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湘西赶尸人一脉的白巫术传承中,在清末民初的时候特别盛行,赶尸人会用小阴锣开道,张帖辰州符,念动咒语达到让尸体灵移的效果,从而好让客死异乡的人落叶归根,其中小阴锣就属于八音之一,据说可以根据音律来控制灵魂。”张继祖也注意到了人佣手中的青铜铃。
“张天师也懂得八音?”陈尘问。
“略懂皮毛而已,只是年纪大了也就见得多了,年轻时候在湘西赶夜路见过一次赶尸,因为辰州符和我正一派符箓有些许传承上的共识,就闲聊了几句。”张继祖叹息道。
“小阴锣,属于云锣的一种,亦称九音锣,但是都属于单一配乐乐器,夏朝的大夏,商超的巫乐,周朝的雅乐,都发展出了自己的乐器和礼乐,从上古开始,钟鼓便是唯一传承不变的乐器,我们都认为它起源于商,在《山海经》中的上古时期,大概6000年前就有很多,就有很多钟的记载,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为侯,鼓、延是始为钟,为乐风,随着密宗佛教进入到中土,梵钟传入到内地,梵钟交二响,法日转双轮。所谓钟之大者,为镛,钟之小者,为铃,随着巫术的盛行,铃方便携带施法,多为巫术方士所使用,在上古随着巫术的发展,女称之为巫,男称之位巫觋,求晴、祈雨、驱鬼、破邪、除虫、寻物、招魂等活动在民间流传,在施展巫术的时候需配以法器,咒语来完成仪式,其中比如小阴锣,招魂铃。”赵伶人解释道。
赵家千年的传承果然博学,李沌对赵伶人肃然起敬,在他的脸上竟然看到了一些赵珏的影子。
“我看不然,这并不是你所说的招魂铃,招魂属于白巫术,而这些青铜铃铛上的铭文,更像是幽冥铃,更像是邪恶的黑巫术,清末期间在东南亚一带特别盛行,多用于复仇,报复,损阴缺德的术法,以诅咒,人体,足月婴儿,孕妇和少女的精血养鬼,以血献祭来练习死灵术,以通幽术来达到永生。”
陈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作为这么年多出生入死的兄弟,李沌也不知道这些年他去了哪里,这个男人越来越像一个谜。
“幽冥铃,在丧葬习俗中有招魂而葬,在南方一带,夫妻合葬之时会请道士登坛作法,后死一方入葬之时,招死灵亡魂前来接引配偶,完成合葬仪式,其中要用到的就是招魂铃。招魂的巫术仪式五花八门,还有魂幡招魂,翦纸招魂,招者,招也,以手曰招,以言曰招,只是这幽冥铃它不止是……”
中人听的饶有兴趣,陈尘并没有继续在说下去。
“老陈,你说话别大喘气儿啊,这幽冥铃,它不止是什么?”李沌着急的问。
“相传这幽冥铃它不止能招死人魂魄,我记得有一种勾魂的秘法叫拘魂遣将,这幽冥铃还能招活人生魂。”陈尘说完,所有人都头皮发麻,想起刚才发生的状况,张继祖额头上的汗水也涔涔之下。
“那勾了生魂,人会怎么样?”李沌好奇的问。
“人有三魂七魄,所谓三魂,指的就是生魂、觉魂和灵魂。生魂,曰:相魂,代表生命的能源和生机;觉魂,曰:识魂,代表一个人的意识;灵魂,曰:主魂,代表着灵性和智慧。生魂被拘,身体不会立即死去,而是成为一句僵尸,形同傀儡,任人摆布。”
“叮叮当当”清脆的铃声突然响起,张继祖说的惊心动魄,吓得众人一身冷汗。
张继祖的话音刚落,几十上百个僵尸样的人群已经冲向了祭坛,一些僵尸腐烂的只剩下骨骸和几缕破衣烂衫,众人手忙脚乱的聚集在一块。
“相传在湘西赶尸人一脉的白巫术传承中,在清末民初的时候特别盛行,赶尸人会用小阴锣开道,张帖辰州符,念动咒语达到让尸体灵移的效果,从而好让客死异乡的人落叶归根,其中小阴锣就属于八音之一,据说可以根据音律来控制灵魂。”张继祖也注意到了人佣手中的青铜铃。
“张天师也懂得八音?”陈尘问。
