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烧香的含义有四个方面:
1、表示虔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
2、表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
3、表示燃烧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门弟子无私奉献。
4、表示点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喧、痴”意,佛并不嗜好世间大香贵香,但却喜欢佛弟子的戒、定、真、香。
上香以三支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这是最圆满且文明的烧香供养。上香不在多少,贵在心诚,所谓“烧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诚心”
一般在大雄宝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
把香点燃后应插在香炉中间,第一支香插在中间,心中默念: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边,心中默念:供养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边,心中默念:供养僧,净而不染。
二、善良香:常常诵经文,感受佛之善。不受三途苦,常行十善道。
忍耐香:忍辱波罗蜜,坚忍求正觉。时刻要警惕,莫逆众生心。
增功香:修道勤精进,一心专念佛,净业修三福,积功才累德。
刀兵香:娑婆本来苦,贪嗔痴横行。三日刀兵起,一心念观音。
增福香:斋戒得清净,六度菩萨行,修持如佛教,福慧即临门。
出行香:见人人总好,看事事皆圆。恒顺众生者,菩萨护行人。
抽丁香:一念恶因起,地狱已标名。药师佛前忏,还令得清净。
冰雹香:众生众业感,非时风雨雹。天灾时发难,念佛得消除。
催路香:有事急切催,起程心不怖。观音有灵感,念念平安路。
止行香:有恶行快止,有善行快行。三途恶道果,全由你心成。
出尘香:身在尘中坐,心恒住清凉。尘劳本来苦,念佛开心光。
天地香:礼念天中天,赞扬地藏愿。是否发大心,警惕魔捣乱。
长生香:寿相是非相,布施无住相。学佛出三界,是为长生相。
归家香:有人回家乡,离去时迷忘。回家知家好,飘泊梦一场。
消灾香:无始劫罪恶,念佛得消除。深信因果者,修持转罪业。
平安香:诸佛常护念,平安又吉祥。众善当奉行,精进坐道场。
增财香:十日进财兆,布施得福报。佛门如法求,求财财就到。
催丹香:信愿常念佛。感应佛菩萨。圆成菩提果,道人练成丹。
成材香:学佛成材喜,亲朋沾法益。劝人都念佛,共往极乐去。
公正香:待人公,做事正。分外莫做,本分行事。
凶信香:福祸唯人招,前因有后果。一声阿弥陀,灭罪十亿劫。
明心香:心性从不灭,唯在净与污。因果轮回法,心明不拔无。
疾病香:有疾临身上,宿业内外感。念佛超度之。敦伦尽本分
施舍香:不住相布施,布施一切人。舍一得万报,上报四重恩。
催供香:礼拜要真诚,供养如礼供。行普贤十愿,是则为真供。
救苦香:施人食与药,放生修福德。燃灯并造幡,当学药师佛。
增寿香:信行普贤行,渴仰求菩提。善得胜寿命,果报无人及。
亲友香:亲朋好友来,喜笑又颜开。不随俗务转,尽分不挂怀。
超生香:超脱生命事,唯有学佛道。此刻不精进,惹得愚人笑。
敬师香:师父教导我,永脱生死门。做人不忘本,常念报师恩。
二十四香谱图七十二香谱图烧香的讲究如何敬佛,许多细节上都有讲究的。
首先说选门进,寺庙建筑都有许多道门,从哪一道门进入都有讲究的。据说只有开了光的寺庙才有资格修十三道门。正中间的三道门,才是供人出入的。普通游客,进门只能走右边的那道门,中间那道门叫空门,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
进门时,女客先迈右脚,男客先迈左脚,都要注意,一定不能踩在门槛上,而且这步子,需迈得越大越好。
烧香的话,三炷为自己祈福,六炷为两辈人祈福,九炷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个极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圆满的高香。
是烧香再叩头。烧香的话,应该是左手拿香,右手拿烛,因为常人用右手杀鸡剖鱼,如果是左撇子的话,则反之。
烧香时,先点燃香,要越旺越好,人们就常说香火旺盛嘛。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香,高举过头顶作揖。
作揖后,把香插在香灰里,就可进门叩头了。叩头的话,要认准佛祖菩萨或罗汉。比如,你不能向地藏菩萨一阵猛叩头。
跪拜的姿势是这样的,双膝跪在上,双手合什,注意,这个双掌合什要注意手心处呈空心状,高举过头顶,向下至嘴边停顿,可许愿,再向下至心口,默念,再摊开双掌,掌心向上,上身拜倒。
祈福还有一个仪式叫\"开光\",当然是由得道高僧来主持最好。平时开光的东西置于家中,须得初一十五净手焚香,否则为不敬。但如果是很特殊的开普光,则不同,开光的物件可随身携带。供开光的物件只能是象牙、金或玉制品。
把开光的物品和写上被祈福人的姓名和生庚八字(记不住生庚八字亦可不写)的纸用红纸或红锦囊包好,递上随喜一份(最好是以三六九数字相关),请大师帮忙开光。言语需恭敬,否则冒犯了大师,不给你开光。
