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曾经,中国的歼6、歼7战机,均是仿制的米高扬设计局产品,这些战机作为中国早期的主力机型,那时候中国空军能够发展起来,米高扬有大的“功劳”。
【设计局创始人米高扬】
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中国战机很大一部分仿制的是苏霍伊产品而并非米高扬。
米高扬从当初的“天胡手牌开局”到如今“打得稀烂”,中间究竟经历了什么?
米高扬的中国市场发展之路米高扬设计的米格17战斗机应该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战机之一,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后,中国就打算自主研发一款喷气式战斗机。
在经过多番考察和选择之后,我们最终决定引进米格17战机的技术和生产线。
在当时来说,米格17算是苏联最先进的一款战机,它的出现,意在替换老型的米格-15战机。
很快,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国就建造出了自己的米格-15战机,并命名为歼5战机。
另外一款歼6战机衍生自米格19战机,后者同样出于米高扬设计局之手。
歼6战机可谓是象征着中国一个时代的辉煌,它是中国迄今为止,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战果最大的一款战机,后来还出口到多个国家。
这款战机出口到巴基斯坦之后,巴铁飞行员甚至还击落过苏联出口到印度的苏7战机,后者出自苏霍伊设计局之手。
这一时期,不管是中国市场还是技术领域,米高扬设计局无疑是超过苏霍伊一头。
除此之外,米高扬还有一款被公认的“好战机”,它就是米格-21,曾受到诸多国家的青睐。
不管是越南战争期间,还是印巴战争,都表现出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美国对于这款战机可谓是恨之入骨,多次想要入手却没有条件。
在此基础上,中国仿制出了歼7战斗机,实战表现同样优秀。
比较遗憾的是,在米格-21之后,米高扬就在走下坡路,一直到米格29战机才出现了又一“高光时刻”,这也成为了米高扬在国际市场“最后的辉煌”,至此之后开始走下坡路,在中国市场更是一蹶不振。
不敌苏霍伊作为第四代双发中型战机代表,米格-29拥有的各方面性能尤其瞩目。
战机的气动布局为经典的双垂尾设计,配备前缘根部扩和转弯边缘襟翼,可提升机动性和亚音速飞行时的升力。
加上较轻的空重,使米格-29拥有极佳的瞬间升力和机动性,这在空战中尤其重要,为飞行员在近距离格斗中提供了巨大的优势。
其动力装置,采用了两台RD-33涡轮风扇发动机,提供强有力的推力,米格-29可执行高强度机动任务。
尽管推进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推力重量比和卓越的垂直攀升能力,但在续航和燃油效率方面,RD-33并非最佳,这是米格-29的一个局限性。
至于武器系统,米格-29在炮塔下装备了一门固定的GSh-30-1 30mm机炮,大大增加了战机的近身格斗能力。
其火控系统,特别是光电追踪系统和操纵杆上的目标锁定开关,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战斗机在格斗中的作用。
这款战机后续也研发出了多个型号,分别有教练机、战斗轰炸机、舰载机等等。
当初在竞争苏联第一款舰载机的时候,米格29K曾是苏33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这款战机也被出口到多个国家,至今都还有超过10个国家装备有米格29战机。
当初中国在向苏联提出军事贸易订单的时候,苏联率先向我们推荐了米格29战机。
苏联将这款战机吹得天花乱坠,并提出只要我们买米格29,看在以前的交情上,愿意给我们折扣。
但最终,我们还是选择了苏27战机,可以说这是米高扬丢失中国市场的第一步,同时也是关键一步,其原因在于苏霍伊的产品做到后期,其表现出现的各方面性能要比米高扬好少不少。
