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水知识

507焊条(507)

发布时间:2024-04-21 17:28:25作者:稳走感情路来源:互联网

507焊条(507)

本文目录一览:

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如何快速区别

我们常见的焊条是J422和J507,也知道422是酸性焊条,507是碱性焊条,根据焊接完成后熔渣的碱度分类,焊条可以分为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两大类。

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如何更快速的区分?

我们从焊条牌号中可以知道焊条是用直流焊机还是用交流焊机,不知道的可以看【如何确定焊条是用直流正接还是直流反接,看这个就能秒懂。。。】,从焊条牌号中同样可以看出焊条是酸性还有碱性。

焊条J422系列有J421、J422、J423、J424、J425、J426、J427;

焊条J507系列有J501、J502、J503、J504、J505、J506、J507。碳钢系列焊条就是这几种。

看焊条牌号末位,牌号末位数字表示具体的含义:

焊条牌号末位数字

药皮类型

电流类型

0

不规定药皮类型

不规定适用电流类型

1

氧化钛型药皮

AC、DC

2

钛钙型药皮

AC、DC

3

钛铁矿型药皮

AC、DC

4

氧化铁型药皮

AC、DC

5

高纤维素型药皮

AC、DC

6

低氢钾型药皮

AC、DC

7

低氢钠型药皮

ADC

8

石墨型药皮

AC、DC

9

盐基型药皮

DC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牌号第三位数字也表示了药皮类型,药皮中含有多量酸性氧化物(TiO2、SiO2 等)的焊条称为酸性焊条。

其中氧化钛型药皮、钛钙型药皮、钛铁矿型药皮、氧化铁型药皮、高纤维素型药皮的焊条都是酸性焊条,也就是牌号第三位数字是1、2、3、4、5的都是酸性焊条,直流焊接和交流焊机也都可以用。

酸性焊条能交直流两用,焊接工艺性能较好,电弧和、飞溅小、熔渣流动性好、易于脱渣、焊缝外表美观,因药皮中含有较多硅酸盐,氧化铁和氧化钛等,氧化性较强,但焊缝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冲击韧度较差,适用于一般低碳钢和强度较低的低合金结构钢的焊接,是应用最广的焊条。

药皮中含有多量碱性氧化物(CaO、Na2O等)的称为碱性焊条。

焊条主要靠碳酸盐(如大理石中的CACO3等)分解出CO2作为保护气体,而且萤石中的CAF2在高温时与H结合成氟化氢HF,从而降低了焊缝中的含氢量,故碱性焊条又称为低氢焊条。

所以低氢钾型、低氢钠型药皮的焊条即为碱性焊条,也是焊条牌号第三位是5、6的是碱性焊条,由于J506药皮加入了稳弧剂,使焊条容易引弧并在焊接过程中保持电弧稳定燃烧,故506焊条可以用交流直流两用,J507焊条要采用直流反接才好施焊。

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特性的比较:

1、酸性焊条药皮组分氧化性强;而碱性焊条药皮组分氧化性弱。

2、酸性焊条对水、锈产生气孔的敏感性不大,焊条在使用前经75~150℃烘焙1h;而碱性焊条对水、锈产生气孔的敏感性较大,焊条在使用 前经350~400℃烘焙1~2h。

3、酸性焊条电弧稳定,可用交流或直流施焊;而碱性焊条由于药皮中含有氟化物,恶化电弧稳定性,必须用直流施焊,只有当药皮中加稳弧剂后才可交,直流两用。

4、酸性焊条焊接电流大;而碱性焊条焊接电流较小,较同规格的酸性焊条约小10%左右。

5、酸性焊条宜长弧操作;而碱性焊条宜短弧操作,否则易引起气孔。

6、酸性焊条合金元素过渡效果差;而碱性焊条合金元素过渡效果好。

7、酸性焊条焊缝成形较好,熔深较浅;而碱性焊条焊缝成形尚好,容易堆高,熔深稍深。

8、酸性焊条熔渣结构呈玻璃状;而碱性焊条熔渣结构呈结晶状。

9、酸性焊条脱渣较方便;而碱性焊条坡口内第1层脱渣较困难,以后各层脱渣较容易。

10、酸性焊条焊缝常、低温冲击性能一般;而碱性焊条焊缝常、低温冲击性能较高。

11、酸性焊条抗裂性能较差;而碱性焊条抗裂性能好。

12、酸性焊条焊缝中的含氢量高,易产生“白点”,影响塑性;而碱性焊条焊缝中的含氢量低。

13、酸性焊条焊接时烟尘较少;而碱性焊条焊接时烟尘较多。

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区别对照表

类别

酸性焊条

碱性焊条

典型牌号

Exx03

Exx15

类型

钛钙型

低氢型

电源

交直流两用

直流反接

电弧

稳定性好

稳定性差

熔渣

流动性好

流动性好

脱渣

容易

较差

飞溅

较大

外观成型

粗糙

焊道

熔深适中

焊道较高

有毒气体

杂质敏感度

坡口清理要求

气孔

易产生

含氢量

较多

氧化夹杂物

除硫能力

金属力学性能

较差

抗裂性能

较差

焊接时熔渣状态

一层高出铁水约2-3mm的呈黑白两色不断混合翻腾的粘液

一层约1mm厚的呈黑红色人不太翻腾的粘液,并很快凝固

焊接时铁水状态

不断波动

较平静

最佳状态

使熔渣盖住熔池约2/3左右

使熔渣盖住熔池约2/5左右

焊接状态说明

波动说明铁水中气体能充分排出

不平静说明焊条不干或表面脏物太多或电弧太长所致

过渡形式

大滴状过渡或短路过渡

细颗粒过渡

疫情防控分区分级,对你的生活有啥影响?答案来啦

2月25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情况。一起来看——

什么是分区分级?