开光的过程是把所有的开光物件放于一托盘,置于佛前,大师念经数篇,即算是佛光普照。你的物件因些而赋于灵气与法力,可以带在身边保佑你了。
开篇声明:本文为本人原创图文,欢迎关注@九州历史杂谈 带给你别的平台所没有的历史哲思。
明窗延静昼,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
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
炉烟袅孤碧,云缕霏数千;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
世事有过现,熏性无变迁;应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
北宋时期诗人陈与义在《焚香》一诗中将人之心境与炉中之香、水中之月巧妙的联系起来,为我们呈现了一副焚香静坐、参禅悟道的唯美画卷。实际上,古代文人雅士们无论是在静坐思考、开卷读书、吟诗作画,还是品茗赏月、操琴乐对之时,无不乐于焚香,借此营造清净雅致的气氛,摒除胸中杂念,达到通气聚神、宁静超脱的境界。
九州配图:焚香净心、陶冶情操
尤其到了宋代,“焚香”更是蔚然成风,成为文人雅客们眼中与“烹茶、插花、挂画”并称的“四般闲事”。
焚香之缘起与早期发展说起焚香,其发展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古人最早对于香的讲究源于三个方面的诉求。
一是烟熏驱虫和疾病中国古代焚香习俗的起源其实非常久远,远古时期的人们,为了驱逐蚊虫或生活环境的浊气以减少病害的困扰,常常会选取一些带有特殊气味和芳香气味的植物根、茎、叶,置于火中焚烧,借此产生的熏烟来到达前面所说的驱虫弊病、改善生活环境之功效。
九州配图:远古时期烧火烟熏示意图
而这,便是最初的焚香了。
二是祭拜天地神明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关于“烟祀”的明确记载,《尔雅·释天》(也有一说此书成于西汉)中记载云:“祭天曰燔柴”。对于这句话的涵义,宋人邢昺在注疏时是这样解释:“祭天之礼,积柴以实牲体、玉帛而燔之,使烟气之臭上达於天,因名祭天曰燔柴也。”
“进熟献,太祝送,旋,皆就燎位,宰祝举火燔柴,火然,天子再拜,兴,有司告事毕也。”——《后汉书·礼仪志上》
《后汉书·礼仪志上》中更是将古人祭天的庄严仪式描述的极为清楚。在古人的概念里,天地神明均住在九霄云外,地面上的人类要想将自己的祈愿传达给神明们,那就需要一个媒介,而通过焚烧祭品而成的袅袅烟气便成了人们的最佳寄托之物。实际上,同样的方式也出现在世界各大洲的部落祭祀活动之中,说明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焚烟祭天成了人类共同的诉求。
九州配图:远古祭天
九州配图:古代帝王祭天场景示意
原本祭天之事只是帝王的一种国家礼仪,但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兴起,民间的祭拜活动也日益盛行,原本的“烟祀”渐渐在民间衍化成“烧香拜佛”的宗教行为。而这样的风气也渐渐影响了道教的发展,到最后,无论是佛是道,均开始有焚香祈愿的定俗,如道经中所提及的“宝香焚在金炉内,香烟旋绕达上苍”。于是以香烟祭神(烧出的烟带有香味),也就渐渐成了我们后人所熟知的“烧香”了。
三是民间对“香”的喜爱在各类古装影视剧中,想必大家对于剧中男女佩戴香囊或是女子将其贴身香囊赠送心仪男子作为定情之物等场景有所印象。而秀丽精美的香囊最早应该源于古人佩戴香草的习惯,在《离骚》、《楚辞》中涉及“香草”的诗句很多,类别包括江离、白芷、秋兰、申椒、菌桂、蕙茞、荃草、留夷、揭车、杜衡、芳芷、木兰以及薜荔、芰荷和芙蓉等十数种,多借以隐喻君子之高洁品质。而在《离骚》中曾描述了人们以香草为佩的行为,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虽然这些诗句并非正史记载,只是屈原的抒怀之作,但也从侧面说明了两点,一方面战国时期的楚人确有佩带香草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们对于“香”有一种原始的渴望和喜爱,并赋以“香草”品质高洁的气韵。
九州配图:秋兰
九州配图:蕙茞
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手工艺的进步以及从西域香料的传入,古人们开始采用制作精美、内装干香草或香料的香囊代替直接佩戴香草的习惯,更好的保证了持续散发、余香萦绕又方便美观的效果。
在以上三个方面的历史渊源的相互影响和融合之下,除了祭天礼佛和随身带香之外,古人开始了对香的进一步探索与尝试。到了汉代,“焚香”逐渐开始流行开来,并呈现出向平民化发展的趋势。
兴于西汉,鼎盛于宋随着朝代的更迭,古人在焚香上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因循人们对焚香的需要度和重视度的不断提升,而逐渐得以普及,并产生质的发展。因为焚香质的变化,又极大的促进了焚香器具以及香料的迅猛发展,不仅出现了满足各阶层需要、品类和花式繁多的器具,在香料的种类以及样式上也日渐丰富。
九州配图:焚香