如果说没有苏27产品的诞生,中国至今用的可能还苏霍伊的战斗机产品。
苏27更好首先,苏-27的尺寸和重量大于米格-29,这意味着前者能够携带更多的燃油和武器,能承担更远程的作战任务。
比如,在苏联解体后,苏-27经常在护送远程轰炸机和实施遥远边境巡逻任务中派上用场,而米格-29则因它较短的作战半径而通常被用于局部防空。
在武器方面,苏-27可以携带多种类型的导弹,包括专门用于空中优势任务的中距和远距导弹,例如R-27和R-77。
其较大的机身可以承载更多的电子战装备与武器,从而执行更复杂的作战任务,特别是在对抗高级防空系统和多目标环境中。
苏-27还拥有卓越的机动性,它的翼身融合机身设计和高级推力控制技术在当时属于先进水平,因此它在高速和高动态条件下都保持了良好的操控性。
比如,苏-27转弯半径很小,是近距格斗中的有效手段。
在雷达和感知能力方面,苏-27确立了一级战机的标准,它搭载的N001雷达在当时是高性能的空中搜索及追踪设备。
虽然米格-29的雷达在一对一的格斗中表现良好,但苏-27的雷达系统更适于远距离搜索和跟踪多个目标,有助于制空权的争夺和维持。
此外,苏-27还有更好的生存能力,较大的尺寸和更先进的材料结构,意味着它相比米格29战机能抵御更多的损伤。
在米格29战机之后,米高扬就没有设计出太过亮眼的机型,而苏霍伊苏27的衍生版本,包括苏33、苏30等战机,都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对于中国来说,这些战机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这也使得米高扬设计局在中国市场上,一步步输给了苏霍伊。
如今中国的歼16战机、歼-11战机甚至是歼35战机,背后或多或少都有苏霍伊的相关技术,我们再难看到米高扬能够活跃在中国市场。
参考资料:
【1】叶菲姆·戈登 著,李向阳 译.米格-29.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11
【2】环球网:《叱咤天际80余年!“江湖”再无米格战斗机》
“米聊”光速复活!2月26日,小米即时通讯App米聊在其官网发布公告,宣布重新出发。页面显示,新“米聊”是一个面向专业人士的语音聊天App,“目前新米聊处于小范围的邀请内测阶段,没收到邀请的用户可以先注册一个新的专属账号,米聊官方将为你保留该账号直到你收到邀请”。
2月19日,米聊正式关停,当时仍有不少粉丝喊话雷军,希望米聊复活。似乎是顺应粉丝要求,仅一周时间米聊就光速复活了。
新京报贝壳财经向官方问询新米聊事宜,小米方面没有正面回应,只说还在内测。此外,小米内部一位资深社区运营负责人也表示新米聊是“保密项目”,没能透露更多。但从米聊在官网的介绍看,被广泛认为是在对标Clubhouse。但能不能成为中国版的Clubhouse,还是这次“复活”仅是雷军对社交梦的心有不甘?
顺风口而起 用户量曾一度领先微信增至400万
2010年12月10日,米聊正式上线。在米聊上线40天后,也就是2011年1月21日,腾讯才发布了微信。从此两家公司开始了在这个领域的竞逐。其间,米聊还曾一度领先微信。在借鉴另一款香港应用新上线语音对讲等功能不久,它的用户量增长至400万,而微信彼时的用户还不及100万。
但此后,微信不断发力更新版本,添加各种功能,包括漂流瓶、摇一摇、查找附近的人等。之后更是重磅导入QQ关系链,在用户量资源上对米聊形成碾轧优势,得以彻底扭转战局,2012年3月,微信用户数突破了1亿大关。同年5月,雷军承认米聊“输给了微信”。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米聊归于沉寂,中间少有水花。
