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起名取名

姓汪的名人有哪些? 姓汪的名人历史人物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4-18 12:12:16作者:心若向阳来源:用户分享

姓汪的名人有哪些? 姓汪的名人历史人物有哪些

本文目录一览:

汪姓家族十大名人

汪华:

唐朝大臣,他拜罗玄高僧为师,苦练刀枪弓箭,武艺超群,又被秘密授予玄学《奇门遁甲》;他精通安邦定国、排兵布阵等帝王之术,后加入义军,战功卓越,深得将士爱戴,成为郡兵的精神领袖;汪华文化是兼具民间信仰习俗和宗族显祖崇拜特色的地域文化,他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一,他死后谥“忠烈”,各地立庙祭祀,称他是乱世据六州,保境安民,煌煌功绩重千古,治平朝帝阙,忠君爱国,赫赫英名满神州;共有9位皇帝前后15次为他加封,史上罕见。

汪藻:

宋朝文学家、史学家,他幼年聪慧过人,年轻时入太学读书,喜欢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群臣献诗时他一人独领风骚,与胡伸俱有文名,时称“江左二宝”;他擅长写四六文,南渡初诏令制诰均由他撰写,行文洞达激发,多为时人传诵,他的诗风格清新,深醇雅健,格律精密;他对史学亦颇多贡献,撰写《靖康要录》,详记宋金和战诸事,修纂《政事纪录》;他高官显爵30年,清平廉洁,居无庐宅,一生博极群书,老不释卷。

汪昂:

清代医学家,自幼苦读经书,后他越来越看清科举考场的,开始厌恶科举制度,于是弃儒学医,笃志方书,以其毕生的精力从事医学理论研究和著书立说,著有大量医学科学普及书籍,盛行于世,成为一代医学名家;他擅长临证,广搜博采,网罗群书,精穷奥蕴,十分重视医药的相互作用,他的学术影响及其对后世学习医药方剂学所起的积极作用,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屈指可数的重要人物,为我国清代著名医学科普及启蒙派的代表人物。

汪由敦:

清康雍乾三朝官员,官至军机大臣,从小颖异绝伦,5岁便拜师读书,后博涉经史,每阅一节都要旁讯究本、原别流派,学识日进、器识宏远;他还广征博引,探究理、道等各家学说,并以安溪先生为楷模,规言矩行、历久磨砺,深得巡抚大人的器重;他不仅以政绩和军功显赫,还以书法和诗词文章见称,参与编纂《大清一统志》等大量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创作了大量诗词文章;他也是一位能识千里马的伯乐,拔取了数不胜数的大清栋梁之才。

汪奠基:

近代逻辑学家、哲学家、教育学家,他在高等院校开过20多门课程,发表了20多种论著,涉及许多领域,其中贡献最大的是逻辑学;他在逻辑学领域里研究了西洋逻辑史和中国逻辑史、传统形式逻辑和现代逻辑,对现代逻辑和中国逻辑史的贡献最为重要;他对中国逻辑史的研究具有开拓性,他的《中国逻辑思想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中国逻辑通史著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他创造了湖大办学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汪中:

清代学者、文学家、清藏书家,他少时博览经史百家书籍,扬州民间云“无书不读是汪中”;27岁时作《哀盐船文》,被评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他酷爱读书,经过刻苦自修,诗文自成一格;他对朋友无私帮助,对母亲至孝,是清据文人中至情至性的人物;他检校《四库全书》的贡献得到世人的承认和赞扬,其事迹影响着后人,在哲学、史学、文学方面都有一定成就;他所作骈文在清代骈文中被誉为格调最高,是清朝文坛与学界的“一怪”。

汪大渊:

元朝时期的民间航海家,被西方学者尊称为“东方的马可波罗”;他先游历了当时中国南方最大的商港,这里许多打动了他的好奇心,促成他两度远洋航行的壮举;他从泉州港出海,历经国家和地区达220余个;回国后他便着手编写《岛夷志》,它对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和海道诸国历史、地理有重要参考价值,引起世界重视,西方许多学者研究该书,将其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公认其对世界历史、地理的伟大贡献;该书被今人评为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汪琬:

清初官吏学者,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他性情坦率无城府,立志自重,不喜仕进,惟嗜读书问学,发明经义,精研史学,昌言朴学,是朴学隆兴的关键人物之一;他的散文疏畅通达,主张才气要归于节制,以呼应开阖,操纵顿挫,避免散乱,他的文风受欧阳修的影响,和南宋诸家相近,他也能诗,以清丽为宗;他本源六经,精思为文,其辞质而赡,其义简而明,醇雅有度,他的经史散文代表着吴中散文的一大潮流,体现了清初散文嬗变的重要走向。

汪国真:

当代诗人、书画家、作曲家,他在学校时喜欢读写诗歌,他的的诗歌在主题上积极向上、昂扬而又超脱;他的诗集被《新闻出版报》列为十大畅销书之一,文艺类独此一本,北京高校出现汪国真诗歌演讲热,他的书法作品还作为中央领导同志出访的礼品,赠送外国政党和国家领导人;他的诗集一直畅销不衰,盗版不断,并形成独特的“汪国真现象”,可谓中国诗歌界乃至中国出版界的一个文化奇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久经考验的忠诚的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转为中国;土地革命时期他积极参加方志敏同志领导的农民暴动,参加中央苏区的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的长征,又参加红军东征、西征等战役;抗日战争时期被选为中国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代表;解放战争时期他运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保卫中央领导安全;他始终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汪姓家族十大名人

汪华:

唐朝大臣,他拜罗玄高僧为师,苦练刀枪弓箭,武艺超群,又被秘密授予玄学《奇门遁甲》;他精通安邦定国、排兵布阵等帝王之术,后加入义军,战功卓越,深得将士爱戴,成为郡兵的精神领袖;汪华文化是兼具民间信仰习俗和宗族显祖崇拜特色的地域文化,他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一,他死后谥“忠烈”,各地立庙祭祀,称他是乱世据六州,保境安民,煌煌功绩重千古,治平朝帝阙,忠君爱国,赫赫英名满神州;共有9位皇帝前后15次为他加封,史上罕见。

汪藻:

宋朝文学家、史学家,他幼年聪慧过人,年轻时入太学读书,喜欢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群臣献诗时他一人独领风骚,与胡伸俱有文名,时称“江左二宝”;他擅长写四六文,南渡初诏令制诰均由他撰写,行文洞达激发,多为时人传诵,他的诗风格清新,深醇雅健,格律精密;他对史学亦颇多贡献,撰写《靖康要录》,详记宋金和战诸事,修纂《政事纪录》;他高官显爵30年,清平廉洁,居无庐宅,一生博极群书,老不释卷。

汪昂:

清代医学家,自幼苦读经书,后他越来越看清科举考场的,开始厌恶科举制度,于是弃儒学医,笃志方书,以其毕生的精力从事医学理论研究和著书立说,著有大量医学科学普及书籍,盛行于世,成为一代医学名家;他擅长临证,广搜博采,网罗群书,精穷奥蕴,十分重视医药的相互作用,他的学术影响及其对后世学习医药方剂学所起的积极作用,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屈指可数的重要人物,为我国清代著名医学科普及启蒙派的代表人物。

汪由敦:

清康雍乾三朝官员,官至军机大臣,从小颖异绝伦,5岁便拜师读书,后博涉经史,每阅一节都要旁讯究本、原别流派,学识日进、器识宏远;他还广征博引,探究理、道等各家学说,并以安溪先生为楷模,规言矩行、历久磨砺,深得巡抚大人的器重;他不仅以政绩和军功显赫,还以书法和诗词文章见称,参与编纂《大清一统志》等大量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创作了大量诗词文章;他也是一位能识千里马的伯乐,拔取了数不胜数的大清栋梁之才。