汉代时期,熏香、熏衣在上层社会阶层开始逐步流行,进而推动了焚香器具和香料上的明显进步。根据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大量的汉代熏炉的出土,向我们展示了汉朝时期熏炉焚香的盛行之貌。这些熏炉样式众多,材质上主要有金属和陶瓷两大类,其中以出土的博山炉在制作工艺上最为精巧美观。与此同时,在香料的品类上,汉武帝平定南越国以及张骞通西域之后,原本流行于南越国的沉香、檀香、龙脑香、乳香、丁香、排香、茉莉等香料以及源于西域的安息香、微木、龙脑香、苏合香等香料,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选择,而将多种香料进行调和制作出新香的技术也随之应运而生。可以说,香文化在汉代尤其是汉武帝时期便已初具雏形。
九州配图:博山炉
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本只有上层社会阶层享用的熏香逐步开始在仕人阶层得以普及。据《襄阳记》载:“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可见,东汉末年的文人阶层在用香之事上已成为一种流行风气。这要拜文人相助。两晋南北朝以后,随着文人阶层的渐趋独立,饱学之士不再一味追求治政论理,而是愈发开始关注自身的个性自由以及灵性修行,因此,香的性灵之本便慢慢被挖掘出来,充满了个性化的色彩了。此外,还有一个比较有名的典故“石崇与王恺比富”,也与香事有着密切的关系。据《世说新语》记载,西晋时期的巨富石崇为了与王恺斗富,甚至连自家的厕所都是巨资打扮,配备了沉香汁让厕所也香气扑鼻。
“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沉香汁之属,无不毕备。又与新衣著令出,客多羞不能如厕。”
九州配图:荀令君爱香
唐代时期,尤其是盛唐之时,香文化更是得到了的长足发展。此时的熏炉多使用贵金属人工打制而成,结构和心态上五花八门,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球型万向形熏炉”,诗人元稹曾有诗赞曰:“ 顺俗唯团转,居中莫动摇。爱君心不测,犹讶火长烧。”小小的一个熏炉呈现出了极高的制造工艺和古人智慧。
九州配图:球型万向形熏炉
九州配图:内部结构
及至宋代,古人的焚香文化更是进入了鼎盛时期,上至帝王权贵,下至市井百姓,已经完全离不开香。陈寅恪先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文人的诸般雅事之乐,在风雅成颂的宋人手里,自然也达到了最高峰,后世难以逾越。至此,焚香一事,方可称为香道。
可以想见,焚香的习俗已经完全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这个时期描述香事的文字不可胜数,在这些文人的笔下,焚香一事越来越散发着诗意般的光彩。除了本文开头所说的北宋诗人陈与义所作《焚香》外,大文豪苏东坡曾作有一首词——《翻香令》,之后便成了这个词牌的代表作:
“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更把宝钗翻;重闻处,余薰在,这一番气味胜从前。
背人偷盖小蓬山,更将沈水暗同然;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
一个“翻香”,便将惜香、怜香的情思绵长翻转出来,意境令人陶醉。
在熏炉方面,宋代时期的熏炉多采用金属制和陶瓷制两种,且造型上更加的丰富多彩,多以动物造型制作,别具一格。
九州配图:宋代陶质熏炉
九州配图:宋代铜制动物造型熏炉
其后,香文化在元、明、清三代得到了延续和稳步的发展。例如明代时期熏炉中,当属宣德炉最为精美名贵。到了清代,出现了绚丽多姿、富丽堂皇的景泰蓝香炉,香具在发展中得到创新。在《红楼梦》一书中,涉及到用香之处非常多,还提到了古人焚香的“瓶炉三事”(即香炉、箸瓶、香盒三种器具)。书中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里讲到元宵节之夜,贾母在花厅设宴,在每一席旁均放置一个小案几,几上摆放着炉瓶三事,熏炉中焚着御赐的百合宫香。
九州配图:宣德炉
九州配图:泰蓝香炉
九州配图:清代孙温绘《红楼梦》局部
可见,焚香习俗在西汉之时逐渐兴起,及至宋代达至鼎盛,延续了两千年而经久不衰,形成了一个独特又富有诗意的文化。
古人对于“焚香”有着超乎想象的痴迷“凡焚香、试茶、洗砚、鼓琴、校书、候月、听雨、浇花、高卧、勘方、经行、负暄、钓鱼、对画、漱泉、支杖、礼佛、尝酒、晏坐、看山、临帖、刻竹、喂鹤,皆一人独享之乐。”——《太平清话》
正如《太平清话》所记,焚香静坐、品茗、操琴或是挥毫、作画,皆是古人独处之时的一大乐事,不仅闲适雅致,更是修养心性、淡泊明志的绝好选择。故而,古人喜欢将焚香与品茗、读书、操琴等事进行融合,以求收敛心神、平和淡静之超脱心境。尤其是达官权贵和文人雅客,无不对“焚香”一事有着超乎想象的痴迷,香事几乎融入到了他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处,沐浴要焚香,静坐独处要焚香,就连烘熏衣服要焚香,冬日睡觉时的被窝也要香炉熏烤或者在被窝中放置一个万向熏球。
九州配图:宋画.案几上红圈处为香炉
焚香沐浴,心诚有灵“焚香沐浴”一词在古代的生活场景中出现的很多。例如,古人进行占卜之前,按习俗必须先焚香沐浴并戒斋三日,此后方可行。在古书《卜筮全书》中提到:“凡有所占,当必诚必敬,齐心盥沐,焚香祈祷,则能感动神明,洞垂玄鉴。苟或不然,难望响应。”其实书中强调的就是问卜的态度一定要诚恳庄严。所谓“心诚则灵”抑或“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古人向神明问卦,为了表示对上苍的敬畏和诚挚,必定要先沐浴焚香。