“略懂皮毛而已,只是年纪大了也就见得多了,年轻时候在湘西赶夜路见过一次赶尸,因为辰州符和我正一派符箓有些许传承上的共识,就闲聊了几句。”张继祖叹息道。
“小阴锣,属于云锣的一种,亦称九音锣,但是都属于单一配乐乐器,夏朝的大夏,商超的巫乐,周朝的雅乐,都发展出了自己的乐器和礼乐,从上古开始,钟鼓便是唯一传承不变的乐器,我们都认为它起源于商,在《山海经》中的上古时期,大概6000年前就有很多,就有很多钟的记载,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为侯,鼓、延是始为钟,为乐风,随着密宗佛教进入到中土,梵钟传入到内地,梵钟交二响,法日转双轮。所谓钟之大者,为镛,钟之小者,为铃,随着巫术的盛行,铃方便携带施法,多为巫术方士所使用,在上古随着巫术的发展,女称之为巫,男称之位巫觋,求晴、祈雨、驱鬼、破邪、除虫、寻物、招魂等活动在民间流传,在施展巫术的时候需配以法器,咒语来完成仪式,其中比如小阴锣,招魂铃。”赵伶人解释道。
赵家千年的传承果然博学,李沌对赵伶人肃然起敬,在他的脸上竟然看到了一些赵珏的影子。
“我看不然,这并不是你所说的招魂铃,招魂属于白巫术,而这些青铜铃铛上的铭文,更像是幽冥铃,更像是邪恶的黑巫术,清末期间在东南亚一带特别盛行,多用于复仇,报复,损阴缺德的术法,以诅咒,人体,足月婴儿,孕妇和少女的精血养鬼,以血献祭来练习死灵术,以通幽术来达到永生。”
陈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作为这么年多出生入死的兄弟,李沌也不知道这些年他去了哪里,这个男人越来越像一个谜。
“幽冥铃,在丧葬习俗中有招魂而葬,在南方一带,夫妻合葬之时会请道士登坛作法,后死一方入葬之时,招死灵亡魂前来接引配偶,完成合葬仪式,其中要用到的就是招魂铃。招魂的巫术仪式五花八门,还有魂幡招魂,翦纸招魂,招者,招也,以手曰招,以言曰招,只是这幽冥铃它不止是……”
中人听的饶有兴趣,陈尘并没有继续在说下去。
“老陈,你说话别大喘气儿啊,这幽冥铃,它不止是什么?”李沌着急的问。
“相传这幽冥铃它不止能招死人魂魄,我记得有一种勾魂的秘法叫拘魂遣将,这幽冥铃还能招活人生魂。”陈尘说完,所有人都头皮发麻,想起刚才发生的状况,张继祖额头上的汗水也涔涔之下。
“那勾了生魂,人会怎么样?”李沌好奇的问。
“人有三魂七魄,所谓三魂,指的就是生魂、觉魂和灵魂。生魂,曰:相魂,代表生命的能源和生机;觉魂,曰:识魂,代表一个人的意识;灵魂,曰:主魂,代表着灵性和智慧。生魂被拘,身体不会立即死去,而是成为一句僵尸,形同傀儡,任人摆布。”
“叮叮当当”清脆的铃声突然响起,张继祖说的惊心动魄,吓得众人一身冷汗。
张继祖的话音刚落,几十上百个僵尸样的人群已经冲向了祭坛,一些僵尸腐烂的只剩下骨骸和几缕破衣烂衫,众人手忙脚乱的聚集在一块。
作者:姚昆仑 | 研究员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欢迎朋友圈各种姿势的分享
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
赶尸,这个曾经给湘西的大地染上诡异色彩的活动,已不过是保存在人们记忆里的传说,在舞台上的活人表演和一种难忘的谈资了。
赶尸,听其来让人感觉阴气森森,毛骨悚然。我曾多次被问及在湘西有没有“赶尸”这一现象。我的答复是,从记载和传说来看,历史上是有过,而且不是湘西独有的现象,据说海地那边也有,听起来更邪乎,可以把尸体挖出来当廉价劳动力。不过,赶尸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充满迷信色彩和邪乎,有点常识的人知道,不靠外力作用,尸体能够行走应是子虚乌有的事。