直到最近宣布关停,才让这款产品重新回到很多网友的视线。十年老将黯然离场,令人唏嘘。但短短几天,米聊又宣布重启,是否“壮士归来”尚不可知,但可以看出小米依然没有放弃对社交领域的幻想。一款应用内的关系链一旦构建起来,就有可能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市场中成为一方颇为稳固的存在,长期经营粉丝网络关系的小米必定深谙这一法理。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近日发表观点认为米聊退出市场在意料之中。他表示,社交软件或工具是个非常“烧钱”的产品,光靠它本身去盈利没有“时间表”,所以永远是一个资源性的产品或者入口级的产品。而对小米这样的上市公司而言,股东和股民更大的诉求是财务报表。对于小米来说,“烧不起”这样的产品,所以关闭是必然的。
此外,强大的竞争对手微信今天已经成为社交通讯领域当之无愧的霸主,地位颇稳。在今年的微信公开课上,微信公布了最新数据:微信的日活跃用户达到10.9亿;有7.8亿人每天翻看着朋友圈,其中的1.2亿人还会在朋友圈里发点什么;3.6亿人每天浏览公众号来获取对外界的认知。而回顾米聊的十年发展起伏历程,也不免让人唏嘘。米聊的诞生实际上早于微信,并且一度势头超过微信。
早在2010年,一款跨平台的免费即时通讯应用Kik Messager诞生于美国市场,上线15天就吸引了100万使用者,不啻于引发了一场新的移动互联网革命。在众多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中,小米最先发现了这一新的市场机会,于是快速推出了类似Kik的国内第一款免费的跨平台即时通讯应用——米聊。雷军曾在一次访谈节目中公开谈到,米聊是继移动互联网风口,小米发现的第二个有千亿美元市场的机会。也因此,米聊、小米手机和MIUI系统是小米当时业务版图的“三驾马车”。
当然这个念头的重启也和另一个现象脱不了关系,那就是Clubhouse在全球的风靡以及由此带来的音频社交市场的重新火热。
要做中国版Clubhouse?分析:声音社交蕴藏着非常大的机会
大洋彼岸的Clubhouse在春节前一夜爆红。这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马斯克这位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家的“背书”。今年2月1日,特斯拉CEO马斯克首次在热门语音社交网络平台Clubhouse上创建聊天室,畅谈了关于火星计划、脑机接术进展、比特币、特斯拉汽车等热门话题。追逐钢铁侠“闲扯”的热情逐渐蔓延到各大网络平台,这款应用也在全球范围内爆红。
Clubhouse规定只有获得邀请码的人才能加入。凭借创始人和投资人的社交链,早期专注邀请知名艺人、政商名流、行业精英。从2020年5月截至今年2月份短短七八个月的时间,其用户数翻了1000倍,已拥有超过500万用户,估值约为10亿美元。截至2月16日,该应用的全球下载量为810万次,
这一蝴蝶翅膀在全球掀起风暴,国内外企业纷纷再次聚焦音频社交市场。
映客在春节前几天之内就赶出了“对话吧”,虽然很快“因为技术原因”被下线,但并没有要放弃的势头,36氪旗下鲸准在打磨面向创投圈的Capital Coffee,网易云音乐在最新版本中增加了全新对谈互动新模式 “侃侃”,阿里巴巴旗下类似产品Meet club在春节之前也已开始内测,此外,甚至比Clubhouse早8个月发布的递爪也重新引起行业人士的关注,而孙宇晨也宣布要投资TWO……
互联网行业好像很久没这么热闹了。新京报贝壳财经向官方问询新米聊事宜,小米方面没有正面回应,只说还在内测。此外,小米内部一位资深社区运营负责人也表示新米聊是“保密项目”,没能透露更多。但从米聊在官网的介绍“新米聊是一个面向专业人士的语音聊天App”,可以看出,这也的确是在对标Clubhouse。
艾媒张毅曾表示,大方向来看,Clubhouse目前整体“长”得还不够大,中国在社交、尤其是声音社交方面仍然有巨大的机会和空间。未来,不管是向微信、QQ等传统社交软件为母版进行模式转变,或者是在此基础上增加功能,还是向新型的音频软件(如荔枝、喜马拉雅等)、视频直播平台去转,声音社交的发展都不会终止。换言之,声音社交不管是以独立的承载形式,还是以附加的承载形式,它都会蕴藏着非常大的机会。
而在国外市场,Twitter Spaces社交语音聊天功能抢先登陆安卓平台,Facebook也被传出要推出类似产品……
沉寂多年,新米聊还能顺利复活吗?