九州配图:焚香祈愿
此外,古人需要焚香沐浴、整冠更衣的场景还有不少,比如官员在接圣旨前、拜读圣贤之术前以及礼佛、祈福和祭祀之前,一方面为了表示敬畏之心,另一方面也是让自己能够静心凝神、头脑清醒,有一个更好的精神状态和面貌。
九州配图:焚香读书
焚香品茗,闲中雅致“品茶最是清事,若无好香在炉,遂乏—段幽趣;焚香雅有逸韵,若无名茶浮碗,终少一番胜缘。是故,茶香两相为用,缺一不可,飨清福者能有几人。”
明代文人徐惟起所写《茗谭》一篇中如是说,品茶与焚香“两相为用,缺一不可”,其中茗碗熏炉、清谈竟日之妙趣跃然纸上。
九州配图:焚香品茗
于古人而言,香与茶属“同德”,两者皆为清雅之事,相得益彰,不可分家。文人雅士均好茶香,焚香品茗,闲中雅致,妙趣横生。在他们的眼中,焚香与品茗不仅益于身心健康,更为重要的是两者皆带着灵性与诗意,也因此让茶与香成了古之雅士文人抒发胸臆的最佳媒介。
焚香品茗之时,心劳得憩,浮尘安平。香与茶虽然非为同类,但在意境上却又殊途同归。人们将生活中之琐事烦恼,尽付于一壶茶水和袅袅炉香之中,终得忘我、开悟、自在之心境。那“茗碗熏炉,清谈竟日”的盎然意趣着实令人心向往之。
焚香写图,出尘之趣古之文人,饮茶之时离不开香事,更不用说在临帖、挥毫以及写图泼墨之时了。明代周嘉胄所撰《香乘》一书中,提及王蒙“焚香写图”的典故:“焚香烹茗,图石梁秋瀑,倏然有出尘之趣”。王蒙是元代鼎鼎有名的大画家,是“元四家之一”,传其作画之时必定要焚香烹茗,否则便灵感顿失。唯如此,方可画出“出尘之趣”,使其画作有了超凡脱俗之品格。
九州配图:王蒙画作
此外,北宋大书法家、画家,和苏轼、蔡襄、黄庭坚合称“宋四家”的米芾,虽然在别人眼中有癫狂之印象,却也需要焚香来凝神和助兴,甚至会以焚香来解闷,《焚香帖》中所描绘的“雨三日未解,海岱只尺不能到,焚香而已。日短不能昼眠,又人少往还,惘惘!足下比何所乐”,实际上写的就是他阴雨连绵的时光里,只能以焚香来排解无聊和感伤。
九州配图:米芾《焚香帖》
焚香操琴,高山流水有道是“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从古人留下的画作之中,我们能感受到浓烈的诗情和美好意境,就比如艺术细胞爆棚的宋徽宗赵佶所作的《听琴图》,一个抚琴人,三两听琴者,静坐树下,悠然高雅之意扑面而来。然而细细品味这幅画时,我们还能发现,抚琴人旁设有一案几,案上摆放着一个香炉,更是令这幅画卷渗透出更加灵动的意境。
九州配图:宋徽宗赵佶《听琴图》局部
此外,元代画家王振朋所作的《伯牙鼓琴图》中,也有着极为相似的特质和效果,香炉的存在,更加增添了高山流水的美好情境,令人无限遐想。
九州配图:王振朋《伯牙鼓琴图》
由此,可以想见,焚香与抚琴在古代文人雅士的心目中,也是一对天然之绝配,两者相和,意趣盎然。
静室焚香,聚气凝神东晋时期的炼丹家葛洪在《抱朴子.内篇.黄白》中说到:“人鼻无不乐香”。可见,在古代很早的时候,人们便已经认识到,人对香气的天然本能喜好。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人们之所以“乐香”,主要原因在于闻香可以使气血畅行,兼具扶正祛邪、通经开窍、活血化瘀之功效。
九州配图:焚香独处
因而,古人对于香事之追求,可谓是无处不在。实际上,“焚香”一事可不仅仅发生于上述的四类生活场景,即便是在无所事事、静坐冥想之际,文人雅士们也会于静室之内,焚上一炉香品,任凭自己的神思随着袅袅变幻的那缕青烟无界遨游。
想想,如此情景,的确也是美事一桩。岁月之静好,流年之余香,宛若眼前。
结语古代文人雅士们无论是在静坐沉思、开卷读书、吟诗作画,还是品茗赏月、操琴乐对之时,无不乐于焚香,借此营造高洁雅致的气氛,摒除胸中杂念,达到聚心凝神、澄静超脱的境界。可以说,焚香一事渊远流长,兴于西汉,盛于宋代,渐成香道。
九州配图:香道
如今,烹茶品茗依然盛行于世,然而,焚香却渐渐与人们渐行渐远。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之中,古人焚香的出尘之趣和闲中雅致,便益发令人心驰神往。
参考:《太平清话》、《世说新语》、《后汉书》等
声明:1.图片多源于网络,首先感谢图片原作者,其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本文为个人观点,如有错误之处或观点不一,请留言探讨,谢谢。
虽然现在烧香的机会已经不多了,但其实不管是去寺庙道观,还是在家祭祖,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烧香的习俗。而烧香这件事情,本身也有很多规矩。
例如,很多人从小时候开始,就在家中祭祖的时候,被长辈教育过,烧香时,要点三根香。而且香不可以用嘴吹,如果发现香上有明火,应该甩一甩将明火熄灭。
想必很多人都曾有过疑问,到底为什么烧香的时候一定要点三根香呢?也许家里的长辈曾经给各种不同的答案,也许家里的长辈也只是用一句“这是传统”就打发了。
不过,这其中确实是有讲究的,而且在不同的宗教或是民间习俗下,虽然都是三炷香,但是三炷香的含义却有所不同。
烧香,历史悠久的活动在我国,烧香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活动,尤其是广义上的烧香,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神农时代。