所谓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就是对湖北省、北京市以外的地方依据疫情严重程度,以县级为单位划分为低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和高风险地区三类。

——低风险地区

实施外防输入的策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取消道路通行限制,帮助企业解决用工、原材料、资金设备等方面的困扰和问题,不得对企业复工复产设置条件,不得以审批、备案等形式为借口,拖延企业复工复产的时间。

——中风险地区

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策略,尽快有序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组织人员有序返岗,指导用工企业严格执行消毒、通风、测温等要求,降低人员密度、减少人员聚集、加强人员防护、消除风险隐患,做到疫情防控与企业复工复产同步推进。

——高风险地区

实行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策略。要继续集中精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有序扩大复工复产的范围。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高风险地区也要保障疫情防控、公共事业运行、群众生活必需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企业的正常运转。

分级分区会调整吗?

国务院要求的对分区分级进行动态调整,是根据各个省、各个县域的疫情情况综合研判,由省级人民政府进行分析评估后,对符合调整条件的县域及时调整分级。疫情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昨天和今天的情况就在变化,应该说随着疫情的变化可以随时进行风险等级的调整并对外公布。同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病例数保持持续稳定下降和疫情扩散的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的时候,各省市应该及时分地区降低应急响应级别或者终止应急响应。

不同风险区域,如何做好医疗物资保障?

1、要继续聚焦湖北省和武汉市及其他高风险区域,全力做好医疗物资保障工作。

2、对北京市和其他重点区域,根据物资紧缺程度分类实施调配,按照确保重点急需的原则,做好紧缺医疗物资的供应保障。

3、对低风险地区原则上由所在的省市区按属地原则做好医疗物资的保障供应。

随着风险等级的动态调整,将对不同地区的医疗物资保障做出相应的调整。

不同风险区域,如何管控个人出行?

每个区域采取不同的管控原则。低风险区,采取的是严防输入。在这时候你要从高风险区到低风险区,你就要接受健康方面的咨询和服务。如果你在中风险区域,你的个人出行就可能受到一定限制,采取精准措施以后你想出访或者随意串门是不行的,必须严格管控。在高风险地区,依法实施区域交通管制,你想出、你想走是不行的。

中高风险地区是否会封闭小区和景区?

关于小区是否封闭管理、旅游景区是否要封闭,这必须根据这个县域内的疫情风险等级来判断。在中风险地区应当以现有病例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疫情分析为线索,根据其生产生活接触的空间和人员范围,合理确定防控管理的场所和人员,实施精细管理。比如这个区域如果是学校发生了疫情,要精准到班级;如果在工厂,那要精准到工作间、工作场所。在村以户为单元,实施针对性的防控策略。高风险地区,除了上述这些措施以外,还要限制人员聚集,采取封闭管理等限制人员进出的管控措施。

低风险地区出门还需不需要戴口罩?

低风险区域不等于没有风险,有些区域刚刚从高风险、中风险等级调整到低风险等级,这些区域的居民平时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一方面减少不必要的人群聚集,去人员密集场所建议佩戴口罩,复工复产时采取分区作业、分散就餐。如果在密闭场所工作时要正确佩戴口罩并尽量缩短工作时间,还有做好自我健康监测,现在正处在冬春交替季节,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以后,低风险区域的民众难免也会头痛感冒,一旦出现咳嗽、发烧这些症状,不仅要佩戴口罩,还要尽快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回应关切

现在口罩的生产能力能不能满足需要?

目前全国口罩日产量超过了5400万只,比春节假期刚刚结束时提高了近3倍,部分缓解了紧张局面。医用N95口罩日产量已经超过了90万只,月底有望达到日产100万只,总量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医护一线的需求。

可以预见,随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和生活秩序逐步恢复,除N95以外的普通口罩需求也会迅速增长,供需矛盾会有所增加。现在马上要达到口罩“要多少有多少”的状况是不现实的。所以要科学按需使用口罩,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一线医护人员所需的重点医疗物资得到保障了吗?

截至2月24日协调运到湖北的医用防护服257.9万件,医疗隔离眼罩/医用隔离面罩77.1万个,负压救护车507辆,呼吸机1.5万台,心电监护仪1.3万台,84消毒液(5%)11.3万箱,医用防护服等每日运抵湖北数量已经连续多日超过湖北方面提出的需求量。一线医护人员所需的重点医疗物资基本得到了保障。

文章来源 | 中国政府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