“米聊时机把握的比较好,热度有了,接下来主要看能不能抓住运营的机会。”某社交平台的技术负责人周歌(化名)看好米聊重启的机会,他表示Clhubhouse这类产品没什么技术门槛,关键在于运营。因此他期待新米聊的正式开放。
除了知名大企业之外,许多创业公司也纷纷加入到打造中国版Clubhouse的行列,据悉,目前国内有超过100个团队都在布局,而原先主打音频的公司也在做产品改良或升级。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小公司是为了蹭热点、赚流量,或者借势捞快钱。
但也有更多人并不看好Clubhouse们的未来。“Clubhouse的路子在中国玩不起来,其本质就是语音房聊天,国内这样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都是YY十年前玩剩下的了,火的原因主要还是营销手段,马斯克常驻聊天。如果雷军常驻米聊陪聊,我觉得也能火一阵。\"业内一位负责社交App投放工作的于先生对贝壳财经如是说。
一位在大厂负责社交/社区领域用户增长的产品经理唐天哲也认为,Clubhouse会是一个现象级的产品,而不会变成一个长久的社交产品。他表示,Clubhouse在上线初期有两个产品调性,“高端人群(名人/某个领域的佼佼者)”,“邀请制”,这两个产品调性吸引了无数用户竞相加入。“但本质上这是个成功的营销,不代表产品具有杰出的创新能力。它并没有‘颠覆’ 社交,语音社交产品在市场上有太多太多。”此外,疫情导致的真实社交受限以及社交领域长期没有出现“异质社交产品”的沉寂也促成了这一火爆现象。
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对于国内的模仿风潮也不看好。“国内出现了N多款类似的产品和服务,目前看来都没有创新,而都是有很强的模仿痕迹,这样做起来的可能性很小,因为这种语音聊天类的社交产品,在20年前的中国互联网行业就已经有了。”
但他同时也表示,对于小米来说,这是一笔没有什么风险的操作。“本身就是拿一款已经放弃关停的产品来做一些试验,如果成功了当然很好,即使失败了也无所谓。”
唐天哲认为,米聊的回归是小米不放弃社交领域的尝试。它在尝试“面向专业人士”,这与Clubhouse可能在定位上有本质差别,如果米聊的目标就是狭义的市场,用户基数较小,但产品需要力求高效。“如果是这样,我觉得可以尝试。至于复制Clubhouse,我想是没有意义的。”
他表示,高效的高端市场(专业人士)社交确实是个还没有被侵占的社交领域,有一定的机会。但难点在于,如何定义专业人士?如何界定被邀请的标准?以及如何实现语音高效?新的米聊更像是定位成“工具产品”,而非主流社交产品。
丁道师认为众多“Clubhouse们”的涌现,基本上也不会对目前的社交市场格局有大的影响。“因为第一是很难成功,第二,即便成功,它一定是一个小众的、行业性的特定场景,不会成为大众的社交服务产品。”他强调,国外也是这么长时间,只有这一款同类型产品火爆,也没有形成大的趋势和风口。
但他同时也肯定了这种探索精神。“不管结果怎样,企业这种不断探索、不断折腾的精神还是值得鼓励的。”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孙文轩 编辑 陈莉 校对 李铭
哈喽你们好,有段时间没更新了。一直想做关于乐理的教学,但是考虑乐理这个东西比较抽象,可能比较难学懂,所以一直没有实施。
这篇文章呢,我会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教会大家一些简单的概念,希望大家能耐心看完,并做下笔记。下面是正文
首先有几个概念要讲一下
音名和唱名
图片上面的就是表示的C自然大调音阶的关系图
1234567是简谱,表示的就是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re mi fa sol la si,这个就叫做唱名,就是说 1 要唱作 do,2 唱作re......