汪奠基:

近代逻辑学家、哲学家、教育学家,他在高等院校开过20多门课程,发表了20多种论著,涉及许多领域,其中贡献最大的是逻辑学;他在逻辑学领域里研究了西洋逻辑史和中国逻辑史、传统形式逻辑和现代逻辑,对现代逻辑和中国逻辑史的贡献最为重要;他对中国逻辑史的研究具有开拓性,他的《中国逻辑思想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中国逻辑通史著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他创造了湖大办学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汪中:

清代学者、文学家、清藏书家,他少时博览经史百家书籍,扬州民间云“无书不读是汪中”;27岁时作《哀盐船文》,被评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他酷爱读书,经过刻苦自修,诗文自成一格;他对朋友无私帮助,对母亲至孝,是清据文人中至情至性的人物;他检校《四库全书》的贡献得到世人的承认和赞扬,其事迹影响着后人,在哲学、史学、文学方面都有一定成就;他所作骈文在清代骈文中被誉为格调最高,是清朝文坛与学界的“一怪”。

汪大渊:

元朝时期的民间航海家,被西方学者尊称为“东方的马可波罗”;他先游历了当时中国南方最大的商港,这里许多打动了他的好奇心,促成他两度远洋航行的壮举;他从泉州港出海,历经国家和地区达220余个;回国后他便着手编写《岛夷志》,它对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和海道诸国历史、地理有重要参考价值,引起世界重视,西方许多学者研究该书,将其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公认其对世界历史、地理的伟大贡献;该书被今人评为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汪琬:

清初官吏学者,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他性情坦率无城府,立志自重,不喜仕进,惟嗜读书问学,发明经义,精研史学,昌言朴学,是朴学隆兴的关键人物之一;他的散文疏畅通达,主张才气要归于节制,以呼应开阖,操纵顿挫,避免散乱,他的文风受欧阳修的影响,和南宋诸家相近,他也能诗,以清丽为宗;他本源六经,精思为文,其辞质而赡,其义简而明,醇雅有度,他的经史散文代表着吴中散文的一大潮流,体现了清初散文嬗变的重要走向。

汪国真:

当代诗人、书画家、作曲家,他在学校时喜欢读写诗歌,他的的诗歌在主题上积极向上、昂扬而又超脱;他的诗集被《新闻出版报》列为十大畅销书之一,文艺类独此一本,北京高校出现汪国真诗歌演讲热,他的书法作品还作为中央领导同志出访的礼品,赠送外国政党和国家领导人;他的诗集一直畅销不衰,盗版不断,并形成独特的“汪国真现象”,可谓中国诗歌界乃至中国出版界的一个文化奇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久经考验的忠诚的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转为中国;土地革命时期他积极参加方志敏同志领导的农民暴动,参加中央苏区的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的长征,又参加红军东征、西征等战役;抗日战争时期被选为中国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代表;解放战争时期他运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保卫中央领导安全;他始终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汪姓家族十大名人

汪华:

唐朝大臣,他拜罗玄高僧为师,苦练刀枪弓箭,武艺超群,又被秘密授予玄学《奇门遁甲》;他精通安邦定国、排兵布阵等帝王之术,后加入义军,战功卓越,深得将士爱戴,成为郡兵的精神领袖;汪华文化是兼具民间信仰习俗和宗族显祖崇拜特色的地域文化,他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一,他死后谥“忠烈”,各地立庙祭祀,称他是乱世据六州,保境安民,煌煌功绩重千古,治平朝帝阙,忠君爱国,赫赫英名满神州;共有9位皇帝前后15次为他加封,史上罕见。

汪藻:

宋朝文学家、史学家,他幼年聪慧过人,年轻时入太学读书,喜欢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群臣献诗时他一人独领风骚,与胡伸俱有文名,时称“江左二宝”;他擅长写四六文,南渡初诏令制诰均由他撰写,行文洞达激发,多为时人传诵,他的诗风格清新,深醇雅健,格律精密;他对史学亦颇多贡献,撰写《靖康要录》,详记宋金和战诸事,修纂《政事纪录》;他高官显爵30年,清平廉洁,居无庐宅,一生博极群书,老不释卷。

汪昂:

清代医学家,自幼苦读经书,后他越来越看清科举考场的,开始厌恶科举制度,于是弃儒学医,笃志方书,以其毕生的精力从事医学理论研究和著书立说,著有大量医学科学普及书籍,盛行于世,成为一代医学名家;他擅长临证,广搜博采,网罗群书,精穷奥蕴,十分重视医药的相互作用,他的学术影响及其对后世学习医药方剂学所起的积极作用,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屈指可数的重要人物,为我国清代著名医学科普及启蒙派的代表人物。

汪由敦:

清康雍乾三朝官员,官至军机大臣,从小颖异绝伦,5岁便拜师读书,后博涉经史,每阅一节都要旁讯究本、原别流派,学识日进、器识宏远;他还广征博引,探究理、道等各家学说,并以安溪先生为楷模,规言矩行、历久磨砺,深得巡抚大人的器重;他不仅以政绩和军功显赫,还以书法和诗词文章见称,参与编纂《大清一统志》等大量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创作了大量诗词文章;他也是一位能识千里马的伯乐,拔取了数不胜数的大清栋梁之才。

汪奠基:

近代逻辑学家、哲学家、教育学家,他在高等院校开过20多门课程,发表了20多种论著,涉及许多领域,其中贡献最大的是逻辑学;他在逻辑学领域里研究了西洋逻辑史和中国逻辑史、传统形式逻辑和现代逻辑,对现代逻辑和中国逻辑史的贡献最为重要;他对中国逻辑史的研究具有开拓性,他的《中国逻辑思想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中国逻辑通史著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他创造了湖大办学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汪中:

清代学者、文学家、清藏书家,他少时博览经史百家书籍,扬州民间云“无书不读是汪中”;27岁时作《哀盐船文》,被评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他酷爱读书,经过刻苦自修,诗文自成一格;他对朋友无私帮助,对母亲至孝,是清据文人中至情至性的人物;他检校《四库全书》的贡献得到世人的承认和赞扬,其事迹影响着后人,在哲学、史学、文学方面都有一定成就;他所作骈文在清代骈文中被誉为格调最高,是清朝文坛与学界的“一怪”。

汪大渊:

元朝时期的民间航海家,被西方学者尊称为“东方的马可波罗”;他先游历了当时中国南方最大的商港,这里许多打动了他的好奇心,促成他两度远洋航行的壮举;他从泉州港出海,历经国家和地区达220余个;回国后他便着手编写《岛夷志》,它对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和海道诸国历史、地理有重要参考价值,引起世界重视,西方许多学者研究该书,将其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公认其对世界历史、地理的伟大贡献;该书被今人评为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汪琬:

清初官吏学者,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他性情坦率无城府,立志自重,不喜仕进,惟嗜读书问学,发明经义,精研史学,昌言朴学,是朴学隆兴的关键人物之一;他的散文疏畅通达,主张才气要归于节制,以呼应开阖,操纵顿挫,避免散乱,他的文风受欧阳修的影响,和南宋诸家相近,他也能诗,以清丽为宗;他本源六经,精思为文,其辞质而赡,其义简而明,醇雅有度,他的经史散文代表着吴中散文的一大潮流,体现了清初散文嬗变的重要走向。

汪国真:

当代诗人、书画家、作曲家,他在学校时喜欢读写诗歌,他的的诗歌在主题上积极向上、昂扬而又超脱;他的诗集被《新闻出版报》列为十大畅销书之一,文艺类独此一本,北京高校出现汪国真诗歌演讲热,他的书法作品还作为中央领导同志出访的礼品,赠送外国政党和国家领导人;他的诗集一直畅销不衰,盗版不断,并形成独特的“汪国真现象”,可谓中国诗歌界乃至中国出版界的一个文化奇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久经考验的忠诚的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转为中国;土地革命时期他积极参加方志敏同志领导的农民暴动,参加中央苏区的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的长征,又参加红军东征、西征等战役;抗日战争时期被选为中国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代表;解放战争时期他运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保卫中央领导安全;他始终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红极一时的汪国真:早年离异,59岁病逝,将悲痛留给妹妹和儿子

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汪国真

上世纪90年代,汪国真是红极一时、家喻户晓的诗人,他的诗歌影响了几代人。他创作的《年轻的潮》《热爱生命》《年轻的思绪》《我微笑着走向生活》等佳作,当时的年轻人都会背诵。

汪国真的诗集一直畅销不衰,形成了独特的“汪国真现象”,是诗歌界乃至出版界的一个文化奇迹。他的诗歌还被选入小学、中学教科书。

汪国真多才多艺,后又转型为著名的书画家、词曲作家、电台主持人,人生迈向一个个辉煌。

鲜为人知的是,汪国真早年离异,此后没有再婚。他的儿子汪黄任从小在郑州长大,父子曾疏离多年。

汪国真不幸英年早逝,将悲痛留给了年迈母亲、妹妹和儿子……

01

汪国真为热情的读者签名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报我以平坦吗?我只是一条欢乐奔腾的小河……”

“意志倒下的时候/生命也就不再屹立/歪歪斜斜的身影/又怎耐得/秋风萧瑟/晚来风急……”

上世纪90年代,汪国真创作的这些脍炙人口的诗作,被无数年轻人争相抄写、朗诵、背诵,掀起全国范围内的“汪国真热”。

“细品名人”在北京一家媒体做编辑记者时,有幸邀请到汪国真老师参加杂志社举办的桂林秋季笔会。

汪国真生活照

汪老师戴着金边眼镜,适中的个头,身材很好。他儒雅清秀,话不多,一副很有学识和内涵的模样。

笔会持续了一周,我与汪国真老师天天朝夕相处。我们聊起了诗歌,聊起了畅销杂志,气氛非常愉快。

因为笔者带着采访任务,便多次与汪老师深入交流,了解到他的事业、坎坷的人生、亲情、婚姻,及让人心痛的父子情……

2015年4月26日,汪国真老师不幸英年早逝,噩耗传来,笔者震惊、心痛。而今7年过去了,与汪老师笔会期间的一幕幕依然历历在目,笔者还清清楚楚记得汪老师的音容笑貌。

今天,笔者写下此文,是对汪老师的怀念和祭奠。愿天堂里没有病痛!

小时候的汪国真与父母和妹妹汪玉华合影

汪国真祖籍福建厦门市后溪乡英村社,这里是著名的侨乡。汪国真的外公外婆,伯父伯母,及6个舅舅1个姨妈,都分别在加拿大、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定居。

1956年6月22日,汪国真出生于北京,下面有一个妹妹叫汪玉华,在北京一所中专当老师,兄妹俩相差1岁半。

汪国真的父亲汪振世早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教育系,解放后是国家教育部的干部,母亲李桂英是北京一家工厂的工人。

1971年,汪国真从北京实验中学初中毕业后,因为家里有海外关系,他被取消了上高中的资格。

不久,他被分配到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当了一名铣工,在工厂开铣床。当时汪国真还是一个15岁的稚气少年,经常上夜班,累得满脸疲倦。

年轻时的汪国真

有时汪国真实在太累了,夜里趴在铣床上睡着了,师傅就将他抱到角落里,脱下棉衣盖住他,然后替他将活干完。

在工厂上班期间,汪国真还得过阑尾炎,同事们都带着水果和糕点去医院看他。这段经历对汪国真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在诗歌中经常提到工友们。

