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起名取名

惊蛰是哪天几月几号(惊蛰是哪天)

发布时间:2024-04-19 10:11:21作者:气宇轩昂来源:互联网

惊蛰是哪天几月几号(惊蛰是哪天)

本文目录一览:

关于惊蛰的24句话!

(新华网宁夏频道供图)

1. 今日,惊蛰!

2. 2023年3月6日4时36分,我们迎来了惊蛰节气。

3. 惊蛰,古称“启蛰”,标志仲春开始。

4. “一声惊雷万蛰醒”,这是二十四节气中“气势最足”的一个。

5.《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这样解释:“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6.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惊蛰就是春雷滚滚。

7. 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北方地区在4月才能偶闻雷鸣,但在很多南方地区,侧耳细听,春雷在天边响起。

8. 其实,地下冬眠的昆虫根本听不到雷声,真正让它们结束冬眠、爬出地面的原因是气温回升。

9.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惊蛰就是灼灼其华。

10. “惊蛰”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意思是说,桃花盛开,黄鹂始鸣,鸠鸣声声。

11. 除了桃花,杏花、油菜花等等也纷纷进入花期,满目芳菲尽醉人。

12. “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惊蛰就是忙忙碌碌。

13. 自古以来我国农民就认定“惊蛰”是春耕的开始,从此全国的春耕生产由南向北渐次展开。

14. 春日里的勤奋,换来秋日的美好收成,忙有所值,想想就觉得心安。

15. 惊蛰时节正值九九时令。

16.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咦,我为什么能发语音)

17. 今日宜吃梨,梨谐音“离”,吃梨意为与害虫别离。

18. 象征性的“炒虫”“吃虫”在全国各地都有:在这一天,陕西、山东一带有炒黄豆吃的习俗,广西人炒玉米粒,福建人煮带皮的芋子。

19.惊雷春笋鲜,此时节笋的肉质极为鲜美、细嫩、爽滑,“酱肉蒸笋”“油焖春笋”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20. 惊蛰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但是气温波动大,乍暖还寒,“春捂”也不能马虎。

21. 随着天气变暖,人体肝阳之气渐升,宜养肝益脾,大家要向小编一样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努力工作、认真生活!

22. “春雷响,万物长”,世间万物都抖擞精神迎来了崭新的气象,我们也正当如此。

23. 请你迎着春光,携热情与希望,坚定前行。

24. 宝藏青年祝你朝气蓬勃,厚积薄发!

来源:新华网·宝藏青年工作室

策划:刘洪

监制:牟彦秋梁甜甜

监审:黄林昊

统筹:董静雪

编辑:杨丹宇 宋佳琦马欣译

校对:韩冲杨美

实习:王若茗

来源: 新华网

惊蛰

【字说节气】

作者:董婧宸(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副教授)

二十四节气中,惊蛰紧跟着立春和雨水,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随着土地解冻,雨水滋润,春雷始震,动物从漫长的冬眠之中苏醒过来,惊蛰便是因为这些物候变化而得名。

惊蛰 草虫/绘

追溯早期的汉字,“惊”和“蛰”都是形声字,在它们各自的义符和声符里,寓含着古人的生活经验。

惊,古代写作“驚”,《说文解字》:“惊,马骇也。从马,敬声。”在汉字中,“惊(驚)、骇”二字皆以“马”为义符,本义是指马受到惊骇而狂奔,引申指惊惧,也可指使人受到惊吓。早期汉字中,“惊”之所以取“马”为义符,反映出造字时对心理动词的独特取象:象形、指事、会意这些形象可感的造字方法,很难为丰富而又细微的心理情绪造字。如孟子所言,“心之官则思”,先民认为,“心”是思考的器官,故汉字中绝大部分和心理有关的字,是取“心”为义符的形声字。同时,汉字中也有一小部分和心理有关的字,是取和动物有关的义符的形声字。比如“惊、骇”以马为义符,就体现出了古人对马匹状态的观察;“猜、狂、狷”以犬为义符,记录了猜疑、骄狂、狷介等心理,又反映出古人对狗之天性的理解。“惊”的声符是“敬”,敬、警、惊等词同源,词源意义是一瞬之间的震动——敬,是心头肃然的震动;警,是言语警戒的触动;惊,既是内在心理的震动,又表现为言谈举止的惊动。

蛰,《说文解字》:“蛰,藏也。”“蛰”的本义,指动物冬眠,而它的特点,也蕴含在汉字部首和汉语词源中:“蛰”的义符是“虫”,在古代,“虫”是宽泛的总名,可以包括鸟兽虫鱼等不同门类的动物,而“蛰”字从“虫”,正与古人观察到许多动物有冬眠习惯有关。“蛰”的声符是“执”,垫和蛰等词同源,词源意义是沉潜在下——垫,是地势低洼,处于下陷之处;蛰,是寒冬凛冽,动物潜藏在洞穴和土地深处冬眠,为来年的活动积蓄力量。

顾名思义,惊蛰就是惊醒了冬眠蛰居的动物。惊蛰,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名字:它既展现出“惊”之迅速、突然,又勾连起“蛰”之潜藏、蛰伏。是谁,迅疾而突然地唤醒了蛰伏在大地中的动物们呢?是阵阵春雷。先民很早就在农业生产中注意到了春雷和惊蛰之间的联系,如《淮南子·天文训》中有“雷惊蛰”的记载,《月令》中也有“雷乃发声,始震雷,蛰虫咸动,启户而出也”的描写,道出了春雷和惊醒蛰虫的物候关联。

惊蛰是春光美好的时节。在尘封千年的敦煌石窟里,有一组托名元稹的《咏廿四气诗》,其中《惊蛰二月节》中说:“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在春意盎然的季节,大自然正徐徐展开它的美丽画卷。

惊蛰也是忙碌开始的时节。唐代诗人韦应物在《观田家》中写道:“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草长莺飞,田家开始了新一年的耕种。

惊蛰更是充满生机的时节。春雷声声,唤醒了冬眠的动物,也唤醒了我们心中潜藏的干劲。让我们昂扬振奋,砥砺前行吧!

《光明日报》(2024年03月08日 1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