赶尸
-01-
关于“赶尸”起源传说
眷恋故土是人之常情,特别是人到老年此情更甚。对客死他乡的人,入葬到故乡祖坟是生前愿望。在古代湘西,地方贫瘠,交通不便。外出的湘西人,或来湘西的外乡人因战争等原因失去了生命,如果运尸还乡,除了经济耗费巨大之外,就是路途遥远崎岖,困难重重。如何用经济的办法将死亡者运回家乡呢?于是便出现了一种神秘办法,叫“赶尸”。
“赶尸”现象主要发生在湘西的苗族居住区,部分土家族和瑶族居住区也有。历史记载表明,苗族是最早发明兵器、刑法、巫术的民族之一,其中巫术有黑巫术和白巫术之分,“赶尸”则属于苗族的白巫术。“赶尸”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先来解析这个巫字。中国字的魅力之一就是形与意的结合,巫字的形意是:上面一横代表天或者雾,下边一横则代表地,而中间的那一竖就表示“符节”了;竖的两边各有一个人字,意思是要两个人联合起来才能作巫术。
苗族认为自己的祖先是蚩尤(苗语称为阿普,即公公),相传在黄帝时期,蚩尤率兵在黄河边与敌方对阵厮杀,激烈的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打仗结束后,蚩尤看着死去的士兵,对身边的军师说:“这些战死的弟兄们,我们不能不管,可否用点法术让他们回归故里啊?”军师说:“好吧。你我改换一下装扮,你拿‘符节’在前面引路,我在后面督催。”于是军师装扮成蚩尤的模样,站在战死的弟兄们的尸首中间,在一阵默念咒语、祷告神灵后,对着那些尸体大声呼喊:“死难者们,你们的离去令人痛心疾首。但这里不是你们的葬身场所,故乡的亲人盼望你们能够回去,你们的魂魄勿须彷徨,跟我走,急急如律令,起!”出乎意料的是,躺在地上的尸体一下子全都站了起来,跟在蚩尤高擎的“符节”后面规规矩矩向南走。敌人的追兵来了,蚩尤和军师连手作法引来“大雾”,将敌人困在迷魂阵里,这些尸体才得以还乡。由于蚩尤所用的御敌方法是“雾术”,而“雾”笔画太多难写,便用一个“巫”字取而代之。这样这巫字中的两个人字,右边代表蚩尤,左边代表军师,不管传说是否真实,赶尸的最初来由听来也很有意思。
最早的医字是“毉”,下面是个巫字。《山海经·大荒西经·灵山十巫》:“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说明巫术与医术有关。按照古人的分类,“赶尸”属于古时“治病十三科”中的祝由科。祝由二字,最早见于汉代医书《素问》,说的是上古之人治病,不用打针服药,只要移易精神、变换气质,请人施展祝由之术,即可搞定。宋代王安石考证,战国时期的《周礼》一书中的“祝药劀杀”之“祝”,就是祝由。祝由之法,即包括用中草药在内,借符咒禁禳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祝”者咒也,“由”者病的原由也。“祝由”涵义很广,包括禁法、咒法、祝法、符法,以及暗示疗法、心理疗法、催眠疗法、音乐疗法等,并非仅仅祝其病由而愈其病。祝由治病的原理是:人食天地之气以生,内伤于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外伤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所以生病。古人认为除了七情、六淫外,还有尚未被认识的病因,那就是“鬼神致病说”。但鬼神是不存在的,故鬼神致病皆由心生。于是要用禁法,或符法,或配合药物治疗。
符咒