1976年,汪国真代表北京市第三光学仪器厂,参加市仪表工业局举办的机床加工比赛,一举夺得第二名。

年轻时的汪国真儒雅帅气,爱好广泛,他喜欢打羽毛球、下围棋,更酷爱读书。

02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21岁的汪国真在妹妹的鼓励下,与妹妹一起参加高考。

汪国真(二排左一)与大学同学合影

汪玉华高中毕业后去京郊延庆农村插队,汪国真没有上过高中,数学不好,汪玉华就帮哥哥补习数学。

这年高考成绩出来后,汪国真数学只考了10分,但语文、政治、历史等科目分数很高,被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古汉语专业录取。

汪玉华也考出了好成绩,被北京建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录取。兄妹俩双双考上大学,在亲友邻里间传为佳话。

大一时,《中国青年报》一位记者去暨南大学采访,发现了汪国真在学校黑板报上的一首诗,抄回去后发表了。

不久《中国青年报》给汪国真寄来了两块钱稿费,这让汪国真成为校园的名人。

青年汪国真

1982年,汪国真与妹妹同时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汪玉华进入北京市市政总公司下属的一所中专当老师。

参加工作后,汪国真依然与妹妹和父母住在一起,一家人感情相当融洽。业余时间,汪国真经常在家里写诗。汪玉华多次替哥哥将诗歌送到报社,有时编辑看都不看就“枪毙”了。

1984年,汪国真在湖南《年轻人》杂志发表诗歌《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后经《青年博览》《青年文摘》杂志转载,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

1989年,《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等多家报刊为汪国真开设了诗歌专栏,很多学生开始手抄汪国真的诗。

1990年3月,广州一家报社给汪国真寄来了一本手抄诗歌集。这是一位25岁的女孩抄写的,每一页上都是汪国真的诗,还配有精美的手绘插图。

《年轻的潮》一时间洛阳纸贵

这预示着属于汪国真的时代来临了。随后1990年5月,北京学苑出版找到汪国真,将他的第一本诗集《年轻的潮》出版了。

一时间洛阳纸贵,很快被抢购一空。这年7月,《年轻的潮》被《新闻出版报》评为“1990年十大畅销书之一”。

北京各大高校还出现了汪国真诗歌演讲热,汪国真的诗阳光、乐观,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尤其深受青年人的喜爱。

