲都投敌了,他祖父更是一个贪官,没有什么父辈荫庇)。不过仕途并不开阔。郤正在整个蜀汉时期不过秘书吏、秘书令史、秘书郎、秘书令这些既没有权重,又没有待遇的官职。

不过郤正本身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一心扑在文学的钻研上。这对于其他的英雄人物来说可能都是雕虫小技,但对郤正来说却是一种比较合适的人生方向。另外在蜀汉后期的政治是比较黑暗的,宦官黄皓操控权柄。郤正作为内朝官,与黄皓共事三十年,他既没有巴结黄皓,也没有对抗黄皓,所以官位低微,却没有灾祸上身。

郤正对刘禅的回护

蜀汉景耀六年(即公元263年),司马昭大举伐蜀,钟会率领十几万大军牵制姜维的力量,邓艾兵出险招,偷渡江油进入成都平原,并且击溃了诸葛瞻率领的蜀汉中军。在这种情况之下,谯周劝说刘禅投降,降书就是由郤正来起草。当然这件事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也没有什么可耻的地方。

接下来在益州出现了一次,就是钟会与邓艾的内讧,以及钟会试图发动的兵变。钟会先是设计让司马昭对邓艾产生怀疑,发囚车征召邓艾入朝;然后又与姜维策划以益州作为基础,杀死所有北方将领控制军队对抗司马昭,成为第二个刘备。结果兵变失败,邓艾、钟会全部被杀,乱兵开始进行劫掠,蜀地陷入一片。

司马昭征召刘禅到洛阳,而当时的环境相当,蜀汉的大臣大多不愿意护送刘禅东归,仅有寥寥几个人念着君臣情谊,护送在刘禅周围,其中就包括郤正,抛弃家眷在蜀地,单身护送刘禅东迁。等到洛阳之后,也是郤正帮助刘禅,指导刘禅的行为举止,不至于让刘禅出大错。刘禅不禁叹息,遗憾自己了解郤正太晚,没有重用郤正。

虽然刘禅对郤正的态度很好,但在"乐不思蜀"这个典故中,还是把郤正给出卖了。《汉晋春秋》中记载了这件事:司马昭询问刘禅是否思念蜀地,刘禅回答自己在这里很快乐,不思念蜀地。这就是著名的"乐不思蜀"的典源。无论刘禅的回答出于何意,实在是太没心没肺了一点,有损于故蜀汉统治者的形象。

郤正听说了这件事,跟刘禅说,如果司马昭再问起这样的问题,就应该一边哭泣一边回答:先人坟墓都在陇右、西蜀,没有一天不想念蜀地。等到司马昭再度询问,刘禅按照郤正教导的方式来回答。司马昭奇怪说怎么像郤正的话。刘禅当时就卖掉郤正,承认司马昭的猜测,顿时又是一阵哄笑,宴席上充满了快乐的空气。

郤正的结局

虽然郤正对刘禅有所回护,但毕竟无法损害到司马氏的利益。反而这些行为颇受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尊重。郤正在蜀汉的时候,没有什么参与政治的机会,终日与刀笔图书为伍,官秩也不过六百石而已。而在西晋泰始年间,郤正先是成为安阳县令,后迁为巴西太守,做到一郡的长官。相对于蜀汉时期,郤正在西晋虽然也算不上什么大人物,但至少更受重视一些。在西晋咸宁四年(即公元278年),郤正去世与任上,留下的诗赋作品接近百篇。

总而言之,在汉末三国时期这种英雄辈出的环境下,郤正这样的纯粹的文人显得有些"逆版本"。在这个时期,英雄能够做出的业绩要远远大于文人,也更容易受到时人与后人的夸耀追逐。在英雄的巨大光耀之下,君子的形象就显得有些黯淡,但是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仍然不改其温润的色泽。

郤正少年困苦却安贫乐道;在其他人追求银印青绶的时候醉心于文学事业不改其志;而真正遇到艰难险阻的时候,郤正也能做到一个臣子的责任,维护旧主刘禅的安全和形象。英雄和君子是不同的人生态度,无所谓对与错。不过正是用郤正这样的人物,才让金戈铁马、鼓角争鸣的三国时期,多了一丝清泠的微风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