符法主要使用符图。符图由很多以象形文字构成,以“鬼”字居多,以便能“鬼使神差”。符图中呈圈状、点状、线条状、直线、竖线、S线、口字等,这些都是宇宙能量的符号,渗透、储存和连接了古代很多功夫大家、医学家的高能信息,是人与宇宙能量交换的开关。同时与咒法并用。“祝”就是“咒”,咒语威力相当大,诅咒可以干扰一个人的场,使大脑易于失控。祝由医师要用咒语诅咒病魔,将病魔赶出人体。咒语又具有攻击性,驱散性,咒语是练功人练到一定程度时,所发出的特定声音,这些声音,以次声波为多,对人体可以产生共振,共振效果好就可以达到治疗效果。在湘西,也有专家认为祝由是一个人,生长于湘西辰州(即今沅陵)。他的法术即后世所谓“辰州术”。此术神通广大,妙手回春不用说,还能起死回生,“赶尸”也靠这门法术来操控。
在传说中,赶尸人是一个身穿道袍的法师,无论尸体数量有多少,都由他一人赶。法师不在尸后,而在尸前带路,不打灯笼,手中摇着一个摄魂铃,一面走一面敲锣,使夜行人避开,有狗的人家把狗关起来。尸体在一个以上时,即用草绳把他们联系起来,每隔六七尺一个。夜里行走时,尸体都带着高筒毡帽,额上压着几张画着符的黄纸,垂在脸上。路上有“死尸客店”,这种神秘莫测的“死尸客店”,只住死尸和赶尸匠,一般人是不住的。它的大门一年到头都开着。因为两扇大门板后面,是尸体停歇之处。赶尸匠赶着尸体,天亮前就达到“死尸店”,夜晚悄然离去。尸体都在门板后面整齐地倚墙而立。遇上大雨天不好走,就在店里停上几天几夜。
据说赶尸有“三赶,三不赶”。三赶是指:凡被砍头的(须将其身首缝合在一起)、受绞刑的、站笼站死的这三种可以赶。理由是,他们都是被迫死的,死得不服气,既思念家乡又惦念亲人,可用法术将其魂魄勾来,以符咒镇于各自尸体之内,再用法术驱赶他们爬山越岭,甚至上船过水地返回故里。三不赶是指:凡病死的、投河上吊而亡的、雷打火烧肢体不全的不赶。病死的因魂魄已被阎王勾去,其魂魄难以用法术从鬼门关那里召回来;而投河上吊的魂魄是被缠去了,而且有可能正在交接,若把新魂魄招来,旧亡魂无以替代岂不影响旧魂灵的投生?而遭雷击死亡的人,属于罪孽深重者,被烧死者因皮肉不全,此两类尸也不能赶。
从最初只赶死在战场上的尸,发展到后来,赶尸活动也涉及到那些被官府冤枉杀死的人。“辰州符”赶尸的地域范围往北只到朗州(湘西北的常德)不能过洞庭湖,向东只到靖州,向西只到涪州和巫州,向西南可到云南和贵州。这些地方是苗族、土家族等祖先的鬼国辖地,再远就出了界,再有本事的“赶尸匠”法力也失效了。
朱砂
赶尸需要一些辅助的法器和物质,其中最重要的是朱砂。湘西是朱砂的重要产地,因而朱砂古称辰砂,它具有多种药理功能。赶尸之术,全称叫“辰州辰砂神符法术”,后简称为“辰州符”。不仅在湘西,全国很多地方自古以来在丧葬习俗中有沿用朱砂的习惯,死者入棺前,用朱砂置于棺材内或以朱砂撒在坟墓底部。在赶尸过程中,由于时间受天气、路程、路况等情况的影响,因此要对尸体进行防腐等方面的处理。比如,秋后被斩的犯人,除了作法事外,赶尸人要把死囚身首缝合,然后将辰砂置于死者的脑门心、背膛心、胸膛心窝、左右手板心、脚掌心等七处,并在每处以一道神符压住,再用五色布条绑紧,这样封就等于留住了死者的七魄。之后,还要将一些朱砂塞入死者的耳、鼻、口中,再以神符堵紧,这样又留住了三魂。最后,还要在死者颈项上敷满辰砂并贴上神符,用五色布条扎紧;再给死者戴上粽叶斗笠(封面而戴)。诸事办妥,赶尸匠念毕咒语,大喝一声“起!”,死尸便会应声站起……。据说有的赶尸匠在赶尸之前,首先要将尸体进行处理,其中最常用的是“熏蒸法”,起到防腐杀菌以及除水分的作用。
赶尸演出