1990年,被称为“汪国真年”。当时汪国真红极一时,人气超过很多当红影星。

因为一直忙于工作、求学、写诗,汪国真忽视了个人问题,以致年逾30仍未婚单身。

汪国真

1991年,汪国真去河南郑州参加全国图书“金钥匙”颁奖会,与黄女士一见钟情。

黄女士是河南郑州人,比汪国真小16岁,当时在郑州一家出版社上班。黄女士是汪国真的超级粉丝,汪国真的很多诗歌她都能背诵,见到偶像她很激动。

不可否认,黄女士对汪国真是崇拜的、欣赏的。而汪国真也喜欢亭亭玉立,带有文艺气息的黄女士,两人互生倾慕。

03

这时汪国真已经35岁了,婚恋迫在眉睫。1992年,汪国真与黄女士在北京低调结婚。

婚后,黄女士来北京工作和生活。

汪国真与儿子

1994年,他们的儿子汪嘉豪(后改名为汪黄任),在北京复兴医院降生。

此时汪国真已经38岁了,妻子才22岁,中年得子让汪国真沉浸在幸福和激动中。

汪国真是一个家庭观念很重的男人,在他成长和奋斗的过程中,亲情成为他前进和拼搏的重要支持和力量,他在感情和心理上依赖亲情。

婚后,汪国真一家与妹妹一家及父母一家都住在同一个社区,而且汪国真家与妹妹家是相邻的两栋楼。

汪国真平时在外面忙,回家后经常带着妻儿去看望父母和妹妹一家,几大家人常在一起团聚。

汪国真

平心而论,汪国真的妻子一个人在家照顾孩子很不容易,她年纪小,缺乏生活经验,生活中遇到过很多困难和艰辛。

加上她是外地人,一时无法真正在心理上融入夫家和婆家,心里始终不踏实。

汪国真的父母和妹妹很爱她,希望汪国真一家过得幸福。婆婆和小姑子与黄女士在生活习惯和理念上分歧都比较多,很多事情想法不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汪国真非常希望妻子能够融入大家庭。结婚前,他与父母和妹妹感情融洽,结婚后他希望妻子也能像自己一样,与他的家人和和睦睦。

作为嫁到北京的外地人,黄女士要短时间融入婆家的确不容易,由于分歧太多,汪国真与妻子的婚姻并不和谐。

汪国真与女高音歌唱家陈燕

儿子3岁时,黄女士抱着儿子回到郑州老家生活,夫妻俩开始分居。分居时间一长,汪国真与妻子的感情越来越淡。

儿子上小学后,汪国真与妻子平静地离婚了,儿子跟随前妻生活。离婚后,黄女士一度将儿子的名字改为“黄嘉豪”,最后改为“汪黄任”。

由于汪国真工作忙,他一年之中只有两三次去郑州看望儿子。儿子小小年纪就生活在单亲家庭,让汪国真内心有遗憾和痛。每次与儿子分别,汪国真都会不由自主地落泪。

由于与父亲接触少,小时候的汪黄任对父亲很抵触,父子俩沟通很不顺畅。

虽然汪国真的身份为儿子的成长带来过光环,但这种光环是虚幻的,遥不可及的。

在儿子小升初、中考时,汪国真都希望儿子能够来北京参加考试,然后在北京上学。但因为父子俩价值观的差异,都没有成行。

汪国真一直教育儿子要吃苦,吃苦才能成事,并反复向儿子讲述自己苦学的故事,但儿子不接受他的观点。

为激励儿子,汪国真还特意给儿子写了一首诗,希望儿子勤奋刻苦,将来有所作为。

04

在汪黄任的心目中,父亲是一个温和、有亲和力的人,但这种温和也成为软弱和缺乏主见的代名词,以致家庭生活不如意。

汪国真书画作品

汪国真诗并书

2007年,汪国真要将儿子的户口转到北京来,在北京上学有很多优势。但汪黄任与父亲的感情不深,与父亲的家族有隔阂,没有同意,这让汪国真很伤感。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汪国真每年能与儿子见上四、五次面,父子俩的关系开始升温,交流也多了起来,这让汪国真感慨万千。

汪国真多才多艺,在诗歌渐渐式微后,他又潜心书画创作,在书画领域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找他签名、题字的单位和个人越来越多,他为全国数十家名胜风景区、航空公司和酒店题过字。

白雪献唱汪国真作品音乐会

汪国真从小学过笛子、小提琴,2005年之后,他开始作词作曲。他创作的《但愿人长久》《分别多愁》等音乐作品,让白雪、雷洋等歌手在演唱时热泪长流。

2002年、2009年,汪国真还两次在北京举办个人音乐作品会,获得广泛好评。

2012年,汪黄任即将参加高考,数学成绩不好。汪国真将儿子带到北京的家里,让妹妹帮他补习数学。结果汪黄任顺利考入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儿子上大学前,汪国真带儿子回福建厦门老家寻根。站在老家的祠堂前,汪国真热泪盈眶,向儿子讲述祖辈奋斗的故事,这让汪黄任越来越理解父亲。