在当时,人们对植物中挥发出来的香气已经十分重视,因此,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采集这类植物作为药品“驱疫避秽”的记录。
并且,那时候的人们还“焚香”用以“敬神”,表示对于神明的尊敬。
在《诗经》中还有记载,从周文王开始,周人用“升烟以祭天”,称作为“禋祀”。而所谓的“禋祀”,就是点火生烟,而且这种烟还有香气,用有香气的烟祭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烧香”了。
只不过,这个时期的“香”,还不像我们现在所用的是一根一根地“成品香”,而是原始的香品,例如香蒿等天然“香料”,用来祭祀。而且,这个时候烧香主要是用于“祭天”。
到了汉武帝至三国时期,我国烧香的历史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汉武帝为求长生,是神就敬,彻底打破了过去烧香只是用来祭天的传统。
而后,汉武帝还设置“椒房之宠”等,打破了香一定用于祭祀的垄断,让香真正进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因为这一时期香事繁盛,各种用来点香、放置香的用具也开始出现。
例如,我国的第一个香炉“博山炉”正是在那个时候出现的,从此之后,香品和香炉就开始搭配使用,让烧香这项活动,有了专门的用具。
不过,当时烧香这项活动还主要在贵族之间流行,直到隋唐以后,烧香这项活动才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了一项普遍的活动。
一方面,这是因为当时成本更低的“南香”取到了“西香”,使得香品的价格大幅降低,普通人也有可能负担得起香品的费用。
另外一方面,佛教、道教自从六朝以来就发展地十分迅速,这两个宗教虽然有着许多不同点,但相同的是,他们都崇尚烧香,这带动了大批信徒开始烧香,让香事开始繁盛。
到了宋朝时期,佛教、道教和儒教开始出现融合,这让原本反对烧香的儒教也开始接受烧香的习俗。宋朝的士大夫在祭拜孔孟时都会烧香,甚至一些人还有不点香不读书的习惯,于是,烧香的习俗就在此时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很快达到了顶峰。
从烧香的历史来看,其实“烧香”是一个含义十分广泛的习俗,但现在的我们,通常只将在宗教活动或者是祭拜祖先时焚香的习俗称之为“烧香”,而且,在这个时候我们“烧香”通常是要点三根香。
这时候,很多人就感到好奇,为什么烧香就得点三根香,多一根不行,少一根也不可以呢?这其中当然是有讲究的,而且在佛教、道教乃至在民间习俗之中,都有不同的解释,唯一的相同点就是,大家选择了“三”这个数字。
佛教中的三根香佛教是一个尚香的宗教,“烧香拜佛”也是深入我们许多人心中的一种宗教活动。即使是现在,我们在进入一些寺庙游览时,寺庙都会随门票赠送三根清香,供游客礼佛之用。
这是因为佛教认为香与“圆满的智慧”相通,香不仅可以帮助人修行,而且修行有成的人,也能发出“特殊的香味”。这可能是因为好的香可以使人内心平静,帮助人向正与善的方向发展。
而且,佛教认为香可以作为凡人和神佛之间沟通的渠道,是最好的一种贡品,所以才会 有“烧香拜佛”一说。
在佛教之中,“一炷香”也是僧人打坐修行的时间,还被称之为“坐香”,可见,佛教其实是离不开香的。那么,在佛教之中,为什么一般都烧三根香呢?
因为在佛教中,烧三根香代表的是供养佛、法、僧。而且,在佛教中烧香也是特殊的规矩的,虽然烧香是烧三支香,但是在将香香炉时却不能直接一起去。
根据佛教的要求,在烧香时,三根香要分别香炉之中,其中第一根插在中间,同时还要默念“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根香则要插在右边,这代表的是“供养法,正而不邪”;第三根香就插在左侧,这供养的就是僧,代表这“净而不染”。
而且,三根香之间要相距一指左右,不可以分得太开或者是离得太近。
除了代表供奉“佛、法、僧”之外,这三根香在佛教中还有着其他含义。佛教认为,人生有三大包袱,即“贪、嗔、痴”,因此,这三根香被分别命名为“戒、定、慧”,用来帮助人们卸下人生的三大包袱,帮助人们尽早修成正果、获得解脱。
第一根香叫做戒香,帮助人们修戒,以戒除身上的种种恶习,不去做那些有违佛法的事情。人都是有缺点的,但有些人放任自流,有些人却能够克制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所以他们才会成为那些我们眼中的好人、善人甚至是“圣人”。
第二根香叫做定香,主要是帮助人修定,能够“定住心神”,帮助人们找到人生的方向、摆脱迷惑和茫然。
第三根香则叫做慧香,就是为了帮人修慧,使自己的灵魂得到洗礼,感受到人生的大智慧。佛教认为,只有控制住自己的贪欲、时刻反思自己,并在尘世中保持心中的宁静和自己的定力,才会拥有大智慧。
总的来说,在佛前点燃三根香,代表着修行的三种方法和境界,只有这样,才能超脱世俗、升华人生。
因而,三这个数字在佛教中还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代表着“佛、法、僧”三宝,还代表着“贪、嗔、痴”三大包袱,更是代表着“戒、定、慧”三种修行的方法,这样一香,烧香拜佛要点三根香,就很“合理”了。
道教中的三根香尽管佛教已经被我们本土化上千年,现在我国的佛教与其发源地印度的佛教已经有很大不同,但佛教终归也是一种“外来宗教”,也许并不能真正代表我国的传统智慧。
我国的真正的传统、本土宗教是道教,同样的,道教也尚香,而且在道教之中,烧香也是点三根香,那么在道教之中,点三根香又是代表什么意思呢?