做赶尸匠的人很少,赶尸匠从不乱收徒弟,对徒第要求挺高,求学者必须具备胆大、体壮和长得丑的三个条件。首先家长同意签字,接着进行面试。求学者须年满16岁,身高1.7米以上,相貌要长得丑一点。测试有三关:一是先让候选者眼望当空的太阳,然后旋转,接着突然停下,请分辨东西南北。若行,就说明候选者夜晚能分清方向。二是要候选者找东西、挑担子,看其体力能否承担。最后,赶尸匠将一片桐树叶放在深山的坟山上,黑夜里让候选人单独取回来,过了此关,说明有胜任赶尸匠的胆量。过了这三关,方可拜师当学徒。当徒弟期间,还的学会让死尸能站立的“站立功”“行走功”“转弯功”“下坡功”“过桥功”“哑狗功”“还魂功”等36种功。如 “哑狗功”是使沿途的狗不叫;“还魂功”是将一种湘西特产的草药撒在尸体上,使尸体还魂,魂还得越多,赶尸时便轻松自如。
赶尸匠被请赶尸时,内行人一般叫“请你去走脚”或“走一回脚”。赶尸匠若答应,便拿出一张特制的黄纸,让来人将死者的名字、出生和去世的时间、性别等写在上面,然后画一张符,贴在这张黄纸上,最后将这张黄纸藏在自己身上。
朱砂
-02-
揭开“赶尸”的谜团
那么赶尸匠是如何把尸体赶回家的呢?关于赶尸的行为只是在解放前有所听闻,据湘西一些老人说,这种事外人难得一見,并不是他们不让人看,而是沒人敢看。据说最后的目击事件是在1963年,再往后就再没有过报道。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政协委员伍贤佑先生声称,他在1963年见过赶尸,尸体并不是伸直手臂蹦跳着前进的,而是垂下手臂,行走时如活人一般。并且,赶尸的法师也并不总是两个人。很多时候,是只有一个人在前面领路,同时负责沿路撒下纸钱。
赶尸演出
通过这种“赶尸”方法能使死人行走起来,那真是怪哉,令人不可思议!那么如何来解释这种神秘的现象呢?
多年来很多专家学者、各界人士都在破译这种神秘现象:大概有这么几种说法:
一种是“背尸”说。源于解放初两位解放军战士的好奇跟踪。俩战士发现,原来所谓的赶尸,其实只是一个障眼法。赶尸者实际上是轮流背着尸体赶路,借着夜色和宽袍大袖的掩护,故弄玄虚。解放前,绝大部分人的营养不足,体重一般不像现代人超标,由两三位赶尸的人轮流背着死者回家,不用7、8人抬棺材那样沉重,不失为一种省力和经济的办法。但不过这的确是辛苦的体力劳动,路途遥远,山路崎岖,且必须胆大,不是一般人所能为。同时,这种方式对于尸体防腐的要求比较高,加上赶尸只在晚上进行,古时晚上灯火稀少,赶尸人神秘的昼伏夜出,沿途的人家一般都知道赶尸人要经过时不敢外出,害怕碰上。两位解放军战士胆大心细,通过跟踪,揭开了“赶尸”的秘密。
二是“尸解说”。赶尸人将尸体分尸,留下头颅和四肢,重量便大大减轻了。然后在残肢上喷特制药水,防止尸体的残肢腐烂。一个人背上残肢,套在既长且大的黑袍里,头戴大草帽,将整个头部覆盖无余,连面部的轮廓也难叫人看得清楚。另一个人扮成“赶尸术士”在前面扔黄纸,摇铃铛,给背尸人指引方向。两人还故意造出恐怖气氛使人不敢与之接近。如果路途遥远两人的角色就不断变换。到目的地前,事先通知死者家属,准备好衣衾棺材,等“死人”一到,立刻将尸体的残肢拼起来,躯干用它物填充,再将寿衣帽寿鞋给死人穿戴齐备,装进棺材。这种入殓过程,全由“赶尸”者承担,不允许旁人观看评说,说是在这些关键时刻,生人一接近尸体,便会有“惊尸”的危险。入殓过程选在三更半夜,待死者装殓完毕后,其家属才去认领。打开棺盖,家属一看是亲人,但已阴阳两隔,看后伤心不已,泣不成声。“赶尸”者这时劝说亲属节哀,说死者经过长途中跋涉,急需安息,过于悲伤会使死者不安。并解释说死者生前积有功德,才能平安返回故土。家属虽然非常悲痛,但看到死者后的心里感到踏实、满足,加上赶尸者的花言巧语,谁还怀疑它是骗局呢?