上小学和初中时,汪黄任说自己是汪国真的儿子,别人不相信,就问:你爸爸那么有名,怎么你在郑州,他在北京?一句话就让汪黄任落泪。

汪国真与儿子汪黄任

进入大学后,汪黄任已经能够坦然看待父母的恩恩怨怨,坦然看待他们的分开。此时再说自己是汪国真的儿子,别人再问他为什么父子俩不在一起时,汪黄任已没有了心痛。

汪国真离婚时才40多岁,正是一个男人最美好的年华。他那么有名,那么才华横溢,经济条件也不错,是很多异性眼里的“香饽饽”。

然而为了儿子,加上工作忙,骨子里缺乏驾驭婚姻的信心,汪国真一直没有再婚,始终单身一人。

当时汪国真的父母年纪很大了,父亲身体不好,他在外面忙碌时,妹妹在家里任劳任怨地照顾父母。妹妹将汪国真那份孝心也担负起来,为这个大家庭付出了很多。

05

2013年,网上突然爆出一篇文章,说汪国真穷困潦倒,靠卖书画为生,在网上引起轰动。

汪国真

这完全是假消息,汪国真拍案而起。这篇文章最先是南方一家知名媒体刊发的,后来被全国100多家媒体转载。

汪国真一天要接到多个电话,有的同情他,有的要资助他。不久四川一家报社,又说汪国真走投无路开火锅店,没有正当职业和稳定收入,处境让人感慨唏嘘。

其实从1990年起,汪国真发行的各种诗集,累计已超过1000多万册,怎么会穷困潦倒?

为矫正视听,汪国真将四川这家报社推上法庭,最终对方赔礼道歉,澄清了事实真相。

2015年1月,汪国真又在广州电视台主持《中国大画家》栏目。

汪国真

这时他的身体出现了不适,肝区隐隐作痛。早在1999年,汪国真就得过急性黄疸肝炎,在北大医院住了一个多月才出院。

这年2月12日,汪国真去上海出差,突然眼睛和全身皮肤变黄,住进了急诊室。

两天后,汪国真回到北京,住进了北大医院。很快加强CT的检查结果出来了,汪国真被确诊为肝硬化转晚期肝癌。

汪国真的母亲已经80高龄,儿子汪黄任在郑州上大学,汪玉华忍着心痛在医院里照顾哥哥。

汪国真的妹妹汪玉华

为了照顾方便,3月2日,汪玉华将哥哥转到了北京地坛医院,后又转到了302医院。汪玉华要求为哥哥实施肝移植手术,但医生说:病情已到了这种程度,手术已没有意义。

在汪国真住院期间,一直是妹妹妹夫守在他身边。妹妹含着眼泪照顾汪国真的生活,在精神上安慰他。

想起从小与妹妹走过的风雨岁月,汪国真眼里盈满泪水。

2015年4月26日凌晨2时10分,汪国真带着对生命和亲人的眷恋不幸离世,年仅59岁。

汪国真临终前,妹妹拉着他的手,哽咽着说:哥哥,你别担心,我会将妈妈照顾好。

汪黄任送别父亲

汪国真不幸英年早逝,让很多读者和网友心痛遗憾,更是将亲人推入悲痛的深渊。

妹妹汪玉华将泪与痛埋在心里,尽心尽力照顾年迈的母亲,帮母亲化解丧子之痛。

汪国真离世,让儿子在悲痛中长大了。汪黄任终于彻底理解了父亲,与父亲那些隔阂与纠结早已烟消云散。

他后悔自己当年不懂事,没有早点修复与父亲的感情。2016年大学毕业后,汪黄任来到北京工作,在一家媒体上班。

他之所以离开郑州来北京,就是因为这里离父亲近一些。随着年龄增长,汪黄任发现自己很多方面,变得越来越像父亲。

汪国真

汪国真的妹妹与母亲

每年的清明和父亲的忌日,汪黄任会去公墓看望父亲。为怀念父亲,汪黄任出版了一本记录他们父子深情的书,书名叫《城池——我和我的父亲汪国真》。

2022年8月,汪国真已病逝7年了,他的儿子和妹妹心里依然有悲痛,千千万万的读者,也在心痛和遗憾中怀念他!

这位新世纪最受欢迎的著名诗人,永远活在亲人和读者的心中!

-END-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