下面的C D E F G A B表示的就是音名。(这里写的是C调的音名,其他调的是不同的)
这个东西应该怎么理解,其实很简单。比如说C调的1,我们要知道唱作do,音名是C,后面的同理,记住就OK了。
半音和全音
注意这个全音和半音不是指的某个音,而是指的两个音之间的关系。
如上图所示,自然大调音阶里面只有3和4、7和1是半音关系,其他的都是全音关系。所以我们要记住的就是它的规律 全全半全全全半 ,这个也要熟记。
那实际在吉他上面,相邻两个品的音就是半音关系(比如一品和二品),相隔一品的两个音就是全音关系(比如一品和三品){ps:空弦到一品是半音}
音程
音程就是指的音与音之间的距离,单位是度
音程就是我们来衡量两个音之间距离的一个概念。比如一个高音一个低音,它们两个音之间究竟隔了多远,是几度关系。就像我们来衡量两个地点的距离,会说多少多少米。
音程如何计算
音程的计算就是看经过了几个音。比如1和2,是经过了1 2两个音,所以它们是二度关系。
二度又分为大二度、小二度,两个音是全音关系的就是大二度(1和2),是半音关系的就是小二度(3和4)。
音程后面再详细讲解,这里先简单了解一下
音阶
先来看一下百度上关于音阶的解释
看上去挺复杂,其实理解起来很简单。音阶就是一串有规律的音符,仅此而已。不同的规律构成不同的音阶。第一个音是主音,如果这个音阶是自然大调,并且主音是C,那么它就叫作C自然大调音阶。
比如说自然大调音阶,它的规律是全全半全全全半,也就是说我们按照全全半全全全半这个规律排出来8个音,它们组成的就是一个自然大调音阶。自然小调音阶的规律是全半全全半全全(1 2 b3 4 5 b6 b7),按这个规律来排就是自然小调的音阶了。
希望大家看完之后能明白音程、音阶、半音、全音、音名、唱名、度这些概念 ,有些需要记的要记一下哦
乐理系列还会继续做下去,有什么想学的或者不懂的可以在下面留言哈
【缘起】
使用峰米Cinema 4K激光投影大概有一年了,前一段时间被群里朋友种草,入手了JBL 9.1 soundbar(在香港的价格不到8000港币,大概6500人民币的样子)。从此新片子只要是有4K和Dolby Atmos(杜比全景声)标记的,基本上会下载全景声的版本,为此还充了迅雷和百度网盘的会员。
JBL9.1回音壁(jbl )整体设计非常紧凑,但输出功率达到了惊人的820W,两个后置音箱采用磁吸式,平时可以吸在中置上充电,看片的时候拿下来摆在沙发后侧左右两边就行。 低音炮体积巨大,声音洪亮。观影体验提升非常明显。
【硬件布局】
下载的电影文件存储在NAS(Synology 218j)上 ,NAS/峰米/JBL通过网线连接,投影和JBL之间通过HDMI ARC连接。但是看了几部片子总感觉杜比全景音的效果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于是开始琢磨到底是哪里的问题。 按照网上的攻略,数据流应该是播放器 -> jbl -> TV,而目前我这个接线方式感觉是TV -> JBL,但是JBL却需要使用HDMI out接口才能出声。 anyway,实测只有这样一种接法能出声音,而且也有网友支持说这是对的,姑且就认为是正确的吧。
【于KODI】
大神们都推荐KODI,有很多的插件可以调用,比如字幕、影片简介、IPTV等,功能非常丰富。但这软件的UI界面实在是太不友好了,甚至可以说是非常难用,整个就是一个IT直男的作品。比如播放一个视频文件后,想要退出,都要点好几下。再想恢复播放,又要点好几下,特别别扭。
网上的教程说,想要“点亮Dolby”,也就是通过Dolby Atmos方式将音频流输出到音响,需要在KODI中选择“允许直通输出”,然后就可以看到Dolby的选项了。然而经实测峰米C1只能激活“杜比数字(AC3)兼容功放”,不明觉厉也不知道这个功能是做什么用的,实测并没有任何效果。我曾怀疑是从当贝下载的18.7的版本比较低导致的,于是去搜索了很久,从各个网站包括KODI的官网下载了将近十几个不同的版本进行测试。由于峰米的C1使用的是MIUI,大部分下载的版本安装后无法运行。直到从百度贴吧KODI版找到了superxyj大神重新编译的19.3版本,可以完美运行起来。 但是,这个允许直通输出的功能下仍然只有一个选项,仍然无法点亮Dolby。
到底是软件的问题还是硬件的问题呢?或者接线的问题?一度感觉非常迷茫,甚至有点绝望。也许是C1不支持杜比全景声?仔细考虑之下,想到会不会是播放器的问题呢?于是回过头来再重新测试了一遍视频播放器,忽然间柳暗花明。