赶尸
三是物理解释。有一家台湾电子媒体做了一个清明特刊,用图解详细分析了赶尸与“僵尸”之间奥秘。他们分析说,人死后会立即僵硬,称之为“尸僵状态”,过48小时后,肌体就会恢复一些柔软,然后便重新发硬。但这时大的关节,例如髋关节,在外力作用下,还是能有小幅(20度)的活动的,这就是死人行走的物理条件之一。把两个尸体,排好队,伸直前臂与地面平行,然后用长而细的竹竿顺着手臂用绳索固定,这两个尸体就连成一个立体的架子,不会翻倒了(这就是为什么要两个死人的原因)。这时候如果拿一个绳子连在第一具尸体上,然后在另一头用手轻微用力一拉,尸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就象提线木偶一样歪歪斜斜的直腿走起来啦,事实上这样是“拖”着走的。而赶尸人选择的路线,都是少有人走的小路,遇上难走的山道,极有可能是将尸体一个个背着走的。这一解释有点牵强附会,似乎说不通。
很多研究赶尸的专家认为“尸解说”可能性最大,其次是“背尸”。大家还记得,2008年5月汶川地震的时候,震区男子吴加芳将自己在地震中遇难的老婆的背在身上带回老家安葬的报道吧。5月14日,也就是震后第三天,他将妻子的遗体背在背上骑着摩托车回家,恰好被记者拍下,照片感动了世人,被称为“地震中最有情义的丈夫”。如果他在晚上走,就是现实版的“赶尸”。
赶尸客栈
有人也问,赶尸这种行业为什么只有湘西有而在外地没有听说呢?大致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其它地方没有给赶尸人歇脚的旅店。其次,夜行的路人不知道听见锣声就避开,如果涌上来看热闹的话,可能会被吓坏或者会看破其中的机巧。第三,很多乡村是不准外来尸体入村的,而湘西的许多村落大路在村外绕行。最后,沿路的居民不懂赶尸的情况,没办法请他们一听见锣声就把狗关起来,赶尸人和尸体可能会被狗咬伤咬坏。而在古时的湘西就没有这些问题和障碍。
赶尸活动的消失,可能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一是之后,随着科技发展和交通情况的变化,出现了现代公路和汽车,水路也有了汽船,运载尸体可由这些交通工具来完成。同时社会的进步,人们的乡土观念也逐渐淡化,尸体大多采取就地安葬。
二是解放后,除了要大力破除迷信活动之外,还要防范和阻止利用“赶尸”来掩盖敌特活动和走私等不法行为。因此,对这类活动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很大。
三是赶尸这一行当是靠师徒关系传递下来的,随着业务减少到最后凋敝,便无人再学,这一行当必会断绝。
正如清代名医徐大椿在他的《医学源流论》中谈到祝由之法时说:“(祝由)古法今已不传。近所传符咒之术,间有小效,而病之大者,全不见功”。沈从文是不信“赶尸”这个邪的,他在《沅陵的人》一文中,谈到他曾回乡采访一个著名巫师,探问“赶尸”口诀,其人回答说:“不稀奇,不过是念文天祥的《正气歌》”。于是又请他随意表演,其人则推托,说:“功夫不练就不灵,早丢下了”。沈从文对巫师的表现感到纳闷,不由自问:“为了一种流行多年的、充满了好奇心来拜访一个熟透人生的人,问他死了的人用什么方法赶上路,在他饱经世故的眼中,你和疯子的行径有多少不同?”。
符咒
的确,类似“赶尸”的这类神秘活动,由于能看到的人不多,一经渲染,便产生了放大作用和传递效应,是真是假便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茶余饭后有了一个难忘的谈资,一个似乎值得去不断探究的谜。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中国科学探索中心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