《道德经》是道教最经典、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典籍,大家就算没有读过全文,也一定听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著名的道教理论。
从“三生万物”我就能看出,三这个数字在道教理论之中,同样有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因为“三”在这里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数量词,甚至不仅仅是一个“虚指”,而是万物的起源。
因而,在道教之中,点三根香,代表的是天地万物,是对天地万物的敬重。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道教中的三根香代表的是道教中的三尊尊神,即“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道教重视烧香,是因为他们认为,香被点燃后,灰烟可以直升到九重天,而人们的心愿就可以通过这缕灰烟传递给神明。
道教烧香也有着属于自己的仪式。例如,道教烧香时,需要三叩三拜,这代表着信徒的虔诚,更容易能够获得神明的青睐、心愿也更容易实现。
例如,在道教中,烧香时不可以出现明火,即使出现明火,也不可以用嘴吹灭。
因为凡人用嘴吹出来的,是尘世间的浊气,用浊气吹灭香的明火是对神明的“不敬”,这样烧香也起不到沟通神明的作用。点香时遇到明火,正确的做法是轻微晃动将火熄灭或者用手轻轻将其扇灭,然后再开始烧香仪式。
再例如,道教中三根香的顶端要呈一条直线,每根香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一寸,这叫做“烧香不过寸,过寸神不信”。道教中还有“戊不朝真”的禁忌,就是在每月的戊日,道观里是不进行各种活动,也不能烧香的。
道教和佛教烧香的规矩之中,相同是都应当将第一根香插在香炉的中间,第二根则插在右侧、第三根插在左侧,顺序不可以打乱也不可以出错。
而不同的是,道教烧香可以不止三根,但必须要是三的倍数,比如六根、九根都是被允许的。
因为道教认为,烧香的数量与人的心愿有关,如果想要完成更大的心愿、请求神明庇佑更多的人,就要烧更多的香才行。
民间习俗中的三根香除了在宗教之中,民间也有烧香的规矩。如今不少家庭仍然保留着定时祭祖的习俗,而祭祖免不了的就是烧香。
在民间,三根香所代表的含义又与佛教、道教有所不同,在民间思想中,三根香代表的是天、地、人。
其实这也十分好理解,从古至今,我们做事一向都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也就是说,人想要获得成功,要满足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而其中实际上只有“人和”是我们真正能够控制的,天时、地利虽然有时候也能被我们所掌握,但在很多的时候,都有一点“虚无缥缈”。
在这样的情况下,古人们就更加重视兼顾天、地与人的关系,在烧香时同时敬“天地人”也体现了这一点。
通俗点来说,民间说法认为,在过去农耕社会中,社会生产力比较落后,大多数人都是“靠天吃饭”,第一根香敬天、第二根香敬地,是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年年都可以获得大丰收。
第三根香敬的是祖宗。
我国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祖宗、家族,定期祭祖也是为了祈求祖宗保佑家庭能够和睦平安,所以,第三根香中的“人”,其实代表的是祖宗。
同时,我国传统上已经认为“三”这个数字代表的“极大”,也就是说,三根香也可以代表着人们“极大地尊敬”“最大的诚意”。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人身上有“三盏灯”,头顶一盏、两边肩膀各一盏,在传统故事中,经常有人身上的三盏灯“被鬼吹灭”,就可能会被“鬼上身”的说法。
烧香时的三根香,也正对应着人身上的“三盏灯”,其实这也就是代表着人们希望平安、健康的美好心愿。
在古代时,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科学技术也并不发达,坚信有神明的存在,因此当时人们格外重视“烧香”一事,因为这是他们与神明“沟通的渠道”。
不过,现在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什么神明,心愿不是靠烧香就能实现的,美好生活也不是神明带来的,可烧香作为一种传统习俗,依旧被保留到了今天。
实际上,我们都知道,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幸福生活都是自己创造的。
相较于从前,现在烧香的人已经很少了,而且,我们现在烧香拜佛,更多只是因为一种文化传承,继承了这样的习俗,或者也只是在陷入迷茫时,追寻一个精神的寄托
对于重视传承的我们来说,这似乎无伤大雅,重要的是,在烧完香,我们还是要回归到“唯物主义”当中来,依靠双手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近些年,因为教育、文化冲击以及思想观念变化等原因,烧香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了。
很多年轻人甚至认为烧香是封建迷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
虽说烧香祈福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也并不会真的能带来好运,但直接将其认定为封建迷信加以抵制,也有些矫枉过正。
现在人们不管是去寺庙道观上香,还是在家祭祖上香,很多时候只不过是为了表达一下尊敬,求个心安,并不是真的要搞封建迷信。
虽说只是为了求个心安,但香也不能随便烧,还是有一些规矩的。
其中最首要的规矩,就是烧香一定要烧三根香,或者是三的倍数。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就有疑问了,为何烧香的时候一定要点三根?每根分别代表什么?这其中的传统文化,我们不得不知。
含义众多的“三炷香”其实在国外,佛教是不烧三炷香的,而在中国之所以烧三炷香,是受中国传统阴阳学说的影响。