真是舍近求远啊,原来系统自带的“高清播放器”原来就是最好用的!电影进入播放全屏状态的一瞬间,JBL音箱的LED显示屏滚动显示出“Dolby Atoms DD+”的字样,同时屏幕右上角会显示 1080P Dolby,这就是所谓的“点亮Dolby”吧!。此外,JBL9.1还支持DTS、Dolby surrounding等音频流。用自带的“高清播放器”都能完美点亮。
在杜比全景声激活的状态下,9个声道分离度保持的非常好,人声清晰地从中置音箱出来,背景音在身后过渡平滑自然。比Kodi播放时那种混沌的立体声好的不是一点半点啊!高清播放器的功能也是非常全的,可以切换电影文件内置的字幕,可以调字幕字体大小位置,可以调节屏幕参数等等。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尽管功能菜单中有“自动下载字幕”的选项,但并不能自动从网上下载字幕文件。需要手工下载然后放在视频文件同一个路径下。 另外发现播放120帧的视频文件时会报错提示“该视频帧率超过支持范围”,然而用Kodi是可以播的。
此外,还测试了MXplayer。 MXplayer也支持杜比全景音!!但这个播放器比较简单,基本没什么功能菜单可以配置,甚至在软件功能菜单中都找不到网络硬盘的入口。解决方案:从‘小白播放器’或者是ES文件管理器中找到视频文件,然后选择MXplayer去播放。
小白文件管理器带了“小白播放器”,不支持Dolby Atmos。
当贝桌面带了“当贝播放器”,界面很漂亮,交互非常友好,功能也比较完善。 然而,也不支持Dolby Atmos。
关于峰米+回音壁的杜比全景声实战就简单告一段落,各位值友如果感兴趣欢迎一起讨论交流。 文末我特备想问下峰米的客服,系统内置的“高清播放器”是谁开发的?MIUI团队还是第三方?未来有可能继续升级扩展吗? 系统自带的软件能做的这么好,令人感动。
------------------------
本文转自值得买社区 用户文章,侵删
CIA和其他美国情报机构将很快拥有一个类似于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该计划将根据公开数据进行培训,并提供答案的来源,以便代理商可以确认其有效性。其目的是让美国间谍更容易地筛选不断增长的信息宝库,尽管构成“公共数据”的确切性质可能会引发一些棘手的隐私问题。“我们已经从报纸和广播,到报纸和电视,到报纸和有线电视,到基本的互联网,到大数据,而且一直在继续,”中央情报局开源企业主任兰迪尼克松说。“我们必须在针田里找到针。尼克松的部门计划“很快”将人工智能工具分发给美国情报机构。
尼克松说,该工具将允许代理商查找信息,提出后续问题并总结令人生畏的大量数据。“然后你可以把它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开始聊天和询问机器的问题,给你答案,也是来源,”他说。“我们的收藏可以继续增长和增长,除了东西的成本之外没有任何限制。
中央情报局尚未具体说明它使用哪种人工智能工具(如果有的话)作为其聊天机器人的基础。一旦该工具可用,整个18个机构的美国情报界都可以使用它。但是,立法者和公众将无法使用它。
尼克松表示,该工具将遵循美国的隐私法。然而,他没有说明政府将如何保护它不被泄露到互联网上或使用粗略获得但在技术上“公开”的信息。联邦机构(包括特勤局)和警察部队被发现绕过搜查令并利用商业市场购买大量数据。其中包括手机的位置,政府在技术上可以将其描述为开源。
尼克松说:“在过去的80多年里,我们收集的数量和收集的东西的规模呈天文数字增长,以至于这可能令人生畏,有时对我们的消费者来说无法使用。他设想这个工具允许一个场景,“机器向你推送正确的信息,机器可以自动总结,将事情组合在一起。
美国政府推进该工具的决定可能会受到中国的影响,中国表示希望超越竞争对手,到2030年成为世界上事实上的人工智能领导者。美国已采取措施对抗中国的影响力,同时审查人工智能的国内和经济风险。去年,拜登政府推出了《人工智能权利法案蓝图》,定义了白宫的生成人工智能价值观。它还推动了人工智能风险管理框架,并投资了140亿美元用于创建新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研究机构。拜登总统会见了人工智能公司的领导人,他们同意(不具约束力的)声明,即他们将以合乎道德的方式开发产品。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