在以《易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阴阳学说中,奇为阳,偶为阴,中国人喜阳不喜阴,因此祭祖敬神都喜欢用奇数。
而在奇数里,三这个数字代表着无限,如老子所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中国人便选择了三。
当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这个观念已经传承了千年,因此佛教烧香也就自然采用了三炷香的规矩。
至于道教,其理论本就脱胎于中国传统阴阳学说,当然也要采用三炷香的规矩了。
只不过在佛教、道教和传统习俗中,三炷香有着不同的解释。
在佛教理论中,三炷香分别叫做戒香、定香、慧香,代表着佛教的三种修行方法:修戒、修定和修慧。
所谓的修戒,对应的是佛教三害中的贪。
意思就是要戒掉人性中的贪欲、自私等,严格控制自己的行为,遵从佛法的指引,不让自己放任自流,被钱权色所迷惑。
所谓的修定,对应的是佛教三害中的嗔。
意思就是要在纷繁复杂的红尘中保持定力,不被各种各样的声音和念头所驱使,去和喧嚣的尘世对抗,获得内心的平静,帮助人们找到人生的方向、摆脱迷惑和茫然。
而所谓的修慧,对应的自然就是佛教三害中的痴。
其意思也很好理解,就是在修戒、修定的基础之上去努力学习和思考,努力积累、沉淀出自己的智慧,使自己的灵魂得到洗礼。
正所谓“静能生慧”,一个没有主见、欲念横流的人是不会拥有真正智慧的。
除了戒、定、慧,佛教中烧三根香还代表供养的佛、法、僧。
第一根插在中间,代表“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根香插在右边,代表“供养法,正而不邪”;第三根香插在左侧,供养的就是僧,代表“净而不染”。
而在道教中,“三”这个数字代表着万事万物,即所谓的三生万物。
因此,道教的三炷香其实代表的就是对天地万物的敬重。
同时,道教的三炷香也代表着敬三清。
三清就是道教的三位圣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道教理论认为,伴随着青烟袅袅上升,人们的心愿也会随之升腾到九天之上,来到三清道尊身边聆听教诲。
此外,在道教理论中修持“三炷香”也有荡除“三业”的意思。
道教理论认为,做人要修持“三香”——即心香、身香、口香。
所谓的“心香”是指心地善良,心存善念,不生邪念和恶念,故无“心业”;
“身香”则是指做人要身正品端,纯朴善良,不做恶事和亏心事,身正而不邪,故无“身业”;
“口香”则是指积累口德,不出口伤人,不口出狂言、脏话等,口净而不脏,故无“口业”。
因为都是脱胎于中国传统的阴阳学说,所以在烧三炷香的规矩上,道教和佛教有一定的相同之处。
那就是都要将第一根香插在中间,第二根插在右侧、第三根插在左侧,顺序不可以打乱,也不可以出错。
而不同的地方在于,道教不仅可以烧三炷香,还可以烧三的倍数,比如六根、九根都是可以的。
此外,道教烧香不可以出现明火,即使出现明火,也不可以用嘴吹灭。
因为道教认为凡人用嘴吹出来的是浊气,用浊气吹灭香的明火是对神明的“不敬”。
除了佛道两教之外,在民俗中同样有烧三炷香的规矩。
民俗中的三炷香,一般代表着天、地、人。
中国人要想做成什么事都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因此为了兼顾天、地、人,所以在烧香祭拜、祈福的时候都要烧三炷。
不过在有的地方,人们以三根香为一炷香,三炷香就是九根香。
如果是代表全家去祭拜祖先的话,一般都烧三炷也就是九根香,三根代表父辈,三根代表自己,三根代表儿孙。
如果祭拜人是单身,而且只是去祭拜父辈,那么点一炷香,也就是三根香就行。
传承五千年的烧香烧三炷香虽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但其实在一开始,没有三炷香的规矩。
烧香活动堪称是中国传承最为悠久的文化活动了,广义上的烧香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炎帝时代,距今已经超过了五千年。
所以,烧香其实既不起源于佛教,也不起源于道教,而是起源于中国原始的“祖先崇拜”,只不过后来被佛道两教发扬光大。
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人们吃不饱、穿不暖,活着都成问题,自然也就没有时间去想精神方面的事情了。
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不再需要整天为活着担忧,有了空闲时间,便开始有了精神方面的思考。
唯物主义哲学说过,物质决定意识,因此引发人们思考的便是各种自然现象和自然界的动植物们。
这些自然现象、动植物与人类的想象力一结合,人类最早的“图腾崇拜”就诞生了。
等到了五六千年前,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阶级社会开始出现,一些部落首领、伟大人物因为带领人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比如战胜了自然灾害或者打败了别的部落等,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人们对于图腾的崇拜也逐渐转移到这些伟大人物身上,于是祖先崇拜就诞生了。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自然就是传说中的黄帝、炎帝、伏羲等人。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人们发现很多花花草草不仅可以用来填饱肚子,还能够治疗疾病,愉悦身心,驱虫避害。
于是人们便开始收集研究它们,其中最著名的故事就是神农尝百草。
此后,一些人逐渐开始将带有特殊香气,闻知能够愉悦身心,驱虫避害的花花草草用于祭祀祖先,以希望这些花花草草能够为祖先“驱疫避秽”,保佑家族平安顺遂。
再后来,人们发现很多用于祭祀的花草通过晾干焚烧的方法。
不仅香气更加浓郁、持久,而且还可以解决花草生长季节的问题,随后都能够保证祭祀的需求,于是最早期的“香”便出现了。
只不过那个时候的“香”,还不是像现在用的一根一根的圆柱形香棒,而是植物晾干后的粉末或者枝叶,最常见的香就是香蒿等天然“香料”。
根据《诗经》的记载,周文王时期人们经常“升烟以祭天”了。
焚烧的就是各种带有香气的植物,不过当时还不叫做烧香,而是称作“禋祀”。
此时虽然没有“三炷香”的说法,但根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焚香是"天神、人鬼、地示之礼"。
《史记·礼书》也说:"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意思就是人们焚香祭拜的主要是天神、人鬼和地只这三类,所以当时就已经有“三”这个规矩了。
这个时期,烧香仍主要用于祭天以及祭祀一些伟大的先祖,和宗教活动没有什么关联,而且普通老百姓也没有权利烧香。
不过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普通老百姓也烧不起。
直到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为了求长生,不仅大规模招揽方士炼制丹药,还大肆开展烧香敬神活动。
只要能够和长生沾上边的神,别管大小,都要敬上一炉香。
这样一来,就彻底打破了过去烧香只是用来祭天和祭祀伟大祖先的传统。
而且,汉武帝不仅自己组织人大规模烧香敬神,而且要求手下的人烧香敬神为自己祈福。
此外,汉武帝为了更好地“金屋藏娇”,设置“椒房之宠”,还将香料用于房屋的装修上,并在屋内焚香,以营造更舒适的氛围感。
这一行为,也就打破了焚香用于祭祀的规定。
汉武帝的一系列操作,让香开始逐渐走入个人的家中。
因此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的香文化肇始于汉代。
宋代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中,便考证认为“焚香始于汉”。
根据经济学原理,需求决定了供给。
在汉武帝的带动下,汉代香事繁盛,人们对于香的需求量迅速增加,用途和样式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因此,各种各样的香和焚香的用具也开始出现,香产业逐渐形成。
我国迄今为止出土的最早的香炉,便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古墓出土的青铜博山炉。
佛教、道教的兴起与三炷香规矩的形成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并逐渐传播开来,同时,中国本土宗教——道教逐渐摆脱原始状态,发展成为真正的宗教。
两个宗教虽然在理念、教义上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它们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崇尚烧香。
在佛教理论中,香不仅仅是供品,同时还有很多象征和寓意。在很多佛教经典中,香常常和修行者持戒之德相联系。
例如在《首楞严三昧经》中,就用“香光庄严”比喻念佛的人染上如来功德庄严。
此外,在佛教世界的无量诸佛净土中,也有以香著称的是“众香国”、“香水海”等。
而在道教理论中,香更是神仙“神格”的标志。
香闻达十方无极世界,灵通三界,不仅是通真达灵的信物,而且往往作为神仙贵人降临、凡人升仙的先兆,因此道教修行敬神都必焚香。
不过在东汉时期,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统治者态度不明确等各种原因,佛教和道教流行程度尚不广泛,因此烧香活动影响范围仍然较小。
而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在黄巾起义的影响和张鲁的大力推动下,道教中的“五斗米教”开始在中国北方大规模传播开来。
到了西晋时期,著名的道家天师葛洪通过对道教进行改造,不仅使道教开始脱离原始宗教的状态,更让道教逐渐被统治阶层所接受。
到了南北朝时期,佛道两教均迎来了大发展。
道教在陶弘景、寇谦之等人的努力下,吸收了儒学和佛教的理论,逐渐形成了完善的体系和教规,走向成熟。
在南北朝时期,道教虽然整体发展较为曲折,兴盛不如佛教。
但在北魏时期得到了拓跋氏的接受,不仅北魏宰相崔浩尊寇谦之为师,而且著名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更是一度欲将道教尊为国教。
至于佛教,在南北朝时期更是兴盛至极,特别是在南朝,佛寺几乎无处不在,从杜牧的名篇“南朝四百八十寺”中我们就可以体会到。
当时佛教在南朝的流行程度,甚至一度威胁到了朝廷的统治。
虽然中间遭遇了拓跋焘灭佛的劫难,但最终也没有阻挡佛教的大规模传播。
得益于佛道两教的大发展,烧香活动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了。
不过受限于制香技术不足及原材料较少等原因,此时的香料价格仍然较贵。
加上后来佛教再次遭遇北周武帝灭佛的影响,因此南北朝时期烧香活动仍主要流行于贵族和一些富商、士大夫之间。
直到隋唐时期,人们发现两广、海南地区同样能够出产香料,不仅香气不输西域进口的香,而且采集、运输成本更低。
于是,价格更低的“南香”逐渐取代了昂贵的“西香”,成为了主要的香品。
伴随着香品价格的降低,以及佛道两教的重新兴起,烧香活动开始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了一项普遍的活动。
到了宋朝时期,伴随着儒释道三教融合,原本反对烧香的儒教也开始接受烧香的习俗,众多读书人开始加入烧香的行列。
有些人形成了不点香不读书的习惯,烧香文化自此达到了顶峰,普及全国。
烧香活动的大规模开展,也促进了制香产业的大发展,现在人们常见的圆柱形的签香开始出现,并获得了佛、道两教的青睐。
在佛、道两教的大规模应用和推广下,“三炷香”的观念开始形成,并逐渐形成规矩。
按照现代唯物主义的观点,烧香活动并不能给烧香人带来好运,除了促进香产业发展,增加香味、驱虫之外,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但烧香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景,也算是一种抚慰人心的好办法。
因此只要不沉迷于烧香,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烧香上,也没必要对烧香抱有敌意。
copyright © 2022 一生命运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2007116号-4
法律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